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一分》一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1认识分数《分一分(一)》北师大版

认识分数《分一分(一)》教材分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这套教材,分数这部分知识是分两次进行教学的。
第一次是三年级的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二次是五年级的系统学习分数知识。
本课是分数教学的起始课,是在学生认识整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第一次接触分数。
它是学生已经掌握整数平均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加减计算等知识的基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节内容创设了分苹果的情境,因为学生都有分苹果的生活经验:把1个苹果平分给2个人,每人分到这个苹果的一半(半个苹果)。
教科书提出四个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分数。
第一个问题是尝试用画图的方法表示“一半”,认识表示“一半”的分数;第二个问题是理解在方格纸上涂出图形的,就是涂出图形面积的;第三个问题是用折纸涂色的方法(或画图的方法)“创造”更多的分数,体会分数是表示一张纸的涂色部分与这张纸之间关系的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第四个问题是认识分数的写法和读法,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学情分析:小学生从认识整数发展到认识分数,是一次飞跃,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在生活中会碰到或听到过分数,但并不理解分数的产生是从等分某个不可分的单位开始的,而且在正式学习分数以前,学生已经会用“一半”这样的词来表达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可以看出学生生活里有这样的经验,只是还没有思考过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不会以分数来表述。
而数的概念却又是比较抽象的,学生建立起分数的概念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因此我们要结合“分苹果”“分图形”等具体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分数生活经验,借助图形的几何直观,帮助学生从形中抽象出数,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2、结合折纸、涂色等活动,利用面积模型表示简单的分数3、在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中,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学习重、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学习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师:淘气和笑笑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他们俩正坐在桌子旁分苹果呢,请看,淘气和笑笑在分苹果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出示课件)把4个苹果分给他俩,每人分几个呢?生:每人分2个,(为什么要这样分呢?)(这样公平)师:像这样每个小朋友分得的数量同样多,我们把这种分法叫——“平均分”。
三年级数学《分一分》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分一分》教学设计三年级数学《分一分》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分一分(一)”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分数》第一课时的内容。
对于分数这部分知识北师大版教材是分两次进行教学的。
第一次是三年级的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二次是五年级的系统学习分数知识。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对第六册的要求是: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这一课是分数教学的起始课,是学生对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充,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学生只有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知道分数的意义,才能学好后面的知识,所以,这节内容是本单元重点学习内容。
二、学情分析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从认识整数发展到认识分数,是一次飞跃。
儿童生活里没有这样的经验,无论是从意义上还是读写方法上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虽然在他们的口头语言中有1/2,但是不曾想过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尤其是分数既表示一个量,又表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意义理解较困难。
建立概念的过程也很慢的,语言的叙述更是存在问题。
不过,这节课的.知识是一个全新的知识,学生学习兴趣容易被调动。
开展数学活动学生会全身心的投入。
三、设计理念“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设计着眼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悟知识,抽象出概念。
这是其一。
其二,针对学生建立概念慢,为了让学生较好的理解简单分数的意义,以“分礼物”作为切入点,同时在部分环节中设计生活化问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认知分数,在独立思考,操作中数学活动真正体会理解分数的意义概念。
从而体现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又运用到生活中去的教学理念。
其三,新课程改革以来,发现式学习为多数教师所接受,并得到广泛应用,但接受式学习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两者结合运用,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分一分(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渗透分数的相对性。
(出示情境图)师:涂色部分都是一张纸的“1/4”吗?
组织学生集体交流,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虽然平均分的方法不同,但都是把一张纸平均分成了4份,给1份涂色,都表示这张纸的“1/4”。
(2)涂一涂、填一填。
把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把其中的1份、2份、3份、4份分别涂色。生独立涂一涂,填一填。再汇报交流。除了理解1/4,2/4,3/4,4/4的意义,师还要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同分母分数之间的关系,如,2/4是2个1/4,3/4是3个1/4,4/4是4个1/4,因此4/4=1。
课题
分一分(一)第二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能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
2.结合折纸、涂色的活动,利用面积模型表示简单的分数。
重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读、写简单的分数。
难点
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图纸,彩笔,月饼图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出示含有4块月饼的图片。把这4块月饼分给小强和小芳,可以怎样分?如果分得比较公平,每人分几块?(学生说出想法后,教师板书:平均分)
2.把2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块?
