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处理技术标准

合集下载

膜处理工艺技术要求有哪些

膜处理工艺技术要求有哪些

膜处理工艺技术要求有哪些膜处理工艺技术是一种通过膜对物质进行分离、净化、浓缩等处理的方法。

它广泛应用在水处理、食品加工、化工、制药等领域。

下面是膜处理工艺技术要求的详细介绍。

首先,膜处理工艺技术要求应具备高效的分离性能。

膜的分离性能主要包括通量、分离率和选择性。

通量指的是单位时间内通过膜的物质量或体积,通量越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分离率指的是膜对混合物中两种或多种物质的分离效果,分离率越高可以提高产品的纯度;选择性指的是膜对不同物质的选择性分离作用,可以通过调整膜的孔径、膜材料的选择等手段进行调控。

其次,膜处理工艺技术要求应具备稳定的操作性能。

膜处理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操作条件,包括温度、压力、流速等参数。

膜材料应具备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能够在不同温度和环境条件下稳定运行。

此外,膜材料的机械强度也要求较高,能够承受压力和剪切力的作用。

另外,膜处理工艺技术要求应具备良好的抗污染能力。

膜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污染物的附着和堵塞,影响膜的通量和分离性能。

因此,工艺技术要求采取有效的预处理措施,如去除悬浮颗粒、调整水质等。

此外,还可以采用超滤、反冲洗等方法进行膜清洗,延长膜寿命。

此外,膜处理工艺技术要求应具备节能降耗的特点。

膜处理相对于传统的物质分离方法,在能耗上更为节约。

然而,仍需在膜材料的选择、工艺参数的调整等方面进行优化,以实现更低的耗能和资源的更充分利用。

最后,膜处理工艺技术要求应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膜处理技术在改善水质、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排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设计和应用膜处理工艺时,应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同时考虑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废物排放、回收利用等方面的要求。

总体来说,膜处理工艺技术要求具备高效的分离性能、稳定的操作性能、良好的抗污染能力、节能降耗的特点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这些要求的实现将有助于推动膜处理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给水新技术-膜处理

给水新技术-膜处理

给水新技术—膜处理随着饮用水水源污染的不断加剧和饮用水水质标准的提高,给水厂常规处理工艺(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在以微污染水源作为处理原水时,很难保证出厂水水质达标。

为保证出厂水水质,目前给水厂多采用增加预处理工艺或深度处理工艺以及强化常规处理工艺的方法,预处理主要包括生物预处理、粉末活性炭预吸附以及化学预氧化,而深度处理主要有臭氧-活性炭吸附过滤和膜滤等。

常规处理工艺的主要去除指标是浊度和细菌,其他水质指标包括色度、嗅味、氨氮、铁、锰以及天然有机物和氯消毒副产物前驱物等仅靠常规处理工艺,它们的去除效果都不是很理想。

生物预处理对氨氮和部分有机物有很显著的去除效果,但是其对总的有机物去除率并不高。

化学预氧化按氧化剂不同,分为氯预氧化、臭氧预氧化以及高锰酸钾预氧化等,预氧化在氧化掉一些大分子有机物的同时,也会氧化一些低价的金属离子。

预氧化适应于轻微污染水源水,对于水源污染稍重的水源,受制于投加量(预氧化剂投加量不宜过大,否则会有副产物生成),预氧化效果不大。

投加粉末活性炭对于原水的色度、嗅味有很好的去除作用,另外其对部分小分子有机物还有吸附去除作用,但是由于粉末活性炭在水处理工序中的停留时间受水厂各自情况的限制,并且其对氨氮、金属离子以及大分子有机物去除效果不好,所以粉末活性炭单独使用情况不多。

臭氧-生物活性炭技术作为一种深度处理工艺,由于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以及生物降解作用,其对各种有机物、色度以及嗅味有很好的去除效果,但是生产运行过程中,活性炭滤池存在微生物泄漏的风险,另外,如果原水中溴离子浓度高,臭氧化过程中会有溴酸盐生成,造成水质进一步下降。

膜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水处理关键技术之一,作为新兴的给水深度处理工艺,其有以下基本性能:①它是一种物理过滤作用,不需要加注药剂;②它是一种绝对的过滤作用;③它不产生副产品;④它运行的驱动力是压力,容易实现自动控制,且其弥补了臭氧-生物活性炭技术的缺点,不存在微生物泄漏的问题。

表面处理技术标准

表面处理技术标准

表面处理技术标准【1】厦门盈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录1 范围.............................................................................. (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3 定义.............................................................................. . (4)4 材料.............................................................................. . (4)5 表面处理盐雾试验的要求 (4)6 铜合金电镀表面处理标准.......................................................5-67 锌合金/铝合金电镀表面处理标准...........................................6-78 塑料电镀表面处理标准............................................................ 7-89 不锈钢电镀表面处理标准..........................................................8-910 烤漆表面处理标准............................................................... ….9-1111 PVD 表面处理标准............................................................... ..11-1212 铝合金阳极氧化表面处理标准................................................12-1313 CASS 试验(醋酸铜盐雾试验)与ASS 试验(乙酸盐雾试验)等效对照表........................................................................................... 14附录A百格试验方法. (15)附录B 漆膜铅笔硬度试验方法 (16)表面处理技术标准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所有铜合金、锌合金/铝合金、塑料、不锈钢等基材的(Cu+Ni+Cr)电镀表面处理、烤漆类表面处理、PVD表面处理和铝合金阳极氧化处理。

膜处理工艺技术要求

膜处理工艺技术要求

膜处理工艺技术要求膜处理工艺技术是一种将物质分子通过膜壁的选择性通透性来进行分离、过滤和浓缩的工艺方法。

在膜处理工艺技术中,膜的选择和膜处理设备的运行条件都是非常关键的因素。

下面是膜处理工艺技术的一些基本要求:1. 膜的选择:膜的选择应根据处理物料的特性和控制要求来确定。

要求膜材料具有良好的分离效果、高通量、耐腐蚀性能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2. 膜的制备:膜的制备应确保膜的表面光滑、均匀,并具有理想的孔径和孔隙结构。

