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辨证法》一书的主要内容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主要内容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118280c6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c9.png)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主要内容自然辩证法是辩证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恩格斯在对自然界进行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提出的,是一种可以解释自然界现象的哲学思维方式。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恩格斯提出了物质观念。
他认为,世界万物皆为物质,物质是存在的最基本的东西。
在恩格斯看来,物质是无限可分的,物质的本质是运动。
其次,恩格斯提出了自然界中的运动规律。
他认为,自然界中万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通过物质的运动来实现的。
自然界中的运动分为机械运动、物化运动和有机运动三种。
其中,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物理运动;物化运动是指物质质量的产生、消失和转化,从而引起物质内部的结构变化;有机运动是指生命体系中的运动,包括代谢、细胞分裂、组织生长、形态形成等。
这些运动规律是自然界万物发展的基础。
第三,恩格斯提出了自然界的矛盾。
他认为,自然界中存在着各种矛盾,这些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原因。
矛盾的存在和解决是自然界发展的动力,各种矛盾都有它的暂时性和相对性,因此,矛盾不是消极的存在,它促进了自然界的发展和进步。
第四,恩格斯提出了自然界的统一性和全面性。
他认为,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万物之间互相联系、相互作用,并构成了一个统一的自然界系统。
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都是相互关联的,不能孤立看待,只有把它们看作一个整体,才能真正理解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
第五,恩格斯提出了环境对事物发展的影响。
他认为,环境对事物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事物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处于一个特定的环境之中。
不同的环境会对事物的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环境的变化也会引起事物发展的变化。
总的来说,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物质、运动、矛盾、统一和环境等方面的哲学思考,它是对自然界现象进行科学解释的重要方法。
这些思想对于我们理解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fb02d005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43.png)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思想,是他在哲学思想史上留下的一个里程碑。
它既包括自身独特的哲学观点,又包含了许多先驱之作的贡献。
这本书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思想,并且在哲学思想史上留下了重要的印记。
《自然辩证法》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建立的一种新的哲学思想体系,它既反映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个人哲学观点,又反映了他的许多先驱之作的贡献。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第一,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有本质区别的,每一种事物都具有特定的本质。
第二,一切事物都是有密切联系的,这些联系是相互联系的。
第三,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变化的,变化是自然规律的结果。
最后,一切事物都是有有限的,它们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自然辩证法》思想的最大贡献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思考世界的方法,它可以让人们从客观的角度来深入理解世界的本质,从而使人们对世界有更深刻的理解。
它也提供了一种思考事物间关系的方法,即一切事物都是有联系的,而这种联系是不断变化的,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思想的影响也很大,它不仅影响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思想,也影响了许多其他哲学家的思想。
它为哲学家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使哲学家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世界,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世界的本质。
此外,它也为社会学和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总之,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思想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对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社会学、经济学和其他学科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它不仅为哲学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认识世界的方式。
《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https://img.taocdn.com/s3/m/e2888c0d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09.png)
《自然辩证法》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的主要著作之一,它对于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重要成就作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概括,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批判了自然科学领域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观念。
(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出版,它证明了自然界的历史发展。
)写作目的:1870年恩格斯移居伦敦,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对自然科学的研究中,针对当时自然科学领域流行的形而上学和唯心论,打算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一部旨在反对庸俗唯物主义者毕希纳的论战性著作。
写作时间:1873---1876年,恩格斯写成了《导言》和《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两篇论文和一些札记。
1876---1878年写了《反杜林论》而中断。
1878---1883年马克思逝世恩格斯已写成了该书的大部分论文和札记。
1885年到1886年,又写了一些材料补充到手稿中。
整本著作是未完成的,总体写作时间是1873---1886年。
1895年恩格斯逝世后,《自然辩证法》的手稿落到伯恩斯坦手中。
由于伯恩斯坦蔑视辩证法,把它看成是马克思主义中最大的“祸害”和“陷阱”。
所以,手稿中除了《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和《神灵世界中的自然研究》两篇外,其余都不予发表。
十月革命后,在俄共(布)中央的努力下,该手稿终于在1925年用俄德文对照的形式第一次在莫斯科出版。
著作内容:《自然辩证法》一书是由10篇论文、169个札记和片段,以及两个计划草案共181个部分组成。
一、关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问题。
