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一颗普通而特殊的星球(1)

合集下载

1.1.2.地球是一颗即普通有特殊的行星

1.1.2.地球是一颗即普通有特殊的行星
1、地球具有适中的体积和 质量,引力可以吸引大 量气体聚集,从而形成 大气层 2、长期的演化
二、自身原因:2、液态水
原来地球上没有水。由于原始地球体积收缩和内部放射性 元素衰变产生热量,地球内部温度逐渐升高,不断产生水汽。这 些水汽通过火山活动等形式逸出地表,逐渐冷却、凝结形成降水 ,汇聚到表面低洼地带,形成了原始的海洋。海洋是生命的摇篮 ,地球上最初的单细胞生命,就出现在海洋中。
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地球是唯一一颗 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为什么地球 上会出现生命?这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 置,以及地球自身的条件有密切的关系
一、外部原因: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1、太阳正处于壮年, 状态稳定 2、八大行星公转方 向一致,公转轨道面 近乎一个平面,各行 其道、互不干扰
二、自身原因:1、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
宇 宙 中 的 地 球
太阳系中一颗即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读 “太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太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太阳系的组成 以太阳为中心、八大行星及卫星、小行星、 彗星、流星、行星际物质等。 (2)八大行星距日由近到远依次为 ( 水金地火木土天海 )
流星
(3)小行星带的位置如何? 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4)距离太阳最近和最远的行星分别是 水星、海王星
二、自身原因:3、适宜的温度
1、日地距离适中
2、地球自转公转周 期适当
二、存在生命:
(一)、安全的宇宙环境: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很安全。 (二)、自身的有利条件: 1.地球具有适宜的温度条件。 2.地球具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
3.地球上有液态水。
3、目前,根据人们的探测技术,能够探测到的最远天体距离地球约有 :( A ) A、200亿光年 C、120亿千米 B、1. 496亿千米 D、8万பைடு நூலகம்年

高一地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试题

高一地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试题

高一地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试题1.下列不属于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的是()A.地球有卫星B.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C.日地距离适当D.八大行星各行其道【答案】A【解析】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能接受的太阳光热适量.适宜的温度条件使地球表面的水多以液态存在;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其引力可以使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使地球有一个安全的宇宙空间;地球有卫星与地球有生命存在无关,很多行星都有卫星。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有生命存在的条件。

2.来自欧洲的天文学家宣称,他们在距离地球20.5光年以外的太空发现了一颗与地球颇为相似的行星,并认为这颗行星可能适合孕育生命。

该行星适合孕育生命的条件应该主要包括①温度适宜②有液态水③无大气④宇宙环境安全、稳定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B【解析】地球上生命存在的自身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较厚的大气层和液态水”;地球的宇宙环境:由于大小行星各行其道,故地球形成了较安全的宇宙环境和稳定的光照条件。

故③项错误。

用排除法可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地球上生命存在条件的原因分析,调用课本相关内容,注意因果关系。

3.与地球所处宇宙环境最为相似的火星成为地球人探索外太空文明关注的重点。

表为地球和火星资料对照表。

据此完成题。

【1】火星表面温度比地球表面温度低得多,原因可能是火星①距日较远②公转周期较长③大气保温作用较弱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答案】C【解析】火星和地球的能量都主要来源于太阳,所以因火星距太阳较远,获得的太阳辐射少;又因火星上大气少,大气对火星的保温效应弱,火星向宇宙空间散发的热量多,因此火星上的温度比地球上低得多。

故选C。

【2】将火星与地球比较,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火星的极地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B.火星的昼夜交替周期比地球短C.火星赤道上沿东西方向运动的物体会发生D.火星绕日公转速度终年不变偏转【答案】A【解析】火星上因也存在赤道平面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也有公转和自转运动,所以极地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火星的自转周期比地球长,所以昼夜交替周期比地球长;因火星和地球一样有自转运动,所以火星赤道上沿东西方向运动的物体不会发生偏转;火星的公转轨道也是椭圆型,所以在公转过程中日火距离不断发生变化,那么绕日公转速度也不断变化。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有特殊的行星解析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有特殊的行星解析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普通型表现在与其他行星都有相同的运动方向、V、周期,特殊性表现在有生命。

