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变模量的测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题目:切变模量的测量
实验目的:用扭摆来测量金属丝的切变模量,同时要学习尽量设法避免测量那些较难测准的物理量,测量那些较难测
准的物理量,从而提高实验精度的设计思想。

实验仪器:千分尺,游标卡尺,细钢丝,铁架台,秒表,钢尺,金属环,金属盘等
实验原理:(跳转到“测量记录&数据处理”)
实验对象是一根上下均匀而细长的钢丝,从几何上说就是一个如图5.3.2-1所示的细长的圆柱体,其半径为R,长度为L。

将其上端固定,而使其下端面发生扭转。

扭转力矩使圆柱体各截面小体积元均发生切应变。

在弹性限度内,切应变γ正比于切应力τ:
τG
γ
=(1)这就是剪切胡克
定律,比例系数G即为
材料的切变模量。

钢丝下端面绕中
心轴线OO’转过φ角
(即P点转到了P’的
位置)。

相应的,钢丝
各横截面都发生转动,其单位长度的转角L dl d //ϕϕ=。

分析这细圆柱中长为dl 的一小段,其上截面为A ,下截面为B (如图5.3.2-2所示)。

由于发生切变,其侧面上的线ab 的下端移至b ’,即ab 转动了一个角度γ,ϕγRd dl bb ==',即切应变
dl
d R
ϕ
γ= (2)
在钢丝内部半径为ρ的位置,其切应变为 dl
d ϕρ
γρ
= (3)
由剪切胡克定律dl
d G G ϕ
ρ
γτρρ
==可得横截面上距轴线OO ’
为ρ处的切应力。

这个切应力产生的恢复力矩为
ρϕρπρπρρτρd dl
d G d ⋅=⋅⋅⋅322
截面A 、B 之间的圆柱体,其上下截面相对切变引起的恢复力矩M 为
⎰=⋅
=R
dl
d GR dl d d G M 04322ϕπϕρρπ
(4)
因钢丝总长为L ,总扭转角dl
d L ϕϕ=,所以总恢复力矩
L
GR M ϕ
π
4
2
=
(5)
所以
ϕ
π42R ML
G =
(6)
于是,求切变模量G 的问题就转化成求钢丝的扭矩(即其恢复力矩)的问题。

为此,在钢丝下端悬挂一圆盘,它可绕中心线自由扭动,成为扭摆。

摆扭过的角度φ正比于所受的扭力矩, ϕD M =
(7)
D 为金属丝的扭转模量。

将式(7)代入式(6),有 4
2R DL
G π=
(8)
由转动定律 2
20dt
d I M ϕ
=
(9)
I 0为摆的转动惯量,再由式(7)和(9)可得 002
2=+ϕϕI D
dt
d (10)
这是一个简谐运动微分方程,其角频率0
I D
=ω,周期
D
I T 002π
=
(11)
作为扭摆的圆盘上带有一个夹具,这给测量或计算I 0带来困难。

为此,可将一个金属环对称地置于圆盘上。

设环的质量为m ,
内外半径分别为r 内和r 外,转动惯量为
)(2
1221外内r r m I +=
,这时扭摆的周期 D
I I T 1
012+=π
(12)
由式(11)、(12)可得 2
02
12
010T T T I I -=
(13) 2
212
220211020)(244T T r r m T T I I T D -+=-==外内πππ
(14)
)
()
(420
214
2
2T T R r r Lm G --=
外内π
(15) 实验内容:
本实验用扭摆法测量钢丝的切变模量,扭摆装置如图5.3.2-3所示。