制备过程中应控制良好的温度、浓度和压力等参数。

3. 膜的保养和维修:在使用过程中,膜表面容易受到污染和堵塞,因此需要定期保养和清洗。

此外,必要时还需要对膜进行修复或更换。

4. 进料和排料方式:要求进料和排料的方式能够达到最佳的分离效果。

适当的进料速度和排料压力有助于提高通量和分离效率。

5. 控制参数:膜处理工艺需要对温度、浓度、压力和pH值等参数进行严格控制,以确保膜的稳定运行和理想的分离效果。

6. 操作条件:操作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根据物料的特性和要求来调整操作条件,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7. 设备的选择和维护:需要选择适合膜处理工艺的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8. 废料处理:废料处理是膜处理工艺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废料需要进行合理的处理和回收,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综上所述,膜处理工艺技术的要求包括膜的选择、制备、保养和维修,进料和排料方式,控制参数,操作条件,设备的选择和维护以及废料处理等方面。

只有满足这些要求,膜处理工艺技术才能发挥最佳的分离和过滤效果,提高生产效率并减少资源浪费。

贴膜技术标准

贴膜技术标准

贴膜技术标准贴膜技术是一种常见的电子产品保护技术,它可以有效保护设备的屏幕不受划擦和磨损。

贴膜技术也能提高屏幕的清晰度和防止指纹等问题。

下面将在2000字左右的范围内,列出一份关于贴膜技术标准的详细内容。

一、引言贴膜技术是一项用于电子产品屏幕保护的重要技术,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本标准的编制旨在规范贴膜技术的制作工艺、材料要求、质量要求等,并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技术指导,推动贴膜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

二、术语和定义1. 贴膜:指一种透明或半透明的薄膜材料,用于覆盖在电子产品的屏幕表面,以达到保护和美观的作用。

2. 割边:指贴膜在覆盖屏幕后的边缘处理,使其与屏幕边缘贴合完美。

3. 抗划伤:指贴膜具有防止表面划痕和磨损的能力。

4. 高清透明:指贴膜对屏幕显示质量不产生明显影响,保持屏幕高清透明度。

5. 防指纹:指贴膜具有防止指纹污染和减少指纹残留的功能。

三、材料要求1. 膜材:所选用的膜材应具有足够的柔韧性和抗划伤性能,不易产生气泡和起皱,而且应该符合环保要求。

2. 背胶:贴膜使用的背胶要求牢固性好,不易产生残胶和影响屏幕显示效果。

3. 透明度:膜材的透明度应达到一定标准,不影响屏幕显示的清晰度。

4. 抗指纹涂层:贴膜表面应具有抗指纹处理,以减少指纹污染的影响。

四、制作工艺1. 清洁处理:在贴膜前,需要对屏幕进行清洁处理,确保屏幕表面不留有灰尘、油污等杂质。

2. 定位粘贴:粘贴贴膜时,需要准确定位,保证贴膜大小和屏幕大小一致,避免产生空隙或错位。

3. 压磨处理:在贴膜后,需要用工具对整个贴膜进行压磨处理,确保贴合紧密,排除气泡和起皱。

4. 割边处理:割边处理要求整齐,没有毛刺和杂质,保证整体外观美观。

五、质量要求1. 完整性检验:检验贴膜是否有破损、气泡和起皱等问题,确保整体完整。

2. 清洁度检验:检验贴膜安装完毕后,屏幕表面是否干净、无指纹和灰尘。

3. 透明度检验:通过相关设备检测贴膜对屏幕显示的透明度及影响。

mbr膜过滤标准

mbr膜过滤标准

MBR膜(膜生物反应器膜)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膜,用于膜生物反应器(MBR)技术中,这是一种结合了生物处理和膜分离的技术,用于水处理和废水处理。

MBR膜过滤标准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过滤精度:MBR膜的过滤精度通常在几纳米到几十纳米之间,这取决于膜材料的类型和孔隙结构。

这种精细的过滤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固体和有机物。

2. 通量:MBR膜的通量是指单位面积膜在单位时间内可以过滤的水量。

通量的高低取决于膜的孔隙率、表面特性以及污水的性质。

3. 污染控制:随着时间的推移,MBR膜会因为生物膜的生长和有机物的积累而受到污染。

过滤标准还包括了膜的清洗频率和清洗效果,以保持膜的过滤性能。

4. 化学和物理稳定性:MBR膜需要在各种化学条件下保持稳定,包括pH值、温度和消毒剂等。

此外,膜材料本身不应与水处理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发生反应。

5. 抗生物污染性:由于MBR膜在生物处理环境中使用,因此膜材料需要具有抗生物污染的特性,以防止生物膜的生长影响过滤效率。

6. 耐久性:MBR膜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能够承受长期的过滤过程和清洗操作。

7. 能耗:过滤过程中所需的能耗也是考虑因素之一,因为能耗会影响MBR技术的整体经济性。

8. 可持续性:膜材料的生产和处理过程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具体的MBR膜过滤标准可能会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水处理要求而有所不同。

在实际应用中,膜的选择和操作参数需要根据污水的特性、处理目标和经济技术指标综合考虑。

膜处理技术标准

膜处理技术标准

膜处理技术标准由于我国分离膜行业发展较晚,出台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较少,其中膜与膜组件标准有21项,与膜产品相关的装置标准有24项,全部为推荐性标准,除5项为国家标准外,其他均为行业标准,主要是海洋行业标准,为27项。

