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管理之道答案
国学智慧全部课后考试答案
![国学智慧全部课后考试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816241daef5ef7bb0d3c41.png)
《论语》与君子修为孔子在文化上的承上启下1《论语》是四书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书。
()正确答案: √2《春秋》是根据()历史改编的。
A、鲁国B、燕国C、赵国D、魏国正确答案: A3孔子打破了“学在官府”传统,导致只有贵族可以读书。
()正确答案: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孔子是生于老子之后的B、孔子出生在公元前551年C、孔子死于公元前479年D、孔子把商朝最重要的典籍做了整理正确答案: D5孔子用()区分君子与小人。
B、道德C、血统D、官职大小正确答案: B《论语》中的君子和小人1孟子从不以财产和地位区分君子与小人。
()正确答案: ×2《论语》中,“君子”一词出现107次,“小人”一词出现107次。
() 正确答案: ×3在儒家典籍里()的关系处于核心地位。
A、人与天B、天与地C、人与人D、人与神正确答案: C4孔子最提倡以()来区分君子与小人。
B、财产C、阶层D、道德正确答案: A5信奉鬼神较少的典籍是()。
A、《左传》B、《国语》C、《楚辞》D、《论语》正确答案: D6孙中山革命提出的口号“大同社会”是由儒家思想提升出来的。
()正确答案: √君子的内涵1儒家思想认为君子的道德底线是“仁”。
()正确答案: √2孔子说“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说的是人到了一定年纪听天由命,不用学习的意思。
() 正确答案: ×3要想成为君子,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B、务本C、乐他D、自弃正确答案: D4怎么才能成为一个君子?下面不包括哪些?A、要修己B、要利他C、要吃亏D、要乐他正确答案: C5论语中有句“父母唯其疾之忧”是对()的解释。
A、忠B、仁C、孝D、义正确答案: C君子之道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对()的描述。
B、仁C、忠D、义正确答案: B2墨家的爱是无差别的,而儒家的爱是有差别分先后顺序的。
() 正确答案: √3孔子认为所有人认为是好人的人就是好人。
国学智慧答案
![国学智慧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5bb83f8bd63186bdebbc9c.png)
1、贵族共和体制在不同时期可以叫不同名字。
正确2、孟子所指君子三乐不包括〔金榜题名〕。
3、孟子学说“仁政王道〞解释不正确是〔仁政与刑政是统一〕。
4、陪臣执国命是指上级被降级。
错误5、民本就是把百姓当做根本。
〔〕正确6、古时对天看法不包括:〔法律之天〕7、“天命之谓性〞出自?中庸8、古代将“性〞分三品:圣人、贤人、俗人。
〔〕正确9、墨子尊天,但反对有命。
〔〕正确10、大学是中国修心大法,中庸讲是修心目标。
〔〕错误1、关于“道〞说法正确是〔正道和邪道都是道家道〕。
2、中庸中“率性而谓道〞“率〞意思是〔遵循〕。
3、儒家所讲道很大程度上讲是“正道〞,意思是?道德4、中庸提倡道是儒家之道。
〔〕正确5、慎独是指做事时候要单独做。
〔〕错误6、关于儒家对“中庸〞“中〞描述错误是〔偏离中间位置〕。
7、中庸“中〞解释错误是〔道家认为是时中〕。
8、中庸中认为小人中庸,君子反中庸。
〔〕错误9、儒家认为治国人一定得是君子。
〔〕正确1、不属于中庸所说人做事三个层面是〔懒惰而行之〕。
2、不属于中庸要求是:〔不问〕3、“诚明〞讲是修养过程,“明诚〞说是讲教过程。
〔〕正确4、慎单独省要求人要有戒备之心,要有警觉之心。
〔〕正确5、五十而知天命,所以正确对待天命态度是听天由命。
〔〕正确6、周易“易〞意思有:变易、〔不易〕、简易。
7、从尧典开场记录是?尚书8、以下形成时间最长是?周易9、周易八个根本卦分别是:乾、坤、震、艮、坎、离、兑、巽。
〔〕正确10、周易是群经之首。
〔〕正确1、读周易要有阴阳平衡,〔〕视角。
对立统一2、周易具有培养人含蓄万物,〔〕胸怀。
兼容并包3、周易中“地〞指是〔〕地域4、周易就是一本占卜之书。
正确5、周易是周文王那个时代很多人生活经历,社会经历,包括宇宙认识一个总结。
正确6、周易讲德行就是一种对人〔〕。
勉励7、读周易我们要有一种自强不息,〔进德修业〕精神。
8、周易最后一个卦?即济未济9、化境就是一种变化状态,到达一种最完美状态。
国学管理之道答案
![国学管理之道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9121f4998fcc22bcd10dd4.png)
国学管理之道—让管理脱下洋装1.中国文化的思想核心就是:DA 倡导信仰B 倡导以人为本C 倡导教化D 倡导和谐2.中医给现代管理带来了一些逻辑的思考,首先是:AA 点的问题面上解决B 面的问题点上解决C 全局问题全局入手D 局部问题局部入手3.立论人性恶的是:BA 墨子B 荀子C 杨子D 韩非子4.《反经》的作者是:AA 赵蕤B 王导C 吕不韦D 许慎5.中国式的目标管理是:DA “同信”B “同行”C “同利”D “同欲”6.道理上站得住脚不一定能在现实中行得通,这就是:DA 交易B 经济C 生意D 政治7.《易经》里的“保合太和”意思是:BA 大局入手B 构建和谐C 构建法制D 大处着眼8.中国管理与西方管理最大的区别是:DA 平天下B 治国C 齐家D 修身9.不管是管理者还是员工,首先要弄清楚的是:DA 工作要求B 自身定位C 企业文化D 岗位说明10.我国古代一位叫慎到的著名学者,他很重视:BA 时B 势C 运D 术11.当官是一个:CA 学习的过程B 管理的过程C 容人的过程D 享受的过程12.中国目前社会的症结是:DA 倡导宽容B 倡导团结C 倡导清廉D 倡导和谐13.中庸的核心是:BA 和谐B 平衡C 制衡D 以上都是14.“小功不赏,则大功不立;小院不设,则大怨必生。
”这句话出自:CA 《论语》B 《阴符经》C 《素书》D 《南华经》15.中国讲赏罚,西方讲:DA 公平B 奖励C 竞争勤劳的蜜蜂有糖吃D 激励。
学习国学中的管理之道心得体会
![学习国学中的管理之道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22dae8b94a7302768e9939e4.png)
学习国学中的管理之道心得体会篇一:管理之道学习心得《管理之道》学习心得通过高爱霞教授“关于管理之道和企业文化”的课程理解和学习,收获很大,本次培训让我更深刻的认识到了做一名称职中层管理者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也感触到提升中层管理者执行力对我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我认为中层管理者要提高执行力,在工作中至少需具备两种能力:准确领会公司高层领导理念的能力和管理好本部门工作上的实施能力。
