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课件.1.1圆
1.1.1 认识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课件- 北师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归纳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②棱柱的侧面是长方形,圆柱的侧面是 曲面;
③棱柱有顶点,圆柱没有顶点.
棱锥
三棱锥 四棱锥 五棱锥
想一想
下面物体可以近似地看成由一些常见几何 体组合而成,你能找出其中常见的几何体吗? 你还能举出其他组合几何体的例子吗?
随堂练习
1.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分别类 似于棱柱、圆柱、圆锥、球。
2.请完成下表.
2.六棱柱的侧棱、底面、 侧面分别有何特点?
侧棱长相等, 上下底面形状相同, 侧面的形状是平行四边形.
3.长方体、正方体是棱柱吗?
长方体、正方体都是四棱柱.
三棱柱
四棱柱
五棱柱
六棱柱
棱柱的命名通常是按底面图形的边数来命名的.
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的侧棱、底 面、侧面分别有何特点?
三棱柱
四棱柱
五棱柱
六棱柱
侧棱长都相等,上下底面形状都相同, 侧面的形状都是平行四边形.
棱柱可以分为直棱柱和斜棱柱.
侧面是 长方形
直棱柱
侧面是 平行四边形
斜棱柱
本书只讨论直棱柱 (简称棱柱)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棱柱与圆柱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
都有上、下两个底面,都有侧面. 不同点:
①棱柱的底面是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 多边形,圆柱的底面是圆;
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
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第1课时 认识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以下常见物体的形状跟哪些几何体类似?
圆柱 圆锥 正方体 长方体 棱柱 球
说一说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1圆的认识(一)1.1圆的认识(一)课程设计 (2)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1圆的认识(一)1.1圆的认识(一)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本课程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第一课,介绍了圆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术语。
在明确了圆的定义和性质后,为后续的圆相关知识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1.了解圆的定义和性质;2.掌握圆心、半径、直径等重要术语的概念;3.能够正确地阅读和绘制圆,理解圆的相关概念。
三、教学设计1. 圆的认识学习目标1.了解圆的基本概念和定义;2.掌握圆的性质:圆在平面上的图形形状唯一确定,任意两点之间都有且仅有一条线段与圆相交。
教学步骤1.课前预习:学生预习教材第一课,了解圆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2.提问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几何图形”这一知识点,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什么是圆?圆和其他几何图形有什么区别?3.讲解圆的定义:教师通过图像和文字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圆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圆形是由一条长度为r的线段所构成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
4.讲解圆的性质:依据圆的定义,再向学生讲解圆的性质,让学生了解圆在平面上的图形形状唯一确定,任意两点之间都有且仅有一条线段与圆相交。
2. 圆的术语学习目标1.掌握圆心、半径、直径、弧等重要术语的概念和意义;2.能够正确地使用圆的相关术语。
教学步骤1.课前复习:学生复习教材第一课圆的相关知识。
2.讲解圆的术语:教师通过图片和图示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圆的术语,例如圆心、半径、直径、弧等,让学生对圆的术语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3.练习:教师根据课堂情况,设计不同的练习题,并引导学生进行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圆的相关术语的使用。
3. 圆的绘制学习目标1.能够正确地绘制圆;2.能够准确地阅读已经绘制好的圆。
教学步骤1.讲解圆的绘制:教师向学生演示如何使用圆规和直尺绘制圆,并提醒学生注意在绘制中心和确定半径的过程中需要精心思考,保证绘制的圆形圆滑美观。
2.练习:教师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操练习,提高学生的绘制技巧和思维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1.1《圆的认识(一)》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1.1《圆的认识(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圆的认识(一)》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圆的定义、圆的半径、圆心、圆的直径、弧、扇形等。
这些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圆的周长、面积等知识的基础。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圆的概念,让学生体会圆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对一些基本的几何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圆的特征和性质,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理解和掌握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圆的定义,掌握圆的半径、圆心、直径等基本概念,能用圆规和直尺画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探究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圆的定义,圆的半径、圆心、直径等基本概念,用圆规和直尺画圆。
2.教学难点:圆的特征和性质的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发现法”、“实践操作法”、“合作交流法”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圆规、直尺、圆形的实物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圆的特征。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圆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自主地探索圆的特征,理解圆的定义、半径、圆心、直径等概念。
3.实践:让学生用圆规和直尺画圆,巩固所学知识。
4.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圆的特征和性质。
5.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圆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圆的特征和性质。
