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__三氧化硫的吸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三氧化硫的吸收
吸收即指使用浓硫酸吸收转化气中SO 3的过程该过程是制酸过程中第三个化学变化过程。
5.1 基本原理
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之后,气体进入吸收系统用发烟硫酸或浓硫酸吸收,制成不同规格的产品硫酸。吸收过程可用下式表示:
SO 3(g )+H 2O(l)=H 2SO 4(l) △H 298O =-134.2kJ (1—5—1)
接触法生产的商品酸,通常有大于92.5%浓硫酸,大于98%浓硫酸、含游离SO 3>20%标准发烟硫酸,含游离SO 365%高浓度发烟硫酸(近年来这种发烟硫酸在化学工业等部门应用愈来愈广泛)。
三氧化硫的吸收,实际上是从气相中分离SO 3分子使之尽可能完全地转化为硫酸的过程。该过程与净化系统所述的SO 3去除,在机理上是不同的。采用湿法净化时,炉气中SO 3先形成酸雾,然后再从气相中清除酸雾液滴。而在这里是采用吸收剂——硫酸直接将分子态SO 3吸收。
5.1.1 影响发烟硫酸吸收过程的主要因素
吸收系统生产发烟硫酸时,首先将净转化气送往发烟硫酸吸收塔,用于产品酸浓度相近的发烟硫酸喷淋吸收。
用发烟硫酸吸收SO 3的过程并非单纯的物理过程,属化学吸收过程。一般情况下,该吸收过程属于气膜扩散控制,吸收速率取决于传质推动力、传质系数和传质面积的大小,即: G =kF •Δp
式中 G —一吸收速率;
k ——吸收速率常数;
F ——传质面积:
Δp ——吸收推动力。
在气液相逆流接触的情况下,吸收过程的平均推动力可用下式表示。
()()
()()'2"1"2'1
'2"1"2'
1lg 3.2p p p p p p p p p -----=∆ 式中 p 1’、p 2’——分别为进出口气体中SO 3分压,Pa ;
p 1”、p 2”——分别为进出口发烟硫酸液面上SO 3的平衡分压,Pa 。
当气相中SO 3含量及吸收用发烟硫酸含量一定时,吸收报动力与吸收酸的温度密切相关。酸温愈高,酸液面上SO 3平衡分压愈高,推动力相对愈小,吸收过程的速度亦愈小;吸收酸温升高到一定温度时,推动力接近于零,吸收过程趋于停止.或将达不到所要求的发烟硫酸含量。
当气体中SO 3含量为7%时,不同酸温下所得发烟硫酸的最大含量如表l —5—l 所示。
由表l —5—l 可见,当气体中SO 3含量为7%时,吸收酸温度超过80℃,将不会得到标准发烟硫酸,吸收过程将停止进行。
在某条件下用游离SO 3为20%的发烟硫破吸收SO 3时,气相中SO 3含量及吸收酸温度对吸收率的影响,可用图l —5—1表示。由图可见,吸收酸温度越高,吸收率越低;气相中
SO3含量越低,吸收率越低。
由传递理论可知,传质系数主要受气液相间相对运动速率影响,相对运动速度越大传质系数越大。而气液相对运动速度及传质面积主要取决于吸收塔的填料类型。
另外,在通常条件下,用发烟酸吸收SO3,吸收率不高。转化气经发烟硫酸吸收塔后,气相中SO3含量仍较多,须经浓硫酸进一步吸收。
5.1.2 影响浓硫酸吸收过程的主要因射’iii
温度/Y
团1—5“L 用发烟硫醋吸收
观的吸收串与湿度的关系
浓硫酸吸收SO3的过程,是一个伴有化学反应的气液相吸收过程,也可以讲是一个气液反应过程。研究表明,该过程属于气膜扩散控制,吸收速率亦可用式(1—5—2)表示。影响该过程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有:用作吸收剂的硫酸含量、硫酸温度、气体温度、喷淋酸量、气速和设备结构等。
5.1.2.1 H2观含量的影响
由三氧化硫吸收反应方程式可以看出,从单纯完成化学反应的角度看,似乎水和任意含量的硫酸均可作为吸收剂。但从提高明2吸收率和减少硫的损失着眼,需对酸含量进行认真选择。
研究表明,吸收酸的含量为98
的程度。含量过高成过低均不适宜c
图l 52 吸收酸含量、湿度对吸收率的影响
1—60℃;2—80℃;3一100℃;4一120℃
.3%H2s04时,可以使气相中s03的吸收率达到最完全
,参见图l—5—2。
吸收酸含量低于98.3%H2叭时,酸液面上sq平衡
分压较低(9叭钧o),但水蒸气分压逐渐增大。当气体中
sq分于向酸液面扩散时.绝大部分被酸液吸收,很小部
分与从酸液表面蒸发并扩数到气相主体中的水分子相遇,
形成硫酸蒸气。所形成的硫酸蒸气同三氧化硫一样可被酸
液吸收,且其吸收速率亦由推动力、吸收速率常数决定。
当酸含量低到一定程度时,水蒸气平衡分压过高,水蒸气
与三氧化硫反应生成的硫破蒸气过多,以至超过酸液的吸
收速率,从而造成硫酸蒸气在气相中的积累,如此时硫酸
蒸气含量超过其临界饱和含量,酸雾的形成就成为必然。
我们知道,酸雾不易被分离,通常随层气带走,排人大
气。一股吸收酸中H2D4含量众低,温度众高,酸雾形成
量愈大.相应的Sq损失也众多。
相反,吸收酸含量高于98.3%H2观时,液面上水蒸气平衡分压接近于零(pK。‘*o),而
观的平衡分压较高,且随酸中H2讽含量提高逐渐增高。sq平衡分压愈大,气相中sq的
吸收宰相对愈低。尾气中Sq在距烟囱一定距离时,会与大气中的水分形成青(蓝)色酸男。
上述两种情况都能恶化吸收过程,降低S03的吸收率,尾气排放后可见到酸雾。但两种情况所具特征有差异,前者是在吸收过程中产生酸雾,因而尾气在烟囱出口呈白色雾状;而后者是在尾气离开烟囱一定距离后形成白色男状。
当含量为98.3%H2巩时,兼顾了酸液液面的s(〕;、H20、H2汛分压,对于三氧化硫具有最高的吸收效率。一般只要进入吸收系统的气体本身是干燥的,在正常操作条件下,可使三氧化琉的吸收率达到99.95%以上。这时,尾气烟囱出口处将看不到酸男。
5.1.2.2 吸收跋温度
吸收酸温度对Sq吸收串的影响较为明显。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吸收酸温度升高,5q、E50、H2观的蒸气压升高,5q的吸收串降低。因此,从吸收率角度考虑,酸温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