第一、明确领导意图是前提。
正确领会领导布置工作的意图和初衷,是做好一个高层信息传达者的首要任务,保持工作方向的明确,走在正确的路上,完成各项任务。
第二,表率作用是榜样。
作为一个中层干部,不能只靠说别人,也要靠自己做,打铁先要自身硬,必须身先士卒、百折不挠的树立起自己的榜样形象,成为手下的员工心悦诚服的榜样,中层管理者的管理才更有说服力和执行力。
第三,主动积极是作风。
中层管理者不能事事等领导交待,也不能凡事都亲力亲为。
通过不断的审视自己部门该做的事儿,明晰责权、出台考核、奖勤罚懒,引导员工变得积极主动,才会打造一个主动积极的部门,执行力也就有了保证。
第四,工作到位是准则。
中层管理者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把握好工作的程度,做到不急不缓、多做不多说。
第五,不讲借口是态度。
在领导面前不讲借口,恪守职责,不给执行力留缺口。
“借口”的实质就是推卸责任。
在担当责任与寻找借口之间,体现了一个中层管理者的敬业和担当,服从和诚信的工作的态度。
第六,团队合作是保证。
中层管理者作为一个团队的领导,虽然不能要求赴汤蹈火,但也是要在各个方面要求成员独当一面的。
彼此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帮助,相互尊重、相互激励、相互交流,发现优点的团队合作氛围。
为发挥团队的才智和力量,做好基础工作。
只有通过团队合作对中层领导者能力的放大效应,执行力的提高才能落到部门工作的各个角落。
第七,公平公正是原则。
公平公正是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原动力之一。
作为中层干部要公平公正对待下属的工作业绩、表现,正确的做事。
国学智慧与管理之道
![国学智慧与管理之道](https://img.taocdn.com/s3/m/12547930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a9.png)
国学智慧与管理之道以国学智慧与管理之道为题,我们将探讨国学智慧和管理之间的联系与互补。
国学智慧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管理哲学,对现代管理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国学智慧强调的是人本主义。
在管理中,人是最核心的因素。
国学智慧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关注个体的自我修养和内在品质的培养。
在管理中,也应该注重人的尊重和发展,关注员工的需求和成长,激发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
国学智慧注重的是和谐与平衡。
国学智慧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在管理中,也应追求组织内外各方面的和谐,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确保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要保持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国学智慧注重的是道德与人性。
国学智慧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道德修养和品德塑造。
在管理中,也应强调道德与伦理的约束,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公益事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品牌价值。
同时,要关注员工的人性需求,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差异,营造一个和谐、宽容、包容的工作环境。
国学智慧注重的是智慧与智慧。
国学智慧强调知行合一,注重实践和经验的积累。
在管理中,也应当注重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的经验总结,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智慧水平,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竞争压力。
国学智慧注重的是天人合一。
国学智慧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在管理中,也应注重组织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关注企业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国学智慧与管理之道不仅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国学智慧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智慧和哲学思想,对现代管理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通过运用国学智慧中的人本主义、和谐与平衡、道德与人性、智慧与智慧、天人合一等理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管理理论和方法,提高管理效能,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管理类培训-国学管理之道
![管理类培训-国学管理之道](https://img.taocdn.com/s3/m/852bf90376a20029bc642d79.png)
国学管理之道
导语:
随着各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企业服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优秀的人才培养,能为企业提供赋能的“能量洼池”,使企业的业务更加匹配、结构更加合理、专业更加精深、人才更加富有。
伴随着更多即将到来的挑战,拥有一支强健优秀的管理人才队伍已成为企业发展尤为重要的条件。
课程目标
深刻理解中高层管理者的角色责任以及管理者的意义,系统的学习了解管理深层次的内涵、理念,全面的认知了解尊道贵德的专业精神和经营智慧,了解经典典故中涉及到的管理模式,商业模式和创新之道,修炼领悟国学中的管理之道,理解团队建设的发展阶段和规律,清楚了解管理者和团队共同建设和谐团队的重要性。
国学管理之道课程大纲
第一单元开启
1、知行合一
2、大道无为
3、坐而论道
第二单元修炼
1、尊道贵德与专业精神
(1) 听我来说道德经
(2) 国学是什么?