《导言》是书中最完整、最重要的一篇论文,比较系统地表达了辩证的自然观。
《导言》分前后两部分。
前一部分阐明了辩证自然观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恩格斯认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代替形而上学自然观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近代自然科学的自然观的核心是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是不变的,即使有变化,也是由于外力的作用,因此它必然导致神秘主义。
到了18世纪中叶,康德的星云假说在这个形而上学的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神的第一次推动说破产了;地质学证明地球上的生物有其发展的历史;物理学的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证明了物质的各种运动形态可以相互转化;化学上用无机的方法制造出有机化合物,证明化学定律对有机物和无机物是同样适用的;生物学上的细胞学说和进化论证明了有机界是彼此联系和统一的,因而整个世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的。
自然辩证法一书
![自然辩证法一书](https://img.taocdn.com/s3/m/6f3334f5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b2.png)
自然辩证法一书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导言和《反杜林论》旧序两篇重要文献虽然发表于一百多年前,但是却高屋建瓴概括了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艰难而曲折进程,体现了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总体思想,《自然辩证法》导言及《反杜林论》读后感。
百年以后,当我们身处新时代,回首人类社会发展以来的一些过程和经历,不禁感叹恩格斯对自然科学的高度概括能力与对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指导作用。
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恩格斯通过分阶段带领我们回顾人类社会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程,让我们认识到现代自然研究同以前任何辉煌的研究不同,它唯一地达到了科学的、系统的和全面的发展。
通过研究自然科学的发展历史,恩格斯总结出了自然界是运动的、变化的、能量不灭等科学的观点。
恩格斯通过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人类社会对自然的认识历程并非一帆风顺。
他认为人类认识自然大体上可以分为古希腊哲学家为代表的朴素唯物主义,后来以神学为中心的形而上学,直到科学的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提出三个阶段。
希腊哲学在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上影响深远,在希腊哲学家看来,世界在本质上是某种从浑沌中产生出来的东西,是某种发展起来的东西、某种逐渐生成的东西。
甚至到了在十八世纪上半叶,当时在知识上高于希腊古代的自然科学在一般的自然观上却是低于他们。
科学的发展必将促进人类重新认识的进步、推动哲学思维的发展。
正由于此,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通过对自然科学的历史实地考察,阐释了自然科学发展的规律;同时,恩格斯还以大量的科学史实乃依据,表明由于自然科学本身的发展,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替代形而上学自然观已沦为历史的必然。
在回顾中,恩格斯指出,在大约十六世纪,欧洲各国在经历了宗教改革,文艺复兴等认知革命后,促使人们真正发现了地球。
教会的精神独裁被摧毁,自由思想愈来愈根深蒂固,为十八世纪的唯物主义作了准备。
恩格斯认为,“这是一次人类从未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自然辩证法总结汇总
![自然辩证法总结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0719b36c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2f.png)
1.简述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技术观,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研究方法论,还包括数学和其他各门具体学科中的重大哲学问题。
自然辩证法主要包括: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技研究方法论三部分内容;其中,两对矛盾:即人与自然、科学实践与科学认识之间的矛盾贯穿自然辩证法体系的始终。
2.简述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的体系结构及主要内容。
体系结构:全书由论文、札记、计划草案共181篇组成,以两对矛盾为主线,将其形成完整的体系,共6部分。
主要内容:第一部分:导言。
论述了文艺复兴运动以来自然科学发展的历程和主要成就,说明形而上学自然观的产生有其必然性。
第二部分:自然科学与哲学。
论述了自然科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哲学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研究者把握了正确的哲学思维,就能加速科研进程,少走弯路,避免犯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的错误。
第三部分:辩证法。
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由三大规律和五对范畴(形式与内容、原因与结果、偶然与必然、可能性与现实性、本质与现象)组成。
第四部分:物质的运动形式。
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揭示了物质、运动、时间、空间等之间的内在关系。
第五部分:各门具体科学中的辩证法。
探讨了各门具体科学中的重大哲学问题。
科学的分类是以研究对象的运动形式为主要依据,可以分为社会科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和力学。
第六部分:劳动创造了人。
论述了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社会,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的过渡,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之间架起桥梁。
3.结合古代自然观的具体成就,简要说明古代自然观是朴素唯物主义与自发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简述)[答到八卦、五行]古代自然观的三个组成部分:探讨世界本原问题的元素论,探讨物质结构问题的原子论,探讨天体运行规律的宇宙论(天体论)。
古代自然观是朴素唯物主义与自发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原文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a1c066e4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4a.png)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原文
摘要:
1.恩格斯与《自然辩证法》
2.《自然辩证法》的主要内容
3.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4.对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的评价
正文:
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杰出代表之一,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其中,他在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非凡的成果,特别是他的《自然辩证法》一书,对现代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在19 世纪80 年代初期开始撰写的一部著作,旨在阐述辩证法在自然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该书的主要内容包括自然观的历史发展、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自然科学方法论和科学技术观等。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和过程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它们在不断地运动和发展。