主要包括圆的定义、半径、圆心、直径等基本概念,以及圆的性质。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1.1《圆的认识(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1.1《圆的认识(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圆的认识(一)》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的第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圆的定义,圆的半径,直径,圆心,圆的对称性,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这些内容是学生对圆的基本认识,为以后学习圆的进一步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对图形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圆的特殊性质,如对称性和周长、面积的计算,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理解圆的特点和性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圆的定义,掌握圆的半径、直径、圆心等基本概念,了解圆的对称性,学会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法,提高自己的几何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和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圆的定义和性质2.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圆的定义和性质。
2.操作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圆的半径、直径等概念。
3.问题驱动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圆规,直尺,圆形的实物,如硬币、圆桌等。
2.课件:圆的定义,圆的性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的动画演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硬币、圆桌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什么是圆?圆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呈现圆的定义和性质,如圆心、半径、直径等概念,以及圆的对称性。
同时,让学生实际操作,测量硬币的半径和直径,加深对圆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每组给出一种方法,然后全班交流,总结出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公式。
4.巩固(10分钟)利用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1圆的认识(一)1.1圆的认识(一)课程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1圆的认识(一)1.1圆的认识(一)课程设计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会:1.了解圆的定义及其相关概念;2.掌握圆的画法和测量方法;3.理解圆与周长、面积的关系。
教学内容学习内容1.圆的定义及相关概念;2.圆的画法及测量方法;3.圆的周长及其计算方法;4.圆的面积及其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1.圆的定义及相关概念;2.圆的画法及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1.圆的周长及其计算方法;2.圆的面积及其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导入1.教师出示一个圆形物体,让学生发言说出它的特点;2.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尝试描述圆的形状、特点和性质;3.引导学生了解“圆是一个由一条不断移动的线段上所有点组成的图形”的定义。
拓展1.教师介绍圆的相关概念:圆心、直径、半径、圆周、弧度等;2.老师利用圆形硬币或者其他材料,介绍如何画圆。
确定圆周1.老师提供不同大小的圆卡片,让学生尝试将不同大小的卡片自由拼凑成一个完整的圆;2.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圆周的概念,并让学生尝试沿圆周按一定的长度贴上颜色不同的纸条,以便更好地理解圆周的长度。
计算圆的周长1.老师向学生介绍计算圆周的公式:C = 2πr;2.老师在黑板上手写步骤,让学生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3.老师出一些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计算圆周的理解。
计算圆的面积1.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圆的面积的概念,并介绍计算圆面积的公式:S =πr²;2.老师在黑板上手写步骤,让学生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3.老师出一些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计算圆面积的理解。
总结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圆的定义、画法、周长和面积的关系;2.老师出一道综合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课程评价教师评价1.教师能够生动形象地介绍相关概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圆的定义。
2.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评价1.学生对课程内容深入浅出、生动有趣表示赞赏;2.学生认为课程中的练习题让自己有效地巩固了所学知识。
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数学上册:1.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课件(共31张PPT)

作业
完成课本习题。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丰富的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进一步认识点、 线、面并初步感受点、线、面之间的关 系。
2.进一步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 图形的过程,从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的 角度认识常见几何体的某些特征。
3.通过观察、分析、抽象概括,提 高认识空间图形的能力。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练习2:给几何体分类
分类一
(1)
(2)
(3)
按“柱锥球划”分:
(4) (5)
(6)
(1)(2)(4)(6)是柱体;(5)是锥体;(3)是球体
分类一
(1)
(2)
(3)
(4) (5)
(6)
按面的曲或平划分:
(3)(4)(5)是一类,组成它们的面中至少有一个是曲 的;(1)(2)(6)一类,组成它们的各面都是平的。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 2.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圆柱、圆锥、 棱柱、棱锥、球,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 述它们的某些特征以及分类。
大家一起来参观我的书房
正长圆圆球方方柱锥体体
常见的几何体
正方体
长方体 圆柱 圆锥
球
这是什么东东啊? 是三棱柱吗? 三棱锥
棱柱
棱柱的特点
谢谢
直棱柱,简称棱柱, 它的侧面均为长方形, 我们本册书只研究直棱 柱。
斜棱柱
你能说说圆柱、圆锥、棱柱的形状具有哪些特征?