3.把1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块?
让学生想一想、猜一猜,也可用圆形纸片对折,重合等操作。
二、探究新知
1.认识更多分数。
(1)认识“1/4”。
师:(出示图形:一个正方形被平均分成四份,其中的一份涂上阴影)这个图形涂阴影的部分可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1/4”)
师:为什么?
生: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四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图形的“1/4”。
《分一分》经典教案

《分一分》经典教案《分一分》经典教案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分一分》经典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分一分》经典教案篇1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64-66页“分一分(一)”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3.能正确地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4.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以及自主探索精神,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读,会写简单的分数四、教学准备:水彩笔、直尺、正方形纸等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老师想和大家玩一个“拍手”的小游戏,你们愿意吗?生:愿意。
师:我出几个手指,你们就拍几下。
师出示5个、3个手指,生整齐、准确地击掌表示。
师:来点难的,行吗?生:行。
师:老师手里有4个桔子,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请你用拍手的方法表示出每人分得的个数。
(师出示桔子)师:老师手里有2个瓶矿泉水,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边玩师边演示。
) 师:老师手里只有1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学生都在迟疑,不知该怎么拍手)师:为什么不拍手呢?(每人只有半个,不会拍。
)师: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分一分。
板书课题:《分一分》师:是啊,每人只有半个,你能用什么方法来表示半个呢?教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一半也可以用1/2来表示)(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借助形象,感知1/2,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师:为什么可以用1/2来表示?(生迟疑)师:现在,请大家跟老师把这个苹果平均分开。
(师课件演示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
)师:我们把这个苹果平均分成了几份?生:两份。
课件闪烁其中的一半。
师:它是其中的几份?生:一份师边说边演示在课件中出示“1/2”:平均分(/),两份(2),它是其中的一份(1),这就是二分之一。
《分一分》教案

《分一分》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述职报告、心得体会、工作计划、演讲稿、教案大全、作文大全、合同范文、活动方案、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insights, work plans, speeches, lesson plans, essays, contract samples, activity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分一分》教案《分一分》教案(通用12篇)《分一分》教案篇1活动目标:1、了解生活中一些物品的用途并给予分类。
一年级科学(上册)-《分一分》 优质课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设计

课题:《分一分》教材分析:《分一分》是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10课,主要是对学生认识事物方法的训练,学习对物体的分类这种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分类的对象不局限于文具,还包括生活中的许多事物,使学生认识到分类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多便利。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给事物分类要依据一定的标准,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不同。
能力目标:1、能用不同的标准对积木或其他事物进行分类。
2、能把探究过程中学到的分类方法运用于新的情境中,对事物进行分类。
情感目标:1、体验与他人合作的愉快和共同进行科学探究的乐趣。
2、乐于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活。
教学重点:知道分类要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
初步学会对事物进行简单分类的科学方法。
教学难点:能把探究过程中学到的分类方法用于新的情境中,对事物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积木、铅笔、玩具教法、学法:从教学思路上讲,对积木、文具分类的价值在于让学生以物品为依托,认识和理解分类的方法。
对学生而言,这是个对分类及方法逐步构建的过程。
针对学生的基础情况,我选用了“自主探究法”“观察法”“讨论法”“谈话法”等,让学生经历分类的过程来了解分类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做中疑)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快手抓玩具”的小游戏,老师每说出一种玩具名称,就请你迅速地从讲台上这堆玩具里找到它。
我们比一比,哪位同学的观察最仔细,抓到的速度最快?(教师提前收集好学生带来的各种玩具)玩完这个游戏,你有什么感受呢?(生交流。
)生:各种玩具堆在一起,不好找。
生:玩具摆放得很乱,看不过来。
……看来游戏有些难度,那么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能让我们既简单又快速地发现目标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本领——分一分。
(导入课题)【设计意图:从学生喜爱的玩具入手,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让学生体验到游戏的乐趣,同时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为接下来学习分类及其标准做好兴趣引导。
】二、活动探究1、分积木,初步感知分类概念。
分一分教学设计