这种发展是一个辩证的过程,既有前进性,又有曲折性。
通过研究这种辩证过程,人们可以认识自然界的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活动。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对现代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提供了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使得科学家们能够更好地研究自然现象,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同时,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还强调了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促进了科学技术应用的广泛推广。
然而,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他过于强调自然辩证法的普遍性和绝对性,忽视了自然辩证法的相对性和特定性。
此外,他的自然辩证法在某些方面过于简化,不能很好地解释一些复杂的自然现象。
总的来说,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为科学家们提供了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自然辩证法》自然科学和哲学主要内容
![《自然辩证法》自然科学和哲学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a4c61603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5e.png)
《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在概括了19世纪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的自然发展史。
它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阐述自然科学和哲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自然观:自然辩证法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为基础,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自然界的看法。
它将自然界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自然界的发展是辩证的、历史的,并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2. 自然科学:自然辩证法关注自然科学的发展,包括自然科学的历史发展、科学方法论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它认为自然科学是揭示自然界规律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3. 科学技术与社会:自然辩证法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它认为科学技术是与社会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受到社会制度、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4. 科学技术方法论:自然辩证法探讨科学技术研究的一般方法和适用某些学科的特殊研究方法,包括观察、实验、归纳、演绎等。
它强调科学方法在研究中的应用,以实现对自然界的深入认识。
5. 哲学: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注自然、社会和思维三大领域的知识。
它在哲学层面探讨自然界的本质、规律以及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改造。
《自然辩证法》是一部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探讨自然科学、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著作。
它既具有哲学性质,又具有自然科学特点,是连接哲学与自然科学的纽带和桥梁。
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和主要内容
![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和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9e95055a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15.png)
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和主要内容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研究自然界本身的辩证法,以及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其历史发展可以追溯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和发展,自然辩证法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自然辩证法的主要内容包括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
自然观探讨自然界的存在方式和演化机制,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科学观则研究自然科学的发展历程、方法和成就,以及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总结了欧洲文艺复兴以来近代自然科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批判了形而上学的自然观,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及其基本特征。
他指出,从清代自然科学诞生以来,自然科学经历了从经验描述到理论概括的转变,形成了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方式的近代自然科学体系。
同时,自然科学的发展也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此外,自然辩证法还探讨了科学方法论、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
它强调科学方法的实证性和逻辑性,认为科学是一种不断探索和发现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进行实验和观察,不断地修正和完善理论。
同时,它也强调科学的社会属性,认为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总之,自然辩证法是一门以自然界本身的辩证法和自然科学技术发展为研究对象的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
它旨在深入探究自然界的存在方式和演化机制,以及自然科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为人类更好地认识和改造自然提供科学的方法论和思想武器。
《自然辩证法》读书心得
![《自然辩证法》读书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bae377e4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5a.png)
《自然辩证法》读书心得
《自然辩证法》是一本我近期读的一本非常有启发性的书籍。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自然
辩证法的概念、原理和应用。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自然辩证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并对如何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自然辩证法的思维方法有了进一步的思考。
首先,书中介绍了自然辩证法的概念。
自然辩证法是一种用于理解自然界的哲学方法。
它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变化的系统,所有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
自然辩证法通过对矛盾的认识和调和,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规律。
