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2014年修订)》 (2)

合集下载

对城市文化设施用地布局的思考

对城市文化设施用地布局的思考

对城市文化设施用地布局的思考发表时间:2018-11-09T14:46:02.52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7期作者:罗晓清[导读] 使其融入到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

使整体设计水平能够提升,促进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能够健康发展。

——以长沙市为例湖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生活,培育新型文化业态。

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市紧紧围绕“文化强市”的战略部署,以深化体制改革、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为主要抓手,努力造就更高的文化影响力、更大的文化带动力和更强的文化竞争力,打造具有国际品质和湖湘特质的文化名城。

关键词:城市文化设施;用地布局;长沙市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城市发展的要求从提供充足舒适的物质环境转变到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产品。

如何台理的布局城市中的文化设施,提供公平、充足的公共文化服务的研究迫在眉睫。

城市文化设施布局规划作为城市规划体系中的专项规划,它专业性较强,涉及领域较广,本论文通过对长沙市文化设施用地分类、分级分区分类布局科学、合理、有序的文化设施建设,提升长沙市文化软实力。

一、城市文化设施的概念城市文化设施是衬托和推广文化的物质载体,能使广大社会大众接触和享用具有精神价值的产品,城市文化设施不仅能够丰富市民高品质的精抻生活,更能体现独特的城市文化特征与城市个性,对满足现代城市功能,彰显城市品牌形象,提升城市服务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完善文化设施布局,科学合理的配置文化设施是实现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一目标的根本保证。

二、城市文化设施的分类按照用地性质划分为公益性文化设施用地与经营性文化设施用地,重点对公益性文化设施用地进行控制,对经营性用地不做强制性要求,只提出控制建议。

三、长沙市文化设施专项规划的主要内容为落实国务院批准的《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2014年修订)有关内容,特开展《长沙市文化设施用地专项规划》(2015-2020)编制工作。

强度分区约束下的居住容积率赋值方法研究——以长沙市为例

强度分区约束下的居住容积率赋值方法研究——以长沙市为例

96 | 城市研究作者简介陈群元长沙市城市规划研究室主任,高级工程师,博士,****************蒋 伟湖南中规设计院有限公司副院长,高级工程师,硕士Research on the Residential Floor Area Ratio Assignment Method under the Constraint of Density Zoning: A Case Study of Changsha强度分区约束下的居住容积率赋值方法研究——以长沙市为例陈群元 蒋 伟 CHEN Qunyuan, JIANG Wei传统容积率赋值方法主观性较强,具有很大程度的片面性。

首先分析长沙市现行容积率确定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基于容积率强度分区,推算各强度分区的居住平均容积率。

进而选取交通、服务、环境等多方面影响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容积率影响因子及其权重,构建居住用地容积率影响因子模型和计算方法,并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求得各地块综合得分。

最后以长沙滨江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运用此方法为各居住地块容积率赋值,并与原控制容积率进行对比,评估其合理性。

The traditional FAR assignment method is highly subjective and has a large degree of one-sidedness. First, it analyzes the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determin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current floor area ratio in Changsha City, and calculates the average residential floor area ratio of density zoning. By selecting traffic, service, environment and other influencing factors, this paper uses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o determine the floor area ratio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their weights from a combination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constructing an influencing factor model and calculation method and using GIS spatial analysis to obtain the comprehensive score of each block. Finally, taking the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of Changsha Binjiang New City as an example, this method is used to assign the floor area ratio of each residential plot and compare it with the original value to evaluate its rationality.容积率;控制性详细规划;赋值方法;长沙floor area ratio;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 assignment method; Changsha文章编号 1673-8985(2022)04-0096-06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11982/j.supr.20220416摘 要Abstract 关 键 词Key words 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当前重要的法定规划之一,其法定地位由2008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确定。

长沙河西商业体分析报告

长沙河西商业体分析报告

6.6万平 米
已建
2
指南针商业广 3.4万平


已建
3
新外滩商业中 1.1万平


已建
在建, 4 绿地湖湘中心 36万平米 2016年开

5 新民路商业街 500米 已建
一、商业与交通规划
(二)商业规划
2. 望城坡商业中心
望城坡商业中心早期以家具、装饰、建材 为主,交通便利。时代广场和人人乐开业后, 购物人流增强。西中心开业后,暂无新项目。
阜埠河路、靳江路、阳光100、洋湖公园
2018年通车
4
6号线
桐梓坡路全线
规划中
5
9号线
6
长株潭城
城际

Da7ta source: NBSC 长潭城际
金星路、西二环、洋湖公园 金桥、尖山、市政府、滨江新城四站 金桥、雷锋镇、环湖东路、含浦、大王山
规划中 西段2017年
通车 规划中
8
T1线及支 线
梅溪湖国际新城至滨江新城:走向为枫林路—望岳路—杜鹃 路—银杉路;红枫路—松柏路—梧桐路—梅溪路—金星大道
(一)现有商业体
2. 新兴商圈金星、滨江新城与梅溪湖
除罗马商业广场经营一般外,其余商业体均表现优秀。金星与滨江均有百胜。
序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所属商圈 金星商业
中心
滨江新城 商业中心
梅溪湖商 业中心
商业体名称 金星步步高
广场 王府井商业
广场 湘腾商业广
场 河西奥克斯
序号
纵向主干道
横向主干道
1
潇湘大道
梅西湖大道-金星路
2
雷锋大道