议 一 议
相
下底面都是圆,侧面
同
都是曲面。
点
不 同 点
有三个 面,上、下 两底面是形 状完全相同、 平行的两个 圆。
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1.1圆课件

§1.1《圆的认识》
1:情景引入 问题:你想过没有,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车轴又是安装在哪儿的?又是为什么?
2:探索新知 我们周围有很多物品的面是圆形的如: 硬币的面、钟面、圆桌的面、茶叶筒的上下面等等.
你还能举出哪些物品的 面是圆形的?
2:探索新知 你还能举出哪些物品的 面是圆形的?
2.按要求画出半径或直径,用字母表示并测量.
4、课堂小结:
圆的认识
圆心 O 半径 r 直径 d
同圆内,半径有无数条,长度都相等。 同圆内,直径有无数条,长度都相等。 同圆内,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或者说直径是半径的2倍。
5、评测练习:
1.判断:
(1)在同一个圆内可以画100条直径。(√ ) (2)所有的圆的直径都相等。 (× ) (3)等圆的半径都相等。(√ )
2:探索新知 探究3:
圆心
O
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
2:探索新知 探究3: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2:探索新知 探究3:
圆心 O 半径 r 直径 d
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
(2)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
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
(3)同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同一个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4)你还有什么发现?
在一个圆中,直径是最长的线段; 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3、练一练:
1.找出下面各圆的半径或直径并用字母表示.
(4)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
第一课时§1、1、1柱、锥、球的结构特征1

二数学必修二 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青岛天龙中学高二数学备课组 二数学必修二 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青岛天龙中学高二数学备课组第 1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1.1.1 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学习目标:1. 理解多面体、旋转体的有关概念;2. 能根据几何结构特征对空间物体进行分类;3. 会用语言概述棱柱、棱锥、棱台、圆柱、圆锥、圆台、球体的结构特征. 【课前准备】(预习教材P 2~ P 6,找出疑惑之处)【课堂引入】小学和初中我们学过平面上的一些几何图形如直线、三角形、长方形、圆等等,现实生活中,我们周围还存在着很多不是平面上而是“空间”中的物体,它们占据着空间的一部分,比如粉笔盒、足球、易拉罐等.如果只考虑这些物体的形状和大小,那么由这些物体抽象出来的空间图形叫做空间几何体.它们具有千姿百态的形状,有着不同的几何特征,现在就让我们来研究它们吧! 【新课导学】(先阅读教材P2---P6,用笔进行勾画,动手、动脑、积极思维,再针对二次阅读并回答导学案的填空,找出自己的疑惑和需要讨论的问题,准备课堂讨论、质疑;)一多面体与旋转体1. 我们把若干个______________围成的几何体叫做__________2.我们把有一个____________绕它所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旋转形成的封闭图形叫做_____________.二. 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1.棱柱:有两个面 ,其余各面都是 ,并且每相邻两个 的公共边都相互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多面体叫做棱柱。
(1)侧棱 叫做直棱柱。
底面是 的直棱柱叫做正棱柱。
(棱柱中有斜棱柱直棱柱、正棱柱等。
)(2)棱柱的表示:用表示顶点的大写字母表示。
图中的棱柱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棱柱的性质:侧棱都 ,侧面是 。
【探究】“有两个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多面体叫做棱柱。
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1 圆的认识(一)

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1 圆的认识(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2至4的内容。
学习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在观察和操作中体会圆的结构特征。
2、在画圆的过程中,理解同圆中半径、直径以及直径和半径之间的关系,体会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3、能用圆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教学重点:1、经历画圆的过程,能在观察与画圆的过程中感受圆的特征。
2、准确运用数学语言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教学难点:1、能运用圆的特征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能运用圆规熟练准确地画圆。
学情分析: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工、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和初步认识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这是学生研究曲线图形的开始,也是学生认识发展的又一次飞跃。
教材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出发,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激活已经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经验,促使学生逐步归纳内化,上升到数学层面来认识圆,体会到圆的本质特征。
教具学具:课件、圆规、直尺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谈话引入:今天非常高兴能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研究一个数学问题。
我们以前已经初步认识了圆,你能找出生活中哪些物品的形状是圆的吗?课件出示。
师:看来大家平时非常留心观察。
课前请同学们画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并把它们剪下来,你们准备好了吗?师:把它们举起来,大家互相看一看。
回想自己画圆、剪圆的过程,你能说说圆是什么样子的吗?(师一手拿一个圆)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圆的边是弯曲的,跟以前学的长方形、正方形的边是不同的。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种平面上的曲线图形。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借助生活中圆形物品的呈现,通过观察、想象、对比等活动,让学生在感受各种圆形及其组合起来的图案带来的美,同时也渗透爱祖国的思想教育。
二、探索新知(一)观察思考、小组交流。
1、(分别呈现课本套圈游戏中的三幅图)这些小朋友是在干什么?他们是怎么站的?对他们这种玩法你有什么想法?这种玩游戏的方式公平吗?为什么?2、小组汇报,全班交流,小结。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四章.. 圆 完美课件

弦、直径
E
D
C O
A
B
F
弦
E
B
C
O
D
A F
直径
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
经过圆心的弦叫做直径.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四章24. 1.1 圆 课件
A B 探究
⊙O中有没有最长的弦?
