比拟与文体(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拟与文体
一、比拟概述
(一)比拟的定义
比拟作为一种语言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法,在文学发展史上具有悠久的历史,然而在我国早期并没有对比拟作出专门概念,例如刘勰《文心雕龙·比兴》中说比拟就是“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就是把“比”、“拟”、“喻”、“譬”、“方”作为同一个意义使用。随着修辞科学的不断发展,现代修辞学建立,各种修辞专著才逐渐给予比拟辞格一个新的独立概念。率先提出“拟人格”的是1923年出版的我国现代第一部专论辞格的著作《修辞格》,其作者唐钺先生认为“拟人与情晕都是一类的东西,都是由人类以己度物的倾向”。1932年,陈望道先生在我国现代修辞学的奠基作《修辞学发凡》中将“比拟”辞格正式命名,并作出了自己的定义“将人拟物(就是以物比人)和将物拟人(就是以人比物)都是比拟”。后来一些学者在研究比拟辞格时,基本沿用陈望道先生的这一说法,例如我国第一部《现代汉语修辞格大辞典》(1989)给比拟下的定义是“故意把物当作人或把物当作物、把此物当作彼物来描写”;黄伯荣、廖序东在《现代汉语》(2007)中给比拟下的定义是“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写,或把假物当作已物来写”。
(二)比拟的分类
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一书中把比拟辞格分为“拟物”“拟人”两类:“《诗人玉屑》卷九载杨万里论比拟说,白乐天《女道士》诗云,‘姑山半峰雪,瑶水一枝莲,’此以花比美妇人也;东坡《海棠》诗云,‘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此以美妇人比花也。一切比拟就像这样,可以分作两类:一如此处前例,将人拟作物的,称为拟物;一如后例,将物拟作人的,称为拟人。”
1.拟人
会说话、会思想、会创造和富有感情都是人类最为熟悉、最为理解和最易产生共鸣的本质特点,为了表达的需要,将人的本质特点转移于其他事物,让它们具有人的某些特点,可以将事物描写得栩栩如生,可爱可憎,给人以强烈印象,引起感情的共鸣。例如: (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2)月亮一露脸,满天的星星惊散了。(杨朔《金字塔月夜》)
(3)资本主义就是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渗透着血污来到世间的。(马克思《资本论》)例(1)分别将植物和动物拟人化,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来描写春天,国家的分裂,国事的艰难使长安的花鸟都为之落泪惊心,用拟人的手法表现出了亡国之悲,离别之悲,把作者当时面对国家衰亡的无奈感慨和绵绵愁绪都借用了花的“溅泪”表现出来;例(2)将无生物拟人化,星星怎么会“惊散了”呢,因为月亮出来了,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根据星星的形象特征,将其人格化,赋予其人的动作和形态,栩栩如生;例(3)将抽象概念拟人化,把“资本”赋予了人所具有的特征后,化抽象为形象,含义隽永,耐人寻味,也避免了哲学枯燥、难以理解的缺点。
2.拟物
各类事物都具有自己的特性,如鸟会飞,虫会鸣,水会奔流,太阳会发出光热,真理会被传播等等,拟物常常在一定的言语环境中进行, 把人当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给人以新奇感、形象感,从而达到生动而富有情趣的表达效果。例如:
(4)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老舍《龙须沟》)(5)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阳,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6)我把青春栽种在这里,尽管时值严冬,却终于蔚然成林,告慰着我们这些付出血与汗的人们。(孔捷生《绿色的蜜月》)
例(4)将人拟为动物,“夹着尾巴”是人在自然状态下所不能实现的动作,而狗得意洋洋时就翘起尾巴,失败就夹起尾巴,这里是将狗的动作情态投射到人身上,不仅生动地表现出了只要“咱们敢动刀”所谓的“恶霸”会害怕逃走外,也含有深刻的讽刺意味;例(5)将无生物拟为动物,“衔”与“吞”都是动词,可以表示人或动物的动作。根据文意,作者是将"洞庭一湖"拟为动物,能“衔”住巍巍群山,能吞吐滚滚长江,形象地写出山在湖中,湖蓄江水的壮阔气象,把静止的景物写活了,且气势非凡,表现了洞庭湖所集中展现的“巴陵胜状”;例(6)将抽象事理拟为植物,即作者把自己的“青春”想象成是树木的幼苗,表达凝练,意境深远。
二、比拟与文体
在文学创作中,出于种种需要,人们会使用不同的修辞手法,它们或增强寓言气势,或使理解更加清晰。比拟辞格作为一种积极修辞,是汉语中源远流长的一种辞格,是语言艺术重要的表现手法,在文学创作中可以使语句更加生动传情,达意准确。因此,我们在神话、童话、寓言、诗歌等文学体裁中,可以经常看到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一)比拟与神话
原始神话作为文学的源头,是蒙昧时期人类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人们用自己的眼睛、思维解读周围世界的产物。由于远古时代原始先民的生产力和智力水平都比较低下,人类面对天地万物和变化多端的自然现象,感到神奇莫测,无法理解。于是他们凭借自身狭隘的生活经验,通过想象和幻想,创造出人格化的神的形象。马克思也对神话的概念进行了精彩的阐释:“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此,神话可以被认为是人类早期的创作,借助想象和幻想的比拟来连接自然力和客观世界。
1.神话中比拟手法的艺术价值
原始先民的意识是人类处于初级蒙昧阶段的意识,因此对于“自然”“人类”等都没有清醒的概念,他们不但认为自己有“灵魂”,而且推己及物,把风雨雷电、日月星辰等一些自然物以及动物、植物都视为具有人的灵性的生命体,即万物有灵。所以原始先民对自然现象会做出以自我为中心的拟人化解释,使之成为有目的、有意志的活动结果。
在中国神话中,太阳和月亮都被想象成一个生命的存在,太阳初升被视为“生”“复生”,太阳西落更与衰老死亡有联系,而月亮则被视为女性的代表。《礼记·祭器》云:“大明生于东,月生于西,此阴阳之分,夫妇之位也。”古人称日为“太阳”,称月为“太阴”,月亮与女性都是阴性的代名词。原始先民认为女性的怀孕和月亮的圆缺都具有相似的“膨胀”倾向,且女性还有与月相变化周期一样的月经期。他们的认知里,物体可以通过某种神秘感应超时空的发生作用,因此月亮赋予了女性一种神秘能力。
后来随着繁衍生息的渴望以及女性在原始母系社会的崇高地位,月亮的感应力渐渐地被人格化,衍生出了月亮女神。嫦娥奔月是众所周知的关于月亮的神话,嫦娥也是最著名的月神,《淮南子》中记载:“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嫦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嫦娥最后是变作了一只蟾蜍,成为月精,这里对嫦娥的丑化,暗示了随着父系文明的建立,女性地位骤然下降,嫦娥奔月也就象征了被父权驱赶下的女性凄苦寂寞的情怀。
神话作为一种不明显的隐喻艺术,拟人的特征也逐渐向更加全面的比拟方向发展。
夸父心怀千万在太阳下煎熬的百姓,为了追赶并捉住太阳他勇于实践,虽以失败告终,但所弃木杖化作桃林,为以后的追日者提供解渴的条件,代表的是原始初民与大自然竞争、征服大自然的雄心壮志。精卫本是炎帝之女,溺于东海后化身为鸟,常衔木石投入东海,一只小鸟以自身弱小生命力量,与大海斗争,何等悲壮。夸父所弃木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