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的华文教育
印尼华文教师湖南学成,称“获益匪浅”
印 尼 华 文教 师 湖 南 学成 , “ 益 匪浅 ” 称 获
“ 印尼华文教师 函授学历班” 结束在湖南师大的教学课程 。来 自印度尼西亚的 8 9日 0名华文 教师纷纷感叹此行学有所成 , 获益匪浅。印尼巴淡学员代表纪夏尔姿说 , 这坚定了她献身华文教育 的信心和决心 。 此 次培训 班 由 中国海 外 交 流 协 会 文 教 部 主 办 , 南 师 大 国 际 汉语 文 化 学 院 承 办 。20 湖 0 9年 以
.
8.
第 8 期
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资讯
山 、 阳楼 、 岳 张家界 等历史 文化 名胜 。
来 自印尼井 里汶 的学 员代 表何 思 宁说 , 以前 总认 为学 习古 代 汉 语 就 是 “ 死 书 ”, 读 但通 过 老 师 们 深入浅 出 的讲 解 , 才发 现 四书五 经 中有这 么多 优美 诗词 , 问如此 博 大 。 “ 的讲话 特 意运 用 了 学 我 此次 学到 的修辞法 , 并未 用 到夸 张法 。 他诙谐 说道 。 但 ” “ 书到用 时方恨 少 。 长期 从 事华 文教 育 的印尼 占碑 学员 邬丽 萍说 , 过 此 次培 训 , ” 通 深刻 体会 到 自己华 教水平 的不 足 , 也激 发 了 自己献 身华教 事 业 的兴趣 和动 力 。“ 但 只有努 力 填 补 自己的不 足 ,
“0 1 2 1 年全美华文教育访华 团” 由美 国南海有限公司副总裁、 国加州中文教学研究 中心秘书 美 长 张 晓江率领 , 一行 共 1 , O人 由华文 教育 学校 和相 关机 构 负责 人 、 中文 学 科 带 头人 组 成 , 成员 分 别
来 自美 国加州 和 旧金 山等地 区。( 上海市侨办网站21..) 0176
印尼华文教学现状研究
印尼华文教学现状研究印尼三语学校协会陈友明2013年习近平主席访问印尼时提出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2014年,印尼的新任总统也提出建设“世界海洋中心”的发展战略。
这两个地缘关系密切的国家同时出台了两种海洋战略,如果能够合作,实现海洋战略对接,对中国、印尼两国和人民的福祉是大有裨益的。
印尼华人有语言和文化的优势,可以为中国、印尼“一带一路”倡议发挥积极的作用。
对印尼华人和华文教育工作者来说,教育培养掌握华语的人才,是构建两国人心相通的文化桥梁,是推动两国交流合作的工作重点和大方向。
众所周知,印尼在20世纪60年代发生“9・30”政治变故,印尼华人的文化和语言遭到那时苏哈托政府取缔。
20世纪末印尼苏哈托政府下台,印尼开始了民主改革,随着祖籍国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外交政策的变化,印尼华人的政治认同发生转化,华文教育的定位和性质也发生变化,即从落叶归根的导向向落地生根的理念转化。
在如今的新时代,印尼和东南亚的华文教育其实就是落地生根的理念。
根据我的观察,当前在印尼,若从使用范围的方面评估,位居第一的还是英语,因为它是世界语言;第二是阿拉伯语,因为它是伊斯兰的宗教语言;第三是日语,因为日本是印尼最早的投资来源国,在印尼有为数不少的日本企业和日籍技术人员,日本还是印尼学生留学和工作的优选对象国;第四是韩语,韩国电视剧的渲染、美容化妆、工业产品和投资,使韩语受到印尼年轻人的青睐;第五才是汉语,因为它是联合国使用语言。
印尼华人众多,如今印尼和中国的关系密切了,来印尼的中国企业家、商人和游客逐年递增,汉语的使用率也随之提高。
但是如果从开设汉语专业的高校数量来说,汉语还是居于第六位,在英语、阿拉伯语、日语、韩语、印尼华文教学现状研究丨7德语之后。
所以汉语在印尼的地位还是偏低的。
下面谈谈华语的教学情况。
从教学形式来说,学校还是汉语的主要教学场所,主要是在高等院校、三语国民学校和国际学校。
2013年以后汉语也作为选修课列入国民高中阶段。
“一带一路”视角下印尼华文教育发展的历史反思
57海外文摘OVERSEAS DIGEST 海外文摘2020年第16期总第815期No.16,2020Total of 815印尼作为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合作伙伴,处于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前沿地带,拥有优越的地理条件、丰富的海洋资源,是东盟的成员之一,具有重要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
同时,印尼是世界人口第四大国,其中更包括1000余万华人,作为世界上华人华侨最多的国家,印尼华文教育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目前,关于印尼华文教育的研究,黄昆章、温北炎等关注印尼华文教育曲折的发展历史,李秀坤、田慧玲、崔希亮等有关于教师问题、教材问题、教法问题的讨论。
总体而言,这些研究成型较早,在“一带一路”视角下仍缺乏进一步探索。
本文以印尼教育发展历史为基础,对“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的印尼华文教育进行反思并提出相关建议。
1曲折向前的发展历程印尼作为深受中华文化影响的东南亚国家,华文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
“有文字记载的海外第一间华文学校,就是印度尼西亚华侨在印尼首都巴达维亚于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开办的明诚书院[1]。
”若以此为滥觞,印尼的华文教育已有超过三百年的历史。
1.1印尼华文教育的产生“截至1900年,全印尼已有439间私塾和义学,学生有7835人[2]。
”20世纪以前的印尼华文教育处于萌芽阶段,其脱胎于中国私塾教育,教学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教育人员多为中国落第秀才,不具备现代教育的特征,但逐渐形成的教育氛围,为日后印尼现代华文教育的产生打下的良好的基础。
20世纪初,民主、科学的教育观念的发展萌生了现代教育,中国大陆老一辈近代教育家不断探索科学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深刻影响了印尼华文教育。
1912年更名为中华学校的巴城中华会馆中华学校堂于1901年在印尼首都巴达维亚成立,印度尼西亚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华文教育正式出现。
然而开展新式教育的华文学校强调民主、自由、民族主义等先进思想,逐渐引起了荷兰殖民者的注意,并开始对华文教育进行打压。
印尼丹格朗华校华文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印尼丹格朗华校华文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丹格朗是印度尼西亚华人聚集较多的城市之一。
早在7世纪之时,就有中国人不断来此经商、耕作和手工制造,目前仍有中国沿海居民不断迁移此处生活。
丹格朗的华人素有重视华文教育的传统,尽管遭受苏哈托时期的破坏和摧残,这里的华人胼手砥足、砥砺奋进,顽强守护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如今华文教育依然传承有力、方兴未艾。
