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胜任力模型在企业人员招聘中的应用
招聘管理中的胜任力模型设计与应用
![招聘管理中的胜任力模型设计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6647275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bd.png)
招聘管理中的胜任力模型设计与应用在现代企业中,招聘管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招聘合适的人才对于企业的发展和业绩至关重要。
然而,如何准确地评估候选人的胜任力,以确保招聘出最佳人选,一直是人力资源管理者所面临的挑战。
为应对这一挑战,胜任力模型的设计和应用成为一种被广泛采用的方法。
胜任力模型是根据特定岗位或职位的工作要求和企业文化等因素,对候选人所需的能力、知识、技能和行为进行详细描述和分类的框架。
通过使用胜任力模型,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岗位的要求,更准确地匹配候选人,并成功地预测候选人在未来工作中的表现。
设计胜任力模型的第一步是确定关键胜任力。
关键胜任力是指对于特定岗位或职位而言,最为重要、最需要的能力和素质。
确定关键胜任力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和分析,包括与岗位相关的数据和信息的收集,以及与员工和管理层的深入访谈。
通过这些研究和分析,可以得出一个清晰的关键胜任力列表。
在确定关键胜任力之后,接下来是对这些胜任力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类。
这些描述和分类需要具体到每一个能力、知识、技能和行为,并分为不同的层级或等级。
例如,一个销售岗位的关键胜任力可能包括客户沟通能力、销售技巧、市场知识等。
针对这些关键胜任力,可以进一步详细描述每个能力的要求和预期表现。
除了对胜任力进行描述和分类之外,还需要为每个胜任力设定相应的评估方法。
评估方法可以包括面试、测试、考核和实际工作表现等多种形式。
通过不同的评估方法,可以全面地了解候选人是否满足岗位要求,并对其在未来工作中的表现做出预测。
胜任力模型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招聘过程中,还可以在员工发展、绩效管理和职业规划等方面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将胜任力模型与绩效管理相结合,企业可以更好地识别和培养高潜力人才,并制定个人发展计划。
此外,胜任力模型还可以辅助员工的职业规划,帮助他们了解自己在职业发展上的短板和不足,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来弥补。
总之,胜任力模型的设计与应用在招聘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胜任力模型在招聘中的应用
![胜任力模型在招聘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c3f2879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d9.png)
胜任力模型在招聘中的应用背景介绍:随着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企业在招聘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为了找到最佳的人才,企业需要一种有效的方法来评估候选人的能力和潜力。
在这方面,胜任力模型成为了一种广泛应用的工具。
本文将探讨胜任力模型在招聘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优势和局限性。
一、胜任力模型的概念和原理胜任力模型是一种用于评估个人在特定工作环境中的能力和表现的框架。
它基于对该职位所需技能、知识和行为的分析,将这些要素转化为可衡量的指标。
通过与这些指标的匹配程度,胜任力模型可以帮助企业确定候选人是否适合特定职位。
1. 候选人筛选:胜任力模型可以作为筛选候选人的工具。
企业可以根据胜任力模型中定义的指标,对候选人的简历和经历进行评估,以确定其是否具备所需的能力和潜力。
2. 面试指导:胜任力模型可以为面试官提供指导。
通过了解胜任力模型中所定义的技能和行为,面试官可以在面试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提问,以评估候选人是否符合职位要求。
3. 绩效评估:胜任力模型可以用于绩效评估。
企业可以根据胜任力模型中定义的指标,评估员工在工作中的表现,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和培训。
4. 发展规划:胜任力模型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员工发展规划。
通过评估员工在胜任力模型中各项指标上的表现,企业可以确定员工的发展需求,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发展机会。
三、胜任力模型的优势1. 客观性:胜任力模型基于对职位要求的分析,具有客观性。
它可以帮助企业避免主观判断和偏见,提高招聘和评估的准确性。
2. 预测性:胜任力模型可以预测候选人在特定工作环境中的表现。
通过与胜任力模型的匹配程度,企业可以预测候选人是否能够成功地胜任工作。
3. 一致性:胜任力模型可以确保企业在招聘和评估过程中的一致性。
它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标准,使得不同的面试官和评估者可以基于相同的指标进行评估。
四、胜任力模型的局限性1. 主观性:尽管胜任力模型具有客观性,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定的主观判断。
不同的评估者可能对同一候选人的表现有不同的看法。
胜任力模型在新电公司人力资源招聘中的应用研究
![胜任力模型在新电公司人力资源招聘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35aaba6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94.png)
胜任力模型在新电公司人力资源招聘中的应用研究胜任力模型是指根据员工在工作中所需的技能、知识和行为,来评估其在特定职位上表现的能力。
在人力资源招聘中,有效应用胜任力模型可以帮助企业更准确地选择符合要求的员工,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和满意度,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
本文将探讨胜任力模型在新电公司人力资源招聘中的应用研究。
一、背景新电公司是一家新成立的电力公司,公司规模较大,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和客户资源。
由于业务的扩张和发展,公司急需招聘一批新的员工来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
在招聘过程中,公司发现一些员工的工作表现与公司预期的要求不符,导致了较大的人员流失和业务损失。
公司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招聘机制,以提高员工的匹配度和工作绩效。
二、胜任力模型在新电公司的应用1. 确定工作职位的胜任力要求在人力资源招聘中,首先需要明确各个工作岗位的胜任力要求,即确定每个岗位所需的技能、知识和行为。
新电公司可以通过与相关部门的沟通,明确各个岗位在工作中需要表现出来的能力和素质,包括专业技能、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
