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内压薄壁容器的强度计算(2)
内压薄壁壳体强度计算
![内压薄壁壳体强度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7ae633fbe518964bcf847cbf.png)
内压薄壁壳体强度计算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第三章、 3—1内压薄壁壳体强度计算目的要求:使学生掌握内压圆筒内压球形壳体的强度计算,以及各类厚度的相互关系。
重点难点:掌握由第一强度理论推出的内压圆筒,内压球形壳体的强度计算公式。
第三章 内压薄壁容皿本章的任务就是在回转薄壁壳体应力分析的基础上,推导出内压薄壁容皿强度计公式。
本章的压力容皿设计计算公式,各种参数制造要求以及检验标准均与GB150-1998《钢制压力容皿》保持一致。
第一节 压内薄壁壳体强度计算一、内压圆筒为了保证圆筒受压后不破裂,[根据第一强度理论]应使筒体上最大应力,即环向应力2σ小于等于材料在设计温度下的许用应力[]t σ用公式表达:2[]2t P Dσσδ=≤ ,其中P-设计压力。
1)中径0()2i D D +此外还应考虑到,筒体在焊接的过程中,对焊金属组织的影响以及焊接缺陷(夹渣、气孔、未焊透等)影响缝焊的强度(使整本强度降低),所以将钢板的许用应力乘以一个小于1的焊接接头系数,以弥补焊接可能出现的强度削弱,故 2[]2t P D σσδ=≤:[]2t P Dσϕδ≤ 此外,工艺计算时通常以i D 做为基本尺寸,故将i D D δ=+代入上式: 则()[]2t i P D δσϕδ+≤ 可解出δ,同时根据GB150-1998规定,确定厚度时的压力用计算压力c p 代替。
最终内压薄壁圆筒体的计算厚度δ:2[]C itCP D P δσϕ=- 适用:0.4[]t C P σ≤ 考虑到介质时皿壁的腐蚀,确定钢板厚度时,再加上腐蚀裕量: 2C dδδ+=——圆筒的设计厚度再考虑到钢板供货时的厚度偏差,将设计厚度加上厚度负偏差,再向上圆整三规格厚度,这样得到名义厚度。
筒体强度计算公式,除了可以决定承压筒体所需的最小壁厚外,还可用该公式确定设计温度下圆筒的最大允许工作压力,对容皿进行强度校核;可以计算其设计温度下计算应力,判断指定压力下筒体的安全。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习题解答.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3d951ec5102de2bd960588cc.png)
⑵若封头椭圆长,短半轴之比分别为2,2
的最大值并确定其所在的
位置。
【解】(1圆筒P=3Mpa D=2030mm S=30mm
1. 00148. 0203030<==
D
S属薄壁容器MP S
PD m
圆整后,S n =16mm.(1)
水压试验校核
s e
e i T T S S D p φσσ9. 02
(≤+=
有效壁厚S e = Sn -C=16-0.8=15.2mm试验压力M P a P
P t
T 67. 29
. 11213776. 125. 1]
[][25. 1=⨯
⨯==σσ
计算应力141.86MPa 15.2
被的薄膜应力σ
σ
θ
和m
。
【解】P=2.5Mpa D=816mm S=16mm
1. 00196. 081616<==
D
S属薄壁容器MPa S PD
m
875. 3116
48165. 24=⨯⨯==σ MPa S
PD m
75. 6316
28165. 22=⨯⨯=
=σ
2.有一平均直径为10020 mm的球形容器,其工作压力为0.6Mpa,厚度为20 mm,试求该球形容器壁内的工作压力
-=
φσ
名义壁厚:S n =S+C+圆整,S+C=9.4+1.25=10.65mm.
圆整后,S n =11mm.