本文选取笔者家乡丹格朗的华校为对象,通过追溯华人迁移的足迹寻踪、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诉求、创办华文学校的历程以及华文教育的变迁状况等,继而针对性调查三所高级中学的教育状况。
本文具体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法、实地调查等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其中也包括丹格朗华文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法。
最后,本文提出了丹格朗华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以期对印度尼西亚华文教育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印度尼西亚华文补习班(学校)现状之调查与分析
随 着 中 国经 济 的 发展 以及 中 国与 印度 尼 西 亚 经 贸关 系 的密 切 交 往 ,在 全 球汉 语 热 持 续 的背 景
1 多 , 比 20 倍 0 1年首 次 参 加考 试 的 7 0人 增 加 1 1 0 倍 多 。 2 1 年印 尼 H K考试将 每年 举行 两次 , 至 01 S 以
下, 近几年印尼的华文教育获得新的发展 。华文 的 市 场 需要 也 日益 多元 化 , 育领 域 、 济领 域 、 化 教 经 文 旅游领域等各方面都需要大量的华文人才。学习华 文 的人数与 E俱增 , t 不仅华族学习华文 , 友族学习 华文的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 , 中印( ) 国政府 尼 两 间 、 际 间 以及 民间 等 多层 次 、 领域 的华 文 教 育 校 多 合作与交流项 目也 日益增多 。中国派往印尼的汉语
东 南亚纵横 A U D S T E S S RO N OU H A TA M
2 1. 0 27
印度尼西亚华文补习班( 学校) 现状之调查与分析
汪敏 锋 ※
摘 要 :印度 尼 西亚华 文教 育解 禁后 已走 过 1 的旅程 , 3年 呈现 出良好 的发 展 势 头 , 而这 离不 开 印尼 华文 教 育 的一个 重要 形式— — 华文补 习班 ( 学校 ) 的贡 献 。本文 在调 查 的基础 上 , 分析 了印尼 华文补 习班 ( 学校 ) 的 学 生构 成 、 程设 置 、 课 师资情 况 以及 发展 中的 问题 , 为 印尼 多元的 、 认 多层 次的 华文 市场为 印尼 的华 文补 习 班( 学校 ) 的发展提 供 了契机 , 其发展 中的一 些 问题也 应 引起 重视 , 此 , 但 对 我们提 出了相 应 的建议和 对 策。
印度尼西亚汉语教育现状分析及教学方法探究
印度尼西亚汉语教育现状分析及教学方法探究作者:李健源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本科》 2018年第6期印度尼西亚位于东南亚南部,是现有华人华侨最多的国家之一。
随着现代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的友好往来和贸易合作,以及中国游客对印度尼西亚旅游经济的贡献,不但很多留居印度尼西亚的华人学习汉语,近年来印度尼西亚越来越多的当地人也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狂潮。
相当数量的印度尼西亚本土学生都将中国视为留学的选择地之一。
即便如此,由于历史原因和现代对外汉语事业的局限等众多原因,印度尼西亚的汉语教育仍然存在重重问题并相对落后于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其他东南亚国家。
从长远来看,印度尼西亚的汉语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印度尼西亚汉语教学的发展概况(一)历史溯源印度尼西亚是世界范围内最早发起汉语教育的国家之一。
在印度尼西亚,汉语教学最早起步于1690年创办的名诚书院,一直到1900年,印度尼西亚的汉语教学一般都以义学形式进行,教学对象主要为华侨子女。
1901年巴达维亚中华会馆创办的“巴城中华会馆华侨学校”标志着印度尼西亚近代汉语教学的开端,随后的十年间,又相继成立了爪哇学武总会、荷印华侨学务总会等教育机构,印度尼西亚的汉语教学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二)曲折发展进入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日本占领印度尼西亚以后汉语教育进入停滞状态。
1945年印度尼西亚宣布独立,汉语教学迎来了黄金发展时期。
1965年9月30日开始,印度尼西亚发生军事政变,自此汉语教育事业遭到重创长达三十年之久。
直到1998年开始,印度尼西亚政府才开始恢复汉语教学。
(三)近年来快速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印度尼西亚国内政治形势的改变,汉语教学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2001年印度尼西亚教育部与中国签署了在本国举行HSK考试的协议书,并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2007年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成立了孔子学院,标志着汉语教育进入新起点。
时至今日,汉语教育事业已经有了迅猛发展,很多印度尼西亚中小学甚至将汉语作为必修课和热门选修课。
印尼华文师资队伍现状及其培训市场的拓展
占 5 .% , 们 是 原 华 文学 校 的 高 中或 大 有 6 8 6 他 3人 , 1. ; 答 “ ” 有 22 占 97 回 % 否 的 1 专毕 业 生 . 划 坚 持 印 尼 民间 华 文 补 习 班 人 , 6 . , 他 4 长 占 61 其 % 6人 不 作 回答 。反 映 的 教学 作 , 足 目前 华 文 教 师 队 伍 的 主 华 文 教 师 群 体 的 教 育理 论 知 识 较 贫 乏 . 也 势 体 部 分 。 年 龄 结 构 特 征 表 明 _ 尼 目前 必 影 响 教 学 效 果 。 扭 转 这 种 教 师 队伍 学 ,印 为 的 华 文 教 师 队 伍 呈 金字 塔 型 , 于 塔 基 是 历 低 的 局 面 。应从 根 本 上 加 强 学 历 教 育 。 位
维普资讯
熬_砚代 { }
E  ̄ C ON I M ) I I l N I A ] A OI ' Z~ o U I EI N r
糠 辨 俺 真
圃凰绎 露蠢凰 固感 蘑圃窗凰鹤箍凰
◎蔡 贤榜
这 0 他 印 度 尼 西 亚 ( 称 : 尼 ) 世 界 上 华 华 文 教 师 的 骨 干 力 。 部 分 教 师 共 17 师 学 历 相 对 较 高 , 们接 受 过 较 正 规 的 汉 简 印 是
2 . . 性 教 师 共 2 9人 , 7 . 8% 女 5 2 占 1 %。 在 在 参 加 培 训 的 10 5 6 0多 名 华 文 教 师 中 . 担 同 年 龄 组 中男 女 性 别 比例 失 衡 更严 重 .
