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概论--第一章 体育概念

合集下载

体育概论第一章体育概念

体育概论第一章体育概念
发展”是合适的种差
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 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
三、体育概念的分类
➢ 定义是明确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划分是 明确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
➢ 划分是根据一定的标准,把一个属概念分 为若干种概念,或者说把一个母类分为若 干子类,以揭示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
划分的规则有:
➢ ①子项和母项必须相称,即子项的外延总 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
(三)定义的步骤
➢ 1.首先找出包含被定义对象的较大的一个 事物类,即找出被定义对象的属。如体育 的属是文化活动。
➢ 2.找出这个属中区分这个种与其他种的差 别(种差),如体育在教育及文化活动这 个属里与德育、智育的差别,与养生文化、 饮食文化的差别。
➢ 3.把属和种差加在一起,就得到要定义的 概念。
➢ 陶行知(1891-1946)提倡建立“科学的健康堡 垒”,并把“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就是教育 的出发点”作为信条。
➢ 方万邦(1893-1969)他坚持体育即教育说, 主张体育教育化。
➢ 毛泽东(1893-1976)《体育之研究》“发 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 20世纪80年代后,强调了必须从身心两个 方面来认识体育,将体育的发展与社会需 要联系起来。非常明确地指出体育与运动 的本质差别。对体育改善生活方式、提高 生活质量的作用给予了高度重视。
➢ 确定体育概念,一般是从唯物辩证法的视 角出发,按照逻辑学的规范来展开。逻辑 学是研究思维规律的学科,它具有工具性 质。在体育科学领域里应用逻辑学这一工 具,能够有效提高体育科研工作者运用概 念、判断、推理反映体育客观规律的能力。
(一)概念与语词的关系
➢ 概念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总结,又是组成判 断的基本单位。
(三)休闲体育

体育概论

体育概论

第一章:体育概念1、确定体育术语时考虑三条原则(1)、科学性(2)、民族传统习惯(3)、力争与国际用语相一致2、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

3、广义体育——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4、狭义体育——是通过身体活动,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知识、技能、技术,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

5、竞技体育——是以竞技运动为手段来促进人的身、心和精神的协调发展的一种体育活动。

6、健身体育——指以身体运动、自然力、饮食营养、卫生措施、生活制度、优生优育等为手段,培育、培养、锻炼、养护身体,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文化活动。

目的:通过竞赛充分发挥人的潜力,以创造优异成绩。

特点:激烈的对抗性和竞赛性;明确而正式的规则;竞赛结果被社会乃至世界所承认;参与者的角色代表性;功利性。

作用:提升民族凝聚力,促进人的个性发展,称为国名经济的增长点。

7、休闲体育:是满足人们身心健康、娱乐需要而产生的文化活动。

特点:休闲性、时代性、新奇性、健身性、层次性、非功利性。

8、体育的分类:1:按区域分: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区体育。

2:按参与者的年龄分:婴幼儿体育、青少年体育、中老年人体育。

3:按参与者的职业分:、农民体育、工人体育、军人体育、知识分子体育。

4:体育发展的年代:古代体育、近代体育、现代体育、当代体育。

5:按体育的属性:健身体育、竞技体育、休闲体育。

9、体育的属性:(1)健身性(2)教育性(3)文化性(4)竞赛性(5)技能性(6)娱乐性(7)社会性10、体育本质:通过运动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不仅有利于人的现代化,也能成为国民经济的增长点,推动社会发展。

第二章:体育功能1、体育功能——是指体育这一文化活动对人和社会所能发挥的有力作用和效能。

2、体育的健身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1 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

体育概论--第一章 体育概念

体育概论--第一章  体育概念
精品课件
有些运动被认为是具有观赏性的技艺。 运动是人类的文化教育活动之一,与体育
有密切关系;很多运动被用来作为体育的手 段,这些属于体育活动;而纯粹为了玩乐的 游戏运动可能有害于健康,这就不能说是 体育活动。舞蹈、杂技运动在用来作为体 育手段时,属于体育活动。
精品课件
舞蹈演员表演舞蹈,杂技演员表演杂技, 他们在做这些运动的同时,客观上也锻炼 了自己的身体,但他们运动的目的不是为 了锻炼自己的身体,而是为了表现这些运 动技艺,供人们欣赏,因此,这些是艺术, 而不是体育。所以,不能认为凡是运动就 是体育。将体育与运动区别一下,并不是 要排斥运动,而是更加有利于运世界上几 个有代表性的国家的体育概念作个比较, 从中总结出一般性的观点,进而深化体育 研究,促进体育观的更新。
(一)中国 (二)日本 (三)美国 (四)结论
精品课件
(一)中国 我国对体育概念的理解多年来存在分歧,
几乎没有权威的解释。在众多对体育概 念的表述中,苏竞存先生对体育及其有 关概念的见解具有典型意义。
精品课件
三、中、日、美等几个国家体育 概念的比较
世界各国对体育的理解各不一样。这一点 可从日本著名学者前川峰雄所著的《体育 原理》中反映出来。在这本书中,前川峰 雄列举了欧美学者的观点。欧美学者多理 解体育是一种 “活动”且不将体育与 “ sport”严格区分开来。
在日本,关于体育有多种解释:①身体教育 论;②通过身体活动的教育;③增强体力论。
第一章 体育概念
第一节 体育概念的演变 第二节 体育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 体育的本质
精品课件
第一节 体育概念的演变
一、学习和理解体育概念的重要意义 “体育”是体育工作者最常用但又最不容
易搞清楚的一个概念。大家对“体育”的理 解可谓是五花八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从国际上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权威 的统一的“体育”概念。但是,作为一名体 育专业的大学生和一名未来的体育工作者, 都应该对 “体育”的概念有基本的理解。