可以借鉴其他电力公司或相关行业的经验,从实际工作需求出发,制定有针对性的胜任力要求。
2. 招聘流程中的胜任力评估在招聘流程中,新电公司可以结合胜任力模型,通过面试、测试、评估中心等手段对应聘者的胜任力进行评估。
面试时可以结合具体的工作情境,询问应聘者在类似情境下的处理方式和思考过程,以了解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决策水平。
也可以设计相关的技能测试和综合评估工具,对应聘者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行为进行量化评估。
评估中心可以邀请具有相关工作经验和能力的评估员,针对应聘者的能力进行系统性、综合性的评估。
通过这些评估手段,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应聘者的胜任力水平,从而选择更符合要求的员工。
3. 培训和发展计划在新电公司的招聘流程中,可以根据应聘者的胜任力水平和岗位要求的匹配度,为新员工制定个性化的培训和发展计划。
对于业务能力较强、但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较弱的员工,可以加强相关方面的培训和辅导,提升其整体胜任力水平;对于在招聘流程中表现出色、整体胜任力较强的员工,可以加快其在公司中的成长和晋升路径,激励其发挥更大的工作潜力。
浅析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人力资源招聘管理
![浅析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人力资源招聘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7586b54e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0d.png)
浅析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人力资源招聘管理【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人力资源招聘管理。
首先介绍了胜任力模型的基本概念,接着阐述了人力资源招聘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然后详细分析了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招聘管理策略,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其实际应用效果。
文章还对该模型在招聘中的优势与挑战进行了评述。
结合前文内容对整体进行总结,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关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运用胜任力模型在人力资源招聘管理中的作用,为企业招聘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人力资源、招聘管理、胜任力模型、策略、案例分析、优势、挑战、总结、展望、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中,企业在人力资源招聘管理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技术的普及,传统的招聘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企业的需求,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人力资源招聘管理成为了企业招聘管理的新趋势。
胜任力模型是一种基于人才的能力和技能来衡量员工是否适合岗位的管理方法。
这种招聘模式是基于人才的能力、技能、经验和其他特质来评估员工是否具备成为优秀专业人员的潜力。
相比于传统招聘方式,胜任力模型更加注重员工的能力和潜力,能够更准确地衡量员工的适应性和发展空间。
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采用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人力资源招聘管理策略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吸引、选拔和留住优秀人才。
通过对人才的综合评估和匹配,企业可以更好地满足岗位需求,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绩效表现。
探讨和研究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人力资源招聘管理对于企业提升招聘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人力资源招聘一直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着企业员工的素质和绩效。
随着人才竞争日益激烈,传统的招聘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需要寻找更科学、更有效的方法来进行招聘管理。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人力资源招聘管理正是满足这一需求的有效途径。
研究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人力资源招聘管理的意义在于帮助企业更准确地评估和匹配人才,提高招聘效率和成功率。
胜任力模型在招聘体系中的应用研究以A公司为例
![胜任力模型在招聘体系中的应用研究以A公司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98455995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f4.png)
胜任力模型在招聘体系中的应用研究以A公司为例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胜任力模型在招聘体系中的应用,并以A公司为例进行深入研究。
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的不断发展和企业竞争的日益激烈,招聘体系作为企业获取优秀人才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胜任力模型作为一种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工具,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全面、精准的人才评估标准,帮助企业更好地识别、选拔和培养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优秀员工。
本文首先对胜任力模型的理论基础进行梳理,包括胜任力模型的定义、特点以及构建方法。
在此基础上,通过对A公司招聘体系的现状分析,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提出将胜任力模型引入招聘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接着,本文详细阐述了胜任力模型在A公司招聘体系中的具体应用过程。
包括如何根据A公司的战略目标和业务需求构建胜任力模型,如何运用该模型对招聘职位进行需求分析、候选人筛选、面试评估以及后续的培训和发展规划等。
