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评估》教学大纲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第一章:导言
1.1 教学目标
1.2 教学原则
1.3 教学方法
1.4 课程要求
第二章:健康评估概论
2.1 健康评估的定义和重要性
2.2 健康评估的分类与方式
2.3 健康评估的流程与步骤
第三章:健康评估的相关技术与工具
3.1 生理测量技术
3.1.1 血压测量
3.1.2 心率测量
3.1.3 体温测量
3.1.4 呼吸频率测量
3.2 体格检查技术
3.2.1 视力检查
3.2.2 听力检查
3.2.3 皮肤检查
3.2.4 骨骼检查
3.3 实验室技术
3.3.1 血液检查
3.3.2 尿液检查
3.3.3 生化检查
3.3.4 其他辅助检查
第四章:健康评估的结果解读与交流 4.1 健康评估结果的解读与分析
4.2 如何向个体传达评估结果
4.3 评估结果的保密性与隐私保护第五章:健康评估的应用与实践
5.1 个体健康管理
5.1.1 健康咨询与指导
5.1.2 健康干预与管理
5.2 健康评估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5.2.1 学校健康教育
5.2.2 职业健康教育
5.3 健康评估作为科研工具的应用
第六章:健康评估的伦理与法律问题
6.1 健康评估中的伦理考量
6.2 健康评估中的法律问题与规范
6.2.1 健康评估的合法性
6.2.2 个体权益保护
第七章:课程总结与展望
7.1 课程总结
7.2 课程展望
附录:参考文献
注:以上教学大纲仅为示例,实际教学大纲内容可根据教学需要进行调整和修改。
同时,具体教学大纲格式可根据学校或机构的要求进行编写。
健康评估实验(实践)教学大纲
《健康评估》实验(实践)教学大纲适用专业:护理专业、助产专业实验时数:18学时一、实验(实践)课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护理专业《健康评估》课程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从护理角度出发,去评价评估对象的健康状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为专业必修课。
通过学习与护理专业密切相关的健康评估基本知识,具备以人的健康为中心,运用护理程序知识进行健康评估的能力,为临床整体护理的实施打下基础。
实施《健康评估》实验(实践)课时,应当理论密切联系实际,验证护理专业健康评估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进行实践技能训练,尽早接触临床,进行课间见习,练习护理病历书写、健康资料收集、临床思维,掌握护理专业健康评估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如身体评估、心电图评估、影像学检查的患者准备工作、检验项目的标本收集方法等。
二、实验(实践)项目设置与内容提要三、实验(实践)内容和要求实验1:身体评估基本方法练习1、实验目的要求掌握身体评估基本方法及内容,心肺评估。
2、实验内容视诊、触诊、叩诊、听诊;皮肤、淋巴结的评估方法;正常头部和颈部评估;心、肺评估。
实验2:身体评估基本方法练习1、实验目的要求掌握身体的腹部评估、神经系统评估基本方法。
2、实验内容腹部视诊、触诊、叩诊、听诊;神经系统评估,神经反射评估方法。
实验3:身体评估基本方法练习(医院病房见习)1、实验目的要求掌握问诊方法包括一般资料、主诉、现病史、既往健康史、用药史、成长发展史、家庭健康史等。
熟悉患者阳性体征。
2、实验内容护理带教老师事先征得患者同意,学生分组到病房,在老师指导下,完成对患者独立问诊,观摩阳性体征,并简要记录。
实验4:心电图机操作与正常心电图读片1、实验目的要求掌握心电图机操作、记录方法。
熟悉正常心电图的图形特点和正常值范围。
了解心电图的阅读顺序、分析方法和心电图报告的书写格式。
2、实验内容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的连接方法,包括3个标准导联(双极肢体导联)、3个加压单极肢体导联和6个胸导联。
9《健康评估》教学大纲设计
9《健康评估》教学大纲设计课程名称:健康评估课程代码:HEA101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具备评估个体或群体健康状况的能力,了解并运用健康评估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掌握常见健康评估工具的使用,并能根据评估结果提供适当的健康建议。
先修条件: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和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
课程大纲:1.健康评估概述1.1健康评估的定义和意义1.2健康评估的基本原则1.3健康评估的步骤和流程2.健康评估工具2.1健康史采集2.1.1健康史采集的内容和方法2.1.2健康史采集的注意事项2.2体格检查2.2.1体格检查的内容和方法2.2.2体格检查的常见指标和参考范围2.3实验室检查2.3.1常见实验室检查项目及其意义2.3.2实验室检查的注意事项2.4心理评估2.4.1心理评估的相关概念和工具2.4.2心理评估的常见方法和应用2.5社会环境评估2.5.1社会环境评估的意义和方法2.5.2社会环境评估的常见工具和指标3.健康评估案例分析3.1个体健康评估案例分析3.2群体健康评估案例分析3.3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步骤4.健康评估结果分析与解读4.1健康评估结果的分析方法4.2健康评估结果的解读和应用4.3健康评估结果与健康建议的关联5.健康评估案例操作实践5.1个体健康评估案例操作实践5.2群体健康评估案例操作实践5.3操作实践的注意事项6.健康评估与健康管理6.1健康评估与健康管理的关系和作用6.2健康评估在个人和社区健康管理中的应用6.3健康评估的未来发展趋势教学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将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评价: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成绩的30%。
2.考试成绩:包括笔试和实践操作考试,占总成绩的70%。
3.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个人对自己学习成果的评价,以及学生之间对彼此学习成果的互评。
参考教材:1.《健康评估导论》王明著,科学出版社,2024年2.《健康评估与健康干预理论与方法》李冬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24年3.《健康评估与促进》杨华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24年。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doc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学 时:54适用专业:护理一、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护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正确的护理评估技能、病情判断技能和建立科学的临 床护理思维方法,熟悉各种常见临床症状、体征的资料收集、临床意义,能规范地进行护理 体检操作,发现有价值的诊断线索,并以此为分析资料,运用护理程序的科学方法,提出主 要的护理诊断,配合医疗诊断;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工作态度,同时懂得在体检过程中 如何关心体贴病人。
使学生掌握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为后期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前导课程:生理学 后续课程:临床护理学二、 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达到下列要求:1. 基本概念清楚,基本技能熟练,基本知识牢固。
2. 掌握运用护理程序方法,对病人进行身体、心理、社会方面的资料收集、记录,学会运 用正确的思维导向对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作出健康评估。
3. 掌握正确的护理病史采集及常用护理体检的方法,熟悉常见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
4. 了解心电图基本常识,各波段的意义,掌握心电图描记方法。
5. 掌握常用实验室检查的标本采集方法,正常参考值及其临床意义。
掌握如何指导病人配 合常用医疗辅助检查。
6. 能书写完整的护理病历,根据问诊、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的结果,作出初步护理诊断。