标准作为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步骤,起着肯定已有成果、引导行业发展方向的重要作用,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因此相关标准的制定对促进膜产业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引导膜产业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推动膜技术广泛应用起到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膜产品技术指标膜产品的相关性能指标繁多,主要有分离透过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三大类,其中分离透过性能包括:产水量、水通量、纯水透过率、截留分子质量(切割分子质量)、截留率、脱盐率、回收率、最大孔径、平均孔径、孔径分布、孔隙率、气密性及完整性等;膜物理性能有:结构性能(外观、膜面积、膜厚、膜丝内外径)、机械性能(拉伸强度、爆破强度、弯曲强度、柔润指数、断裂伸长率)、电性能(荷电性、Zeta电位)、亲水性(接触角)及耐热性(最高操作温度)等;膜化学性能有:化学稳定性(化学相容性)、耐氧化性(短时余氯耐受限度、过氧化氢耐受限度)、耐酸碱性(运行及清洗pH范围)及耐污染性能等。

膜分离透过性能反映了滤膜的适用范围,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反映了滤膜的使用条件。

膜分离透过性能是膜产品最重要的技术指标,相关研究和测试方法较多,也是现有膜产品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膜物理和化学性能指标除结构性能外,相关标准还是空白。

膜与膜组件标准分析膜产品按膜分离过程分类为微滤(MF)膜、超滤(UF)膜、纳滤(NF)膜、反渗透(RO)膜及离子交换膜等;按膜组件型式分类可分为平板膜、卷式膜、中空纤维膜(柱式、帘式)及管式膜、碟管式膜等。

通用标准通用标准包括《膜分离技术术语》(GB/T20103—2006)和《膜组件及装置型号命名》(GB/T20502—2006)。

其中GB/T20103—2006标准界定了膜分离领域包括电渗析、反渗透、纳滤、超滤、微滤、气体分离膜及离子交换膜的常用术语,对膜分离技术领域的221条术语进行了定义,适用于膜与膜材料、膜组件、液体分离、气体分离及其他膜分离过程。

七种膜工艺处理技术介绍

七种膜工艺处理技术介绍

七种膜工艺处理技术介绍膜工艺处理技术是一种将溶液或混合物通过半透膜分别的过程,不同于传统的过滤和离心等方式。

膜工艺处理技术的品质不仅取决于膜的材质,也取决于工艺和操作方法。

以下将介绍七种膜工艺处理技术。

1. 微滤技术微滤技术使用孔径为0.1~10um的膜,过滤时能够剔除水中的杂质,如泥沙、胶体、菌体等,是水处理、食品、医药、生物等行业常用的技术。

微滤技术有以下特点:•适合处理无颜料和无味物质;•可以恢复过滤介质;•水通量高;•藻类、细菌能够被有效去除;2. 纳滤技术纳滤技术使用孔径为1~100nm的膜,可以将水分子通过,去除水中的胶体、高分子物质和溶液分子。

纳滤技术应用范围广泛,假如蔬汁的澄清、血液分别、废水处理和海水淡化等。

纳滤技术有以下特点:•有选择性地进行分别过程;•处理鲜活性指标高、COD(化学需氧量)低的工业废水;•不能保留多糖等大分子有机物质;3. 超滤技术超滤技术使用孔径为1~1000nm的膜,可以剔除细胞、蛋白质、病毒、菌落等大分子物质,适用于不同领域如食品、饮料、环保、生物制药等。

超滤技术有以下特点:•剔除物质的分别效率高;•操作简单,无化学反应,无副产物生成;•被处理液体必需是清亮的溶液或悬浮液;4. 电渗析技术电渗析技术将工作液体在膜堆中通过离子交换膜,使用离子交换膜将正、负离子分别,仿佛离子交换色谱,用跨膜电场进行离子交换来实现分别。

紧要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

电渗析技术有以下特点:•离子选择性高,能有效去除高浓度的离子;•操作过程持续稳定,能够施加任意电压;•操作门槛较高,需要把握离子交换膜的性质和适用范围;5. 反渗透技术反渗透技术是一种将水自然向高浓度的液体中渗透的本质反转过来,去除盐分、离子、微生物等的技术。

反渗透技术应用于制酸、灌装、饮料等行业的水处理。

反渗透技术有以下特点:•适用于淡化海水和处理含盐污水;•膜组件简单堵塞;•需要使用高压,伪固体浓度的溶解度是压力和温度的函数;6. 气分别技术气分别技术通过萃取气体组分的特异性,将炼油厂、化工厂等行业的气体分别出N2、CO2、C2H4、C2H6等气体。

膜处理工艺技术要求是什么

膜处理工艺技术要求是什么

膜处理工艺技术要求是什么膜处理工艺技术是指将物质通过膜分离、浓缩、纯化和提纯等工艺过程。

膜处理工艺技术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膜的选择:膜处理工艺的核心是膜的选择。

不同的应用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膜材料。

常用的膜材料包括有机膜、无机膜和混合膜等。

选择膜材料要考虑其分离性能、耐化学性、耐温性和机械强度等因素。

2. 过程参数控制:膜处理过程中,要对温度、压力、流速和回收率等参数进行精确控制。

温度和压力的控制能够影响到物质的传递速率和分离效果,流速的控制能够影响到流体在膜表面的跃进速率,回收率的控制能够影响到产品的纯度和产量。

3. 膜模块设计:膜模块是膜处理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膜模块的设计应考虑到膜的布置方式、膜的面积和通道设计等因素。

合理的膜模块设计能够提高膜的利用率和处理效果。

4. 膜污染防控:膜处理过程中,膜面容易被污染物附着,影响膜的分离效果。

因此,膜污染的防控是膜处理工艺技术的重要环节。

常见的膜污染方式包括膜表面结垢、胶体污染、有机污染和生物附着等。

要采取适当的预处理和后处理措施,如预处理液的调整、定期清洗和更换膜等。

5. 能耗控制:膜处理工艺技术一般会消耗一定的能量,如泵的能耗、膜材料的渗透压和能耗关系等。

要对能耗进行有效的控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处理成本。

6. 安全措施:膜处理工艺涉及到的物质有时可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有机溶剂、酸碱和毒性物质等。