通过这一系列的实践应用,旨在提升A 公司招聘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确保企业能够招聘到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本文总结了胜任力模型在A公司招聘体系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了其对企业招聘工作的积极影响和潜在挑战。
也为其他企业在招聘体系改革和优化过程中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二、胜任力模型的理论基础胜任力模型(Competency Model)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心理学家David McClelland关于区分绩效优异者与平平者的研究。
胜任力被定义为在特定工作岗位上,区分绩效优秀者与一般者的潜在的个人深层次特征,这些特征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概念、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等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
胜任力模型则是针对特定职位表现优异要求组合起来的一系列胜任力特征。
冰山模型:由McClelland提出,该模型将胜任力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
冰山以上部分包括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这些相对容易观察和测量,且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
胜任力模型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胜任力模型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338ca23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ac.png)
胜任力模型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胜任力模型(Competency Model)是人力资源管理中常用的一种工具,用于评估和提升员工的胜任力。
胜任力指的是员工在工作中所需要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和行为特征,是员工能够胜任工作所必需的素质和能力。
胜任力模型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胜任力模型可以用于招聘和选拔人才。
企业可以根据岗位要求和业务需求,制定相应的胜任力模型,并将其作为招聘和选拔的依据。
通过对候选人的胜任力进行评估,企业能够更准确地选择适合岗位的人才,提高招聘的效率和质量。
胜任力模型可以用于员工培训和发展。
企业可以根据员工的胜任力模型,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和发展路径。
通过培训和发展,员工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胜任力,适应岗位和企业的需求,实现个人和组织的共同发展。
胜任力模型还可以用于绩效管理和激励机制的设计。
通过对员工胜任力的评估,企业能够更准确地评估员工的绩效,制定相应的激励和奖励机制。
同时,胜任力模型也可以作为员工晋升和提升的依据,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和发展人才。
胜任力模型还可以用于组织发展和变革管理。
企业在面临市场竞争和业务变化的时候,可以通过重新定义胜任力模型,评估现有员工的胜任力,发现组织的短板和不足之处,制定相应的发展和变革策略,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在应用胜任力模型的过程中,企业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胜任力模型需要与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业务需求相匹配,确保胜任力的评估和提升与企业的发展方向一致。
其次,胜任力模型需要与岗位要求相一致,确保评估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最后,胜任力模型需要与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相契合,确保员工的行为和态度与企业的理念相符。
胜任力模型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应用胜任力模型,企业能够更准确地招聘和选拔人才,提升员工的胜任力,设计有效的绩效管理和激励机制,推动组织的发展和变革。
因此,企业应该充分利用胜任力模型,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实现组织和员工的共同发展。
浅析胜任力模型在企业人员招聘中的应用
![浅析胜任力模型在企业人员招聘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bd1f880d0d233d4b14e6948.png)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企业的战略、技术、资金、信息、机器设备等都易于效仿,只有人力资源不可复制,并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本文着重阐述了胜任力模型在企业人员招聘中的特殊作用,提出了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方法和在中国企业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胜任力模型人员招聘构建方法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成为众多企业在21世纪最重要的目标之一,而员工招聘不仅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正如宝洁前任CEO所说,“在公司内部,我看不到比招聘更重要的事了。
”目前,很多企业更多的从候选人的经验、学历、技能的角度去判断人才,从未深入地分析候选人的内在特质、动机、意愿与需求岗位的匹配性;此外,一些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者也未掌握行之有效的招聘方法,大多凭个人的经验和感觉在做招聘工作,导致招聘的效果大打折扣。
而胜任力模型的开发与应用时当今解决招聘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胜任力的概念是哈佛大学心理学家DavidC.McClelland于1973年在《TestingforCompetencyRatherThanIntelligence(测量胜任力而非智力)》中提出的。
通过一系列的分析与总结,McClelland研究出了优秀外交官与一般胜任者在思想与行为上的差异,从而找出了外交官应具备的素质。
一、胜任力概述McClelland教授指出,“所谓胜任力,指的是能区分在特定工作岗位和组织环境中绩效水平的个人特征。
这些特征特征可以是个体的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的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等,它们既是判断一个人能否胜任某项工作的起点,也是决定并区别绩效差异的个人特征总和。