三、 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护理体检实训室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序单主要内容教学要求学1言康估法 绪健评、厅 理论 教学 1、 健康评估的学习目的和要求 2、 健康评估的基本方法 3、 收集资料的方法 4、 健康史的内容了解健康评估的学习目标和发展趋势 掌握健康评估的步骤 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 掌握健康史的内容 12见状估 常症评 论学 理教 1、发热、咯血、咳嗽、咯痰 2、 呼吸困难、发叩、3、 心悸、水肿、4、 黄疸、恶心、呕吐、5、 呕血与便血、腹泻与便秘 熟悉常见症状产生原因掌握常见症状的概念、临床意义8 3身理论 1、体检前准备和基本方法熟悉护理体检的要求和基本方法12序单元主要内容教学要求学评估教学2、全身状态评估、3、皮肤粘膜淋巴结4、头颈部评估5、呼吸系统评估6、心脏、血管评估7、腹部评估8、神经系统评估、掌握护理体检的内容及临床意义实践教学1、一般状态评估2、皮肤粘膜淋巴结3、头颈部评估4、呼吸系统评估5、心脏、血管评估6、腹部评估7、神经系统评估、8脊柱、四肢评估示教、演示、相互练习掌握正确的护理体检操作方法养成动作轻柔和关注病人反应的习惯,体现良好的专业形象124实验检查论学理教1、实验诊断与临床护理的关系2、常用的血液、尿液、粪便检查3、常用的肝肾功能检查4、血清电解质检查、脂类检查、浆膜腔穿刺液检查及常用检查的临床意义了解实验室诊断和临床护理工作的关系掌握血液、尿液、粪便一般检查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掌握肝肾功能检查及血清电解质检查的临床意义掌握各种试验检查的标本采集方法35其他检查理论教学1、X线检查2、CT与MRI的临床应用3、临床心电图基本知识4、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值5、常见异常心电图(心房、心室肥大、缺血性心肌损害、心律失常)的诊断熟悉X线、超声、放射性核素等检查方法、检查前准备(自学)掌握心电图的测量方法、正常值(复习)掌握常见异常心电图的诊断方法66心理评论学理教1、人体功能性健康评估2、护理病历的基本要求掌握人体功能性健康评估的基本方法掌握护理病历的基本要求9实践教学临床综合资料收集、护理病历书写独立完成临床资料收集、护理病历书写3学时总计(54)理论教学39实践教学15五、教法说明1、采用讲授、多媒体、录像、不教、讨论、自学、见习等多种教学形式。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
很久没有上传文档,最近发现了几个好文档,上传上去,和大家一起分享《健康评估》本科教学大纲一、前言:1、《健康评估》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护理基础课程和临床专科护理课程间的衔接课程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健康评估的方法、内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使学生能正确地对护理对象从病史、症状、体征、心理社会方面、实验室及其辅助检查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为学习专科护理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2、教学内容:绪论、健康评估方法、症状评估、身体评估、心理社会评估、心电图、化验诊断、影像学总学时:114h 理论104h、实践10h3、教学方法总体要求: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CIA课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小组讨论、小讲课、病例介绍等多种方法提高学生创新和自学、实践能力二、具体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健康评估方法和健康资料目的要求:一、了解健康评估的学习方法与要求二、熟悉健康评估的内容三、掌握健康评估的方法、健康史的收集教学内容:一、健康评估的内容二、健康评估的学习方法与要求三、健康资料的来源四、健康资料的类型五、收集健康资料的方法(一)会谈(二)身体评估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的方法与内容六、健康史的内容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讲授第三章、常见症状的评估第一节发热目的要求:一、掌握发热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分度、评估二、熟悉发热的发生机制、分型教学内容:一、正常体温二、发生机制三、病因四、临床表现(一)临床过程(二)发热的分度和热期(三)热型五、护理评估要点六、相关护理诊断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病例介绍第二节水肿目的要求:一、熟悉水肿的发病机制、相关护理诊断二、掌握水肿的病因与临床表现教学内容:一、发生机制二、病因与临床表现(一)全身性水肿(二)局部性水肿三、护理评估要点三、相关护理诊断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病例介绍第三节咳嗽与咳痰目的要求:一、了解咳嗽、咳痰的发病机制二、熟悉咳嗽、咳痰的病因三、掌握咳嗽、咳痰的临床表现、评估要点教学内容:一、发生机制二、病因三、临床表现四、护理评估要点四、相关护理诊断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病例介绍第四节咯血目的要求:一、熟悉咯血的病因与发生机制二、掌握咯血的临床表现与评估要点教学内容:一、病因与发生机制二、临床表现三、护理评估要点四、相关护理诊断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病例介绍第五节发绀目的要求:一、掌握发绀的定义、病因与临床表现、评估要点二、熟悉发绀的发生机制教学内容:一、定义、病因与发生机制二、临床表现三、护理评估要点四、相关护理诊断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病例介绍第六节呼吸困难目的要求:一、了解呼吸困难的病因二、熟悉呼吸困难的五种发病机制三、掌握呼吸困难的临床表现、评估要点教学内容:一、病因二、临床表现与发生机制三、护理评估要点五、相关护理诊断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和病例介绍第七节心悸目的要求:一、了解心悸病因、发生机制二、熟悉心悸的临床表现、定义教学内容:一、定义、发生机制二、病因三、临床表现四、护理评估要点五、相关护理诊断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病例介绍第八节恶心与呕吐目的要求:一、掌握恶心与呕吐的病因、评估二、了解恶心与呕吐的发病机制教学内容:一、病因与发生机制二、临床表现三、护理评估要点四、相关护理诊断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病例介绍第九节呕血与黑便目的要求:一、熟悉呕血与黑粪的病因、临床表现二、掌握呕血与黑粪的病因、评估要点教学内容:一、病因二、临床表现三、护理评估要点四、相关护理诊断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病例介绍第十节便血目的要求:一、了解便血的发病机制二、熟悉便血的病因三、掌握便血的临床表现、评估要点教学内容:一、病因与发生机制二、临床表现三、护理评估要点四、相关护理诊断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病例介绍第十一节腹泻目的要求:一、熟悉腹泻的发生机制、病因二、掌握腹泻的临床表现、评估要点教学内容:一、定义、发生机制二、病因三、临床表现四、护理评估要点五、相关护理诊断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病例介绍第十二节便秘目的要求:一、了解便秘的发生机制二、熟悉便秘的病因三、掌握便秘的临床表现与评估要点教学内容:一、定义、病因与发生机制(一)病因(二)发生机制二、临床表现三、护理评估要点四、相关护理诊断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病例介绍第十三节黄疸目的要求:一、熟悉黄疸的定义、发生机制二、掌握黄疸的病因与临床表现、评估要点教学内容:一病因与发生机制二、临床表现三、护理评估要点四、相关护理诊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病例介绍第十四节抽搐与惊厥目的要求:一、掌握抽搐与惊厥的定义、临床表现、评估要点二、了解抽搐与惊厥的病因教学内容:一、病因与发生机制二、临床表现三、护理评估要点四、相关护理诊断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病例介绍第十五节意识障碍目的要求:一、了解意识障碍的发生机制二、熟悉意识障碍的病因三、掌握意识障碍的定义、临床表现、评估要点教学内容:一、发生机制二、病因三、临床表现四、护理评估要点五、相关护理诊断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病例介绍第四章身体评估第一节全身状态目的要求:一、掌握全身状态的评估内容与方法二、掌握全身状态异常的临床意义教学内容:一、性别二、年龄三、生命体征四、发育与体型五、营养状态六、意识状态七、面容与表情八、体位九、步态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CAI课件、录像等第二节皮肤第三节浅表淋巴结目的要求:一、掌握皮肤的评估内容、方法及异常的临床意义二、掌握浅表淋巴结的评估方法、浅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教学内容:一、皮肤评估(一)颜色(二)湿度(三)温度(四)弹性(五)皮疹(六)压疮(七)皮肤、粘膜出血(八)蜘蛛痣(九)水肿二、浅表淋巴结评估(一)淋巴结分布(二)评估方法(三)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CAI课件、录像等第四节头面部和颈部评估目的要求:一、掌握头面部、颈部的检查内容与检查异常的临床意义教学内容:一、头部二、面部(一)眼:眼睑、结膜、巩膜、角膜、眼球、瞳孔、视力的检查方法及病理意义(二)耳(三)鼻(四)口:口唇、口腔粘膜、牙齿及牙龈、舌的检查、扁桃体肿大的检查三、颈部(一)颈部外形与活动(二)颈部血管(三)甲状腺(四)气管教学时数:3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