其原因是地球处于太阳光照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地球因距太阳距离适中形成适宜的温度,因质量体积适中形成大气层,形成了液态水。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表现在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表现在对人类生产生活提供能源、塑造地表形态。

太阳活动主要有黑子和耀斑等形式。

前者出现在光球层,后者出现在色球层;前者是太阳活动的标志,后者是太阳活动强烈的显示;两者的活动周期都是11年。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影响气候、影响电离层、影响磁场。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地方时、地砖偏向力,因爲地球不发光、不透明,朝向太阳的半球为昼半球,背向太阳的半球为夜半球。

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

由于地球的自转,就形成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据自转方向,由昼进入夜的分界线为昏线或昏圈;由夜进入昼的分界线叫晨线或晨圈。

宇宙是时间、空间和万事万物的总称。

时间上无始无终,空间上无边无界,都是无限的。

有些天体是我们肉眼可以看到的。

例如,太阳、月球及夜空中闪烁的星星。

更多的天体只能借助望远镜或其他空间探测手段才能观察到。

例如,距离地球十分遥远的天体,散布在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还有那些“暗淡无光”甚至能吸收光线的天体等。

科学家按照天体的体积、质量、温度、成分、形态等物理和化学性质将它们划分为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和星际物质等。

其中星云和恒星是宇宙中的基本天体,是构成宇宙的主要物质形态。

宇宙中的天体都在不停地高速运动着。

邻近的天体彼此相互吸引,形成了以质量大的天体(公共质心为中心、其他天体围绕这个中心旋转的天体“集团”,科学家称他们为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的规模相差悬殊,在已发现的天体系统中,按的大小可分为总星系、星系、恒星系统、行星系统等四个层次。

太阳系由太阳、八颗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冥王星等、太阳系小天体(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及性星际物质组成。

高一地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关于地球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A.公转轨道是椭圆,太阳位于椭圆中心B.从近日点到远日点,公转速度越来越快C.公转方向为自西向东D.地球公转的周期为365天【答案】C【解析】地球公转轨道是椭圆,太阳位于一个焦点上,不是中心,A错。

地球公转速度近日点快,远日点慢,从近日点到远日点,公转速度变慢,B错;地球公转的周期为一个恒星年,长度为365天?????,D错。

地球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样,都是自西向东,选C。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上存在生命条件之一——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2.根据下面八大行星绕日公转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

(每空1分,8分)(1)填出图中一些字母所代表的行星名称B_______、E_______、H_______。

(2)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一致,都是自____向___,而且轨道面几乎在___________。

(3)图中所示的天体系统是________,中心天体是________。

【答案】(1)水星木星海王星(2)西东同一平面(3)太阳系太阳【解析】试题解析:(1)八大行星的位置(距太阳由近到远):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故B水星、C地球、D火星E木星、F土星、G天王星、H海王星。

(2)八大行星的共同特征——同向性(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共面性(各行星的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近圆性——(各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都为近似正圆的椭圆)。

(3)太阳系由太阳、八大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及行星际物质组成。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其质量占整个太阳系的99%,且其他天体都在太阳引力下,绕太阳公转。

【考点】本题考查宇宙中的地球3.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存在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与地球大气密切联系的是()A.地球的质量与体积适中B.地球的昼夜更替周期适中C.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D.地球自转周期适中【答案】A【解析】地球的质量与体积适中,才具有了一定的引力,吸引住了一定的大气,A对。

地球普通性和特殊性

地球普通性和特殊性
行星的分类 小行星带的位置 运动特征
76年
类地行星
巨行星
远日行星
地内行星
地外行星
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地球普通性和特殊性
水星
地球普通性和特殊性
金星
地球普通性和特殊性
地球
地球普通性和特殊性
火星
地球普通性和特殊性
火星表面
地球普通性和特殊性
木星
地球普通性和特殊性
土星
地球普通性和特殊性
天王星
地球普通性和特殊性
地球普通性和特殊性
王星
1、公转方向?轨道形状?轨道平面? 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
2、小行星带位于?地球位于?
火木之间;金火之间
3、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太阳
4、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 5、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6、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月球 金星 水星
地球普通性和特殊性
认识太阳系:识记八大行星的位置
地球普通性和特殊性
4.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因素是( D ) A.日地距离适中 B.昼夜交替周期不长 C.形成了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D.形成了地转偏向力
小结
1宇宙中的主要天体及特征
一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天体系统及层次结构
3地球的位置