MK_14.基于核密度和景观格局的城市用地扩展研究

MK_14.基于核密度和景观格局的城市用地扩展研究

基于核密度和景观格局的城市用地扩展研究许乙青,赵栋,符彬摘要:以长沙市都市区为研究范围,利用1989年、1999年、2009年的TM卫星遥感影像解译的空间数据,在RS,GIS,FRAGSTATS等软件的支持下,建立了长沙市建成区数据库,并采用核密度估计法和景观格局指数法对研究区的用地扩展及其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核密度估计法和景观格局指数法的综合运用,可以更有效地跟踪城市用地的扩展动态。

在城市用地扩展中,空间的聚集和分散是同时进行的。

在自然环境、交通设施、社会环境、经济与人口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城市用地规模不断增大,用地形态趋于复杂化。

关键词:核密度估计法景观格局指数城市用地扩展长沙市1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用地不断扩展[1]。

城市用地扩展是城市发展的空间过程与特征的直接体现,对它的研究可以加深对城镇化本质的理解,进而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的依据[2]。

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城市用地扩展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

然而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鲜有人将核密度和景观格局的方法应用于用地扩展方面的研究。

核密度估计法可以表征用地扩展形态特征,在ARCGIS等软件的支持下可以将其可视化,使分析结果更加直观;景观格局指数法可以通过计算各种指数,更深入地探究用地扩展空间结构等方面的特征。

笔者试图将二者进行结合,对长沙市的用地扩展模式展开研究。

2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2.1研究区概况长沙市位于湘中偏东北,湘江下游,洞庭湖以南,东经111°53'~114°15',北纬27°51'~28°41'之间,处于湘中丘陵向滨湖平原过渡地带,地势起伏较大,东、西两端山地环绕,中部渐趋低平,南部丘岗起伏,向北倾斜,逐渐平坦开阔。

是湖南省省会所在地和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核心区域,也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之一。

长沙规划及岳麓区规划发展

长沙规划及岳麓区规划发展

近期重要规划成果与未来重大市政工程
规划成果:

未来重大工程:





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 长株潭一体化 长沙市控制性详细规划 六桥三环城市骨架 省府生态新城 体育新城 新河三角洲 城市亮化工程 背街小巷整治




湘江生态经济带 建设火车新货站 武广客运专线长沙站 劳动路湘江大桥工程 水环境整治工程 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 建设长株潭轻轨 一港一站一枢纽
省府生态新城
生态新城以省政府新址为核心,涵括二环线以南、暮云镇以北、韶山 路以西、湘江以东,总面积约57平方公里。新城区将建设成为一个生态 环境优美、区域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经济实力一流的现代化生态 型城区,成为全省的政治文化中心,区域内正在建设“三馆一中心” (省群众艺术馆、省地质博物馆、省科技馆和省青少年活动中心)。
长株潭一体化
长株潭三市在空间上呈现‚品‛字结构,城市之 间的距离为35公里,就城市群的组合形态看在全 国是独一无二的。
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的基本工作目标和主要内容
构筑以区域产业布局为动力,核心区城市功能空间为主体,外围 生态系统为基础,交通运输和环境基础设施系统为支撑,并能够 支持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发展目标实现的空间格局;提 出区域一体化的协调措施与政策建议。
2003年11月,《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年至2020 年)》得到国务院批准,成为今后长沙城市建设和发展 的指导性文件。 批复同意新版规划构筑的‚大长沙‛概念,规划区面 积从90版规划的960平方公里扩大到2893平方公里,将 长沙县、望城县部分区域纳入了规范范围,增加了长株 潭这一空间层次,形成‚一主两次四组团‛的城市布局。 到2020年,主城区实际居住人口控制在264万人以内, 建设用地控制在253平方公里以内。

阐述科学的长沙城市规划体系

阐述科学的长沙城市规划体系

阐述科学的长沙城市规划体系当前,随着长沙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居民生活模式有了较大改变,城市产生了各种流动间的冲突问题,使城市机能趋于紊乱,城市设计的对象更趋复杂,规划面临的题目越来越大、越来越综合。

科学构建城市规划体系是城市建设的基本依据,直接关系城市总体功能能否有效发挥,涉及到经济社会等各方面能否协调发展。

在加快城市建设,长株潭融合的大背景下,对城市规划、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必须把科学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融合、渗透到城市规划之中,科学地构建城市规划体系。