体育概论重要知识点

体育概论重要知识点

引论体育概论是从宏观上研究体育的本质、基本特征及其一般规律的学科。

体育概论的科学定位,体育概论是在体育人文社会学中处于较高层次并带有指导性的学科。

第一章体育概念体育概念的定义,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运动。

体育按照属性分:健身体育竞技体育休闲体育竞技体育:是以竞技运动为手段促进人的身、心和精神的协调发展的一种体育活动。

特点:1激烈的对抗性和竞赛性2明确而正式的规则3竞赛结果被社会乃至世界所承认4参与者的角色代表性5功利性休闲体育:是满足人们身心健康、娱乐需要而产生的文化活动。

体育属性:健身性、教育性文化性、竞赛性、技能性、娱乐性、社会性体育的本质以体育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第二章体育功能体育功能;是指体育这一文化现象对任何社会所发挥的有利作用和效能。

体育功能的流动性和变化性体育的自然质功能1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技能水平2调适和保持心理健康3提高呼吸系统技能水平4促进少年儿童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5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功能体育的结构质功能一体育的教育功能1教导基本的生活能力2传授体育的文化知识3教导社会规范、促进人的社会化4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二体育的娱乐功能体育的系统质功能一体育的经济功能1体育经济已成为现代社会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2体育产业发展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3体育产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二体育的政治功能1提高国家威望、振奋民族精神2表明国家政治立场、为外交服务3呈现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第三章体育的目的确定体育目的的依据:1社会发展水平2体育自身的特点与体育本身所具有的功能3人们的体育需求我国的体育目的;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改善人们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健康、文化发展。

我国体育的目标1增强体质、增进健康2丰富社会文化生活3提高运动技术水平4提高国民素质健康是一个更为广泛的概念,包括身体、心理、社会三个维度的完美状态。

体育概论(第二版)课件第一章体育概念

体育概论(第二版)课件第一章体育概念

第一节 体育的概念与定义
二、什么是概念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概念有自身的内容和确定的范围,即内涵和外延,它们构 成了概念的两个基本逻辑特征。内涵就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 本质属性,通常称为“含义”,回答“是什么”;外延就是概 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总和,通常称为“适用范围”,回答“包含 哪些”。 同样,明确“体育”概念也就是要明确“体育”的内涵和 外延,解答“体育是什么”和“体育包含哪些”这两个问题, 其方法分别是给“体育”下定义和对“体育”概念进行划分。
第二步
• 要把被定义概念所反映的这一种对象与该 属中的其他种进行比较,找出他们之间的 差别——种差。
第三步
• 将种差和邻近的属概念连在一起,定义完 成。
例如给梯形下定义:
梯形 是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的 四边形。
第一节 体育的概念与定义
三、给概念下定义
此外,给概念下定义还要注意以下规则:
1
2
3
4
定义项的外延 定义项不能直
健身休闲是人们在可以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内,为了身 体健康及心理愉悦而参与的体育活动。
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是健 身休闲的重要特征,鲜明地 体现着健身休闲中“闲”的 核心要素和主要特征。
活动基础的兴趣性和活动过 程的娱乐性是健身休闲的另 一重要特征。
致谢
高等教育出版社
Higher Education Press
由上可知,体育概念的邻近的属概念是“文化活动”, 其种差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通过 联结种差和邻近的属概念,就得到了体育概念的定义:
“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 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
第二节 体育的分类
一、体育分类的依据
对概念进行划分,必须遵守划分的规则。