从计算结果看,最佳方案是选用标准椭圆封头。
第五章外压圆筒与封头的设计
四、工程应用题A组:
1、图5-21中A,B,C点表示三个受外压的钢制圆筒,材质为碳素钢,σs =216MPa,E=206GPa。试回答:
内压薄壁容器设计
![内压薄壁容器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f53b94b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d5.png)
用蒸汽、热水或其它载热体加热或冷却,载体最高温度或最低温度。
㈡设计温度
㈢许用应力系数
焊接削弱而降低设计许用应力的系数。 根据接头型式及无损检测长度比例确定。
焊接接头形式
无损检测的长度比例
100%
局部
1.0
0.85
小位移假设
各点位移都远小于厚度。可用变形前尺寸代替变形后尺寸。变形分析中高阶微量可忽略。
2.基本假设
02
直线法假设
变形前垂直于中面直线段,变形后仍是直线并垂直于变形后的中面。变形前后法向线段长度不变。沿厚度各点法向位移相同,厚度不变。
不挤压假设
各层纤维变形前后互不挤压。
01
2.基本假设
2.球形壳体
直径与内压相同,球壳内应力仅是圆筒形壳体环向应力的一半,即球形壳体的厚度仅需圆筒容器厚度的一半。 当容器容积相同时,球表面积最小,故大型贮罐制成球形较为经济。 制造 球壳R1=R2=D/2,得:
3.圆锥形壳体
圆锥形壳半锥角为a,A点处半径为r,厚度为d,则在A点处: 代入(4-3)、(4-4)可得A点处的应力:
㈡受液体静压的圆筒形壳体的受力分析 筒壁上任一点的压力值(不考虑气体压力)为: 根据式(4-3) (4-4)可得:
上部支承圆筒(b),液体重量使得圆筒壁受轴向力作用,在圆筒壁上产生经向应力:
底部支承的圆筒(a),液体重量由支承传递给基础,筒壁不受液体轴向力作用,则s1=0。
[s]t-设计温度t℃下材料许用应力,MPa。
㈠焊接接头系数
钢板卷焊。夹渣、气孔、未焊透等缺陷,导致焊缝及其附近区域强度可能低于钢材本体的强度。 钢板 [s]t乘以焊接接头系数f,f≤1
附1 薄壁容器设计
![附1 薄壁容器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2ed0f01f12d2af90242e626.png)
2 p
C1 C2
37
内压薄壁容器设计计算步骤
1. 选材:Q235-A、Q235-B、20R、16MnR、不锈钢等
2. 选取参数:P、t、[σ]t、φ、σs、C1、C2 3. 计算筒体壁厚: n
2 p
t
pDi
C1 C2
4. 筒体水压试验应力校核:
35
椭圆形封头设计
组成:长短轴分别为Di和2h的半椭球和高度为h0的 短圆筒(直边)
36
标准椭圆形封头
定义Di /2h=2的椭圆封头为标准椭圆封头。
标准椭圆封头壁厚公式为
n
2 0.5 p
t
pDi
C1 C2
(8-8)
上式中各参数取法同筒体。 筒体: n
pDi
39
1.6 2600 n 0.8 1.0 14.2 2 170 1.0 1.6
圆整取δn=16mm厚的16MnR钢板制作罐体。 2.封头壁厚设计
采用标准椭圆形封头。φ =1.0 设计壁厚δ n按(8-8)式计算:
n
2 0.5 p 1.6 2600 1.8 14.1 2 1701.0 0.5 1.6
6~7 8~25 26~30 32~34 36~40 42~50 52~60 0.6 0.8 0.9 1 1.1 1.2 1.3
20
⑵腐蚀裕量C2
C2应根据各种钢材在不同介质中的腐蚀速度和容器设计寿 命确定。 C2=nλ n:设计寿命, λ :年腐蚀率 塔类、反应器类容器设计寿命 n一般按20年考虑,换热器 壳体、管箱及一般容器按10年考虑。 ①腐蚀速度λ<0.05mm/a(包括大气腐蚀)时:碳素钢和低合 金钢单面腐蚀C2=1mm,双面腐蚀取C2=2mm; ②当腐蚀速度λ>0.05mm/a时,单面腐蚀取C2=2mm,双 面腐蚀取C2=4mm。
第三章内压薄壁容器的设计与计算(2)_化工设备
![第三章内压薄壁容器的设计与计算(2)_化工设备](https://img.taocdn.com/s3/m/d5445b06e87101f69e319506.png)
双面焊对接接头和相当于双面焊的全焊透对接接头
100%无损检测 局部无损检测 100%无损检测 局部无损检测
=1.00 =0.85 =0.9 =0.8
单面焊对接接头(沿焊缝根部全长有紧贴基本金属的垫板)
12
3.2 设计参数的确定
四、焊接接头系数
3、容器焊接接头类型和探伤长度
按照GB150中“制造、检验与验收”的有关规定,容器主要受压部分的焊接接头分为 A、B、C、D四类,如图3-2所示。对于不同类型的焊接接头,其焊接检验要求也各不相
nn
≥1.0 。
确定钢材(除螺栓材料外)许用应力的依据如表3-5所示。 GB150-1998给出了钢板、钢管、锻件以及螺栓材料在设计温度下的许用应力值。强度计算
2、许用应力的选用
时,许用应力值可直接从表3-6~3-9中表查取。 许用应力标的使用方法,举例。
11
3.2 设计参数的确定
四、焊接接头系数
14
3.2 设计参数的确定
五、厚度附加量
2、厚度附加量的选用
钢材厚度负偏差
C 注意:当钢材厚度负偏差不大于0.25mm ,且不超过名义厚度的6%时,负
1
偏差可以忽略不计。 腐蚀裕量
C2 为防止容器腐蚀、机械磨损而导致厚度削弱减薄,需要考虑腐蚀裕量:
—— 对有腐蚀或磨损的元件,应根据预期的容器使用寿命和介质对金属
钢材厚度负偏差
C1