要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确保操作人员了解膜处理工艺的危险性和相应的防护措施。

7. 设备维护:膜处理工艺中的设备需要定期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其运行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对于膜模块,要定期清洗和更换,对于泵和阀门等设备,要进行检修和润滑等。

综上所述,膜处理工艺技术要求包括膜的选择、过程参数控制、膜模块设计、膜污染防控、能耗控制、安全措施和设备维护等方面。

只有各方面要求得到满足,才能确保膜处理工艺的高效、安全和稳定运行。

mbr膜技术性能指标

mbr膜技术性能指标

mbr膜技术性能指标mbr膜技术性能指标摘要:膜生物反应器(MBR)是一种先进的废水处理技术,它结合了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和膜分离技术。

MBR膜技术以其卓越的处理效果和可靠性在废水处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MBR膜技术的性能指标,以帮助读者对该技术有更全面的了解。

1. 通量MBR膜的通量是指单位面积上所处理的水量,通常以流量或通量通量来表示。

它是衡量MBR膜系统处理能力的重要指标。

通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整个膜反应器的处理效果和运行成本。

高通量意味着单位时间内处理的水量大,但也可能导致膜污染严重。

在选择MBR膜时,应根据实际需求和处理目标采取适当的通量水平。

2. 悬浮物截留率MBR膜的悬浮物截留率是指膜对悬浮物的阻隔程度,通常以悬浮物去除率来表示。

它反映了MBR膜对污水中悬浮物的处理效果。

高悬浮物截留率意味着MBR膜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包括颗粒物、悬浮沉淀和微生物等。

悬浮物截留率的提高可以有效降低后续处理工艺的负荷,提高整个废水处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气体耐化学腐蚀性MBR膜材料需要具备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能,以应对废水中可能存在的酸、碱、盐等化学物质的腐蚀。

膜材料应具有低渗透性和高抗腐蚀性,以保证MBR膜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4. 膜污染抗性MBR膜系统在长时间运行中容易受到污染,如污泥聚集、胶质物质积聚和微生物生物膜生长等。

膜污染会降低通量并增加能耗,因此膜污染抗性是衡量MBR膜性能的重要指标。

膜材料的抗污染性能越好,膜的使用寿命就越长,运行成本也越低。

5. 运行稳定性MBR膜技术需要保持稳定的运行状态,以确保废水处理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膜系统应能耐受水力负荷、有机负荷和气体负荷的波动,并能够应对突发事件和污泥负荷的变化。

运行稳定性也受到膜清洗和维护的影响,及时有效的膜清洗和维护措施对于保持MBR系统的正常运行非常重要。

总结和回顾性内容:MBR膜技术作为一种高效、可靠的废水处理技术,具有许多重要的性能指标。

膜技术标准汇编

膜技术标准汇编

膜技术标准汇编膜技术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分离技术,在化工、生物工程、环保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为了确保膜技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制定了一系列的膜技术标准。

本文将介绍膜技术标准的相关内容。

一、膜材料的标准膜材料是膜技术的核心,其质量直接影响到膜分离的效果和使用寿命。

因此,对膜材料的标准有着严格的要求。

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物理性能标准:如厚度、孔径大小、孔隙率、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等。

2. 化学性能标准:如耐酸性、耐碱性、耐氧化性、耐热性等。

3. 生物相容性标准:如细胞毒性测试、皮肤刺激测试、皮肤敏感性测试等。

4. 环保标准:如是否含有有害物质、是否可降解等。

二、膜分离设备的标准膜分离设备是实现膜技术的关键设备之一,其设计和制造质量直接影响到膜分离的效果和稳定性。

因此,对膜分离设备的标准有着严格的要求。

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设计标准:如设备尺寸、操作压力、通量等。

2. 制造标准:如材料选择、加工精度、表面光洁度等。

3. 安全标准:如泄漏防止、过压保护、过温保护、电气安全等。

4. 环保标准:如废水处理、废气处理、能耗控制等。

三、膜分离工艺的标准膜分离工艺是实现膜技术的关键环节,其操作规范和控制质量直接影响到膜分离的效果和稳定性。

因此,对膜分离工艺的标准有着严格的要求。

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操作规范标准:如操作步骤、操作条件、设备清洁等。

2. 控制质量标准:如通量控制、回流比控制、截留率控制等。

3. 检测标准:如截留率检测、通量检测、污染物检测等。

4. 环保标准:如废水处理、废气处理、能耗控制等。

结论膜技术标准的制定和遵守,对于保证膜技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执行膜技术标准,才能够实现膜技术的高效应用,为化工、生物工程、环保等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膜处理孔径及处理范围

膜处理孔径及处理范围

膜处理孔径及处理范围膜处理孔径及处理范围是膜技术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以下是关于膜处理孔径及处理范围的详细介绍。

膜处理是一种基于膜技术的分离过程,通过薄膜的选择性透过性来实现对特定物质的分离和浓缩。

膜处理孔径是一个关键参数,它决定了膜的分离效果和适用范围。

根据孔径的大小,膜可以分为微滤膜、纳滤膜、超滤膜和反渗透膜。

微滤膜是最大孔径的膜,通常用于从溶液中去除较大颗粒和悬浮物。

微滤膜的孔径一般在0.1微米至10微米之间,可以有效地去除细菌、颗粒、悬浮物和大分子有机物。

纳滤膜的孔径较微滤膜小,一般在1纳米至100纳米之间。

纳滤膜可以过滤掉溶液中的大部分离子、有机物和分子量较大的溶质,但对溶剂和较小的分子有较高的透过性。

纳滤膜通常用于去除溶液中的颜色、异味、有机物和重金属等。

超滤膜的孔径介于微滤膜和纳滤膜之间,一般在1纳米至100纳米之间。

超滤膜可以有效地去除颗粒、胶体、色素、大分子有机物和无机盐等,而保留较小分子的溶质。

反渗透膜是孔径最小的膜,一般在0.1纳米至1纳米之间。

反渗透膜可以去除几乎所有的溶质和溶解在溶剂中的离子,可以用于海水淡化、废水处理和纯水制备等高级水处理过程。

不同孔径的膜处理技术具有不同的处理范围。

微滤膜主要应用于饮用水处理、食品加工和医药行业等;纳滤膜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净化、污水处理和生物制药等领域;超滤膜适用于饮用水净化、废水处理和液体分离等;反渗透膜则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纯水制备和废水回收等领域。