其次,书中详细阐述了自然辩证法的原理。
自然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
对立的、矛盾的。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对立是矛盾的表现形式。
自然辩证法强调
事物的转化和发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矛盾的斗争和调和来实现的。
最后,书中提供了一些自然辩证法在实践中的应用案例。
例如,作者通过对自然界中
矛盾的分析,提出了一种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
他认为,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对自然
界不恰当的干预导致的,解决环境问题需要通过调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来实现。
阅读完《自然辩证法》,我深刻地意识到自然辩证法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思维工具。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界,还可以指导我们在实践中面对矛盾和问题时
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我将继续研究和应用自然辩证法的思维方法,以提高我的思维方
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https://img.taocdn.com/s3/m/a47f7205650e52ea5518985e.png)
名词解释:1.《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写于1873-1886,由10篇论文和一些札记、片段组成。
此书的好处:书中理论有一定的价值意义,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首次正确解决了哲学和自然科学的相互关系问题,还为自然科学家提供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方法论和辩证逻辑等伟大的认识工具。
不足之处:时代受限,有错误,不能全部接受。
2.自然观自然观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或总的观点,是用哲学范畴和科学规律表达的自然图景。
3.形而上学的自然观形而上学的自然观就是用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看待自然所形成的哲学观点,它的中心内容是自然界绝对不变。
它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从来如此、永远如此。
万事万物只是在空间上彼此并列着,没有时间上的历史发展。
如果有变化,那也只是位置的移动和数量的增减,并且这种变化的原因不在事物内部,而是由于外力的推动所致。
4.系统论系统论以“系统”的观点认识自然界提出了系统与要素、结构域功能等新的范畴,揭示了自然界物质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和开放性。
5.科学事实科学认识主体对客体存在的个别事物(事件、现象、过程、关系等)的真实描述和判断。
6.科学假说根据已有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提出的一种假定性的推测和说明,是自然科学理论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
7.科学理论经过实验检验的系统化了的科学知识体系,由科学概念、原理以及由这些概念原理推演出来的逻辑结论(具体的规律和预见)组成。
8.科学观察在一定理论思维指导下,通过感官或借助科学仪器,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研究对象,以获取科学事实。
9.模拟实验方法一种间接实验,即先设计出反映对象属性的模型,然后用实验手段作用于模型,通过模型实验了解原型(对象)的性质及其运动规律,包括物理模型、数学模型和功能模型。
10.公理化方法从尽可能少的基本概念、公理、公社出发,运用演绎推理原则,推导出一系列的命题和定理,从而建立理论体系的方法。
自然辩证法重点
![自然辩证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5cb2963343323968011c9243.png)
1、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有哪些主要内容?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一本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对19世纪的科学方法进行哲学研讨的哲学著作。
用运动形式相互转化的观点对当时自然科学中重大发现进行哲学分析。
(一)运动形式及其相互转化的自然观。
恩格斯经过对十九世纪众多科学发现反复的研究,从自然观的高度提出了运动形式及其相互转化的学说:(1)运动变化可划分为若干种运动形式;(2)运动形式之间相互转化着;(3)在运动形式转化中存在着量的守恒和质的不灭关系;(4)按运动形式的复杂程度,恩格斯主张区分出简单的低级的运动形式和复杂的高级的运动形式。
恩格斯关于运动形式的学说提供了一种观察研究自然的哲学方式,启示人们从运动形式多样性的角度分析自然界多样性,从运动形式相互转化的角度分析自然界的演化发展,将自然界看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过程集合体。
(二)假说和实验相结合的科学方法论。
假说方法被普遍应用,标志了19世纪科学研究的明显进步。
假说是理性思维的产物,既有一定的经验基础又包含一些假定和猜想,需要新的经验加以确证。
恩格斯对此作了一些原则性见解:(1)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2)假说既要有实验观察事实作为基础,又需要新的观察事实进一步确证;(3)假说相互排挤和迅速更替并不表明事物本质不可认识,而是意味着科学认识在错综复杂的曲线上发展。
此外,恩格斯还在《自然辩证法》中明确把科学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进行整体分析。
特别强调了:(1)社会生产是科学发展的动力;(2)科学发展又推动着社会的变革。
恩格斯既把科学看成一种知识体系和活动体系,由此出发研究与知识内容相关的自然观问题,以及与活动方式相关的方法论问题,同时也把科学看成一种与经济、文化、政治发生相互作用的社会现象,由此出发又涉及到了科学的社会建制和社会价值问题。
《自然辩证法》代表着19世纪崭新的自然哲学和科学哲学,既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世界观的基础,又是它的推广应用。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https://img.taocdn.com/s3/m/17de51d989eb172dec63b716.png)
➢ 以科技与社会关系为主线 ——自然辩证法应“以马克思主义哲学
为核心,以科学技术的历史发展为经线,以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为纬 线”。
➢ 以科技文化为主线 ——自然辩证法应“充分展示科学——人文的广阔 思想空间” 。
➢纵观学者们的观点,值得肯定的是:自然辩 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它的研 究对象与范围涉及自然、科学、技术、工程 与社会界面的重大现实问题,“为国服务” 是中国自然辩证法工作者的社会责任。这一 点已逐渐成为大多数中国自然辩证法工作者 的共识。
➢第二个高潮出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初期。 ➢第三个高潮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 ➢第四个高潮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仍在
进行中。
2、我国三个版本中对“自然辩证法”的定义
➢ 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的 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 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讲义(初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
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从四条主线看自然辩证法的研究
➢ 以自然观为主线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是科学体系,它的任务是
以自然观为基础,对运动过程进行唯物辩证法的哲学思索,揭示科学技术与社 会的相互作用,并对科学技术在人类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价值判断。
➢ 以科学技术观为主线 ——自然辩证法的精髓是研究“劳动与人的生
版社,1979.
