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魏晋南北朝散文和辞赋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和散文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和散文魏晋南北朝是我国辞赋发展的一个重要转变时期。
从先秦辞赋的抒情化转向了西汉以咏物为主的散体大赋,自东汉末年开始,以抒情咏物为主的小赋逐渐增多。
魏晋南北朝时期,虽仍有散体大赋,但咏物抒情小赋占了较大的比重,成为这个时期辞赋的主流。
与东汉班固、张衡等赋家兼善散体大赋与骚体辞赋不同,这一时期的作家往往集诗人与小赋作者于一身,这也标志着诗赋交相影响的深化与合流的趋势。
赋体受诗的影响,语言趋向骈偶化。
骈偶作为一种增加语言对称美的修辞手法,被辞赋家们逐渐刻意追求和雕琢,于是骈文逐渐取代了辞赋,成为“一代之文学”。
骈文和散文是相对立而存在的。
散文是一种比语言精练而又不受形式约束的自由体文章。
由于文人大量地自觉运用骈偶这种修辞手法,因而南北朝的散文并不发达,只在史传、地理等学术著作中有些优秀作品,成就较高的是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和北魏杨之<洛阳伽蓝记》。
一、魏晋南北朝辞赋魏晋时赋的发展呈现出两种趋势。
在内容方面是咏物赋增多,大多取材于“草区禽族”,而在此外的一些作品中抒情成分增多,在形式方面则表现为除个别大赋外,作品的篇幅普遍短小,行文也日趋活泼,很大程度上摆脱了汉赋堆积名物辞藻的板重之习。
最能代表这一时期辞赋发展成就的,当推曹植、王粲、潘岳和左思等人。
曹植最著名、最能代表其艺术成就的是《洛神赋》。
赋序称“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可知此赋的写作是受到宋玉《神女赋》的启发。
它以浪漫手法,通过幻想境界,描写了一个神人相恋,而又无法结合,终于含恨分离的悲剧故事,充满着抒情气氛与神奇色彩。
作者将一位端庄秀丽的美女形象刻画得十分生动传神。
特别是写她将至的神情,更画出了水上女神的特点,给人以若真若幻的感觉,“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
这种描写,其成就远非宋玉《神女赋》可以比拟。
王粲在辞赋方面的成就远远超过他的诗歌。
曹丘在《典论·论文》中说:“王粲长于辞赋。
魏晋南北朝散文辞赋
]
[
第 三 散编 文魏 和晋 辞南 赋北 朝 文 学
辞赋如王粲《登楼赋》:
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 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挟清 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背坟衍之 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北弥陶牧,西 接昭丘。华实蔽野,黍稷盈畴。虽信美 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写南国 秋实之景,反托思乡之情)
(与汉末抒情小赋相比,抒情更加真切, 铺排描写,情景相生相融)
遭纷浊而迁逝兮,漫逾纪以迄今。 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凭轩 槛以遥望兮,向北风而开襟。平原远而 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路逶迤而修迥 兮,川既漾而济深。悲旧乡之壅隔兮, 涕横坠而弗禁。昔尼父之在陈兮,有 “归欤”之叹音。锺仪幽而楚奏兮,庄 舄显而越吟。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 而异心!(直抒思乡之情)
]
[
第 三 散编 文魏 和晋 辞南 赋北 朝 文 学
与诗歌发展同步,建安魏晋时期,散 文一改汉代散文的经学气息,转向重抒 情、重文采。南朝时期,更形成了对偶、 用事、辞采、声韵俱佳的一种新的美文 文体——骈文。北朝在汉化后,出现了 一些实用又优美的散文名作。
辞赋也有巨大发展。建安赋继承汉末 抒情小赋传统,内容更广阔,抒情更深 切,有意讲究声色辞采的美丽。两晋赋 非常繁荣,大赋小赋众多,更加注意辞 采声韵用事技巧。南朝赋局面趋于狭小, 但细腻尖巧,开唐朝律赋先声。北朝赋, 文风质朴,沿袭汉赋的讽喻之意。庾信 入北,为北朝赋坛贡献了技巧精熟、情 深意切的佳作。
卷四十二)
]
[
第 三 散编 文魏 和晋 辞南 赋北 朝 文 学
二、尚华美——“以文被质乎若浮云, 质素也如秋蓬,摛藻也如春葩。氾 乎洋洋,光乎皜皜,与雅颂争流可 也。”曹丕《典论·论文》:“诗 赋欲丽。”都自觉意识到并且提倡 文学文体的形式美。
第六章魏晋南北朝辞赋(简)
法 蓉交出接渌波的。惆秾怅纤哀得怨衷,,格修调短高合雅度,。感肩情若真削切成,,具腰有
❖较 如一高约、的素建。审安延美、颈价正秀值始项。,时对皓期神质的女呈辞容露赋貌,、芳情泽态无的加刻,画铅非华常
