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与配体的可逆结合——肌红蛋白与血红蛋白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蛋白质与配体的可逆结合——肌红蛋白与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何川0743095006
蛋白质与配体的可逆结合——肌红蛋白与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的结构
◇ Hb分子近似球形;M.W.=68 000 ◇ Hb由四个亚基组成(二条α亚基和二条β亚 基); ◇ α亚基(141aa)比β亚基(146aa)短,但 都比肌红蛋白链(153aa)短;这主要是因为 末端H螺旋比较短; ◇ 4个血红素分别位于四条多肽链的E和F螺旋 之间的裂隙处,并暴露于分子表面。 ◇ Hb- α和Hb- β及Mb虽然三级结构相似,但 其氨基酸序列却有很大的不同,约只有27个位 置是相同的。
蛋白质与配体的可逆结合——肌红蛋白与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结合氧的协同作用示意图
蛋白质与配体的可逆结合——肌红蛋白与血红蛋白
镰刀状细胞贫血是分子病
• 镰刀状细胞贫血病是血红蛋白分子突变引 起的。
蛋白质与配体的可逆结合——肌红蛋白与血红蛋白
病因: 患者的二条β 链上的N-末端开始的第6位Glu 被Val所取代。Hb-S 比 Hb-A负电荷减少,即电泳 时向正极移动的速率下降。从三级结构上看,由 于β-6-Glu位于分子表面,因此Hb-S表面多了一 疏水侧链,血红蛋白的对氧亲和力和别构性质并 不受此影响,但这一变化显著地降低了脱氧血红 蛋白的溶解度。疏水侧链与其互补链之间通过疏 水作用而沉淀,压迫细胞质膜,使其弯曲成镰刀 形状。用氰酸钾处理镰刀状的红细胞可以防止它 在脱氧状态下形镰成刀状。
氧结合引起的血红蛋白构象变化
• 血红素铁 0.039nm的 微小位移 导致血红 蛋白构象 的改变。
蛋白质与配体的可逆结合——肌红蛋白与血红蛋白
• 氧合血红蛋白和去氧血红蛋白代表不同的构象 态。(T态和R态)
脱氧血红蛋白(紧张态)
ຫໍສະໝຸດ Baidu
氧合血红蛋白(松驰态)
蛋白质与配体的可逆结合——肌红蛋白与血红蛋白
• 氧合导致稳定T态的离子键和盐桥的断裂,血 红蛋白的氧结合过程是一协同过程。
蛋白质与配体的可逆结合——肌红蛋白与血红蛋白
• 血红蛋白4个血红素基分别位于每个多肽 链的E和F螺旋之间的裂隙处,并暴露在 分子的表面。
蛋白质与配体的可逆结合——肌红蛋白与血红蛋白
氧结合引起的血红蛋白构象变化
• 氧合作用显著改变血红蛋白的四级结构。
蛋白质与配体的可逆结合——肌红蛋白与血红蛋白
THE END!
血红蛋白何川0743095006
蛋白质与配体的可逆结合——肌红蛋白与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的结构
◇ Hb分子近似球形;M.W.=68 000 ◇ Hb由四个亚基组成(二条α亚基和二条β亚 基); ◇ α亚基(141aa)比β亚基(146aa)短,但 都比肌红蛋白链(153aa)短;这主要是因为 末端H螺旋比较短; ◇ 4个血红素分别位于四条多肽链的E和F螺旋 之间的裂隙处,并暴露于分子表面。 ◇ Hb- α和Hb- β及Mb虽然三级结构相似,但 其氨基酸序列却有很大的不同,约只有27个位 置是相同的。
蛋白质与配体的可逆结合——肌红蛋白与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结合氧的协同作用示意图
蛋白质与配体的可逆结合——肌红蛋白与血红蛋白
镰刀状细胞贫血是分子病
• 镰刀状细胞贫血病是血红蛋白分子突变引 起的。
蛋白质与配体的可逆结合——肌红蛋白与血红蛋白
病因: 患者的二条β 链上的N-末端开始的第6位Glu 被Val所取代。Hb-S 比 Hb-A负电荷减少,即电泳 时向正极移动的速率下降。从三级结构上看,由 于β-6-Glu位于分子表面,因此Hb-S表面多了一 疏水侧链,血红蛋白的对氧亲和力和别构性质并 不受此影响,但这一变化显著地降低了脱氧血红 蛋白的溶解度。疏水侧链与其互补链之间通过疏 水作用而沉淀,压迫细胞质膜,使其弯曲成镰刀 形状。用氰酸钾处理镰刀状的红细胞可以防止它 在脱氧状态下形镰成刀状。
氧结合引起的血红蛋白构象变化
• 血红素铁 0.039nm的 微小位移 导致血红 蛋白构象 的改变。
蛋白质与配体的可逆结合——肌红蛋白与血红蛋白
• 氧合血红蛋白和去氧血红蛋白代表不同的构象 态。(T态和R态)
脱氧血红蛋白(紧张态)
ຫໍສະໝຸດ Baidu
氧合血红蛋白(松驰态)
蛋白质与配体的可逆结合——肌红蛋白与血红蛋白
• 氧合导致稳定T态的离子键和盐桥的断裂,血 红蛋白的氧结合过程是一协同过程。
蛋白质与配体的可逆结合——肌红蛋白与血红蛋白
• 血红蛋白4个血红素基分别位于每个多肽 链的E和F螺旋之间的裂隙处,并暴露在 分子的表面。
蛋白质与配体的可逆结合——肌红蛋白与血红蛋白
氧结合引起的血红蛋白构象变化
• 氧合作用显著改变血红蛋白的四级结构。
蛋白质与配体的可逆结合——肌红蛋白与血红蛋白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