(3) 国学中的管理
(4)古人眼中的专业精神
2、典故剖析,国学管理
第三单元实践
1、和谐团队
2、竞争战略
3、修炼法则
4、道法自然
(1) 当前的困惑
(2) 成功必备的能力
(3)管理者扮演的五大角色
领导力相关课程
《国学管理之道》《执行力与时间管理》
《高情商的教练领导修炼》《管理者高效沟通技巧》
《团队建设与领导力提升》《高层总裁卓越领导力修炼》《情境领导力与有效激励》《谋局:打造卓越的七维领导力》《4D卓越团队领导力系统工作坊》
......。
智慧树答案国学与管理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智慧树答案国学与管理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https://img.taocdn.com/s3/m/a263a36e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c7.png)
第一章1.“学科体系”的现状可概括为“三不”,以下不属于三不的是:答案:不科学2.以下不属于“如何修身“三层意思的选项是:答案:对他人严格要求3.学管理应该先学管理学的相关理论。
答案:错4.曾仕强虽游学欧美,获得多所欧美大学的学位,却依旧是国学的资深研究者和传播者。
答案:对5.学科体系不扎实,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就是无源之水。
答案:对第二章1.下列词语与易学有关的是()。
答案:亢龙有悔2.上经有多少卦?答案:三十卦3.五行中的木与哪两种属性相克?答案:金和土4.不属于象数派的是()。
答案:老庄5.周易据传为谁所作?答案:周文王第三章1.以下对孔子、孟子、荀子的人性论思想的表述正确的是:答案:荀子持“性恶论”;孔子认为“性相近,习相远”;孟子持“性善论”2.以下不属于儒家诚信思想特点的选项是:答案:绝对性3.诚信乃企业立身之本。
答案:对4.全面考察是人力资源选拔的方法。
答案:对5.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思想一脉相承。
答案:对第四章1.下列词语与道家思想有关的是()。
答案:上善若水2.我国素来讲究“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弱胜强”,这与哪位思想家的主张有关?()答案:老子3.道家在我国影响深远,下列哪个时期最接近到家的无为而治?()答案:文景之治4.将老子的“无为”思想发展为“逍遥游”的是()。
答案:庄子5.道教是以“道”为最高信仰的中国传统宗教,产于()。
答案:东汉末年第五章1.下列词语与墨家思想有关的是()。
答案:兼爱非攻2.兼爱非攻这一主张体现了墨家学派的()?答案:兼爱思想3.墨子提出“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墨子这一思想()答案:否定了西周的等级制度4.墨子曾经指出:“譬如筑墙然,能筑者筑,能实壤者壤,能欣者欣(同掀),然后墙成也;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
”墨子意在说明()。
答案:国家建设应各尽其才5.《尚同》有云,曰:“天子之视听也神!”先王之言曰:“非神也。
国学中的管理之道
![国学中的管理之道](https://img.taocdn.com/s3/m/21dd485de518964bcf847c4a.png)
互赖包括:互相依赖、互相信赖。互相依靠,互相扶持
3、分享
分享是一种最好的建立人脉网的方式,分享的越多,得到 的就越多。
向他人传递你的价值
7
团队建设
团队的精髓是沟通、分工、合作、共同进步,以形成一个目标明确、 有战斗力的团队。 首先应该是建立共同的奋斗目标,让奋斗目标把人心统一起来,亮出 自己的旗帜,选择响亮的团队名称和呼号。 其次要树立共同的人生价值,让团队的每一个属员都知道“为什么奋 斗?怎么奋斗?奋斗之后能达到什么样的结果”,让灿烂的工作之花, 结出丰硕的团队发展的效益之果,并让每一个属员都能够分享到。 第三就是采取切实有效的工作方式,提升团队的凝聚力、战斗力。
9
5
沟通智慧
心灵的距离,因为心的沟通而让心沉静;心灵的距离,因为 心的沟通而更加了解一切;心灵的距离,因为心的沟通而 更能发现世间的丑恶。让自己与心进行沟通,原本喧嚣的 世界也在此刻安静下来,让心灵的沉渣也随风飘去。用心 去看世界,世间的美好与丑陋。
6
人脉建设
一、建立人脉的原则 1、互惠 2、互赖
2
立德修身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人把“修身”放在了第一位,修 的是个人品德,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 行为中的体现。是一个人在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 稳定的特征和倾向。 孔子说:“躬自厚而薄于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第四就是努力提高每一位主管的组织协调能力,提高管理效率,用自 己的一言一行去感染自己的属员,去带动团队的前进。
国学中的管理之道
![国学中的管理之道](https://img.taocdn.com/s3/m/520b4b8a680203d8ce2f24ea.png)