细 弗(致御一生。)云动王髻,粲峨前的峨所《,未登修有楼眉。赋联如》娟开。头丹一唇节外:朗,皓齿内 鲜(。二明)眸曹善植睐的,《辅洛靥神承赋权》。環姿艳逸,仪静体闲。 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 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 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 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
接归(着不一抒得)写创的王对作忧粲故缘思的乡起联《的系登思起楼念来赋之,》情揭,示把了眼当前时之南景北与欲 “壅隔内”容的政治背景。
最后进一步抒发时难未平、壮怀莫展的感慨。
《登楼赋》篇幅短小,语言精美,多用骈句, 写景与抒情结合紧密,是魏晋时期辞赋转变 阶段中的代表作之一。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耀秋菊,华茂春
南朝刘宋时期的辞赋同整个文坛一样,风气发生了
明显的变化第,即三变节平淡南为绮朝丽辞,赋变典雅为新奇,
语不单行、文益藻绘,色彩更为浓丽。
杰❖出一的、辞刘赋宋有时鲍期照的、辞谢赋惠连、谢庄
鲍(照一赋)今鲍存照十的篇《,芜《城芜赋城》赋》是其最负盛名的代表 作。
《芜城赋》是一篇慨叹历史兴衰变化的吊古之作。 芜城指广陵(今扬州),广陵在西汉时已成为繁 华都市。到刘宋时,连遭破坏。鲍照大约于大明 四年至广陵,见其荒凉破败,乃作此赋以抒发其 今昔盛衰之感,故以“芜城”命篇。
《中国古代文学史》魏晋南北朝散文和辞赋优质教学课件
二、辞赋的类别
• 魏晋南北朝辞赋大体可分为叙事、咏物、抒情三 大类。 • 1、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赋。叙事赋是从汉大赋发展而来的,但这 时期的叙事赋很少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也很少 采用东西南北上下左右并列铺陈的方法,而是着 重叙写事物的发展过程,从变化的角度来铺写社 会生活事物。叙写事物时,着重渲染气氛,着重 描绘景物的生动形象。赋家的语言充满诗情,体 现出鲜明的时代感与作家身世感。
• 2、咏物赋。咏物赋在汉代还多赋写个体事 物,虽有托物言志之意,但寄托兴发不深。 魏晋南北朝咏物赋题材广泛,风花雪月、 江海山云、水禽林鸟、春燕秋蝉皆有赋文, 它们广泛地表现了自然与社会中诸种事物 的意义和个性特征,反映出人们对事物观 察理解的细致和深入。这些咏物赋也都有 浓重抒情,虽是一草一木,都赋有人的性 情思想,赋家不仅通过个体事物的特性写 出它的社会象征意义,同时还把咏物与写 景结合,写出某种事物的环境特点,写出 某种事物的生活与时代氛围。
• 这时期的抒情赋篇幅短小,语言凝炼,诗 意浓重。它们有的十几句成文,有的数十 句一篇,情思活泼,主题集中。抒情性极 强。语言清丽流畅,赋中夹杂大量的诗句, 诗意很浓、用典较多,且用典故中的本事 议论抒情。抒情与描写结合,多借用自然 界的形象事物表现社会生活的抽象性,形 象生动。
三、创作特征
• 第一,与两汉的辞赋创作相比,这一时期赋的题 材范围有了很大的扩展,抒情、说理、叙事、登 临、伤别等内容,无一不可入赋。 • 第二,赋的抒情性大大加强,而在体制上则趋于 短小,长篇巨制的大赋的数量逐渐减少,因此, 抒情小开的创作成为这一时期辞赋创作的一大特 征。 • 第三,由于受到骈文的影响,这一时期的辞赋在 句式上逐渐骈化,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赋体,即 骈赋。
魏晋南北朝辞赋的发展概况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和骈散文课件
魏晋辞赋及散文 南朝美文的衍化 《水经注》 《洛阳伽蓝记》
魏晋时期主要成就是辞赋和散文,有鲜明 的个性化色彩。
南朝的文章向美文发展,骈文是其代表文 体。
北朝散文虽受南朝文风影响,但也有独特 风格的散文名篇。
返回
南朝文学的突出特征是追求辞藻华美, 在齐梁时发生了新变之风,表现为:
一、永明声律说的兴起。 二、文笔之辩的深入。 三、不拘常体的呼声。
返回
北朝散文的杰出成是《水经注》和《洛阳伽蓝 记》。
《水经注》是描写自然山水的文章。文章有显著 的艺术真实感,充分体现了自然之趣。
《秾丽秀逸的审美风格。
返回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魏晋南北朝的散文和辞赋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魏晋南北朝的散文和辞赋散文和辞赋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重点内容是建安时期、两晋时期、南朝时期的散文和辞赋。
学习要求:①切实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散文和辞赋创作的概况;②深入理解南朝散文和辞赋发展演变的生态环境;③重点掌握建安散文辞赋、正始辞赋、两晋大赋、南朝骈文的创作。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理解:①魏晋南北朝文创作大势;②魏晋南北朝赋创作大势。
(一)建安时期理解:建安赋作繁荣的原因。
应用:①建安散文创作新变及其创作特点;②曹操散文的特点;③曹丕、曹植散文特点;④《登楼赋》艺术特点;⑤《洛神赋》艺术成就;⑥建安辞赋的创作特点。