1. 装置扭摆,使钢丝与作为扭摆的
圆盘面垂直,圆环应能方便地置于圆盘上。

2. 用螺旋测微器测钢丝直径,用游
标卡尺测环的内外径,用米尺测
钢丝的有效长度。

3. 写出相对误差公式,据此估算应测多少个周期较合适。

4. 计算钢丝的切变模量G 和扭转模量D ,分析误差。

测量记录&数据处理: I. 实验设计:
对公式 )
()
(420
2
14
2
2T T R r r Lm G --=
外内π 进行误差分析,可得:
… …(*) 现设计如下:
i.用游标卡尺测.
(初测)
ii.用钢尺测L. (初测L=42.30cm) iii.用千分尺测R.
(初测R=0.295+0.5=0.795cm) iv.环的质量m=577g (误差:0.5). v.用秒表测.
(初测
)
查询相关数据及初测数据带入(*)式使可得:
令:
又由可得:
以下实验取:
II.测量记录&处理:
i.用游标卡尺测.
表一,金属环的内外直径(cm)
根据
可得下表:
表二,金属环的内外半径(cm )
不确定度计算:
cm r cm r 215.5176.4==外内,
)
mm 02.0,5.0^3,96.1,46.2,7(95.0=∆====B p c k t n
0.008647
0.004721==外内,σσ
带入不确定度公式得:
0.00494cm )(
)(
2
2
2295.0=∆+=c k n
t U B p r 内
内σ 0.00835cm )(
)(
2
2
22
95.0=∆+=c
k n
t U B p r 外
外σ ii. 金属环的质量 g U g m m 5.0,577==
iii.用钢尺测L :
表三,金属丝长度L (cm )
不确定度计算:
cm L 20.42=
)
mm 15.0,3,96.1,46.2,7(95.0=∆====B p c k t n
0.01195
=L σ
0.01482cm )(
)(
2
2
22
95.0=∆+=c k n
t U B p L
L σ
iv .用千分尺测金属丝半径R=D/2:
表四,金属丝直径D (mm )
根据R=D/2可得:
表五,金属丝半径D (mm )
不确定度计算:
mm R 396.0=
)
mm 004.0,3,96.1,26.2,12(95.0=∆====B p c k t n
0.0004930=R σ
0.00263mm )(
)(
2
2
22
95.0=∆+=c k n
t U B p R
R σ
v.用秒表测

表六,的测量(s )

可得:
表七,的测量(s )
不确定度计算:
s T s T 45.3,13.210==
)2.0,3,96.1,57.2,6(95.0s c k t n B p =∆====
0.002380
0.001374,1
==T T σσ
0.0013067s )(
)(
2
2
22
95
.00
0=∆+=c
k n
t
U B p T
T σ
0.0013069s )(
)(
2
2
2295
.01
1=∆+=c k n
t
U B p T
T σ
vi.计算钢丝的切变模量G 和扭转模量D ,分析误差。

2
1020
2
14
2
2N 107.540)
()
(4m T T R r r Lm G ⨯=-+=
外内π
m
N T T r r m D ⋅⨯=-+=
-32
021*******.2)
(2外内π
不确定度计算:
由(*)式可计算得:
又由
计算得:
于是有:
2
10N 100.1879)7.540(m G ⨯±= m
N D ⋅⨯±=-3100.006327)197.2(
误差分析&改进:
I.用游标卡尺测金属环的内外径时,由于金属环的圆心很难确定,所以实际测得的内外径应该比真实值偏小。

改进:可以将金属环描摹在一张纸上,然后用几何知识作辅助线进行准确测量其内外径,当然应多次测量,误差会比直接测量小一些。

II.用钢尺测金属丝的长度时,由于其两个固定端的干扰,其有效长度很难测准确,尤其是若保持
钢尺与金属丝平行,则很难找到起止
位置所对应的刻度。

改进:可以设计
一种三角尺(如右下图所示),B 为固
定端,A 为可活动端,C 和D 处细化
处理,O 处可固定的轴,利用几何原
理找出CD 和OA 的关系,在OA 上做刻度(可以模仿游标卡尺,提高精确度),用它即可以测量CD 的长度,提高精确度。

III.用千分尺测细丝的半径在多处不同位置测量,有效地减小了误差。

IV.用秒表测周期时应保证初始旋角在180度和270度之间,不能过大,也不能太小,还应尽量保持金属丝竖直不变,从而减小误差。

思考题:
1. 本实验是否满足γ<<1的条件?
答:实验原理中有公式: dl d R ϕ
γ=
试验中取
即,而: cm mm l R dl d R 20.42396.0ϕϕϕγ⨯=≈=
从而:γ<0.004422,即满足:
γ<<1.
2.为提高测量精度,本实验在设计上作了哪些安排?在具体测量时又要注意什么问题?
答:实验中将求切变模量的问题转化为求钢丝扭矩的问题,利用扭摆使测量简单易行;作为扭摆的圆盘上带有一个夹
具,这给测量或计算I0带来困难,实验中将一个金属环对称
地置于圆盘上,避免了这种麻烦;在设计实验中由于仪器
的限制,又考虑到测周期时不能取得过大,取,计算出合适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