若出现负偏差会严重影响其强度,因此。需要引入钢材厚度负偏差 进行 预先增厚。常用钢板、钢管厚度负偏差可按表3-10、3-11和3-12选取。
钢板 厚度 负偏 差 C1 2.0~ 2.5 0.2 2.8~ 4.0 0.3 4.5~ 5.5 0.5 6.0~ 7.0 0.6 8.0~ 25 0.8 26~ 30 0.9 32~ 34 1.0 36~ 40 1.1 42~ 50 1.2 50~ 60 1.3 60~ 80 1.8
第3章 内压薄壁容器
![第3章 内压薄壁容器](https://img.taocdn.com/s3/m/30016e8916fc700abb68fcc2.png)
第3章 内压薄壁容器
3.3 压力试验
3.3.1 压力试验的对象、目的及方法 压力试验包括液压试验和气压试验。从安全考虑,多数情况下尽可能采用液压试
验。但对不允许有微量残留液体或容积过大及结构复杂的容器;严寒下易发生冰胀而 不适宜作液压试验的容器均须进行气压试验。对剧毒介质容器和高压易燃介质等不允 许有微量介质泄漏的容器,在液压试验合格后还要做气密性试验。对需要进行热处理 的容器,应在热处理后再做压力试验。
第3章 内压薄壁容器
3.2 设计参数的确定
3.2.3 许用应力 许用应力是容器壳体、封头等受压元件的材料许用强度,它是根据材料各项强
度性能指标分别除以相应的标准中所规定的安全系数来确定的。 钢制压力容器用材料(除螺栓材料外)许用应力的取值方法见表3-6。
第3章 内压薄壁容器
3.2 设计参数的确定
(3)
设计压力p
指设定的容器顶部的最高压力,与相应的设计温度一起作为设计载荷条件,其值不得低 于工作压力。
第3章 内压薄壁容器
3.2 设计参数的确定
3.2.2 设计温度t 设计温度是指容器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在相应设计压力下,设定的受压元件的
金属温度
元件的金属温度可用传热计算求得,或在已使用的同类容器上测定,或按内部 介质温度测定。当不可能通过传热计算或测试结果确定时,可按以下方法确定。
3.1.4 各类厚度的关系 各类厚度之间的关系如图3-1和表3-1所示。
第3章 内压薄壁容器
3.2 设计参数的确定
3.2.1 压力参数
(1)
工作压力pw
指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容器顶部可能达到的最高压力,也称为最高工作压力。
内压薄壁容器的设计计算
![内压薄壁容器的设计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6d485753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f9.png)
2、容器的分类 (1)按受力情况:内部介质的压力大于外界压力,称为内
压容器。反之称为外压容器。 常压容器:压力p<0.07MPa
内压容器:
0.07<p<1.6MPa;低压容器 1.6<p<10MPa;中压容器 p>10MPa;高压容器
外压容器
2
(2)按壁厚分为薄壁容器、厚壁容器 按照容器的外径(Do)和内径(Di)的比值K= Do/ Di
-设计温度下材料的蠕变极限,MPa
nb、ns、nD、nn-安全系数,可从有关手册中查到。
16
4. 焊缝系数
设计计算中所取焊缝系数的大小,主要是根据压力容器受 压部分的焊缝位置、焊接接头和焊缝的无损探伤检验要求 而定的。
焊接接头型式
双面焊或相当于双面焊的全焊透对接焊缝 单面焊的对接焊缝,在焊接过程中,沿焊逢根 部全长有紧贴基本金属的垫板 无法进行探伤的单面焊环向对接焊缝,无垫板
薄壁容器:K<1.2 厚壁容器: K>1.2 厚壁容器多用于高温、高压条件,制浆造纸应用较多的是 薄壁容器。
3
(3)按照容器的形状 方形或矩形:由平板焊接而成,制造简单,但承压能力低,
用于小型常压贮槽。
球形:节省材料,承压能力强,但制造困难,设备内件安 装不方便,一般用作贮罐。
圆筒形:主体为圆柱形筒体,加各种形式的封头(半球形、 椭圆形、锥形、碟形、平盖板)。制造容易,设备内件安 装方便,承压能力强,应用广泛。
PDi
SC 2[ ] P C
(7-5)
式中 Di-圆筒体内径,mm Sc-考虑了腐蚀裕度时圆筒体设计壁厚,mm
-焊缝系数
C-壁厚附加量,mm 其他符号意义同式(7-2)。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习题解答.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3d951ec5102de2bd960588cc.png)
第一章化工设备材料及其选择
二.指出下列钢材的种类、含碳量及合金元素含量A组
B组:
第二章
容器设计的基本知识
一.、指出下列压力容器温度与压力分级范围
[][25. 1=⨯
⨯==σσ
计算应力204.35MPa 7.75
2
7.75 (14002.252
(=⨯+⨯=
+=e
e i T T S S D P σ
应力校核
MPa 35113909. 0 9. 0=⨯⨯=φσs
φσσS T 9. 0 < ∴筒体水压试验强度足够
(4)封头厚度设计
半球形封头:
mm p D p S c
接接头系数υ=0.85,厚度附加量为C=2mm,试求筒体的最大工作应力.【解】(1)确定参数:p w =2MPa; p c =1.1p w =2.2MPa(装有安全阀);
D i = DN=2000mm(钢板卷制; S n =22mm; S e = Sn -C=20mm
υ=0.85(题中给定); C=2mm(题中给定).