(二)正始时期理解:①阮籍《大人先生传》的艺术特点;②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的艺术特点。
应用:正始时期辞赋创作风貌的新变及其成因。
(三)两晋时期识记:①两晋大赋的主要作家作品;②山水赋。
理解:①两晋散文创作大势;②潘岳《哀永逝文》;③陆机《演连珠》、《豪士赋序》;④两晋赋坛大势。
应用:①两晋赋作题材的开拓及其背景;②左思《三都赋》的特点;③潘岳《悼亡赋》的特点;④陆机抒情小赋的创作成就;⑤晋代愤世嫉俗赋作的特点;⑥两晋赋作的艺术成就。
(四)南朝时期识记:①南朝骈文的代表作家作品;②南朝骈赋的代表作家作品。
理解:①骈文;②骈赋;③鲍照《芜城赋》的特点;④江淹《恨赋》、《别赋》的特点。
应用:①骈文的文体特征;②南朝骈赋的形式特征及内容特点;③南朝骈文的发展、成熟历程。
(五)北朝时期识记:①《水经注》概况;②《洛阳伽蓝记》概况。
、理解:北朝赋的一般特色。
应用:①《水经注》山水散文的特点;②《洛阳伽蓝记》散文的特点;③庾信赋的特点。
中国古代文学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 骈文与散文
三、 魏晋论辩文的勃兴
魏晋学术思想异常活跃,形成继春秋战国 以后又一个高峰期。各种思想交锋争辩, 成为一时风尚。谈辩之风影响于文章,便 是论辩文的勃兴。
魏晋论辨文勃兴的表现
(一)主题广泛
研寻哲理、衡论宗教、品藻人物、箴贬风俗、讨论 礼制等
(二)名家辈出 正始名士: 何晏、王弼等,“并师心独见,
锋颖精密,盖人伦之英也”。 竹林名士:阮籍、嵇康等,
《水经注·卷二十六》青州临朐
▪ 巨洋水自朱虚北入临朐县,熏冶泉水注之。水
出西溪,飞泉侧濑于穷坎之下。泉溪之上,源麓 之侧,有一祠,……水色澄明而清泠特异,渊无 潜石,浅镂沙文,中有古坛,参差相对,后人微 加功饰,以为嬉游之处。南北邃岸凌空,疏木交 合。先公以太和中作镇海岱,余总角之年,侍节 东州。至若炎夏火流,闲居倦想,提琴命友,嬉 娱永日,桂笋寻波,轻林委浪,琴歌既洽,欢情 亦畅,是焉栖寄,实可凭衿。
1.宋文帝立玄、儒、文、史、四学,文学的独立性地 位更加明确。
2.史传文学的骈化 晋陈寿《三国志》 “质而不野” 刘宋范晔《后汉书》:骈文论史 3.骈俪句法在刘宋文章中的运用。 傅亮、元嘉三大家
傅亮《为宋公至洛阳谒五陵表》
近振旅河湄,扬旍西迈。将届旧京,威怀司雍。 河流遄疾,道阻且长。加以伊洛榛芜,津途久废。 伐木通径,淹引时月。始以今月十二日,次故洛 水浮桥。山川无改,城阙为墟。宫庙隳顿,钟虡 空列。观宇之馀,鞠为禾黍。廛里萧条,鸡犬罕 音。感旧永怀,痛心在目。
文也。” ▪ 3.梁·萧绎《金楼子·立言篇》: ▪ “至如文者,惟须绮縠纷披,宫徵靡曼,唇吻遒
会,情灵摇荡。”
文笔之辨的实质
▪ 文笔之辨的实质是对文学特质的探求。 ▪ 有韵与否是当时通行的一个文学特征和标
魏晋南北朝辞赋、骈文与散文
• (宋)范晔《后汉书》 始有“文苑传”
• 文学自觉的标志
• ⑴、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
• 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
• 刘勰《文心雕龙·总术》:
• 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
• 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
•
梁元帝萧绎《金楼子·立言篇》:
•
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
•
文。……至如文者,惟须绮毂纷披,
或乃边郡未和,负羽从军。辽水无极, 雁山参云。闺中风暖,陌上草薰。日 出天而曜景,露下地而腾文。镜朱尘 之照烂,袭青气之烟氲,攀桃李兮不 忍别,送爱子兮沾罗裙。
至如一赴绝国,讵相见期?视乔 木兮故里,决北梁兮永辞,左右兮魄 动,亲朋兮泪滋。可班荆兮憎恨,惟 樽酒兮叙悲。值秋雁兮飞日,当白露 兮下时,怨复怨兮远山曲,去复去兮 长河湄。
•
宫徵靡曼,唇吻遒会,情灵摇荡。
• ⑵、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 • 比较细致的区分,对各种 • 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了 • 比较明确的认识。
•
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
•
尚实在,诗赋欲丽。
•
(曹丕《典论·论文》)
• 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 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 • 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 • 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 • 奏平彻以闲雅,说炜晔而谲狂。
