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章节旅游影响与可持续发展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案《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案《蓬勃发展的旅游业》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历程,掌握旅游业的定义和特点,认识旅游活动中的各种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旅游业的发展原因和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旅游业的兴趣和热爱,提高环保意识和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旅游业的发展历程、特点及影响。
教学难点:旅游业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旅游的短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旅游业?旅游业有什么特点?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板书旅游业的特点。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旅游经历,讨论旅游活动中的各种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
三、合作探讨(15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旅游业会蓬勃发展?旅游业对社会经济有哪些影响?2. 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论,并向全班分享。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旅游业的特点、发展原因和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分析旅游业的发展对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2. 调查身边的旅游活动,了解旅游活动中的各种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
教学反思: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案《蓬勃发展的旅游业》(接下里的五个章节)六、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旅游业发展中的成功案例,如我国云南丽江、四川九寨沟等旅游景点的发展对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2. 学生分小组讨论案例中的成功经验及其对其他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启示。
3. 各小组向全班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七、旅游业带来的问题(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旅游业快速发展可能带来的问题,如环境污染、文化冲突等。
2. 学生举例说明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讨论可能的解决办法。
3.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和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八年级地理上册《民俗与旅游》优秀教学案例
(二)过程与方法
1.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共同探究的能力,提高课堂参与度。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从地理、历史、文化等多角度分析民俗与旅游的关系,培养批判性思维。
3. 通过实地考察、访谈等实践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民俗文化,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2. 设计一份旅游资源调查问卷,调查游客对当地民俗文化的了解和认同程度;
3. 分析一份关于旅游业发展对当地经济、社会、环境影响的研究报告。
五、案例亮点
1. 跨学科融合:本教学案例将地理学科与历史、文化等多学科知识相融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民俗与旅游的关系。这种跨学科的融合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还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他们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八年级地理上册《民俗与旅游》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我国八年级地理上册的教学中,《民俗与旅游》是一个融汇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于一体的综合性章节。本章节旨在让学生通过了解我国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同时结合旅游资源,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我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丰富的教学手段,设计了一份优秀的教学案例。
(二)问题导向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我将运用问题导向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思考。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例如,在探讨旅游资源开发对当地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时,可以提出如下问题:“为什么有些地区旅游业发展迅速,而另一些地区却发展缓慢?”“旅游业的发展对当地居民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如何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2024-2025高二物理人教版必修三第十二章章节复习与检测(原卷版) 02
高二物理(人教版2023必修第三册)第十二章章节复习与检测第一部分知识思维导图第二部分章末试题演练班级:学号:姓名: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电功、电功率和焦耳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功率越大,说明电流做功越快,则电路中产生的焦耳热一定越多B.W=UIt=I2Rt=2URt,对任何电路都适用C.U=IR对于纯电阻和非纯电阻电路都适用D.焦耳热Q=I2Rt适用于任何电路2.风能是我国未来开发和利用的重要能源之一,我国已经建成了一些风力发电厂。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风能是可再生资源B .风力发电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C .若空气的密度为ρ,风速为v 时,t 时间通过截面为S 的空气动能为212Stv ρ D .风力发电既经济又环保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 =2Ω。
断开S 后,电压表的读数为3V ;闭合S 后,电压表的读数为2V ,则电源的内阻r 为( )A .1ΩB .2ΩC .3ΩD .4Ω4.如图所示是我国某沿海地区的风力发电站。