一、长沙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2014年修订确定提出了沿“一轴两带”发展。

“一轴”指湘江发展轴,“两带”分别指北部县区和南部新城发展带。

从发展片区来看,提出了“一主两次六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

从城市中心来看,明确提出了多中心的概念。

长沙市正按照《城乡规划法》技术要求完成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

但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一)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长沙市正在落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新要求,挖掘整理更多的历史文化资源,构建由历史文化风貌区、街区、地段、街巷等构成的完整保护体系,提出了自然风貌保护和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相结合的思路,在中心城区历史文化资源最为集中的地区规划了岳麓山历史文化风貌区和古城历史文化风貌区,更加彰显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呼应的山水洲城格局。

这些概念的提出和保护规划实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目前由于管理不到位、资金不足、意识观念相对落后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和毁灭还很严重。

如2012年,万达广场出土的古城墙保护问题、走马楼竹简古井遗址保护问题等,为长沙的历史古迹保存保护提出了新的课题。

另外,改善历史街区内居住环境,让历史建筑存在的周边环境持续充满活力也是应该解决的问题。

目前保护情况来看,解决方式过于单一和粗暴,为成片开发建设,把一些有历史保存价值的古建筑和街区拆毁了。

使用林地可行性实施方案

使用林地可行性实施方案
3.4.2
(1)项目建设的合法性
项目建设已由***区发展和改革局批准立项,项目使用林地符合国家林业局制定的《占用征收林地审核审批管理规范》第三条中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的条件和范围。
(2)项目使用林地范围及主要调查数据
项目拟占用征收林地为***工程所需的林地,范围涉及****。项目拟占用征收林地总面积0.7484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24.8立方米。
(4)拟占用征收林地对景观风貌的影响
本项目虽然距离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景观较丰富区域较远,但项目区对区域整体景观造成一定破坏,植被减少,地表裸露,水土流失等,生物的生境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通过对项目周边进行绿化美化进行弥补,从而使项目建设区的景观风貌影响减少。
(5)占用征收林地对林业发展的影响
项目拟占用林地0.7484公顷,活立木蓄积24.8立方米,项目建设对林地的使用,导致森林资源的面积的减少、森林质量的下降是客观存在的。项目建成后,拟占用征收林地上的植被消失,对植被的破坏是不可逆转的。同时,绿化美化的项目周边,引进珍稀的树种和草种,可增加生物物种,使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的破坏降到最低。
3.4
3.4.1
(1)拟占用征收林地对森林资源的影响
***工程本次拟征占用林地面积0.7484公顷,活立木蓄积为24.8立方米,对全区的林地和林木资源消耗不大,对森林资源的破坏有限,林业主管部门规划进行异地植树造林,尽快恢复森林植被,项目后期,通过加强绿化,栽种树木、花草,增加绿化面积和森林资源,森林资源尽快得到恢复,项目建设对植被的破坏不会对周边生态系统产生较大的影响。
(2)《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2000年1月29日国务院令第278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修订);

南湖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南湖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第一章概况一、规划背景南湖新城范围内涉及《坡子街周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仰天湖片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南郊公园周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这三个规划已于2005年审批完成。

随着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长沙市城市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十一五”期间,为了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提升城市整体功能与品位,使长沙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更加凸显,市委市政府适时提出了城市建设目标——重点建设好“一洲两岸”的“三个入城口”、“四个新区”和“十八项目”等重点工程,而南湖新城既是“一洲两岸”的范畴,又属于“十大项目”重点打造的片区,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南湖新城的建设,于2007年4月率先启动了“滨江南湖新城”和“岳麓滨江新城”的大型方案征集活动,本规划便是在方案征集的基础上,由天心区委托我院对原控规进行整合和深化。

二、现状概况1、规划范围南湖新城地处湘江东岸的长沙主城核心南郊,属天心区管辖,其范围西滨湘江,东抵书院路,北起城南西路,南至南环线,临江面长约5.3公里,总用地面积357.11公顷。

2、地形地貌区内南湖路以北地势平坦,地坪标高在34-46米之间,其中大部分用地标高在35-39米之间。

棚户区较多,拆迁量大,尤其是南湖路以北,已建和正建的小区有创远景园、书院观邸和枣子园小区;区内南湖路以南有大量植被较好的山体,它们包括南郊公园、南郊公墓、革命烈士陵园和部分零星的山体,山脚和山顶的高差在30-50米之间,在山间不规则平地上分布有大量仓库用地(物资储运公司等),其中还有部分危险品仓库用地(长沙市液化石油气公司)。

另外,在山体之间和山腰也分布大量住宅,质量较好和规模成片的小区有都江新城、广厦新村、富绿新村、南国新城和华新小区等,基本集中于南郊公园东北侧;火车南站正在搬迁。

表1 现状用地汇总表表2 现状建设用地一览表3、人口本区现状总人口45377人,其中常住人口40923人,暂住人口4454人,人口密度1.27万人/km2。

应用文写作与实务课后复习与练习题

应用文写作与实务课后复习与练习题

应用文写作与实务课后复习与练习题第一章【复习与练习】一、填空题1、应用文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特点,是因为公文解决实际问题。