《国学中的管理之道》各集主要内容:第一集见贤思齐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3.独乐乐,众乐乐4.四海之内皆兄弟案例:北京200要运会开幕式第二集立德修身1.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3.人与道之间的关系案例:1.现行车辆,换来数日蓝天;2.快乐资产负债表第三集忠孝天下1.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2.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3.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案例:1.经济崛起文化繁荣,“汉语热”席卷全球;2.孝敬父母要趁早第四集处世之道1.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悌)之道,其为仁之本与(欤)2.子曰:色难!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3.求百世功求千秋利用求万代名案例:1.感恩要常怀于心;2.蒙牛文化第五集沟通智慧1.精乃生命之力;气乃生命之能;神乃生命之光2.喜悦心--是最好的人格状态第六集人脉建设1.喜悦心--是最好的人格状态2.人脉建立案例:火车站接人第七集团队精神1.有教无类,道不同不相为谋2.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3.利者义之合也案例:1.捐出全部资产580亿美元的比尔盖茨;2.将源兵魂(亮剑)第八集团队打造1.精乃生命之力;气乃生命之能;神乃生命之光2.领导人:生命取向要高!生命体验要深!生命能量要强4.修之于身,其德乃真5.知治身,则能治国,内圣外王,其理一贯案例:1.里根拜老子为师;2.生活本身就是财富高品质沟通详细说明翟鸿燊《高品质沟通》课程介绍:您说的每一句话和您说话的方式将决定您的财富和命运。
1、沟通的品质决定您生命的品质;2、解析“沟通”;3、沟通的信念;4、问问题的十大技巧;5、问开放式的问题,了解并创造需求;问限制性问题,建立主控;问封闭性问题,锁定成交。
6、沟通的九个策略;7、十二种练习倾听的方法;8、如何运用沟能的三个要素;9、沟通的80/20法则;10、进入对方心灵的频道;11、赞美是人际沟通的润滑剂;12、同理战术。
国学智慧与管理之道
![国学智慧与管理之道](https://img.taocdn.com/s3/m/a3cba319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0d.png)
国学智慧与管理之道《国学智慧与管理之道》第一部分:国学中的智慧国学,是中国古代文化中受到推崇的一门学问,它不仅仅是一种学术思想,也是一种智慧。
在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中,国学被视为一种可以引导人去统治国家、社会的广泛知识系统。
其中的核心考量是“仁”,而“仁”是指尊重他人、把他人的利益放在自身利益之前,用自身的平和、情商和互助的境界来沟通和解决社会冲突。
国学中智慧的思维方式,可以发现世界的本质而不被表面现象所蒙蔽,能够看到事物本性,从而让自己与周围的处境都能有效地应对。
凭借此种仁慈谦虚的以及让天地人三者和谐共处的看法,对于生活和管理都有着巨大的启发。
第二部分:管理中的国学智慧以国学智慧管理,首先需要从国学中学习心态的放宽,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观念,追求自身的发展,以及对他人的尊重。
用心谨慎,审慎思考,更好地理解周围环境,用宽容的心态处理来自他人的攻击,践行仁爱的思想,将自身的能量转化为对自己和他人的积极结果。
再者,以国学智慧管理,也需要在改变时代背景的同时,以和谐友善的态度面对当下的变化,在变化中寻找新机遇,把国学中的古老知识表达出来,以最优的方式去解决当下的问题,让国学的智慧精髓能够在当今的社会管理中体现出来。
第三部分:实践与发展国学智慧在今日的社会管理中,可以表现出很多有益的方面,比如拥有清晰的发展目标;能够把握机遇,制定出合理的策略;结合了当代社会的发展状况,做出拓展性的解决方法;要求高度敏锐的市场观察和分析能力,这些都是实践中需要掌握的技能。
国学的核心思想是以“仁”管理,包括仁慈、谦虚、互助等,只有在日常行为中恪守这一思想,才能真正体现国学智慧。
未来,多种社会管理模式将会持续发展,但国学智慧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也同样重要,因此在未来社会,国学智慧仍将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国学中的管理之道
![国学中的管理之道](https://img.taocdn.com/s3/m/f7615b20bd64783e09122bc9.png)
君子坦荡荡 小人常戚戚 万丈红尘三杯酒 千秋大业一壶茶 同流才能交流 交流才能交心 然后才有交易 变动了自己的容貌,就远离了粗暴和傲慢, 端正了面色,就建立了信赖 1、文字语言 传达信息 2、有声语言 传达感觉 3、肢体语言 传达态度
失败的原因:不在于你行动之前没有计划,
钱越花越多 股份越分越大
财散人聚
财聚人散 义————仁义 仗义 学费是学习的一部分,拜师是成长的一部分, 舍得是习惯的一部分 钱在哪里,心就在哪里,时间在哪里,收获 就在哪里,赚钱、挣钱只有一个目的—就是 为了花!