1运动特征普通

二 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2物体特征(质量、体积、

距日远近)


三 存在生命的行星
1适宜的温度条件 2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3液态水
地球普通性和特殊性
课堂练习
1.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
A.太阳
B.比邻星
C.金星
D.月球
(A )
2 .地球的特殊性是指

高一地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试题答案及解析1.地球上的大气层适于生物的呼吸,大气层的存在主要取决于A.日照条件稳定B.日地距离适中C.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D.有原始海洋【答案】C【解析】由于日地距离适中,影响了地球具有适宜的温度条件;地球上的液态水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导致了地球内部水汽的释放;地球上适宜的大气是由于地球的质量体积适中,故引力适中,形成了较厚的大气层。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大气层的形成条件。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地球上生命存在条件的原因分析,调用课本相关内容,注意因果关系,明确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对地球大气层的作用。

2.在太阳系中,地球是一颗普通行星,但又是一颗唯一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

下列与地球上有生物存在无关的是( )A.日地距离适中B.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C.地球自西向东自转D.地球上昼夜交替周期不长【答案】C【解析】由于日地距离适中,影响了地球具有适宜的温度条件。

由于地球的质量体积适中,故引力适中,形成了较厚的大气层;都是地球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

故选C项。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地球上生命存在条件及原因分析,调用课本相关内容,注意因果关系。

3.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完成题。

【1】与地球上生命存在无关的因素是A.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B.合适的日地距离,有适宜的温度C.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D.只有一颗卫星绕转【答案】D【解析】【2】若地球在海王星轨道上运行,则会发生的现象有A.变为寒冷的“冰球”B.变为炎热的“火球”C.大气层将会消失D.公转方向将会改变【答案】A【解析】若地球在海王星轨道上运行,距离太阳变远,则会发生的现象有变为寒冷的“冰球”。

正确答案选A。

【考点】主要考查了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原因。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原因。

4.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因素是A.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B.地球自西向东绕日公转C.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表面温度适宜D.地球附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答案】B【解析】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包括地球的自身条件(液态水、较厚的大气层和适宜的温度)和地球的宇宙环境(稳定的光照和较安全的行星际空间)。

2020版新一线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教学案:第1部分第1单元第3节地球的宇宙环境含答案

2020版新一线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教学案:第1部分第1单元第3节地球的宇宙环境含答案

第三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人的关注。

1.宇宙 (1)物质组成宇宙是由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天体组成的。

(2)运动特征宇宙中的天体都在运动着,它们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如下图所示:总星系⎩⎪⎪⎨⎪⎪⎧A 银河系⎩⎪⎨⎪⎧B 太阳系⎩⎪⎨⎪⎧ C 地月系⎩⎨⎧ 地球月球其他行星系小行星带、彗星等其他恒星系河外星系[易误点拨](1)恒星的位置是恒定不变的。

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恒星也在不停地运动着,它们的位置在不断变化,恒星的运动速度很快,只是由于距离地球太远,人们在短促的一生中不易觉察恒星位置的变化,因而称其为恒星。

(2)总星系就是宇宙。

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总星系是我们所说的“可见宇宙”或“已知宇宙”,仅是宇宙的一部分。

2.地球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问题。

(1)地球的普通性: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①太阳系的组成a.运动特征⎩⎨⎧同向性:绕日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近圆性:绕日公转的轨道形状近似圆形共面性: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b.结构特征:与其他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和火星)有许多相似之处。

(2)地球的特殊性——存在生命的条件①外部条件——“安全”和“稳定”②自身条件[特别提醒]影响地球温度的三大因素(1)日地距离适中,地球接受的太阳辐射适宜;(2)地球外部大气层的存在,可以起到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3)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周期适中,可以避免温度日变化和年变化幅度过大。

考法1以地外观测为切入点考查天体和天体系统(2019·湖南名校联考)天文学家在冥王星更外侧的太阳系边缘发现一颗太阳系的新成员,这颗“冰冻星球”的发现暗示在那个寒冷的区域很有可能还隐藏着比冥王星更大的天体。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天体即宇宙中一切球状的固态物B.材料中的“冰冻星球”为恒星C.天体在宇宙中是静止不动的D.天体有很多类型,太阳是恒星、地球是行星、月球是卫星2.“冰冻星球”所在区域比较寒冷,这最可能是由于该区域()A.距太阳比较遥远B.天体的体积过小C.天体绕太阳公转的速度过快D.被冰雪覆盖1.D 2.A[第1题,天体是指宇宙空间的物质;根据材料可知,该星球自身不能发光,应该为行星。