”胜任力冰山模型如下图所示:作为冰山水面下的部分,通常不容易被挖掘和感知,我们成为隐性素质,这部分特征主导着员工在实际工作中的行为,并且不容易测量。
而水面上的表象部分,即人的知识、技能与行为,则易于被感知,也是目前企业招聘中着重考察的部分。
胜任能力模型在招聘中的应用
![胜任能力模型在招聘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f5f60966bec0975f465e224.png)
三、胜任能力模型在招聘选拔中的实际 应用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招聘含义: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招聘含义:
• 是考官依据基于目标岗位对胜任力的各种要求而事先设计的招聘标 准来主持招聘选拔工作,重在从候选人的身上收集与优秀绩效相关 的信息并靠评估候选人是否具备目标岗位所要求的胜任力水平来做 决策。
相对于传统的招聘选拔,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招聘具有 3 个重要特征 相对于传统的招聘选拔,
案例说明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见习主管考察
1 2
胜任特征
胜任力特征的二阶因素
沟通能力
• 有能力说明自己的意见说服他 人,观察别人的反映,倾听别 人的意见,对其意见进行整理, 做好协ຫໍສະໝຸດ 统一工作。4激励能力
• 有在挫折或平 凡中使自己和 他人保持积极 性的能力。
5
3
应变能力
• 面对意外事件等压 力,能迅速地做出反 应,并寻求合适的方 法,使事件得以妥善 解决。
胜任能力模型 在招聘中的应用
目
录
胜 胜 胜
概 义 工 实际应
一、胜任能力模型的概念
素质、资质、 素质、资质、才干 胜任能力模型 (competency model) model) 素质模型
是驱动员工产生优秀工作绩 效的各种个性特征的集合。
它反映的是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表现出员工的 知识、技能、个性、内驱力等, 知识、技能、个性、内驱力等,是判断一个 人能否胜任某项工作的优点, 人能否胜任某项工作的优点,是决定并区别 绩效差异的个人特征。 绩效差异的个人特征。
录用决策: 录用决策:见习主管胜任力特征权重及 评价等级
.8
胜
沟通能力 A3
管录 见习 管录 决 :
激励能力 A3 应变能力 A2 情绪控制能力 A2 督导能力 A3
胜任力模型在企业招聘的设计
![胜任力模型在企业招聘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08dbb61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f1.png)
胜任力模型在企业招聘的设计胜任力模型是一种根据岗位要求和员工能力量身定制的人才评估工具,它已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的招聘、选拔和培训过程中。
对于企业来说,招聘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因为员工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和绩效。
设计一套科学有效的胜任力模型对于企业招聘工作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胜任力模型在企业招聘中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并分析其在实际招聘中的应用效果。
一、胜任力模型的设计原则1. 职位分析为基础胜任力模型的设计首先需要进行充分的职位分析,了解岗位的工作内容、要求和关键绩效指标。
只有通过深入的职位分析,才能确定岗位所需的核心胜任力,为后续的评估和招聘提供有效的依据。
2. 与企业战略一致胜任力模型的设计应与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价值观相一致。
企业的战略目标决定了组织所需的核心胜任力,设计胜任力模型时需要充分考虑到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期望的员工素质。
3. 多维度的考量胜任力模型应该从多个维度评估员工的能力,包括专业知识、技能技能、行为特征和工作态度等。
这样才能全面地了解员工的综合素质,为企业招聘提供更有效的参考。
4. 反馈和修正胜任力模型的设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地收集反馈信息,根据实际情况对模型进行修正和调整。
只有不断地修正和改进,才能使胜任力模型保持有效性和实用性。
1. 制定胜任力框架根据职位分析的结果,制定出符合企业战略目标的胜任力框架。
这一框架通常包括核心胜任力、领导力素质、团队合作能力等要素,根据具体岗位的要求进行具体的细化。
2. 量化能力标准为了实现胜任力的量化评估,需要对每一项能力制定具体的标准和指标。
这些标准可以包括技能等级、行为描述、绩效表现等,方便对员工的能力进行具体的评估和比较。
3. 设计评估工具根据量化能力标准,设计相应的评估工具,包括面试问题、笔试题目、模拟演练等。
评估工具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能力要求,确保对员工能力进行全面的评估。
4. 进行试点评估在实际的招聘过程中,可以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岗位进行试点评估。
招聘管理中的胜任力模型与人才匹配
![招聘管理中的胜任力模型与人才匹配](https://img.taocdn.com/s3/m/0dca5557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6c.png)
招聘管理中的胜任力模型与人才匹配在招聘管理的过程中,企业往往面临着找寻与招聘合适人才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企业开始使用胜任力模型来进行人才匹配。
胜任力模型是一种将公司需求与员工技能和能力相匹配的工具。
它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出最适合的人才,提高招聘效率和员工绩效。
本文将探讨胜任力模型在招聘管理中的应用,并分析人才匹配的重要性。
一、胜任力模型的定义与特点胜任力模型是根据企业对岗位的需求,设定一套衡量员工所需技能、能力和素质的标准。
通过胜任力模型,企业可以将招聘流程规范化,将招聘决策依据具体的标准进行。
胜任力模型的特点包括:1. 多维度评估:胜任力模型通常涵盖多个维度,包括专业知识、技术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领导力等。
这样可以全面评估候选人的能力,避免单一标准导致偏见。
2. 标准化评估:胜任力模型为招聘提供了一个统一的评估标准,使面试官可以公平、客观地评估每个候选人的胜任力。
同时,它也为招聘决策提供了明确的依据,减少主管的主观判断。
3. 追求卓越:胜任力模型强调找到最优秀的员工,而不只是达到最低标准的员工。
通过对标杆员工的分析,可以确定出最理想的胜任力要求,使企业能够吸引和留住最好的人才。
二、胜任力模型在招聘管理中的应用1. 招聘需求分析:胜任力模型是企业确定岗位需求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岗位的工作职责、业务要求、团队环境等进行分析,可以制定出与岗位相匹配的胜任力模型。
2. 岗位描述与招聘广告:胜任力模型可以帮助企业撰写准确的岗位描述和招聘广告。
在岗位描述中,通过列举所需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等,吸引符合标准的候选人。
招聘广告中也可以突出这些胜任力要求,提高招聘效果。