《分一分(一)》教学设计一、学习内容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67-69 页《分一分(一)》(第1 课时)。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认识分数”中第一节“分一分(一)”的第一课时。
本单元主要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大小比较和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
本单元重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和几何直观,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推理意识和模型意识。
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分苹果”情境出发,先引出“一半”,再让学生思考表示“一半”的方法,体会用分数表示的简洁性,进而引出的读法、写法和各部分名称。
接着通过“涂一涂”“折一折”“说一说”“辨一辨”等活动理解分数的本质意义。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后续学习分数乘除法的重要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教材主要设计了分苹果引入、表示“一半”、涂出二分之一、创造其他分数、认识分数读写及各部分名称、巩固练习和了解分数发展史等活动。
三、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前已认识整数和小数,建立了一定数感。
但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从整数到分数概念的扩展,与整数在意义、读写和名称上有很大差异。
前测结果显示,约56%的学生对“一半”的表达有困难,约92%的学生对的含义理解不足,约94%的学生对分数意义理解不足。
因此,教学中需适当提示,建立情境意义与平均分过程的联系,促进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四、学习目标1. 在分苹果情境中,通过动手操作初步认识“二分之一”,经历其形成过程,借助图形直观理解并感悟“二分之一”的含义,会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
2. 通过折纸、涂色、观察对比等活动,认识几分之一和其他分数,初步感知分数的产生是先分再数的过程。
在表达分数过程中,感悟分数的符号和大小,发展数感和符号意识。
3. 在分数产生过程中保持对新知的好奇,能创造性表达分数。
通过观看分数发展史,感悟古人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
五、学具、教具准备(一)学生准备圆形纸片、长方形纸片。
《分一分》教案15篇

《分一分》教案15篇《分一分》教案1一、教学目标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认识“钟、零”等8个字,会正确书写“哈、欠、钟、元、迟”5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在读、议、演中理解课文,了解元元迟到的原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4、在读中体悟到时间的重要,不能因为个人的喜好而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要做遵守纪律的孩子。
二、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课件三、教学过程(一)游戏感受一分钟,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有这么多老师和我们一起上课,高兴吗?(高兴)想让所有的老师认识你吗?坐的最端正回答问题最积极的孩子,老师一定会记住你的名字!下面我们开始上课:1.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一分钟(板书课题:一分钟)先我们就一起来做个游戏,感受一下一分钟到底有多长?全体起立,立正,两手前平举坚持站好一分钟。
时间到,同学们请坐,你觉得一分钟长吗?是啊,一分钟可以说很长,也可以说很短。
想把握安排好一分钟是很不容易的。
我们要认识一位小朋友元元,他因为一分钟而上学迟到了20分钟。
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板书:一分钟元元迟到20分钟(二)复习巩固,初步感知1.师:课文中的生字宝宝迫不及待地要和大家见面了。
(课件出示,学生开火车读)2.师:在这些生字中,你觉得哪些字最好记?你有哪些小窍门儿?(充分让学生交流自己识字的方法)看来,只要我们掌握了多种方法就能在短时间内记住很多字呢!3、师:如果把拼音朋友去掉,你还认识它们?(课件出示认读生字,并组词)4、师:老师想加点难度,你们还敢挑战吗?好,咱们来开火车读。
小火车从哪儿开?小火车从我这儿开。
5、师:同学们的词语认得真棒!认识了本课的生字和词语,老师相信你们肯定能把课文读得更准确、更流利。
请你自由地大声地读一读课文,把喜欢的段落多读一读。
(播放轻音乐)6、看到大家读得这么投入,老师也想来读读课文,请全班同学来当小评委,给老师提提建议,行吗?(播放动画课件)7、你想给老师提什么建议?你们又没有信心超过老师呢?(有)(三)精读课文,引导分析。
《分一分(一)》北师大版数学完美课件1

•
3、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清光 ,石上 清泉的 声音, 浣衣村 女的笑 声,渔 舟穿过 荷丛的 动态, 和谐完 美地融 合在一 起,有 声有色 ,有景 有人, 有静有 动,构 成了空 山秋天 恬静幽 美的乡 村生活 图景。
•
4.通过诗一般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 人过安 静淳朴 生活的 理想和 对污浊 官场的 厌恶。 诗中以 物芳而 明志洁 ,以人 和而望 政通。 泉水、 青松、 翠竹、 青莲, 可以说 是诗人 高尚情 操的写 照,也 是为诗 人理想 境界的 环境烘 托。
知识总结
分一分(一)(1)
在分数中,分数中间的横线叫作分数线,分数线下 面的数是分母,分数线上面的数是分子。
分数的读法:读分数时,先读分母,再读“分之”, 最后读分子。
分数的写法:写分数时,通常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 最后写分子。
北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谢谢观看
> 12 3
•
1、暮色苍茫,皎洁的明月升上了天空 ,银色 的月光 透过松 树的虬 枝翠叶 ,星星 点点地 洒落下 来。清 清的泉 水淙淙 地流泻 于山石 之上, 在月光 辉映之 下,宛 若一条 洁白的 绸布闪 闪发光
知识讲解
知识讲解
知识讲解
知识讲解
用一张纸折一折,涂一涂,你还能得到哪些分数?
在折纸时, 要平均分
知识讲解
用一张纸折一折,涂一涂,你还能得到哪些分数?
知识讲解
用一张纸折一折,涂一涂,你还能得到哪些分数?
知识讲解
v
知识讲解
知识讲解
理解分数的意义:
分数就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 一份或者几份的数。
•
7.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 间、地 点、官 职,人 物的行 为、实 效方面 ,应仔 细查对 原文的 词句, 全面理 解,综 合分析 ,两者 间的差 别正是 把握全 文的关 键所在 。对似 是而非 处,要 有借题 解文的 意识。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1《分一分(一)》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1《分一分(一)》教学设计北师大版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的《分一分(一)》。