有效壁厚:Se = Sn-C = 16-3 = 13 mm(2)强度校核
最大允许工作压力[Pw ]
][ 2][e
i e t
w S D S p +=
φσMPa 33. 213
160013
85. 01702=+⨯⨯⨯=
∵ Pc>[Pw ] ∴该贮罐强度不足
9、设计容器筒体和封头厚度。已知内径D i =1400mm,计算压力p c =1.8MPa,设计温度为40℃,材质为15MnVR,
内压薄壁圆筒容器讲解
![内压薄壁圆筒容器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df63e16e7fd5360cba1adbe7.png)
pD
≤[σ]tφ
2
实际应用中还必须考虑以下几种情况:
(2)容器内径
内径Di,受力分析中的D是中面直径,D换算成 Di的形式,可得:
D Di
故有: p(Di ) ≤[σ]tφ 2
实际应用中还必须考虑以下几种情况:
(3)计算压力pc
确定筒体厚度的压力为计算压力pc
pc (Di ) t
(二)内压薄壁圆筒容器的强度条件与壁厚计算
按第一强度理论(最大主应力理论),
应使筒体上的最大应力小于或等于圆筒材 料在设计温度下的许用应力[σ]t。对于内压 圆筒,筒体上最大应力为环向应力σt,即:
t
pD
2
≤[σ]t
实际应用中还必须考虑以下几种情况:
(1)焊缝系数
筒体多由钢板卷焊而成,焊缝可能隐含 缺陷,使焊缝及其附近金属的强度低于钢 板本体强度。考虑这种影响引入焊接接头 系数φ:
2
所以内压薄壁圆筒体的计算厚度δ为:
pc Di
2[ ]t
pc
实际应用中还必须考虑以下几种情况:
(4)腐蚀裕量、钢板负偏差与壁厚
考虑到介质或周围大气对筒壁的腐蚀作用,在
确定钢板所需厚度时,还应在计算厚度基础上,加
上腐蚀裕量c2,得设计壁厚
d
C2
pc Di
2[ 差,将设计厚度加上厚度
职业教育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化工设备认知与制图》课程
内压薄壁圆筒容器
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内压薄壁圆筒容器
(一)内压薄壁圆筒容器的应力
设介质压力p,中间直径D,壁厚为δ。
变形分析:在内压力作用下,直径将会变大,长度 也会增长。 受力分析:经向拉力和环向拉力
(一)内压薄壁圆筒容器的应力
内压薄壁壳体强度计算
![内压薄壁壳体强度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a6cea85cddccda38366baf2f.png)
第三章、 3—1内压薄壁壳体强度计算目的要求:使学生掌握内压圆筒内压球形壳体的强度计算,以及各类厚度的相互关系。
重点难点:掌握由第一强度理论推出的内压圆筒,内压球形壳体的强度计算公式。
第三章 内压薄壁容皿本章的任务就是在回转薄壁壳体应力分析的基础上,推导出内压薄壁容皿强度计公式。
本章的压力容皿设计计算公式,各种参数制造要求以及检验标准均与GB150-1998《钢制压力容皿》保持一致。
第一节 压内薄壁壳体强度计算一、 内压圆筒为了保证圆筒受压后不破裂,[根据第一强度理论]应使筒体上最大应力,即环向应力2σ小于等于材料在设计温度下的许用应力[]t σ用公式表达:2[]2t P Dσσδ=≤ ,其中P-设计压力。
1)中径0()2i D D +此外还应考虑到,筒体在焊接的过程中,对焊金属组织的影响以及焊接缺陷(夹渣、气孔、未焊透等)影响缝焊的强度(使整本强度降低),所以将钢板的许用应力乘以一个小于1的焊接接头系数,以弥补焊接可能出现的强度削弱,故 2[]2t P D σσδ=≤:[]2t P D σϕδ≤此外,工艺计算时通常以i D 做为基本尺寸,故将i D D δ=+代入上式: 则()[]2t i P D δσϕδ+≤ 可解出δ,同时根据GB150-1998规定,确定厚度时的压力用计算压力c p 代替。
最终内压薄壁圆筒体的计算厚度δ:2[]C i t CP D P δσϕ=- 适用:0.4[]tCP σ≤ 考虑到介质时皿壁的腐蚀,确定钢板厚度时,再加上腐蚀裕量: 2C d δδ+=——圆筒的设计厚度再考虑到钢板供货时的厚度偏差,将设计厚度加上厚度负偏差,再向上圆整三规格厚度,这样得到名义厚度。
21d C C δδ=++∆+筒体强度计算公式,除了可以决定承压筒体所需的最小壁厚外,还可用该公式确定设计温度下圆筒的最大允许工作压力,对容皿进行强度校核;可以计算其设计温度下计算应力,判断指定压力下筒体的安全。
第三章 内压薄壁容器及封头的强度设计
![第三章 内压薄壁容器及封头的强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8f83c748e9951e79b892788.png)
回转壳体: 回转壳体: 是指壳体中间面是由直线或平面曲线绕其同一平面的轴线旋转一周而形成的壳体。 是指壳体中间面是由直线或平面曲线绕其同一平面的轴线旋转一周而形成的壳体。例如与回转轴 平行的直线绕轴旋转一周形成圆柱壳;半圆形曲线绕直径旋转一周形成球壳。 平行的直线绕轴旋转一周形成圆柱壳;半圆形曲线绕直径旋转一周形成球壳。 中间面: 中间面: 具有一定厚度的旋转壳体,平分其厚度的面称为中间面。 具有一定厚度的旋转壳体,平分其厚度的面称为中间面。