2、应用文具有一定惯用文章体式的特点,指的是它有约定俗成的格式,固定的表达方式,和规定的不同文种。

3、下级组织给上级组织发的公文,上级组织需要办理、回复的公文称为办件;下级组织给上级组织发的公文,上级组织无需办理、回复的公文称为阅件。

4、在公文处理工作中,文秘工作和档案工作的“结合部”指的是立卷归档。

5、文件的成文日期以最后一个领导签发的日期为准。

二、简答题1、简述应用文的涵义。

P42、简述公文的处理程序。

P93、文秘人员草拟初稿应注意哪些要求?P114、对初稿修改一般要从哪些方面进行?P125、公文文稿签发前要对文稿进行审核,审核的重点主要在哪些方面?P12-13三、判断题1、联合行文的公文在送达分管领导会签时,其成文日期应以主办单位领导签发的日期为准。

(错)2、凡是应用文都能从文种上判定是公务应用文还是私人应用文。

(错)3、下行文即上级组织向所属的下级组织发出的公文。

(对)4、联合办理的公文在立卷、归档时,复制件可以作为正式文件使用,并视同正式文件管理。

(错)5、一般公文应在文到之日起5日内交到承办部门或送至有关领导人。

(错)6、意见它既可以用于向上级或平级提出工作建议,也可以用于向下级提出工作原则、规定、方法和措施,而且只限在党内使用。

(对)7、送领导同志的信件,除亲启和绝密件的以外,一律由中心机构文秘人员拆封,按其内容和性质,分别处理。

(对)8、按行文关系可将公文划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泛行文和通行文。

(对)第二章【复习与练习】一、填空题1、一份完整的公文格式是由版头、主体和版记三大部分组成。

P162、文件名称,俗称版头,它分为大版头、中版头和小版头。

P163、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阿拉伯数码置于六角符号中)和序号(序号前面不加“第0”)三部分组成。

P174、完整的公文式标题是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三要素组成。

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长沙市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的通知

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长沙市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的通知

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长沙市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长沙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8.01.18•【字号】长政函〔2018〕8号•【施行日期】2018.03.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噪声污染防治正文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长沙市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的通知长政函〔2018〕8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机关各单位:现将《长沙市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长沙市人民政府2018年1月18日长沙市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进一步做好长沙市声环境保护工作,根据《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9150—2014)、《关于加强和规范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办大气函〔2017〕1709号)要求,结合长沙市城市建设现状和未来发展规划,制定本区划。

一、适用范围本次声环境功能区调整划分范围为城市建成区和主要规划发展区。

范围包括芙蓉区、天心区、岳麓区、开福区、雨花区、望城区(主城区及望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沙县(星沙街道、湘龙街道、泉塘街道、朗木梨街道、黄黎组团及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

未列在本文内的区域如有管理需要,可由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进行划定,并报长沙市环境保护局备案。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本《区划》通过引用下列法律法规及文件中的条款而形成的条文,当法律法规及文件修订时,应使用其修订之后相对应的条款。

(一)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自 1997年 3月 1日起施行)(二)相关标准及政策性文件《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关于加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改善城乡声环境质量的指导意见》(环发〔2010〕144号)《关于加强和规范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办大气函〔2017〕1709号)《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2014年修订)《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长沙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湖南省长沙市人大常委会,长沙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2012年第8号)三、执行标准各类声环境功能区执行的环境噪声等效声级标准限值如下:环境噪声限值单位:dB(A)时段声环境功能区类别昼间夜间0类 50 40 1类 55 45 2类 60 50 3类 65 55 4a类 70 554类4b类 70 60备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昼间”是指6∶ 00至22∶ 00之间的时段,“夜间”是指22∶ 00至次日6∶ 00之间的时段。

城规作业长沙市总规解析

城规作业长沙市总规解析

六、生态保护与园林绿地规划
2.生态控制线规划 • 在规划区范围内划定生态控制线,范围包括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
护区、森林公园、郊野公园、湿地公园、坡度大于25%和相对高差大于50米 的山体、主干河流、重要水库以及对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具有重要作用的生 态廊道和隔离绿地。 • 除交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设施、旅游设施、公园、农村居民集中点、农林 牧渔生产必要的临时配套设施以外,禁止在生态控制线范围内进行其它建设 行为。
级,逐步形成快速、便捷的放射状对外公路系统,打通成渝经长沙至江西、福建的高 速公路通道。
2.城市规模
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 口规模629万人,城市建设 用地规模629平方公里。
二、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2003-2020
三、空间结构与功能布局
1.城市空间结构
· 沿多条生长轴线拓展城市发展空 间,构筑“一轴两带多中心、一 主两次五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 。
• 一轴:湘江发展轴 • 两带:北部发展廊带和南部发展
与行业设置标准确定。在城郊区域,新建苗圃、花圃等生产绿地。
六 、 生 态 保 护 与 园 林 绿 地 规 划
七、综合交通规划
1.对外交通规划
1)铁路 2)航道与港口 3)机场 4)对外公路运输
规划建设成为现代化综合交通 枢纽。
在以长沙为中心、半径100 公里范围内,实现“1小时都 市圈”目标,即长沙到益阳、 湘乡、醴陵、湘阴等周边城市 不超过1小时
• 2)片区 岳麓片区;星马片区
· 3)组团
四、城市形象规划
按照“一主两次五组 团”的城市空间结构, 突出“山水洲城、一 江两岸”的城市总体 形象。
五、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1.保护要点 • 市域重点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古遗址(古墓葬)。中心城区重

