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发性有机物的气相光解及光催化降解研究

合集下载

光催化降解voc

光催化降解voc

光催化降解voc光催化降解VOC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指在室温下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常见的VOC包括甲醛、苯、甲苯、二甲苯等。

由于VOC的挥发性和毒性,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降低VOC的排放已成为环保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光催化技术是一种利用光能量和催化剂协同作用的环境治理技术,通过光催化反应可以将有机污染物分解为无害物质。

在光催化降解VOC过程中,主要涉及以下几个环节:光能吸收、催化剂激发、活性氧物种生成和有机污染物降解。

光能吸收是光催化反应的关键步骤。

光能可以通过吸收VOC分子的电子跃迁,将其激发到高能级。

这一过程需要合适的光源,常用的光源有紫外光、可见光和太阳光等。

其中,紫外光具有较高的能量,能够激发更多的VOC分子,但其应用受到限制。

可见光具有较低的能量,应用广泛,但其激发的VOC分子较少。

太阳光作为一种自然光源,能够提供较为稳定的光能,但其强度和波长分布会受到天气和季节等因素的影响。

催化剂在光催化反应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催化剂能够吸附VOC分子,提高其光催化反应的效率。

常用的催化剂包括二氧化钛(TiO2)、二氧化锌(ZnO)等。

二氧化钛是最常用的催化剂之一,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和化学稳定性。

二氧化锌也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但其光催化反应速率较慢。

此外,还有一些新型的催化剂,如半导体量子点、金属有机骨架等,具有更高的光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光催化反应中,催化剂的激发状态是实现VOC降解的关键。

催化剂吸收光能后,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带,形成电子空穴对。

电子空穴对能够与VOC分子发生反应,生成活性氧物种。

活性氧物种具有较高的氧化能力,可以将VOC分子氧化为无害物质,如CO2、H2O 等。

此外,催化剂的表面活性也会影响光催化反应的效果。

合适的表面形貌和结构可以增加催化剂的表面积和活性位点,提高其光催化活性。

光催化降解VOC技术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光催化反应是一种非接触式的处理技术,无需直接接触有机污染物,避免了二次污染的可能。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进展_刘沙沙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进展_刘沙沙
Research Advance in Remediation Techniques for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Contaminated Soil LIU Sha-sha et al ( South China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MEP,Guangzhou,Guangdong 510655) Abstract Based on reviewing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the research advances in remediation for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contaminated soil at home and abroad were summarized,which include the physical / chemical remediation,bioremediation and co-remediation.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were elaborated,the application prospect was forecasted,which will provide basis for carrying out VOCs contaminated soil prevention work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Contaminated soil; Remediation
40 卷 12 期
刘沙沙等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7131
量过高会降低光降解速率; 有机质含量越高,石油在土壤表 面的光降解速率越慢; pH 对石油的光降解速率没有明显的 影响。

化工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分析

化工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分析

化工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分析发布时间:2022-10-08T01:45:19.834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第11期作者:宋婷婷[导读] 随着国民经济稳步前进,化工行业已然进入发展的高峰期,其生产规模日益扩大,宋婷婷国能新疆化工有限公司 831400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稳步前进,化工行业已然进入发展的高峰期,其生产规模日益扩大,为国民经济的增长贡献了积极的作用。

但化工行业的长期发展中,也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化工产业在生产制造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向周遭环境中排放有毒有害的气体和挥发物,给空气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特别是挥发性物质的排放,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严重,因此化工企业应该提升对有机废气的治理力度,根据挥发性有机物特点设置一些治理方案,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化工生产挥发性有机物的治理效果。

本文首先分化工领域常使用的VOCs治理技术析,其次探讨防治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问题的方式,以期对相关研究产生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化工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分析1化工领域VOCs的生成情况1.1来源化工领域排放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烷烃、醇、芳香烃、卤代烃等苯系化合物,这些组分都属于我国化工领域中具有工业VOCs 排放特点的成分,优化化工企业运行过程中,主要涉及石油炼制工作、有机化工生产等内容,在此过程中,会导致VOCs排放量增多、成分也会随之变得复杂,可能会给人体健康以及周边大气环境质量产生较大的负面性影响。

1.2产生情况化工企业在装卸物料、运输物料、处理化工生产污水时,这些VOCs废气会在并未经过采集处理的情况下,直接排放到周边大气环境中,会对空气质量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现在我国政府、地方政府已经针对这种问题出台了一些排放挥发性有机物的标准,化工企业应该提升对VOCs废气的收集治理、统一排放的管理力度。