证明: 连接OA、OB.
A
在△OAB中,
O
OA+OB > AB
(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 OA、OB 均是半径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四章24. 1.1 圆 课件
观察
观察车轮,你发现了什么?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四章24. 1.1 圆 课件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四章24. 1.1 圆 课件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四章24. 1.1 圆 课件
车轮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四章24. 1.1 圆 课件
G
F
D
K
5.在图中,找出两条弦,一条优弧,一条劣弧.
弦:GH 、CD;
CHK、CHG、CKH、CKI..优弧: KD 、 GK、 GC、 KC...... 劣弧:
6. 一根5m长的绳子,一端栓在柱子上, 另一端栓着一只羊,请画出羊的活动区域.
5
参考答案:
5m 4m o
5m 4m o
6. 一个8×10米的长方形草地,现要安装自 动喷水装置,这种装置喷水的半径为5米,你准 备安装几个? 怎样安装? 请说明理由.
静态定义:
圆心为O,半径为r的圆是所有到定点O的距离 等于定长 r 的点的集合.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四章24. 1.1 圆 课件
三年级上道德与法治1.1《学习伴我成长》第一课时 课件

在远古时代,人们没有 工具可以计算时间,只能按 照太阳和月亮的升起落下, 简单地把时间分成白天黑夜, 有句俗语说“日出而作日入 而息”,就和古时候人们的 时间观念有关。
日出而作或日落而息
3 新知讲解
再后来,人们通过观察 发现,不同时刻,太阳照出 的影子指向不同位置,于是 就制作了日晷来计算时间, 并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
3 新知讲解
到近代,科技发展迅速 ,人们学会运用机械动力来 制作可以准确报时的机械钟 ,并且将时间更细致地分成 了24个小时,将时间记录细 化到分秒。
3 新知讲解
你还能找出生活中哪些通过不断学习带来的变化呢?
飞机是模仿鸟儿飞翔的办法创造的,通过加 上一对翅膀,让人也能飞起来。
3 新知讲解
人们通过观察学习,认识到气温对植物生长的作用,通过用各种 方法改善环境,发明了大棚蔬菜,让大家冬天也能吃上新鲜蔬菜。
现在的知识更新换代 速度很快,每一届学生的 成长环境不一样。作为老 师也必须多学习新知识, 不断改变教学方法,才能 更好地传授知识。
3 新知讲解
没有人一生下来就 会做父母。怎样和孩子 相处,怎样教育孩子, 都是学问。我们也需要 不断学习,才能成为合 格的父母。
现在科技越来越发 达,化肥、耕种机器都 让种田变得更加简单, 要是不学习可就掌握不 了这些本领,也没法让 地里长出更多粮食。
3 新知讲解
我们小孩子需要学习调查对象 调查方式
我 爷爷奶奶、爸爸妈妈…… 观察、询问
做一个小调 查,看看大人们 平常在学什么?
调查内容
1.学什么 2.为什么学
我的发现
学这个是为了……
3 新知讲解
年轻的时候家里穷, 没钱学画画,现在有时 间了,生活也宽裕了, 就想把没实现的爱好捡 回来。
1.1《第一课时》课件

人生如画亦如歌。有 人说中学时代为我们的 人生长卷打上最美丽的 底色?你怎么认为?