、
印 尼 华 文 师 资 队 伍 的 现 状 分 析
任 家 庭 教 师 ( 教 ) 3% 程度 低 , 兼职 为主 , 二 职 以
东南亚各国华文教育的历史发展现状
二、发展阶段具体情况
1、私塾教育
新加坡的华文教育在19世纪中后期有一段私 塾兴盛的历史,华文教育由华人自己兴办,自 己出钱,自己管理的格局。 从创办人看,可分作三类:一是华人领袖 出钱出力倡办的,如萃英书院;二是家族创办 的,如1867年由陈金钟和陈明水创办的毓兰书 院;三是教会创办的,如1872年道南学校,集 宗教与教育为一体。
教育的发展,殖民政府的态度渐渐发生了变化。 殖民政府认为“华侨爱国热情如此狂热乃华文 教育的结果”,于是采取行动,于1920年10月 27日颁布了“学校注册条例”,以此来管制华 校。该法令的颁布标志着殖民政府对华文教育 放任自流政策的结束。 法令的要点有: 1)所有学校(凡有10名学生以上)必须注册; 监理员、董事、教员亦然;2)提学司和视学 官,得经常巡视已注册的学校,查是否已根据 法令办理; 3) 取缔学校成为政治宣传的机关,其存在足 以妨碍殖民地公众利益,或教学不利于学生, 或作为非法会党的集合; 4)政府有立法加强管理学校的权力。
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民族国家,除华族外,还 有马来族、印度族等,英语是各族的共同语。 最初学校分两种,一种是英语学校,另一种是 各族母语学校,华语学校占大多数。新加坡政 府为了推行英语为第一语言和民族团结政策, 在教育政策上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1953年开始实施“双语政策”; 60年代初推广“混合学校制度”,将各母语学 校并到英校,其中华文学校占457所;1979年 实施“浸濡计划”, 1984年起,推行全国统一源流学校计划 80年代也推广讲华语运动。
2、近代学校的兴起 东南亚各国近代华文学校的兴起,无不受 改良派、革命派的影响和推动,两派在各国的 影响有大有小,就新加坡而言,早期的华文教 育受改良派的影响更大。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 1900年康有为到 新加坡避难,大力提倡新学,推动华人兴办学 校。从1905年到1920年间新加坡迅速兴办了华 文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女子教育等。 1905年,新加坡华侨创办两间华侨学校,养 正学堂(后为崇正学校)和广肇学堂(后为养 正学校)。 1918年6月,华人领袖陈嘉庚发起筹办华 侨中学,得到各帮侨领20多人的支持和响应, 并获新加坡总商会召开的第一次侨务大会一致
印度尼西亚华文教育的历史沿革
印度尼西亚华文教育的历史沿革、现状及发展趋势
印度尼西亚被誉为“千岛之国”,陆地面积1,904,569平方公里,人口为2.375亿,有100多个名族,其中华侨华人总数1800多万,占印尼中人口的8%。
大部分华侨华人是从中国的福建、广东移入,约占总数的80%以上,华文教育的创办至今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
同东南亚其他国家的华文教育一样,印尼的华文教育经历了兴办、快速发展、受挫、衰落、政策松动等时期。
一、印尼华文教育的兴办期
据资料记载,印尼的华文教育开始于1690年创办的名诚书院。
截至19世纪末,是印尼私塾教育的兴盛时期,这一时期的私塾教育,十分注重中国的传统教育,强调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
1901年,巴城中华会馆中华学校的创办,是印尼近代学校的开端。
在华侨华人团体和个人支持下,印尼华文教育的到了较大发展。
二、华文教育的快速发展期
1911年至20世纪20年代,是印尼华文教育的快速发展事情。
中国辛亥革命的成功、海外大移民以及中国国民政府指派官员到印尼扶持。
印度尼西亚教育一瞥
印度尼西亚教育一瞥印度尼西亚共和国位于亚洲东南部,地跨赤道,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17508个大小岛屿组成,其中约6000个有人居住。
陆地面积为1,904,443平方公里,海洋面积3,166,163平方公里(不包括专属经济区)素称千岛之国。
印尼亚是一个火山之国,全国共有火山400多座,其中活火山100多座。
火山喷出的火山灰以及海洋性气候带来的充沛雨量,使印尼成为世界上土地最肥沃的地带之一。
全国各岛处处青山绿水,四季皆夏,人们称它为“赤道上的翡翠”。
印尼全国人口2.17亿(2004年),为世界第四人口大国。
有100多个民族,其中爪哇族占45%,巽他族占14%,马都拉族7.5%,马来族7.5%,其他26%。
官方语言为印度尼西亚语。
民族语言和方言约300种。
约87%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6.1%的人口信奉基督教新教,3.6%信奉天主教,其余信奉印度教、佛教和原始拜物教等。
印度尼西亚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统一的语言是印度尼西亚语,英语是第二语言,此外还有其他民族语。
印度尼西亚的教育历史可分为三个时期:①约公元100—1522年,佛教与回教的宗教学校占统治地位。
②1522—1945年,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及日本等国先后入侵,使教育殖民地化。
③1945年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成立以后,改变殖民地性质的教育,建立新型的印度尼西亚的教育制度。
并为此作出不懈地努力。
一、基础教育印度尼西亚实行义务教育制度,宪法规定,“所有的儿童在满6岁时,有最低享受六年义务教育的权利。
8岁负有最低六年义务教育的权利。
”即印度尼西亚儿童应在6岁至8岁之间上学。
1978年,政府宣布小学免缴全部学费。
初等教育机关除了教育部的小学之外,还有归宗教部管的宗教学校玛多拉萨。
许多原住民儿童上午到小学,下午去玛多拉萨学习基础的宗教知识。
印尼的初等教育为六年。
中等教育分初中和高中,各3年。
得到小学毕业证书后,通过升学考试进入初中。
浅析印尼华文教育发展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前景
浅析印尼华文教育发展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前景摘要】印尼华文教育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历史兴衰。
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及世界影响力的增强世界“汉语热”逐渐升温,20世纪末开始复苏的印尼华文教育如今又有了新的变化。
本文尝试结合印尼的华文教育发展历史和当今国际国内新形势分析印尼华文教育发展的现状,包括印尼华文教育发展的各方面有利因素和潜藏的某些可能不利因素,并由此展望印尼华文教育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印尼、华文教育引言印尼是世界各国中华人最多的国家,也是华人移居海外较早的国家。
因而,印尼华文教育出现的时间很早也规模也比较大。
二战后,印尼华文学校最多时有1800多所,约有30多万名学生同时在这些学校接受华文教育。
但是,1960 年代中期印尼政府与中国关系恶化 ,并对华人实施全面同化政策,期间华文学校被封闭。