体育概论(第二版)课件第一章体育概念

体育概论(第二版)课件第一章体育概念

第一节 体育的概念与定义
四、体育概念的定义
得出定义 寻找种差 寻找邻近的属概念第一节 体育ຫໍສະໝຸດ 概念与定义四、体育概念的定义
1.寻找邻近的属概念
人的活动 文化活动
“教育”
以“人的活动”等作为体育的属概念偏宽 “文化活动”是合适的邻近的属概念 以“教育”作为体育的属概念偏窄
第一节 体育的概念与定义
四、体育概念的定义
一、问题的提出
有人认为,体育只限于在学校里进行的身 体教育;也有人认为,凡是与身体活动有关 的都是体育。那么,体育究竟是什么呢?
事实上,“体育”是在体育界中最常用 但又最不容易搞清楚的一个概念。对“体育” 的理解,需要借助正确的体育概念来思考、 分析和判断。要准确表达对体育的见解及展 开体育的研究工作,就必须明确规范的体育 概念。
引论
三、体育概论的内容体系和学习方法
(一)体育概论的内容体系
体育学是为了让体育的初学者认识和了解体育的本质、功 能、目的、过程、手段、制度,并说明体育未来发展趋势的学 科。因此,本教材涉及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体 育 体 制
引论
(三)探索与总结阶段
在苏联体育理论的基础上,我国开始建设自己的体育理 论体系。1961年,体育学院本科教材《体育理论》出版。这 一阶段主要研究的是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原理与方法的问题, 没有涉及人和社会的研究领域,内容比较贫乏、肤浅。同年, 第一个由国家统一制定的《高等学校通用专业目录》颁布, 在此基础上,我国逐步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点的体育理论体 系,为中国体育学的发展起到了奠基性作用。

体育概论名词解释

体育概论名词解释

体育概论名词解释第一章:体育概念体育:体育是伴随着人类起源和发展而形成的一种伟大的、有关人类身体实践的文化活动体育学:体育学是研究体育科学体系及其发展方向的一门学科,内容主要是研究体育科学体系的结构、层次及其演变;应设置学科;各学科之间以及与相关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与综合发展的关系。

体育概论:体育概论是从宏观上、整体上综合研究体育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学科,是体育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全面了解体育与体育学的指导性课程。

体育的概念: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

体育形态:体育形态是指体育实践中人们最常见到的体育外部表现形式。

体育教育:体育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通过身体运动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的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竞技运动:竞技运动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和集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能,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和竞赛。

健身休闲:健身休闲是人们在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内,为了身体健康及心理愉悦而参与的体育活动。

第二章体育功能体育功能:体育功能是指体育作为文化活动对人和社会所发挥的有利作用和效能。

体育功能的变化性:虽然体育的本质属性是不变的,但是人类对这一事物的需求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变迁而发生变化,因此体育的功能也随者改变。

体育的经济功能:体育的经济功能是体育在社会发展中的有利作用和效能。

第三章体育目的体育目的:我国体育目的为“增强体质,增加健康,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健康、文明发展。

“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是运用各种体育手段、方法来锻炼身体,参加各种竞赛和游戏,观赏各种表演或竞赛等。

体育途径:体育途径是从区域和时空的角度概括体育的路径。

家庭体育:家庭体育是以家庭成员为活动对象,家庭居室及其周围环境为主要活动场所,根据居室环境条件与成员的需求与爱好,利用余暇选择健身内容和方法,达到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发展为主要目的的文化活动。

体育概论知识点

体育概论知识点

体育概论知识点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引论体育学是从宏观上研究体育的一门学科,它从整体上认识体育全过程的一般规律,抽象地反映出体育的主要特征,准确揭示其本质,以使体育这种社会实践活动朝着更有利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第一章体育概念1.直到18世纪60年代,法国卢梭的名着《爱弥儿》才出现“体育”一词。

2.体育的本质: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3.体育的概念:体育是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

4.体育概念分类:分类标准分类结果体育实施场所家庭、学校、社区体育体育参与者年龄婴幼儿、青少年、中老年体育体育参与者职业农民、工人、军人、知识分子体育体育发展形态古代、近代、现代、当代体育5.体育三种形态:体育教育、竞技运动、健身休闲。

(外部表现形式)体育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通过身体运动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主体部分是学校。

竞技运动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和集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系统的训练和竞赛。

当今政治和资本这两个因素几乎成为竞技运动能否成功组织实施的关键条件。

健身休闲是人们在可以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内,为了身体健康及心理愉悦而参与的体育活动。

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是健身休闲的重要特征。

活动基础的兴趣性和活动过程的娱乐性是健身休闲的另一重要特征。

第二章体育功能第一节体育功能概述1.功能: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和效能。

2.构成功能的两大要素:本质属性、社会需要。

3.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第二节体育的本质功能健身、教育、娱乐。

一、体育的健身功能:①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

②提高呼吸系统机能水平。

体育概论-第一章-体育概论

体育概论-第一章-体育概论

四、体育概念的定义
得出定义 寻找种差 寻找邻近的属概念
(一)寻找邻近的属概念
人的活动 以“人的活动”等作为体育的属概念偏宽 文化活动 “文化活动”是合适的邻近的属概念
“教育” 以“教育”作为体育的属概念偏窄
(二)寻找种差
1.体育与其他文化活动之间的差别
相对于文学、美术、音乐、 曲艺、戏曲、舞蹈、杂技等文 化活动,体育的不同之处在于 它是通过“身体运动”的手段 达到“促进身心发展”的目的。
此外,给概念下定义还要注意以下规则:
1
2
定义项的外延 定义项不能直
与被定义项的 接或间接地包
外延必须全同, 含被定义项,
否则会“定义 否则会“同语
过宽”或“定 反复”或“循
义过窄”。
环定义”。
3
定义一般采用 肯定的形式, 否则会“定义 否定”。
4
定义必须清楚 确切,定义项 中不能有含混 的概念或语词, 否则会“定义 含混”或“定 义用比”。
“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 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
43
体育的 定义
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的属概念
体育
教育(窄) 人的活动(宽)
文化活动
以身体运动为基 本手段,促进人 们身心健康发展, 提高人们的生活 质量和生命质量
体育: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 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
44
体育的 分类
(包含什么)
二、体育的三种形态:体育教育、竞技运动、健身休闲
健身休闲是人们在可以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内,为了身 体健康及心理愉悦而参与的体育活动。
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是健 身休闲的重要特征,鲜明地 体现着健身休闲中“闲”的 核心要素和主要特征。