我们将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 教学重点: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实物操作材料。
2. 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份实物操作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老师出示一份水果沙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果把这些水果平均分给你的好朋友,每位好朋友可以分到几种水果?2. 例题讲解:老师出示例题:有12个苹果,要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位小朋友可以分到几个苹果?老师引导学生用实物操作,将12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位小朋友分到3个苹果。
老师解释除法的意义:将12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就是用12除以4,得到的商就是每位小朋友分到的苹果数。
3. 随堂练习:老师出示练习题:有15个橘子,要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位小朋友可以分到几个橘子?学生独立完成,老师进行讲解。
4.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巩固:老师再次强调除法的意义,并通过PPT展示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分一分(一)12 ÷ 4 = 315 ÷ 5 = 3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有20个橙子,要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位小朋友可以分到几个橙子?2. 有30个香蕉,要平均分给9个小朋友,每位小朋友可以分到几个香蕉?答案:1. 20 ÷ 6 = 32,每位小朋友可以分到3个橙子。
2. 30 ÷ 9 = 3,每位小朋友可以分到3个香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了除法的意义,掌握了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北师大版三年下册数学《分一分(一)》说课稿

北师大版三年下册数学《分一分(一)》说课稿一、说教材分一分(一)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53--55页的内容。
分数认识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
教材把认识分数作为一个单元,足以说明学生建立分数这个概念需要一个过程,同时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也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所以在学习时我创设了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来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三年级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的整数知识,本课是在学生掌握“平均分”的概念和对除法意义认识以及对称图形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
学生在正式学习分数以前,已经会运用“一半”这样的词语,只是还不曾提升到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它们。
在丰富的生活资讯中,一部分学生是见过,听过,接触过简单的分数的。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3.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活跃学生的思维,更深入的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教学重点: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二、说教学方法1、教学方式教师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的作用,通过分、涂、折、说等手段及媒体辅助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而达到帮助学生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2、学习方式新的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就是转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因此本节课我采用了自主探索、动手实践、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
三、说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揭示问题1、让学生帮助老师分准备好的2个苹果,平均分给笑笑和淘气两个人,每人分得几个?2、接着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得几个?(一半)这个一半还能用我们学过的整数来表示吗?这个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讨论,但是,“半个”能用什么方式表示呢?让学生发挥想象,大胆创造,表示“一半”的方法【设计意图: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分一分(一)》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分一分(一)》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学内容分一分”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分数》的第一课时,《分数》这部分知识分两次进行教学。
《分一分》是在学生认识整数的平均分和小数的基础上,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是今后进一步研究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加减计算等知识的基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能理解整数的平均分和一半等概念,但只能模糊的表示某些量。
他们好奇心强,喜欢尝试,这都为研究本课打下了良好的研究基础。
三)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和新课标理念,确定以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过程与方法】会用折纸、涂色等方法表示简单的分数。
