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 身边的文化遗产 教案

合集下载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文化遗产及我们身边有哪些文化遗产。

2.通过搜集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积极参加有关文化遗产的推荐、评选、撰写申请报告等各项活动,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搜集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积极参加有关文化遗产的推荐、评选、撰写申请报告等各项活动,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文化遗产”评选活动发布会为了更好的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市文化和旅游局将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开展“文化遗产”评选活动。

作为一位文物工作者,你将被邀请参加市里面举行的“文化遗产”评选活动发布会,请你提前准备一些问题向发言人提问。

1.作为文物工作者,你会向发言人提供哪些问题?请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提问。

A文化遗产包含哪些?(文化遗产评选的对象是什么?)B文化遗产评选条件(或标准)是什么?C文化遗产评选的流程有哪些?D为什么要举行“文化遗产评选”活动?2.作为发布会的发言人,面对文物工作者的提问,请你结合课本资料一和“《世界遗产名录》评选标准”“世界遗产的申报程序”进行回答。

A文化遗产包含哪些?(根据资料一回答)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

【实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第6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初二语文同步备课(部编版)

第6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初二语文同步备课(部编版)
-探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让学生明白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探讨如何在现实生活中积极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举例解释:
-以故宫为例,讲解其作为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通过地图或图片,展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分布情况,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以传统节日为例,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同时关注其面临的现代挑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文化遗产的定义、分类和价值:这是本节课的核心知识,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以及它们在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价值。
-认识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及其分布:掌握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世界文化遗产,如长城、故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等,了解它们在我国地理和文化背景下的分布特点。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化遗产的分类、价值和保护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身边文化遗产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践活动。例如,让学生们设计一个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海报,以展示他们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
3.提升沟通与协作能力: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资料搜集和实地考察,培养学生有效沟通、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4.增强实践与探究能力:鼓励学生走出课堂,亲身参与文化遗产的探访和保护活动,提高实践与探究能力。
5.塑造良好审美情趣:了解和欣赏各类文化遗产,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提升艺术素养。
6.培养家国情怀:通过对文化遗产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承文明的家国情怀。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资料搜集、实地考察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身边的文化遗产 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身边的文化遗产  教案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目标】1.对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一些基本了解,感受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体会中国文化的丰富与精深,知道古遗迹具有极其宝贵的价值。

2.通过课前收集的资料及图片,创设情境,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知识。

3.感受中国文明的灿烂辉煌,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对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一些基本了解,感受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体会中国文化的丰富与精深,知道古遗迹具有极其宝贵的价值。

【教学难点】1.通过课前收集的资料及图片,创设情境,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知识。

2.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灿烂辉煌,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课前准备】1.教师:制作相关课件。

2.学生:查阅有关文化遗产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祖先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那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血脉,是炎黄子孙代代传承的文化基因,是我们的历史,亦是我们未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自信心的源头。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追溯祖国的文化遗产。

二、教学过程(一)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万里长城乐山大佛秦兵马俑布达拉宫山东泰山山西五台山山西平遥古城福建土楼甘肃敦煌莫高窟民俗活动昆曲(昆曲是现存的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

昆曲的唱腔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对中国近代的所有戏剧剧种,如京剧、川剧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川剧变脸荥经黑砂荥经民间竹号周记棒棒鸡(二)了解什么是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指的是人类历史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的总称。

文化遗产包括两大类: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

如北京的明清故宫、颐和园、天坛、长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陕西的秦陵兵马俑,四川的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九寨沟风景名胜区、黄龙风景名胜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湖北的武当山古建筑群、明显陵、咸丰唐崖土司城遗址等。

