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年代划分
地 质 年 代
![地 质 年 代](https://img.taocdn.com/s3/m/b40078404b35eefdc9d33332.png)
1.1地质年代的分类
④生物层序。地球上的生物进化是由简 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演化的,灭绝 的生物不会重复出现,每一个地质年代都有 适应那个年代地质环境和发展阶段特有的古 生物。不同的地质年代沉积的沉积岩中都含 有和该地质年代相对应特征的古生物化石群。 不论距离远近,含有相同化石的岩层都是在 一个地质年代形成的。因此,根据岩层中所 含化石的地质年代就可以确定岩层的地质年 代。
1.1地质年代的分类
1.绝对地质年代 许多岩石中含有微量的放射
性元素,在岩石形成初期,放射 性元素的含量比(丰度)是固定 的。
自岩石形成开始,其所含的 放射性同位素(母体)开始衰变 ,如无特殊的地质作用影响,蜕 变产物(子体)仍会保存于岩石 的矿物晶体格架之中。通过仪器 可以测定岩石中放射性元素(母 体)和蜕变产物(子体)的含量 ,进而可推算出岩石的形成时间 。
工程地质
1.1地质年代的分类
整个地球历史可分为若干发展阶段,地 球发展的时间段落称为地质年代。
岩层的地质年代有两种,一种是绝对地 质年代,另一种是相对地质年代。绝对地质 年代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从形成到现在有多 少年。它能说明岩层形成的确切时间,但不 能反映岩层形成的1地质年代的分类
(2)岩浆岩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 ①接触关系。根据岩浆岩体与周围围岩的
接触关系来确定岩浆岩的相对地质年代。 ·侵入接触。岩浆侵入到沉积岩层中,使围
岩发生热力变质现象。根据侵入关系可知,岩 浆侵入体的形成年代晚于周围围岩形成的地质 年代,如图(a)所示。
地质年代划分单位
![地质年代划分单位](https://img.taocdn.com/s3/m/f84b6091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a9.png)
地质年代划分单位地质年代是指地球上各种地质事件发生的时代,它反映了地球在历史长河中的演化历程。
为了方便研究和描述,人们根据地质事件的时间和特征,将地质年代划分为不同的单位。
以下是常见的地质年代划分单位:1.宙(eon)地质年代的最大单位,代表地球发展史上的两大时期:冥古宙(Hadean Eon)和太古宙(Archean Eon)。
2.代(epoch)代是比宙更小的单位,通常与地球上某些重大地质事件相关,如古生代(Palaeozoic Epoch)和新生代(Cenozoic Epoch)。
3.纪(period)纪是比代更小的单位,通常用于描述一段特定的地质时期,如侏罗纪(Jurassic Period)和白垩纪(Cretaceous Period)。
4.世(epoch)世是表示一个较长时间段的地质单位,通常为一个纪中的一段时间,如古生代寒武世(Cambrian Epoch)。
5.期(age)期是表示一个较短时间段落的地质单位,通常为一个纪或世中的一段时间,如中生代侏罗纪中期(Middle Jurassic Age)。
6.纪(series)在古生代和新生代中,纪的划分更加细致,每个纪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个系列(series)。
7.阶(stage)阶是比纪更小的单位,通常为一个纪中更短的时间段落。
阶的划分依据是化石组合的变化。
8.世(series)在古生代和新生代中,世的划分更加细致,每个世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个系列(series)。
9.纪(seriation)纪是一种较不常用的地质单位,通常用于描述一组具有共同特征的地层或事件。
10.群(group)群是一种较大的地质单位,通常由一组具有共同特征的地层组成。
群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的层(bed)。
11.组(formation)组是一种较大的地质单位,通常由一组性质相近的地层组成。
组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的段(member)。
12.段(member)段是组内的一个较小的地质单位,通常表示一组性质相近的沉积层或火成岩。
工程岩土的外业勘察—地质年代及地质年代表
![工程岩土的外业勘察—地质年代及地质年代表](https://img.taocdn.com/s3/m/4e4430b1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60.png)
时
最低的单位。
二、 地质年代表
年代地层单位包括宇、界、系、统、组、时间带;
年代单位
宇 (最大的单位)
界 (次于界的单位)
年代单位
太古宇 元古宇 显生宇 古生界 中生界 新生界
系
是界的一部分,如寒武系、泥盆系、侏罗系、第三系等
统
组 时间带
一个系分成两个或更多的统。比如寒武系分三个统:下统、中统和上统,二叠系分 两个统:下统和上统。
1.37亿年 1.95亿年 2.3亿年
被子植物出现 兽类出现
蜥 龙 鱼龙出现 爬行动物时代
二、 地质年代表
宙 (宇)
代(界)
纪(系)
距今年数
主要特征 (生物开始出现时间)
二叠纪(系)P
石炭纪(系)C
显生 宙宇
古生代界 PZ
泥盆纪(系)D 志留纪(系)S
2.85亿年 3.5亿年 4.05亿年 4.4亿年
地质年代及地质年代表
一、 地质年代
地质年代就是从最老的地层 到最新的地层所代表的整个时代 。
地质学家将地质年代划分为5 个代,代以下再分纪、世等;与 地质时代单位相应的地层单位称 界、系、统等。地质年代可分为 相对年代和绝对年龄两种。
一、பைடு நூலகம்地质年代
绝对年龄是根据测出岩石中 某种放射性元素及其蜕变产物的 含量而计算出岩石生成后距今的 实际年数。越是老的岩石,地层 距今的年数越长。
在各个不同时期的地层里 ,大都保存有古代动、植物的 标准化石。各类动、植物化石 出现的早晚是有一定顺序的, 越是低等的,出现得越早,越 是高等的,出现得越晚。
寒 奥 志 二 泥 侏武 陶 留 叠 盆 罗纪 纪的 的三 珠 笔 大 石 恐叶 角 石 羽 燕 龙虫 石 羊齿
地质年代的划分及生命的演化历程
![地质年代的划分及生命的演化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bed5054f69eae009581bece7.png)