地理默写汇总(答案解析版)

地理默写汇总(答案解析版)

第一章地球运动【考纲】(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4)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1、地球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有:安全的宇宙环境、稳定的太阳辐射、日地距离适中(保证了温度的适中)、一定的体积和质量(形成了适合的大气层)、液态水的存在。

2、太阳大气由里到外分为_ 光球_层、_ 色球层和_ 日冕层。

太阳大气经常发生大规模的运动,称为_ 太阳活动_,周期约为_ 11年,其重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表现在:扰乱地球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扰乱地球磁场,使地球磁场出现“磁暴”现象;进入两极的高空大气,与之碰撞产生极光。

4、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黄赤交角是指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26` 。

→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四季和五带2).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_地转偏向力(北右南左)_、地方时差现象。

3).自西向东,由_夜_半球进入_昼_半球的界线叫晨线,由_昼半球进入_夜_半球的界线叫昏线。

4).因_经度不同_而不同的时刻叫地方时,经度相差_15°_,地方时相差1小时;某地一天中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的时刻,地方时为_12_点。

5).全球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共分为24 个时区,各个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时区的区时。

6).国际日界线原则上指180°经线,向东过日界线减一天,向西过日界线加一天。

7).春分——秋分(北半球的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是北半球日照时间最长的季节。

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大于夜长,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南半球相反。

8).秋分——次年春分(北半球的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是北半球日照时间最短的季节。

北半球各纬度昼长 小 于夜长,纬度越高,昼越 短 夜越 长 。

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感谢观看
THANKS
着人类生活和农业生产。
气候变化
随着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变化, 地球气候也在不断变化,对全球 环境和人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地球的水循环和海洋环流
水循环过程
水循环涉及水从地表蒸发、形成降水、流入河流湖泊等环节,维 持着地球水资源的循环和平衡。
海洋环流
海洋环流是指全球范围内的大洋水体循环流动,对全球气候和生态 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地球的未来探索和太空殖民
总结词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太空探索和殖民。
详细描述
目前,人类已经成功地探索了月球和火星等星球,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机会进行深空探 索和殖民。太空殖民将为人类提供更多的生存和发展机会,同时也可以促进科技和经济 的快速发展。然而,太空探索和殖民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风险,需要人类共同努力解决。
地球是岩石行星
地球和其他岩石行星一样,主要由硅酸盐岩石构成,这些岩石构成了地球的地壳和 地幔。
地球的岩石成分使得地球表面形成了各种地貌特征,如山脉、河流、湖泊和海洋等。
地球的岩石成分也使得地球内部产生了各种地质活动,如地震、火山喷发和板块运 动等。
地球拥有大气层和水圈
01
地球和其他类地行星一 样,拥有一个相对较薄 的大气层,主要由氮气 和氧气组成。
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 球
• 地球的普通性 • 地球的特殊性 • 地球的生态系统 • 地球的未来
目录
01
地球的普通性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第三颗行星
地球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第三 近的行星,位于水星和金星之 后。
地球和其他类地行星一样,主 要由硅酸盐岩石构成,并拥有 相对较小的体积和质量。