长沙市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2014年版)

长沙市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2014年版)

说明:1.绿色字体是新增加或者修改的内容;2.蓝色字体为技术规定补充规定的内容;3.紫色字体是原技术规定但拟删除的内容;4.将长沙市划为旧城区和其它区两个区域,拟取消原Ⅲ类区,以减少执行难度和疏散旧城区的建设;5.拟取消低层建筑的规定,将其纳入多层建筑类。

长沙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征求意见稿)长沙市人民政府二〇一四年四月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建设用地的区划分类和适建范围第三章建筑容量控制指标第四章建筑间距和住宅日照控制第五章建筑离界及退让第六章建筑设计相关规定第七章停车场配建规定第八章建筑环境与配套设施第九章市政工程第十章建筑项目规划编制内容及深度第十一章临时建设规划管理第十二章相关指标的计算规则第十三章建筑名词解释第十四章附则附件:附录一长沙市建筑间距I类地区范围示意图附表一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附表二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控制指标表附表三各种管线之间及其与建(构)筑物之间最小水平净距表附表四地下管线交叉时最小垂直净距表附表五市政管线的最小覆土深度(M)表第一章总则1.1 为了加强城市规划管理,进一步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实现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湖南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长沙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和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其它法规和规范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1.2本规定适用于本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各项建设工程。

临时建设、城乡个人居住用房修建、危房翻建及装修工程不适用本规定。

1.3编制详细规划(含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下同)应符合本规定。

各项工程建设应按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

1.4 本规定实行动态修订,以保障其适用性和适度超前性。

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每年度可对局部章节、条款进行修订,上报长沙市人民政府备案后施行。

第二章建设用地的区划分类和适建范围2.1按照主要用途和功能,参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 – 2011),在长沙市进行规划编制及实施规划管理需符合如下用地分类和代码标准要求:续表3.3.2续表3.3.2续表3.3.22.2 对于用地标准中未列入类别的项目,应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项目的性质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基础设施条件具体核定。

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1990-2010).pdf

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1990-2010).pdf

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1990-2010)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经请示建设部同意,长沙市人民政府决定对《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1990-2010)》(简称上版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第二条上版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1、城市性质:长沙是湖南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2、规划期限:近期规划至1995年,远期规划至2010年,远景设想至2030年。

3、城市规模:2010年市区非农业人口规模控制在160万人左右,市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为155。

1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总面积966平方公里。

4、城市用地布局结构形式为“一主体、两翼、两组团”。

一主体为城市旧城区周围集中联片发展地域;两翼指马坡岭泉塘为东翼、望城坡天顶乡为西翼;两组团指捞霞组团和坪塘组团。

第三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及其它有关法律;(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其它有关国家规范标准;(3)《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及《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十五”发展规划》;(4)《长沙市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纲要》及《长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纲要》;(5)《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1990-2010)》以及长沙市的实际情况。

第四条规划空间层次:长株潭、市域、规划区、都市区、主城区。

1、长株潭指长沙、株洲、湘潭三市行政区域。

2、市域包括长沙市区、长沙县、望城县、宁乡县和浏阳市。

3、规划区包括市区全部,长沙县暮云镇、黄兴镇、榔梨镇、黄花镇、星沙镇、跳马乡、干杉乡、安沙镇、北山镇以及望城县全部,总面积2893平方公里。

4、都市区是由集中的规划建设用地及这些用地之间的自然环境共同构成的区域,以乡镇为基本单位,包括市区、长沙县星沙镇、暮云镇、榔梨镇、黄花镇、望城县高塘岭镇、坪塘镇、丁字镇、雷锋镇、星城镇、含浦镇、黄金乡,总面积1450平方公里。

5、主城区包括城市主体(即中心城区)、河西新城、星马新城。

戴德明、长沙市开福区人民政府二审行政判决书

戴德明、长沙市开福区人民政府二审行政判决书

戴德明、长沙市开福区人民政府二审行政判决书【案由】行政行政管理范围行政作为城乡建设房屋拆迁行政行政行为种类行政补偿【审理法院】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0.05.11【案件字号】(2020)湘行终424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赵旻钟玺波林芝【审理法官】赵旻钟玺波林芝【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戴德明;长沙市开福区人民政府【当事人】戴德明长沙市开福区人民政府【当事人-个人】戴德明【当事人-公司】长沙市开福区人民政府【代理律师/律所】黄棋湖南金凯华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律所】黄棋湖南金凯华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黄棋【代理律所】湖南金凯华律师事务所【法院级别】高级人民法院【终审结果】二审维持原判【字号名称】行终字【原告】戴德明【被告】长沙市开福区人民政府【本院观点】上述两组证据均不能达到其证明目的,不予认可。