经历在详细情境中理解分数意义的过程情感与态度】会用分数描绘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在研究举动中感受数学的快乐,体味数学的实际使用。
四)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我把教学重难点确定为:重点:能正确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五)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长方形纸、正方形纸、圆形纸、蜡笔、尺子。
2、说教法与学法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数学研究的重要方式。
”基于以上理念,我采用以下教1法和学法情境教学法_“玩”中学,狭义尝试法_“动”中思,实验操作法—“做”中悟;合作交流法、自主探究法、动手操作法.三、说教学过程根据2011版新课标解读,教学设计的最根本的出发点和重心要放在学生的开展上—“为了学生的开展而教”。
结合以上的教法与学法,我设计了五个环节进行阐述。
一)设突引知,初步认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性和认知纪律,创设了“XXX和笑笑去郊游,准备分食品”的情境。
你能公正地帮他们分一分吗?从而引出课题《分一分》(板书)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引起足够正视,能捉住解决问题的枢纽,理解“平均分”接着提问:目前苹果只有一个,两个人怎么分才公正呢?这个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施展设想勇敢创造出表示“一半”的方法。
《分一分(一)》课件

桌上有四个苹 果,两个人可 以怎么分呢?
平均每人得 到2个苹果。
桌上有两个苹果, 平均分给他们, 怎么分呢?
平均每人得 到1个苹果。
平均每人得到 这个苹果的一 半。
桌上只有1个苹果, 平均分给两个人, 该怎么分呢?
1 2
1 2
1 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 取其中的1份,就是它的 2
第一关
用下面的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对吗? 对的画“√”,错的画“×”。
1 2 ((√ )
第二关
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5
5
36
8
6
5 10
第三关
小白猫和小黑猫去钓鱼,小白猫钓了9条鱼,小黑猫钓了6条鱼,
它们都吃掉了自己钓的鱼的 1 ,它们吃的鱼同样多吗? 3
分一分 三年级数学下册:《分一分一》(优秀11篇)

分一分三年级数学下册:《分一分一》(优秀11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下面是爱岗敬业的小编有缘人给家人们收集的11篇分一分的相关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分一分》教案篇一学情分析“分一分(一)”是小学数学教材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的内容,这是在学生已经学习的整数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运用到已有的“平均分”概念,将汉字转化为分数,用分数来表示数。
有一部分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听过或者认识到分数的一些知识。
教材分析教材的编排丰富,形象具体,引起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知识内容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分一分(一)”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53—55页的内容。
在认识整数和小数的基础上进行分数认识的教学,从整数到小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
通过“分苹果”、“涂一涂”、“折一折”等具体情境和活动,提供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平台,认识分数,了解分数的意义,逐步懂得读法、写法及各部分名称,为今后学习分数的加减运算、分数的大小比较等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认识分数,并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探究“分苹果”,个人思考“涂一涂”、“折一折”等活动,会表示简单分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与动手能力,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热爱数学,热爱生活。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分数,能正确读出、写出一些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理解分数的意义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练习法,演示法,动手操作法,讨论法教学学具四张苹果图片贴,一只记号笔,PPT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师:同学们,今天上课我带来了四个苹果(在黑板上黏上苹果图片贴),假如你有两个小伙伴,他们要分这四个苹果,那这四个苹果该怎么分呢?请同学们帮小伙伴想一想该怎么分?每个人分多少?该怎么表示你分出来的苹果个数?(设计意图:从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出发,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之中,同时培养符号意识)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活动一:涂一涂利用教材53页中的“涂一涂”,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一分(一)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
称。
2、结合具体情境和涂一涂、折一折等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
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3、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互相合作的学习态度和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掌握简单分数的写法和读法,体会
学习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法学法:自主探索、归纳总结、动手操作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正方形纸、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和老师猜猜这个谜语?