地质年代的划分地质年代开始于前寒武纪。
前寒武纪占地球历史的88%,结束于5.44亿年前。
地质学家又把前寒武纪以后到现在的时间划分为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三个单元。
古生代就是指远古早期有生命的时代,许多生活在古生代的动物都没有脊椎,也就是无脊椎动物。
人们常常称中生代为恐龙时代,其实恐龙只是中生代众多生物中的一种,哺乳动物就是在中生代开始进化的。
地球最近的代是新生代,它开始于6500万年前并持续到现在,新生代也叫哺乳动物时代,我们人类就生活在新生代。
每个代又被划分为几个纪,例如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你可能很好奇这些纪的名字从哪里来的?它们的名字大多来自地质学家第一次发现这个地质年代的岩石和化石的地方。
●地质年代地球从形成、演化发展46亿年来,留下了一部内容丰富的大自然的巨大史册,这就是各时代的地层。
地质年代的划分是研究地球演化、了解各处地层所经历的时间和变化的前提。
1881年,国际地质学会正式通过了至今通用的地层划分表,以后又不断进行修订、完善,形成了一张系统完整的地质年代表。
地质学家常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法和古生物学两种方法来划分不同地质年代的地层。
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的地层或岩石的年代,是地层或岩石的真实年龄,称为绝对地质年代;用古生物学方法测定的年代,只反映地层的早晚顺序和先后阶段,不说明具体时间,称为相对地质年代。
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就能更准确地反映地壳的演变历史。
地质学家把地层分为六个阶段:即远太古代、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其中远太古代、太古代和元古代为地球的发展初期阶段,距今时间最远,经历时间也最长,当时的生物仅处于发生和孕育时期。
进入古生代时,海洋里的生物已经相当多了,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都开始由低级向高级阶段进化。
到了中生代和新生代,像恐龙、始祖鸟、鱼龙、古象等大型动物相继出现,地球生物界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为了深入揭示各地质年代中地层和生物界的特征,地质学家又在“代”的下面划分出许多次一级的地质时代。
地质年代_精品文档
![地质年代_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a6dc67cc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4b.png)
地质年代地质年代指的是地球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划分,用来描述地球上地质事件的发生顺序和时代的长短。
地质年代的划分是基于对地球地层、岩石及化石的研究,通过研究地球表层的岩石和化石,地质学家们可以揭示地球历史上的地质事件和演化过程。
1. 前寒武纪时期(Hadean Eon)前寒武纪时期是地质年代中最古老的时期,从地球形成后的约46亿年前开始,一直延续到约38亿年前。
这一时期被称为前寒武纪是因为在这个时期里还不存在寒武纪时期的岩石和化石。
地球在前寒武纪经历了大规模的行星碰撞、火山喷发和大量陨石撞击,同时也在这一时期内形成了地球的大气层和海洋。
2. 寒武纪时期(Cambrian Period)寒武纪时期是地质年代中的第一个时期,从约5.4亿年前开始,一直延续到约4.8亿年前。
在这一时期,生命开始出现在地球上,原始的海洋生物开始出现并演化。
这一时期也是生物多样性迅速增加的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化石。
3. 奥陶纪时期(Ordovician Period)奥陶纪时期是寒武纪时期之后的一个时期,从约4.8亿年前开始,一直延续到约4.4亿年前。
在这一时期,地球上的生物继续演化,海洋生物的多样性继续增加。
奥陶纪时期还是第一次壮观的生物大灭绝事件发生的时期之一。
4. 白垩纪时期(Cretaceous Period)白垩纪时期是地质年代中的一个重要时期,从约1.45亿年前开始,一直延续到约6,500万年前。
在这一时期,地球上出现了许多现代生物的祖先,如恐龙和哺乳动物。
这一时期还是地球上最后一次大规模生物灭绝事件——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的时期。
5. 第四纪时期(Quaternary Period)第四纪时期是地质年代中的最新时期,从约250万年前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
这一时期是冰川时期和间冰期交替的时期,地球气候的剧烈变化对生物和地理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
人类的进化和发展也发生在这一时期。
总结起来,地质年代是描述地球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划分,通过对地球地层、岩石和化石的研究,地质学家们可以揭示地球的演化过程和地质事件的发生顺序。
高一地理地质年代简表
![高一地理地质年代简表](https://img.taocdn.com/s3/m/1fc9df2b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7d.png)
高一地理地质年代简表
高一地理地质年代简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冥古宙(地球的诞生):46亿年前-38亿年前,这个时期只有有机物,
无生命迹象。
2. 太古宙:38亿年前-25亿年前,蓝藻等原核生物出现。
3. 元古宙:25亿年前-亿年前,蓝藻大爆发,大气成分开始改变,进化出多细胞生物和真核生物。
地球大气层、海洋、陆地慢慢形成,成矿时期包括铁、金、镍、铬。
4. 古生代:距今亿年-距今亿年,生物开始大量出现。
5. 中生代:距今亿年-距今6600万年,恐龙繁盛的时期。
6. 新生代:距今6600万年-至今,哺乳动物和鸟类开始出现。