体育概论

体育概论

体育概论1体育的概念和定义体育的概念: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体育的三种形态体育教育竞技体育健身休闲构成体育功能的要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社会需要社会对已有的需求分为两大方面:社会政治需要和经济社会需要体育的本质功能包括健身功能、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延伸功能有经济功能和政治功能体育活动中的娱乐要素游戏是一种自由的活动游戏是非日常性、非生产性的活动游戏有一定的竞争性、对抗性和不确定性体育娱乐功能的表现形式消除疲劳、消磨时间,能够恢复人性、享受人生,发展自身潜能的活动体育参与分为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注:直接参与就是参加到活动中去,间接参与是观看他人的体育活动。

体育的经济功能体育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体育产业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体育产业的发展可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体育的政治功能提高国家威望,振奋民族精神表明国家政治立场,为外交服务呈现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体育目的确定体育目的的依据社会发展水平国家的政治需求决定体育发展的性质国家的经济状况决定体育发展的水平体育自身的特点与体育本身所具有的功能体育的功能不仅取决于体育自身的特点,还取决于人们对体育所能发挥作用的认识程度,反映了人们对体育效能的一种主观认识人的体育需求目的是实践主体在活动之前有意识设计的活动结果具有主观性、预见性、概括性目标是人类实践活动所要达到的境地和标准,是目的和标准的唯一。

具有具体性、明晰性、系统性体育目的与体育目标的关系体育目标服务于体育目的体育目的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健康、文明发展。

体育目标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提高国民素质实现体育目的、目标大的基本途径不同区域的体育途径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不同形式的体育途径体育教育、体育锻炼、运动训练和体育竞赛不同对象的体育途径职工体育、农民体育、军人体育和知识分子体育等实现我国的体育目的、目标的要求坚持中国特色的发展方向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体育过程过程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或活动产生、发展、变化的连续性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辩证统一,是事物存在的基本形态和发展的必然联系的体现。

(完整版)体育概论知识点

(完整版)体育概论知识点

引论体育学是从宏观上研究体育的一门学科,它从整体上认识体育全过程的一般规律,抽象地反映出体育的主要特征,准确揭示其本质,以使体育这种社会实践活动朝着更有利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第一章体育概念1.直到18世纪60年代,法国卢梭的名著《爱弥儿》才出现“体育”一词。

2.体育的本质: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3.体育的概念:体育是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

4.体育概念分类:分类标准分类结果体育实施场所家庭、学校、社区体育体育参与者年龄婴幼儿、青少年、中老年体育体育参与者职业农民、工人、军人、知识分子体育体育发展形态古代、近代、现代、当代体育5.体育三种形态:体育教育、竞技运动、健身休闲。

(外部表现形式)体育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通过身体运动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主体部分是学校。

竞技运动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和集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系统的训练和竞赛。

当今政治和资本这两个因素几乎成为竞技运动能否成功组织实施的关键条件。

健身休闲是人们在可以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内,为了身体健康及心理愉悦而参与的体育活动。

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是健身休闲的重要特征。

活动基础的兴趣性和活动过程的娱乐性是健身休闲的另一重要特征。

第二章体育功能第一节体育功能概述1.功能: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和效能。

2.构成功能的两大要素:本质属性、社会需要。

3.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第二节体育的本质功能健身、教育、娱乐。

一、体育的健身功能:①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

②提高呼吸系统机能水平。

③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

④调试保持心理健康。

⑤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

二、体育的教育功能:①教导基本的生活能力。

体育概论第三版笔记摘抄(3篇)

体育概论第三版笔记摘抄(3篇)

第1篇第一章体育的本质与特征1.1 体育的本质体育是一种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运动技能、培养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为目的的社会文化活动。

1.2 体育的特征(1)实践性:体育活动是一种实践性活动,强调实践操作和身体力行。

(2)教育性:体育活动具有教育功能,有助于培养人的道德品质、意志品质和团队精神。

(3)竞技性:体育活动具有竞技性,强调竞争和对抗,追求卓越。

(4)观赏性:体育活动具有观赏性,吸引人们关注和欣赏。

(5)娱乐性:体育活动具有娱乐性,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第二章体育的起源与发展2.1 体育的起源体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当时的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进行狩猎、捕鱼等活动,这些活动具有体育的雏形。

2.2 体育的发展(1)古代体育:古代体育主要表现为军事训练、民间游戏和宗教活动。

(2)近代体育:近代体育以奥林匹克运动会为代表,强调公平竞争、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3)现代体育:现代体育强调科学训练、技术革新和全面发展。