2024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2024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合作学习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作用与目的:
-加深对文化遗产的理解,掌握保护知识。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布置关于文化遗产的写作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撰写感想或建议。
-提供拓展资源:推荐相关书籍和在线资源,鼓励学生深入了解文化遗产。
3.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增进国际友谊。
例题五:
【题目】以《端午节》为例,谈谈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认识。
【答案】
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端午节等,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重视。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积极参与课堂,思考文化遗产的现状和保护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在小组合作中,共同讨论文化遗产保护的实际案例。
-提问与讨论:对不懂的问题提出疑问,参与班级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深入讲解文化遗产知识。
-实践活动法:通过小组合作,实践探究文化遗产保护。
2.鼓励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培养新一代接班人。
3.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收集、整理和保存相关资料。
4.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扶持。
5.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使之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焕发新的生命力。
教学反思与改进
首先,在写作训练方面,我会增加一些写作技巧的指导,比如如何开头、如何组织论点、如何结尾等,并设计一些写作练习,让学生多加练习。同时,我还会挑选一些优秀范文,让学生学习借鉴,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第六单元 综合性学习 身边的文化遗产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第六单元 综合性学习 身边的文化遗产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教学目标】1.对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一些基本了解,感受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体会中国文化的丰富与精深,知道古遗迹具有极其宝贵的价值。

2.通过课前收集的资料及图片,创设情境,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知识。

3.感受中国文明的灿烂辉煌,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猜谜语隔帐陈述千古事,灯下挥舞鼓乐声。

奏的悲欢离合调,演的历代善与恶。

三尺生绢作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

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

(打一种传统艺术)谜底——皮影戏我们身边有很多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出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为进一步加强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国务院决定自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2016年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文化遗产我来学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

非物质文化遗产: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相关的文化空间等。

2005年08月17日,国家文物局正式公布采用成都金沙“四鸟绕日"金饰图案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标志呈圆形,正中间是四只神鸟围绕着太阳飞行,专家将其命名为“太阳神鸟"。

标志上方是简体中文“中国文化遗产”;下方是汉语拼音“ZHONG GUO WEN HUA YI CHAN"。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的寓意:“四鸟绕日"图案是中华先民崇拜太阳艺术表现形式的杰出代表作品,所表达的追求光明、团结奋进、和谐包容的精神寓意,彰显了中国政府和人民保护祖国文化遗产的强烈责任心和神圣使命感。

统编版(部编版)八上语文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设计

统编版(部编版)八上语文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目标1.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

2.实地考察,搜集资料,撰写申请报告。

3.班级召开模拟答辩会教学重点通过搜集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积极参加有关文化遗产的推荐、评选、撰写申请报告等各项活动,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用具:各种图片资料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文化遗产吗?你们了解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吗?悠悠华夏,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许多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了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身边的文化遗产”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之中吧!二、内容解读什么是文化遗产1.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出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2.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3.国务院规定自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三、活动指导(一)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1.全班同学分成小组。

(班长分或自由组合)2.小组长协调组员,做好分工,避免重复。

3.组内自由推荐。

(根据文化遗产的定义和入选标准制作资料卡。

)4.小组讨论。

(二)实地考察、收集资料、撰写申请报告1.实地考察申报项目。

a.考察前,了解背景;准备笔记本、资料夹、相机、录音笔等工具;了解路线。

b.考察中,详细记录观察所得、访问权威人士,深入了解其独特价值,注意保护环境。

c.考察后,整理资料,分类,汇总资料;讨论分析与评定标准的符合情况。

2.通过阅读书籍、网络搜索,访问老人等方式获取资料。

3.小组分工合作,撰写申请报告。

报告包括:a.建筑概述。

b.人文、历史价值。

c.景点保护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d.拟采取保护措施。

4.要求:图文并茂,语言富有感染力,能引起人们的关注。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文化遗产的有关知识,搜集整理身边的文化遗产项目。

2.积极参加“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的各项活动并撰写申请报告,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3.班级开展“申遗模拟答辩会”活动,引导同学们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积极参加“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的各项活动并撰写申请报告,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开展“申遗模拟答辩会”活动,引导同学们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在漫长岁月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为普及文化遗产知识,使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深入人心,激励大家自觉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我国从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在今年的“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宿迁市准备组织评选本市优秀文化遗产项目,以制定相应的宣传保护措施。

我校响应号召,积极参与,要求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文二、任务活动,合作实践任务一文化遗产我知道(前置)(参考资料一)储备知识。

2.班级分成若干小组,对名胜古迹、民间艺术、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进行分工整理,通过回忆、访问、资料搜集等形式,找出自己身边符合条件的项目,制成资料卡片。