CAI课件、录像等第五节胸部评估目的要求:一、了解胸部的体表标志一、熟悉胸壁、胸廓与乳房的检查内容与方法、临床意义二、掌握肺和心脏检查的内容与方法、临床意义教学内容:一、胸部的体表标志(一)骨骼标志(二)自然陷窝(三)人工划线和分区二、胸壁、胸廓与乳房(一)胸壁(二)胸廓:桶状胸、佝偻病胸的概念(三)乳房:乳房检查的方法:视诊、触诊的内容异常情况的临床意义三、肺和胸膜(一)视诊:呼吸运动的类型、呼吸困难的类型、呼吸频率和深度、呼吸节律改变的类型(二)触诊:1、胸廓扩张度、2、触觉语颤的形成机制、3、评估方法、生理变异及异常4、胸膜摩擦感(三)叩诊:叩诊方法、影响叩诊音的因素、胸部叩诊音的分类、正常肺部叩诊音的分类、异常肺部叩诊音的分类及意义(四)听诊:正常肺部呼吸音的分类、异常肺部呼吸音的分类、啰音的分类及意义、语音共振、胸膜摩擦感四、心脏评估(一)视诊:心前区外形、正常心尖搏动及改变、心前区异常搏动(二)触诊:心前区搏动、震颤及意义、心包摩擦感(三)叩诊:心脏叩诊方法、正常心浊音界、浊音界改变的临床意义(四)听诊:1、心脏瓣膜听诊区、2、听诊内容:心率、异常心律、正常心音及心音改变的意义3、额外心音、心脏杂音产生的原因及意义五、周围血管检查(一)视诊:肝颈静脉回流征、毛细血管搏动征(二)触诊:异常脉搏及意义(三)听诊:动脉杂音、射枪音等教学时数:6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CAI课件、录像等第六节腹部评估目的要求:一、了解腹部的体表标志与分区二、掌握腹部评估的内容与方法、临床意义教学内容:一、腹部的体表标志与分区二、腹部评估方法(一)视诊:1、腹部外形异常的意义2、呼吸运动3、腹壁静脉曲张的类型及原因4、胃肠蠕动波(二)触诊1、腹部紧张度增加和减低的意义2、常见的压痛点、反跳痛的临床意义3、肝脏触诊的方法、注意事项、常见疾病肝脏触诊的特征4、脾脏触诊的方法、脾肿大的测量方法、脾大的分度及临床意义5、胆囊触诊的方法胆囊压痛点的触诊6、膀胱触诊(三)叩诊1、腹部叩诊音2、肝脏叩诊、病理改变、肝区叩击痛3、移动性浊音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4、肋脊角叩击痛5、膀胱叩诊(四)听诊1、肠鸣音异常的意义2、振水音3、血管杂音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CAI课件、录像等第六节、神经系统评估目的要求:一、熟悉12对脑神经的评估二、掌握运动功能、感觉功能、神经反射的评估内容与方法、临床意义教学内容:一、12对脑神经的评估二、运动功能评估1、瘫痪的概念及分类、肌力的概念及分级、肌张力的概念及异常的分类2、不随意运动的概念及分类3、共济运动的评估方法三、感觉功能评估:浅感觉、深感觉、复合感觉检查的内容及方法四、神经反射评估:浅反射、深反射、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的检查内容与方法五、自主神经功能评估(自学)1、一般检查的内容2、自主神经反射检查的内容及方法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CAI课件、录像、自学等第五章心理评估目的要求:一、掌握心理评估的内容、方法和要求教学内容:一、心理评估的内容、方法、注意事项二、自我概念评估认知评估情绪和情感评估个性评估压力与压力应对评估教学时数:6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小组讨论等第六章社会评估目的要求:一、掌握社会评估的内容、方法教学内容:一、社会评估的内容、目的、方法二、角色与角色适应评估三、文化评估四、家庭评估五、环境评估教学时数:6学时教学方法:理论讲授、小组讨论等第七章心电图目的要求:一、了解心电图导联体系并能正确应用二、正常心电图各种波形状况三、描述常见异常心电图的特征四、会对心电图进行诊断教学内容:一、心电图的导联二、正常心电图三、异常心电图四、心电图诊断步骤教学时数:20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病例介绍第八章影像学检查目的要求:一、了解影像学检查原理二、熟悉X线检查前的有关护理三、掌握各系统常见X线表现教学内容:一、放射学检查二、核医学检查三、超声检查教学时数16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多媒体第九章实验室检查目的要求:一、熟悉实验室检查的内容二、掌握各项检查的内容与临床意义三、掌握各种化验检查前的有关护理教学内容:一、血液检查二、尿液检查三、粪便检查四、肾功能检查五、肝脏病常用检查六、脑脊液及浆膜腔积液检查七、临床常用血生化检查教学时数18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多媒体实验课教学内容及要求实验一、一般状况的评估目的要求:掌握身体评估的基本检查方法学会皮肤、粘膜、淋巴结的检查内容和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教学内容:基本检查方法:望诊、触诊、叩诊、听诊及皮肤、粘膜、淋巴结的检查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实验室由教师先示教学生相互练习二.头颈部检查目的要求:学会头颈部检查的方法、内容和临床意义教学内容:一、头部检查:头颅、眼睛、耳、鼻、口腔、腮腺二、颈部检查:外形、颈部活动、颈部血管、甲状腺、气管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实验室由教师先示教学生相互练习三.肺部检查目的要求掌握肺部检查的方法、内容和临床意义教学内容:肺部的视诊、触诊、叩诊、听诊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实验室由教师先示教学生相互练习四.心脏检查目的要求:掌握心脏检查的方法、内容、临床意义教学内容:心脏的视诊、触诊、叩诊、听诊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实验室由教师先示教学生相互练习五.腹部检查目的要求掌握腹部检查的方法、内容和临床意义教学内容腹部的视诊、触诊、叩诊、听诊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实验室由教师先示教学生相互练习六.神经反射检查目的要求掌握神经反射检查的方法、内容和临床意义教学内容:浅反射、深反射、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实验室由教师先示教学生相互练习三、教学时数分配序号内容理论课实验课合计1 第一章11 2 第二章3 第三章4 第四章5 第五章6 第六章7 第七章8 第八章9 第九章合计健康评估常见症状的评估身体评估心理评估社会评估心电图影像检查实验室检查11818662016181041010 1182866201618104四、实验内容实验名称内容学时实验一一般状况的评估 1实验二头颈部评估 1实验三肺部评估 2实验四心脏评估 2实验五腹部评估 2实验六神经系统评估 2五、考试、考核内容、方式及要求理论考试:试卷考试占70%实验课考试:在实验室学生随机抽取一项教师按照操作标准进行考核该成绩占总成绩的30%考试内容为身体评估部分包括:一、皮肤黏膜淋巴结的检查二、头部评估三、颈部评估四、肺部评估五心脏评估六、腹部评估七、神经系统评估1。
健康评估实验大纲
《健康评估》实验教学大纲一、前言(一)、开设学期三年制护理专业二年级(二)、总学时20学时(三)、本实验课的性质、任务与目的健康评估(Health assessment)是研究个体、家庭或社区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或生命过程的反应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
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将能够:1、能正确运用会谈及身体评估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按顺序正确进行全身各个系统的评估。
2、根据评估所见会应用所学知识区别正常与异常体征。
3、正确描述各项评估内容,并写出完整的护理病历。
(四)、考核方法实验操作60%,实验报告40%。
考核成绩以20%计入课程总成绩。
二、实验教学大纲实验一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1、目的要求掌握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及嗅诊的基本检查方法及注意事项。
2、实验学时2学时3、方法与原理是检查者运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检查器具来了解机体健康状况的一组方法。
4、实验类型演示型5、掌握要点叩诊的方法。
6、实验内容(1)、5位学生为一组。
(2)、老师示教五项检查法后,学生分组相互检查,学习基本检查手法。
7、主要实验仪器与材料听诊器、叩诊锤、压舌板、棉签实验二头面部、颈部检查及全身浅表淋巴结检查1、目的要求掌握甲状腺检查,掌握全身前表淋巴结检查熟悉头部检查的内容、方法与顺序,了解头部的正常状态、生理变异及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熟悉颈部检查的内容、方法与顺序,了解颈部的正常状态、生理变异及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3、实验学时2学时3、方法与原理是检查者运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检查器具来了解机体健康状况的一组方法。
5、实验类型演示型5、掌握要点甲状腺触诊,全身前表淋巴结触诊6、实验内容(1)、5位学生为一组。
(2)、老师示教后,学生分组相互检查。
7、主要实验仪器与材料听诊器、学生人体,VCD教学课件、棉签实验三肺部检查1、目的要求通过实践操作,熟悉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基本检查方法在胸廓及肺部的应用。