各个时代又分为不同的纪和统,例如古生代的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等,中生代的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等,新生代的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关于地质年代的书籍或咨询地理学家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地质年代划分
![地质年代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50d052db240c844769eaeebb.png)
地层系统dìcãngxìtǒng地壳是由一层一层的岩石构成的。
这种在地壳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成层岩石(包括松散沉积层)及其间的非成层岩石的系统总称,叫做地层系统。
“宇”、“界”、“系”、“统”分指地层系统分类的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
地层系统分类的第一级是“宇”,分为隐生宇(现已该称太古宇和元古宇)和显生宇。
地质年代dìzhìniándài地质,即地壳的成分和结构。
根据生物的发展和地层形成的顺序,按地壳的发展历史划分的若干自然阶段,叫做地质年代。
“宙”、“代”、“纪”、“世”分指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
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一级是宙,分为隐生宙(现已该称太古宙和元古宙)和显生宙。
太古宇tàigǔyǔ地层系统分类的第一个宇。
太古宙时期所形成的地层系统。
旧称太古界,原属隐生宇(隐生宇现已不使用,改称太古宇和元古宇)。
太古宙tàigǔzhîu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一个宙。
约开始于40亿年前,结束于25亿年前。
在这个时期里,地球表面很不稳定,地壳变化很剧烈,形成最古的陆地基础,岩石主要是片麻岩,成分很复杂,沉积岩中没有生物化石。
晚期有菌类和低等藻类存在,但因经过多次地壳变动和岩浆活动,可靠的化石记录不多。
旧称太古代,原属隐生宙(隐生宙现已不使用,改称太古宙和元古宙)。
元古宇yuángǔyǔ地层系统分类的第二个宇。
元古宙时期所形成的地层系统。
旧称元古界,原属隐生宇(隐生宇现已不使用,改称太古宇和元古宇)。
元古宙yuángǔzhîu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二个宙。
约开始于25亿年前,结束于5.7亿年前。
在这个时期里,地壳继续发生强烈变化,某些部分比较稳定已有大量含碳的岩石出现。
藻类和菌类开始繁盛,晚期无脊椎动物偶有出现。
地层中有低等生物的化石存在。
旧称元古代,原属隐生宙(隐生宙现已不使用,改称太古宙和元古宙)。
地质年代划分及其标志性事件
![地质年代划分及其标志性事件](https://img.taocdn.com/s3/m/b226ca4c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c3.png)
地质年代划分及其标志性事件地球的历史悠久而复杂,经历了亿万年的变迁。
为了研究和理解这些变化,科学家们对地质年代进行了细致的划分。
地质年代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系统化的时空框架,也为我们理解地球演化、生物演替以及环境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本文将探讨地质年代的划分方法及其标志性事件,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领域的基本概念和社会意义。
地质年代的划分地质年代是通过对地球历史的时间进行分段而形成的时序体系。
这个体系可被用于描述岩石层、化石及其环境,以及大规模生物灭绝和大气成分变化等历史事件。
目前,国际上较为公认的地质年代体系是由《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GC)建立的,该体系将地球历史划分为四个主要的时代:前寒武纪、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前寒武纪前寒武纪是指地球形成至约五亿年前的一段时期,占据了地球历史的绝大部分。
这个时期虽然没有大量的化石记录,但它是地球及生命发展的基础阶段。
前寒武纪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三个部分:太古宙(Hadean):约从太阳系形成开始(约46亿年前)至约40亿年前。
在这一时期,地球表面经历了剧烈的碰撞和熔融,形成了初步的岩石圈。
原洪宙(Archean):约从40亿年前到25亿年前。
此时,第一批单细胞生物如原核生物出现,海洋开始形成,并且逐渐稳定。
元古宙(Proterozoic):约从25亿年前到5.4亿年前。
在这一阶段,发生了大气和海洋中的氧气积累,包括著名的大氧化事件,生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大量游离氧气进入大气。
古生代古生代持续了约5.4亿年,从寒武纪开始,到二叠纪结束。
这个时期是多细胞生命迅速发展的阶段,包括:寒武纪:以“寒武纪大爆发”闻名,这一时期生命形式急剧增加,各种无脊椎动物快速演化,多样性前所未有。
奥陶纪-志留纪:海洋生物继续繁荣发展,陆地上的植物和早期脊椎动物也逐渐出现。
泥盆纪:被称为“鱼类的时代”,鱼类多样性达到高峰,同时陆生植物开始占据主要位置,昆虫与两栖动物也在陆地上发展。
石炭纪:以发展出大量森林植物著称,也是无翅昆虫及早期爬行动物崛起的重要时期。
地质年代的划分
![地质年代的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7e4dc1dfb14e852458fb57ae.png)
一、古生代初期:水生无脊椎动物比较繁盛尤其是三叶虫。
所以又称寒武纪为三叶虫纪,藻类较繁盛.中期:鱼类为最盛。
距今3亿年前,水生脊推动物开始登陆,出现了原始的两栖类,有了蕨类晚期:是两栖类的极盛时期,同时又出现了爬行类。
出现了裸子植物并有了迅速的发展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1、寒武纪自然环境(5.4亿-5亿年前)地壳静止,浅海广布,气候温暖生物海洋无脊椎动物盛行,出现两侧对称的躯体。
古杯类,软体动物(双神经纲、腹足纲和头足类)、环节动物(多毛类)、节肢动物(三叶虫等)、腕足类、腹足类和棘皮动物、无脊椎动物大多数门都已经出现。
