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景观设计中色彩元素的使用方法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建设规模逐渐扩大,截止2005年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己突破四万公里。高速公路的兴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与此同时,高速公路建设对环境和景观的影响问题也日益突出,解决高速公路建设给环境带来的负面效应,已成为我国今后高速公路建设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高速公路的设计及建设者们不得不考虑公路环境对人们行车的影响和要求,不得不考虑公路建设破坏沿线植被所造成的环境问题。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了出来。

高速公路的景观是由道路主体、附属设施、沿线结构物、周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因素构成的一个总的空间概念,是由高速公路建设而形成的,具有特定社会、生态功能和动态特征的客观系统。而我国的现实情况是:大多数高速公路都是公路建成或基本建成的情况下才提到景观设计,此时公路的走向、所经区域的环境都已确定;或者即使从选线阶段就考虑到了景观设计,但由于客观原因或经济性等方面的影响,最终路线的走向并没有充分的估计到公路的外部景观及其周围的环境,这样,留给高速公路景观设计者的可操作空间就大大缩小。实际上景观设计并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简单的绿化,它是包含了地质学、生物学、建筑艺术学、交通心理学、环境生态学、园林学等众多学科的广义的景观设计。它对高速公路用地范围内外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进行科学的保护、利用、开发、设计与完善,使高速公路成为融入它所穿越的大环境中的一条景观生态廊道,最终达到道路内部和外部的和谐。

我国对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它的速度远远跟不上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水平,人们对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理解大多还徘徊在“高速公路的美化”、“高速公路的绿化”这样的程度上。实际设计中,景观设计往往仅限于简单的植树、种草,对一些重要位置才提出一些绿化设计方面的要求。对高速公路景观的系统性设计仍属空白,只是提出了一些大概性的概念和原则,对于具体的设计元素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而理论上的空白正是造成现阶段我国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内容简单,形式单一的关键原因,这对于高速公路整体的健康持续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生活中随处可见色彩。色彩一直是服装设计、规划建筑设计、工业设计、装饰、工艺美术等行业的重要设计元素。但在道路工程业内,对色彩的认识仍只停留在初步阶段,仅在标志、标线中有所简单应用。然而,色彩对于道路有重要的意义及作用,本论文以色彩学理论为指导,对道路景观色构成因素进行了分类,并在基础上探讨了色彩在路道路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1.2 国内外高速公路景观研究现状

1.2.1 国外高速公路景观研究现状

早在1907年美国就开始组织公路工程师和园林建筑师协作设计道路景观。主要是在现场勘察中考虑道路线形与地貌的配合,保护和利用沿线景物来美化公园路(park-way)。在道路工程的绿化实践中,提出公路美学理沦。

1965 年,美国通过了《道路美化条例》;1941 年英国工程师协会通过了一项正式决议“美学处理,必须是土木工程师的职业范围”;日本在1976 年制定《公路绿化技术规范》,并随着栽植技术的发展和先进设备的研制在88 年又对该规范进行了修订;前苏联在1975年制定了《公路建筑和景观设计规范》等。

德国自从20 世纪30 年代开始修筑高速公路以来,就十分注重研究道路与周围景观的协调问题,并且在公路工程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系统的道路沿线景观绿化理论。早在1930 年,德国的高速公路工程师们就为高速公路的视觉品质的问题投人了相当多的精力。早期的研究分为两方面:一方面的研究着力解决高速公路与周边景观的关系,另一方面则不管选址和基地如何,而主要关注高速公路本身线型的视觉质量。这两方面的研究由弗瑞兹海勒(Fritz Hennery)在他的一系列论文中逐渐构建起来,并分别发展成为高速公路的外部和谐(External Harmony)与内部和谐(Internal Harmony)理论。在德国,公路的建设需要受到自然保护、环境协调评估等有关的环境保护法的约束。在公路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工程项目中如路基路面、路新、桥梁、涵洞、防护墙、排水设施、噪音防护、绿化种植、环境保护等采取相应的措施,尽最大可能减少或者避免对环境的有害影响,为其它国家树立了标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德国的高速公路建设及沿线景观建设成为许多国家的执行标准。

美国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由于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其沿线的自然环境曾一度受到人为因素的破坏,但环境问题很快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通过大规模地在全国高速公路的沿

线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植树种草及对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公路沿线的环境得到很大改善,而且制定了相关的法律和环境保护的长期计划。高等级公路的环境、景观与视觉质量等问题开始逐渐得到重视。人们逐渐认识到仅仅经简单设计的大量乔灌木并没有使高等级公路的景观质量提高多少,同样对于缓解高等级公路给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也收效甚微。这时开始对高等级公路景观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并展开了对于公路景观评价的研究。并在公路初期设计中,就尽量避免高填深挖,减少对原地形、地貌的影响。同时,美国高速公路在重点路段两边设有监测系统,对空气质量适时监测,在噪声超标地段设置减噪设施。而在公路施工的过程中,美国政府对承包商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非常严格,要求施工时尽量减少对原有土壤的扰动,对周围环境有较大影响的路段进行重点防范。总的来说,美国对高速公路景观环境设计主要体现在下面一些方面:高速公路绿化设计、防噪设计、防水污染设计、施工期间污染控制设计、恢复被破坏的天然生态的风景资源、人文景观保护等方面。

日本对高速公路生态环境的保护、恢复研究也走在世界的前列,其生态道路建设理论中对湿地的保护及生态绿廊的建设近年来为全世界所瞩目。目前,在道路景观学研究领域,日本十分注重研究开发道路高新绿化技术。1985 年日本制定了《高速公路绿化技术五年计划》其中包括了《特殊空间绿化技术》、《景观仿真技术》,并且随后又不断地制定高速公路景观的十年计划及长期发展规划。在群体景观方面制定了开发计划,包括了《立体绿化技术》、《生态环境空间形成技术》等新技术,现在许多研究在世界各国己在推广应用之中。其具体的措施有:为了融入自然景观,不破坏山体结构,减少填挖方工程,桥梁采用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桥型;挡土墙、隧道洞口采用特殊工艺;隧道、桥梁的长度占道路总长度的41%;设置防止发生碰撞事故的“动物专用通道”,努力保护动物的栖息场所;设置“动物诱导栅栏”,设置小动物可以逃脱的边坡侧沟;采用了引诱小动物的道路照明设备;绿化区栽植与周围环境相同的树种;为使人与大自然融合,设置了散步的人行道,休息长凳等设施,设置了接近于大自然形态的停车带等。

欧美等国家在高速公路景观的规划设计当中,往往集中主要力量去研究开发和保护自然资源的审美主题,以期给高速公路的使用者提供一个赏心悦目的经历。他们将道路融合到周围环境,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景观,力求将公路设计的视觉冲击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加强环境生态保护,利用周围景观资源为道路使用者提供有趣的视点。

总之,世界上许多国家在高速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设计和施工规范中,都有关于高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