在旧城区改造的过程中,商业开发仅是房屋被征收后土地利用的一种手段,只要房屋征收补偿安置确保了被征收人获得合法的安置补偿权利,就不能据此否定征收的公共利益目的。

开福区政府提供的作为产权调换的房屋,在发布涉案征收决定公告之前就已经获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该房屋系合法建筑,不存在征收过程中补办规划手续需要告知的情形。

【权责关键词】合法违法质证关联性合法性维持原判【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更新时间】2022-09-22 20:13:36戴德明、长沙市开福区人民政府二审行政判决书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2020)湘行终424号上诉人(原审原告):戴德明,男,1953年1月20日出生,汉族,住长沙市开福区。

委托代理人:戴晟,男,1985年4月24日出生,汉族,住长沙市开福区,系戴德明的儿子。

委托代理人:谢顺英,女,1959年4月16日出生,汉族,住长沙市开福区,系戴德明的配偶。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长沙市开福区人民政府。

住所地:长沙市开福区芙蓉北路开福区人民政府机关大院。

《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

《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

目录前言 (1)一、总则 (7)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8)三、城市性质及规模 (10)四、空间结构与功能布局 (11)五、城市形象规划 (13)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14)七、生态保护与园林绿地规划 (17)八、综合交通规划 (20)九、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24)十、防灾减灾规划 (26)十一、分区发展与规划控制导则 (27)前言长沙,古称潭州,别名“星城” ,素有“楚汉名城” 、“屈贾之乡”、“革命圣地”之美誉。

悠悠湘江,巍巍麓山,见证着这座千年古城的变迁。

如今的长沙,是湖南省省会、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南地区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和交通枢纽,更是著名的山水洲城、幸福之都。

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沙市先后六次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

2003 年 11 月,国务院批复的第六版总体规划——《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3-2020)》(简称3版总规),对长沙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近年来, 03 版总规的实施面临新的形势与背景:一是2007 年国家正式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要求长沙在城市发展模式转变方面在全国起到示范作用,赋予了长沙新的历史使命;二是 2009 年国务院通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要求中部地区加快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对长沙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三是 2008 年12 月国务院正式批准《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和《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 2008-2020)》,要求长沙进一步发挥区域带动能力;四是长沙城市社会经济超常规发展, 03 版总规提出的 2020 年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大部分已经在2008 年底提前实现,需要对总体规划进行修改使其更好地指导城市的发展;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新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已经实施,要求维护和强化城市总体规划的法律效力。

长沙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布局

长沙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布局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发展长沙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加强城市环境建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市民身心健康,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和规划建设经管水平,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府相关文件,结合本市实际,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是长沙市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之一,凡在规划区范围内有关绿地的一切生产与建设活动,均应遵守本规划。

如对本规划进行调整修改,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及有关法规程序进行。

第二条本规划范围分市域和都市区两个层次,市域范围包括市区(即五个行政区:芙蓉区、天心区、雨花区、开福区、岳麓区),一个县级市(浏阳市)、三个县(长沙县,望城县,宁乡县),总面积11819.5平方公里,主要确定域内绿地系统总体布局结构和自然保护区范围;都市区范围包括市区,长沙县的星沙镇、暮云镇、黄花镇、榔梨镇,望城县的高塘岭镇、坪塘镇、丁字镇、雷锋镇、星城镇、含浦镇、黄金乡,总面积1450平方公里。

第三条划定市域重要绿色空间的保护范围,明确要突出体现的自然地域风貌特色。

重点表现长沙山、水、洲、城相融相彰的基本构架,创造平衡协调的城市生态系统,规划绿地应合理安排、均匀分布,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规划思想。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发扬充分结合。

考虑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发展,使物种的多样性通过科学的物种规划与安排来促进和提高。

注重植物景观的塑造和树种选择,绿化建设应该与实际发展相结合,合理安排近、远期开发建设的内容和进度,最大程度达到城市绿地按计划、有步骤建设的目的。

本规划期限为2003年~2020年,其中分近、远两期,近期为2003年~2008年,远期为2009年~2020年。

第四条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年)●《城市绿化条例》(国务院[1992]100号令)●《城市绿地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建设部城建[1993]784号文件)●《城市绿线经管办法》(建设部[2002]112号令)●《城市绿地分类规范》(2002年)●《园林城市指标》(2000年)●《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1997年)●《关于印发〈建国家园林城市实施技术方案〉、〈国家园林城市规范〉的通知》(建设部城建[2000]106号文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国务院[2001]20号令)●《湖南省实施〈城市绿化条例〉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经管法》(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0年)●《湖南省风景名胜区经管条例》●《长沙市城市绿化经管条例》●《长沙市古树名木保护经管办法》●《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经管办法》●《长沙市城市规划经管技术规定》●《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已编制的各类专项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相关修建性详细规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2014年修订)目录九、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错误!未指定书签。