第三章体育的功能与价值3.1 体育的功能(1)生理功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

(2)心理功能:缓解压力、调节情绪、提高自信。

(3)教育功能:培养道德品质、意志品质、团队精神。

(4)文化功能: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促进文化交流。

3.2 体育的价值(1)个人价值:提高生活质量、丰富精神世界。

(2)社会价值:促进社会和谐、提高国民素质。

(3)国家价值:增强国家实力、提升国际地位。

第四章体育的组织与竞赛4.1 体育的组织(1)体育组织体系:国家体育总局、省市级体育部门、地方体育协会。

(2)体育组织机构:体育俱乐部、体育学校、体育科研机构。

4.2 体育的竞赛(1)竞赛形式:个人竞赛、团体竞赛、混合竞赛。

(2)竞赛规则:公平竞争、公正裁决。

(3)竞赛级别:国际竞赛、国内竞赛、地方竞赛。

第五章体育教育与训练5.1 体育教育(1)体育教育目标:增强体质、提高技能、培养品德。

体育概论-第一章-体育的概念PPT演示课件

体育概论-第一章-体育的概念PPT演示课件

3
活动名称 马拉松 1500米跑 竞走
体育
活动名称 杠铃深蹲 投石块 赛车
体育
蹦蹦跳跳上学
田径课上百米跑 下课后向食堂冲刺 追公交车 跳台阶
赛马
斗鸡 划龙舟 打陀螺 武术
登山
电梯坏了,由楼梯 间徒步上到10楼
京剧中的武打动作
功夫片中的武打动作
围棋
象棋 杂技表演
魔术
拿2米长的大毛笔 在地上写字
4
(二)我国学者对体育概念的认识状况 1、上世纪80年代的体育概念讨论
28

《体育大辞典》:体育“也称体育运动。人们根 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遵循人体的生长发育、生 物机能活动能力变化与适应性的规律,以及动作 技能形成的规律与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以身体 练习(体育动作)为基本手段,结合日光、空气、 水等自然因素和卫生措施,达到全面发展身体、 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成绩水平,丰富 社会文化娱乐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
(4)“文化活动”合适
A、“体育是社会文化”的观点被国内外大多数学者 认 同
32
1995年,《体育概论》中的表述: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以谋求个 体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直接目的,并以培养完善的社会公民为终极目标 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或教育过程。 2004年,熊斗寅在《“体育”概念的整体性与本土化思考》中的表述: 体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它以身体与智力活动为基本手段,根据 人体生长发育、技能形成和机能提高等规律,达到促进全面发育、提高身 体素质与全面教育水平,增强体质与提高运动能力,改善生活方式与提高 生活质量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社会文化活动。 《国际体育运动宪章》第二条明确指出:“体育运动作为教育与文化的 一个基本方面,必须培养每个人作为与社会完全结合的成员所应具备的能 力、意志力和自律能力……就个人来说,体育运动有助于维持和增进健康, 提供一种有益的消遣,使人能克服现代生活的弊病。就社会来说,体育运 动能丰富社会交往和培养公正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但对运动本身是必要的, 而且对社会生活也是必要的。”

体育概论知识点第一章

体育概论知识点第一章

体育概论知识点第一章第一章体育的概论一、体育的概论1、体育(广义的,亦称体育运动)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其发展受一定的政治和经济的制约,也为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服务。

2、体育(狭义的)是通过身体活动,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技术,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

它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体育概念的歧见1、体育概论争论的焦点:体育到底应不应该包括竞技体育,或者说竞技运动属不属于体育。

2、体育概论争论的根源:由于人们对体育本质的理解不同。

3、体育本质:是指体育本身所特有的不同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

三、体育概论的建构1、概念:体育建构是赋予体育社会意义,并依据其意义整合相关社会活动,使它们结合成一个互动的整体,而确定体育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

2、原则:历史性原则:普遍性原则;实践性原则;逻辑性原则。

四、体育与其它身体活动的比较1、体育与劳动之间的关系联系:⑴劳动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改造了人的“自身自然”;⑵劳动是体育获取实践手段的源头之一;⑶劳动是促进体育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动因。

区别:⑴目的不同:劳动是以获取物质资料、以满足人类生存、生活需求而进行的身体活动,他是人类基本存在方式之一;体育则是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娱乐身心,或者挖掘人体自身潜能,提高运动技能等为主要目的。

⑵作用对象的不同:劳动过程中的身体活动是以生产资料为作用对象;体育则以“自身自然”为作用对象。

⑶有鉴于两者作用对象的不同,两者活动的表现方式也不完全相同:劳动中身体活动是按照所选定的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所决定的,并不以劳动者的主观心理感受为出发点;体育活动中,参与者主观感受是选择身体活动方式的前提。

2、体育与军事的关系联系:⑴体育活动是军队训练的手段;⑵战争工具的改革,又为体育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促进了新的体育运动项目的产生。