半索动物(笔石),海洋中海藻繁盛,陆地上地衣繁盛。
脊索动物出现。
2、奥陶纪自然条件(5-4.35亿年前)浅海广布,气候温暖生物笔石类、珊瑚兴起软体动物(头足类、菊石类、鹦鹉螺)所有现生的棘皮动物的主要纲无颌类脊椎动物出现(淡水无颚鱼)陆生孢子植物出现大量海洋动物灭绝。
3、志留纪自然条件(4.35-4.1亿年前)末期造山运动,局部干燥,海面缩小,陆地增多生物笔石类、珊瑚类进一步繁盛无颌鱼类辐射;裸蕨、陆生维管植物出现;最早的陆生动物出现,海蝎(板足鲎)大量出现;最早的昆虫类和蛛形类;有颌鱼类出现(盾皮鱼类,棘鱼类);三叶虫衰退。
4、泥盆纪自然条件(4.1-3.55亿年前)海陆变迁,出现广大陆地,气候干热生物菊石出现;原始裸子植物出现;最早的森林出现;主要的维管植物辐射;蕨类繁盛、鱼类繁盛;两栖类兴起;昆虫开始具备飞行能力。
较多的三叶虫等海洋类动物灭绝。
5、石炭纪自然条件(3.55-2.95亿年前)造山运动,气候温暖湿润生物森林繁茂;石松类、科达类、种子蕨和真蕨大量出现;最早的现代土壤出现;裸子植物兴起;蚯蚓、马陆、长脚蜘蛛、蜻蜓、直翅类、蜚蠊;爬行类兴起、两栖类繁盛,昆虫适应辐射;最早食花粉的昆虫出现。
大量的鲨鱼。
三叶虫大部分绝灭;6、二叠纪自然条件(2.95-2.5亿年前)造山运动频繁,气候干热生物蕨类衰退,苏铁植物出现,裸子植物繁茂;爬行类适应辐射(杯龙目、盘龙目和兽孔目),菊石类又一次辐射。
地质年代划分及其标志性事件
![地质年代划分及其标志性事件](https://img.taocdn.com/s3/m/a313fb69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d6.png)
地质年代划分及其标志性事件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谈论的是地质年代划分及其标志性事件,这个话题听起来可能有些高深,但其实很有趣哦!地质年代划分就像是大自然的历史记录册,通过标志性事件,帮助我们了解地球的演变过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古今地质年代需要了解一下什么是地质年代。
地质年代是对地球历史长河的不同时间段进行划分,主要根据不同的地质事件和化石记录来确定。
地质年代分为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和现代四个大的时间段,每个时间段都有其独特的标志性事件。
古生代:生命的起源古生代是地球演化史上最古老的时期,也是生命的起源阶段。
在这个时期,地球上出现了最早的生物,原始的海洋生物开始繁衍生息。
标志性事件包括寒武纪的生命大爆发和古生代末的白垩纪大灭绝,这些事件对地球生态系统的演变影响深远。
中生代:恐龙的繁盛时期中生代是恐龙繁盛的时期,也是古代爬行动物繁荣的时期。
这个时期发生了地质构造的重要变化,形成了许多今天我们所熟知的地形地貌。
标志性事件包括侏罗纪的恐龙统治和白垩纪的恐龙灭绝,这些事件对生物多样性的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
新生代:人类的诞生新生代是地质时代最近的一个阶段,也是人类的诞生和发展阶段。
在这个时期,地球气候逐渐变暖,现代陆地生态系统逐渐形成。
标志性事件包括古近纪的第三纪冰川时代和第四纪的冰河时期,这些事件对地球气候变化和生物世界的演变起到了关键作用。
现代:人类的影响现代是地球的当前时期,也是人类活动影响地球环境最为深远的时期。
在现代,人类的工业活动、城市化进程对地球生态系统带来了重大挑战,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标志性事件包括工业革命以及现代气候变化现象,这些事件提醒我们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地质年代划分及其标志性事件是地球演化史上的关键节点,通过了解这些事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地球的演变过程,珍惜和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地质年代划分及其标志性事件是地球演化史上的宝贵遗产,对我们理解地球历史、生物演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至关重要。
【免费下载】地质年代的划分
![【免费下载】地质年代的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447414571ed9ad51f01df276.png)
喜马拉雅山、安第斯山、阿尔卑斯山建成,大陆各洲成型,气候寒冷。 直立人发展; 现生动物和植物的绝大多数已经出现。 象、剑齿虎,鸭嘴兽出现;
2、第四纪
自然条件(175 万-) 冰川广布,黄土生成 更新世 全新世
更新世(175-1 万年前)
4 个冰期,北半球冰川,气温下降。 猛犸、骆驼、马、巨型河狸、狼和短面熊、大熊猫;驯鹿、驼鹿; 动植物种类大规模减少,大型哺乳动物灭绝 克人出现(3.8 万年) 尼人出现(10 万年) 早期智人出现(20 万年)
4、泥盆纪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根通保据过护生管高产线中工敷资艺设料高技试中术卷资,配料不置试仅技卷可术要以是求解指,决机对吊组电顶在气层进设配行备置继进不电行规保空范护载高与中带资负料荷试下卷高问总中题体资,配料而置试且时卷可,调保需控障要试各在验类最;管大对路限设习度备题内进到来行位确调。保整在机使管组其路高在敷中正设资常过料工程试况中卷下,安与要全过加,度强并工看且作护尽下关可都于能可管地以路缩正高小常中故工资障作料高;试中对卷资连料继接试电管卷保口破护处坏进理范行高围整中,核资或对料者定试对值卷某,弯些审扁异核度常与固高校定中对盒资图位料纸置试,.卷保编工护写况层复进防杂行腐设自跨备动接与处地装理线置,弯高尤曲中其半资要径料避标试免高卷错等调误,试高要方中求案资技,料术编试交写5、卷底重电保。要气护管设设装线备备置敷4高、调动设中电试作技资气高,术料课中并3中试、件资且包卷管中料拒含试路调试绝线验敷试卷动槽方设技作、案技术,管以术来架及避等系免多统不项启必方动要式方高,案中为;资解对料决整试高套卷中启突语动然文过停电程机气中。课高因件中此中资,管料电壁试力薄卷高、电中接气资口设料不备试严进卷等行保问调护题试装,工置合作调理并试利且技用进术管行,线过要敷关求设运电技行力术高保。中护线资装缆料置敷试做设卷到原技准则术确:指灵在导活分。。线对对盒于于处调差,试动当过保不程护同中装电高置压中高回资中路料资交试料叉卷试时技卷,术调应问试采题技用,术金作是属为指隔调发板试电进人机行员一隔,变开需压处要器理在组;事在同前发一掌生线握内槽图部内 纸故,资障强料时电、,回设需路备要须制进同造行时厂外切家部断出电习具源题高高电中中源资资,料料线试试缆卷卷敷试切设验除完报从毕告而,与采要相用进关高行技中检术资查资料和料试检,卷测并主处且要理了保。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地质年代