3.各小组组长负责收集组员的资料卡片,召集组员讨论,选出推荐人数最多、认同度最高的项目作为本组的“申遗”项目。

明确:(1)文化遗产。

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走进历史名城寻访文化遗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什么是文化遗产及我们身边有哪些文化遗产。

过程与方法:通过搜集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积极参加有关文化遗产的推荐、评选、撰写申请报告等各项活动,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搜集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积极参加有关文化遗产的推荐、评选、撰写申请报告等各项活动,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课时】1课时。

课前布置任务,学生开始准备。

两周后,用一课时展示活动成果。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展示建盏作品。

导入语: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这是建盏。

建盏是汉族传统名瓷,为宋朝皇室御用茶具,是中国宋代八大名瓷之一。

建盏产自建窑,它的烧制工艺从宋代流传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你们了解建盏名字的由来吗?建盏的产地为宋代建宁府瓯宁县,故称为建盏。

建宁府大致就是今天的福建省南平市。

2019年5月,建窑建盏烧制工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们的家乡南平,被誉为“朱子故里”、“理学摇篮”,可不只有建窑建盏烧制工艺这一个文化遗产。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文化名城——南平,去寻访身边的文化遗产吧!二、了解文化遗产。

1、身边有哪些文化遗产?(1)播放视频,了解南平市的文化遗产。

(2)学生自由答看完视频的感受。

2、学会区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1)生齐读文化遗产的概念。

文化遗产,概念上分为有形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也叫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

它包括民间传说、习俗、语言、音乐、舞蹈、礼仪、庆典、烹调以及传统医药等。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文化遗产的有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搜集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积极参加有关文化遗产的推荐、评选;实地考察,搜集资料,撰写申请报告;班级开展“申遗答辩会”活动,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搜集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积极参加有关文化遗产的推荐、评选。

2、撰写申请报告。

3、班级开展“申遗答辩会”活动。

4、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三、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节完成活动指导,布置任务,学生开始准备,一周后,用一课时展示活动成果。

四、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文化遗产吗?你了解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身边的文化遗产!(二)文化遗产我知道了解什么是文化遗产。

(学生发言、教师明确概念并拓展文化遗产知识)(教师点拨)1、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出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2、2005年08月17日,国家文物局正式公布采用成都金沙“四鸟绕日”金饰图案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1)请用简洁的文字介绍“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2)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的寓意。

3、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生自由发言谈自己的理解,教师明确概念并展示图片学生选择判断)4、国务院规定自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二)、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

1.全班同学分成小组。

(班长分或自由组合)小组分工合作对名胜古迹、民间艺术、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进行分工整理,先寻找,再通过回忆、访问、资料搜集等形式,找出身边的符合条件的项目。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设计

【目标牌】[活动目标]1.充分了解文化遗产所包含的范围及其人文价值。

2.正确理解国家设立“文化遗产日”的目的及意义,增强对身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3.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活动方案]1.认知文化遗产。

能运用问卷调查法、座谈法、文献研究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身边地域特色鲜明的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相应的调查研究。

2.懂得文化遗产。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能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的精华,培养自我的“文化自觉”意识。

3.运用文化遗产。

能将地域文化遗产与语文学习相结合,激发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和动力,古为今用,助人成长。

[活动过程]【自学径】展开活动亮风采(知识性)【活动园】一、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一)什么是文化遗产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出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二)分类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1.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有形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

如北京的明清故宫、颐和园、天坛、长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陕西的秦陵兵马俑,四川的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九寨沟风景名胜区、黄龙风景名胜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湖北的武当山古建筑群、明显陵、咸丰唐崖土司城遗址等。

2.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包括民间传说、习俗、语言、音乐、舞蹈、礼仪、庆典、烹调以及传统医药等。

其最大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

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核心素养目标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核心素养目标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核心素养目标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核心素养教学设计一、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2.思维发展与提升: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3.审美鉴赏与创造: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4.文化传承与理解:推选主持人,准备主持词,学习答辩流程,准备答辩稿,各小组成员积极参加答辩会,体验合作和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保护和发展身边的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做好每个活动准备工作,通过参加活动建立保护和发展身边的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难点: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三、教学设想八年级学生对于文化遗产的概念是不太清楚的,所以在明确什么是文化遗产之后,对于完成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的活动,相信学生是可以在小组内完成的。