掌握胸廓及肺部检查的内容、方法,掌握胸廓及肺部异常体征的发生机理、特点及临床意义。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原创)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三年制高级护理专业一、课程简介健康评估是护理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对服务对象存在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进行评估、检查和逻辑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护理诊断,为进一步确立护理目标,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本课程是护理基础课程和临床专科护理课程间的重要桥梁课程。
本课程分十章叙述了健康评估基本理论与技能,内容包括健康资料收集、护理评估方法、常见症状评估、身体评估、心理评估、社会评估、心电图、影像检查、实验室检查和护理文件书写。
按照21世纪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技能紧缺人才培养的要求,教学中必须要贯彻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原则,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
本课程的总任务是培养学生从服务对象的身体、心理、社会等方面收集健康资料,进行以人的健康为中心进行护理评估,结合实验室和其他检查结果,从护理角度根据评估对象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作出护理诊断,具备监测和判断病情变化的能力。
本课程在第二学期开设,共54学时,理论43学时,实践11学时。
二、课程目标(一)课程目标随着健康观念和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为护理对象提供高质量的护理,实现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指导的系统化整体护理。
健康评估作为护理程序的首要环节,完整、全面、正确的评估是保证高质量护理的先决条件。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从知识、能力、素质方面,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高级护理技术应用型人才。
具体目标是:1、职业道德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护理专业,热爱护理工作,有服务意识,有奉献精神,有慎独品行,有很强的团队合作精神,有较高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
2、护理知识教育目标:在“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指导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具备为服务对象身体、心理、社会文化方面进行健康评估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为服务对象提供优质护理。
3、护理技能教育目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化能力培养。
掌握服务对象身体、心理、社会文化在内的健康评估方法;学会运用科学的临床思维去识别健康问题及其人们对它的反应;能将所学的基本理论尽快尽早地转化为护理专业实践的能力;能将掌握的专业技术转化为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的职业本领。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全套(1)
识记:(1) MRl检查前病人的准备理解:(1) MRl检查在临床的应用授课方式:讲授。
第二节超声检查(一)概述识记:(1)超声的概念。
超声的物理特性理解:(1)解释超声的发生和成像基本原理(二)超声检查前病人的准备识记:(1)超声检查前病人的准备(三)超声检查在临床的应用理解:(1)肝细胞癌、转移性肝癌主要声像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及肝硬化、急,慢性胆囊炎、胆囊结主要声像特征(2 )肾、膀胱、前列腺正常声像图及肾积水、肾结石、膀胱结石、前列腺增生症的主要声像特征(3 )正常子宫、子宫肌瘤、早孕的声像图,中晚期妊娠的超声诊断授课方式:讲授。
第九章护理病历书写(2学时)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正确书写护理病历的重要性。
熟悉护理病历的构成与内容。
掌握护理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教学要求:识记:(1)书写护理病历的基本要求(2 )护理病历的构成(3 )护理病历首页、护理计划单、护理病程记录、健康教育计划的组成及记录方法(4)护理病历记录的时间要求理解:(1)书写护理病历的目的(2)正确书写护理病历的重要性应用:(1)能按格式要求书写一份完整的护理病历授课方式:讲授、临床见习、作业讲评。
三、其他教学环节安排本课程实训及课间见习环节共计32学时,其中课间见习4学时,实训28学时。
实训说明及要求见实训教学大纲。
四、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试课,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实训操作成绩和期末考试进行综合评定,课程成绩以百分制计算,分配比例如下:(1)平时成绩:占20% ,(护理病例书写、实训报告、实训操作考核等)(2 )期末考核:闭卷笔试,占80%o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使用教材:吕探云.健康评估(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2)主要参考书:尹志勤.健康评估(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李晓慧.健康评估(第1版).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陈文彬.诊断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完整word版)《健康评估》课程教学大纲
《健康评估》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Health assessment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高等护理;高等助产总学时数:72 学时学分:4 分一、本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健康评估》课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从护理角度出发,去评价评估对象的健康状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为专业必修课. 《健康评估》课程的组成:绪论;健康评估方法;身体评估;特殊年龄人群的评估;常见症状评估;常见疾病评估心理与社会评估;心电图;影像检查;常用实验检查;诊断思维;健康评估记录.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学习与护理专业密切相关的健康评估基本知识,能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以确定护理诊断为核心,以护理评估为重点,以医技检查为辅助,具备以人的健康为中心,运用护理程序知识进行健康评估的能力,为临床整体护理的实施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 1、教学内容(1)健康评估的特点; (2)健康评估的内容; (3)健康评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 (4)健康评估的学习方法与要求。
2、重点、难点重点:健康评估的概念。
难点:健康评估在护理工作中的地位,护理专业学习健康评估的必要性。
3、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健康评估的学习目标。
(2)了解健康评估的特点,评判性思维的重要性,护理专业学习健康评估的必要性。
(3)熟悉健康评估的学习方法与要求,认识健康评估在护理工作中的地位。
(4)掌握健康评估的概念. 第二章健康评估方法 1、教学内容(1)收集健康资料的方法;(2)身体评估基本方法。
2、重点、难点重点:主观性资料;客观性资料;症状;体征的概念;收集健康资料的会谈技巧;身体评估的基本方法。
难点:收集健康资料的会谈技巧。
3、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功能性形态异常的变化.(2)熟悉功能性健康形态分类. (3)熟悉会谈的注意事项和非语言性沟通技巧. (4)掌握收集健康资料的会谈技巧。
(5)掌握健康史的内容.(6)掌握身体评估的基本方法: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理论、实验)
健康评估理论课教学大纲前言随着健康观念和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 为护理对象提供高质量的以人为中心的、以护理程序为指导的系统化整体护理已在国内广为开展。
护理程序始于健康评估, 健康评估课程的教学任务不是培养学生诊断与鉴别诊断疾病的能力, 而是培养学生从护理角度提出护理诊断及监测和判断病情变化的能力, 具有很强的护理特征。