有深爱,必有和气,有和气,必有愉色,有
愉色,必有婉容 永远不做气氛和情绪的污染者,看到别人不 顺眼实际上是自己修养不够,哪里有那么多 憎恨、抱怨和挑剔 一个人说你坏话时间的长短,取决于你最后 一次请他吃饭点菜的质量 ——钱钟书 君子敬而不失 与人恭而有礼 四海之内皆兄 弟也
国学中的管理之道
卓越的中层管理
学习力是企业发展的唯一途径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孔子
知识是学来的,能力是练出来的,能量是修
出来的,人的智慧是觉悟出来的。 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毛泽东 很多人都愿意学习。但是,不愿意复习,更 不愿意练习,所以没有出息! 学到知识 顿悟智慧 交到朋友 整合资源 家是缩小的国 国是放大的家
有深爱必有和气有和气必有愉色有愉色必有婉容永远不做气氛和情绪的污染者看到别人不顺眼实际上是自己修养不够哪里有那么多憎恨抱怨和挑剔一个人说你坏话时间的长短取决于你最后一次请他吃饭点菜的质量君子敬而不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同流才能交流交流才能交心然后才有交易变动了自己的容貌就远离了粗暴和傲慢端正了面色就建立了信赖1文字语言传达信息2有声语言传达感觉3肢体语言传达态度当一个人心态好的时候心态充满喜悦的时候才有正见才有正思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挣不到钱是因为朋友太少质量不高能人帮衬方为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他不厌恶小草的低矮它不嫌弃树木的丑陋它能接纳泥土的肮脏它还能感受石头的坚硬用人所长天下无不用之人用人所短天下无可用之人用人所长比容忍所短领导者的价值是
国学管理之道.doc
![国学管理之道.doc](https://img.taocdn.com/s3/m/bf1df95a59eef8c75fbfb3c0.png)
第一讲如何看待和运用国学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管理培训走过的路程,大概可以分为下面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改革开放伊始,我把这时候的管理培训称作“重新睁开眼睛看世界”,之所以加“重新”两个字,言外之意是在历史上我们曾经睁开眼,比如在1840年的时候,但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又回到埋头国内的事情的状态。
直到改革开放我们重新睁开眼睛,放眼世界,才发现自己的管理水平远远落后于别人。
在这时候审视一下自己的管理水平和理念,不仅是我,还有学员都处于初级的ABC学习阶段。
作为一个培训师,我在给大家做培训的前一天晚上把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弄清楚,第二天就跟学员探讨,大家都感到很新鲜。
所以我认为这个阶段属于常识性介绍,是一个管理知识的普及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MBA培训全面推广时期,这时候MBA教育和培训火遍了全中国,大家都以接受MBA培训为荣耀,包括后来出现的EMBA也类似。
这个阶段主要特点是拿来主义,不管这双鞋是否合脚,都要穿到自己脚上。
如果穿着不合脚,不去责怪鞋,而是怪自己的脚长得不好。
所以这是典型的“削足适履”。
当人们一边在为了穿鞋而削自己的脚时,另一边也在开始琢磨是不是鞋本身的设计与中国人的脚不适合,有些管理模式不适合中国的土壤,在管理上有水土不服的问题。
所以到第三个阶段大家就开始共同探索更加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
也就在这时候我们开始思考管理和自然科学不一样,比如自然科学中1加1等于2,没有什么阶梯性,到哪都能适用。
但是管理有价值观和文化的存在,而且有阶梯性的东西支撑着。
1971年美国著名的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就提到一个观点,直接把管理和文化连在一起。
他认为管理背后就是一种文化,管理是一种社会职能,隐藏在政治制度当中。
所以管理不是毫无价值观的科学,管理的模式应该因地制宜,因国情制宜。
一、什么是国学现如今,国学盛行大江南北。
关于国学的概念有很多种理解,有人曾经问过我说:“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什么是国学?”关于这个概念也颇具争议。
国学管理之道――让管理脱下洋装
![国学管理之道――让管理脱下洋装](https://img.taocdn.com/s3/m/720fb75e77232f60ddcca170.png)
第二个阶段是MBA培训全面推广时期,这时候MBA教育和培训火遍了全中国,大家都以接受MBA培训为荣耀,包括后来出现的EMBA也类似。这个阶段主要特点是拿来主义,不管这双鞋是否合脚,都要穿到自己脚上。如果穿着不合脚,不去责怪鞋,而是怪自己的脚长得不好。所以这是典型的“削足适履”。
当人们一边在为了穿鞋而削自己的脚时,另一边也在开始琢磨是不是鞋本身的设计与中国人的脚不适合,有些管理模式不适合中国的土壤,在管理上有水土不服的问题。所以到第三个阶段大家就开始共同探索更加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也就在这时候我们开始思考管理和自然科学不一样,比如自然科学中1加1等于2,没有什么阶梯性,到哪都能适用。但是管理有价值观和文化的存在,而且有阶梯性的东西支撑着。