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才印尼政府才允许进行华文教学,因而,重新出现了华文学习热潮。
印尼华文教育经历了30年左右的断层而后才得以复苏,这一重创让印尼的华文教育在近年来的发展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发展的有利因素印尼华人人口众多,华文教育发展历史由来已久。
此外,结合当今社会的现实情况,印尼华文教育的发展还具有诸多有利条件。
首先,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东南亚各国与中国打交道越来越多,中国人越来越多地来到东南亚旅游观光购物等等。
这使得华文的实际使用价值提升,为了跟更好中国人做生意、打交道,印尼掀起了华文学习的新的热潮。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印尼政府也逐步改善了对华人及开展华文教育的环境。
印尼总统佐科维上台以来,重视与中国发展政治与经贸关系,在族群政策方面,他采用公平对待各族裔、各宗教的政策,继续改善包括华人在内的少数族裔的地位,华人的政治参与、经济参与和社会文化权利都有所提升。
这为印尼的华文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据印尼投资协调机构(BKPM)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首次成为印尼最大的投资国,投资额达到277.59万亿盾,占印尼吸收外资的22.96%。
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东南亚华文教育的开展
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东南亚华文教育的开展近年来,随着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实力和文化影响不断增强,东南亚地区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也日益高涨。
作为传承中华文化的一种方式,东南亚地区的华文教育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而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东南亚华文教育的开展,将有助于加强东南亚地区华裔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和传承,同时也能促进中华传统文化在东南亚地区的传播与发展。
一、东南亚地区的华文教育现状目前,东南亚地区的许多国家,如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等,都有相当规模的华文教育体系。
这些国家中,由于历史和地理等因素,华文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各不相同。
在新加坡,华文教育是全面的,以新加坡华文教育理事会为主导,涵盖了小学、中学乃至大学阶段;在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也占有一定规模,主要由华文学校和华文独中来进行;在印度尼西亚和泰国,华文教育相对不太完善,主要以社区学校和周末学校的形式存在。
无论在哪一个国家,东南亚地区的华文教育都面临着一些共同的问题。
受到当地语言和文化的冲击,华文教育在实践中难免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华文教育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质量有待提高,尤其是在一些较为偏远的地区和边远地区。
东南亚地区的华文教育还需要更深入地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为学生提供更全面、更深刻的中华文化教育。
1.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价值观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东南亚华文教育,应当首先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中华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注重尊师重道、孝道忠诚、礼仪廉耻等传统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对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具有重要的影响。
东南亚地区的华文教育应当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充分挖掘和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中华文化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了解其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更能够内化其价值观,成为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人才。
2.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东南亚华文教育,还应当注重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刻的内涵,在诗词、书法、绘画、音乐、戏曲等方面都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印尼本土华文教师现状调查分析及建议
《印尼本土华文教师现状调查分析及建议》xx年xx月xx日•调查背景和目的•调查方法和样本•调查结果分析•建议和对策目•结论和展望•参考文献和附录录01调查背景和目的•印尼是东南亚最大的国家,也是全球第四大人口国。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开放,印尼的华文教育逐渐受到重视。
本土华文教师作为华文教育的关键力量,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印尼人文交流和友好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印尼本土华文教师的现状如何,面临哪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调查和分析。
背景介绍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全面了解印尼本土华文教师的现状,包括师资规模、专业水平、教学能力、职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相关机构和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和建议,以推动印尼华文教育的健康发展。