本大纲根据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护理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要求制定, 为本科生该课程教学的指导性纲要。
按照本校四年制教学计划, 该课程共设72学时, 其中理论课48学时, 实践课(实验)24学时, 教学内容分三级要求。
第一级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 为考试重点;第二级是熟悉内容, 为次重点, 教师可选择性讲授, 未讲授部分由学生自学;第三级是了解内容, 供学生自学, 教师亦可选择性讲解。
健康评估是护理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和必修课程。
该课程将从人的身体、心理社会、家庭文化等层次全面讲授健康评估的原理、方法和技能, 体现现代护理实践以人为中心的要求。
该课程的讲授应既能体现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又能充分反映新思路和新概念, 尤其是护理专业方面的发展。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 学生应掌握健康评估的方法和技能, 为今后独立从事护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一章绪论一、目的要求1.了解健康评估的定义、目的及其在护理实践中的发展简史。
2.掌握健康评估的内容。
3.熟悉健康评估的学习方法和要求。
二、教学内容1.护理实践中的健康评估。
2.健康评估的内容: 症状评估, 检体评估, 辅助检查, 护理病历书写, 护理诊断的步骤和思维方法。
3.健康评估的学习方法和要求: 教学方法和基本要求。
三、教学时数1学时第二章健康评估方法一、目的要求1.了解问诊的目的。
2.掌握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3.熟悉问诊的内容。
4.了解常见症状的发生机制。
5.掌握常见症状的病因、临床表现、护理评估要点和相关护理诊断。
二、教学内容1.概述: 健康资料的来源、健康资料的类型。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专科)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专科)一、课程说明1.课程名称:《健康评估》(HEALTH ASSESSMENT)2.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3.合用专业:护理学专科4.开课学期:第 3 学期5.课程学时:总学时: 72 学时,理论 71 学时,实验 1 学时。
6.先修课程:解剖、生理、生化等。
7.并修课程:护理理论、护理学基础、病理、药理等。
9.课程简介:健康评估(Health assessment)是研究个体、家庭或者社区对现存的或者潜在的健康问题或者生命过程的反应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
它既论述疾病的临床表现及其发生机制,个体对疾病的反应,又讲解问诊、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以及如何运用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去识别健康问题及其人们对它的反应。
课程的目的在于了解个体在健康和生命过程中的经历,包括健康、疾病和康复;寻觅促进健康评估或者增进最佳身体功能的有利因素;识别护理需要、临床问题或者护理诊断,作为选择护理干预方案的基础;评价治疗和护理的效果。
课程的内容广泛,包括如何与患者交流,到学习问诊的内容和方法,体格检查的内容和方法,心电图、影像检查、实验室检查等辅助检查的内容和意义,以及如何运用诊断性推理,分析、综合资料,对资料进行分组,以发现其中的意义并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
11.选用教材:刘成玉. 《健康评估》第 2 版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卫生部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2 (1)二、课程教育目标:基本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的要求教学目标:通过教学,学生能独立进行问诊和体格检查,并能综合问诊、体格查和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的结果,作出初步护理诊断/合作性问题,写出完整的护理病历。
同时具备监测病人病情变化,预测疾病发展及危重并发症发生可能的能力。
1. 基本概念清晰,基本技能熟练,基本知识坚固。
2.能独立通过问诊采集病史,并了解主诉和症状的临床意义。
3.能独立进行体格检查,达到熟练、准确的程度。
(完整版)《健康评估》教学大纲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供护理学专业使用)前言《健康评估》是护理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是临床各科护理的基础。
学习健康评估的目的是能运用健康评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正确地评估病人的健康状况,确立病人的健康问题,为病人制定正确的护理措施和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提供保证。
《健康评估》是一门介于基础课程和临床课之间的桥梁课程,要涉及大量的基础医学知识和人文社会知识。
在学习该课程前应先学习基础课程如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微生物学、护理学导论、护理伦理学、护理心理学等。
在学习该课程后应继续学习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老年护理学、急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等课程。
通过学习,要掌握心电图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的标本采集要求、参考值及临床意义;熟悉其他辅助检查前的准备及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能独立通过问诊收集病史、独立进行体格检查,并能根据问诊、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的结果,做出初步的护理诊断,书写完整的护理病历。
本门课程总时数为90学时,其中理论60学时、见习30学时。
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掌握健康评估的基本内容;掌握健康评估的学习方法与要求。
了解健康评估在护理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教学内容】一、健康评估在护理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健康评估的基本内容:健康评估方法、常见症状评估、身体评估、心理评估、社会评估、心电图检查、肺功能及内镜检查、影像检查、实验室检查和护理病历书写三、健康评估的学习方法与要求【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计划学时】1学时。
第二章健康评估方法【目的要求】掌握收集健康资料的方法。
熟悉健康史的内容,资料分析与护理诊断。
了解健康资料的来源。
【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健康资料的来源及健康资料的类型第二节收集健康资料的方法一、会谈二、身体评估基本方法: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第三节健康史的内容一、一般项目二、主诉三、现病史四、既往史五、系统回顾: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生殖系统、消化系统、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及代谢障碍疾病等六、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及生育史、家族史七、特殊情况的健康史第四节资料分析与护理诊断一、护理诊断的概念二、护理诊断的分类方法三、护理诊断的构成四、护理诊断的陈述方式五、护理诊断的思维方法和步骤【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健康评估大纲
《健康评估》课程教学大纲(供护理学专业使用)一、前言健康评估(Health assessment)是研究个体、家庭或社区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或生命过程的反应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
它既论述疾病的临床表现及其发生机制,个体对疾病的反应,又讲解问诊、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以及如何运用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去识别健康问题及其人们对它的反应。
课程的目的在于了解个体在健康和生命过程中的经历,包括健康、疾病和康复;寻找促进健康评估或增进最佳身体功能的有利因素;识别护理需要、临床问题或护理诊断,作为选择护理干预方案的基础;评价治疗和护理的效果。