社会体育《体育概论》复习资料

社会体育《体育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体育概念一、体育的基本概念(一)体育概念的分类:1、按属性分类:健身体育、竞技体育、休闲体育2、按参与者分类:农民体育、工人体育、军人体育、知识分子体育3、按实施场所分类: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区体育(二)体育的相关概念:1、竞技体育和竞技运动(1)竞技体育是以竞技运动为手段来促进人的身、心和精神的协调发展的一种体育活动(2)竞技运动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和集体在体格、体能、心里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运动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系统的训练和竞赛(三)休闲体育:是满足人们身心健康、娱乐需要而产生的文化活动(四)健身体育(五)学校体育:指以学生为对象,通过身体活动,增强学生体质,传授身体知识、技术、技能,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六)社会体育:指以健身娱乐为主要目的,由广大群众根据业余、自愿、灵活、多样的原则所开展的体育活动(七)体育主要由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竞技体育构成。

三者的联系:1、都是以身体联系为基本手段,都是身体直接参与活动2、都要求身体的全面发展,都能提高有机体的机能能力3、都具有教育和教学的因素4、在内容和手段上,有许多是三者相同的二、体育的本质(一)体育本质的概念1、体育的本质:是指体育本身特有的不同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2、体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有目的地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文化活动(二)身心关系与体育本质1、身心互动:身心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关系。

人的身心关系是确定体育本质的客观依据2、身心合一、协调发展是体育本质的诉求。

弄清楚人的本质,理性认识并处理好身心关系,才能准确把握体育本质(三)体育的多种属性与体育本质1、只有反映一事物与其他另一事物的根本区别的特有属性才是本质属性,才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才是事物的本质2、健身性、教育性、文化性、竞赛性、技能性、娱乐性、社会性(四)体育的本质: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着便是体育的本质(五)社会生产力决定着体育的发展1、生产力制约着体育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2、生产力制约着体育的功能、体育的目的的制定和体育结构3、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体育的发展(六)体育对社会生产力的作用1、体育运动能增强劳动者的体质,提高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2、体育运动可减少劳动者的病假率,提高出勤率,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3、第二章体育功能一、体育功能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1、概念:是指体育以其自身的特点作用于人和社会所能产生的良好..影响和效益。

体育概论--第一章 体育概念ppt

体育概论--第一章  体育概念ppt
体育工作者的任务是:认清体育对人类有哪些贡献, 并将这些贡献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所有民众宣传。
-
体育院系名称数 健康、体育、娱乐
量/所 16
体育
14
健康、体育
11
健康
6
健康科学
3
健康、体育、娱乐、舞蹈
2
竞技(athletics)
2
身体运动学(kinesiology)
2
人类行为(performance)
直到1923年,北洋政府 “新学制课程标准 起草委员会”颁布了《中小学课程纲要》 (草案),才正式将 “体操科”改称为”体 育科”, “体育”与“体操”自此代表不 同的含义。之后, “体育”这个概念的使 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
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世界各国经济、文化和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体育得到了很大发展并逐 渐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 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体育的内容、形式及其影 响和作用已远远超出原来作为学校的身体教育的 范畴。
-
从研究的角度出发,很有必要对世界上几 个有代表性的国家的体育概念作个比较, 从中总结出一般性的观点,进而深化体育 研究,促进体育观的更新。
(一)中国 (二)日本 (三)美国 (四)结论
-
(一)中国 我国对体育概念的理解多年来存在分歧,
几乎没有权威的解释。在众多对体育概 念的表述中,苏竞存先生对体育及其有 关概念的见解具有典型意义。
3·体育与运动不是同一个词,有不同的 内涵及社会功能。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体 育,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体育工作者应全 面、辩证地观察体育,才能更清楚认识体 育的本质。
-
第二节 体育的基本概念
一、体育概念界定的逻辑学法则 确定体育概念,一般是从唯物辩证法的视

体育概论

体育概论

1、如何分析评价我国当今体育概念问题?体育是医生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

这样一个体育定义是相对客观、辩证而全面的,反映了体育的本质特征,重视了体育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考虑到了国情和国际接轨,确立了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的高度统一性。

计从教育角度重视了对人的培养,又从社会文化视角反映出体育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既肯定了热门的个体的发展,又肯定了社会对人的发展的社会需要;既注重对体育的生物学研究,业主中体育的心理学和社会学研究,从生物、心理、社会等多层面认识体育。

可以说是一个新的广义体育观。

2、如何从体育属性分析体育概念的分类?按照体育属性可以把体育划分为健身体育,竞技体育、、休闲体育。

健身体育是通过规律性的有氧运动实现促进身心发展的目的,竞技体育是通过竞技机制和挑战高峰来实现身心发展的目的,休闲体育是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趣味性身体活动实现身心发展的目的。

健身体育、竞技体育、休闲体育之间只是形式、手段和方法上的差别,其共同特有的本质属性依然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依然遵循划分规则。

因此,当代体育是由健身体育、竞技体育和休闲体育组成,这个分类得到广泛应用并发挥着指导体育实践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3、为什么从身心关系考察体育的属性?1)深身心互动。