02调查方法和样本采用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设计了一份包含40个问题的问卷,其中基本信息问题10个,教学相关问题20个,教师发展问题10个。
实地走访对印尼雅加达、泗水、棉兰等城市的10所华文学校的校长、教师进行了访谈,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和职业发展情况。
数据整理和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整理、统计和分析,运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录入、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调查方法样本选取问卷调查样本从印尼雅加达、泗水、棉兰等城市的华文学校中选取了300名教师作为调查对象,确保每个学校都有一定数量的教师参与。
访谈样本从上述城市中选取了10所华文学校的校长和教师进行访谈,共计20人。
样本特点本次调查样本以年轻教师为主,平均教龄为5年;大部分教师拥有本科学历,但专业背景多样化;多数教师有意愿继续深造,提高自身素质。
03调查结果分析教师基本信息大部分教师拥有本科学历,专业以中文、教育为主,且多数教师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
印尼本土华文教师普遍具备华人血统和文化背景,年龄分布在20-60岁之间,其中30-40岁是主要年龄段。
教师主要来自印尼当地,也有少数来自中国、马来西亚等国家。
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地区华文教育现状调研及本土化教学资源开发构想
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地区华文教育现状调研及本土化教学资源开发构想高等教育出版社㊀杨㊀曦㊀李㊀玮摘㊀要㊀印度尼西亚作为一个华文使用者众多㊁华人族群聚集㊁华文教育情况较复杂的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ꎬ其华文教育状况及本土化华文教学资源的开发情况值得关注ꎮ2018年ꎬ笔者亲赴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地区ꎬ对民办中小学㊁华文补习学校㊁教会学校㊁大学学历教育机构四类开设了华文课的学校中有代表性的几所学校进行了走访和调研ꎬ对雅加达地区华文教育的历史㊁现状ꎬ雅加达地区华文学校的基本情况㊁华文教学现状㊁华文教材使用状况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研ꎮ本文对此次调研结果进行了梳理ꎬ结合调研结果ꎬ就印度尼西亚本土化华文教材开发的复杂性进行了分析ꎬ并就 通用型+本土化 教材的开发提出了几点构想ꎮ关键词㊀印度尼西亚㊀雅加达㊀华文教育㊀华文教材与教学资源一㊀引言教材编写作为汉语传播的重要一环ꎬ得到了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㊁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等机构的支持ꎬ打造 通用型+本土化 教材体系成为华文教材的趋势ꎮ根据外交部㊁中国驻印度尼西亚大使馆的统计ꎬ印度尼西亚有300多个民族㊁200多种语言ꎬ华人在总人口中占比较高且华文学习需求一直存在ꎮ而当地民族㊁宗教情况复杂ꎬ华文教育政策多变等因素ꎬ决定了印度尼西亚华文教育情况也比较复杂ꎮ作为一个华文使用者众多㊁华人族群聚集㊁华文教育情况较复杂的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ꎬ印度尼西亚的华文教育状况及本土化华文教学资源的开发情况值得我们关注ꎮ笔者通过国内外学术文献检索平台发现ꎬ与印度尼西亚华文学校教学及教材状况紧密相关的研究不多ꎬ现有文献主要涉及学校发展㊁学校文化环境㊁学校管理㊁华语师资㊁课堂教学等方面ꎮ2018年ꎬ笔者亲赴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地区ꎬ对民办中小学㊁华文补习学校㊁教会学校㊁大学学历教育机构四类开设了华文课的学校中有代表性的五所学校进行了走访和调研ꎬ通过田野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ꎬ了解了雅加达地区华文教育的历史㊁现状ꎬ并对雅加达地区华文学校的基本情况㊁华文教学现状㊁华文教材使用状况三个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研ꎮ二㊀雅加达地区华文学校基本情况雅加达地区华文学校情况较为复杂ꎬ与当地华人组织㊁机构㊁教育部的关系比较复杂ꎮ印度尼西亚开设华文课的学校或机构数量很多ꎬ开办形式也各有不同ꎬ既有华人㊁华人基金会开设的三语学校ꎬ也有个人开设的 补习学校 ꎬ它们的教学目的多种多样ꎬ各个学校具体的华文教学情况都不太一样ꎮ(一)中小学华文学校印度尼西亚华人㊁华族较多ꎬ许多中小学都设有华文课ꎮ随着 一带一路 的发展ꎬ印度尼西亚人对华文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ꎬ中小学华文学校进入加速发展期ꎮ1 以M学校为代表的三语学校印尼三语学校的发展是印尼华人文化适应当地多元文化环境的产物ꎮ 三语学校 是指主要由华人创办与主导的民办教育机构ꎬ学校除了以印尼文为主要教学媒介外ꎬ还设置了华文与英文课程 (施雪琴ꎬ2015)ꎮM学校是雅加达地区一所传统的三语学校ꎬ建校20多年来ꎬ形成了幼儿园㊁小学㊁初中㊁高中这一完备的教学体系ꎬ并设有专门的国际部ꎮM学校在印度尼西亚当地共有三所分校ꎬ由于学校创始人是华人ꎬ所以非常重视华文教学ꎮ从幼儿园到高中ꎬ华文都是必修课ꎬ其中ꎬ初中阶段初一㊁初二每周7节华文课ꎬ初三6节ꎻ高中阶段高一㊁高二每周8节华文课ꎬ高三7节ꎮ学校配置了专门的华文教室ꎬ还会举办书法㊁写字比赛等华文课程及活动ꎮ学校还设有专门的电脑室㊁视听室等ꎬ供学生上华文打字课和书法课使用ꎮ2 以C学校为代表的教会学校印度尼西亚除了伊斯兰教信仰者外ꎬ还有许多印度尼西亚人也信仰基督教新教ꎮ作为一个规定全民必须有宗教信仰的国家ꎬ教会学校在雅加达地区也比较常见ꎮC学校是雅加达当地一所著名的基督教学校ꎬ学生约有2000人ꎬ98%为华裔ꎮ从幼儿园到高中(中专)都设有华文课ꎮC学校的华文教学对中介机构的依赖度较高ꎮ中介机构根据学校华文教学需求设计相应的华文教学大纲ꎬ提供相应的华文教材ꎬ并管理学校的教学进度ꎮC学校共有12位华文老师(部分老师也有中国学习的经历)ꎬ都是通过中介机构聘用的ꎮ此外ꎬ中介机构还为学生提供到中国广西留学的机会ꎬ主要留学院校有柳州城市职业技术学院㊁南宁民族大学㊁广西师范大学等ꎬ这些留学生学成后多会回到印度尼西亚从事华文教学相关的工作ꎮC学校华文课成绩分为听㊁说㊁读㊁写四部分ꎬ体现在学生的成绩单中ꎬ但不与学生的升学考试挂钩ꎻ学校鼓励双语学生参加HSK考试ꎬ但无强制要求ꎮ3 小结据调研ꎬ印度尼西亚华文教学情况较为复杂ꎬ官方并没有明确文件支持未成年人华文教学工作ꎬ华文也未被列入印度尼西亚大学入学考试必考科目ꎬ目前印度尼西亚华文教育还是以普及推广为主ꎬ在大多数学校并不是必修课ꎬ成绩也不计入学生成绩单(即使计入成绩单ꎬ名称也多为 第二外语 或 地方特色 等课程名)ꎮ因此ꎬ印度尼西亚中小学华文教学缺乏明确的目标及统一的教学大纲ꎬ各个学校的教学内容选择缺乏科学性与系统性ꎬ中小学生的华文学习动机也不强ꎮ需要特别强调的是ꎬ在印度尼西亚华文教育发展过程中ꎬ华人群体的巨大推动力是不可忽视的ꎮ田伟㊁宋兴川(2012)提到在华人心理归属感㊁印尼政府的教育政策以及中国的国际地位等促进和影响华文教育发展的诸多因素中ꎬ 