已知每台风力发电机的功率为1MW ,该地区平均每天能使风力发电机正常发电的时间约为12小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该地区某城市的用电功率峰值为4000MW ,则需要4000台该风力发电机同时供电B .一台该风力发电机的年发电量约为64.410kWh ⨯C .一台该风力发电机一天的发电量能供一台额定功率为1.2kW 的用电器工作10小时D .若该风力发电站有200台发电机,则年发电量约为98.810kwh ⨯5.电源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向可变电阻R 供电,关于路端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因为电源电动势不变,所以路端电压也不变B .因为U IR =,所以当I 增大时,路端电压也增大C .因为U E Ir =-,所以当I 增大时,路端电压减小D .若外电路断开,则路端电压为零6.电动机的电枢阻值为R ,电动机正常工作时,两端的电压为U ,通过的电流为I ,工作时间为t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动机消耗的电能为UIB .电动机消耗的电能为2I RtC .电动机线圈产生的热量为2I RtD .电动机线圈产生的热量为2U t R7.内阻不可忽略、电动势E 已知的电源按如图所示的电路连接,闭合开关S 1,断开开关S 2,电压表与电流表偏转一定的角度,闭合开关S 2,电压表的示数变为原来的13、电流表的示数变为原来的3倍。
2020智慧树,知到《风景旅游规划》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风景旅游规划》章节测试【完整答案】见面课:如何正确评价风景旅游资源?1、问题: 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17)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为8主类,23亚类及110基本类型。
如果发现本分类没有包括的基本类型时,使用者可自行增加。
增加的基本类型可归入相应亚类,置于最后,最多可增加1个。
选项:A:对B:错答案: 【错】2、问题:卢云亭关于旅游资源的“三、三、六”评价体系属于定量评价。
选项:A:对B:错答案: 【错】3、问题: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17)国家标准,四级、三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优良级旅游资源”。
选项:A:对B:错答案: 【错】4、问题: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17)国家标准,《旅游资源调查报告》的附图可以为《旅游资源图》或《优良级旅游资源图》。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5、问题:伏尔加庄园是一个以俄罗斯文化为主题的庄园,充满着异域风情。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见面课:如何正确量测旅游环境容量?1、问题:旅游区根据不同的产品类型及旅游容量采用不同环境质量标准,对跨两种或两种以上产品类型的旅游区,应采用较高的环境质量标准。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2、问题:人文、自然景观型旅游区其大气环境均应达到GB3095-1996一级标准。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3、问题:旅游容量是指在可持续发展前提下,旅游区在某一时间段内,其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所能承受的旅游及其相关活动在规模和强度上极限值的最大值。
选项:A:对B:错答案: 【错】4、问题:旅游环境容量的量测必须有一个同旅游地承受旅游活动相对应的适当的基本空间标准,这个空间标准的确定是量测的主要难点。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5、问题:国家旅游局规定,旅游区建设过程中必须同时进行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的建设,否则不能营业接待游客。
江苏省旅游条例
江苏省旅游条例2016年江苏省旅游条例《江苏省旅游条例》已于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今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
2月23日下午,省人大、省政府在南京联合召开贯彻实施条例座谈会。
该条例单设旅游公共服务、诚信经营与文明旅游两章,在全国已出台旅游条例的省份中尚属首次。
省旅游局局长秦景安介绍,近10年来,我省年接待境内外游客人数从1.5亿人次增加到5.74亿人次,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4.3%增加到5.5%,旅游的外延和内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为此,即将实施的《江苏省旅游条例》单列“诚信经营与文明旅游”章节,明确要求旅游主管部门建立健全旅游者不文明行为记录制度。
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旅游主管部门可向公安、海关、边检、交通、征信机构等部门通报其不文明行为。
在规范旅游者行为同时,诸多保护旅游者权益的内容也纳入了条例规范范畴,如游客购买到假货或变质商品的,可以要求旅行社赔偿;旅游主管部门需及时发布游客承载量、饭店接待状况等数据信息;网络旅游经营者应提供合法的纸质或电子形式的发票等。
条例还在依规定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基础上,增加“严格控制价格上涨”条款,堵住景区私自涨价的门路。
此外,针对游客投诉较为集中的旅游景区票价只涨不降现象,条例明确,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旅游景区的门票、游览场所等另行收费项目“已收回投资成本的,应当相应降低价格或者取消收费。
”下面是《江苏省旅游条例》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旅游者、旅游经营者和旅游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以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和旅游的资源保护、规划编制、产业促进、公共服务、经营服务以及相关的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省旅游业发展应当遵循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突出地方特色,坚持旅游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相结合,提升旅游品质,倡导健康、文明、环保的旅游方式。
项目一 旅游概述 课件《旅游概论》同步教学(西南交大)
项目一 旅游概述
任务二 旅游的本质
三、旅游是人类高层次的消费活动
当人们在满足日常的衣、食、住、行等需求(生理需求)之后,便自然而然地追求更高 层次的享受,产生外出旅游休闲的需求。在旅游活动中,人们的社交、受尊重、炫耀、自我 实现的需要均可以得到很好的体现和满足。因此,旅游是人们生活需要层次提高的表现,是 一种高层次的消费活动。
(2)旅游者将本国或民族的文化带进来, 对旅游目的地的传统文化产生冲击,结果使 本民族文化逐渐被外来文化所同化。
任务五 旅游的影响
一、旅游对环境的影响
(一)旅游对环境的积极影响
1. 使历史建筑和古迹遗址得到维护、恢复和修整; 2. 使休闲和娱乐场所及相关设施的数量得以增加; 3. 使道路、交通运输服务灯基础设施得以改善; 4. 使旅游接待地区的环境卫生得以重视和维持。
任务五 旅游的影响
一、旅游对环境的影响
(一)旅游对环境的消极影响
1. 对地表和土壤的影响; 2. 对植物、植被的影响; 3.对动物的影响。
巩固练习
1. 什么是旅游?旅游和旅行、迁徙有什么关系? 2. 旅游的特征和类型包括哪些? 3. 旅游对人们生活有什么影响? 4. 旅游对环境有什么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你认为应该怎样控制旅游所带 来的环境污染,才会有更好的效果?