课程的内容广泛,包括如何与患者交流,到学习问诊的内容和方法,体格检查的内容和方法,心电图、影像检查、实验室检查等辅助检查的内容和意义,以及如何运用诊断性推理,分析、综合资料,对资料进行分组,以发现其中的意义并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
通过教学,学生能独立进行会谈和身体评估,并能综合会谈、身体评估和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的结果,作出初步护理诊断/合作性问题,写出完整的护理病历。
同时具备监测病人病情变化,预测疾病发展及危重并发发生可能的能力二、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健康评估的起源和发展,健康评估与护理程序的关系,健康评估的护理实践中的重要性健康评估与护理程序内在的关系及其主要任务和重要性;了解课程的主要内容、学习目标、方法与要求,确立以护理为重点,以病人为中心的,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文化在内的整体评估观念。
(二)教学内容1、健康评估的发展简史;2、健康评估的主要内容;3、学习方法和要求。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
第二章健康评估方法(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症状和体征的概念。
掌握问诊的目的、注意事项和内容;体格检查的目的、注意事项和基本检查方法。
了解健康资料的来源和类型;(二)教学内容1、概述(1)健康资料的来源(2)健康资料的类型2、收集健康资料的方法(1)问诊(2)体格检查(三)教学形式与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
(完整版)健康评估课程教学大纲
健康评估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介绍一、课程简介健康评估(health assessment)是研究诊断个体、家庭或社区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或生命过程的反应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
它既论述疾病的临床表现及其发生机制、个体对疾病的反应,又讲解问诊、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和如何运用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去识别健康问题及人们对它的反应。
课程的目的在于了解个体在健康和生命过程中的经历,包括健康、疾病和康复;寻找促进健康评估或增进最佳身体功能的有利因素;识别护理需要、临床问题或护理诊断,作为选择护理干预方案的基础;评价治疗和护理的效果。
课程的内容包括健康评估方法、常见症状评估、身体评估、心理评估、社会评估、心电图、影像检查、实验室检查和护理病历书写等。
本大纲适用于护理学专业专科学生使用,以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委员会·卫生部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刘成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健康评估》(供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用)为主要教材。
二、总体要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从身体、心理、社会等方面收集病史,进行以人为中心的评估,结合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的结果,从护理的角度根据评估对象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做出护理诊断,及监测和判断病情变化的能力。
三、时数分配绪论学习目的和要求熟悉课程的主要内容、学习目标、方法与要求;理解健康评估与护理程序内在的关系及其主要任务和重要性,确立以护理为重点,以病人为中心的,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文化在内的整体评估观念。
课程内容一、健康评估的概念、目的二、健康评估的起源和发展三、健康评估与护理程序的内在关系及其主要任务和重要性四、以护理为重点、病人为中心的,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文化在内的整体健康评估观念五、健康评估的内容、学习方法与要求考核知识点一、健康评估的概念、目的二、健康评估的主要内容三、健康评估的学习方法与要求考核要求一、熟悉健康主要内容、学习目的、方法与要求二、了解健康评估的概念三、了解健康评估主要任务和重要性第一章健康评估的方法学习目的和要求掌握收集健康资料的方法,会谈的目的、影响因素与注意事项;掌握身体评估的基本方法。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健康评估》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桥梁课程参考学时:62建议学分:4适用专业:护理专业、助产专业职业方向:临床护理、社区护理、老年护理、助产士资格证书:护士执业资格证一、前言(一)课程性质健康评估是评估者运用护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对个体、家庭、社区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及健康状态反应进行判断的一门学科。
为适应健康观念、现代护理模式转变,以护理程序为中心、以全人健康为理念,对护理对象的生理、心理及其社会适应等方面进行系统评估,以确定其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状况及护理需要。
健康评估是护理(助产)专业一门核心课程,是连接护理基础和护理临床课程的桥梁,是系统培养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的重要课程。
通过对护理工作过程分析,按照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评估—计划—实施—评价”程序,本课程是首要环节,在全面评估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基础上,对其作出护理诊断,为制定护理计划提供重要依据。
结合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和护理专业培养目标,设计本课程时,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以健康评估过程为依据,对从事护理工作所需要的健康评估技能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了工学结合、特色鲜明的教学内容,主要培养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心身健康评估的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作为护理专业核心能力,健康评估在护理专业核心课程中地位,见图1-1。
图1-1健康评估在护理专业核心课程中权重图(二)课程任务随着健康观念和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以护理程序“评估—计划—实施—评价”为指导的系统化整体护理己成为当今护理工作的主要模式。
健康评估是护理程序的首要环节。
1.课程总任务护士收集护理对象的主要症状,并对其身体、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同时协助医生为护理对象进行相关检查前的各种护理协助与健康指导,有组织地、系统地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提出服务对象的健康问题及护理诊断,为确立护理目标,制定护理措施提供有效依据。
2.具体任务通过该课程学习,培养学生“五会”,即会说--交流与沟通:健康资料收集、常见症状评估、心理评估、社会评估;会查--身体评估:一般状态评估、头颈面部评估、胸廓肺部、心脏评估、腹部评估、躯干四肢评估、神经系统评估;会做--心电图、心电监护;会看--医学影像检查报告单、实验室检查报告单、心电图报告单;会写—健康评估单(表)、护理文件。
健康评估课程教学大纲
健康评估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健康评估课程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健康评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设计的一门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健康评估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步骤,提高对个体和群体健康状况的评估能力,为制定个性化的健康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二、课程目标1. 了解健康评估的定义和价值,认识健康评估在健康管理中的作用。
2. 掌握常见健康评估工具的使用方法,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3. 熟悉健康评估流程,掌握评估的基本步骤和规范。
4. 培养健康评估的沟通与解释能力,能够准确向个体和群体解释评估结果和提出建议。
5. 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够根据个体和群体的评估结果制定合理的健康计划。