人的身心关系是确定体育本质的客观依据。

我们要按照身心合一的规律认识体育本质。

2)身心合一、协调发展是体育本质的诉求。

当今时代强调以人为本,人的本质是生物、心理和社会的统一体这三个层面协调一致人才能健康,所以强调体育对人的生物心理和社会适应的作用和机制,以便和健康吻合,弄清楚人的本质,理性认识并处理好身心关系才能正确把握体育本质。

今天研究身心关系,旨在推动一种整体的体育观、身心统一的体育观、人的发展预审会需要相协调的体育观的形成,对体育的科学化、现代化发展具有深刻和深远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体育本质,更好的为人服务。

4、体育的多种属性与体育本质的关系?体育属性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健身性、娱乐性、教育性、文化性、竞赛性、技能性。

第八章—体育概论

第八章—体育概论

第一章:体育的概念1.体育: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进步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2.当代体育体系由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竞技体育三部分组成。

学校体育,即狭义的体育,是指以学生为对象,通过学校教育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体方面施加一定的影响,为培养合格人才服务的一种教育过程社会体育也称群众体育或大众体育。

竞技体育是指在全面发展身体,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人在体力、心理和智力等方面潜力的基础上,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为目的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训练和竞赛活动。

第二章:体育手段1.体育手段:体育手段就是指围绕如何增进人的身心健康而采取的各种运动方式或具体方法。

2.身体练习:身体练习是指人们为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娱乐身心、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而采取的各种具体动作的总称。

3.身体练习效果的评价方式:(一)自我评价;(二)专门研究人员的评价。

专门研究人员的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对运动的过程性评价,是了解运动者在运动过程中的体能变化和技术掌握等情况的状况。

终结性评价是着眼于评价体育手段导致的参与者群体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的最终评价。

4影响身体练习效果的因素:(一)运动准备;(二)放松;(三)运动间隔;(四)运动营养;(五)健康生活习惯;(六)身体练习的社会环境;.(七)身体练习的时间;(八)身体练习与体育设施;(九)科学指导与身体练习。

第三章:体育的功能1.体育的文化教育功能:健身功能与健智功能健身功能:(一)体育运动可以促进人体骨骼和肌肉的生长;(二)体育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脏的功能;(三)体育锻炼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功能;(四)经常从事体育活动还可以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

健智功能:(一)体育运动可以促进人的感知的发展;(二)体育运动能增强人的记忆力:(三)体育运动能促使人的思维更加敏捷;(四)体育运动能提高人的创造力。

体育概论知识点

体育概论知识点

引论体育学是从宏观上研究体育的一门学科,它从整体上认识体育全过程的一般规律,抽象地反映出体育的主要特征,准确揭示其本质,以使体育这种社会实践活动朝着更有利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第一章体育概念1.直到18世纪60年代,法国卢梭的名着《爱弥儿》才出现“体育”一词。

2.体育的本质: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3.体育的概念:体育是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

4.体育概念分类:分类标准分类结果体育实施场所家庭、学校、社区体育体育参与者年龄婴幼儿、青少年、中老年体育体育参与者职业农民、工人、军人、知识分子体育体育发展形态古代、近代、现代、当代体育5.体育三种形态:体育教育、竞技运动、健身休闲。

(外部表现形式)体育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通过身体运动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主体部分是学校。

竞技运动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和集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系统的训练和竞赛。

当今政治和资本这两个因素几乎成为竞技运动能否成功组织实施的关键条件。

健身休闲是人们在可以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内,为了身体健康及心理愉悦而参与的体育活动。