•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 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 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 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 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 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 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 时见日。
中国古代文学(二)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二)》教学大纲【课程编码】ZWZB2052 【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英文名称】History of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Ⅱ【总学时】68学时【学分】12学分【理论学时】68学时【实验、实践学时】【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课程性质:中国古代文学史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课程目标: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学习和研究古代文学,帮助学生获得较为系统的中国文学发展史的知识,获得阅读、分析、鉴别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从而提高思想修养、美学修养和语言文学修养。
课程具体要求:1、本课程教学内容大致分为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宋元文学、明清近代文学四部分。
2、对文学发展史,要有系统地了解;对重点作家和作品,必须较详细、深入地了解,并能比较正确地加以评价;对一般文学史知识和一般作家作品,则要求概略了解即可。
3、通过典范性作品的教学,提高学生阅读作品的能力,掌握古代作家遣词、造句、修辞、谋篇等基本知识和技能。
对一般文言作品,要求学生能凭借工具书和注释读懂并能加以分析、欣赏。
4、对讲析的作品,要求熟读,部分篇目要求背诵。
背诵篇目应占讲析篇目的三分之一。
5、对所学到的艺术技巧和表现手法,要求能举一反三,运用到一般的阅读和写作实践中,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及文字表达能力。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教学目的与要求:1.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2. 了解魏晋南北朝复杂的社会、政治、思想状况对文学艺术的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文学的自觉、文学理论与批评。
第一节文学的自觉与文学批评的兴盛一、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创作进入了自觉的时代二、文学批评的兴盛第二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状况、文人心态及思想学说一、动乱中文人的命运与文人的风尚二、门阀制度与门阀观念下的文学创作三、玄学对文学的渗透四、佛教与佛经翻译对文学的影响第三节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第四节魏晋南北朝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教学目的与要求:1. 掌握建安文学的特点;2.三曹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3.简单了解“七子”的诗歌创作;4.掌握阮籍、嵇康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征。
新第六章 辞赋、骈文与散文
《哀江南赋》以自身经历为线索,叙述了梁 朝由兴盛到衰亡的全部过程,抒发了国破家亡后, 身仕异朝的矛盾与痛苦之情,表达了浓重的故国 之念、乡关之思。
此外,《小园赋》、《枯树赋》、《竹杖 赋》都是后期的抒情之作。
“庾信生平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杜甫《咏怀古迹》)
• 归去来兮辞并序 陶渊明
• 1、解题
• 此赋是黄初三年,作者入朝后返回封地,途 经洛水,有感而作。洛神,即洛水女神,相传为 古帝伏羲之女,淹死于洛水。
• 关于此赋的主题,有“感甄说”,“艳遇之 思说”等。
• 假托洛神思慕君王,含恨离别的情节,抒写 了作者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以及理想破灭后的惆怅 与悲哀。
•
• 2、内容层次
• 第一层(开头段):经洛水,遇洛神,惊异 其美。