➢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 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 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 ——自然辩证法概论(修订版) [M].北京:高等教育
《自然辩证法》主要内容
![《自然辩证法》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e1422229de80d4d8d15a4f38.png)
四、自然辩证法与中国创新型国家建 设
1. 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核心 问题: (1)突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强调“树立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 理念”。 (2)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的思想 。 (3)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二、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3. 观点和特征 主要观点:(1)自然界是具有无限多样性的 统一体,它体现在具体的物质形态中;(2) 自然界“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中,处于不 断的流动中,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中”; (3)人和其他动物都来源于自然界。 特征:直观性、猜测性、思辨性。
绪论
一、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 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 三、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 四、自然辩证法与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
一、学科性质
1. 自然辩证法(Dialectics of Nature)是一门自然 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2. 自然辩证法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哲理性的 特点。 3. 自然辩证法明显区别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各 门具体学科。 4. 与自然辩证法邻近的学科有自然哲学、科学 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科学学、科学社 会学等。
三、历史发展
1、自然辩证法创立于19世纪70年代。 社会条件:无产阶级斗争的需要。
自然学科基础:19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
最新成果。 哲学理论基础:德国古典哲学。
2. 自然辩证法形成之前,人类曾以自然哲 学的形式,达到对自然自发的唯物主义和 朴素的辩证法的理解。 早期关于自然的思考,具有浓厚的直观、 思辨和猜测的性质。 近代初期科学发展形成了以力学为模式解 释宇宙、世界的机械自然观,虽然其本质 是唯物论的,但具有机械决定论和形而上 学的特征。
《自然辩证法》导读
![《自然辩证法》导读](https://img.taocdn.com/s3/m/61951d0f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b3.png)
《自然辩证法》导读《自然辩证法》是德国哲学家恩格斯于1873-1882年撰写的一部重要著作,它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深刻地阐述了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
本文将引导读者了解《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思想及主要内容,帮助大家更好地领略这部经典著作的魅力。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系统地提出了自然观、辩证法和历史思想三个要素,深刻地揭示了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内在。
自然观主要探讨自然界的存在方式、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辩证法则是分析自然界中的矛盾、对立和统一;历史思想则将自然世界的发展过程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相结合,阐述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和改造。
在自然观方面,恩格斯强调了自然世界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他指出,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相互作用的。
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建立在整体与部分、一般与特殊、偶然与必然的辩证关系之上的。
例如,地球上的气候、地形、水文等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
在辩证法方面,恩格斯强调了矛盾、对立和统一的重要性。
他认为,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对立,但这些矛盾和对立又是统一的,正是这种辩证关系推动了自然世界的发展。
例如,生命现象中存在的自相矛盾——生存竞争与协同合作,正是这两种相反的力量共同作用,才使得生物界得以不断发展进化。
在历史思想方面,恩格斯将自然世界的发展过程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相结合,阐述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和改造。
他认为,人类社会是在不断地认识和改造自然世界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在这个过程中,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程度和改造能力。
例如,农业、工业、信息产业等的发展,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和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为了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自然辩证法》的内涵和思考方式,我们建议您在阅读时注意以下几点:1、提前了解恩格斯的生平和思想背景,这有助于您理解他在《自然辩证法》中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观点和理论;2、仔细阅读《自然辩证法》中的每个章节,注意各个章节之间的内在,这将有助于您全面把握恩格斯的自然观、辩证法和历史思想;3、思考恩格斯的理论如何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这有助于您更好地领略《自然辩证法》的魅力;4、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恩格斯的思想,这将有助于您加深对《自然辩证法》的理解;5、与其他哲学、科学作品对比阅读,这有助于您更全面地认识《自然辩证法》的独特之处。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原著讲述的主要内容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原著讲述的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9683289a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18.png)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原著讲述的主要内容《聊聊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原著》
嘿,今天来和大家说说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原著哈。
这可不是一本普通的书呢!
《自然辩证法》主要讲了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啥的。
就好比说,咱生活里遇到一个特别神奇的自然现象,像彩虹,那书里就会探讨这背后的原理和哲学思考。
说个具体的事儿吧,有一次我和朋友去爬山,那山上的景色可真美啊,绿树成荫,小鸟叽叽喳喳的。
爬到一半的时候,突然天空乌云密布,眼看着就要下雨了,我们赶紧找地方躲雨。
就这一会儿的工夫,雨就哗哗地下起来了。
等雨停了之后,哇,天空中居然出现了一道彩虹,那可太漂亮了!看着那彩虹,我就想到《自然辩证法》里说的,这彩虹不就是大自然的一种奇妙现象吗?它的出现是有科学原因的,但同时也能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在《自然辩证法》里,恩格斯还谈到自然科学的发展历程呢。