但对于撰写申遗报告和召开答辩会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难度。

所以这两个活动进行了小的改动:撰写申遗报告是以合作形式进行,同时将表格中的内容加入了提示性语言;答辩会主要是以小组选派组员进行阐述并由评委进行现场提问的形式。

四、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探究法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六、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身边有很多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可以彰显出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那你们知道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具体有什么呢?二、方法指导什么是文化遗产1.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出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2.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3.国务院规定自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活动教学设计

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活动教学设计

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活动教学设计篇一: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活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身边的文化遗产》是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综合性学习。

活动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文化遗产的基本知识,感受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数量多、分布广的特点;通过课前收集资料、调查和课上探究交流,感受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体会中华文化的丰富与精深;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吸收民族文化的精华,培养自我的“文化自觉”意识。

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文化遗产及我们身边有哪些文化遗产。

2.通过搜集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积极参加有关文化遗产的推荐、评选、撰写申请报告等各项活动,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3.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能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的精华,培养自我的“文化自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预习提示:1.阅读课本“资料夹”,了解什么是文化遗产。

2.浏览360百科“中国文化遗产”词条,感受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数量多、分布广,体会中华文化的丰富与精深。

注:此活动需要2课时,一课时完成活动指导,布置任务,学生开始准备,一周后,用一课时展示活动成果。

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生成问题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开展一次综合性实践活动——身边的文化遗产。

通过对课本“资料夹”内容的阅读,以及对360百科的浏览,想必大家对于什么是文化遗产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概念。

现在我就先来考考大家对于文化遗产的认识程度。

问题一:什么是文化遗产?(1.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出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2.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问题二:图片展示的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最近热播的《延禧攻略》里所涉及的文化遗产为素材)问题三:我国的“文化遗产日”是哪一天?(国务院规定自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二、自我研学,形成新知(一)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设立“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足见国家对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为什么我们要重视和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呢?(1.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

202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配套教案新人教版

202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配套教案新人教版
② 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其次,我们要阐述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文化遗产不仅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它们对于传承历史文化、促进文化交流、维护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强调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可以激发学生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和行动。
③ 文化遗产的保护:最后,我们讨论文化遗产的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包括识别、评估、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我们需要让学生了解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法和策略,并鼓励他们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的实际活动中去。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并为文化遗产保护做出自己的贡献。
4. 请描述学生如何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中。
5. 请举例说明你身边的文化遗产,并谈谈你认为应该如何保护它。
参考答案:
1. 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社会价值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包括古代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传统技艺、节日习俗等。
2.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它们对于传承历史文化、促进文化交流、维护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202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综合性学习 身边的文化遗产配套教案 新人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主题是“身边的文化遗产”。本章内容主要包括通过阅读和实地考察来了解和保护文化遗产,增强学生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课文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易于引起学生兴趣和共鸣,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社会价值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它对于传承历史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化遗产的分类和保护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身边文化遗产相关的实际问题,如保护措施、传承困境等。
2.实地考察: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可以安排学生参观当地的文化遗产,了解其历史背景、文化价值及保护现状。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
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六年级语文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了解文化遗产的定义、意义及其分类;
2.探讨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代表性项目,如长城、故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等;
3.分析身边的文化遗产,了解其历史背景、文化价值及现状;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遗产的情感,提高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5.学习撰写关于文化遗产的短文,进行课堂分享。
本节课将结合课本内容,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文化遗产,关注身边的文化遗产保护,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通过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使学生认识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热爱。
还有,在课堂总结环节,我感觉时间较为紧张,未能充分解答学生们的疑问。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后续的教学中,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在总结环节能够充分解答学生们的疑问,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将注意以下几点:
1.强化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
2.丰富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实物展示等手段,增强学生对文化遗产的认识。
-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发现身边文化遗产并进行深入分析。

【教学方案】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示范教案

【教学方案】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示范教案

【教学方案】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示范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化遗产的概念和意义,认识到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身边文化遗产的认知和热爱,激发学生探究文化遗产的兴趣。