3. 面试与评估:在面试环节中,胜任力模型可以指导面试官提问和评估候选人。
面试官可以根据模型中所设定的维度,询问候选人与所需胜任力相关的问题,并针对不同维度进行评分。
4. 人才筛选与决策:通过对候选人的表现与胜任力模型的匹配度进行评估,企业可以更精确地筛选出最合适的人才。
胜任力模型在企业招聘的设计
![胜任力模型在企业招聘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96f337d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9a.png)
胜任力模型在企业招聘的设计【摘要】企业在招聘时需要依靠胜任力模型来更科学地评估候选人的能力和潜力。
胜任力模型是一种指导企业在招聘过程中确定候选人所需技能和行为的工具,有助于提高招聘效率和员工绩效。
通过构建清晰的胜任力模型,企业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候选人的匹配度,并在面试和评估中设计相应的问题和行为准则。
实施和监控胜任力模型也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帮助企业及时调整招聘策略以及评估方法。
胜任力模型设计的重要性在于提高招聘效率和员工素质。
胜任力模型在企业招聘中的价值体现在提升人才选拔的精准性和可靠性。
未来,随着企业需求和行业发展的变化,胜任力模型也将不断发展,更加贴合企业需求和候选人特点,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招聘和员工发展。
【关键词】胜任力模型、企业招聘、设计、概念、构建、候选人评估、面试、评估、实施、监控、重要性、价值、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胜任力模型在企业招聘的设计胜任力模型在企业招聘的设计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重要工具之一,它通过明确职位所需的胜任力要求,帮助企业更准确地筛选和选拔适合岗位的员工。
胜任力模型设计的核心在于把公司的组织目标与个人能力相结合,从而实现人才选拔和管理的最佳化。
通过对胜任力模型的科学设计,企业能够更好地识别和培养优秀人才,提高员工的工作表现和整体绩效。
胜任力模型在企业招聘中的设计不仅要考虑职位所需的专业技能和经验,还要结合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文化,以及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
通过建立完善的胜任力模型,企业能够更好地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提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进而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和竞争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胜任力模型的概念和作用,探讨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方法,分析胜任力模型在候选人评估中的应用实践,剖析胜任力模型在面试和评估中的具体设计要点,同时探讨胜任力模型的实施和监控策略。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全面讨论,我们希望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胜任力模型,提升招聘活动的效率和质量。
胜任力模型在企业招聘的设计
![胜任力模型在企业招聘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f52fa74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e9.png)
胜任力模型在企业招聘的设计胜任力模型是指通过确定员工在特定岗位上成功工作所需的核心能力和素质,从而为企业的招聘、评估和培训提供依据的一种人才管理工具。
它旨在帮助企业更加科学地选用和平衡员工,使组织达到更好的业绩和成功。
在企业的招聘设计中,胜任力模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将从胜任力模型在企业招聘设计中的应用、建立和设计胜任力模型的步骤、胜任力模型的实施和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胜任力模型在企业招聘设计中的应用1.招聘岗位胜任力分析企业在招聘员工时,首先要根据所需岗位的要求,进行胜任力分析,确定该岗位所需的核心胜任力。
这一步骤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了后续招聘的方向和关键能力的选定。
胜任力分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该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职责的详细分析,确定所需的技能、知识和经验等;二是通过对该岗位的成功因素和核心素质进行分析,确定所需的能力、特质和态度等。
有了胜任力分析,企业就能准确把握所需员工的核心能力,并在后续的招聘流程中有的放矢。
2.招聘策略制定胜任力模型在企业招聘设计中,也用于制定对应的招聘策略。
根据招聘的岗位和所需的胜任力分析,企业可以制定招聘的策略和方法,以确保能够吸引和筛选到最适合的候选人。
针对某一特定的岗位,企业可以选择针对性的招聘渠道和方式,以便更好地吸引到符合条件的候选人。
还可以根据所需的胜任力,制定面试题目或测评工具,以便更好地评估候选人的能力和素质。
3.面试和评价通过招聘流程的面试和评价环节,企业可以更好地检验和评估候选人的胜任力。
面试官可以针对候选人的技能、知识和经验以及能力、特质和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通过对候选人的胜任力进行综合的评估,可以更准确地选择出最适合的员工。
二、建立和设计胜任力模型的步骤要在企业的招聘设计中应用胜任力模型,首先需要建立和设计一个适应企业实际情况的胜任力模型。
以下是建立和设计胜任力模型的步骤:1.明确岗位要求首先要对招聘的岗位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明确该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职责、所需的技能、知识、经验,以及所需的能力、特质和态度等方面的要求。
胜任力模型在企业招聘的设计
![胜任力模型在企业招聘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4be3804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51.png)
胜任力模型在企业招聘的设计胜任力模型是指一个人在特定工作职位上所需要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特质的综合体现。
在企业的招聘流程中,使用胜任力模型有助于确保招聘到合适的人才,使企业拥有高绩效的员工团队。
本文将探讨胜任力模型在企业招聘中的设计和实践。
一、确定招聘目标和需求在设计胜任力模型之前,企业首先需要明确招聘的目标和需求。
这包括确定招聘的职位、工作职责和要求。
在确定招聘目标和需求的基础上,企业可以进一步分析所需的胜任力,以指导后续的招聘流程。
二、分析岗位胜任力要求针对特定的职位,企业需要对该岗位的胜任力要求进行详细的分析。
这可以通过对该职位的工作职责、技能要求、知识要求和行为特质等方面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以确定该岗位所需的胜任力模型。