• 1、赦罪可降:
•
“朱鲔涉血于友于,张绣剚刃于爱子。”
•
“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
• 2、录用前途:
•
“佩紫怀黄,赞帷幄之谋;乘轺建节,奉
疆埸之任。”
第三段:北魏不足恃,处境危险/晓之以理。 1、南燕慕容超、后秦姚泓均被刘裕擒杀。 2、“北虏恶积祸盈,理至焦烂。”/“伪孽昏
狡,自相夷戮;部落携离,酋豪猜贰。”/ “方当 系颈蛮邸,悬首藁街。”
1、颜之推的《颜氏家训》
颜之推,字介,祖籍琅琊临沂。初仕梁, 梁亡,逃奔北齐后仕周、隋。
颜之推是一位学者。
《颜氏家训》是一部告戒子孙之作,说教之 处,常利用亲身经历以证之,从中可见当时社会 风气。其中《文章篇》表达了作者的文学观。
《颜氏家训》语言质朴,文气平易,无论 叙事还是议论,都非常平实而真挚,其中一些生 动传神的小故事,完全可以看作情味隽永的笔记 文。
魏晋南北朝辞赋、骈文、散文
❖ 2、《枯树赋》:
❖ ……乃为歌曰:建章三月火,黄河万 里槎。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 县花。桓大司马闻而叹曰:“昔年种 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第二节 南朝美文的衍化
❖ 在刘宋时代,文学本身的情采魅力 再度焕发,扭转了东晋后期文学一 度附庸于玄学的偏向,因而抒情体 物的华章美文繁盛起来。
❖ 但就文章骈化的整体过程看,宋时文 风犹上接东晋,密丽而不乏疏朗之致。 至齐梁以后,踵事增华,变本加厉, 美文的影响力还波及北方。
❖ 宋文帝时立玄儒文史四学,文学的独 立性地位更加明确。
❖ 二、江淹 ❖ 字文通,河南兰考人。 ❖ 少孤贫。 ❖ 历仕宋、齐、梁三代,封醴陵侯。
❖ 少年时以文章著名,晚年才思减退, 传为梦中还郭璞五色笔,尔后作诗, 遂无美句,世称“江郎才尽”。
❖ 《别赋》:
❖ 下有芍药之诗,佳人之歌。桑中卫女, 上宫陈娥。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 君南浦,伤如之何!至乃秋露如珠, 秋月如珪。明月白露,光阴往来。与 子之别,思心徘徊。
❖ 一、鲍照
❖ 《芜城赋》:若夫藻扃黼帐,歌堂舞 阁之基;璇渊碧树,弋林钓渚之馆; 吴蔡齐秦之声,鱼龙爵马之玩;皆熏 歇烬灭,光沉响绝。东都妙姬,南国 丽人,蕙心纨质,玉貌绛唇,莫不埋 魂幽石,委骨穷尘。
❖ 《登大雷岸与妹(鲍令晖)书》
❖ 虽名为家书,其实是期待文人共赏之 作,因而作者借此着意显示才情,其 中精彩的对句颇多,如“滔滔何穷? 漫漫安竭?创古迄今,舳舻(zhúlú)相 接”;“寒蓬夕卷,古树云平”,莫 不穷形写态,感慨横生。
❖ 宜春苑中春已归,披香殿里作春衣。 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 河阳一县并是花,金谷从来满园树。 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 开上林而竞入,拥河桥而争渡。
中国古代文学(三) 魏晋南北朝
之魏晋南北朝文学(终极背诵版)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第二章:两晋诗坛第三章:陶渊明(重点)第四章:南北朝诗歌第五章:谢灵运、鲍照与诗凤的转变第六章:永明体与齐梁诗坛(重点)第七章:庾信与南朝文凤的北进第八章: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散文第九章:魏晋南北朝小说姓名:李延帅学院:文学院班级:中本0902电话:1328762881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魏晋南北朝至唐前期是中古期第一段,以五七言古近体诗兴盛为标志。
五古在魏晋南北朝高潮,七古和五七言近体在唐前期鼎盛。
魏晋南北朝文学自觉、文学创作个性化,期间宫廷起核心作用,形成文学集团。
集团内部趋同性使文学呈现群体性风格,使文学发展阶段性明显。
对两汉文学的继承在五古和辞赋方面最明显。
第一节文学的自觉与文学批评的兴盛一、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繁荣。
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梁)刘勰《文心雕龙》、(梁)锺嵘《诗品》等论著以及(梁)萧统《文选》、(陈)徐陵《玉台新咏》等文学总集出现。
文学自觉的标志:(一)文学从学术中分化成为独立门类。
1、汉朝人所谓文学是指学术,特别是儒学。
2、南朝文学有独立地位,宋文帝立四学,文、儒、玄、史学并立,《后汉书》单列《文苑列传》,与《儒林列传》等并立;同时有文笔之分,《文心雕龙〃总术》:‚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
‛,梁萧绎《金楼子〃立言篇》文笔之别已不限于有韵无韵,而强调文以情动人的特点,并且更广泛地注重语言的形式美。
(二)体裁的细致区分,对各种体裁的体臸和风格有明确认识。
1、《艺文志》、《东观汉纪》蔡邕《独断》刘熙《释名》等反映早期文体辨析意识。
2、《典论〃论文》将文体分为四科,并指出‚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明晰而自觉。