2、把握中学时期 全面提升自我
(1)中学是我们的身心和智能迅速成长和 发展的时期,也是我们掌握知识、塑造自我 的黄金时期。
(2)在中学,我们将接受良好的教育, 唤醒自身的潜力,锻炼自己的才能,使自 己在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
3、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 (1)含义: 让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 要接受的教育。
统一性 强制性
(2)时间: 小学+初中
九年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报告数据显示,中国九年义 务教育人口覆盖率已达100%,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超 过100%,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99.8%。 十二年义务教育,是指将高中教育 纳入到义务教育范围之内从而推行十 二年义务教育,中国已经有个别地区 试行了这一措施,但主要还集中在沿 海等发达地区,没有大范围普及。
学习地理,能使我们—— 开阔视野,正确认识人类与地理
环境的关系,合理安排生产生活 学习思品,能使我们—— 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树立正确的 人生观、价值观,做“四有”新 人
读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周密, 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 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培根
(3)为什么要求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 须要接受义务教育? 只有我们每个少年儿童在成长的适 当阶段都能上学受教育,才能帮助我 们健康成长,让我们成为有理想、有 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能提 高全民族的素质。
国家要求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要接受义 务教育
பைடு நூலகம்
在云南省怒江边傈僳族聚居的马吉乡, 同学们最大的梦想就是希望有一座桥,可以 每天走路上学。 面对波涛翻滚的怒江,姐姐娜香和当地 的孩子们每天冒着生命危险溜索上学。 瓦娃七岁了,他也想上学读书,可是妈 妈不放心他溜索过江。他十分羡慕上学的姐 姐。 朔朔寒风中,支教的女教师穿着厚毡靴 仍然感觉脚冷,可马吉乡的孩子们穿着塑料 拖鞋,依然快活地学习和游戏……孩子们光 着小脚、排排坐,支教女教师用尺子一个一 个量他们的泥脚板,为他们募捐鞋子。 春暖花开的季节,在社会各界的爱心捐 助下,马吉乡第一座“爱心桥”建成了,瓦 娃和孩子们穿上新鞋子,终于可以第一次走 路上学。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圆的认识青岛版(五四学制)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圆的认识青岛版(五四学制)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圆的认识青岛版(五四学制)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一个章节第一节的内容,主要是认识圆。
我们会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圆形物体,了解圆的特征,学习圆的周长和直径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圆的概念,能够识别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并掌握计算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们能够理解圆的特征,掌握计算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方法。
难点是让学生们能够将圆的概念应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会准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物体,如硬币、碗、轮胎等,还有一些圆形的模型,如圆规、圆盘等。
学生们需要准备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重要的知识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让学生们观察教室里的圆形物体,如窗户、桌子等,引导他们发现圆的特征。
2. 讲解:我会用圆规和圆盘演示圆的画法,讲解圆的定义和特征,让学生们通过观察和实践来理解圆的概念。
3. 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计算圆的周长和直径,巩固他们刚刚学到的知识。
4. 应用:我会给出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自行车轮胎的周长,让学生们应用圆的知识来解决。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圆的特征:1. 所有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2. 圆的周长=2πr3. 圆的直径=2r七、作业设计1. 计算练习:计算下列圆的周长和直径。
(1) 半径为5厘米的圆(2) 直径为14厘米的圆2. 应用练习:计算自行车轮胎的周长,假设轮胎的直径为65厘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圆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大多数学生能够掌握计算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方法。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些学生还是会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加强练习。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们在生活中寻找更多的圆形物体,尝试计算它们的周长和直径,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1.1 《圆的认识》(课件)

➢ 由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
➢ 圆心到圆上各点的距离相等。
探究新知
试一试:1.用下面的方法可以测量出没有标出圆心的圆的直径。
量出的最大读数对
应的线段就是直径。
将“0”刻度
线对准圆上 量直径法
任意一点。
移动三
角板的
另一端。
夹圆法 两块三角板之间
的距离就是直径
是圆的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圆的各部分名称。
圆有无数条直径和半径,在同圆或等圆中,
直径是半径的2倍,即d=2r或 r = 。
d
O
r
课堂作业
1
按照要求画出半径或直径,用字母表示。
.r
画出半径 r
.
d
画出直径d
课堂作业
2
下面的图形中,圆的半径是多少厘米?