对于存在于VOCs的物料投料口以及化工生产车间,化工企业应该进行密闭式管理,将排空废气收集在一起,统一进行挥发性污染物治理工作。

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技术研究进展及探讨

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技术研究进展及探讨

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技术研究进展及探讨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指在常温常压下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其主要来源包括工业生产、交通尾气、油漆涂料、化学品生产等。

这些化合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VOCs治理技术一直是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本文将对VOCs治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和探讨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VOCs的危害VOCs具有高挥发性和毒性,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

长期暴露在VOCs环境中容易导致呼吸道疾病、免疫系统紊乱、甚至诱发癌症。

同时VOCs还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二、VOCs治理技术研究进展1.物理吸附技术物理吸附技术是利用吸附剂吸附VOCs,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分子筛等。

物理吸附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效果稳定等优点,但是存在着吸附剂再生困难、废气处理成本高等缺点。

2.化学氧化技术化学氧化技术主要包括催化氧化和非催化氧化两种方式,通过氧化降解VOCs。

催化氧化技术具有高效、能耗低等优点,但催化剂的选择和稳定性是一个挑战;非催化氧化技术虽然操作简单,但是对VOCs的选择性较差。

3.生物治理技术生物治理技术利用生物反应器中的微生物降解VOCs,具有处理效率高、成本低、对VOCs选择性较好等优点。

但是生物反应器中的微生物对环境条件要求严格,对VOCs的适用范围有限。

4.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通过选择性透过膜的方式分离VOCs,具有操作简单、节能环保等优点。

但是目前膜材料的制备和膜分离工艺的优化仍需进一步研究。

5.催化还原技术催化还原技术是利用还原剂还原VOCs,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等优点。

但是对还原剂的选择和处理后的废弃物处理仍是一个问题。

三、VOCs治理技术的探讨1.多技术联合应用目前针对VOCs治理技术的研究多集中在单一技术的研究上,很少有多技术联合应用的研究。

实际废气排放中VOCs的种类繁多,不同的VOCs可能需要不同的处理技术,多技术联合应用可能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论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控制问题和其对策的研究及监测技术的新发展

论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控制问题和其对策的研究及监测技术的新发展

论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控制问题和其对策的研究及监测技术的新发展摘要: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复合型大气污染的重要前体物,控制VOCs排放是减少灰霾和光化学烟雾的有效措施。

但一直以来,中国对VOCs的管控略显不足,还存在监测未常态化、监测方法不系统、排放源成分谱研究不足、法规滞后、排放标准不健全和管理模式需更新升级等突出问题。

关键词:VOCs;监测技术;监管对策;发展前言: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是空气中普遍存在且组成复杂的一类有机污染物的统称,严重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VOCs在以臭氧、细颗粒物和酸雨为特征的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中扮演重要角色,是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

VOCs污染已然成为困扰我国环保的新问题,日益受到研究与关注。

1中国VOCs管控存在的基本问题1.1 监测未常态化,控制VOCs排放的前提,首先是要对VOCs排放量进行有效监测。

“国十条”明确要求“建立环渤海包括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区域联防联控机制”。

然而,目前VOCs尚未纳入我国常规监测项目,已有的VOCs监测站点的设置主要以行政区划为单元,且集中在中东部地区,不利于掌握区域VOCs污染扩散的特征和主要污染源的排放情况。

目前,除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研究较为深入以外,我国对其它地区VOCs污染状况的监测甚少。

1.2 监测方法不系统,准确的VOCs监测结果对于深入了解VOCs浓度水平、时空分布和化学反应机理,制定和评估各项减排措施实施效果至关重要。

然而,目前我VOCs监测分析结果的可靠性面临两方面的挑战:(1)在开展 VOCs监测工作中,采用的方法多样化,目标化合物也不一致;目前已有的VOCs分类的标准方法为SUMMA罐和吸附管采样,分析方法的目标化合物种类十分有限,难以反映监测区域 VOCs的污染特征和状况;(2)基于国内监测方法的薄弱现状,相关标准方法往往不同程度地照搬国外标准方法,而国外VOCs污染水平及监测目标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国外标准方法在国内应用的局限性。