华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才是影响印尼华文教育兴衰的决定性因素 ꎬ 华文归属中的文化认同则是驱动华文教育发展的最持久最强劲的动力 ꎮ(二)成人华文学历教育雅加达地区成人华文学历教育主要依靠留学㊁少量的华文补习学校以及大学内开设的汉语学历培养机构ꎮ以下将具体介绍华文补习学校与汉语学历培养机构ꎮ1 以Z学院为代表的 华文补习学校华文补习班 是印度尼西亚的华文 补习 机构ꎬ多为私人创办ꎬ教学内容㊁课程安排㊁班级规模㊁教材等都是由学校自己决定的ꎬ学生年龄跨度也很大ꎬ从少儿到成人都有ꎮ本文调研的Z学院在成人华文学历教育方面有比较显著的特色ꎮZ学院是印度尼西亚为数不多的与印度尼西亚教育部合作㊁开设华文专科课程的学校ꎬ学校为私人所有ꎬ但是教育部许可学校开展学历教育课程ꎮ学校校长曾在北京语言大学留学ꎬ并担任印度尼西亚大学老师ꎬ2001年开始与印度尼西亚政府合作ꎬ开设华文专科课程ꎮ目前学校主要有全日制学历生培养及课后华文补习两种模式ꎬ学校教师多为中国老师或有中国留学背景ꎮ学生按照华文水平及年龄段分班ꎬ班级以12人以内的小班为主ꎮ2 以D学院为代表的汉语学历培养机构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合作办学ꎬ开展华文学历教育的形式在印度尼西亚成人学历教育中也比较常见ꎮD学院就是开设在达国大学内的汉语学历培养机构ꎬ目前学生培养上是中国-印度尼西亚合作办学形式ꎬ但行政关系上D学院隶属于其所属大学的基金会ꎮD学院设有大学课程㊁预科课程㊁晚班课程等ꎬ其中ꎬ大学课程分为商贸和师范两个专业ꎮ商贸专业大学生课程设置采用 2+2 模式ꎬ即前两年在D学院学习汉语及专业课ꎬ后两年到华侨大学主修商贸专业课ꎬ并获得华侨大学汉语商贸专业本科学历ꎻ师范专业大学生则采用 3+1 模式ꎬ学生最后一年在福州师范大学学习专业课并获得相应本科学历ꎮ学校汉语课采用的教材主要是«汉语教程»«桥梁»«博雅汉语»及预科班使用的«发展汉语»ꎮ3 小结总体来看ꎬ印度尼西亚在学历培养机构就读的成人汉语学习者的学习目的以留学为主ꎬ学习目标较为明确ꎬ学习动机也比较强烈ꎬ因此学校教学的针对性比较强ꎻ成人学习者华文水平普遍较高ꎬ教学进度很快ꎮ值得注意的是ꎬ印度尼西亚华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ꎬ培养华文专业的学生ꎬ最终回到国内ꎬ继续从事华文教育的工作ꎮ此外ꎬ印度尼西亚还有很多私立学校ꎬ这里不做分析ꎮ三㊀雅加达地区华文教学现状对当地华文教育从业者进行访谈后ꎬ本文在对雅加达地区四类学校的基本情况进行客观描述的基础上ꎬ梳理了雅加达地区的华文教学基本情况㊁华文教师情况㊁华文课课堂教学情况ꎮ(一)华文教学基本情况据了解ꎬ印度尼西亚官方目前还没有全国通用的华文教学大纲ꎬ教育部仅出台了一个有关华文教学的最低标准ꎮ有的学校有自己编制的华文教学大纲ꎬ有的学校则使用中介机构提供的华文教学大纲ꎮ(二)华文教师情况借助与当地华文教师及中介机构交流的机会ꎬ笔者了解到了当地华文教师的基本情况如下ꎮ第一ꎬ印度尼西亚华文教师总体需求较大ꎬ但华文教师相对匮乏ꎬ数量缺口较大ꎬ主要原因是中国华文教师赴印尼工作签证办理难度较大ꎬ华文教师普遍收入偏低ꎬ等等ꎮ第二ꎬ由于收入原因ꎬ华文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是很高ꎮ第三ꎬ华文教师质量总体不高ꎬ多数缺乏系统的华文教学理论知识与专业背景ꎮ第四ꎬ本土华文教师力量较为薄弱ꎬ即使是华文专业出身的本土教师华文水平也不太高ꎬ且缺乏系统的教学理论ꎮ第五ꎬ由于印度尼西亚青年华文教师数量较少ꎬ因此师资方面也存在明显的断层ꎮ此外ꎬ值得注意的是ꎬ有不少学校通过与中介机构签约的形式聘用华文教师ꎬ规范华文教学的模式及进度ꎮ(三)华文课课堂教学情况笔者以课堂观摩㊁与走访学校任课教师及教务负责人沟通的方式ꎬ对雅加达地区的华文教学状况进行了总结ꎬ具体如下ꎮ第一ꎬ少儿华文教学主要以简单的词语及儿歌教学为主ꎬ课堂形式相对活泼多样ꎮ第二ꎬ华文教学形式总体比较传统机械ꎬ课堂活动与互动环节不多ꎬ这可能与教师本身教学理论较为匮乏㊁教学学时不足等因素限制有关ꎮ第三ꎬ非华裔学生的华文学习动机不强ꎮ四㊀印度尼西亚华文教材现状调研期间ꎬ笔者走访了雅加达地区的华文教材市场与出版社ꎬ以下将从华文教材使用状况㊁本土化华文教材开发的复杂性两个方面ꎬ对印度尼西亚华文教材状况进行梳理与分析ꎮ(一)印度尼西亚华文教材使用状况目前印度尼西亚各学校并没有统一使用的华文教材ꎬ各学校㊁机构多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ꎬ具体的华文教材使用状况如下ꎮ(1)印度尼西亚华文教材需求量较大ꎬ普通学校多根据自己的考虑选择了不同的华文教材ꎬ呈现 百花齐放 的状态ꎮ由于开设基础华文教育的学校数量较多ꎬ少儿华文教材在印度尼西亚华文市场上有较大潜力ꎮ(2)除了中国华文教材以外ꎬ新加坡㊁马来西亚华文教材的市场占有率也很高ꎮ由于华文使用历史背景某种层面的相似性ꎬ雅加达地区不少学校更倾向于选择新加坡华文教材ꎬ常见的有«好儿童»«欢乐伙伴»等ꎮ教师们普遍反映新加坡华文教材在设计上更为灵活ꎬ难度更适合印度尼西亚情况ꎬ也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ꎮ(3)国际学校多采用«轻松学汉语»ꎬ值得一提的是ꎬ目前印度尼西亚并未版权引进«轻松学汉语»ꎬ因此该书价格相对于当地市场上的其他华文教材来说非常高ꎬ这也正是国际学校选择该书作为教材的原因之一ꎮ(4)由于教师本身缺乏对于华文和华文教学法系统的学习ꎬ当地华文教师对教师用书㊁教师发展类图书㊁教具等也有很强烈的需求ꎮ(二)印度尼西亚本土化华文教材开发的复杂性从上文的调研可以发现ꎬ印度尼西亚华文教学情况十分复杂ꎬ各类学校㊁学生的需求也各有不同ꎬ因此ꎬ其本土化华文教材的开发具有极大的复杂性ꎬ具体体现在以下九个方面ꎮ(1)缺乏统一的教学大纲指导ꎮ由于华文教学目前不是印度尼西亚教育部规定的必修课程ꎬ开展华文教学的学校总体比例不高ꎬ当地并没有官方的华文教学大纲ꎬ也没有指定的教材ꎬ各个学校的教材选择各有不同ꎮ(2)教材需求也比较多样ꎮ印尼的华文学校课程设置㊁教学情况差异性很大ꎬ各个学校设置华文课的原因和目的各不相同ꎬ且普遍缺乏具体的教学目标ꎮ(3)教材的选择随意性较大ꎮ教师和学生是教材的直接使用者ꎬ但从印度尼西亚华文教师的情况来看ꎬ由于教师本身缺乏系统的华文教学理论ꎬ在教材选择上存在较大的主观性与盲目性ꎬ而每个学校的教材选择涉及了学校管理者的喜好㊁与代理商的合作关系㊁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等诸多方面ꎬ教师在教材选择上话语权也不强ꎮ(4)文化㊁民族㊁历史等多种因素的限制ꎬ国内出版机构直接进入当地的学校进行深入调研的难度较大ꎬ而相关研究成果也比较有限ꎬ仅仅依靠国内出版社的力量开发符合当地教学情境的教材的难度很大ꎮ(5)当地出版商由于教育背景的限制ꎬ对华文本体知识缺乏了解ꎬ也不了解华文教材的研发过程ꎬ自主开发科学㊁系统的华文教材的难度较大ꎮ(6)国内华文教材定价偏高ꎬ在印度尼西亚不具有市场优势ꎮ就普通学校而言ꎬ国内华文图书对于印度尼西亚师生来说定价普遍偏高ꎬ由于学生家庭背景㊁学习动机不同ꎬ中小学生的华文学习动机不强ꎬ家长也不愿意花太多费用购买华文教材ꎮ而国内教材通过海外销售渠道进入印度尼西亚ꎬ大大增加了图书成本ꎬ会进一步提高教材的价格㊁进而影响教材的销量ꎮ(7)目前市面上缺乏真正融合印尼当地文化元素㊁适合当地文化教学情境㊁符合当地学生特点与需求的华文教材ꎮ(8)从教材发行角度来看ꎬ学校与教育部㊁出版商㊁图书代理的关系比较复杂ꎬ国内华文教材直接进入印度尼西亚市场的难度较大ꎮ(9)受印度尼西亚当地网络条件的限制ꎬ印度尼西亚本土数字化教学