![地质年代](https://img.taocdn.com/s3/m/83b9ebafdd3383c4bb4cd2d9.png)
地质年谱“宙、代、纪、世”的详细划分宙、代、纪、世1、宙:地质时代从古至今共划分为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和显生宙。
2、代:元古宙又划分为古元古代、中元古代和新元古代;显生宙划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其中新元古代的晚期,划分出一个震旦纪,目前只适用于中国;3、纪:古生代划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中生代划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新生代划分为第三纪和第四纪。
4、世:纪以下还可以再划分为世;如寒武纪分为早寒武世、中寒武世、晚寒武世;奥陶纪分为早奥陶世、中奥陶世、晚奥陶世;石炭纪分为早、中、晚石炭世;第三纪: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上新世;第四纪:(早、中、晚)更新世、全新世。
7、地质时代单位(宙、代、纪、世)相对应的地层单位(宇、界、系、统),如太古宙形成的地层称太古宇,古生代形成的地层称为太古界,寒武纪形成的地层称为寒武系,早、中、晚寒武世形成的地层分别称为下、中、上寒武统。
生物形成:A:50亿---6亿年前,属于“元古代”,也就是前寒武纪。
B:6亿----2.25亿年前,古生代。
(6亿---5亿年前,寒武纪,藻类时代,无脊椎动物时代(三叶虫时代)-----奥陶纪(5亿年~4.3亿年,藻类时代)、志留纪(4.3亿年~ 4亿年,鱼类时代)、泥盆纪(鱼类时代(有颌类))、石炭纪(两栖动物时代,向爬虫类进化)和二叠纪(2.8亿年~2.25亿年,)C:2.25亿年~1.9亿年,三叠纪,形成森林,爬行类时代D:1.9亿年~1.35亿年,侏罗纪,恐龙繁盛,原始鸟类出现E:1.35亿年~6500万年,白垩纪,恐龙,爬虫类大灭绝F:第三纪(哺乳类动物时代):古新世(6500万年~5400万年)、始新世(5400万年~3800万年)、渐新世(3800万年~2500万年)、中新世(2500万年~700万年)、上新世(700万年~250万年)G:第四纪:更新世(250万年~1万年,现代植物,现代动物及人类时代)、全新世(1万年~现在)。
地质年代简介
![地质年代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86cf037a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48.png)
中生代为三个纪。
• 第一个是三叠纪,由阿尔别尔特命名于德国 西南部,这里有三套截然不同的地层,因此 得名,此事在1834年。
• 太古代和元古代这两个名称是1863由美国人洛冈 命名的,他命名的意思是指生物界太古老和生物 界次古老。
• 自寒武纪后到2.3亿年前这段时间为古生代, 这个名称由英国人赛德维克制定,他依照 洛冈取了生物界古老的意思,此事发生在 1838年。
• 从2.3亿年前到0.65亿年前为中生代,从 0.65亿年后到现在为新生代。这两个代均 由英国人费利普斯于1841年命名,取意分 别为生物界中等古老和生物界接近现代。
• 莱尔曾经将古生代称第一纪,中生代为第 二纪,新生代为第三纪,1829年德努阿耶 在研究法国某些地区的地质时按魏尔纳的 分层方案从第三纪中又划分出来了第四纪,
• 这样,新生代便由这两个纪所组成。从前 的第一纪则由纪升代含六个纪,同样第二 纪也升代含三个纪。
• 纪下面还有分级单位,如“世”,一般是 将某个纪分成几个等份,如新生代依次分 为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上 新世、更新世、全新世等。
• 太古代一般指的是地球形成及化学进化这个时期, 可以是从46亿年前到38亿年前或34亿年前,这个 数字之所以有数以亿计的年数之差是因为我们目 前所能掌握的最古老的生命或生命痕迹还有许多 的不确定因素。
• 元古代紧接在太古代之后,其下限一般定在前寒 武纪生命大爆发之前,这个时期目前在5.7亿到6 亿年前。
地质年代划分
![地质年代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bd0ee20502020740be1e9b34.png)
地质年代划分一,概念按时代早晚顺序表示地史时期的相对地质年代和同位素年龄值的表格。
计算地质年龄的方法有两种:①根据生物的发展和岩石形成顺序,将地壳历史划分为对应生物发展的一些自然阶段,即相对地质年代。
它可以表示地质事件发生的顺序、地质历史的自然分期和地壳发展的阶段;②根据岩层中放射性同位素蜕变产物的含量,测定出地层形成和地质事件发生的年代,即绝对地质年代。
据此可以编制出地质年代表。
二,中国地质年代表-----------------------------------------------------------------------------------------代纪世代号起始时间(百万年) 生物开始出现类型------------------------------------------------------------------------------------------新生代第四纪全新世Qh 0.01人类出现晚更新世Qp中更新世Qp2早更新世Qp1 1.64新近纪上新世N2 5.00中新世N1 23.3 近代哺乳类出现古近纪渐新世E3 37.5始新世E250古新世E1 65 鱼类出现-------------------------------中生代白垩纪K 135 被子植物,浮游钙藻出现侏罗纪J 208 鸟类哺乳类出现三叠纪T 250 蜥龙鱼龙出现-------------------------------晚古生代二叠纪P 290 兽行型类裸子植物出现石炭纪 C 362坚孔类种子蕨科达类出现泥盆纪 D 410 总鳍鱼类节蕨石松真蕨植物出现早古生代志留纪S 439 裸蕨植物出现奥陶纪O 510 无颌类出现寒武纪-- 570 硬壳动物出现-----------------------------新元古代震旦纪Z 680 不具硬壳动物出现南华纪Nh 800青白口纪Qb 1000 多细胞动物高级藻类出现中元古代蓟县纪JX 1400 真核动物出现(绿藻)长城纪Ch 1800古元古代滹沱纪Hl 2300五台纪Wt 2500-----------------------------新太古代Ar3 2800 原核生物出现(菌类及蓝藻)中太古代Ar2 3200古太古代Ar1 3600 生命现象开始出现始太古代Ar0 45oo----------------------------------------------------------------------------------------------------------------------关于地质年代表的阅读解析:地理教学大纲中的“基本训练要求”指出:“学会阅读地质年代表,记住代、纪的名称和序列。