1971年美国著名的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就提到一个观点,直接把管理和文化连在一起。他认为管理背后就是一种文化,管理是一种社会职能,隐藏在政治制度当中。所以管理不是毫无价值观的科学,管理的模式应该因地制宜,因国情制宜。
一、什么是国学
现如今,国学盛行大江南北。关于国学的概念有很多种理解,有人曾经问过我说:“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什么是国学?”关于这个概念也颇具争议。
1.国学的概念
一般按照约定俗成的概念,国学的意思是现代中国――让管理脱下洋装
第一讲 如何看待和运用国学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管理培训走过的路程,大概可以分为下面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在改革开放伊始,我把这时候的管理培训称作“重新睁开眼睛看世界”,之所以加“重新”两个字,言外之意是在历史上我们曾经睁开眼,比如在1840年的时候,但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又回到埋头国内的事情的状态。直到改革开放我们重新睁开眼睛,放眼世界,才发现自己的管理水平远远落后于别人。在这时候审视一下自己的管理水平和理念,不仅是我,还有学员都处于初级的ABC学习阶段。作为一个培训师,我在给大家做培训的前一天晚上把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弄清楚,第二天就跟学员探讨,大家都感到很新鲜。所以我认为这个阶段属于常识性介绍,是一个管理知识的普及阶段。
国学管理之道
![国学管理之道](https://img.taocdn.com/s3/m/bbb7ccf79b89680203d8253b.png)
第一讲如何看待和运用国学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管理培训走过的路程,大概可以分为下面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改革开放伊始,我把这时候的管理培训称作“重新睁开眼睛看世界”,之所以加“重新”两个字,言外之意是在历史上我们曾经睁开眼,比如在1840年的时候,但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又回到埋头国内的事情的状态。
直到改革开放我们重新睁开眼睛,放眼世界,才发现自己的管理水平远远落后于别人。
在这时候审视一下自己的管理水平和理念,不仅是我,还有学员都处于初级的ABC学习阶段。
作为一个培训师,我在给大家做培训的前一天晚上把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弄清楚,第二天就跟学员探讨,大家都感到很新鲜。
所以我认为这个阶段属于常识性介绍,是一个管理知识的普及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MBA培训全面推广时期,这时候MBA教育和培训火遍了全中国,大家都以接受MBA培训为荣耀,包括后来出现的EMBA也类似。
这个阶段主要特点是拿来主义,不管这双鞋是否合脚,都要穿到自己脚上。
如果穿着不合脚,不去责怪鞋,而是怪自己的脚长得不好。
所以这是典型的“削足适履”。
当人们一边在为了穿鞋而削自己的脚时,另一边也在开始琢磨是不是鞋本身的设计与中国人的脚不适合,有些管理模式不适合中国的土壤,在管理上有水土不服的问题。
所以到第三个阶段大家就开始共同探索更加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
也就在这时候我们开始思考管理和自然科学不一样,比如自然科学中1加1等于2,没有什么阶梯性,到哪都能适用。
但是管理有价值观和文化的存在,而且有阶梯性的东西支撑着。
1971年美国著名的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就提到一个观点,直接把管理和文化连在一起。
他认为管理背后就是一种文化,管理是一种社会职能,隐藏在政治制度当中。
所以管理不是毫无价值观的科学,管理的模式应该因地制宜,因国情制宜。
一、什么是国学现如今,国学盛行大江南北。
关于国学的概念有很多种理解,有人曾经问过我说:“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什么是国学?”关于这个概念也颇具争议。
国学中的管理之道
![国学中的管理之道](https://img.taocdn.com/s3/m/081acd28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41.png)
国学中的管理之道沟通天道、地道、人道、商道、王道知识是学来的,能力是练出来的,胸怀和境界是修出来的,智慧是觉悟出来的。
知识在于检索,哪怕没有储备;而心灵的修炼、正思维模式决定人的境界。
鬼谷子:相随心生,口乃心之门户。
一个人的讲话,影响到未来和前途。
沟通是一种信息的传递,永远不要做情绪和气氛的污染者。
(色难)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
小孝可以治家,中孝可以治企,大孝可以治国。