三、制定胜任力模型根据分析的结果,企业可以制定该岗位的胜任力模型。
胜任力模型通常包括多个方面,例如专业知识、技能、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领导能力等。
在制定胜任力模型时,企业需要确保模型具有可操作性和预测力,能够真实地反映该岗位的需求。
四、设计招聘流程基于胜任力模型,企业可以设计招聘流程,确保招聘流程能够全面评估求职者的胜任力。
招聘流程通常包括简历筛选、笔试、面试、能力测试和背景调查等环节。
企业可以根据胜任力模型的要求,设计面试问题、能力测试和背景调查问卷,以帮助评估求职者的胜任力。
五、招聘人员培训在实际招聘过程中,企业需要确保参与招聘的人员具有足够的培训和素质,能够根据胜任力模型进行评估和选拔。
这包括招聘人员、面试官和招聘团队等人员的培训,使他们能够准确地理解和应用胜任力模型进行招聘工作。
六、持续改进和优化招聘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企业需要不断地改进和优化招聘流程和胜任力模型。
这包括根据实际的招聘结果对胜任力模型进行修订和优化,使其更加符合实际需求。
企业还需要根据招聘过程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和优化招聘流程,提高招聘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实际的招聘过程中,胜任力模型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工具,它能够帮助企业更加科学地进行招聘评估和选拔。
胜任力模型在企业员工招聘中应用论文
![胜任力模型在企业员工招聘中应用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12d26bfc9e314332396893ab.png)
胜任力模型在企业员工招聘中的应用【摘要】胜任力模型的应用是企业解决人才招聘问题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本文通过对企业人才招聘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为基点来说明胜任力模型在企业员工招聘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胜任力模型;员工招聘;素质模型一、企业人才招聘存在的问题(1)缺乏规范的招聘管理。
企业招聘活动应是一个规范化的管理系统,这个系统包括确定职位空缺、制定招聘计划、选择招聘来源、发布招聘广告、人员选拔与录用、招聘评估等一系列过程。
不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招聘中却缺乏规范的招聘管理。
在人员选拔过程中,招聘者多靠以往的工作惯性和经验来进行,不能把握测试目的、测试内容、测试方法之间的内在逻辑性。
(2)在测评过程中重外显素质轻内隐素质。
企业在人才选拔过程中一般会经过三个阶段的筛选。
一是简历筛选,二是笔试和面试选拔,三是试用期检验。
其中笔试和面试选拔是测定企业真正所需人才的关键步骤。
笔试、面试的内容和方式一定要基于岗位胜任特征确定,否则就无法实现人岗匹配。
人岗匹配不仅仅体现在知识、能力等外显素质的匹配上,还要求企业必须重视责任心、敬业意识、价值观、人际沟通等内隐素质。
兼顾内隐和外显素质才是正确的选人之道。
有些企业为了节约时间和招聘成本,刻意简化招聘流程,在招聘过程中只重技能测试而忽视了整体素质考核,特别是没有将工作动机、人格特征等不易用传统模式测试出来的素质指标构建到胜任能力指标体系中来,导致了重外显轻内隐的招聘误区。
(3)在招聘中依赖惯性和经验,缺乏科学的标准。
因缺乏科学的测评工具,有些招聘主管和部门负责人多凭借个人直觉和以往的招聘惯性,运用与应聘者简单交流的方式做出是否录用的决策,导致招聘者无法对应聘者进行全面的素质考察,且容易出现传统招聘工作中较为常见的错误,如轻易随意做出判断、过度强调负面信息、面试考官对岗位要求不熟悉等等。
同时,因为缺乏科学的录用标准,面试考官容易发生首因效应、晕轮效应、对比效应、趋中倾向等人为招聘误差,或经常迫于录用压力快速做出用人决策。
胜任力模型在企业招聘的设计
![胜任力模型在企业招聘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d08656f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f1.png)
胜任力模型在企业招聘的设计胜任力模型是一种用于评估和比较候选人适应岗位要求的工具。
在企业招聘中,胜任力模型可以帮助企业确定适合该岗位的人选,并提供一个客观的评估标准。
下面将介绍胜任力模型在企业招聘中的设计。
一、确定招聘要求招聘之前,企业首先需要明确岗位职责和要求。
通过与该职位的相关员工、直接上级和团队成员的沟通交流,确定基本的员工素质和技能要求。
然后,将这些要求转化为具体的胜任力项,形成一个胜任力模型。
二、制定胜任力项根据招聘要求,制定一份详细的胜任力项清单。
胜任力项应包括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
每个胜任力项应该具体明确,以便后续评估和比较。
三、制定评估方法根据胜任力模型,制定相应的评估方法。
评估方法可以包括面试、考试、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
每个评估方法应该对应一个或多个胜任力项,并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估候选人的能力。
四、制定评估标准针对每个胜任力项,制定相应的评估标准。
评估标准应该包括不同级别的表现,从低到高分别描述了不同水平的能力。
评估标准的设计应该能够区分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等不同水平的候选人。
五、设计评估流程根据评估方法和评估标准,设计整个评估流程。
评估流程应该包括各个评估环节的顺序、时间安排和评估人员的职责。
评估流程的设计应该合理,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六、培训评估人员在设计好评估流程之后,需要对评估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评估人员应该了解胜任力模型和评估标准,并掌握相应的评估技巧。
培训的内容可以包括胜任力模型的理论知识、评估方法的操作技巧和评估标准的判断标准等。
七、实施评估根据设计好的评估流程,开始实施评估。
评估人员按照评估方法和评估标准,对每个胜任力项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可以通过评估表、评估报告等形式进行记录和总结。
八、汇总评估结果评估结束后,需要将各个评估人员的评估结果进行汇总。
汇总结果可以作为招聘决策的依据,帮助企业确定最适合该岗位的候选人。
胜任素质模型在招聘录用中的应用
![胜任素质模型在招聘录用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6ec0d0dbed5b9f3f80f1c01.png)
胜任素质模型在招聘录用中的应用
1.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是企业实施招聘的基础,如果仅对岗位的组成要素,如岗位性质、特征、职责权限、劳动条件和环境进行分析,将很难识别岗位的胜任特征要求。
基于胜任素质模型的工作分析侧重于研究岗位要求的与优秀绩效表现相关联的特征及行为。
工作分析结合胜任特征及其行为表现定义了岗位的任职资格,使胜任素质模型具有了较强的绩效预测性,从而为企业招聘与录用人员提供参考标准。
2.录用决策
企业招聘之难在于识别应聘人员的潜在素质,即如何从应聘人员过去的工作表现预测其未来的工作绩效。
企业以应聘人员的知识、技能及经验背景等外在特征作出录用决策,缺乏对应聘人员未来绩效的科学判断与预测,将给企业带来很大的风险。