地质年代是怎样划分的
![地质年代是怎样划分的](https://img.taocdn.com/s3/m/c195c1aa6137ee06eef91803.png)
地质年代是怎样划分的: 我们谈到地球的年龄,一般涉及到相对年龄和绝对年龄。
地球相对年龄的确立主要依据于化石。
自从英国地质学家史密斯提出“化石层序律”后,就把时间与生物演化阶段联系起来。
人们知道,在不同时代的地层中含有不同的化石,同样,我们得到了这些化石后也可以推断产出这些化石的地层年代。
在众多的古生物门类中,有些门类特征显著,演化迅速,在反映地质年代上非常“灵敏”,这种化石被科学家们称作“标准化石”,它们被用作划分时间地层单位时往往起主导作用。
而有些门类则演化非常缓慢,或空间分布的局限性很大,因此在划分和确定地质年代时只能起辅助作用。
前者如三叶虫,它们只生存在古生代,而且演化明显,在古生代不同时代中都有各具特色的属种代表,是著名的标准化石;后者如舌形贝,这是一种腕足动物,从寒武纪就已出现,在现代海洋中仍十分常见,在几亿年的时间跨度内,这种化石从形态、大小到内部结构,几乎没有显著变化,它们的地层意义同三叶虫相比就逊色多了。
假如我们在某个地方采集到三叶虫化石,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这个地区的地层年代是古生代,而且还可以根据三叶虫的属种进一步确定是生活在古生代的某一段具体时间,比如是寒武纪还是奥陶纪,但采集到舌形贝化石我们就感到茫然了,因为它不能帮助我们确定地质年代。
以生物演化为依据,人们建立了能反映地球相对年龄的地质年代表(见下表)。
在这个表上,最大的时间概念是宙,其次是代、纪、世、期。
如古生代包括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六个纪,其中,寒武纪又可进一步分为早寒武世、中寒武世和晚寒武世三个世,每个世还可以分成若干个期。
以地质时代相对应,代表每一地质时期的地层也建立起地层单位。
最大的地层单位是宇,其次是界、系、统、阶,如代表古生代的地层,我们就称作古生界,其中,寒武纪时形成的地层就被称为寒武系,奥陶纪期间形成的地层则被称为奥陶系,以此类推。
我们在讨论地球发展史时,涉及到了地质时代和地球的年龄,地质年代有时还应进一步明确,比如,我们讲寒武纪始于5.7亿年前,这个数据是怎样得来的?结束于5亿年前,这个数据又是怎样得来的?这就必然涉及地球的绝对年龄。
地质年代等级
![地质年代等级](https://img.taocdn.com/s3/m/b213ebe8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9c.png)
地质年代等级
地质年代等级是地质学上对地球历史进行划分和分类的等级体系。
地质学家根据不同地质事件的发生和地层的堆积,将地球历史划分为不同的年代和系统。
地质年代等级的等级体系由上至下依次是:
1. 千-百万年(Ma):代表1000万年至100万年的时间跨度,如新第三纪、晚白垩纪等。
2. 百-十万年(ka):代表100万年至10万年的时间跨度,如
中第三纪、中白垩纪等。
3. 万年(ka):代表1万年的时间跨度,如早第三纪、早白垩纪等。
4. 千年(a):代表1000年的时间跨度,如更新世、侏罗纪等。
5. 百年(a):代表100年的时间跨度,如全新世、白垩纪等。
6. 十年(a):代表10年的时间跨度,如全第四纪、侏罗纪等。
每个年代等级内又可以通过不同地质事件、生物化石的出现和消失等进行细分,形成更具体的地层和碎屑地质年代等级。
地质年代等级的划分对于了解地球历史和地质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研究地球的过程和进行地质工程的基础。
地质年代宙代纪关系
![地质年代宙代纪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a8a7e116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ea.png)
地质年代宙代纪关系地球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历史,其时间尺度大致可分为宙、代、纪等不同的地质年代。
这些地质年代是如何划分?它们之间又有何种关系呢?一、地质年代的划分地质年代是根据地球历史中的岩石、地层、生物等特征来进行划分的。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地质年代分为五个宙,分别是: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在这些宙中,又包含了多个代和纪。
二、宙、代、纪的层次关系宙是最大的时间单元,它包含了若干个代。
代是宙的子单元,通常根据地球历史上的生物、地质等大变革来划分。
纪则是代的子单元,通常以生物演化阶段或重大地质事件为依据。
从时间顺序上看,纪、代、宙依次递进,构成了地球地质历史的完整时间体系。
三、我国地质年代划分及特点在我国,地质年代的划分与国际标准基本一致。
我国的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分别对应了不同的地质特征和生物演化阶段。
例如,古生代是我国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的统称,这一时期是我国古生物的繁荣时期,如寒武纪的“五彩斑斓的珊瑚礁”和二叠纪的“恐龙时代”。
四、地质年代在资源勘探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地质年代的研究在我国资源勘探和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地质年代,可以了解地球历史上的生物演化、地质构造、气候变化等现象,为资源勘探提供理论依据。
同时,地质年代的研究还能揭示地球环境的演变过程,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指导。