财散人聚、人聚财散。
(牛根生)一个人的心态、心智模式不好的话,知识越多越反动。
一个没有自信的人,再优秀也是汉奸。
成功的秘诀是,要变态。
(改变心态)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是改变的力量。
领导人需要建立的心态和氛围:喜悦心、亚心状态,容易恶语伤人。
学以致用、精通的目的全在于运用。
(毛泽东)学习的负面心态:对的全记不住,错的记一辈子。
向老师一举手,想把老师干掉。
球队(团队)报复的最好方法,是把球送进对方的球门。
传统文化关键词:学乐、群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西门吹雪、孤独求败,境界的差异)愿景、使命、价值观、规则、信念系统、死而不亡的文化、=团队,否则只是团伙君子敬而不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
讲《亮剑》处世之道、什么叫魂?杀鬼子,就是给中国人放生。
三个团队:坂田联队、新一团、楚云飞的国军团队团队的沟通:与时消息、与时偕行、与时俱进。
失败往往缺少计划前的行动(准备);执行力越强,可能犯的错误越大。
(消息)精准的位置就是与时偕行;结果就是与时俱进。
放下才能承担,空才能有。
面色的改变,其实是心态的改变。
(色变)孔子学生----颜回:不贰过、不迁怒、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
用人所长,必容人所短。
用人所长,天下无不用之人;用人所短,天下无可用之人。
沟通对象有多样性、过程有互动性。
把注意力放在结果上,不是情绪上。
少用、慎用:我觉得、我认为、多用您、您们、我们;(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还是你们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国学管理之道—让管理脱下洋装试题及答案
![国学管理之道—让管理脱下洋装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09b34069eae009581bec08.png)
课程考试已完成,现在进入下一步制订改进计划!本次考试你获得6.0学分!单选题正确1.中国文化的思想核心就是:1. A 倡导信仰2. B 倡导以人为本3. C 倡导教化4. D 倡导和谐1. A 利用法律对被管理者进行严格约束2. B 在管理之前充分了解被管理者的特点3. C 利用道德规范来进行约束管理4. D 在管理组织和管人之前先修好自己的身正确3.人贵有自知之明在西方管理学里面对应的就是:1. A 整体认知2. B 环境认知3. C 自我认知4. D 角色认知错误4.中医给现代管理带来了一些逻辑的思考,首先是:1. A 点的问题面上解决2. B 面的问题点上解决3. C 全局问题全局入手4. D 局部问题局部入手正确5.立论人性恶的是:1. A 墨子2. B 荀子3. C 杨子4. D 韩非子正确6.泰勒制的方法是:1. A 萝卜加甜枣2. B 大棒管理法3. C 甜枣加大棒4. D 萝卜加大棒1. A 赵蕤2. B 王导3. C 吕不韦4. D 许慎错误8.中国文化的核心是:1. A 以人为本2. B 团结3. C 和谐4. D 以上都是1. A 大局入手2. B 构建和谐3. C 构建法制4. D 大处着眼正确10.中国管理与西方管理最大的区别是:1. A 平天下2. B 治国3. C 齐家4. D 修身1. A 企业化管理2. B 市场化管理3. C 精益化管理4. D 以上都是1. A 执行力2. B 强制力3. C 服从力4. D 爆发力错误13.中庸的核心是:1. A 和谐2. B 平衡3. C 制衡4. D 以上都是1. A 《论语》2. B 《阴符经》3. C 《素书》4. D 《南华经》正确15.中国讲赏罚,西方讲:1. A 公平2. B 奖励3. C 竞争4. D 激励。
国学智慧全部课后考试答案
![国学智慧全部课后考试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dae10a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e4.png)
国学智慧全部课后考试答案《论语》与君子修为孔子在文化上的承上启下1《论语》是四书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书。
()正确答案: √2《春秋》是根据()历史改编的。
A、鲁国B、燕国C、赵国D、魏国正确答案: A3孔子打破了“学在官府”传统,导致只有贵族可以读书。
()正确答案: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孔子是生于老子之后的B、孔子出生在公元前551年C、孔子死于公元前479年D、孔子把商朝最重要的典籍做了整理正确答案: D5孔子用()区分君子与小人。
B、道德C、血统D、官职大小正确答案: B《论语》中的君子和小人1孟子从不以财产和地位区分君子与小人。
()正确答案: ×2《论语》中,“君子”一词出现107次,“小人”一词出现107次。
() 正确答案: ×3在儒家典籍里()的关系处于核心地位。
A、人与天B、天与地C、人与人D、人与神正确答案: C4孔子最提倡以()来区分君子与小人。
B、财产C、阶层D、道德正确答案: A5信奉鬼神较少的典籍是()。
A、《左传》B、《国语》C、《楚辞》D、《论语》正确答案: D6孙中山革命提出的口号“大同社会”是由儒家思想提升出来的。