旅游概论
章节结构 项目一 旅游概述 项目二 旅游的历史发展 项目三 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 项目四 旅游业的构成 项目五 旅游市场 项目六 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项目一 旅游概述
旅游是一种愉快而美好的特殊生活,是人类社会 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 技术的创新及其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旅游已经由最 初的享乐活动逐渐发展成一种全民性的现象,成为人 类生活的基本需求和高层次的消费活动,成为一种积 极而健康的社会交往活动,成为一种人们的审美活动 和综合性的审美实践。
高中化学——选修三全册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三全册教案高中化学——选修三全册教案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选修三《有机化学基础》,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命名,理解并掌握有机化学的反应机理和反应类型,为进一步学习和应用有机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本课程包括以下十章内容:第一章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第二章烷烃和环烷烃第三章不饱和烃第四章芳香烃第五章立体化学基础第六章醇、酚、醚第七章醛和酮第八章羧酸及其衍生物第九章胺及其衍生物第十章杂环化合物学时分配如下:第一章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8学时第二章烷烃和环烷烃 6学时第三章不饱和烃 4学时第四章芳香烃 6学时第五章立体化学基础 4学时第六章醇、酚、醚 6学时第七章醛和酮 6学时第八章羧酸及其衍生物 6学时第九章胺及其衍生物 4学时第十章杂环化合物 4学时共计: 50学时三、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讲解、演示、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时,可以借助多媒体、实验设备等手段,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四、实验设计为加深学生对有机化学的理解和应用,设计以下实验:实验一: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和鉴别实验二: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和转化实验三: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鉴定实验四:有机化合物的反应性和机理探究实验五:有机化合物的应用和性能评价五、考核方式采用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实验操作和期末考试等多种方式进行综合考核,以全面了解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情况。
其中,平时作业和课堂表现占20%,实验操作占30%,期末考试占50%。
六、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包括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合成和转化,以及有机化合物的反应性和机理探究。
教学难点是有机化合物的立体化学和复杂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和转化。
七、教学反思与改进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
要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高二学年地理的各章节知识点总结范文(2篇)
高二学年地理的各章节知识点总结范文(一)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1.震前-防震准备-通常以家庭为单元2.震中-避震(1)十几秒预警时间:是跑还是躲,瞬间抉择(2)室内避震-"伏而待定":就地躲避,利用三角空间,蹲或趴下,护住头部。
(3)室外避震-尽量到开阔的空地,降低重心,护好头部。
3.震后-自救与互救(2)保护好呼吸系统,尽量减少体力消耗。
(3)要有顽强的毅力和旺盛的求生意识。
(二)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1.防洪准备2.洪水应急②如果不能逃脱,要借助家中的木制家具或尽可能抓住木板、树干等漂浮物,尽量不让身体下沉,等待救援。
③警惕和防止被毒蛇、毒虫咬伤以及倒塌电杆上电线的电击。
3.洪水中的救助洪水中救助的重点在于互救,因为洪水的发生具有可预报性和一定的滞后性,转移过程中的互救显得尤为重要。
(三)其他自然灾害的自救和预防①风灾自救的重点是不要外出,尽快回家,隐蔽在室内或地下,或野外的低洼处。
②滑坡、泥石流大多发生在持续暴雨后,山区、半山区的村庄,在暴雨过后应格外警惕滑坡现象的发生。
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头部。
泥石流的面积一般不会很宽,可根据现场地形,向未发生泥石流的高处逃避。
在山区扎营,不要选在谷底排洪的通道,以及河道弯曲、汇合处。
③大雾和沙暴均属于大气能见度低的灾害性天气。
如果遇到大雾天气,尽可能减少驾车出行或减速慢行;如果遇到沙暴天气,出行时准备好防风用品,如风镜、口罩等,用以保护眼睛和口鼻。
高二学年地理的各章节知识点总结范文(二)地理是一门专门研究地球的综合科学,它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地球的形成与演化、自然地理现象、人文地理现象等等。
高二学年的地理课程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章节:大地构造与地理环境、全球气候与区域气候、陆地与海洋资源、全球化和区域发展、自然地理系统、城市地理与人口与城市、农业与农村发展、工业与工业区、旅游与文化地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
旅游资源概论(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泰山学院
第一章测试1.旅游资源具有一个客体的基本属性,吸引和效益两大功能。
A:错B:对答案:B2.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是能吸引人们产生旅游动机,可以为旅游业所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一切因素和事物。
A:对B:错答案:A3.旅游资源是旅游资源,与旅游业的关系不大。
A:对B:错答案:B4.旅游资源按照两分法可以分为()两类。
A:人文旅游资源B:自然旅游资源C:乡村旅游资源D:城市旅游资源答案:AB5.旅游资源的共同特点有广域性、区域性、不可移动性等4个特点。
A:错B:对答案:A6.自然旅游资源的特点主要包括天然性、地带性及时限性等。
A:错B:对答案:B7.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中除了人为性、时代性以外,还有()A:文化内涵的丰富性B:天然性C:地带性D:季节性答案:A8.旅游资源的分类原则包括()A:对应性原则B:不同级别或不同系列的类型划分C:共同性与排他性原则D:逐级划分的原则答案:ABCD9.旅游资源的分类依据主要包括成因、属性、功能、时间及其他依据等。
A:对B:错答案:A10.国家标准中将旅游资源分为8个主类、31个亚类、155个基本类型。
A:对B:错答案:A第二章测试1.地质作用是由地质营力引起的,可分为外营力作用和内营力作用。
A:错B:对答案:B2.地球上没有一块岩石始终停留在原来的地方,更没有一种地貌保持着始终如一的形态。
A:对B:错答案:A3.外营力作用也称外力作用,它是地球以内的能,主要是太阳辐射热能引起的。
A:错B:对答案:A4.地质外营力作用主要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A. 成岩作用B. 地震作用C. 岩浆作用D. 断裂作用A:岩浆作用B:地震作用C:成岩作用D:断裂作用答案:C5.风化作用是指由于()等的影响,使地表岩石及矿物物理状态、化学成分在原地发生变化的过程。
A. 温度的变化B. 大气C. 生物D. 水分A:大气B:温度的变化C:生物D:水分答案:ABCD6.地质内营力作用是指由来自地球外部能的影响而形成的,主要由地球自转所产生的旋转能和地球外部放射性元素蜕变产生的热能所引起的作用。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教案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能源的种类和特点,掌握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概念。
2. 使学生理解能源危机的原因和危害,提高节能意识。