从最开始人类对自然的懵懂探索,到后来越来越深入的研究,一步一步都有着深刻的意义。
就像我们的人生一样,也是不断学习和进步的过程。
总之呢,这本书真的很有意思,它让我们用一种不一样的眼光去看待我们周围的自然世界。
它告诉我们,自然不只是我们看到的表面现象,背后有着深深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
所以啊,大家有空的时候真可以去翻翻这本《自然辩证法》原著,去感受一下恩格斯的智慧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说不定会从中发现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哦!这就是我对《自然辩证法》原著的一些感受啦,希望和大家分享了之后,大家能对它更感兴趣。
概述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主要内容
![概述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58f886bf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f2.png)
概述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主要内容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恩格斯阐述了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唯物论的实在论、关于自然物质不灭性和运动性的认识、物质的有限性和可分性、自然界的普遍性等。
2. 自然界的发展和演变:恩格斯指出,自然界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演变的复杂系统。
他论述了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关系,阐明了物种起源、生命的进化和生物间的相互作用等问题。
3. 自然规律的发现和应用:恩格斯强调,自然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人类通过实践才能发现和认识它。
他还讨论了自然规律的应用,如利用自然能源、人类对自然的改造等问题。
4. 自然科学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恩格斯认为,自然科学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是相互关联的。
他分析了自然科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发展、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总体来说,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一本探讨自然界基本规律、自然与社会相互关联的重要著作,对于认识自然和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
践价值。
《自然辩证法概论》主要内容
![《自然辩证法概论》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380f310d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0f.png)
《自然辩证法概论》主要内容
《自然辩证法概论》是一门关于自然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哲学和方法论的学科,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自然观:研究自然界的本质、结构、演化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问题,探讨自然界的客观性、普遍性和规律性。
2. 科学技术观:探讨科学技术的本质、结构、发展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强调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和价值。
3. 科学方法论:研究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包括观察、实验、假设、验证等,强调科学方法的逻辑性和实证性。
4. 技术方法论:探讨技术发明和创新的方法和过程,包括问题解决、方案设计、实验验证等,强调技术方法的实践性和创新性。
5. 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包括科学技术的社会责任、科技伦理等问题,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6. 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介绍自然辩证法的起源、发展和现状,以及自然辩证法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作用。
通过学习《自然辩证法概论》,学生可以提高对自然科学和技术的认识和理解,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也能够增强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感,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自然辨证法》一书的主要内容
![《自然辨证法》一书的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6c5c75c70912a21615792934.png)
《自然辩证法》由10篇论文、169段札记、两个计划草案,总共181个部分组成.大部分论文和札记的内容与两个计划草案相符合。
根据“总计划草案”的结构,全书大致包括以下6个方面的内容:一、关于自然科学史、自然观史、自然史主要反映在《导言》和有关札记中.《导言》包括两部分,前一部分概述了近代自然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恩格斯在该部分指出,与15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自然科学水平和研究方法相适应,形成了形而上学的自然观(见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自然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在天文学、地质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方面打开了形而上学自然观的缺口,说明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代之而起的必然性。
恩格斯在《导言》的第2部分,根据当时的自然科学材料,描述了从星云物质到人类产生即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分化过程,论述了自然界有限事物在有生有灭、有灭有生的大循环中无限发展的规律性。
自然科学史是描述和解释自然科学知识产生、发展和系统化进程的历史学科,包括它的通史、断代史、国别史和部门科学史。
它以大量的经过考证的历史资料阐明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历史,研究历史上各个时期的科学发现和发明、科学家的活动与成就、科学概念和科学思想以及科学学说的历史演化、科学知识的传播、科学与其他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科学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等,并总结科学发展的历史经验,揭示科学发展的规律。
人们对于自然界的总的看法。
是世界观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在历史上有各种不同的自然观。
根据对自然界的本原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不同回答,基本上区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对立的自然观.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唯心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精神或上帝的产物。
随着人类科学实践和认识活动的深化,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自发唯物主义自然观、形而上学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三种历史形式.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某种从混沌中产生出来的东西,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有自己的客观规律。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https://img.taocdn.com/s3/m/dcd37248f7ec4afe04a1df19.png)
恩格斯在从1873年开始撰写的《自然辩证法》一书中,试图通过各种自然科学成果,将辩证法引入自然界建立辩证的自然观。