si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θ = D 2 R2
σm =
pR2 2S
(MPa)
(3-1)
这就是计算回转壳体在任意纬线上经向应力的一般计算公式,既区域平衡方程式。 这就是计算回转壳体在任意纬线上经向应力的一般计算公式, 既区域平衡方程式。 式中, :气体压力, 式中,p:气体压力,MPa;S:厚度,mm; ; :厚度, ; R2:壳体中曲面在所求应力点的第二曲率半径, 壳体中曲面在所求应力点的第二曲率半径, σm:经向应力,MPa。 经向应力, 。
第三章 内压薄壁圆筒与封头的强度设计
1. 内压薄壁容器的应力分析 1.1 基本概念
薄壁容器: 薄壁容器: 压力容器按厚度可以分为薄壁容器和厚壁容器。通常按容器的外径 与内径D 之比K来分 来分: 压力容器按厚度可以分为薄壁容器和厚壁容器。通常按容器的外径D0与内径 i之比 来分: K=D0/Di≤1.2为薄壁容器(也即壁厚与内径之比小于等于 ),超过这一范围的为厚壁容器。 为薄壁容器( ),超过这一范围的为厚壁容器 为薄壁容器 也即壁厚与内径之比小于等于0.1),超过这一范围的为厚壁容器。 中低压容器均为薄壁容器。 中低压容器均为薄壁容器。 无力矩理论与薄膜应力: 无力矩理论与薄膜应力: 考虑到容器的器壁很薄,壳体只能承受拉应力或压应力,无法承受弯曲应力。 考虑到容器的器壁很薄,壳体只能承受拉应力或压应力,无法承受弯曲应力。无力矩理论又称 薄膜理论,按无力矩理论计算的壳体应力称为薄膜应力。 薄膜理论,按无力矩理论计算的壳体应力称为薄膜应力。容器常规设计主要是以薄膜应力为基 础建立设计公式的。 础建立设计公式的。 有力矩理论与边缘应力: 有力矩理论与边缘应力: 认为壳体虽然很薄,但仍有一定的厚度,因而壳体除承受拉应力或压应力外,还存在弯曲应力。 认为壳体虽然很薄,但仍有一定的厚度,因而壳体除承受拉应力或压应力外,还存在弯曲应力。 例如筒体与封头连接处的边缘应力可用有力矩理论计算。 例如筒体与封头连接处的边缘应力可用有力矩理论计算。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第三章习题解答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第三章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6b87b284caaedd3383c4d3ed.png)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第三章习题解答(总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三章 内压薄壁容器的应力分析一、 名词解释A 组:⒈薄壁容器:容器的壁厚与其最大截面圆的内径之比小于的容器。
⒉回转壳体:壳体的中间面是直线或平面曲线绕其同平面内的固定轴线旋转360°而成的壳体。
⒊经线:若通过回转轴作一纵截面与壳体曲面相交所得的交线。
⒋薄膜理论:薄膜应力是只有拉压正应力没有弯曲正应力的一种两向应力状态,也称为无力矩理论。
⒌第一曲率半径:中间面上任一点M 处经线的曲率半径。
⒍小位移假设:壳体受力以后,各点位移都远小于壁厚。
⒎区域平衡方程式:计算回转壳体在任意纬线上径向应力的公式。
⒏边缘应力:内压圆筒壁上的弯曲应力及连接边缘区的变形与应力。
⒐边缘应力的自限性:当边缘处的局部材料发生屈服进入塑性变形阶段时,弹性约束开始缓解,原来不同的薄膜变形便趋于协调,边缘应力就自动限制。
二、 判断题(对者画√,错着画╳)A 组:1. 下列直立薄壁容器,受均匀气体内压力作用,哪些能用薄膜理论求解壁内应力哪些不能(1)横截面为正六角形的柱壳。
(×) (2)横截面为圆的轴对称柱壳。
(√) (3)横截面为椭圆的柱壳。
(×) (4)横截面为圆的椭球壳。
(√) (5)横截面为半圆的柱壳。
(×) (6)横截面为圆的锥形壳。
(√) 2.在承受内压的圆筒形容器上开椭圆孔,应使椭圆的长轴与筒体轴线平行。
(×) 3.薄壁回转壳体中任一点,只要该点的两个曲率半径R R 21=,则该点的两向应力σσθ=m 。
(√) 4.因为内压薄壁圆筒的两向应力与壁厚成反比,当材质与介质压力一定时,则壁厚大的容器,壁内的应力总是小于壁厚小的容器。
(×) 5.按无力矩理论求得的应力称为薄膜应力,薄膜应力是沿壁厚均匀分布的。
(√) B 组:1.卧式圆筒形容器,其内介质压力,只充满液体,因为圆筒内液体静载荷不是沿轴线对称分布的,所以不能用薄膜理论应力公式求解。
2024年第三章内压薄壁容器的设计与计算(3)-化工设备
![2024年第三章内压薄壁容器的设计与计算(3)-化工设备](https://img.taocdn.com/s3/m/03c42429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37.png)
22、、锥锥壳壳加加强强段段的的长长度度LL11 应应
不不小小2于2于00.5.5DDi i r r