3. 引导学生思考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4.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能源的种类和特点2. 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3. 能源危机的原因和危害4. 节能措施5.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重要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能源的种类、特点,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概念,能源危机的危害,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 难点:能源危机的解决办法,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践。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能源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能源危机的实际危害。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利用多媒体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能源危机的新闻报道,引起学生对能源问题的关注。
2. 讲解能源的种类和特点,介绍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概念。
3. 分析能源危机的原因和危害,引导学生思考节能的重要性。
4. 讲解节能措施,让学生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能源。
5. 讲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重要性,探讨如何在实践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6.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能源种类、特点、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概念的理解,以及对能源危机原因、危害、节能措施和可持续发展内涵的掌握。
2. 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对实际案例的分析能力。
3. 提问与回答: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活跃度,以及对问题的理解和回答的准确性。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能源发电站,如太阳能发电站、风力发电站等,让学生直观了解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2.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从业者进行讲座,分享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案例,加深学生对能源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理解。
新时代旅游景区管理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湖南师范大学
第一章测试1.旅游有六大要素—吃住行游购娱,其中“游”是六大要素的核心要素。
()A:对B:错答案:A2.景区核心要素包括( )A:物B:区C:人D:景答案:BCD3.一个景区主要由特定的旅游吸引物(旅游资源)、综合的旅游功能、统一的管理机构、清晰的空间范围以及必要的设施与服务来共同构成。
其中,旅游吸引物和旅游功能是必要保障,必要设施和服务以及空间范围是旅游功能实现的必然手段,统一的管理机构是关键。
()A:对B:错答案:B4.旅游景区有哪些特征( )A:综合统一性B:目标多样性C:利益多元性D:发展动态性答案:ABCD5.旅游景区根据功能、目标和管理方式划分为经济开发型旅游景区和( )A:人文旅游景区B:度假类景区C:观光类景区D:资源保护型旅游景区答案:D第二章测试1.景区管理的客体是旅游资源。
( )A:错B:对答案:B2.景区管理的基础核心目标是( )A:保护景区核心资源B:实现景区可持续发展C:提供优质景区服务,满足游客高品质体验需求D:实现景区的经济效益答案:C3.景区管理的构成要素有景区管理的主体,景区管理的客体,景区管理的背景。
()A:对B:错答案:A4.景区管理的内部环境有( )A:员工素质B:景区管理体制C:景区性质D:游客消费习惯答案:ABC5.景区发展的趋势有( )A:精细化B:标准化C:法制化D:智慧化E:人性化答案:ABCDE第三章测试1.景区产品的核心部分是()。
A:旅游者B:旅游景区管理和服务C:景区吸引物D:景区活动项目答案:C2.景区产品的创新策略不包括()。
A:内涵式提升B:外延式开发C:优化产品组合D:功能创新答案:D3.从游客的角度分析,景区文创产品的意义不包括()。
A:带来经济效益B:增强民族文化自信C:强化文化认同D:拓展旅游体验答案:A4.旅游产品类型按性质分类可以分为()。
A:度假旅游产品B:专项旅游产品C:观光旅游产品D:品牌产品答案:ABC5.景区产品的创新方式有()。
旅行社产品设计课程教学标准
旅行社产品设计课程教学标准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内部真题资料,考试必过,答案附后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与地位旅游原理是我院历史文化旅游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是所有课程的先修课.它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比较系统地了解中外旅游活动的产生和发展概况,能够掌握旅游活动的三要素主体——旅游者;客体——旅游对象物;媒介——旅游业、旅游业的构成、旅游业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效应、旅游业的未来等多方面的问题有比较深刻的了解,使学生掌握旅游学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熟悉该课程的结构体系及重要的概念,能够运用旅游学概论的专业知识分析旅游活动中的各种简单的经济文化现象,能够正确分析相关的主客体之间关系和旅游业发展规律和趋势,为学习其它相关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打下牢固的基础,也为学生在今后从事旅游业经营管理工作奠定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二、课程基本理念1. 以就业为导向,着力造就高素质的高职旅游人才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通过社会调研对历史文化旅游专业所涵盖的岗位进行任务和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并以工作任务为引领实现本课程的结构,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确定本课程的内容.在课程内容组织上,以理论知识“必需够用为度”,实践知识以“实际、实用、实践”为原则,结合导游等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对课程体系进行整合,构建成理论、实践和考核为一体的课程体系目标.总之,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奠定旅游专业理论基础、提升人文素养和底蕴、提高学生的旅游服务和管理职业能力为目标,着力造就高素质的高职旅游人才.2.基于行动导向组织课程教学,突出学生的能力培养通过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学互应,学、做结合,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即综合职业能力,能从容应用于未来的职业中.3.多元化评价方式,促进学生不断发展在评价结构上,突出过程性评价,对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及时进行评价,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在评价方式上,强调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和教师评价并重,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合作、果敢、诚信等良好品质.三、课程设计思路旅游原理是旅游管理专业其他各门课程的基础,本课程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安排在第一学期.