基于员工胜任素质模型的招聘与甄选,旨在从应聘人员过去经历中的行为表现发现其潜在素质(能力素质是其深层次特质,不易改变),分析其与应聘岗位胜任能力的契合度,并预测其未来工作绩效,从而作出录用决策。
胜任力模型在企业招聘的设计
![胜任力模型在企业招聘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8419663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7f.png)
胜任力模型在企业招聘的设计胜任力模型是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常用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明确员工需要具备的能力、技能和知识,帮助企业确定合适的人选。
这种模型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和组织类型中,因为它能够帮助企业提高员工的绩效,减少员工流失率,促进组织的发展。
下面我们将探讨胜任力模型在企业招聘中的设计。
胜任力模型的设计应该始于对企业的需求分析。
企业需要明确自己所需的员工素质,包括相关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
这些需求可能会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企业需要时刻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其对企业内部需求的影响。
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企业可以制定出相应的胜任力模型,明确员工所需的能力和素质。
胜任力模型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不同岗位的特点。
不同的岗位所需的能力和素质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设计胜任力模型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岗位的特点。
企业可以根据岗位的职责和要求,确定该岗位所需的能力和素质,并将其纳入到胜任力模型中。
胜任力模型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员工的职业发展路径。
企业应该为员工提供职业发展的机会和平台,帮助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因此在设计胜任力模型时,企业需要考虑到员工在不同阶段所需的能力和素质,并为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发展机会。
在胜任力模型的设计中,企业还需要充分考虑到员工的个性和特长。
不同的员工有不同的特长和个性,因此企业需要根据员工的个性和特长来设计胜任力模型。
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员工的潜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胜任力模型在企业招聘中的设计需要从企业的需求分析开始,充分考虑到不同岗位的特点,关注员工的职业发展路径,考虑到员工的个性和特长,并为员工提供自我评价和反馈机制。
通过合理设计胜任力模型,企业可以更好地招聘到合适的人才,提高员工的绩效,促进企业的发展。
论胜任力模型在人力资源招聘中的运用-以HRBP岗位为例
![论胜任力模型在人力资源招聘中的运用-以HRBP岗位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d045772d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0e.png)
论胜任力模型在人力资源招聘中的运用-以HRBP岗位为例胜任力模型是一个被广泛运用于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概念,它是指一种从能力、行为和特质等多角度综合评估个人表现和适应性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来评估个人是否胜任某个职位。
在人力资源招聘过程中,胜任力模型可以被用来帮助HRBP更好地理解所需岗位的要求,设计合适的面试流程、挑选合适的人选并最终确定最优秀的候选人。
以下是胜任力模型在HRBP岗位招聘中的具体运用:第一步:确定岗位要求HRBP需要准确理解岗位职责和要求,包括所需的技能、知识和能力等方面。
这些要求可以通过与现有员工和业务领导的讨论来确定,以确保将要求基于实际情况和相关数据而非主观想法。
第二步:设定胜任力模型基于指定的岗位职责和要求,HRBP需要设计一个胜任力模型来评估候选人是否符合要求。
这个模型应该由关键胜任力因素(KSFs)组成。
关键胜任力因素是指成功担任特定工作所需的主要技能、知识和特质,如个人动力、团队合作、口头和书面沟通等。
第三步:设计面试流程基于指定的胜任力模型,HRBP可以设计一系列面试流程来评估申请人的技能和能力。
这些面试可能包括行为面试、能力测试、模拟演练和案例分析等。
第四步:选择合适的人选HRBP应该根据胜任力模型和面试结果的综合分析,挑选出最符合职位需求的人选,并通过设定的流程来确保选择过程的公正性和公开性。
第五步:确定最优秀的候选人最后,HRBP需要通过比较候选人的胜任力模型结果和工作要求来确定最优秀的候选人。
综合评估结果后,对这些候选人进行进一步的面试和讨论,选择最符合职位要求的人进行录用。
综上所述,胜任力模型在HRBP岗位招聘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采用该模型,HRBP可以更好的评估候选人的胜任力,选出最优秀的申请人来担任该岗位。
胜任力模型在企业招聘的设计
![胜任力模型在企业招聘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258136f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e0.png)
胜任力模型在企业招聘的设计胜任力模型是指企业通过对岗位需求、员工素质等因素进行分析和整合,建立一套完整的衡量员工绩效的体系。
在企业招聘中,胜任力模型被广泛应用,可以帮助企业更精准地评估候选人的胜任力,从而提高招聘效率和员工绩效。
本文将讨论胜任力模型在企业招聘中的设计和应用。
一、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在制定胜任力模型时,企业需要深入了解岗位需求,包括工作职责、所需技能、知识和经验等。
通过调研和分析,可以确定出岗位所需的胜任力维度,并加以量化和建模。
典型的胜任力维度包括专业知识、技能、绩效能力、领导力、人际关系能力等。
企业需要结合岗位需求与企业文化价值观,通过调研员工素质、分析成功案例或失败案例,制定出符合企业特色的绩效标准。
胜任力模型的建立需要是一个经过长时间实证研究和不断修正的过程,需要经过多方面专家的论证和精心设计。
1. 招聘需求分析在胜任力模型的设计中,企业首先需要进行招聘需求分析。
通过与业务部门的沟通和了解,确定该岗位的具体需求,包括工作职责、基本素质要求、专业技能要求等。
只有深入了解岗位需求,才能设计出符合实际情况的胜任力模型。
2. 制定招聘标准制定招聘标准是胜任力模型设计的重要环节。
企业需要根据岗位需求和企业文化价值观,确定应聘者所需的专业技能、软实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等各个方面的要求。
企业可以参考已有员工的成功案例,推导出成功因素,加以分析和总结,制定出招聘标准。
3. 设计面试和评估流程在招聘过程中,企业可以根据胜任力模型的设计,设计出面试和评估流程。
面试环节可以通过针对性的问题,来考察应聘者的专业技能、沟通能力和思维能力等。