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11
耕地:每分钟损失40公顷,每年约损失 2100万公顷。 森林:每分钟消失21公顷,每年消失约 1100万公顷。 沙漠化:每分钟有11公顷土地沙漠化,每 年约有600万公顷土地沙漠化。 污水:每分钟有85万吨污水排入江河大海, 每年污水排放量约为4500亿吨。 人:每分钟有28人死于环境污染,每年约 有1500万人死于环境污染。
普通而特殊的行星 ——地球
1
2
地球的起源
• 科学家们过去常认为包括地球、水星、金星、火星在内的石 质行星是一块尘埃云快速引力坍缩而形成的。这种坍缩产生 了致密的球体,但在20世纪60年代,阿波罗太空计划的有关 研究成果改变了这种观点。对月坑的研究揭示出这些坑是由 于在距今约45亿年时大量天体的撞击而形成的。此后,撞击 的次数看来很快减少。这一研究结果使斯米特(Otto Shmidt)提出的吸积理论恢复了活力。这位苏联地球物理学 家于1944年提出:行星是一步一步地逐渐增大其体积的。根 据斯米特的见解,宇宙尘团聚在一起成为颗粒,颗粒变成砾 石。砾石变成小球,然后变成大球,再变成微行星(即星 子),最后,尘埃终于变成了月球那样的大小。随着星体越 来越大,它们的数目就减少。结果,星体(即陨石)之间碰 撞的机会就减少,能够用于吸积的东西越来越少,这意味着 为了集结成大行星这一作用要进行很长的时问。由华盛顿卡 内基研究所的韦瑟里尔(George .W. Wetherill)进行的计 算表明,一个直径10千米大小的天体变成地球这样的天体需 要经过大约一亿年的时间。
不加节制地开采,加速 了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随意毁坏森林资源, 影响了再生资源的再生。
不顾后果地滥用化 学品,造成了一系列生 10 态灾难。
地球的环境
• 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 态系统所构成的 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 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 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生 态环境的破坏,最终会导致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 因此, 要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就必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我 国环境保 护法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其主要任务之一, 正是基于生态环境与生 活环境的这一密切关系。生态环境 与自然环境是两个在含义上十分相近的 概念,有时人们将 其混用,但严格说来,生态环境并不等同于自然环境。 自 然环境的外延比较广,各种天然因素的总体都可以说是自 然环境,但只 有具有一定生态关系构成的系统整体才能称 为生态环境。仅有非生物因素 组成的整体,虽然可以称为 自然环境,但并不能叫做生态环境。从这个意 义上说,生 态环境仅是自然环境的一种,二者具有包含关系。

1高考地理鲁教老高考云新素养备考大一轮讲义:第一册 第二单元 第3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 含答案

1高考地理鲁教老高考云新素养备考大一轮讲义:第一册 第二单元 第3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 含答案

第3讲地球的宇宙环境1.读下图,回顾并完善相关知识。

(1)宇宙中的主要天体类型:宇宙是由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体、彗星、星际物质等天体组成的。

(2)天体系统:宇宙中的天体都在运动着,它们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如上图所示)。

(3)结合上图,完善天体系统的层次(级别)结构: 总星系⎩⎪⎨⎪⎧A 银河系⎩⎨⎧B 太阳系⎩⎨⎧ C 地月系⎩⎪⎨⎪⎧ 地球月球其他行星系其他恒星系河外星系方法技巧判断一个物体是否为天体的方法(1)一看位置:它是否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外,独立存在于宇宙中。

进入大气层或返回地面的物体不属于天体。

(2)二看实质:它是否是宇宙间的物质,自然现象不属于天体。

(3)三看运转:它是否在一定的轨道上独自运转。

依附在其他天体上运行的物体不属于天体,如在火星上考察的火星车就不是天体。

2.读“太阳系模式图”,完善相关知识。

(1)八大行星分类⎩⎪⎨⎪⎧类地行星:A 水星、B 金星、C 地球、 D 火星巨行星:E 木星、F 土星远日行星:G 天王星、H 海王星(2)运动特征⎩⎪⎨⎪⎧同向性:绕日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近圆性:绕日公转的轨道近似圆形共面性: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3)结构特征:地球与其他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和火星)有许多相似之处。