段段
ccooss
;;圆圆筒筒加加强强
22 00.5.5DDiirr
的的长长度度 LL应应不不小小于于
注:曲线系按最大应力强度(主要为轴向弯曲应力)绘制,控制值3为t 。 16
图3-10 确定锥壳小端连接处的加强图
圆筒体和球形体
n
d
C1
pcDi 2 t
pc
C2
C1
pw
2 e
Di
t e
t pc Di e
2 e
d
pc Di
4 t
pc
C2
pw
4e t Di e
t pc Di e t
4 e
凸形封头
—— 结构和特点
—— 常用半球形封头、椭圆形封头及碟形封头的强度(校核)计算
入与半顶角 、pc / t 的影响的应力增强系数Q,计算壁厚: —— 封头大端与圆筒连接,确定连接处锥壳大端的厚度:
① 根据半顶角 及 pc / t ,按图3-8(P75)判定是否需要在封头大端连接边 缘处的加强;
② 若无需加强,这时锥形封头大端厚度按式(3-20)确定。在整个封头只 有锥壳部分,而没有加强段;
了解内压薄壁壳体和内压封头强度计算公式建立的主要依据,掌握内压 薄壁壳体及封头强度计算的基本方法;
理解内压薄壁容器进行压力试验的目的和有关要求; 学习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及其使用方法(特别是对参数的理解和选用)。
2
内容复习
一、设计参数
压力参数
工作压力、设计压力、计算压力(液柱压力)
设计温度
化工设备 —— 主要章节概要
内压薄壁容器设计计算
![内压薄壁容器设计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d275922d4b35eefdc8d333a9.png)
25
第三节 内压薄壁容器的设计计算
三、设计参数的规定
(四)许用应力和安全系数
从以上分析可知,根据不同的失效 类型,对不同材料计算许用应力的极 限强度是不同的,而且同一种材料, 在不同的试验条件下,它的极限强度 取法也不同。对不同的极限强度选取 相应的安全系数,就可以得到材料的
σ b ,
22
第三节 内压薄壁容器的设计计算
三、设计参数的规定
(四)许用应力和安全系数 当碳钢和普通低合金钢制容器温度高于420℃,铬钼合金钢容器 高于450℃,不锈钢制容器高于550℃时,抗拉强度和屈服点都不能 作为极限强度。因为在高温下工作的容器往往不是由于强度不足, 而是由于蠕变产生失效。蠕变是材料在高温下应力不增加情况下, 它的应变随时间而增加的现象。要求金属在高温下不蠕变是不可能 的,只能选用蠕变速度较慢的材料或控制应力水平,因此高温时材 料的极限强度要以蠕变极限nt为依据。用于容器的材料,要求在恒 定温度下,蠕变速度不超过10-7mm/mm· h的最大应力,或在10万小时 下,蠕变总应变量不超过1%的最大应力作为条件蠕变极限。
第二章 中低压容器的规则设计
第三节 内压薄壁容器的设计计算
潘家祯 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第三节 内压薄壁容器的设计计算
一、引言 二、圆筒和球壳的设计计算
三、设计参数的规定
四、压力试验 五、封头的设计计算
2
第三节 内压薄壁容器的设计计算 一、引言
(一)设计内容:容器应根据工艺过程要求和条件,进行结构设计和 强度设计。 结构设计:主要选择适用、合理、经济的结构形式,同时满 足制造、检测、装配、运输和维修的要求。 强度计算:内容包括选择容器的材料,确定主要尺寸,满足 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以确保容器安全可靠地运行。
第三章 内压薄壁容器的强度计算(2)
![第三章 内压薄壁容器的强度计算(2)](https://img.taocdn.com/s3/m/aa0d55e681c758f5f61f67e1.png)
n d C1
C1:钢板厚度负偏差(钢板在轧制时产生了偏差) Δ:除去负偏差后的圆整值 标注在图样上的厚度即为名义厚度δn
2014-3-18
4. 有效厚度(δe)
有效厚度(δe):名义厚度减去钢材负偏差和腐蚀裕
量
e
e n C1 C2
有效厚度(δe)是真正可以用来承受介质压力的厚度
取爆破片设计爆破压力加上所选爆破片制造范围的上限 值 根据容器的充装系数及可能达到的最高温度确定
装有安全阀
装有防爆片 盛装液化气体
带夹套的容器设计压力的确定
2 设计温度
设计温度在容器设计中的作用: ①选择材料 ; ②确定许用应力。
指容器在正常情况下,设定的元件金属温度(沿元件 金属截面的温度平均值)。 表4-5(P94)
表4-8 钢制压力容器的焊接接头系数φ 值
焊接接头形式 双面焊对接接头和相当于 双面焊的全熔透对接接头 单面焊对接接头(沿焊缝 根部全长有紧贴基本金属 的垫板) 无损检测比例 φ值 示意图
100%
局部 100% 局部
1.00
0.85 0.90 0.80
5 厚度附加量
C=C1+C2 C1—钢板壁厚负偏差;(表4-9,4-10) 按相应的钢板或钢管标准的规定选取.当钢材的厚度 负偏差不大于0.25mm,且不超过名义厚度的6%时,负偏差 可以忽略不计。
2014-3-18
筒体和封头的内径系列见表2-5; 钢板厚度尺寸系列,表4-13.