膜处理孔径及处理范围对于膜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选择合适的孔径可以实现对不同溶质的高效分离,并且能满足特定行业的处理需求。

因此,在进行膜处理技术选择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考虑膜的孔径和处理范围,以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

总之,膜处理孔径及处理范围是膜技术中的关键概念。

了解不同孔径的膜及其适用范围对于正确选择和应用膜技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孔径和类型的膜,才能达到高效、经济和环保的膜处理效果。

贴膜技术标准

贴膜技术标准

贴膜技术标准
贴膜技术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贴膜环境:贴膜环境应保持清洁、无尘、无潮,避免在多尘、潮湿的环境中进行贴膜,以免影响贴膜的效果。

2.贴膜工具:使用专业的贴膜工具,如刮板、喷壶等,确保贴膜过程中不会对膜面造成损伤。

3.贴膜技巧:贴膜时应确保膜面平整、无气泡、无皱褶,贴膜过程中要均匀涂抹胶水,并避免胶水过多或过少。

4.贴膜后处理:贴膜完成后,应检查膜面是否平整、气泡是否清除,如有问题应及时进行处理。

5.贴膜时间:贴膜时间应根据天气情况选择,阴天和雨后空气湿度较大,悬浮物少,此时贴膜不会因为出现杂质而影响美观。

6.贴膜质量:优质膜的透光度可高达90%,且无论颜色深浅,夜间可清晰看见6米以外的物品,劣质膜会有雾蒙蒙的感觉。

优质膜的颜料是均匀融合在薄膜中,经久耐用。

综上所述,贴膜技术标准主要包括贴膜环境、贴膜工具、贴膜技巧、贴膜后处理、贴膜时间和贴膜质量等方面。

只有当这些方面都达到一定的要求,才能保证贴膜的效果和质量。

膜处理技术

膜处理技术

膜处理技术膜处理技术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应用广泛且具有巨大的潜力。

它可以用于水处理、气体分离、固体分离等各个领域,为解决许多环境和工业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膜处理技术的原理、应用以及发展趋势。

膜处理技术的原理是基于半透膜的选择性分离性质。

膜是由聚合物、陶瓷或金属制成的一个薄片,具有特殊的孔隙结构。

通过这些微孔或孔隙,膜可以选择性地过滤某些溶质,使其分离出来,而其他溶质则被阻挡在膜的表面上。

这种分离机制可以根据溶质的大小、电荷、溶解度等特性进行调控。

膜处理技术在水处理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逆渗透膜可以用于海水淡化,将海水中的盐分和杂质去除,得到淡水。

此外,超滤膜可以用于水中微生物、悬浮物等有害物质的去除,提供安全可靠的饮用水。

膜处理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废水处理,通过选择性分离,将废水中的污染物分离出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膜处理技术在气体分离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通过气体渗透膜可以实现二氧化碳的分离和回收,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此外,膜处理技术还可以用于气体混合物的分离,如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的分离。

除了水处理和气体分离,膜处理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固体分离。

例如,通过微滤膜可以实现颗粒物质、胶体颗粒等的分离。

这在食品加工、化工工艺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膜处理技术虽然在许多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限制。

例如,膜的稳定性和耐高温性需要进一步提高,以应对极端环境条件。

此外,膜的选择性和通量也需要进行优化,以提高膜处理过程的效率和经济性。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膜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新型材料的开发将推动膜性能的改善。

例如,纳米材料、多孔材料等的引入可以增强膜的选择性和通量。

另一方面,对膜结构和工艺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优化孔径分布、表面修饰等手段,可以实现更高效的分离过程。

此外,膜模块的设计和优化也是膜处理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改进膜模块的流体动力学特性、减小压力损失等,可以进一步提高膜处理过程的性能。

ro膜技术标准

ro膜技术标准

ro膜技术标准RO膜技术标准是指反渗透(RO)膜技术在设计、制造和应用过程中所需遵循的规范和要求。

RO膜技术是一种用于水处理和海水淡化等领域的重要技术,它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溶解性无机盐、有机物和微生物等,提供高品质的水源。

在RO膜技术标准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RO膜性能要求、RO膜测试方法、RO膜的设计和制造、RO膜的操作和维护。

首先,RO膜性能要求是RO膜技术标准中的重要部分。

RO膜的性能要求主要包括盐离子的截留率、通量、工作压力和使用寿命等。

盐离子的截留率是指RO膜对水中盐类的去除效率,这是衡量RO膜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量则是指RO膜单位面积上通过的水量,它与膜的通透性和膜元素的设计有关。

工作压力是指RO膜在操作时所需施加的压力,它影响RO膜的性能和寿命。

同时,RO膜的使用寿命也是一个关键指标,它表示RO膜可以有效工作的时间。

其次,RO膜技术标准还要求制定相应的测试方法来评估RO膜的性能。

测试方法应包括对RO膜通量、截留率和盐通透率等指标的测定方法。

这些测试方法应严格符合相关的国际标准和规范,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此外,RO膜技术标准还规定了RO膜的设计和制造要求。

设计要求主要包括膜元素的尺寸、膜的支撑层和渗透层的材料选择、膜的模块结构、膜的排列方式等。

制造要求则涉及到膜元素的生产工艺、膜模块的组装和封装等。

这些要求旨在保证RO膜的质量和性能,提高RO膜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最后,RO膜技术标准还包括了RO膜的操作和维护要求。