资源使用率较低ꎬ需求不高ꎬ但是由于教师本身教学方法比较单一ꎬ教师对于实物教学卡片㊁教具等有很大的需求ꎮ五㊀印度尼西亚本土化教材开发构想基于上述教学情况及教材使用情况的调研结果ꎬ本文对印度尼西亚本土化华文教材开发提出以下八点构想ꎮ(1)充分利用国内华文教材研发的成果ꎬ结合当地教学情况ꎬ开发适合印度尼西亚教学情况的基础华文教学大纲ꎬ填补市场空白ꎮ(2)求同存异ꎬ设计满足当地华文学习普遍需求㊁适合当地一般学时的普适性教材ꎮ(3)充分利用本土教师对当地教学情境㊁文化背景的了解ꎬ以及当地出版社对文化背景㊁教学情况的了解ꎬ有针对性地设计满足当地需求的通用型本土化教材ꎮ(4)少儿华文教材以学生年龄及语言难度为依据ꎬ降低现有教材的难度ꎬ提高教学活动的可操作性ꎬ在教材中增加对教师的指导ꎬ帮助教师掌握教学方法与技巧ꎮ(5)结合国内汉语言文学㊁商务汉语㊁语文教学相关教材的内容ꎬ设计衔接性成人学历生教材ꎬ帮助华文学历生打好赴中国学习汉语的语言基础ꎮ(6)结合印度尼西亚教学实际ꎬ为教师提供更多方便㊁实用的配套教学资源ꎬ如教学挂图㊁词语卡片㊁教具等ꎮ(7)借助当地出版机构的力量ꎬ探索中国国内研发㊁印度尼西亚本土发行㊁国内-印度尼西亚联动推广的教材发行模式ꎬ通过与当地出版社的版权输出合作等形式ꎬ发行本土化教材ꎮ(8)重视教材使用培训ꎮ借助当地学校㊁出版机构的力量ꎬ组织教材使用培训ꎬ弥补本土教师教学方法单一㊁教学理论欠缺的不足ꎮ六㊀结语由于印度尼西亚岛屿㊁民族㊁语言众多ꎬ不同地区的华文教育情况也不尽相同ꎬ为免以偏概全ꎬ本文仅对调研的雅加达地区的华文教育情况进行了梳理ꎬ也仅针对调研的情况提出了本土化教学资源开发的一些构想ꎬ供关心印度尼西亚华文教学状况ꎬ尤其是雅加达地区华文教学状况的同仁参考ꎮ由于调研时间有限ꎬ走访的学校和收集到的样本十分不足ꎬ调研报告中也存在诸多不深入㊁不具体的问题ꎬ难免遗憾ꎬ关于印度尼西亚的华文教学及教材状况ꎬ还有诸如教师断层㊁教学方法等诸多问题ꎬ亟待关注与进一步研究ꎮ参考文献蔡丽ꎬ2011ꎬ«印尼正规小学华文教材使用及本土华文教材编写现状研究»ꎬ«华文教学与研究»第3期ꎮ蔡仁龙ꎬ2001ꎬ«印尼华文教育刍议(下)»ꎬ«海外华文教育»第1期ꎮ林奕高ꎬ2011ꎬ«印尼华文教师现状调查研究»ꎬ«华文教学与研究»第2期ꎮ施雪琴ꎬ2015ꎬ«印尼华文教学的发展现状:基于雅加达三语学校的调研分析»ꎬ«八桂侨刊»第6期ꎮ田伟㊁宋兴川ꎬ2012ꎬ«二战后印尼华文教育发展的潜在动力 论华人文化认同对印尼华文教育的促进»ꎬ«陕西教育学院学报»第12期ꎮ汪敏锋ꎬ2012ꎬ«印度尼西亚华文补习班(学校)现状之调查与分析»ꎬ«东南亚纵横»第7期ꎮ郑通涛㊁蒋有经㊁陈荣岚ꎬ2014ꎬ«东南亚汉语教学年度报告之二»ꎬ«海外华文教育»第2期ꎮ中国驻印度尼西亚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ꎬ2014ꎬ«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 印度尼西亚»ꎬ商务出版社ꎮ卓宥佑㊁梁宇ꎬ2019ꎬ«印尼三语学校华语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ꎬ«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第2期ꎮInvestigationandAnalysisonCurrentSituationofChineseTeachingandChineseTextbooksinJakartaꎬIndonesiaAbstract:Indonesiaisoneofthe OneBeltAndOneRoad countrieswithalargenumberofChineselanguageusersandethnicgroupsꎬaswellascomplexsituationofChineselanguageeducation ThesituationofChineselanguageeduca ̄tioninIndonesiaandthedevelopmentoflocalizedChineselanguageteachingre ̄sourcesdeserveattention In2018ꎬwevisitedJakartaꎬIndonesiatoinvestigatethehistoryandcurrentsituationoflocalChineselanguageeducationꎬthebasicinfor ̄mationofChineselanguageschoolsinJakartaꎬthecurrentsituationofChineselan ̄guageteachingandtheuseofChineselanguageteachingmaterials Tomakeanin ̄depthresearchꎬwevisitedsomedistinctiveandrepresentativeChineseinstitutionsinJakartaꎬincludingprivateprimaryandsecondaryschoolsꎬChinesecramschoolsꎬchurchschoolsꎬanduniversitydegreeeducationinstitutions Thispapersummarizestheresearchresultsꎬanalyzesthecomplexityofthedevelopmentofin ̄digenizedChinesetextbooksinIndonesiaꎬandputsforwardsomeideasonthede ̄velopmentof generic&indigenized textbooksKeyWords:IndonesiaꎻJakartaRegionꎻChineseEducationꎻChineseText ̄booksandTeachingResources作者简介杨曦㊀高等教育出版社ꎬ编辑ꎬ研究兴趣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及国际汉语教学资源开发ꎮ[yangxi1@hep com cn]李玮㊀高等教育出版社ꎬ编辑ꎬ研究兴趣为国际汉语教学资源开发及国际汉语教师培养ꎮ[liwei1@hep com cn]。
第六章 印度尼西亚的汉语教育
19
第六章 印度尼西亚的汉语教育
(四)官方积极推动,华文教育迅速发展 中国印尼两国政府积极支持华文教育 1 .两国政府的华文教育政策中国政府和印尼教育部都积极 支持印尼华文教育,为华文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2000 年11月19 日在雅加达举行了全国“推广华文教育研讨 会”。 中国大使馆文化参赞孙建华在研讨会上表明了中国政府的态 度。他说,中国政府把对外汉语教学作为增进与世界各国人 民相互了解的一项重要的教育交流内容。
4
第六章 印度尼西亚的汉语教育
(二)新式华文教育的诞生、发展和衰落 (1901年——1966年) 1. 1901——1945年的华文教育 1900年,巴城华人成立了中华会馆,号召华人发扬中华文化 的优良传统,兴办学校。 1901年3月17日,隶属中华会馆的中华学堂宣告成立。 中华学堂废除了旧式教学方式,以正音(普通话)进行教学, 开设国语、算数、地理、体育、音乐和常识等课程。
17
第六章 印度尼西亚的汉语教育
进入90 年代,印尼出现了华文教育有所松动 的现象,其表现为:政府加强高等院校的汉 语专业教学,培养更多的汉语人才。 印度尼西亚大学与北京大学签订了文化教育 交流协定。 帕尔沙达大学与暨南大学于1998 年签订了教 育科技交流协定。
18
第六章 印度尼西亚的汉语教育
13
第六章 印度尼西亚的汉语教育