3、《文赋》将文体分为10类,对每类特点有所论述,并将诗赋分成两类,指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4、西晋挚虞《文章流别论》论及12种文体,追溯起源,考察演变,并列举作品。
第六章魏晋南北朝辞赋(简)
第三节 南朝辞赋
一、刘宋时期的辞赋
二、齐梁陈时期的辞赋 齐梁陈时期是赋风的重要转变时期。这时的赋,词 采更加艳丽,不但追求对偶精切,而且讲求声律 和谐,句式逐渐趋向骈四俪六,隔句作对;有的 则较多的运用五、七言诗句,而且是律化的诗句, 使赋更接近于抒情诗,出现诗赋合流的趋势 这段时期共有辞赋作家五十五人,辞赋作品一百七 十八篇。杰出的作家首推江淹,萧纲、萧绎在当 时也比较有名。
《别赋》通过对各种人离情别绪的描写,刻画了他 们各自不同的心理状态,表现了他们离别时的感 第三节 南朝辞赋 伤。赋将人们生活中这种普遍存在的感情加以概 括,又从各种人的生活经历中体现出来,并显示 一、刘宋时期的辞赋 其各自的特征,写得比《恨赋》更细腻,更富感 二、齐梁陈时期的辞赋 染力。 (一)江淹的《恨赋》和《别赋》 接下来看一下写情人之别,于忧伤中充满了诗意的 美感: 下有芍药之诗,佳人之歌,桑中卫女,上宫 陈娥。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 何!至乃秋露如珠,秋月如珪,明月白露,光阴 往来。与子之别,思心徘徊。
南朝刘宋时期的辞赋同整个文坛一样,风气发生了 第三节 南朝辞赋 明显的变化,即变平淡为绮丽,变典雅为新奇, 语不单行、文益藻绘,色彩更为浓丽。 一、刘宋时期的辞赋 杰出的辞赋有鲍照、谢惠连、谢庄 (一)鲍照的《芜城赋》 鲍照赋今存十篇,《芜城赋》是其最负盛名的代表 作。 《芜城赋》是一篇慨叹历史兴衰变化的吊古之作。 芜城指广陵(今扬州),广陵在西汉时已成为繁 华都市。到刘宋时,连遭破坏。鲍照大约于大明 四年至广陵,见其荒凉破败,乃作此赋以抒发其 今昔盛衰之感,故以“芜城”命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三节 南朝辞赋
一、刘宋时期的辞赋 萧纲赋今存二十三篇,其中较有特色的是写艳情的 赋如《眼明囊》、《鸳鸯》和《采莲》等。这种 二、齐梁陈时期的辞赋 艳情赋虽涉及女性美,但大体上都写得比较含蓄。 (一)江淹的《恨赋》和《别赋》 萧绎赋今存八篇,也较多涉及艳情。如《荡妇秋思 (二)萧纲、萧绎的赋 赋》 从萧纲萧绎赋可以看到,梁陈赋已完全摆脱汉大赋 的铺张扬厉,走向抒情化、骈偶化。这些赋文词 清丽,情思绵渺,描写细腻,有南朝民歌中风情 小调那种轻巧流丽的韵味。
中国古代文学史,章节测试第三编 第六章 魏晋南北朝散文和辞赋
第三编第六章魏晋南北朝散文和辞赋一、单项选择题1.被鲁迅称为“改造文章的祖师”的人是()。
A.曹植B.曹操C.王粲D.孔融【解析】B 鲁迅说曹操是“改造文章的祖师”,有“清峻的风格”——就是文章要简约严明的意思,他还“力倡通脱”。
2.下列属于曹植作品的是()。
A.《求自试表》B.《与繁钦书》C.《让县自明本志令》D.《求贤令》【解析】A 选项B为曹丕作品。
选项CD为曹操作品。
3.建安文章的作者都有很强的个性特点,其中尤有特色者为()。
A.曹植B.孔融C.曹操D.陈琳【解析】C 建安文章的作者都有很强的个性特点,这与建安士人心态关系密切。
时局给士人带来建功立业的机会,士人们又自视颇高,自信颇强,家家自谓握灵蛇之珠,咸以自骋骐騄于千里,造成了风格各异、异彩纷呈的局面。
其中尤有特色者为曹操。
4.王粲最著名的赋作是()。
A.《登楼赋》B.《思旧赋》C.《洛神赋》D.《三都赋》【解析】A 王粲最著名的赋作是《登楼赋》。
5.建安赋作家中,成就最高的是()。
A.王粲和陈琳B.曹植和刘祯C.曹植和曹丕D.王粲和曹植【解析】D 建安赋作家中,成就最高的是王粲和曹植。
6.魏晋之际的正始时期,政治黑暗恐怖,给士人的精神造成极大压力,表现在赋的创作,其情绪低沉抑郁,其表现委婉曲折,最典型的是()。
A.阮籍的《清思赋》B.曹植的《洛神赋》C.向秀的《思旧赋》D.曹丕的《悼天赋》【解析】C 魏晋之际的正始时期,政治黑暗恐怖,给士人的精神造成极大压力,表现在赋的创作,其情绪低沉抑郁,其表现委婉曲折,最典型的是向秀的《思旧赋》。
7.西晋散文的总体特征是()。
A.繁缛绮丽B.清词丽句C.粗犷豪放D.质朴自然【解析】A 西晋文坛也是注重形式技巧的讲究,以繁缛绮丽为特征。
8.《兰亭集序》的作者是()。
A.李密B.陆机C.王羲之D.陶渊明【解析】C 王羲之作《兰亭集序》。
9.下列属于左思作品的是()。
A.《籍田赋》B.《三都赋》C.《西征赋》D.《海赋》【解析】B 左思作品的是《三都赋》。