操作要求主要涉及到RO膜的起动和停机流程、处理水源的要求、回收率的控制等。

维护要求主要包括清洗、消毒和防腐等方面。

总之,RO膜技术标准是保证RO膜技术在设计、制造和应用过程中的质量和性能的重要依据。

通过遵循RO膜技术标准,可以提高RO膜的截留效率、延长RO膜的使用寿命,从而更好地满足水处理和海水淡化等领域的需求。

在制定和执行RO膜技术标准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国际标准和规范,促进RO膜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

膜处理技术

膜处理技术

膜处理技术简介膜处理技术指的是利用膜作为选择性过滤介质来实现分离、浓缩和纯化等目的的一种技术。

膜处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食品加工、生物医药、化工等领域。

它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势,正在成为一种重要的分离技术。

膜处理技术的分类根据膜的类型和使用方式的不同,膜处理技术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微滤膜微滤膜是一种粗滤膜,其孔径通常在0.1-10微米之间。

微滤膜能够有效地去除悬浮物、细菌和大分子有机物等,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处理、废水处理和食品加工等领域。

2. 超滤膜超滤膜的孔径介于纳滤膜和微滤膜之间,通常在0.01-0.1微米之间。

超滤膜可以去除细菌、病毒、胶体颗粒和高分子有机物等,被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净化、工业废水处理和生物制药等领域。

3. 纳滤膜纳滤膜的孔径介于超滤膜和反渗透膜之间,通常在1-100纳米之间。

纳滤膜可以去除溶解性盐类、小分子有机物和胶体颗粒等,被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净化、饮料加工和医药制造等领域。

4. 反渗透膜反渗透膜的孔径范围在0.0001-0.001微米之间,是一种最细微的膜。

反渗透膜可以去除溶解性盐类、有机物、重金属和微生物等,被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饮用水净化、电子工业和生物医药等领域。

膜处理技术的应用1. 水处理膜处理技术在水处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膜处理技术,可以高效地去除水中的悬浮物、细菌、病毒、溶解性盐类和有机物,从而得到高质量的饮用水和工业用水。

此外,膜处理技术还可以用于海水淡化、污水处理和水回用等领域。

2. 食品加工膜处理技术在食品加工中被广泛应用。

例如,在果汁加工过程中,可以使用膜处理技术去除果汁中的固体颗粒和悬浮物,从而得到清澈的果汁。

此外,膜处理技术还可以用于乳制品加工、酿酒等领域。

3. 生物医药膜处理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有着重要应用。

例如,在药物制剂过程中,可以使用膜处理技术去除杂质、浓缩药液和分离纯化目标产物。

此外,膜处理技术还可以用于生物反应器的分离和纯化等领域。

mbr膜出水标准

mbr膜出水标准

mbr膜出水标准MBR膜出水标准是指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废水后,出水达到的水质标准。

MBR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废水处理技术,它将传统的生物处理和膜分离技术结合起来,能够高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同时还能够有效地去除悬浮颗粒和微生物,从而达到出水水质标准。

MBR膜出水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COD(化学需氧量):COD是指废水中有机物的总量,MBR膜出水标准要求COD的浓度低于30mg/L,这意味着MBR技术可以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去除到非常低的水平。

2. BOD(生化需氧量):BOD是指废水中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的能力,MBR膜出水标准要求BOD的浓度低于5mg/L,这意味着MBR技术可以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完全分解,达到非常高的水质标准。

3. SS(悬浮颗粒):SS是指废水中的悬浮颗粒,MBR膜出水标准要求SS的浓度低于5mg/L,这意味着MBR技术可以将废水中的悬浮颗粒去除到非常低的水平。

4. TN(总氮):TN是指废水中的氮的总量,MBR膜出水标准要求TN的浓度低于10mg/L,这意味着MBR技术可以将废水中的氮去除到非常低的水平。

5. TP(总磷):TP是指废水中的磷的总量,MBR膜出水标准要求TP 的浓度低于0.5mg/L,这意味着MBR技术可以将废水中的磷去除到非常低的水平。

MBR膜出水标准的达成对于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MBR技术处理废水,可以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还可以将废水转化为可再利用的水资源,从而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总之,MBR膜出水标准是衡量MBR技术处理废水效果的重要指标,达到标准对于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MBR技术将会在废水处理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膜处理技术

膜处理技术

膜处理技术
2019.10.15
膜处理法是利用特殊膜的悬着透过性,对水或者其他中的某些微粒或离子性物质进行处理和浓缩的方法。

膜处理法主要有电渗析、扩散渗析、反渗透(RO)、超滤(UF)、微滤(MF)、纳滤等(NF)。

膜是膜处理法的关键。

现在市场上主要用的就是聚偏氟乙烯(PVDF)膜和聚乙烯乙二醇(PEG)膜,具有良好的抗油、耐腐蚀性。

表面光滑,容易清洗,广泛用于乳化油污水处理。

优点是处理效率高,操作简单,且在处理过程中无需投加任何药剂,,但膜需要定期清洗更换。

膜处理,一般指膜分离技术处理,而根据生物膜对物质选择性通透的原理所设计的一种对包含不同组分的混合样品进行分离的方法。

分离中使用的膜是根据需要设计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分离的混合样品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另外,膜是具有选择性分离功能的材料。

利用膜的选择性分离实现料液的不同组分的分离、纯化、浓缩的过程称作膜分离。

它与传统过滤的不同在于,膜可以在分子范围内进行分离,并且这过程是一种物理过程,不需发生相的变化和添加助剂。

膜的孔径一般为微米级,依据其孔径的不同(或称为截留分子量),可将膜分为微
滤膜、超滤膜、纳滤膜和反渗透膜,根据材料的不同,可分为无机膜和有机膜,无机膜主要还只有微滤级别的膜,主要是陶瓷膜和金属膜。