三、课程内容1. 健康评估概述- 健康评估的定义和意义- 健康评估与健康管理的关系- 常见的健康评估工具和方法介绍2. 健康评估流程- 健康评估的基本步骤和规范- 评估前的准备工作- 评估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评估结果的解释与分析3. 健康评估工具的使用- 问卷调查的设计和应用- 体格检查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实验室检查项目的选择和解读4. 数据分析与报告撰写- 评估结果的数据分析方法- 健康评估报告的撰写要点- 健康评估结果的解读与沟通技巧5. 健康计划的制定- 基于评估结果的健康计划制定原则- 制定个性化的健康计划- 预防措施和康复方案的制定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课堂讲解,让学生了解健康评估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健康评估工具的实际使用和案例分析,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健康评估案例,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实地观摩:组织学生参观健康评估机构,了解实际工作流程,提高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
五、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积极性、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参与度等。
2. 实验操作: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行评估。
9《健康评估》教学大纲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Byh14课程性质:护理学专业必修课学分数:6学分学时数:96学时适用专业:护理学二、课程地位和任务《健康评估》(Health Assessment)是护理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的专业课程,是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之间的桥梁,是一门新型、交叉融合的应用学科,其理论知识丰富、临床实践性强,涉及护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及行为学等多学科领域。
随着整体护理和社区护理的全面展开,护士的健康评估知识与技能日显突出,健康评估在培养护理本科学员的全面素质和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护士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和家庭护理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健康评估是从护理的角度研究诊断服务对象现存或潜在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等健康问题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
该课程的学习为学生顺利过渡到临床各专科护理学课程学习,以及毕业后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一)知识目标掌握问诊、身体评估、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论知识;熟悉常见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病因;了解健康评估的概念、范畴和发展趋势。
(二)能力目标能运用正确的资料收集方法,对不同疾病做出护理诊断;能监测病人病情变化,预测疾病发展;能运用有效沟通技术促进护患关系、加强医护合作、护护合作。
(三)素质目标具有良好的道德职业规范,有较高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具有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精神,团队合作意识,有慎独严谨的品行。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健康评估与护理程序内在的关系及其主要任务和重要性;了解健康评估的起源和发展健康评估与护理程序的关系,健康评估的护理实践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健康评估与护理程序内在的关系及其主要任务和重要性。
三、教学时数2学时四、教学内容:健康评估的概念和重要性、健康评估的内容、健康评估的学习方法和要求。
第二章问诊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问诊的概念、内容及方法,掌握常见症状的基本概念,相关的临床表现和护理评估;熟悉特殊情况的问诊;理解特殊情况的问诊,以及常见症状的相关护理诊断;了解常见症状的主要病因和发生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供护理学专业使用)前言《健康评估》是护理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是临床各科护理的基础。
学习健康评估的目的是能运用健康评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正确地评估病人的健康状况,确立病人的健康问题,为病人制定正确的护理措施和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提供保证。
《健康评估》是一门介于基础课程和临床课之间的桥梁课程,要涉及大量的基础医学知识和人文社会知识。
在学习该课程前应先学习基础课程如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微生物学、护理学导论、护理伦理学、护理心理学等。
在学习该课程后应继续学习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老年护理学、急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等课程。
通过学习,要掌握心电图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的标本采集要求、参考值及临床意义;熟悉其他辅助检查前的准备及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能独立通过问诊收集病史、独立进行体格检查,并能根据问诊、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的结果,做出初步的护理诊断,书写完整的护理病历。
本门课程总时数为90学时,其中理论60学时、见习30学时。
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掌握健康评估的基本内容;掌握健康评估的学习方法与要求。
了解健康评估在护理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教学内容】一、健康评估在护理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健康评估的基本内容:健康评估方法、常见症状评估、身体评估、心理评估、社会评估、心电图检查、肺功能及内镜检查、影像检查、实验室检查和护理病历书写三、健康评估的学习方法与要求【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计划学时】1学时。
第二章健康评估方法【目的要求】掌握收集健康资料的方法。
熟悉健康史的内容,资料分析与护理诊断。
了解健康资料的来源。
【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健康资料的来源及健康资料的类型第二节收集健康资料的方法一、会谈二、身体评估基本方法: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第三节健康史的内容一、一般项目二、主诉三、现病史四、既往史五、系统回顾: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生殖系统、消化系统、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及代谢障碍疾病等六、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及生育史、家族史七、特殊情况的健康史第四节资料分析与护理诊断一、护理诊断的概念二、护理诊断的分类方法三、护理诊断的构成四、护理诊断的陈述方式五、护理诊断的思维方法和步骤【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计划学时】3学时。
第三章常见症状评估【目的要求】掌握常见症状的病因、发生机理及临床特征。
熟悉症状分析对疾病诊断的重要作用。