自考 古代文学史一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第一章建安风骨33.下列诗人属于建安诗人“三曹”的有(BCD )A.曹髦B.曹操C.曹丕D.曹植E.曹冲1.曹操与曹丕34.以下关于酒的诗句属于曹操所作的有(AC)A.何以解忧,唯有杜康B.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C.对酒当歌,人生几何D.置酒高堂,悲歌临觞E.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33.下列对曹操的叙述正确的有( ABCDE )A.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B.出身于官高望低的宦官家庭C.迎汉献帝都许,挟天子以令诸侯D.首开以乐府古题自作诗的风气E.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毫州市)人15.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首纯然描写自然景物的山水诗是( D)A.《蒿里行》B.《燕歌行》C.《野田黄雀行》D.《步出夏门行》18.第一首比较完整的山水诗是( B )A.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B.曹操《观沧海》C.陶渊明《读山海经》D.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22.被鲁迅誉为“改造文章的祖师”的是( A )A.曹操 B.曹丕C.曹植 D.孔融15.开创了文人“拟乐府”诗歌创作全盛局面的是( C )A.曹冲B.曹植C.曹操D.曹丕17.魏晋时期,开创文人“拟乐府”诗歌创作全盛局面的是( B ) A.蔡琰B.曹操C.曹丕D.曹植17.曹操诗中成就最大的是(A)A.四言乐府B.五言乐府C.七言乐府D.杂言乐府11.曹操诗的风格是(A)A.古直悲凉B.便娟婉约C.华丽壮大D.峻切讦直12.建安诗人曹丕的《燕歌行》是(A)A.逐句押韵B.隔句押韵C.三句押韵D.四句押韵15.建安时期,对我国七言诗发展有重大贡献的作家是(B) A.曹植B.曹丕C.王粲D.刘桢16.作为建安诗人之一的曹操次子是(B )A.曹植B.曹丕C.曹叡D.曹芳15.中国诗歌史上纯粹的七言诗始自( B )A.曹操《短歌行》B.曹丕《燕歌行》C.曹植《野田黄雀行》D.陈琳《饮马长城窟行》24.在文学批评史上提出“文以气为主”的是( A )A.曹丕《典论·论文》B.陆机《文赋》C.挚虞《文章流别论》D.刘勰《文心雕龙》14.曹丕诗歌的代表作之一是( C )A.《蒿里行》B.《薤露行》C.《燕歌行》D.《野田黄雀行》13.曹丕《典论·论文》提出的文论观点之一是(B)A.灵感说B.文气说C.宗经说D.滋味说2.曹植13.曹植在文学史上贡献最大的诗体是(B)A.四言诗B.五言诗C.七言诗D.杂言诗19.以“游仙”为诗名,始于(B )A.曹操B.曹植C.郭璞D.孙绰16.建安诗坛上最杰出的诗人是( C )A.曹操B.曹丕C.曹植D.蔡琰20.下列文句出自曹植《洛神赋》的是(A )A.翩若惊鸿,婉若游龙B.精骛八极,心游万仞C.孤蓬自振,惊沙坐飞D.春草碧色,春水绿波20.建安诗人曹植的著名赋作是( A )A.《洛神赋》B.《寡妇赋》C.《孔雀赋》D.《白鹤赋》18.中国诗歌史上首次以“游仙”为诗题的诗人是( D )A.曹操B.阮籍C.郭璞D.曹植16.曹植的诗被誉为(A)A.骨气奇高,辞彩华茂B.文多兼善,辞少瑕累C.真骨凌霜,高风跨俗D.怀文抱质,语气低婉3.建安七子及蔡琰32.“建安七子”包括孔融、王粲、徐斡和(ACDE ) A.陈琳B.蔡琰C.阮瑀D.应埸E.刘桢10.建安诗歌主要的特点是(C)A.高雅脱俗,优游闲适B.沉痛委曲,意蕴幽渺C.慷慨任气,高亢悲凉D.结藻清英,流韵绮靡19.建安七子之一王粲的辞赋代表作是( B )A.《登台赋》B.《登楼赋》C.《弹棋赋》D.《校猎赋》13.被刘勰评为“志深笔长,梗概多气”的诗风是指( A )A.建安诗风B.正始诗风C.西晋诗风D.东晋诗风15.下列作品中属于女诗人蔡琰创作的是(C )A.《娇女诗》B.《艳歌行》C.《悲愤诗》D.《美女篇》15.著名女诗人蔡琰的创作时代是(B )A.正始B.建安C.太康D.元嘉14.蔡琰著名诗句“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
第六章魏晋南北朝辞赋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辞赋的特点
刘师培在《论文杂记》中说:“建安之世, 一、抒情化及诗赋的合流
七子继兴,偶有撰述,悉以排偶易单行,即 二、语言趋向骈偶化,出现辞赋的一种 非有韵之文,亦用偶文之体,而华靡之作, 新形式——骈赋 遂开四六之先,而文体复殊于东汉。”他指 出,建安曹魏时期,是我国文风转变的重要 三、辞赋的题材大大扩展 时期。随着整个文风的转变,辞赋也处于重 大的转变之中,正是这个时期辞赋发展的重 要特点。
第二节 魏晋辞赋
一、建安、正始时期的辞赋
(一)王粲的《登楼赋》 创作缘起 《登楼赋》,是在荆州登麦城城楼所作。 王粲流落荆州,得不到刘表的重视,深抱怀才 不遇的感慨;又眼见兵燹日炽,国家离乱, 有家难归,内心充满悲愤与忧惧。故借登楼 骋望之机,寓情于景,写下这篇小赋。
第二节 魏晋辞赋 《登楼赋》写羁旅之愁与怀才不遇的悲哀。 一开始描绘荆州的险要与富庶,郊野的美景却 一、建安、正始时期的辞赋 引发了故乡阻隔的情怀。 (一)王粲的《登楼赋》 接着抒写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把眼前之景与欲 创作缘起 归不得的忧思联系起来,揭示了当时南北 内容 “壅隔”的政治背景。 最后进一步抒发时难未平、壮怀莫展的感慨。 《登楼赋》篇幅短小,语言精美,多用骈句, 写景与抒情结合紧密,是魏晋时期辞赋转变 阶段中的代表作之一。
第二节 魏晋辞赋