有机膜是由高分子材料做成的,如醋酸纤维素、芳香族聚酰胺、聚醚砜、聚氟聚合物等等。

以上由莱特莱德小编整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膜处理技术标准由于我国分离膜行业发展较晚,出台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较少,其中膜与膜组件标准有21项,与膜产品相关的装置标准有24项,全部为推荐性标准,除5项为国家标准外,其他均为行业标准,主要是海洋行业标准,为27项。

标准作为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步骤,起着肯定已有成果、引导行业发展方向的重要作用,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因此相关标准的制定对促进膜产业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引导膜产业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推动膜技术广泛应用起到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膜产品技术指标膜产品的相关性能指标繁多,主要有分离透过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三大类,其中分离透过性能包括:产水量、水通量、纯水透过率、截留分子质量(切割分子质量)、截留率、脱盐率、回收率、最大孔径、平均孔径、孔径分布、孔隙率、气密性及完整性等;膜物理性能有:结构性能(外观、膜面积、膜厚、膜丝内外径)、机械性能(拉伸强度、爆破强度、弯曲强度、柔润指数、断裂伸长率)、电性能(荷电性、Zeta电位)、亲水性(接触角)及耐热性(最高操作温度)等;膜化学性能有:化学稳定性(化学相容性)、耐氧化性(短时余氯耐受限度、过氧化氢耐受限度)、耐酸碱性(运行及清洗pH范围)及耐污染性能等。

膜分离透过性能反映了滤膜的适用范围,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反映了滤膜的使用条件。

膜分离透过性能是膜产品最重要的技术指标,相关研究和测试方法较多,也是现有膜产品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膜物理和化学性能指标除结构性能外,相关标准还是空白。

膜与膜组件标准分析膜产品按膜分离过程分类为微滤(MF)膜、超滤(UF)膜、纳滤(NF)膜、反渗透(RO)膜及离子交换膜等;按膜组件型式分类可分为平板膜、卷式膜、中空纤维膜(柱式、帘式)及管式膜、碟管式膜等。

通用标准通用标准包括《膜分离技术术语》(GB/T20103—2006)和《膜组件及装置型号命名》(GB/T20502—2006)。

其中GB/T20103—2006标准界定了膜分离领域包括电渗析、反渗透、纳滤、超滤、微滤、气体分离膜及离子交换膜的常用术语,对膜分离技术领域的221条术语进行了定义,适用于膜与膜材料、膜组件、液体分离、气体分离及其他膜分离过程。

GB/T20502—2006标准规定了膜组件及装置型号的命名规则,适用于反渗透、纳滤、超滤、微滤、气体分离膜、电渗析及电去离子装置。

反渗透(RO)膜标准反渗透膜标准有4项:《中空纤维反渗透膜测试方法》(HY/T049—1999)、《中空纤维反渗透技术中空纤维反渗透组件》(HY/T054.1—2001)、《中空纤维反渗透技术中空纤维反渗透组件测试方法》(HY/T054.2—2001)和《卷式反渗透膜组件测试方法》(HY/T107—2008)。

HY/T049—1999标准规定了中空纤维反渗透膜除盐率和水通量的测试条件和测试方法,适用于进水为自来水、苦咸水及海水的中空纤维反渗透膜的测试。

在测试前要进行试样制备,将膜丝用环氧树脂粘结于尼龙管或橡皮塞上,然后将固化的膜样装入测试管中在测试装置上进行测试,但对样品的制备及测试管的要求没有做出具体详细的规定或说明。

水通量的测定用量筒和秒表测量,不要求恒温,测得的数据查表换算成25℃时的数值。

HY/T107—2008标准规定了卷式反渗透膜元件脱盐率、回收率、产水量、水通量、密封泄漏点及气密性6个参数的测试方法。

脱盐率可按氯化钠浓度法或电导率法计算。

目前,中空纤维反渗透膜已很少见,工程中应用的几乎全为卷式反渗透膜,但是缺乏对卷式反渗透膜元件性能技术要求做出规定的标准,质检机构只能根据厂家的标称值进行质量检验,评判尺度不统一。

由时代沃顿公司承担起草的海洋行业标准《卷式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元件》发布实施后将解决这一问题。

纳滤(NF)膜标准纳滤膜标准有1项,即《纳滤膜及其元件》(HY/T113—2008)。

该标准规定了纳滤膜及其元件的分类与型号、要求、检测、检验规则等。

技术要求规定了在标准条件下纳滤膜对于一价离子及二价离子的水通量和脱除率,脱盐率可按重量法或电导率法测量。

一价离子以500mg/L的NaCl为测试液,脱除率应不小于30%;二价离子以2000mg/L的MgSO4为测试液,脱除率应不小于90%。

超滤(UF)膜标准超滤膜标准有3项:《中空纤维超滤膜测试方法》(HY/T050—1999)、《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HY/T062—2002)和《超滤膜及其组件》(HY/T112—2008)。

HY/T050—1999规定了纯水透过率、截留分子质量及截留率的测定方法。

所用标准物质聚乙二醇测试液浓度定为5000mg/L,操作上不易实现,应该给出一个允许误差范围;所用标准物质牛血清蛋白测试液浓度为1000~3000mg/L,范围太宽,不科学。

关于纯水透过率的测试条件,对测试结果有重要影响的测试液温度及回收率,标准中未做出规定,缺乏严格性。

HY/T062—2002规定了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的分类与型号、要求、试验方法等。

其中试验方法均要求按HY/T050—1999的规定操作,但这两项标准有不对应的地方,例如在HY/T050—1999中找不到“外观检测”和“渗漏检测”的规定;另外所用术语也存在不统一,例如HY/T062—2002中“纯水通量”指标在HY/T050—1999中以“纯水透过率”表述。