前言长沙,古称潭州,别名“星城”,素有“楚汉名城”、“屈贾之乡”、“革命圣地”之美誉。

悠悠湘江,巍巍麓山,见证着这座千年古城的变迁。

如今的长沙,是湖南省省会、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南地区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和交通枢纽,更是着名的山水洲城、幸福之都。

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沙市先后六次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

2003年11月,国务院批复的第六版总体规划——《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简称03版总规),对长沙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近年来,03版总规的实施面临新的形势与背景:一是2007年国家正式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要求长沙在城市发展模式转变方面在全国起到示范作用,赋予了长沙新的历史使命;二是2009年国务院通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要求中部地区加快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对长沙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三是2008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准《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和《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2008-2020)》,要求长沙进一步发挥区域带动能力;四是长沙城市社会经济超常规发展,03版总规提出的2020年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大部分已经在2008年底提前实现,需要对总体规划进行修改使其更好地指导城市的发展;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新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已经实施,要求维护和强化城市总体规划的法律效力。

按照国家有关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工作的要求,长沙市人民政府组织开展了本次总体规划修改工作:2009年10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向国务院提出关于修改《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的请示,经过部际联席会议审查,2010年12月,经国务院同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关于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工作意见的函》(建规函〔2010〕330号)函复湖南省人民政府,同意长沙市开展《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的修改工作;2011年5月-6月,长沙市城乡规划局组织对总体规划修改方案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社会公示;2011年6月,长沙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并通过了《<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2011年修改)的议案》;2011年9月,由湖南省住建厅组织召开了专家和省直职能部门审查会,会议通过了总规修改成果;2012年11月,住建部组织召开了总体规划部际联席会,会议原则通过了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成果;2014年4月4日,国务院下发国函[2014]45号,原则同意《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2014年修订)》。

本规划自国务院批准之日起执行。

本规划的解释权属长沙市人民政府,由长沙市人民政府负责实施。

为了更好地普及此次总体规划成果,增强公众对总体规划的了解,特对《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2014年修订)》的文本和图纸进行节选汇编,形成宣传简本,供使用者参考。

一、总则1.规划期限2013—2020年。

2、规划范围规划空间层次:市域、规划区、都市区、中心城区。

市域:包括芙蓉区、开福区、天心区、雨花区、岳麓区、望城区、长沙县、宁乡县和浏阳市,总面积1.18万平方公里。

规划区:市区全部、长沙县全部以及宁乡县玉潭镇、坝塘镇、菁华铺乡、回龙铺镇、夏铎铺镇、历经铺乡、双江口镇、金洲镇、城郊乡、白马桥乡、朱良桥乡和浏阳市永安镇、洞阳镇、北盛镇、蕉溪乡,总面积4960平方公里。

都市区:长沙市芙蓉区、开福区、雨花区、天心区全部,岳麓区除莲花镇、雨敞坪镇以外的区域,望城区的高塘岭镇、星城镇、丁字镇、黄金乡、雷锋镇,长沙县的星沙镇、榔梨镇、黄兴镇、黄花镇、安沙镇、干杉乡、暮云镇、跳马镇,总面积1930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长沙市芙蓉区、开福区、雨花区、天心区全部,岳麓区除莲花镇、雨敞坪镇、坪塘镇以外的区域,望城区的黄金乡、雷锋镇,长沙县的星沙镇、榔梨镇、黄兴镇、黄花镇,总面积1142平方公里。

规划空间层次示意图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1.城镇化水平规划至2020年全市总人口为1000万人,城镇人口为810万人,城镇化水平为81%。

2.城镇体系结构及职能分类职能等级结构:市域范围内形成1个中心城市(长沙都市区)、2个副中心城市(浏阳城区、宁乡城区)、若干个建制镇。

(1)中心城市——长沙都市区:长沙都市区是市域的中心城市,湖南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将逐步建设成为我国中部地区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规划应强化综合服务职能,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2)副中心城市2个——浏阳城区、宁乡城区:浏阳城区为浏阳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2020年城市人口50-70万人,建设用地50-75平方公里,工业以烟花生产及其辅助工业为主,相应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医药工业及先进制造业;宁乡城区为宁乡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2020年城市人口50-70万人,建设用地50-75平方公里,工业以食品、机械、化工、建材等为主。

(3)建制镇71个,其中中心镇29个,一般建制镇42个。

规模等级结构:一个特大城市(长沙)、两个大城市(浏阳、宁乡)和若干个建制镇构成的城镇群体。

职能分类:建制镇按其职能分为四类:工矿型、交通型、旅游纪念型、集贸型。

工矿型规划3个:煤炭坝、道林、永和。

交通型规划3个:大瑶、青山铺、横市。

旅游纪念型规划14个:灰汤、花明楼、桥驿、开慧、文家市、大围山、黄材、铜官、巷子口、靖港、沙田、沩山、乔口、莲花。

集贸型规划51个(建制镇名略)。

市域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规划表三、城市性质及规模1.城市性质湖南省省会,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城市规模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629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629平方公里。