12cm
12÷2÷2=3(cm)
答:圆的半径是3厘米。
量出没有标出圆心的圆的直径,也可以找出圆心。
课堂练习
1
(1)下面(
A
C )图形是圆形。
B
C
(2)直径是6厘米的圆,半径是( A )厘米。
A.3
B.6
C.1.5
课堂练习
2 圆的半径表示正确的是( C )。
o
r
A
o
o
r
r
B
C
课堂练习
3 找出下面各圆的半径或直径,并用字母表示。
r
d
r
d
课堂练习
4
填表。
圆有无数条对
形,这些折痕
称轴。
所在的直线都
是圆的对称轴。
圆的所有对称
1.1 认识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第1课时)(课件)七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2024)

(一)按柱体、锥体、台、球体分: 圆柱
柱体
棱柱
圆锥
简单的几何体
锥体
棱锥
球体
典例剖析
例1 分别说出下列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所属立体图形的形状 名称.(1)高尔夫球;(2)火柴盒;(3)电池;(4)用转笔刀削成 的铅笔尖.
解:(1)高尔夫球—球体; (2)火柴盒—棱柱; (3)电池——圆柱; (4)用转笔刀削成的铅笔尖——圆锥.
圆柱 圆锥 圆台
棱锥 棱柱
圆锥 圆柱 球
课本练习
1.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分别类似于棱柱、 圆柱、圆锥与球
解:类似于棱柱的有小木箱等;类似于圆柱的有生日蛋糕等; 类似于圆锥的有冰激凌等;类似于球的有足球等. 2.请完成下表:
棱柱 三棱柱 四棱柱
面的个数 5 6
顶点的个数 6 8
棱的个数 9 12
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1.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第一课时 认识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目录/CONTENTS
学习目标
情景导入
新知探究
分层练习
课堂反馈
课堂小结
学习目标
1.能识别不同几何体的名称、形状、构造特点,能对它 们进行简单分类.(重点) 2.掌握棱柱的特征及其面的个数、棱的条数、顶点的个 数之间的关系.(难点) 3.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感受点、线、面、体之 间的关系.(重点)
情景导入
新知探究
1.立体图形的认识
小 颖 的 书 房
棱锥
棱柱
看一看哪些物体的形状与你在小学学过的几何体类似?
想一想
1.图中哪些 物体的形状 与长方体、 正方体类似? 2.哪些物体 的形状与圆 柱、圆锥类 似?
1.1.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一课时)课件(人教版选修4)

答案: A
共 64 页
35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化学反应过程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 B.化学反应可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C.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与其反应物的量有关 D.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都是以热能的形式表现出来 的
答案: D
共 64 页
36
4. 我们把拆开 1 mol 共价键所吸收的能量或形成 1 mol 共价键所放出的能量叫键能,已知 Cl- Cl 键的键能为 247 kJ/mol,下列有关键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共 64 页
9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1课时 反应热 焓变
课标定位:①知道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 量转化形式。②了解反应热的概念,知道化学反应热效应与反应
的焓变之间的关系。
共 64 页
10
预习设计
自主探究
课前预习打基础 · 自学能力步步升
共 64 页
11
填一填· 知识清单
40
共 64 页
5
3.热点 (1)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本质。 (2)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3)燃烧热的含义。 (4)盖斯定律的意义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共 64 页
6
链接情景
中国迈向太空的“第一步”
共 64 页
7
“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点火!” “起飞!” 刹那间烈焰升腾,大漠震颤。宛如巨龙的橘红色火焰 划破秋日的戈壁长空,托举着“ 神舟七号 ”飞船的火箭, 在地动山摇般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直指苍穹。
答案:A
共 64 页
31
【活学活用 2】 不正确的是( )
1.1.1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课件-2020-2021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船去桅杆最后消 失,船来桅杆 最先出现
想一
想:这说明了什么呢?
地 球 的 大 小
地球表面积: 5.1亿平方千米
平均半径: 6371千米
随歌谣学地理
地球是个圆球体,这个事实人共知 探求地球形状史,伟人献身我辈记 庐山起义是半径,五点一亿表面积 要知赤道有多长,坐地日行八万里
地球仪:是地球的
模型。
地球仪的主要用途:
1.可直观地表现地球的 面貌和地理事物的分 布。
2.能演示地球的运动等 自然现象。
地球仪与我们的地球有什么不同呢
地球的实际形状是个椭球体,而地球仪是个圆形 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不存在的地理事物,例
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的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 度。
地球仪上还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而这个 地轴在地球上却没有。
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 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 置、形状及名称等。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Earth and Globe
我 球
们
地球
地
居
住
城
美国大峡谷
日本富士山
喜马拉雅山脉
地球的形状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延续了几千年
古人眼中的天地形状
根据太阳和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是个球体。
麦哲伦环球航行
当代的太空观测
阿波罗17号拍 摄的地球全貌, 这是人们第一 次看到地球的 真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