评估环节可以通过情境模拟、实战演练、案例分析等方式,考察应聘者在特定场景下的应变能力和领导能力等。
4. 考虑全面胜任力胜任力模型不仅仅关注应聘者的专业技能,还需要考虑应聘者的全面胜任力。
全面胜任力包括专业知识、技能、绩效能力、领导力、人际关系能力等方面。
在招聘过程中,企业需要综合考量应聘者在各个方面的表现,以确保招聘出的候选人具备全面的胜任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胜任力模型在企业人员招聘中的应用
孙小蕾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企业的战略、技术、资金、信息、机器设备等都易于效仿,只有人力资源不可复制,并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本文着重阐述了胜任力模型在企业人员招聘中的特殊作用,提出了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方法和在中国企业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胜任力模型人员招聘构建方法
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成为众多企业在21世纪最重要的目标之一,而员工招聘不仅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正如宝洁前任CEO所说。
“在公司内部,我看不到比招聘更重要的事了。
”目前,很多企业更多的从候选人的经验、学历、技能的角度去判断人才,从未深入地分析候选人的内在特质、动机、意愿与需求岗位的匹配性;此外,一些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者也未掌握行之有效的招聘方法,大多凭个人的经验和感觉在做招聘工作,导致招聘的效果大打折扣。
而胜任力模型的开发与应用时当今解决招聘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胜任力的概念是哈佛大学心理学家DavidC.McClelland于1973年在《TestingforCom。
etencyRatherThanIntelligence(测量胜任力而非智力)》中提出的。
通过一系列的分析与总结,
McClelland研究出了优秀外交官与一般胜任者在思想与行为上的差异,从而找出了外交官应具备的素质。
一、胜任力概述McClelland教授指出,“所谓胜任力,指的是能区分在特定工作岗位和组织环境中绩效水平的个人特征。
这些特征特征可以是个体的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的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等。
它们既是判断一个人能否胜任某项工作的起点,也是决定并区别绩效差异的个人特征总和。
”胜任力冰山模型如下图所示:作为冰山水面下的部分,通常不容易被挖掘和感知,我们成为隐性素质,这部分特征主导着员工在实际工作中的行为,并且不容易测量。
而水面上的表象部分,即人的知识、技能与行为,则易于被感知,也是目前企业招聘中着重考察的部分。
图1胜任力冰山素质模型二、胜任力模型构建过程胜任力模型(Com。
etencyModel)是指为完成某项工作,达成某一绩效目标所要求的一系列不同素质要素的组合,包括不同的动机表现、个性与品质要求、自我形象与社会角色及知识与技能水平。
胜任力模型建立的一般流程主要有以下几点:1.胜任力模型的研究与开发。
首先选定职位,选择表现优秀的员工与表现一般的员工,进行行为事件访谈,收集数据、信息进行归类与编码,提炼胜任力项目,描述胜任特征,建立胜任力模型。
2.胜任力模型的评估与确认。
对胜任力模型进行评估与验证,
选择标杆企业进行比较,最终确认胜任力模型。
3.胜任力模型的应用。
针对某一职位构建的胜任力模型,不仅可以用于人员的甄选调配,而且可以与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培训开发、职业生涯规划等其他人力资源管理环节紧密结合,最终达到改善企业绩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想效果。
三、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法1.行为事件访谈法。
BEI访谈法,又叫行为事件访谈法,是指以获取有关被访者行为事件为主要目的的访谈方法。
为了解决被访者在面试过程中有美化或掩饰自己的行为和做法。
我们需要在BEI访谈法中引入新的技术手段:STAR法,来判断被访者陈述的事件和行为的真伪。
STAR法将一个事件分为S、T、A、R四个部分,具体来讲:S-situation:事件发生的背景T-action:事件发生时,被访者需要完成的任务及目标A-action:被访者为了完成任务采取了哪些行为及步骤R-result:如果被访者能够描述某个事件的全部细节,则认为这个事件是被访者亲身经历过的,反之则不是。
2.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用书面形式间接搜集信息的一种调查手段,通过向被调查者发出简明扼要的征询单(表),请其填写对有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来间接获得材料和信息的一种方法。
问卷调查法是从广泛被调查者中获得数据最有效的方法,因此出于时间、预算、任职者的地理分布这些实际因素的考虑,HR很可能
采用这种方法。
3.工作分析法。
工作日志法又称工作写实法,指任职者按时间顺序、详细记录自己的工作内容与工作过程,然后经过归纳、分析,达到工作分析目的的一种方法。
在现实中,多采用“工作日志”的形式。
四、胜任力模型在中国企业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我国目前也有部分大型企业已经或正在构建胜任力模型,例如,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开展领导力素质模型建立的项目、石化企业对其作业人员胜任力模型的研究等。
这个来自美国的舶来品,逐渐在中国企业中得到应用。
因此,我们必须谨慎的分析胜任力模型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而不是一味的“拿来主义”。
3.1企业开发胜任力模型,必须基于对自身经营特点的了解,如果片面追求形式和方法的模仿,缺乏对企业战略、文化理念等基本问题的分析,则往往导致盲目模仿出来的所谓的胜任力模型中看不中用。
3.2与岗位分析混为一谈,指标提炼不科学。
胜任力模型的重点在于将优秀表现着与普通表现者进行比较,通过对胜任者的能力分析来确定评价指标。
目前有些国内企业在进行胜任力模型的指标提炼时。
仍然是在岗位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其结果是形似神不似。
3.3缺乏可信的数据支持。
胜任力模型的构建需要有足够的样本。
因此这其中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对于众多处于成长期的中国企业而言,获取样本的难度比较大,特别是优秀的表现者的样本不多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胜任力模型,是难以长久的。
参考文献:
李宋岚.胜任力模型在Z公司人才招聘中的应用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8
韩奕.胜任力模型在F企业人力资源招聘中的应用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9
熊彤.胜任力模型在中国实践中的异化[J].人力资源,2010.104人力资源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