只有全面地掌握了旅游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旅游管理专业的其他相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如旅行社管理与实务饭店管理与实务等的深刻内涵特别是在旅游管理中的运用,才能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旅游管理专业的各专业课程学习在旅游知识体系构建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遵循:1教学内容:理论适度,形式多样,注重实践2教材:精心评估,科学选用,认真总结3教学参考:扩充相关资源,促进教学4教学理念:系统掌握基本知识,培养实践能力5教学设计:充分利用“三个课堂”: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实验教学6采用多种考核模式,对课程考核进行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本课程总体目标是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以满足历史文化旅游专业的学生就业与创业发展为导向.我们的人才培养坚持“理论引路、实践为重”的原则,培养目标是:培养职业道德好,理论知识足够,职业技能熟练,综合能力较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通过校内外实践训练,具备从事旅游服务与管理实际工作要求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适应景区、旅行社、文博馆所等主要岗位接待服务与管理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二、分类目标(一)情感与态度目标1.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具有协调工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2.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遵守旅游行业政策法规、尊重目的地国家地区的法律和风俗习惯,维护祖国和民族的尊严;严守国家机密;抵制诱惑,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二)能力目标1.学习该门课程着重掌握旅游学科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以及研究方法,较为全面地认识旅游者、旅游资源和旅游业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认识旅游活动以及由其而引发产生的各种现象与关系的本质.2.通过介绍旅游现象的历史演进与发展现状,探讨旅游发展的基本规律,阐述旅游活动和旅游业的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介绍我国发展旅游的方针和政策,从而使学生对旅游现象和旅游学科有一个概括而全面的认识.(三)知识目标1.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理解旅游的概念、旅游活动的类型和特点,旅游活动产生与发展历史.2.掌握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三大基本要素:主体—旅游者;客体—旅游资源;中介—旅游业.以人类的旅游活动为出发点,以研究旅游三要素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媒体及其相互关系为核心.3.认识旅游活动的影响包括经济、社会文化及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正面、负面影响,以及其他相关问题,如旅游组织、旅游市场问题等.第三部分课程教学内容标准第一章绪论1、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国内外旅游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旅游学的学科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任务和学习方法;明确学习与研究旅游学的意义.2、教学内容:一、旅游原理是怎样一门课.二、旅游专业学生为什么要学习旅游原理.三、如何进行旅游原理学习.第二章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类型1、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作为旅游学研究对象的旅游概念,学会分析并掌握旅游的本质和社会属性,熟悉旅游活动的特点及意义,了解旅游活动类型的划分,了解旅游学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2、教学内容:第一节旅游的概念第二节旅游的本质与社会属性第三节旅游活动的构成与特点第四节旅游的基本类型第五节旅游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第三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1、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会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观察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的发展,认识人类旅行活动和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这一最基本的旅游活动发展规律.2、教学内容:第一节十九世纪中叶以前的旅行发展第二节近代旅游的发展和旅游业的诞生第三节现代旅游的发展第四节中国旅游业的产生与发展第四章旅游者1、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我国旅游统计中对旅游者范围的划定与解释,熟悉国内外旅游统计口径的异同,掌握旅游者产生的条件,了解旅游者的类型的划分目的和方法并熟悉不同类型旅游者的需求特点.2、教学内容:第一节旅游者的传统概念第二节旅游者产生的条件第三节旅游者的旅游动机第四节旅游者类型及其需求特点第五章旅游资源1、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以及旅游资源对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熟悉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了解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认识意义;认识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熟悉其开发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应当遵循的原则,认清开发与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熟悉旅游资源保护工作的实施原则和基本措施.2、教学内容:第一节旅游资源的概念第二节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点第三节旅游资源的评价第四节旅游资源的开发第五节旅游资源的保护第六章旅游业1、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旅游业与传统产业在划定标准上的差异,熟悉旅游业的构成;认识旅游业的涵义、性质及其特点;了解旅游业在推动旅游活动发展中的作用.熟悉旅游业的一般特点,熟悉旅游业主要经营部门的基本常识,掌握旅游产品的概念及其特点.2、教学内容:第一节旅游业的概念与构成第二节旅游业的性质与特点第三节旅行社业第四节饭店业第五节旅游交通业第六节旅游购物业和娱乐业第七章旅游市场1、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旅游市场的概念以及对旅游市场进行划分的原因、意义和常用的划分标准,熟悉全球国际旅游客源和客流的地区分布格局,并能据以分析国际旅游客流的主要流动规律.在了解我国旅游业海外客源市场状况的基础上,熟悉选择海外客源市场时应重点考虑的因素,并能够分析和认识我国旅游业在国际客源市场竞争中存在的问题.2、教学内容:第一节旅游市场概述第二节旅游市场划分第三节全球国际旅游市场第四节中国旅游市场第八章旅游的影响1、教学目的要求:旅游和旅游业的发展将对旅游目的地的经济、社会文化以及环境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其中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通过本章的学习,除了应当熟悉这些影响的基本表现之外,还应了解其产生的基本原因以及决定其程度大小的条件.