概括他的辩证自然观主要有如下观点: 1,世界的存在是它的统一性前提,但这种统一并不在于存在,而在于物质性。
它包含3层意思: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物质是多样的,精神是物质的产物。
在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中,存在物质形态和运动形式的区别。
高级的物质形态及运动形式总是由低级的物质形态和运动形式产生。
但前者却不能完全还原为后者;同时也不存在物质运动的终极和根本形式。
一切物质形态和运动形式都处在永恒的变化和发展中。
各种运动形式既有本质上的差异性,也有相互转化上的同一性。
2,这个世界的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
物质和时间与空间是不可分离的;物质是时间和空间的本质;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时间和空间都只有被各种不同的事实所充满,才是实在的和可以计算的。
由于时间和空间本质上是物质的,因此也是和物质运动不可分离的。
正是处在各种不同的物质运动形式中,时间和空间才获得意义;正是各种不同的物质运动形式处在永恒的相互转化中,才使得时间和空间无始点无终,是一个无止境的展开过程,这也就形成了时间的永恒性和空间的无限性。
3,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运动和物质本身一样,是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毁灭的;正如比较早的哲学家(笛卡尔)所说的:存在于宇宙中的运动的量永远是一样的。
因此,运动不能创造,只能转移。
"运动作为物质的固有属性,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从单纯的位置移动到思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其中机械运动是最简单、最普遍的运动形式。
因此不论是分子、原子还是生命或思维运动,都不能没有机械的位置移动。
各种运动形式都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形成自然界的整体系统。
4,宇宙是一个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
眼下的地球、生命和整个太阳系都表现为某种在时间的进程中逐渐生成的东西,而决非一次创生。
正是这个逐渐生成的历史填平了诸多"不可逾越"的鸿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辩证法》由10篇论文、169段札记、两个计划草案,总共181个部分组成。
大部分论文和札记的内容与两个计划草案相符合。
根据“总计划草案”的结构,全书大致包括以下6个方面的内容:一、关于自然科学史、自然观史、自然史主要反映在《导言》和有关札记中。
《导言》包括两部分,前一部分概述了近代自然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恩格斯在该部分指出,与15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自然科学水平和研究方法相适应,形成了形而上学的自然观(见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自然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在天文学、地质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方面打开了形而上学自然观的缺口,说明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代之而起的必然性。
恩格斯在《导言》的第2部分,根据当时的自然科学材料,描述了从星云物质到人类产生即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分化过程,论述了自然界有限事物在有生有灭、有灭有生的大循环中无限发展的规律性。
自然科学史是描述和解释自然科学知识产生、发展和系统化进程的历史学科,包括它的通史、断代史、国别史和部门科学史。
它以大量的经过考证的历史资料阐明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历史,研究历史上各个时期的科学发现和发明、科学家的活动与成就、科学概念和科学思想以及科学学说的历史演化、科学知识的传播、科学与其他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科学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等,并总结科学发展的历史经验,揭示科学发展的规律。
人们对于自然界的总的看法。
是世界观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在历史上有各种不同的自然观。
根据对自然界的本原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不同回答,基本上区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对立的自然观。
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唯心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精神或上帝的产物。
随着人类科学实践和认识活动的深化,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自发唯物主义自然观、形而上学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三种历史形式。
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某种从混沌中产生出来的东西,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有自己的客观规律。
它把自然界当作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并且力图“在某种具有固定形体的东西中,在某种特殊的东西中去寻找这个统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525页)。
由于缺乏精密的实验,古代朴素自然观只是直观地勾画了整个自然界的轮廓,不能具体地说明自然界各个部分的联系,在近代被形而上学自然观所代替。
形而上学自然观流行于15世纪后半期到18世纪。
当时科学家们将自然界划分为各个部分,并从外部考察其特性。
这对分门别类的科学的建立和知识的积累是有利的,也是科学发展必经的阶段。
这种思想方法,由F.培根和洛克从自然科学移植到哲学上,从而造成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这种自然观的基本点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这样一个见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64页)。
19世纪,自然科学从搜集材料进入整理材料的阶段,由关于既成事实的经验科学进入到关于过程、关于事物的发生和发展、关于把自然过程结合为整体的理论科学。
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的重大发现,特别是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达尔文进化论三大发现,使自然界的主要过程得到了说明,打破了世外造物主创造自然界的谬说,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的辩证性质,动摇了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基础,促成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诞生。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标志着旧的自然哲学的结束,是人类自然观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
它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的结构层次是无限的,整个自然界都“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同上书第270页)。
自然界的一切现象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它们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由此推动着自然界的运动和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十分强调自然史与社会史的密切联系以及人类改变自然界的极端重要性,指出自然界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8页)。
指出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即自然科学的发展,不仅是按照人如何认识自然界,而且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