例如,在石油、煤炭、金属矿产等资源的勘探过程中,地质年代的划分和特征分析起到了关键作用。
此外,地质年代的研究还有助于了解地球气候变化、地质灾害等自然现象,为人类应对自然灾害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地质年代作为地球历史的时间尺度,其划分和特征研究在我国资源勘探和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价值。
地质年代
![地质年代](https://img.taocdn.com/s3/m/df052e175f0e7cd184253611.png)
地质年代单位为:宙、代、纪、世。
宙为最大单位。
宙分为:1.隐生宙:生物化石稀少和不存在的寒武纪以前的地史年代。
2显生宙:从寒武纪开始出现大量较高级动物以后至今的地势阶段。
隐生宙分为:1.太古代:起始于46亿年前,结束于24(25)亿年前。
2.元古代:起始于24(25)亿年前,结束于5.7亿年前。
隐生宙结束——————————————————————显生宙分为:1.古生代:距今5.7亿年——2.5亿年。
2.中生代:距今2.5亿年——6500晚年。
3.新生代:距今6500晚年——今。
古生代分为:一、早古生代:1.寒武纪:距今5.7——5.1亿年。
2.奥陶纪:距今5.1——4.38亿年。
3.志留纪:距今4.38——4.1亿年。
二、晚古生代:1.泥盆纪:距今4.1——3.55亿年。
2.石炭纪:距今3.55——2.9亿年。
3.二叠纪:距今2.9——2.5亿年。
————————————中生代分为:1.三叠纪:距今2.5——2.05亿年。
2.侏罗纪:距今2.05——1.35亿年。
3.白垩纪:距今1.35亿年——6500万年。
————————————新生代分为:1.第三纪:距今6500万年——160万年。
2.第四季:距今160万年——今。
——————————————完————————年表中最大的时间单位是宙,宙下是代,代下分纪,纪下分世。
必须说明,年表虽有时间的概念,也就是说,当获悉该化石是何宙、代、纪或世的遗物,间接可知道它形成的粗略时间(当然是很粗略的估计值)。
事实上,年表的时间单位是完全人为性划分的,和日历中的年月日不同,它不能使人了解每个宙、代、纪或世经历的准确时间。
[编辑] 命名年表中各个宙、代、纪和世都有自己的名称,用于描述生物在不同地质时空的发展程度,一般以首先研究它们时期岩石的地点来命名,现将某些专家所广泛使用的各个时期之名称概述于下。
宙显生宙----- 现代生物存在的时期。
元古宙----- 久远的原始生物的时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层系统dìcéngxìtǒng地壳是由一层一层的岩石构成的。
这种在地壳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成层岩石(包括松散沉积层)及其间的非成层岩石的系统总称,叫做地层系统。
“宇”、“界”、“系”、“统”分指地层系统分类的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
地层系统分类的第一级是“宇”,分为(现已该称太古宇和元古宇)和显生宇。
地质年代dìzhìniándài地质,即地壳的成分和结构。
根据生物的发展和地层形成的顺序,按地壳的发展历史划分的若干自然阶段,叫做地质年代。
“宙”、“代”、“纪”、“世”分指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
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一级是宙,分为(现已该称和)和。
太古宇tàigǔyǔ地层系统分类的第一个宇。
太古宙时期所形成的地层系统。
旧称,原属隐生宇(隐生宇现已不使用,改称太古宇和元古宇)。
太古宙tàigǔzhòu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一个宙。
约开始于40亿年前,结束于25亿年前。
在这个时期里,表面很不稳定,地壳变化很剧烈,形成最古的基础,主要是,成分很复杂,沉积岩中没有生物化石。
晚期有菌类和低等藻类存在,但因经过多次和活动,可靠的化石记录不多。
旧称太古代,原属隐生宙(隐生宙现已不使用,改称太古宙和元古宙)。
yuángǔyǔ地层系统分类的第二个宇。
元古宙时期所形成的地层系统。
旧称,原属隐生宇(隐生宇现已不使用,改称太古宇和元古宇)。
元古宙yuángǔzhòu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二个宙。
约开始于25亿年前,结束于亿年前。
在这个时期里,地壳继续发生强烈变化,某些部分比较稳定已有大量含碳的岩石出现。
藻类和菌类开始繁盛,晚期无脊椎动物偶有出现。
地层中有低等生物的化石存在。
旧称元古代,原属隐生宙(隐生宙现已不使用,改称太古宙和元古宙)。
xiǎnshēngyǔ地层系统分类的第三个宇。
显生宙时期所形成的地层系统。
显生宇可分为古生界、中生界和。
显生宙xiǎnshēngzhòu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三个宙。
显生宙可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gǔshēngjiè显生宇的第一个界。
古生代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
分为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石炭系和。
gǔshēngdài显生宙的第一个代。
约开始于亿年前,结束于亿年前。
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
在这个时期里生物界开始繁盛。
动物以海生的无脊椎动物为主,脊椎动物有鱼和两栖动物出现。
植物有蕨类和石松等,松柏也在这个时期出现。
因此时的动物群显示古老的面貌而得名。
寒武系hánwǔxì古生界的第一个系。
寒武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
寒武纪hánwǔjì古生代的第一个纪,约开始于亿年前,结束于亿年前。
在这个时期里,陆地下沉,大部被海水淹没。
生物群以尤其是、低等腕足类为主,植物中、等开始繁盛。
寒武是英国威尔士的拉丁语名称,这个纪的地层首先在那里发现。
奥陶系àotáoxì古生界的第二个系。
奥陶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
奥陶纪àotáojì古生代的第二个纪,约开始于亿年前,结束于亿年前。