1958 年华文学校减少了一半,仅剩下650 间, 学生15万人。 1959 年至1960 年期间,政府实行总统第10 号法令,禁止外侨零售商在县以下营业,当 局以各种借口限制甚至关闭华文学校,又有 72 %华校停办。
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东南亚华文教育的开展
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东南亚华文教育的开展随着中国的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以及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东南亚地区华文教育的开展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宝贵文化资源,中华传统文化在东南亚地区有着广泛的传播和影响。
如何在东南亚地区开展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华文教育,成为了当前的一个热点问题。
本文将探讨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东南亚华文教育的开展,并就此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东南亚地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接受程度东南亚地区包括了中国的周边国家,如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等。
这些国家因为地理接近,一直以来就与中国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东南亚地区,中华传统文化一直都有着广泛的传播。
很多东南亚的华人社区都在传承和弘扬着中华传统文化,包括中文教育、传统节日、书法绘画等。
在当地,中华传统文化已经深深融入了当地的生活和社会。
东南亚地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接受程度是相当高的。
二、东南亚地区的华文教育现状1. 语言教学:鉴于东南亚地区的华文教育已经相当健全,我们可以在语言教学的基础上开展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
对中国古代诗词的学习、汉字的识字教学、古代文章的阅读等。
这些内容既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中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又能够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文化和历史。
2. 文化传承:东南亚地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接受程度较高,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比如举办中国传统节日活动、举办书法、中国画等课程、开展中国民歌合唱等活动,都是很好的方式。
3. 师资培训:教师是教育的中坚力量。
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东南亚地区华文教育的师资水平,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文化水平。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也能够更好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1. 增进中华传统文化在东南亚地区的传播和影响。
通过华文教育,可以让更多的东南亚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加深他们对中国的了解和认同,促进中华传统文化在东南亚地区的传播和影响。
《印度尼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出版
《印度尼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出版
建岩
【期刊名称】《八桂侨刊》
【年(卷),期】2006(000)001
【总页数】1页(P9)
【作者】建岩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
【相关文献】
1.印度尼西亚泗水华文教育的历史沿革 [J], 周南京
2.印度尼西亚华文教育的历史沿革与现状 [J], 耿红卫
3.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地区华文教育现状调研及本土化教学资源开发构想 [J], 杨曦;李玮
4.浅谈印度尼西亚的华文教育 [J], 萧频
5."一带一路"背景下印度尼西亚华文教育发展探析 [J], 叶晗;陈钧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度尼西亚的华文教育
印度尼西亚的华文教育的课件分为:华人移居东南亚简史、印尼的华文教育、新式华文教育的诞生、发展和衰落(1901——1966)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华人移居东南亚简史讲述华人移居东南亚的原因:战争、贸易、交通、谋生等导致华人向东南亚一带迁徙定居。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华侨继续前往东南亚,华侨人数的增加和华侨经济的发展,为华文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第二部分印尼的华文教育,中印两国,由于地缘的关系,中印两国人民自古就有友好往来的历史。
印尼是世界上拥有最多华人的国家,印尼的华文教育有过蓬勃发展和令人羡慕的时代,但也曾历尽坎坷,陷入过万劫不复的黑暗时期。
第三部分就讲述了近代华文教育的发展史。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保皇派和共和派都派人到印尼开展活动,极大地推动了华文教育的发展。
1900年,巴城华人成立了中华会馆,至诞生便产生了深刻影响,各地中华会馆纷纷开办新式学校。
1908年,荷兰殖民政府为了争夺生源,开始开办荷华学校并迫害华文教师。
1929——1930年,有25所学校的33明教师被以各种理由驱逐出境、拘留或停职,给华文教学造成了极大困难。
1946——1966年,大部分华侨学校过分强调中国民族主义,导致了后来印尼更加激烈的排华情绪和排华事件。
排华事件之后,又有一批学校被取缔,华校逐步走向衰落。
到1966年,终于被悉数取缔,华侨学校从此在印尼国土上消失。
1990年中印复交后,印尼政府开始逐步放宽了抑制华文的政策。
政府不再禁止华裔学生到中国学习华文。
1994年,允许旅游部门开办华语补习班,1995年,允许华裔开办华语辅导中心或补习班;一些大学也开设了中文系。
近年来,印尼的汉语教育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当前印尼华文教育存在的问题:一是合格的华文教师缺乏,二是教材问题,三是生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