从而为探讨和认识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途径打下基础.2、教学内容:第一节旅游的经济影响第二节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第三节旅游的环境影响第四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第九章旅游组织与旅游产业政策1、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我国旅游组织的基本状况并了解主要的国际旅游组织,了解旅游产业政策的性质与作用、主要内容,熟悉旅游产业宏观管理与协调的基本手段.2、教学内容:第一节旅游组织第二节旅游产业政策第四部分课程实施建议一、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建议二、教学建议一教学设计思想该课程强化了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阐述,包括对旅游者、旅游业、旅游市场等内容的系统分析,从而一改过去基本知识介绍多,基础理论阐释少的弊端;在教学手段上,将大量增加图片展示和多媒体演示的比例,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在课时安排上,适当压缩分论部分,即侧重选取一些最主要知识进行讲述,而其余部分则可结合学生自学或以读书报告的形式完成,以培养和锻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二课堂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提倡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本课程采用了角色扮演、疑难解答以及案例分析的教学方式.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疑难解答在教学中想方设法让学生“多思”.每一知识点学习后,由学生提出疑问,再由学生回答,如果学生不能正确回答问题,则由主讲教师通过启发式教学方式给出学生正确答案.2.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教学是本课程的主要教学方式,强调了学生自学能力、资料收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自我展现能力的培养.由学生组成小组选取一个角度对某国旅游发展情况做专题探讨,并制作成PPT上台演示研究成果.3.调查访问本课程还注重学生和行业、市场的联系,要求学生在学习了相应章节后通过调查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调查当地旅行社、酒店等旅游企业现状以及对大学生旅游市场调研并根据情况如何合理开发设计旅游产品写出调查报告,以此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交往能力等.三、教学评价建议1.本课程考核方式采用考试方式,采取平时作业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形式.成绩比例:成绩比例:平时成绩占30%,阶段性考核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40%.平时成绩一般包括课堂表现、案例讨论、调查报告、平时作业等形式.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均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等评定,并按对应关系分别计为90分、80分、70分、60分、50分.2.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采取闭卷方式,采取闭卷.试题分为难、中、易三个等级,分别占卷面总成绩的25%、35%、40%.试题类型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与论述题,分别占卷面总成绩的10%、30%、15%、25%、20%左右.每种类型的考试题应有难、中、易的分布.四、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推荐教材:旅游学概论,刘又堂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参考书:1. 林伯明主编,旅游概论,重庆大学出版社2. 马勇编,旅游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3. 刘伟等编,旅游学,广东旅游出版社4. 谢彦君等编,旅游学概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5. 王洪滨主编,旅游学概论 ,中国旅游出版社6. 吴忠军等主编,旅游概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五、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网络教学资源、投影片、视听光盘等多媒体资源,搭建多维、动态、活跃、自主的课程训练平台,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联合兄弟院校开发多媒体课件,努力实现跨校多媒体资源的共享.第五部分附录参考资料:1. 何光暐,中国旅游业 50 年,中国旅游出版社2. 陶汉军编着,旅游学概论,旅游教育出版社3. 魏小安等,中国旅游业新世纪发展大趋势,广东旅游出版社4.孙文昌等编,现代旅游学,青岛出版社。
第十二章旅游从业人员心理素质及要求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添加目录标题 02 旅游从业人员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03 旅游从业人员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04 如何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心理素质
05 旅游从业人员心理素质的评估与反馈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旅游从业人员需要具备耐心和细致的倾听能力,能够认真听取游客的意见和建议,并给予积极 的回应和反馈。
旅游从业人员需要具备灵活应变的能力,能够应对各种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及时采取有效的 措施解决问题。
旅游从业人员需要具备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向游客传达信息,使游客能够更 好地理解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
张等。
情绪管理能力有 助于旅游从业人 员更好地应对工 作压力,提高工 作效率和游客满
意度。
旅游从业人员可 以通过培训和实 践来提高自己的 情绪管理能力, 例如学习放松技 巧、沟通技巧和 应对冲突的策略
等。
沟通能力
旅游从业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与游客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解决游客的问题 和需求。
自我调节:旅游从业人员应具备自我调节的能力,能够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和情绪波动,保持 良好的工作状态。
情绪管理能力
旅游从业人员应 具备的情绪管理 能力,包括自我 调节、应对压力 和保持冷静等方
面的能力。
情绪管理能力对 于旅游从业人员 非常重要,因为 他们需要面对各 种复杂的情境和 情绪刺激,如游 客不满、工作紧
心理辅导与咨询
定期开展心理辅导培训,帮助旅游从业人员了解和应对工作中可能出现 的心理问题。
提供一对一心理咨询,为旅游从业人员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支持和指导。
示范教案(旅游景观的欣赏)
示范教案(旅游景观的欣赏)章节一:旅游景观欣赏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旅游景观的概念和分类。
2. 掌握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旅游景观欣赏能力和审美素养。
教学内容:1. 旅游景观的概念与分类2. 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3. 旅游景观的审美评价教学活动:1. 导入:介绍旅游景观的概念和分类。
2. 讲解:讲解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和技巧。
3. 实例分析:分析具体旅游景观的欣赏角度和特点。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旅游景观的审美评价。
5. 总结:总结旅游景观欣赏的重要性和方法。
章节二:自然景观的欣赏教学目标:1. 了解自然景观的特点和分类。
2. 掌握自然景观的欣赏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自然景观欣赏能力和审美素养。
教学内容:1. 自然景观的特点与分类2. 自然景观的欣赏方法3. 自然景观的审美评价教学活动:1. 导入:介绍自然景观的特点和分类。
2. 讲解:讲解自然景观的欣赏方法和技巧。