阮籍赋至今存七篇。他的诗“厥旨渊放,归趣难 一、建安、正始时期的辞赋 求”,其赋也多闪灼其辞,不直接涉及时事,但 (一)王粲的《登楼赋》 其愤世疾俗之情,却随时借题迸发,且辛辣尖刻。 其讽世之尤切者为《猕猴赋》。 (二)曹植的《洛神赋》 向秀的《思旧赋》比较有名。是向秀思念故友嵇康、 (三)阮籍、向秀与正始辞赋 吕安的抒情短赋。全篇总共不足二百字,几乎刚 开头就结束了。但从这种欲言而难语的文章体制 和文中悲凄的感情气氛,可以看出作者心情的沉 重以及当日政治的黑暗与恐怖。
自学考试 自考张悦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精讲5课件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张悦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第一编 先秦第二编 秦汉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第四编 唐/五代第一章 建安诗歌第二章 正始诗歌第三章 两晋诗歌第四章 田园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第五章 南北朝诗歌第六章 魏晋南北朝散文和辞赋第七章 魏晋南北朝的小说第一节 陶渊明的生平陶潜,字渊明,又字元亮,号五柳先生。
在彭泽令任上,辞官归隐。
选一、陶渊明田园诗的情思内涵(内容)1.描绘田园风光的恬美意境和朴茂生气。
2.真实描写躬耕生活及乐观心态。
3.记叙与农夫野老、素心挚友的往还。
二、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境界1.冲淡之美:创造了情味极浓的冲淡之美,平淡自然却韵味淳厚,最具代表的 是《饮酒》其五就创造出一个宁静平和的精神境界。
2.冲淡之美的原因:形成陶渊明平淡自然之美的原因,一是诗人心境的平和散 淡,二在于诗人语言的平易质朴。
3.真情实感:语言上质朴无华,不加雕饰,极尽纯净之美。
他的诗句魅力,在 于全是以他性情中自然流出的言语,在于内在感情力量。
第二节 陶渊明的诗歌成就拓展此处为感受文章风格,不用背归园田居 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 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第三节陶渊明的散文和辞赋陶渊明的文学成就:1.成就:① 开拓了新的诗歌领域——田园诗② 创造了冲淡之美的艺术境界——“开千古平淡之宗”2.作品:① 诗: 平和冲淡 —《饮酒》《归园田居》“金刚怒目”—《咏荆轲》《读山海经》② 文:《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等③ 赋:《归去来兮辞》《感士不遇赋》《闲情赋》第三节陶渊明的散文和辞赋拓展此处为感受文章风格,不用背归去来兮辞 节选 陶渊明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 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 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复习资料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六章魏晋南北朝散文和辞赋
简述《三都赋》的特点。
《三都赋》是西晋赋家左思的的主要成就,其特点:
一.内容丰富,详尽细致描写了蜀吴魏三国的山川城邑、鸟兽草木、风谣歌舞、重要人物。
二.精心锤炼语言,辞藻壮丽,下笔琳琅。
三.以求实的精神去创作。
简述建安赋作的特点。
一.有一个自觉主动行动辞赋创作的作者群。
如三曹、七子等。
二.建安作家由于思想较为自由,其赋作的题材更为广泛。
如大自然的寒暑阴晴《秋思赋》、飞禽走兽、瓜果树木等,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
三.建安赋作的抒情性进一步加强。
四.在艺术上也有新的发展,成为汉赋向南北朝骈赋变化的开端。
第七章魏晋南北朝文
名词解释:骈文
骈文是一种具有均衡对称之美的文体。
它实际上是广义的散文的一部分,但它与散体单行的狭义的散文相对比而有明显区别。
骈文的主要特征有四:对偶、用典、声律、辞藻。
简述《大人先生传》与《与山巨源绝交书》艺术之异同。
正始时期的文章都是“师心以遣论”,或直言指斥,言辞激烈而掷地有声;
或反语讥讽。
堪为代表的,就是阮籍的《大人先生传》与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
但两者在艺术上也有异同:
一.《大人先生传》中,作者对那些虚伪的名教人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描写。
针对这种规行矩步以谋私利的“君子”,大人先生予以有力的驳斥。
达到一种酣畅淋漓,具有震撼心魂的艺术效果。
二.《与山巨源绝交书》则是另一番风貌。
他拒绝山涛的举荐,不肯与司马氏合作,却以幽默嘲讽出之。
貌似平易之言,将其高洁不污之志尽显,且将官场之俗恶揭露得淋漓尽致。
嵇康、阮籍的散文,既继承建安散文重抒情重文采重个性的特点,又有鲜明独特的现实内容,是散文在重艺术特质方向上发展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