3. 培养学生运用多种媒介搜集信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4.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化遗产的概念和意义2. 身边的文化遗产3. 文化遗产的保护4. 文化遗产的利用5. 文化遗产的价值三、教学重点1. 文化遗产的概念和意义2. 身边的文化遗产及其保护3. 文化遗产的利用和价值四、教学难点1. 文化遗产的概念和意义的理解2. 身边的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3. 文化遗产的价值的评价五、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文化遗产的图片、视频等,让学生感受到文化遗产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文化遗产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文化遗产的概念和意义,掌握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方法。

3. 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 语文知识运用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文化遗产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教师准备文化遗产案例,包括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实例。

3. 教师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和问题。

4. 教师准备文化遗产相关知识的资料和参考书籍。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文化遗产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文化遗产的概念和意义。

2. 新课导入:教师介绍文化遗产的概念和意义,让学生理解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价值。

3. 案例分析:教师呈现文化遗产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方法,让学生深入理解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4. 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布置小组合作任务,让学生围绕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展开讨论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方案】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示范教案

【教学方案】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示范教案

一、教案名称:【教学方案】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示范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化遗产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身边文化遗产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文化遗产的定义与分类。

2. 身边的文化遗产案例介绍。

3. 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法与意义。

4. 实践活动:调查身边的文化遗产。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文化遗产的概念、分类和保护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文化遗产并提高保护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图片,引发学生对文化遗产的兴趣。

2. 讲授新课:介绍文化遗产的定义、分类和保护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3. 案例分享:介绍身边的文化遗产案例,如古迹、传统手工艺等,让学生感受文化遗产的魅力。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调查身边的文化遗产,了解其历史背景、现状和保护措施。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文化遗产的概念、分类和保护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身边文化遗产的认知和保护意识的变化。

3. 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情况及成果展示。

七、教学策略: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真实案例了解文化遗产的价值。

2. 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发现身边的文化遗产,提高保护意识。

3. 实施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八、教学资源:1. 文化遗产资料图片和视频。

2. 身边文化遗产案例资料。

3. 调查问卷和记录表格。

4. 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册。

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文化遗产的概念、分类和保护方法。

2. 第3-4课时:分享身边文化遗产案例,开展实践活动。

十、教学反馈与调整:1. 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整。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案。

3. 关注学生的实践活动成果,给予评价和指导。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案名称:【教学方案】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示范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化遗产的概念和重要性。

部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材内容丰富,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保护文化遗产的必要性。

教材以身边的文化遗产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和了解文化遗产,培养学生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对文化遗产有一定的了解,但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不够强烈。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此外,学生对身边的文化遗产了解不多,需要通过调查、采访等方式,拓宽视野,增强对文化遗产的认知。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保护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学会如何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采访等方式,了解身边的文化遗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保护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学会如何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关注和了解身边的文化遗产,提高学生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文化遗产情境,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文化遗产的魅力。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文化遗产保护案例,让学生明白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3.实践教学法:学生进行调查、采访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了解身边的文化遗产。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深入了解文化遗产相关知识,搜集身边的文化遗产案例,准备教学课件和资料。

2.学生准备:提前了解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准备调查、采访所需的器材和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身边的文化遗产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了解文化遗产。

提问:“你们知道身边有哪些文化遗产吗?”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了解和见闻。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文化遗产案例,让学生了解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保护文化遗产的必要性。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太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太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上册《身边的文化遗产——太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设计内容分析本课题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综合性学习是与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相并列的一个项目,自新课改以来,成为语文教材不可或缺的一个板块。

它体现为一种学习方式,是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读写听说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沟通、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能够充分体现语文核心素养,在整个初中语文学习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太原故称晋阳,是一座历史悠久旷远,文化薪火相传,豪杰才俊辈出的历史文化名城。

千百年来,太原人民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的双手创造出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锤炼、筛选、升华和提高,以口头传播、典籍记载、艺术表演、手工技艺等形式世代流传至今。

近年来,太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日渐活跃,传承人的精神面貌和很多非遗项目的存续状态发生了积极变化,非遗保护机制已经建立,名录体系也逐步完善,非遗保护工作机构、队伍、经费等方面的保障力度不断加大。