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是健身休闲的重要特征。

活动基础的兴趣性和活动过程的娱乐性是健身休闲的另一重要特征。

第二章体育功能第一节体育功能概述1.功能: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和效能。

2.构成功能的两大要素:本质属性、社会需要。

3.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第二节体育的本质功能健身、教育、娱乐。

一、体育的健身功能:①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

②提高呼吸系统机能水平。

③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

④调试保持心理健康。

⑤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

二、体育的教育功能:①教导基本的生活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苏竞存先生用了两个概念: 一是体育 (PE),二是运动 (sport)。 他认为,体育是根据人体适应与变化的自
然规律,有意识地用人体自身的运动来增 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的科学方法,是社 会的一种文化教育活动;运动 (sports)是指 用来体力游戏娱乐的身体运动·包括竞技性 的和非竞技性的运动。
第一章 体育概念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体育概念的演变 体育的基本概念 体育的本质
.
第一节 体育概念的演变
一、学习和理解体育概念的重要意义 “体育”是体育工作者最常用但又最不容
易搞清楚的一个概念。大家对“体育”的理 解可谓是五花八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从国际上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权威 的统一的“体育”概念。但是,作为一名体 育专业的大学生和一名未来的体育工作者, 都应该对 “体育”的概念有基本的理解。
.
学习和理解体育概念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一)学习、研究体育概念是体育科学发展的
需要 (二)学习体育概念有利于表达体育思想,加
强体育交往和学术交流 (三))学习体育概念有利于提高分析体育实
践问题的能力
.
二、近现代体育概念演变的主要 脉络
体育概念的出现晚于体育的产生。 国内:古代中国的强身健体活动,如导引、养生、五
.
从研究的角度出发,很有必要对世界上几 个有代表性的国家的体育概念作个比较, 从中总结出一般性的观点,进而深化体育 研究,促进体育观的更新。
(一)中国 (二)日本 (三)美国 (四)结论
.
(一)中国 我国对体育概念的理解多年来存在分歧,
几乎没有权威的解释。在众多对体育概 念的表述中,苏竞存先生对体育及其有 关概念的见解具有典型意义。
60年代后,国际体育界开始高度关注体育概念的 研究,正式成立了“统一体育术语国际研究会”, 第一次举行了以讨论体育基本概念为主题的国际 学术会议。
.
许多国家的学者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关于体 育和竞技运动 (sports)的观点,但至今仍 没有完全一致的看法。
1980年的世界体育科学大会,把体育概念 列为亟待解决的研究课题之一。可见,对 体育概念问题的研究,是国际体育界共同 关注的一个学术问题。
禽戏、八段锦、易筋经、气功等实际上类似于今天 的体育活动。 国外:古希腊、古罗马也盛行以养生健身为目的实践 活动,其内涵与体育相同,但那时还没有“体育” 一词及概念。 直到18世纪60年代, “体育”一词才在法国出现。 1762年,法国出版了教育家卢梭 (1712一1778)的 名著《爱弥尔》(Emile),其中用“体 育”(education physique) 这个词论述了对爱弥 尔的身体教育过程。随后德国、英国等国纷纷启用 卢梭的“体育”一词。
二是偏大,认为竞技运动、娱乐休闲都是体育,好像 体育无所不包。
事实上,对体育过窄或过宽的理解都是不妥的。在 特定条件下,竞技运动是体育、休闲是体育、学校 体育是体育,这是可以的。但是,从物质的规定性来 看,不能把体育、运动、竞技运动、娱乐、休闲混 淆起来,体育与竞技运动、娱乐休闲之间是有本质 区别的。
.
我国对体育概念的研究时断时续,体育界 曾有过几次大的讨论,例如体育与运动的 区分与统一性、体育属性问题、体育科学 体系问题等。
体育概念一直是探讨的焦点,但直至1995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公布,我们 仍然未能明确体育的几个概念。
.
就体育的概念来看,理解上主要存在两个问题:
一是偏窄,认为体育就是 “学校体育”、“身体的 教育”;
.
三、中、日、美等几个国家体育 概念的比较
世界各国对体育的理解各不一样。这一点 可从日本著名学者前川峰雄所著的《体育 原理》中反映出来。在这本书中,前川峰 雄列举了欧美学者的观点。欧美学者多理 解体育是一种 “活动”且不将体育与 “ sport”严格区分开来。
在日本,关于体育有多种解释:①身体教育 论;②通过身体活动的教育;③增强体力论。
直到1923年,北洋政府 “新学制课程标准 起草委员会”颁布了《中小学课程纲要》 (草案),才正式将 “体操科”改称为”体 育科”, “体育”与“体操”自此代表不 同的含义。之后, “体育”这个概念的使 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
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世界各国经济、文化和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体育得到了很大发展并逐 渐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 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体育的内容、形式及其影 响和作用已远远超出原来作为学校的身体教育的 范畴。
.
德国顾兹姆茨于1793年出版的《青年的体 操》一书,使用了“身体的教育”和“属于 教育的身体运动”这样一个概念。
在日本,将 “体育”作为新词由近藤镇三 首创。
在中国, “体育”这个词是19世纪末从日 本引进来的,它的本义是”身体的教育”, 是近代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
中国在洋务运动 (1860一1890)中曾从外 国引进来 “体操”一词 (在军事学堂中先 后开设体操课)。 “体操”传人我国后,一 度同“体育”并用,两者概念几乎相等。
.
(二)日本
日本在1868年 (明治初年)使用 “体操”一词, 它来自欧洲的“gymnastic”,译成 “体术”、 “体学”、 “锻炼法”,1873年统一命名为 “体操”。学校中的课程命名为 “体操科“后来 传入中国。1876年,日本学者近藤镇三在 《独 逸教育论抄》中将 “身体教育”译成 “体育”, 从此正式使用 “体育”这一词。
.
有些运动被认为是具有观赏性的技艺。 运动是人类的文化教育活动之一,与体育
有密切关系;很多运动被用来作为体育的手 段,这些属于体育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动;而纯粹为了玩乐的 游戏运动可能有害于健康,这就不能说是 体育活动。舞蹈、杂技运动在用来作为体 育手段时,属于体育活动。
.
舞蹈演员表演舞蹈,杂技演员表演杂技, 他们在做这些运动的同时,客观上也锻炼 了自己的身体,但他们运动的目的不是为 了锻炼自己的身体,而是为了表现这些运 动技艺,供人们欣赏,因此,这些是艺术, 而不是体育。所以,不能认为凡是运动就 是体育。将体育与运动区别一下,并不是 要排斥运动,而是更加有利于运动事业的 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