(4)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哈雷彗星的公转方向与八大行星的公转方向相反。

拓展延伸1.航天发射基地选址的条件2.航天器发射时间、方向的选择3.航天器回收基地选址的条件(1)地形平坦,视野开阔,便于搜寻。

(2)人烟稀少,有利于疏散人群,保证安全。

(3)气候干燥,多晴朗天气,能见度高。

(4)地质条件好,避开地质灾害多发区。

(5)无大河、湖泊,少森林的地区。

我国的回收场地就选在了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地区。

(2018·4月浙江选考)2018年2月8日,南天区出现流星雨。

下图为当天从北极上空看到的“太阳系部分行星位置示意图”。

1.1.2.地球是一颗即普通有特殊的行星

1.1.2.地球是一颗即普通有特殊的行星
1、地球具有适中的体积和 质量,引力可以吸引大 量气体聚集,从而形成 大气层 2、长期的演化
二、自身原因:2、液态水
原来地球上没有水。由于原始地球体积收缩和内部放射性 元素衰变产生热量,地球内部温度逐渐升高,不断产生水汽。这 些水汽通过火山活动等形式逸出地表,逐渐冷却、凝结形成降水 ,汇聚到表面低洼地带,形成了原始的海洋。海洋是生命的摇篮 ,地球上最初的单细胞生命,就出现在海洋中。
流星
(3)小行星带的位置如何? 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4)距离太阳最近和最远的行星分别是 水星、海王星
八 大 行 星 的 运 动 特 征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自 西
向 东 公转方向
7o 3.4o 0o 1.9o 1.3o 2.5o 0.8o 1.8o 轨道倾角
二、自身原因:3、适宜的温度
1、日地距离适中
2、地球自转公转周 期适当
二、存在生命:
(一)、安全的宇宙环境: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很安全。 (二)、自身的有利条件: 1.地球具有适宜的温度条件。 2.地球具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
3.地球上有液态水。
小结:
太阳系中的 一颗普通行星 太阳系八大行星 八大行星运动特征 水,金,地,火,木,土,天,海
宇 宙 中 的 地 球
太阳系中一颗即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一、为什么说地球是太阳系中星
木 星
土 星
天 王 星
海 王 星
小行星带
读 “太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太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太阳系的组成 以太阳为中心、八大行星及卫星、小行星、 彗星、流星、行星际物质等。 (2)八大行星距日由近到远依次为 ( 水金地火木土天海 )

宇宙中的地球测试题及答案

宇宙中的地球测试题及答案

宇宙中的地球测试题及答案Updated by Jack on December 25,2020 at 10:00 am宇宙中的地球姓名班级座号总分【基础达标】一、单项选择题1.宇宙中的基本天体是()A.恒星、星云 B.恒星、行星 C.星云、行星 D.行星、卫星2.地球在太阳系中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主要是指()A.地球上有高级生命的存在B.地球上有大气C.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D.地球的运动特征与其他行星不同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总星系B.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总星系C.地月系→银河系→总星系→河外星系D.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4.下列物质属于天体的是()A.北斗七星B.河外星系 C.空中飞行的飞机D.彗星和流星体5.下列事物或事物的组合属于天体系统的是()①宇宙中的基本天体—恒星和星云②宇宙中级别最高和最低的天体体系—总星系和地月系③相互吸引的两颗恒星或两颗行星④沿同一轨道运行的流星群或小行星带⑤大熊座、小熊座和狮子座⑥相互吸引且相互绕转的大小天体A.②⑥B.③⑥ C.②④⑥D.②③⑤6.下列与地球上存在生物无关的条件是()A.日地距离适中B.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C.地球自转方向适宜D.地球上昼夜交替周期不长7. 1998年,在地球上的很多地方,人们可以观察到美丽的狮子座流星雨。

下列有关狮子座流星雨的成因,正确的是()A.狮子座的星星纷纷坠落而划过天空B.狮子座的流星如同下雨般密集C.狮子座的星星进入地球大气层燃烧所致D.是流星群闯入地球大气层燃烧,地面上观测的辐射方位在狮子座方8. 2003年4月,太阳系中出现难得一见的“五星连珠”现象,这“五星”是指()A.地球、水星、金星、火星、天王星 B.木星、土星、金星、海王星、冥王星C.水星、金星、地球、木星、天王星 D.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9. 2004年1月,美国“勇气号”探测器成功地在太阳系某大行星表面登陆,并开始了对该行星的探索,该行星位于()A.火星和土星轨道之间 B.水星和地球轨道之间C.地球和木星轨道之间 D.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10.地球上自有生命以来,其宇宙环境稳定的原因有()①太阳较稳定②大行星及小行星的公转方向不同③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④九大行星的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二、综合题11.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用箭头在地球公转轨道上表示出地球的公转方向。