截止到2019年7月19日,太原已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7项、省级非遗项目66项、市级非遗项目112项,市级以上非遗项目传承人141名,所有这些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的保护传承工作对太原市弘扬道德价值、培后社区文化积淀、培育良好民风习俗、助力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走进文化遗产了解“非遗”的概念及类型,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来思考文化遗产的现状及保护措施,不仅能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其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而且对我省乃至全国的文化保护及传承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有较深刻的认知,能够较清晰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学习方法上,也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的能力,写作训练的加入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常见的应用写作方法,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其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什么是文化遗产及我们身边有哪些文化遗产。

2 .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3 .积极参加有关文化遗产的推荐、评选、撰写申请报告等各项活动,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文化遗产吗?了解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吗?我们襄阳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颇负盛名的文化之乡。

特别是这里留下了关于三国历史的宝贵文化遗产,遗址遗迹现存有 5 0 余处,如“ 古隆中” “ 春秋寨” “ 马跃檀溪处” “ 水镜庄” “ 庞公祠” 等等,而三国故事更是不胜枚举,“ 三顾茅庐” “ 马跃檀溪” “ 水淹七军” “ 刮骨疗伤” “ 大意失荆州” 等等家喻户晓,广为流传。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 身边的文化遗产” 这次综合
性学习活动之中吧!
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一、了解什么是文化遗产,明确活动内容。

1 .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出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2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3 .国务院规定自 2 0 0 6 年起,将每年 6 月的第三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 文化遗产日” 。

4 .活动内容:① 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② 实地考察,收集资料,撰写申请报告;③ 班级召开模拟答辩会。

二、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

1 .全班同学分成小组。

( 班长分或自由组合 )
2 .小组长协调组员,做好分工,避免重复。

3 .组内自由推荐。

( 根据文化遗产的定义和入选标准 ) 制作资料卡。

4 .小组讨论。

( 收集资料卡,选出推荐人数最多,认同度最高的项目作为“ 申遗” 项目 )
三、实地考察、收集资料、撰写申请报告。

1 .实地考察申报项目。

a . 考察前,了解背景;准备笔记本、资料夹、相机、录音笔等工具;了解路线。

b . 考察中,详细记录观察所得,访问权威人士,深入了解其独特价值,注意保护环境。

c . 考察后,整理资料,分类,汇总资料;讨论分析与评定标准的符合情况。

2 .或通过阅读书藉、网络搜索,访问老人等方式获取资料。

3 .小组分工合作,撰写申请报告。

报告包括: a . 建筑概述。

b . 人文、历史价值。

c . 景点保护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d . 拟采取保护措施。

4 .要求:图文并茂,语言富有感染力,能引起人们的关注。

四、班级召开模拟答辩会。

1 .各小组推举一名“ 申遗代表” ,负责介绍推荐的项目;其他组员组成助威团,并参加答辩。

2 .各小组推举一位评委,邀请语文老师或其他相关学科老师担任评委,组成评审委员会。

3 .学习委员负责组织答辩会。

a . 协调各小组确定时间及流程。

b . 制定规则。

c . 选定主持人。

d . 撰写串联词。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 ( 1 、 2 、 3 、 4 ) 实地考察、收集资料、撰写申请报告 ( 1 、 2 、 3 、 4 )
班级召开模拟答辩会 ( 1 、 2 、 3 )
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活动结束后,以“ 我与文化遗产” 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谈谈你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
不足之处在于:
1、数论是人类知识最古老的一个分支,然而他的一些最深奥的秘密与其最平凡的真理是密切相连的。

2、数学是研究现实生活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数学。

3、我总是尽我的精力和才能来摆脱那种繁重而单调的计算。

4、一个数学家越超脱越好。

5、数学是各式各样的证明技巧。

6、数学是锻炼思想的体操。

7、整数的简单构成,若干世纪以来一直是使数学获得新生的源泉。

8、数学是研究抽象结构的理论。

9、历史使人贤明,诗造成气质高雅的人,数学使人高尚,自然哲学使人深沉,道德使人稳重,而伦理学和修辞学则使人善于争论。

10、数学方法渗透并支配着一切自然科学的理论分支。

它愈来愈成为衡量科学成就的主要标志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