2014-3-18
6、直径系列与钢板厚度
容器直径与钢板厚度必须在标准化的系列尺寸中选取。 表2-5 压力容器的公称直径DN
300 700 1500 2300 350 800 1600 2400 400 900 1700 2500 450 1000 1800 2600 500 1100 1900 2800 550 1200 2000 30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 T Di+Se) T= 0.8 ( s 0.2) 2 Se
3 压力试验的试验要求与试验方法
(1)液压试验
(2)气压试验
(3)气密性试验
2017/6/9
例1 设计条件如下:p=0.3MPa,Di=2m,[σ]t=113MPa, j=0.85,C2=2mm。试确定容器筒体的计算厚度、设计厚度, 名义厚度、有效厚度、圆整值。 解:
t
高温容器
t t t t ( ) t s 0.2 n D [ ] min , , nn n D ns
中温容器
2017/6/9
t t t b s ( 0.2 ) [ ] =min , ns nb
(2)安全系数的取法
安全系数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参数,科技发展,安全系数
2017/6/9
[ ] pT 1.25 p [ ]t [ ] pT 1.15 p [ ]t
2 、压力试验的应力校核 σT应满足下列条件:
液压试验
p( T Di+Se) T= 2 Se
p( T Di+Se) T= 0.9 ( ) s 0.2 2 Se
气压试验
2017/6/9
第四章
内压薄壁圆筒与封头的强度设计
4.1 强度设计的基本知识
4.2 内压薄壁圆筒壳与球壳的强度设计
4.3 内压圆筒封头的设计
2017/6/9
4.2.2 设பைடு நூலகம்参数的确定
1. 压力
设计压力p:在相应的设计温度下用以确定壳壁厚度 的压力,亦即标注在铭牌上的容器设计压力。设计压力 稍高于最大工作压力。 最大工作压力(pw)是指容器 顶部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最高 压力(表压)。 安全阀 使用安全阀时,设计 压力不小于安全阀的开启 压力pk,或取最大工作压 力的1.05~1.10倍; 2017/6/9
表4-8 钢制压力容器的焊接接头系数φ 值
焊接接头形式 双面焊对接接头和相当于 双面焊的全熔透对接接头 单面焊对接接头(沿焊缝 根部全长有紧贴基本金属 的垫板) 无损检测比例 φ值 示意图
100%
局部 100% 局部
1.00
0.85 0.90 0.80
5 厚度附加量
C=C1+C2 C1—钢板壁厚负偏差;(表4-9,4-10)
0.3 2000 pDi 3.12 3.1mm t 2[ ] j 2 113 0.85
d C2 3.1 2 5.1mm
n d C1 5.1 0.6 5.7 6mm
0.3mm
e 3.1 0.3 3.4mm
2017/6/9
防爆片
使用爆破膜作安全装置时, 设计压力的决定因素:爆破膜片 的型式、最低标定爆破压力、爆 破片制造范围的下限、爆破片制 造范围的上限。
容器
2017/6/9
正拱普通型拉伸破坏型爆破片
这种爆破片装置是用塑性良好的材料,如不锈钢、镍、铜、 铝等箔材制成的爆破片装在一幅夹持器内而构成的。 其特点是:无碎片飞出,阻力也不大。
2017/6/9
C2:腐蚀裕量,容器元件由于腐蚀或机械磨损而导致 厚度变薄,在设计壁厚时要考虑容器使用寿命期内的 安全性。 C2 = Ka B(mm)
Ka :腐蚀速率(mm/a),由材料手册或实验确定。
一般情况, Ka = 0.05~0.13 mm/a, 轻微腐蚀时,单面腐蚀C2 = 1~2 mm,
(3)容器的接管的腐蚀裕量,一般情况下与壳体的腐蚀裕量相同; (4)两侧同时与腐蚀介质接触的元件,应根据两侧不同的操作介质选取 不同的腐蚀裕量,将两者叠加作为总的腐蚀裕量; (5)当容器内件材料与壳体材料相同时,容器内件的单面腐蚀裕量按表 4-12确定。 (6)碳钢裙座的腐蚀裕量应不小于2mm,如其内、外侧均有保温或防火 层,可不考虑腐蚀裕量。
2017/6/9
4. 有效厚度(δe)
有效厚度(δe):名义厚度减去钢材负偏差和腐蚀裕
量
e
e n C1 C2
有效厚度(δe)是真正可以用来承受介质压力的厚度
2017/6/9
C2 C1 圆整值
2017/6/9
C=C1+C2 加工减薄量
5. 最小厚度(δmin)
2017/6/9
6、直径系列与钢板厚度
容器直径与钢板厚度必须在标准化的系列尺寸中选取。 表2-5 压力容器的公称直径DN