对自然界认识的基础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仅仅是自然界本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29页)。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是自然、人与社会的统一,它既同唯心主义自然观根本对立,又与形而上学自然观有原则区别。
20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的伟大发现进一步论证和丰富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揭示了空间、时间与物质,物质与运动之间,空间与时间之间存在的深刻的辩证联系,论证了空间和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形式的原理;物质微观结构的原子核与基本粒子两个新层次的发现,充实和丰富了物质结构无限层次的原理;物质的两种基本形态——实物和场的发现,是物质统一性的新证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的建立,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社会、精神三个领域中许多现象的一致性,具体地论证了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特别是通过发现自动机器与思维之间的共性,开始揭示了思维现象的秘密,进一步证实了人脑是高度组织起来的物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客观事物的反映的观点,新出现的信息、系统等范畴,丰富了辩证的物质观、意识观;核酸的分子结构和遗传密码的发现,更深刻地说明了生命的统一性。
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是从自然科学的知识基础上概括出来的,作为研究的观点和方法,又可以对自然科学的发展起指导作用。
二、关于自然科学与哲学主要反映在《〈反杜林论〉旧序·论辩证法》、《神灵世界中的自然科学》这两篇论文和有关札记中。
在前一篇论文中,恩格斯说明了辩证法为自然科学提供了最正确的理论思维方法,论述了自然科学家自觉学习辩证哲学的必要性。
后一篇论文以受经验论思想束缚的自然科学堕入唯灵论的实例,生动地论证了“蔑视辩证法是不能不受惩罚的”。
人类对世界的两种不同形式的认识。
自然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的各门科学的总称。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两者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
自然科学认识的对象是整个自然界,是探索自然的现象性质及其规律性的一种认识活动。
它的最显著的标志是实验方法。
哲学则通过抽象思维和理论概括,研究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自然科学作为知识体系,不能离开理论思维形式,离不开世界观的作用。
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必须不断从自然科学中吸取营养。
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反过来,它也给自然科学以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变化。
在古代,特别是在古希腊,并无独立的自然科学,它依属于自然哲学。
自然科学家往往也是哲学家。
那时的人们主要是以直观的思辩形式从整体上认识自然界。
中世纪以后,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和观察一实验方法的确立,自然科学逐渐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认识形式,并且在与哲学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发展。
牛顿力学的建立和17、18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而这种形而上学的世界观又在其后的一个世纪中严重地阻碍着科学的发展。
自然科学家由于缺乏辩证思维而对普遍联系的自然界束手无策。
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一些走在时代前列的科学家举起了辩证唯物主义大旗,把自然科学从形而上学的泥淖中解救出来。
20世纪以后,自然科学在广度和深度上的迅猛发展及其整体化趋势,使它更加自觉地求助于哲学思维,同时也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上进一步改变自己的形式,达到科学与哲学在更高阶段的统一。
三、关于辩证法主要反映在《辩证法》这篇论文和《偶然性和必然性》、《关于判断的分类》、《关于耐格里的没有能力认识无限》等许多札记中。
在这部分中,恩格斯根据当时自然科学的材料论证了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几对重要范畴。
《辩证法》这篇论文没有写完,只论述了量转化为质和质转化为量的规律。
但是在札记中,作者对对立的相互渗透的规律(见对立统一规律)有较多的论述。
偶然性和必然性这对范畴,在书中也是作为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加以论述的。
在一些札记中,恩格斯还阐明了主观辩证法即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辩证逻辑的一些基本观点,包含着对进一步发展这些理论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诸如概念的辩证本性、判断的辩证分类、归纳和演绎的辩证关系、因果性的实践检验、假说的作用、对不可知论的批判等等。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提出的著名命题“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
他指出,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
19世纪自然科学的新成就,以愈来愈丰富的事实揭示了各种自然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了一种自然现象转化为另一种自然现象的条件,从而证实了自然界是一个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整体。
因此,要精确地描绘宇宙、宇宙的发展和人类的发展,以及这种发展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就只有用辩证法。
辩证法就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
作为普遍联系的科学,辩证法体现出与形而上学思维方法的本质区别。
形而上学从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观点来观察世界、分析问题,它只承认“非此即彼”;辩证法要求人们从事物的普遍联系,从事物内部各种矛盾的相互关系及一事物与其他诸事物的相互联系来看问题,它认为要正确地理解事物发生的各种过程,除了承认“非此即彼”,还要在适当的地方承认“亦此亦彼”,并且使对立互为中介。
只有辩证法才是唯一科学的思维方法。
恩格斯的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的观点指出了唯物辩证法的一般性质,并为现代系统论奠定了哲学基础。
四、关于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和科学分类主要反映在《运动的基本形式》这一论文和《自然科学的辩证法》、《关于‘机械的’自然观》等札记中。
恩格斯在这里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观、运动观的一些基本原理,着重说明了物质运动基本形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以此为基础说明了各门自然科学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同时还批判了将一切运动形式归结为机械运动形式的机械论观点。
物质运动形式指物质运动的表现形态。
任何物质的运动都是以具体形式来表现的,它是由事物内部特殊的矛盾构成的。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根据19世纪科学发展的成就和水平,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把无限多样的运动形式划分为五种基本形式: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分子的物理运动;原子的化学运动;蛋白体的生命运动;人的社会运动。
每一种基本的运动形式又包含许多具体的运动形式。
如机械的运动形式,包括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平动、转动、匀速运动、变速运动等等。
恩格斯还研究了这些运动形式的相互转化,分析了高级运动形式和低级运动形式的关系。
物质运动的各种形式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各种运动形式各有其特殊的本质和规律,它们相互区别,但又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
一方面,低级的运动形式是高级的运动形式的基础,高级的运动形式是从低级运动形式发展而来,同时又包含着低级的运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