1.1.2.地球是一颗即普通有特殊的行星

1.1.2.地球是一颗即普通有特殊的行星
水星海王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一为什么说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公转运动特征比较行星绕日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同向性共面性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轨道倾角73401913250818偏心率02060007001700930048005500510006行星的轨道倾角非常小行星的偏心率大多接近于0近圆性八大行星的公转运动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地球在公转运动方面没有特殊之处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行星类别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比较近中等远轻重中等大小中等地球的结构特征也很普通运动特征普通结构特征普通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可以看出地球在绕日公转方向轨道倾角偏心率等方面与太阳系其它行星并没有特殊之处因此我们说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1、地球具有适中的体积和 质量,引力可以吸引大 量气体聚集,从而形成 大气层 2、长期的演化
二、自身原因:2、液态水
原来地球上没有水。由于原始地球体积收缩和内部放射性 元素衰变产生热量,地球内部温度逐渐升高,不断产生水汽。这 些水汽通过火山活动等形式逸出地表,逐渐冷却、凝结形成降水 ,汇聚到表面低洼地带,形成了原始的海洋。海洋是生命的摇篮 ,地球上最初的单细胞生命,就出现在海洋中。
宇 宙 中 的 地 球
太阳系中一颗即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读 “太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太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太阳系的组成 以太阳为中心、八大行星及卫星、小行星、 彗星、流星、行星际物质等。 (2)八大行星距日由近到远依次为 ( 水金地火木土天海 )
流星
(3)小行星带的位置如何? 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4)距离太阳最近和最远的行星分别是 水星、海王星
近 中等 远

宇宙中的地球及地球的圈层结构(知识讲解)

宇宙中的地球及地球的圈层结构(知识讲解)

宇宙中的地球及地球的圈层结构考点解读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知识清单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2.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八大行星:3.存在生命的行星宇宙:________和________的总和 天体:宇宙间________的存在形式,是不断________着的宇宙与天体地球 ________ ________太阳其他行星系 ________ 其他恒星系 ________系河外星系 天体系统层次:________系 天体系统:________间因相互________、相互________形成 天体系统及层次距日远近 划分依据 ________ ________ 类地行星 分类 巨行星 远日行星 八大行星分类________性 八大行星的公转特征 ________性 ________性 日地距离适中——适宜的________ 体积质量适中——适宜的________ 内部物质运动——液态的________ 自身条件 适宜的________条件安全的________外部条件条件4.地球的内部圈层5.地球的外部圈层参考答案1.时间空间物质运动 天体吸引 绕转 总星 银河 太阳系 地月系 月球2.①水星 ②木星 ③土星 ④天王星 ⑤海王星 体积 大小 质量 大小 共面 近圆 同向 3.温度 宇宙环境 温度 大气 水4.震动 波 较快 固 液 气 较慢 固 33 增加 2900 降 消失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岩浆 地心5.气体 悬浮物 氮 氧 连续 不规则 生物 生存环境 大气圈 水圈 岩石圈 相互渗透 要点精析要点一:人类认识的宇宙天体种类 星云 主要物质形态和基本天体恒星 行星 卫星 彗星 流星 星际物质(1)宇宙的物质性 ——多样的天体是宇宙物质的存在形式 (2)宇宙的运动性 ——有层次相互吸引和绕转的天体系统 概念:地震发生时,产生弹性________,并以________的形式向四周传播纵波:传播速度________,可通过________体、________体、________体传播横波:传播速度________,只能通过________体传播 分类 地震波 莫霍界面:地面下平均________km 处。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有特殊的行星解析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有特殊的行星解析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一般又特别的行星。

一般型表此刻与其余行星都有同样的运动方向、 V、周期 ,特别性表此刻有生命。

其原由是地球处于太阳光照稳固、安全的宇宙环境 ;地球因距太阳距离适中形成适合的温度,因质量体积适中形成大气层, 形成了液态水。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表此刻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表此刻对人类生产生活供给能源、塑造地表形态。

太阳活动主要有黑子和耀斑等形式。

前者出此刻光球层 ,后者出此刻色球层 ;前者是太阳活动的标记 ,后者是太阳活动激烈的显示 ;二者的活动周期都是 11 年。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影响天气、影响电离层、影响磁场。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日夜交替、地方时、地砖倾向力 ,因爲地球不发光、不透明 ,朝向太阳的半球为昼半球 ,背向太阳的半球为夜半球。