在这个时期里,岩石由和构成。
生物群以三叶虫、笔石、腕足类为主,出现板足鲞类,也有。
藻类繁盛。
奥陶纪由英国北部古代的奥陶族而得名。
zhìliúxì古生界的第三个系。
志留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
志留纪zhìliújì古生代的第三个纪,约开始于亿年前,结束于亿年前。
在这个时期里,地壳相当稳定,但末期有强烈的。
生物群中腕足类和珊瑚繁荣,三叶虫和笔石仍繁盛,无颌类发育,到晚期出现原始鱼类,末期出现原始裸蕨。
志留纪由古代住在英国威尔士西南部的志留人得名。
泥盆系nípénxì古生界的第四个系。
泥盆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
泥盆纪nípénjì古生代的第四个纪,约开始于亿年前,结束于亿年前。
这个时期的初期各处海水退去,积聚后层。
后期海水又淹没陆地并形成含大量质的沉积物,因此岩石多为砂岩、页岩等。
生物群中腕足类和珊瑚发育,除原始菊虫外,昆虫和原始两栖类也有发现,鱼类发展,蕨类和原始裸子植物出现。
泥盆纪由英国的泥盆郡而得名。
石炭系shítànxì古生界的系。
石炭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
石炭纪shítànjì古生代的第五个纪,约开始于亿年前,结束于亿年前。
在这个时期里,气候温暖而湿润,高大茂密的植物被埋藏在地下经炭化和变质而形成,故名。
岩石多为石灰岩、页岩、砂岩等。
动物中出现了两栖类,植物中出现了羊齿植物和松柏。
二叠系èrdiéxì古生界的第六个系。
二叠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
二叠纪èrdiéjì古生代的第六个纪,即最后一个纪。
约开始于亿年前,结束于亿年前。
在这个时期里,地壳发生强烈的构造运动。
在德国,本纪地层二分性明显,故名。
动物中的菊石类、原始爬虫动物,植物中的松柏、苏铁等在这个时期发展起来。
zhōngshēngjiè显生宇的第二个界。
形成的地层系统。
分为三叠系、和白垩系。
中生代zhōngshēngdài显生宙的第二个代。
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
约开始于亿年前,结束于6500万年前。
这时期的主要动物是爬行动物,恐龙繁盛,和鸟类开始出现。
无脊椎动物主要是菊石类和类。
植物主要是银杏、苏铁和松柏。
sāndiéxì中生界的第一个系。
三叠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
三叠纪sāndiéjì中生代的第一个纪,约开始于亿年前,结束于亿年前。
在这个时期里,变化比较小,岩石多为、石灰岩等。
因本纪的地层最初在德国划分时分上、中、下三部分,故名。
多为头足类、、鱼类、两栖类、爬行动物。
植物主要是、、、木贼和蕨类。
侏罗系zhūluóxì中生界的第二个系。
侏罗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
侏罗纪zhūluójì中生代的第二个纪,约开始于亿年前,结束于亿年前。
在这个时期里,有造山运动和剧烈的。
由、边境的而得名。
非常发达,出现了巨大的恐龙、空中飞龙和,植物中苏铁、银杏最繁盛。
白垩系bái’èxì中生界的第三个系。
白垩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
白垩纪bái’èjì中生代的第三个纪,约开始于亿年前,结束于6500万年前。
因本纪的地层主要为白垩岩而得名。
这个时期里,造山运动非常剧烈,我国许多山脉都在这时形成。
动物中以为最盛,但在末期逐渐灭绝。
鱼类和鸟类很发达,开始出现。
被子植物出现。
植物中很繁盛,也出现了和。
新生界xīnshēngjiè显生宇的第三个界。
新生代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
分为古近系(下)、新近系(上第三系)和第四系。
新生代xīnshēngdài显生宙的第三个代。
分为(老)、(新第三纪)和第四纪。
约从6500万年前至今。
在这个时期地壳有强烈的造山运动,中生代的爬行动物绝迹,哺乳动物繁盛,生物达到高度发展阶段,和现代接近。
后期有人类出现。
gǔjìnxì新生界的第一个系。
古近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
可分为、始新统和渐新统。
古近纪gǔjìnjì新生代的第一个纪(旧称、早第三纪)。
约开始于6500万年前,结束于2300万年前。
在这个时期,哺乳动物除陆地生活的以外,还有空中飞的蝙蝠、水里游的鲸类等。
被子植物繁盛。
古近纪可分为古新世、始新世和渐新世,对应的地层称为古新统、始新统和渐新统。
新近系xīnjìnxì新生界的第二个系。
新近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
可分为中新统和上新统。
新近纪xīnjìnjì新生代的第二个纪(旧称新第三纪、)。
约开始于2300万年前,结束于160万年前。
在这个时期,哺乳动物继续发展,形体渐趋变大,一些古老类型灭绝,与现代区别不大,硅藻较多见。
新近纪可分为中新世和上新世,对应的地层称为中新统和上新统。
dìsìxì新生界的第三个系。
第四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
它是新生代的最后一个系,也是地层系统的最后一个系。
可分为更新统(下更新统、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和全新统。
第四纪dìsìjì新生代的第三个纪,即新生代的最后一个纪,也是地质年代分期的最后一个纪。
约开始于160万年前,直到今天。
在这个时期里,曾发生多次,与动植物等已经具有现代的样子,初期开始出现人类的祖先(如北京猿人、)。
第四纪可分为更新世(早更新世、、)和全新世,对应的地层称为更新统(下更新统、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和全新统。
附:第四纪名称来历。
最初人们把地壳发展的历史分为第一纪(大致相当前寒武纪,即太古宙元古宙)、第二纪(大致相当古生代和中生代)和第三纪3个大阶段。
相对应的地层分别称为第一系、和第三系。
1829年,法国学者德努瓦耶在研究的地层时,把第三系上部的松散沉积物划分出来命名为第四系,其时代为第四纪。
随着的发展,第一纪和第二纪因细分成若干个纪被废弃了,仅保留下第三纪和第四纪的名称,这两个时代合称为新生代。
现第三纪已分为古近纪和新近纪,故仅留有第四纪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