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摘要】:当前我国社会处于全面的转型时期,时代特征和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而对此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体制却远不能满足。这与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有点相似。所以积极借鉴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改革新思路,对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现状从中做学教育改革
杜威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是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创始人,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曾对美国以及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学校教育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他的实用主义思想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做中学”和“儿童中心论”。[1]接下来我将从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引出对我国当前的教育现状和反思以及实用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一、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整体转型,实现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1]伴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和新移民潮的到来,美国城市的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并且产生了一种全新的文明,即城市工业文明。然而,美国肌体的各个部分并没有作好充分的准备,各种社会问题在美国社会泛滥开来:农业问题、城市生活问题、贫民窟、商务和政治腐败、种族偏见以及贫富悬殊等。这一系列社会问题对美国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加之教育同样受到了城市工业文明的冲击,传统教育的许多方面都与现代化的美国不相适应。教育如何适应工业化社会的需要,成为这一时期美国教育界人士和社会人士最为关心的问题。
杜威就成长于这样一个时代,作为教育家。杜威深知,工业化在为教育提供更多的物质资源的同时,也改变了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必须充分考虑到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然而当时的美国教育现实却是,从欧洲传入的赫尔巴特教育思想在学校教育领域中占据了统治地位,学校同社会生活相脱节,学校成为为积累知识而积累知识的场所,学生对学校学习没有兴趣。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杜威提出了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即“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做中学”和“儿童中心论”。[2]他的教育思想尽管引起过这样或那样的争论,遭到各种质疑或批评,却长期蕴含着强大的影响力,从而对美国进步主义教育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欧洲新教育运动的兴起产生了积极的重要影响。
二、我国当前的社会形势与教育现状分析
我国当前的社会背景与杜威时代的美国有诸多相似之处。我国目前也正处在一场大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大大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又推动了科技的进步,同时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又急需大量人才的投入,这对我国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培养大批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知识高技术人才以及社会各领域的专门人才。[3]然而,我国教育传统的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我国传统教育一般主张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在智育上,一般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不注重学生智能的发展;在教学内容上,严格按照分科传授知识;在理论与实践上,偏重理论知识;在教育
组织上,基本采用班级教学;在教学形式上,以课堂讲授为主;在教学方法上,多用注入式;在学习动力上,强调外加的动力;在师生活动上,强调教师起主导作用;在教学管理上,强调自上而下的统一性,这样启示就远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所以这种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即便在经过多年教育改革的今天,我国的学校教育无论在内容还是方法上都还与社会现实存在很大的脱节。学校所开设的课程不能跟上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需求,学校教学不能及时满足社会上所需要的一些新的知识能力,学生走上社会后往往要花很长时间来重新学习和适应。
三、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与我国教育现状的反思
当前我国与19世纪末美国相似的社会大变革背景,对学校教育提出了相似的变革要求。而传统教育理念、体制上存在的相近弊端决定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一些重要观点对当今中国教育反思不足,深化改革,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借鉴意义。联系当前中国教育现状,我们择其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中“教育即生活”与“学校即社会”思想的影响。目前教育发达国家中小学无论教材还是教学方法,都重视从小培养学生熟悉社会、适应社会、在社会中独立生活的能力。而反观国内,令人遗憾的是,我国目前的学校教育无论内容还是方法上都与社会现实存在很大的脱节。学校所开设的课程不能跟上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需求,有些课程和教材甚至十几年不变。而社会上所需要的一些新的知识能力教学学校却不能及时给以满足,学生走上社会后往往要花很长时间来重新学习和适应。在道德教育上,这个问题犹为突出。学生所接受的大多是书本上整理好的抽象的道德知识和规范,许多既远远落后于时代和生活的变化,又缺乏学生道德生活实践的有力支撑和内化,因而当学生一旦真正踏入社会生活,马上就会体验到学校道德理论与现实明显的反差和冲突。这种反差和冲突不仅严重削弱了学校教育的功效,甚至会事与愿违使一部分同学产生逆反心理。要解决这一矛盾,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道德知识传授和道德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既要向同学们灌输纯洁高尚的道德知识,又要引导他们在参与社会生活中辨清美丑,崇善抑恶,接受道德现实锤炼,在实践的基础上将道德要求内化为自己自觉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
2、“从中做学”对我国教育现状的反思。目前我国的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大量存在着脱离应用、脱离实践、忽视能力培养的弊端。教学的目的只是为了学生考高分和教师学校的攀比评级,教学内容上教师只会死扣课本,能创造性地理论联系实践的很少。教学方法上则采用填鸭式的“满堂灌”和死记硬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自主性被扼杀,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无从谈起。[4]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体系陈旧,实践能力薄弱,创新精神缺乏,千人一面,毫无个性,怎么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呢?“解放学生于课堂,还学生完整的世界”在当今的中国绝非危言耸听,而是教育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当然,责任并不只在学校,家长对子女培养只关心分数高低,而忽视能力大小,子女参加“吃苦夏令营”时家长普遍在“苦”上弄虚作假;社会在择人用人上往往只看重高分高学历而忽略其它方面,无形中也诱导了对人才培育的错误取向。教育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因此要改变“重分轻能”的教育观念,还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3、“思维与教学”对我国教育现状的反思。杜威十分强调学校的教学应该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