3. 实例分析:分析具体自然景观的欣赏角度和特点。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自然景观的审美评价。
5. 总结:总结自然景观欣赏的重要性和方法。
章节三:人文景观的欣赏教学目标:1. 了解人文景观的特点和分类。
2. 掌握人文景观的欣赏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人文景观欣赏能力和审美素养。
教学内容:1. 人文景观的特点与分类2. 人文景观的欣赏方法3. 人文景观的审美评价教学活动:1. 导入:介绍人文景观的特点和分类。
2. 讲解:讲解人文景观的欣赏方法和技巧。
3. 实例分析:分析具体人文景观的欣赏角度和特点。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人文景观的审美评价。
5. 总结:总结人文景观欣赏的重要性和方法。
章节四:城市景观的欣赏教学目标:1. 了解城市景观的特点和分类。
2. 掌握城市景观的欣赏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城市景观欣赏能力和审美素养。
教学内容:1. 城市景观的特点与分类2. 城市景观的欣赏方法3. 城市景观的审美评价教学活动:1. 导入:介绍城市景观的特点和分类。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案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3. 引导学生学习环保法律法规,提高环保素养。
4.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掌握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方法。
二、教学内容:1.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2.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3.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与要求4. 环保法律法规简介5.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案例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意义及方法。
2. 教学难点:环保法律法规的运用,以及如何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融入实际生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理论。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案例。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就环保问题展开讨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实践操作法: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1. 第一课时: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2. 第二课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3. 第三课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与要求4. 第四课时:环保法律法规简介5. 第五课时: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案例分析六、教学内容:1. 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影响2. 我国环境政策的演变3. 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环境保护策略4. 环保技术与创新5. 环保产业的现状与发展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影响,我国环境政策的演变,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环境保护策略。
2. 教学难点:环保技术与创新的应用,环保产业的发展。
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影响,我国环境政策的演变,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环境保护策略。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环保技术与创新的案例,环保产业的发展案例。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就环境问题展开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4. 实践操作法: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了解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
1. 第六课时: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影响2. 第七课时:我国环境政策的演变3. 第八课时: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环境保护策略4. 第九课时:环保技术与创新5. 第十课时:环保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十、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发言、作业等情况。
《黄果树瀑布》教案(活动版)
《黄果树瀑布》精品教案(活动版)章节一:课程导入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黄果树瀑布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激发学生对黄果树瀑布的兴趣。
教学内容:黄果树瀑布的地理位置、特点及旅游价值。
教学活动:1. 播放黄果树瀑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瀑布的外观特点。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黄果树瀑布的了解。
3. 教师简要介绍黄果树瀑布的地理位置和旅游价值。
章节二:瀑布的形成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瀑布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对自然地理知识的兴趣。
教学内容:瀑布的形成原理、地质构造及水文特征。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向学生讲解瀑布形成的原因。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黄果树瀑布的地质构造和水文特征。
3.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章节三:瀑布生态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关注,提高学生对生态保护的意识。
教学内容:黄果树瀑布的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及保护意义。
教学活动:1. 教师展示黄果树瀑布的生态环境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瀑布生态特点。
2. 学生分组调查黄果树瀑布附近的生物多样性,记录不同物种。
3. 各小组汇报调查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章节四:瀑布文化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黄果树瀑布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尊重。
教学内容:黄果树瀑布所在地区的民族文化、传说故事及旅游开发。
教学活动:1. 教师向学生介绍黄果树瀑布所在地区的民族文化特点。
2. 学生分组搜集黄果树瀑布的传说故事,了解瀑布的文化内涵。
3. 各小组汇报搜集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章节五:实践活动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黄果树瀑布的认识。
教学内容:黄果树瀑布的实地考察、旅游攻略及生态保护。
教学活动:1. 教师组织学生参观黄果树瀑布,引导学生关注瀑布的地质、生态及文化特点。
2. 学生分组制定黄果树瀑布旅游攻略,包括交通、住宿、景点等信息。
3. 各小组汇报旅游攻略,教师点评并总结。
章节六:瀑布的地质探究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瀑布的地质结构,提高学生对地质学知识的兴趣。