()正确答案: √君子的内涵1儒家思想认为君子的道德底线是“仁”。
()正确答案: √2孔子说“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说的是人到了一定年纪听天由命,不用学习的意思。
() 正确答案: ×3要想成为君子,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B、务本C、乐他D、自弃正确答案: D4怎么才能成为一个君子?下面不包括哪些?A、要修己B、要利他C、要吃亏D、要乐他正确答案: C5论语中有句“父母唯其疾之忧”是对()的解释。
A、忠B、仁C、孝D、义正确答案: C君子之道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对()的描述。
B、仁C、忠D、义正确答案: B2墨家的爱是无差别的,而儒家的爱是有差别分先后顺序的。
() 正确答案: √3孔子认为所有人认为是好人的人就是好人。
国学管理之道
![国学管理之道](https://img.taocdn.com/s3/m/bbb7ccf79b89680203d8253b.png)
第一讲如何看待和运用国学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管理培训走过的路程,大概可以分为下面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改革开放伊始,我把这时候的管理培训称作“重新睁开眼睛看世界”,之所以加“重新”两个字,言外之意是在历史上我们曾经睁开眼,比如在1840年的时候,但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又回到埋头国内的事情的状态。
直到改革开放我们重新睁开眼睛,放眼世界,才发现自己的管理水平远远落后于别人。
在这时候审视一下自己的管理水平和理念,不仅是我,还有学员都处于初级的ABC学习阶段。
作为一个培训师,我在给大家做培训的前一天晚上把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弄清楚,第二天就跟学员探讨,大家都感到很新鲜。
所以我认为这个阶段属于常识性介绍,是一个管理知识的普及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MBA培训全面推广时期,这时候MBA教育和培训火遍了全中国,大家都以接受MBA培训为荣耀,包括后来出现的EMBA也类似。
这个阶段主要特点是拿来主义,不管这双鞋是否合脚,都要穿到自己脚上。
如果穿着不合脚,不去责怪鞋,而是怪自己的脚长得不好。
所以这是典型的“削足适履”。
当人们一边在为了穿鞋而削自己的脚时,另一边也在开始琢磨是不是鞋本身的设计与中国人的脚不适合,有些管理模式不适合中国的土壤,在管理上有水土不服的问题。
所以到第三个阶段大家就开始共同探索更加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
也就在这时候我们开始思考管理和自然科学不一样,比如自然科学中1加1等于2,没有什么阶梯性,到哪都能适用。
但是管理有价值观和文化的存在,而且有阶梯性的东西支撑着。
1971年美国著名的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就提到一个观点,直接把管理和文化连在一起。
他认为管理背后就是一种文化,管理是一种社会职能,隐藏在政治制度当中。
所以管理不是毫无价值观的科学,管理的模式应该因地制宜,因国情制宜。
一、什么是国学现如今,国学盛行大江南北。
关于国学的概念有很多种理解,有人曾经问过我说:“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什么是国学?”关于这个概念也颇具争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管理之道—让管理脱下洋装
1.中国文化的思想核心就是:D
A倡导信仰
B 倡导以人为本
C 倡导教化
D 倡导和谐
2.中医给现代管理带来了一些逻辑的思考,首先是:A
A点的问题面上解决
B 面的问题点上解决
C 全局问题全局入手
D 局部问题局部入手
3.立论人性恶的是:B
A墨子
B 荀子
C 杨子
D 韩非子
4.《反经》的作者是:A
A赵蕤
B 王导
C 吕不韦
D 许慎
5.中国式的目标管理是:D
A “同信”
B “同行”
C “同利”
D “同欲”
6.道理上站得住脚不一定能在现实中行得通,这就是:D
A交易
B 经济
C 生意
D 政治
7.《易经》里的“保合太和”意思是:B
A大局入手
B 构建和谐
C 构建法制
D 大处着眼
8.中国管理与西方管理最大的区别是:D
A平天下
B 治国
C 齐家
D 修身
9.不管是管理者还是员工,首先要弄清楚的是:D
A工作要求
B 自身定位
C 企业文化
D 岗位说明
10.我国古代一位叫慎到的著名学者,他很重视:B
A时
B 势
C 运
D 术
11.当官是一个:C
A学习的过程
B 管理的过程
C 容人的过程
D 享受的过程
12.中国目前社会的症结是:D
A倡导宽容
B 倡导团结
C 倡导清廉
D 倡导和谐
13.中庸的核心是:B
A和谐
B 平衡
C 制衡
D 以上都是
14.“小功不赏,则大功不立;小院不设,则大怨必生。
”这句话出自:C A《论语》
B 《阴符经》
C 《素书》
D 《南华经》
15.中国讲赏罚,西方讲:D
A公平
B 奖励
C 竞争
D 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