HY/T112—2008规定了对超滤膜的技术要求,专门规定了用于海水预处理的超滤膜组件的技术要求。

纯水通量及截留性能试验方法要求按HY/T050—1999的规定执行。

另外,规定了完整性检测、渗漏检验及耐压性能试验的方法,但后两者按厂家标称的最大工作压力测试,无统一确定的测试压力规定。

耐压性能试验要求在标称的最大跨膜压差下运行12~24h,测试周期过长。

微滤(MF)膜标准微滤膜标准有6项:《微孔滤膜孔性能测定方法》(HY/T039—1995)、《中空纤维微孔滤膜测试方法》(HY/T051—1999)、《微孔滤膜》(HY/T053—2001)、《中空纤维微滤膜组件》(HY/T061—2017)、《聚偏氟乙烯微孔滤膜》(HY/T065—2002)及《聚丙烯中空纤维微孔膜》(HY/T110—2008)。

HY/T039—1995标准规定了最大孔径、平均孔径、孔径分布及孔隙率等性能指标及其检测方法。

该标准适用于测定平均孔径为0.1~20靘多孔膜的最大孔径(也可用泡点压力表示)、平均孔径、孔径分布及孔隙率,测试对象为膜片。

测定装置采用HY/T038—1995规定的CTL-D型膜孔径测定仪,该装置为杭州水处理中心自制,不具有通用性。

HY/T051—1999标准规定了用泡点压力法测试中空纤维微孔滤膜最大孔径的方法及水通量(又称纯水透过率)测试方法。

HY/T053—2001标准规定了微孔滤膜的产品标记、要求、试验方法等。

规定了膜的厚度范围、亲水性和疏水性微孔滤膜泡点压力及通量值。

泡点压力测定按HY/T039—1999规定执行,通量是将湿润的直径为47mm的膜片装在过滤器上在0.09MPa的负压条件下测得,不要求恒温,根据实测水温时的通量值,用温度校正因子换算成25℃的通量。

HY/T061—2017标准规定了壳式和无壳式中空纤维微滤膜组件的要求、检测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壳式和无壳式中空纤维微滤膜组件的科研、生产、使用和管理。

HY/T065—2002标准适用于气体净化用的聚偏氟乙烯微孔滤膜。

过滤精度分为0.01靘和0.3靘两种,性能要求中规定了空气通量、孔隙率和截留率指标值。

过滤精度与截留率采用气溶胶和完整性试验方法测定,孔隙率用汞压仪测定。

HY/T110—2008标准规定了聚丙烯中空纤维微孔膜产品的分类及型号、要求、试验方法等。

分别规定了疏水性膜和亲水性膜的最大孔径、孔隙率、气体通量。

对膜丝的平均直径和壁厚做出了相应的规定。

最大孔径、纯水通量按HY/T051—1999规定执行,孔隙率按HY/T065—2002规定执行,标准还规定了膜丝平均直径、壁厚和气体流量的测量方法。

帘式膜标准帘式膜标准有1项,即《中空纤维帘式膜组件》(GB/T25279—2010)。

该标准适用于中空纤维帘式微孔滤膜组件和中空纤维帘式超滤膜组件两类。

规定了膜组件的分类与型号、要求、检测方法、检验规则等。

对外观、外形尺寸、无渗漏性及产水量做出了具体要求。

产水量的测试条件:自来水,25℃,-0.02MPa。

陶瓷微孔滤膜标准陶瓷微孔滤膜标准有3项:《管式陶瓷微孔滤膜元件》(HY/T063—2002)、《管式陶瓷微孔滤膜测试方法》(HY/T064—2002)及《陶瓷微孔滤膜组件》(HY/T104—2008)。

HY/T063—2002标准规定了管式陶瓷微孔滤膜元件的外观、尺寸公差、性能要求、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等。

性能要求包括:最大孔径、平均孔径、孔隙率、纯水通量、弯曲强度及耐酸碱性能。

性能测试方法按HY/T064—2002标准进行。

HY/T064—2002标准与HY/T063—2002配套。

HY/T104—2008标准规定了陶瓷微孔滤膜组件的分类与型号、要求(包括主要尺寸、使用条件等)、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等。

离子交换膜标准离子交换膜标准有1项,即《电渗析技术异相离子交换膜》(HY/T034.2—1994),该标准规定了电渗析异相离子交换膜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等。

指标包括外观、含水率、交换容量、面电阻及选择透过率。

膜产品装置标准膜产品通过组装成装置或设备应用于许多行业,装置标准的建立促进了膜技术的广泛应用。

反渗透膜产品装置标准有:《反渗透水处理设备》(GB/T19249—2003)《反渗透系统膜元件清洗技术规范》(GB/T23954—2009)《纯水机》(CJ/T168—2002)《生活垃圾渗滤液碟管式反渗透处理设备》(CJ/T279—2008)《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CB/T3753—1995)《火电厂反渗透水处理装置验收导则》(DL/T951—2005)《反渗透装置》(HCRJ065—1999)《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反渗透水处理装置》(HJ/T270—2006)《反渗透装置完好要求和检查评定方法》(SJ/T31455—1994)《饮用纯净水制备系统SRO系列反渗透设备》(HY/T068—2002)《膜法水处理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设计规范》(HY/T074—2003);纳滤膜产品装置标准有:《纳滤装置》(HY/T114—2008);超滤膜产品装置标准有:《超滤水处理设备》(CJ/T170—2002)《中空纤维超滤装置》(HY/T060—2002)《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超滤装置》(HJ/T271—2006)《火力发电厂超滤水处理装置验收导则》(DL/Z952—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超滤净水机》(QB/T4143—2010);微滤膜产品装置标准有:《微滤水处理设备》(CJ/T169—2002),《GTL-D型膜孔径测定仪》(HY/T038—1995),《聚偏氟乙烯微孔滤膜折叠式过滤器》(HY/T066—2002),《中空纤维微孔滤膜装置》(HY/T103—2008);离子交换膜产品装置标准有:《电渗析技术电渗析器》(HY/T034.3—1994),《电去离子膜堆(组件)》(HY/T120—2008),《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电渗析装置》(HJ/T334—2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