日夜半球的分界限叫晨昏线。

因为地球的自转 ,就形成了日夜交替的现象。

据自转方向 ,由昼进入夜的分界限为昏线或昏圈 ;由夜进入昼的分界限叫晨线或晨圈。

宇宙是时间、空间和万事万物的总称。

时间上无始无终 ,空间上无边无界 ,都是无穷的。

有些天体是我们肉眼能够看到的。

比如,太阳、月球及夜空中闪耀的星星。

更多的天体只好借助望远镜或其余空间探测手段才能察看到。

比如,距离地球十分遥远的天体,分布在星际空间的气体、灰尘,还有那些“黯淡无光”甚至能汲取光芒的天体等。

科学家依据天体的体积、质量、温度、成分、形态等物理和化学性质将它们区分为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和星际物质等。

此中星云和恒星是宇宙中的基本天体 ,是构成宇宙的主要物质形态。

宇宙中的天体都在不断地高速运动着。

周边的天体相互互相吸引 ,形成了以质量大的天体 (公共质心为中心、其余天体环绕这此中心旋转的天体“公司”,科学家称他们为天系统统。

天系统统的规模相差悬殊 ,在已发现的天系统统中 ,按的大小可分为总星系、星系、恒星系统、行星系统等四个层次。

太阳系由太阳、八颗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 (冥王星等、太阳系小天体 (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及性星际物质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是
A.太阳 B.月球 C.比邻星 D.牛郎星 9.地球上具有适宜生命存在的温度条件的原 因是 A.日地距离恰如其分 B.卫星个数适当 C.地壳运动的缓慢性和稳定性
D.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当
阅读资料:
1、火星是地球的近邻,是与地球类似之处最多的行 星,因色泽通红,称为火星。 2、火星上有昼夜,比地球一昼夜长40分钟。有四季, 但表面温度比地球低,年最高250C,最低–1100C。 3、火星的直径只及地球的1/2,体积为地球的15%, 质量为地球的1/10,也有大气但较稀薄,地心引力 仅为地球的38%。 4、火星也具固态的岩石表面,但是荒芜的世界。 5、火星的大气成分,CO2占95%
6.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太阳系一银河系一地月系—总星系
B.银河系一河外星系—太阳系一总星系
C.地月系一银河系一总星系一河外星系 D.地月系一太阳系一银河系一总星系
7.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因素是
A.日地距离适中
B.昼夜交替周期不长
C.形成了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D.形成了地转偏向力
B.乌云和闪电 D.太阳系
3. D.宇宙中的气体
4.地球的特殊性是指
A.有一个较稳定的宇宙玩境
B.日地距离适中 C.地球体积和质量与其他行星没有太大的 D.地球上有生命 5.下列天体系统与河外星系处于同一层次的是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 区别
密度 (克/立方厘 米) 5.46 5.26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6 378
3 395 71 400
1.00
0.11 317.94
1.000
0.150 1 316.000
5.52
3.96 1.33
巨 行 星
远日 行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60 000
25 400 24 750
95.18
14.6 17.2
745.000
65.20 57.10
0.70
1.24 1.66
行星基本数据
(一)地球的普通性
总结: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在公转运动
特征方面没有特殊的地方;在结构 特征方面,质量和体积既不是最大 的,也不是最小的,也无特殊的地 方。因此说,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 颗普通行星。
火星
0~100oC的 温度范围 合适的温度 生 命 存 在 的 要 求 温度变化不 过分剧烈 大气厚度、 密度适中 合适的大气 大气成分合适
日地距离 适中 自转周期适 中 体积、质 量适中 漫长的演 化过程 收缩衰 变致热 冷却、凝 结、汇聚 地 球 自 身 条 件
内部水汽释放
充足的水分 原始海洋的形成
外部条件: (1)稳定的太阳光照 (2)安全的宇宙环境
1.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 A.太阳 B.比邻星 C.金星 D.月球
2.可称为天体的是 A.天上彩虹 C.北极星和牛郎星
总结出天体系统的层次
地月 地月系 太阳 太阳系
银河系 银河
总星系 总星 河外星系 河外 由大到小列出包含地球的天体系统: 总星系 总星 银河系 银河 太阳系 太阳 地月系 地月 其他行星系 其他恒星系
太阳系示意图
行星 水星
类地 行星
赤道半径 (千米) 2 440 6 050
质量 体积 (地球=1) (地球=1) 0.05 0.82 0.056 0.8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