旅游学概论(第三版)
教材目录
(注:目录排版顺序为从左列至右列 )
教学资源
《旅游学概论(第三版)》配有“旅游学概论(第三版)”数字课程 。
教材特色
一、完善教材体例 修订后的教材架构设计更加合理,章节条目更加顺理到位。同时,进一步使教材体现课程教学重点、教学内 容、学生能力结构以及评价标准有机衔接和贯通; 二、反眺产业发展成就和学术成果 把旅游管理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引入了教材,使教材能够更契合旅游业发展实际; 三、突出产教对接 体现旅游产业发展要求,使教材内容对接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对接旅游行业企业发展对人才规格的要求, 对接旅游企业岗位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同时,使教材对接中国国家职业标准、行业标准; 四、体现应用性、实践性、职业性 加强案例教学和体验式教学内容,进一步充实知识链接、拓展阅读、案例链接等教学小栏目,增加实践教学 内容和实训项目,体现高职教育特色,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2014年7月28日,《旅游学概论(第三版)》入选第一批“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
2014年8月11日,《旅游学概论(第三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
内容简介
《旅游学概论(第三版)》共12章,主要内容包括旅游学概述,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旅游者,旅游资源,旅 游业,旅游市场,旅游对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影响,生态旅游,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业危机管理,旅 游文化,旅游组织等 。
作者简介
郭胜,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处长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学院院长 。
感谢观看
该教材的修订工作由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学院有着教学和实践经验的老师负责。具体编写分工如 下:第一章、第八章、第九章由吴兰桂修订,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由曹培培修订,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 由张红英修订,第十章由朱杰修订,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由郭胜増写。全书由郭胜、曹培培统稿定稿。
《旅游概论》教案
《旅游概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旅游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
2. 让学生掌握旅游活动的主体、客体和媒介要素。
3. 让学生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4. 让学生理解旅游活动的影响因素和旅游政策。
二、教学内容1. 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特点1.1 旅游的定义1.2 旅游的特点1.3 旅游的分类2. 旅游活动的主体、客体和媒介要素2.1 旅游活动的主体2.2 旅游活动的客体2.3 旅游活动的媒介要素3. 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3.1 旅游业的发展历程3.2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3.3 世界旅游业的发展现状4. 旅游活动的影响因素4.1 社会经济因素4.2 自然环境因素4.3 文化因素4.4 政策因素5. 旅游政策5.1 旅游政策的含义和作用5.2 我国旅游政策的主要内容5.3 旅游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基本概念、特点、分类,以及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旅游案例,让学生了解旅游活动的主体、客体和媒介要素。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旅游活动的影响因素和旅游政策。
四、教学安排1. 课时:共4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过程:4.1 第一课时:讲解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4.2 第二课时:讲解旅游活动的主体、客体和媒介要素。
4.3 第三课时:讲解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4.4 第四课时:讲解旅游活动的影响因素和旅游政策。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旅游基本概念、特点、分类的掌握情况。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旅游活动的主体、客体和媒介要素的理解。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旅游活动的影响因素和旅游政策的认识。
4.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旅游概论》知识的掌握。
六、教学内容6. 旅游业的市场结构6.1 旅游市场的概念与构成6.2 旅游市场的细分6.3 旅游市场的需求与供给7. 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营销7.1 旅游产品的概念与分类7.2 旅游产品的开发策略7.3 旅游产品的营销策略8. 旅游服务与管理8.1 旅游服务的要素与质量8.2 旅游服务的管理8.3 旅游企业的运营与管理9. 旅游规划与可持续发展9.1 旅游规划的概念与流程9.2 旅游规划的实施与评价9.3 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10. 旅游伦理与旅游法10.1 旅游伦理的意义与内容10.2 旅游法的基本原则与主要内容10.3 旅游法的实施与监管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业的市场结构、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营销、旅游服务与管理、旅游规划与可持续发展、旅游伦理与旅游法等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6/4
一、经济影响
• 1、旅游的经济特性
– 无形出口产品 – 零散的综合弹性大)
• 2、积极影响
– 促进经济发展
• 增加国家或地区收入 • 缩小地区差别
2020/6/4
– 平衡国际收支
中国家 国际收支
贸易收支 (物质商品出口)
二、环境影响
• 1、积极影响
– 增强环保意识,促进环境改善 – 提供环保资金
• 2、消极影响
– 产生污染物 – 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受到损坏 – 旅游接待设施过度开发和建设,破坏原有自然景观 – 人口密度增大,交通堵塞,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相对
缩小
2020/6/4
三、社会文化影响
• 1、积极影响
– 促进国家、地区间的交往 – 对居民良好的示范效应
• 在制定旅游发展战略过程中,要充分认识 当地传统习惯和社会活动,注意维护地方 特色和文化
2020/6/4
• 行为举止、卫生习惯、经商意识 • 开阔视野、重视教育 • 激发民族自豪感
• 2、消极影响
– 不良的示范效应 – 文化不正当的商品化 – 干扰居民生活
2020/6/4
四、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
• 旅游发展必须考虑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 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道德规范
• 旅游要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成为一个 整体,保持旅游地原有的平衡关系
非贸易收支(保险、旅游等) 资本往来收支
发展
2020/6/4
旅游出口 :
旅游者流动 中国
付款流动
外国(地区)
商品出口:
中国
商品流动 付款流动
外国(地区)
2020/6/4
– 增加就业机会 – 增加政府税收
• 3、消极影响
– 旅游过度超前发展 – 过分依赖旅游经济,影响国民经济稳定 – 物价上涨
202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