四、空间结构与功能布局1.城市空间结构沿多条生长轴线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构筑“一轴两带多中心、一主两次五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

一轴:湘江发展轴两带:北部发展廊带和南部发展廊带多中心:一个城市主中心、两个城市副中心、五个组团中心一主:城市主体两次:岳麓片区、星马片区五组团:暮云组团、金霞组团、坪浦组团、空港组团、黄黎组团2.功能布局1)城市主体规划强化综合服务功能,“退二进三”,改善环境质量,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商务中心和商业中心,使之成为集信息、金融、商务、行政办公于一体,环境优美、设施一流、高效集约的“极核”。

2)片区岳麓片区:在保护好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和其它自然山水体系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科研院校云集的有利条件以及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先导优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星马片区:以星沙国家级经济开发区、隆平高科技园为依托,扩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规模,利用其特有的对外交通优势,大力发展新型工业、高科技农业、航空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休闲产业。

3)组团暮云组团:利用其区位和资源优势,布局面向长株潭的旅游、商贸、体育等区域性公共设施。

金霞组团:结合城市主体内货运码头和火车北站的搬迁,布局霞凝新港和捞霞货运站、编组站,成为水运、公路、铁路的中转联运中心,并规划仓储用地、物流中心、循环工业基地。

坪浦组团:主要为岳麓山大学城的远期发展用地以及与之配套的生活居住用地。

同时发展教育研发和休闲度假等功能。

空港组团:依托黄花机场区域门户资源,打造以高端制造、高端服务、临空产业为主的新兴产业基地。

黄黎组团:依托高铁站和机场优势,发展商务办公、会议会展、文化娱乐和研发创新等功能。

五、城市形象规划按照“一主两次五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突出“山水洲城、一江两岸”的城市总体形象。

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1.保护要点市域重点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古遗址(古墓葬)。

中心城区重点保护历史城区、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地下文物埋藏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2.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规划保护8个历史名镇:靖港、铜官、大围山、黄材、沙田、巷子口、文家市和乔口;2个历史文化名村:彩陶源村、新开村。

3.历史城区、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地段的保护规划确定一个历史城区、两片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两片历史文化街区和四片历史地段。

历史城区1处:北至湘春路、东南至芙蓉路、建湘路、白沙路、西至湘江,总面积5.60平方公里,为明清长沙老城范围。

重点保护历史城区范围内整体风貌、重要街巷格局和历史街区等,控制建筑高度。

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2处:岳麓山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和古城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

岳麓山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东至橘子洲、南至麓山南路、阜埠河路、西至西二环、北至枫林路,总面积15.43平方公里。

在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内,对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及历史建筑物、构筑物进行保护,以岳麓书院、爱晚亭、屈子祠、麓山寺、云麓宫、三绝碑、黄兴墓、蔡锷墓、新民学会成立会旧址、七十三军抗日阵亡将士墓、湖南大学近现代建筑群为保护重点。

古城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北至五一大道,东南至白沙路、人民路、建湘路,西至湘江大道,总面积3.15平方公里。

重点控制天心阁至岳麓山北端和南端两条城市景观视线构成的扇形区域,该区域内严禁新建高层建筑,建筑高度控制在18米以下,保护旧城肌理和山水洲城城市空间格局。

历史文化街区2处: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潮宗街历史文化街区。

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西至湘江大道,东至三泰街,北至五一路,南至解放西路。

核心保护区面积5.07公顷,建设控制地带面积10.87公顷,环境协调区面积7.98公顷。

规划重点保护太平街、金线街、西牌楼、马家巷、孚嘉巷及由其构成的历史街巷格局。

核心保护区建筑高度控制在8米以下,建设控制地带建筑高度控制在14米以下。

环境协调区新建建筑或更新改造建筑建筑形式不得破坏古街风貌。

潮宗街历史文化街区:东至潮宗街东口和永清巷,南至连升街、三贵街,西至潮宗街西口和福庆街北段,北至潮宗街。

核心保护区面积4.50公顷,建设控制地带面积4.21公顷,环境协调区面积15.94公顷。

规划重点保护整体风貌以及潮宗街、连升街、福庆街、永清巷和三贵街等历史街巷。

核心保护区建筑高度控制在12米以下,建设控制地带建筑高度控制在24米以下,环境协调区应考虑建筑风貌的延续。

历史地段4处:开福寺历史地段、西文庙坪历史地段、省立一师范历史地段、化龙池历史地段。

开福寺历史地段:东至黄兴北路,南至毛家桥路,西至湘江大道,北至三一九国道,总面积21.95公顷,其中核心保护区面积13.66公顷。

规划重点保护开福寺整体布局与风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