【教学内容】第一节发热一、概念及发生机制二、病因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发热:无菌坏死物质吸收、超敏反应、内分泌与代谢障碍、皮肤散热减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三、临床表现发热的临床分度、发热过程、常见热型及其临床意义四、健康史要点五、检查要点体格检查、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第二节疼痛一、疼痛疼痛的概念,皮肤痛、内脏痛、牵涉痛二、头痛概念、病因及发生机制、健康史要点及伴随症状、检查要点、三、胸痛概念、病因及发病机制、健康史要点及伴随症状、检查要点四、腹痛急、慢性腹痛和急腹症的概念、病因及发生机制、健康史要点及伴随症状、检查要点第三节咳嗽与咯痰一、概念及发生机制二、病因呼吸道疾病、胸膜疾病、心血管疾病、中枢性因素三、健康史要点咳嗽与咯痰的特点(性质、音色、时间与节律,痰的性状及量)及伴随症状四、检查要点心、肺的体格检查,痰液检查,X线等影像学检查第四节咯血一、概念咯血的概念,咯血与呕血的区别,窒息的表现二、病因支气管疾病、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三、健康史要点病史及年龄、咯血量及其性状、咯血的伴随症状四、检查要点心、肺的体格检查,痰液检查,X线、CT等影像学检查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第五节呼吸困难一、概念及发生机制二、病因呼吸系统疾病、心脏血管疾病、中毒、血液病、神经精神因素三、临床表现吸气性(三凹征)、呼气性、混合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中枢性、癔病性呼吸困难四、健康史要点发病情况,诱因,伴随症状五、检查要点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血气分析、X线检查第六节发绀一、概念及发生机制二、病因血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中心性、周围性和混合性发绀)或存在异常血红蛋白衍化物三、健康史要点既往病史,伴随症状四、检查要点体格检查尤其是心、肺的体检,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第七节心悸一、概念及发生机制二、病因生理性、病理性三、健康史要点病史、诱因及伴随症状四、检查要点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第八节水肿一、概念及发生机制二、病因全身性水肿(心源性、肾源性、肝源性、内分泌源性、营养不良性、其他原因),局限性水肿(局部炎症、静脉或淋巴回流受阻、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三、健康史要点病史,水肿特点,伴随症状四、检查要点心脏及肝脏等的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第九节恶心与呕吐一、概念及发生机制二、病因反射性(胃肠源性及非胃肠源性)、中枢性、前庭障碍性及神经官能性呕吐三、健康史要点诱发因素、剧烈程度、呕吐物性状、呕吐的伴随症四、检查要点腹部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实验室检查第十节呕血与黑便一、概念呕血、便血二、病因消化系统疾病、血液病、急性传染病及其他疾病三、临床表现出血量、出血部位与临床表现的关系四、健康史要点发病年龄、季节,诱因,呕血方式,病史及伴随症状五、检查要点确定是否上消化道出血,出血量估计,伴随体征,实验室及器械检查第十一节腹泻一、概念、分类及发生机制二、病因急性腹泻:肠道疾病、全身性感染、急性中毒、其他疾病;慢性腹泻:消化系统疾病、全身性疾病三、健康史要点病史及病程、发病季节、诱因及缓解因素、诊疗经过及伴随症状四、检查要点伴随症状,直肠指检,粪便检查及其他检查第十二节黄疸一、概念黄疸、显性黄疸、隐性黄疸二、胆红素的正常代谢非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尿(粪)胆原、尿(粪)胆素、尿胆红素,胆红素的肠肝循环三、类型溶血性、肝细胞性及胆汁淤积性黄疸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特点四、健康史要点伴随症状、病程、诱因、年龄及黄疸的特点五、检查要点体格检查,B型超声、X线、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C)、CT等影像学检查第十三节尿频、尿急、尿痛一、概念尿频、尿急、尿痛二、病因尿量增多的疾病,尿路感染,尿路梗阻三、健康史要点临床表现、伴随症状四、检查要点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第十四节皮肤粘膜出血一、病因及发病机制二、临床表现出血点、紫癜、瘀斑、血肿三、健康史要点病史,出血缓急及时间,伴随症状四、检查要点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第十五节抽搐一、概念抽搐、惊厥、癫痫二、病因颅脑疾病、全身性疾病、其他疾病三、临床表现全身性抽搐、局限性抽搐四、健康史要点病史、诱因、伴随症状五、检查要点体格检查尤其是神经系统的检查,实验室检查第十六节意识障碍一、概念意识、觉醒状态、意识内容、意识障碍二、病因及发生机制颅脑疾病(感染性与非感染性疾病)、全身性疾病、其他疾病三、分类及临床表现觉醒障碍(嗜睡、昏睡、浅昏迷、深昏迷),意识模糊,意识内容障碍(谵妄、醒状昏迷)四、健康史要点既往史、发病诱因,伴随症状五、检查要点尤其是生命征及神经系统检查,实验室检查、脑电图检查【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视频课件、自学【计划学时】讲授6学时,自学6学时,共12学时第四章身体评估第一节一般状态评估【目的要求】掌握体温(T)、脉搏(P)、呼吸(R)、血压(BP)等的采集及其临床意义。
熟悉发育与体型、营养、意识状态、面容与表情、体位、步态的检查方法及其异常的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一、体温检查测量方法、正常值、应用范围、注意事项;热型的概念,体温异常的临床意义二、脉搏的检查速率、节律、紧张度、强弱及弹性、脉搏异常的特征及临床意义三、呼吸检查(见第五章)四、血压检查测量的方法、注意事项;高血压的定义及分类(《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血压异常的临床意义;动态血压监测的适应范围五、发育与体型检查方法及异常的临床意义六、营养状况检查方法、营养不良及肥胖的常见原因七、意识状态的检查八、面容与表情急性病容、慢性病容、贫血面容、肝病面容、肾病面容、甲亢面容、粘液性水肿面容、满月面容、肢端肥大症面容、二尖瓣面容、伤寒面容、苦笑面容、面具面容九、体位自动体位、被动体位、强迫体位十、步态偏瘫步态、蹒跚步态、醉酒步态、慌张步态、跨阈步态、剪式步态、共济失调步态、间歇性跛行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视频课件、见习【计划学时】2学时第二节皮肤、浅表淋巴结评估【目的要求】掌握浅表淋巴结检查法及浅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
熟悉皮肤的异常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一、皮肤弹性、颜色、湿度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二、皮疹、紫癜、蜘蛛痣与肝掌、水肿、皮下气肿、皮下结节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三、毛发分布异常、脱发、毛发异常增多的临床意义四、浅表淋巴结的组群分布。
浅表淋巴结的检查法,局部或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视频课件、见习【计划学时】2学时第三节头部、面部和颈部评估【目的要求】掌握巩膜黄染、瞳孔大小、对光反射、鼻窦压痛、咽和扁桃体的检查方法及其异常的临床意义;掌握甲状腺、气管位置、颈部静脉、颈部动脉的检查方法及其异常的临床意义。
熟悉头部器官的其他检查内容、方法和临床意义。
了解颈部外形及活动的检查方法及其异常的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一、头颅大小、形状及运动二、眉毛、眼睑、泪囊、结膜、巩膜、角膜的一般检查;眼球外形、眼球运动的检查方法及异常的临床意义;瞳孔的形状与大小、对光反射、调节与聚合反射的检查方法及异常的临床意义三、外耳、鼓膜、乳突四、鼻外形、鼻前庭和鼻窦的检查法及异常的临床意义五、口唇、口腔粘膜、牙齿及牙龈、舌、咽及扁桃体、腮腺的检查方法及异常的临床意义六、颈部外形、活动、颈项强直的检查方法及其异常的临床意义七、颈部血管:颈动脉搏动、颈静脉怒张及搏动、颈部血管杂音的检查法及异常的临床意义八、甲状腺及气管位置的检查方法,甲状腺肿大的分度及临床意义;气管移位的临床意义【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视频课件、见习【计划学时】讲授2学时,见习2学时,共4学时见习一般检查及头颈部评估【目的要求】掌握正常体征辨认的方法。
熟悉头、颈部检查的顺序、方法和内容。
了解一般状态检查内容;了解正常状态和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见习内容】一般检查:一、生命征体温、呼吸、脉搏和血压的测量方法二、发育和营养发育情况综合判断、营养情况综合判断三、面容和表情面容和表情的观察方法四、意识状态意识状态的观察方法五、体位步态体位和步态的观察方法六、皮肤和粘膜皮肤和粘膜的观察七、浅表淋巴结检查检查顺序、检查内容、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头颈部检查:一、头颅大小、外形和运动二、头部器官1.眼1.1.眉毛的检查1.2.眼睑形态和运动1.3.结膜翻转眼睑,观察睑结膜,穹窿结膜与球结膜1.4.巩膜观察颜色1.5.角膜观察透明度1.6.眼球外形、运动、指压法测眼压1.7.瞳孔形状、大小、双侧是否对称、对光反射及调节反射、视力2.耳外耳道、乳突、听力3.鼻外形、通气、分泌物、鼻翼扇动、鼻窦压痛检查4.口腔唇、口腔粘膜、牙齿、牙龈、舌、咽、扁桃体三、颈部:1.外形及运动2.颈强直3.颈部软组织4.颈部血管颈动脉检查、颈静脉检查5.甲状腺检查方法、甲状腺肿大的分度6.气管位置检查方法【见习方法】示教、分组练习【计划学时】2学时第四节胸部评估【目的要求】一、胸、肺部检查掌握异常胸廓和脊柱畸形的类型、特点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