300 700 1500 2300 350 800 1600 2400 400 900 1700 2500 450 1000 1800 2600 500 1100 1900 2800 550 1200 2000 3000
变小;
影响因素: ①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可靠性、受力分析的精确程度;
②材料的质量、焊接检验等制造技术水平;
③容器的工作条件,如压力、温度和温度波动、容器在生产 中的重要性和危险性等。(表4-6) 常用钢板与钢管的许用应力可从资料中(附表9)直接 查取
2017/6/9
4、焊接接头系数j
取爆破片设计爆破压力加上所选爆破片制造范围的上限 值 根据容器的充装系数及可能达到的最高温度确定
装有安全阀
装有防爆片 盛装液化气体
带夹套的容器设计压力的确定
2 设计温度
设计温度在容器设计中的作用: ①选择材料 ; ②确定许用应力。
指容器在正常情况下,设定的元件金属温度(沿元件 金属截面的温度平均值)。 表4-5(P94)
6
反拱型(失稳型、压缩型)爆破片
反拱型爆破片凸面承受压力,当压力达到一定值时,凸型 膜片会失稳而突然翻转,随即被装设在它上面的刀具切破, 或膜片整体脱落弹出。
反拱带刀型爆破片装置
7
表4-2 内压容器设计压力取值方法
容器类型
无安全泄放装置 P =(1.0~1.1)Pw
设计压力(p)取值
不低于安全阀开启压力,通常取 P= (1.05~1.1)Pw
计算厚度(δ):由公式采用计算压力得到的厚度,必 要时还应计入其它载荷对厚度的影响。
2. 设计厚度(δd)
d= C2
2017/6/9
3. 名义厚度(δn)
名义壁厚 δn:设计厚度加上钢材厚度负偏差C1后向 上圆整至钢材标准规格的厚度,即为名义厚度。
n d C1
C1:钢板厚度负偏差(钢板在轧制时产生了偏差) Δ:除去负偏差后的圆整值 标注在图样上的厚度即为名义厚度δn
2017/6/9
4.2.4 压力试验与强度校核
压力试验的种类、要求和试验压力值应在图样上注明。 压力试验一般采用液压试验。对于不适合作液压试验的容器, 例如容器内不允许有微量残留液体.或由于结构原因不能充满 液体的容器,可采用气压试验。
2017/6/9
1、试验压力 内压容器的试验压力:
液压试验 气压试验
式中: pT——试验压力,Mpa; p ——设计压力,Mpa; [σ]——容器元件材料在试验温度下的许用应力,Mpa; t [σ] ——容器元件材料在设计温度下的许用应力,Mpa。
容器
计算压力pc:在相应设计温度下,用以确定元件厚度 的压力,其中包括液柱静压力。 计算压力=设计压力+液柱静压力(≥5%P时计入) 当元件所承受的液体静压力小于5%设计压力时,可忽 略不计。 通常取计算压力pc = 设计压力p 计算压力≥设计压力≥最大工作压力=容器顶部最大表压 在检查管理上,以设计压力分类。
2017/6/9
δmin不小于3mm;
当筒体的计算厚度小于最小厚度时,应取最小厚度 作为计算厚度。此时名义厚度:
1)若 C1 min 取 n min C2 2)若 C1 min 取 n min C1 C2
2017/6/9
(mm)
4.5 12 5.0 14 6.0 16
18
36 65
20
38 70
22
40 75
25
42 80
28
45 85
30
50 90
32
55 95
34
60 100
105
160
110
165
115
170
120
180
125
185
130
190
140
195
150
200
注: 5mm为不锈钢钢板的常用厚度
4.2.3 容器的厚度和最小厚度 1. 计算厚度
容器上焊缝:
纵焊缝——A类焊缝 环焊缝——B类焊缝 纵向焊缝承受的应力比环向 焊缝大一倍,焊接接头系数主要 针对纵向焊缝。 焊缝区强度的决定因素:熔 焊金属、焊缝结构、施焊质量。
2017/6/9
环 焊 缝
纵 焊 缝
焊接接头系数的大小决定于焊接接头的型式和无损检 测的长度比率 无损检验方法主要是:X射线检查和超声波检查
双面腐蚀 C2 = 2~4 mm,
不锈钢,一般 C2=0。 B:容器的设计寿命,通常为8~15年。
2017/6/9
腐蚀裕量的选取原则和方法:
(1)介质为压缩空气、水蒸气或水的碳素钢或低合金钢制容器,其腐蚀 裕量不得小于1.0mm;对不锈钢,当介质腐蚀性极微时,可取0;
(2)除上述情况以外的其他情况,筒体和封头的腐蚀裕量按表4-11确定。
3 许用应力和安全系数[σ]
(1)许用应力的取法
t
许用应力是以材料的各项强度数据为依据,合理选 择安全系数n得出的,即
[ ]
n
所需要考虑的强度指标主要有抗拉强度、屈服强度 等,对于需要考虑蠕变的材料,强度指标还应有蠕变极 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