“八字下面藏一把刀”打一个字(分)板书
师:平时你们分过东西吗?能告诉我分过什么吗?
看来很多同学都有分东西的经历,那今天教师就请你们帮我来分一分。
1、出示课件问:老师手里有4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
(2个)
2、老师手里有2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1个)
3、老师手里有1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教师作出几
种情况,公平分最合理。
)
4、师:(每人只有半个)你想怎样来表示半个呢?请你试着用自己喜欢的图
形、符号或数字表示出“一半”呢?
5、学生动手创作,教师让学生展示说出自己的想法。
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方
法:有的学生用0.5,有的用折纸,有的用A从中间画竖线隔开,有的用B
从中间画横线隔开,有的用“双喜”的“喜”来表示物体的一半,有的用正
方形从中间画线隔开来表示,有的是1/2还有的学生用画图来表示。
6、在这些方法中同学们观察思考用哪种方法表示一半更简单呢?(1/2)
二、新课学习:
1、动手实践,理解新知。
(1)、涂一涂。
师:分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请看教材67页(出示图片:正方形、房子、花瓶、正六边形)同学们先观察这些图片有什么特征(轴对称图形),它们里面就隐含了很多的分数。
你能表示出它们的二分之一吗?让我们一起来涂一涂吧。
师:涂完的小朋友,请先小组内互相交流检查一下。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作品拿到前面来展示一下?(学生出色片段)
生1:我把六边形的上下两个边的中间用线连起来作对称轴,然后涂出其中的一份。
生2:我把六边形的对角用线连起来作对称轴,涂出其中的一份。
生3:我把正方形对折画出它的对称轴,然后涂出其中的一份,表示二分之一。
(学生作品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师:二分之一还可以表示很多物体的一半呢!
(2)、找一找。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的物体或事物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你能找一找吗?先看一看,再思考一下,你可以边找边说,看谁找的最认真,最多!
(3)、判断下列图形中的阴影部分是不是1/2。
(出示图片)
2、老师和同学们做第二个游戏。
(1)、折一折。
师:每个人拿出1张正方形纸请你对折两次然后展开观察这张正方形的纸被分成了几部分,各部分有什么特征?
师:涂出其中的一份,想想这一份是几分之几?(四分之一)涂出两份呢?(四分之二)三份呢?(四分之三)四份呢?(四分之四)
师:刚才我们通过涂一涂、找一找、折一折发现了很多分数,但你们发现了没有:我们都是在怎样分的基础上才得到分数的?
师:对了,只有在平均分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得到分数,像二分之一、四分
之一、四分之二等都是分数。
(2)、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分数究竟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刚才我们在
正方形上涂的三份要用分数3/4来表示,(教师板书),分数中间的横线叫
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分数线下面的数4叫分母,表示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
成了四份,分数线上面的3叫分子,表示取了其中的三份,这个分数怎么读
呢,先读分母,再读分数线,分数线读作“分之”,最后读分子。
这个数读
作:四分之三。
写分数的时候要先写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再写分数线下面的分母,然后写
分数线上面的分子。
这个分数就写好了。
大家试着写一下二分之一。
三、巩固练习
好了,分数王国的国王看到大家学的这么好,就给大家设了一个闯关游戏,
你们想玩吗?进行课后练习。
1、让学生根据图形说一说下面分数表示的意义
2、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并读一读。
四、拓展与小结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找一找生活中用分数表示的事物。
分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只要你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我们的身边到处
是分数,我们的四周处处是数学。
作业设计:
1、完成教材练一练习题
2、生活中哪些事物可以用分数表示?
板书设计:
分一分
4
3
读法:先读分母,再读分之,最后读分子。
写法: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