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机理研究

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机理研究

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机理研究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有机污染物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对水环境和大气环境都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作为一种高效、低成本、环境友好的处理技术,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逐渐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

本文将从光催化的基本原理、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机理以及影响光催化效果的因素等几个方面探讨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机理研究。

首先,光催化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能激发催化剂表面的电子,使其进入活化状态,从而促使化学反应的进行。

在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过程中,光照条件下催化剂表面的光生激活的电子会和催化剂表面吸附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电子转移,激活的电子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促使有机污染物分子的氧化降解。

常用的光催化剂主要有二氧化钛、半导体材料等。

其次,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机理是光催化降解过程中的核心问题。

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主要包括氧化降解、氢化降解和可选择性降解等不同的机理。

在光催化降解过程中,有机污染物分子通过与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活化的精氧基团和自由基发生反应,从而实现有机污染物的氧化降解。

此外,光催化降解中还可能发生光解和光催化剂表面酸碱特性变化等过程,进一步促进有机污染物的降解。

不同的有机污染物具有不同的分子结构和性质,导致其降解过程也存在差异。

在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中,还有一些影响光催化效果的关键因素需要考虑。

首先是光照条件,光照强度和波长会影响光催化反应的速率和效果。

通常情况下,较强的紫外光照射会提高催化剂表面激活电子的数量,从而增加有机污染物的降解速率。

其次是催化剂的选择和性质,不同的催化剂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果有明显的差异。

比如,二氧化钛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被广泛用于有机污染物的降解。

此外,催化剂的表面积、孔结构、晶体形貌等因素也会影响光催化效果。

另外,催化剂的寿命和稳定性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催化剂的老化和失活会影响催化效果。

最后是溶液的条件,如pH值、温度、氧气含量等也对光催化降解过程有一定影响。

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作的思考探究

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作的思考探究

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作的思考探究【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作的现状和挑战。

首先分析了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问题,指出治理工作的重要性。

随后探讨了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作所面临的难点和挑战,以及关键的技术手段。

通过国内外案例分析,总结了治理工作的启示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文章旨在为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作、现状分析、重要性、难点、挑战、关键技术、案例分析、启示、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指在常温下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它们来自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农业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化学品使用等多种渠道。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不断增加,已成为当前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问题。

挥发性有机物具有高毒性和易燃性,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据统计,VOCs是引发城市大气污染和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同时也是导致室内空气污染和臭氧层破坏的元凶之一。

对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和治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在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面临着技术不成熟、管理不规范、监测手段落后等难题。

加强对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作的研究和探索,找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解决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分析国内外的案例,总结关键技术和可行的解决方法,为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研究旨在对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作的现状进行客观评估,深入分析其影响因素和制约因素,从而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通过对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作的探索与思考,旨在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推动我国环境治理水平的提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最终目的是为建立有效的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作体系,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为改善环境质量和保障公众健康作出应有贡献。

光催化反应的机理及应用研究

光催化反应的机理及应用研究

光催化反应的机理及应用研究光催化反应即利用光能和半导体材料的特性来进行化学反应,在研究和应用领域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热门的领域。

光催化反应具有易于实现、环境友好、反应速率快等优势,极大地推动了现代化学科学的进展。

本文将探讨光催化反应的机理原理,以及在制备污水处理和有机物分解领域的应用研究。

一、光催化反应的机理原理光催化反应的核心是半导体催化剂的催化作用,即光生电子与空穴在半导体中的运动和间接带的电荷转移。

在半导体催化剂的表面,通过光子激发,光生载流子被产生出来,这些载流子可以穿过溶液或气体相,从而发起催化反应。

在这里,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光催化反应的原理。

在光催化反应中,光子在物质中传播,相互作用和反应。

在半导体催化剂表面上,光子被吸收后将光能转化为电子能量,并被激发成一个电子。

这个电子能够氧化空气中的H2O,从而形成OH官能团。

同时,也能脱除溶解在水中的一些有机污染物分子中的电子,从而形成碳中间体,最终这些有机物会转化为CO2和H2O。

这样的光学反应一般分为如下几个步骤:1、激活带的产生:在光催化剂表面上,光子能够激发出载流子,这些载流子分为电子和空穴。

在光照下,电子和空穴不能被回收,开始在催化剂表面运动。

2、电子孔对的形成:当处于光照状态下时,相邻的电子和空穴可以在半导体表面发生相互作用和复合,从而形成电子孔对。

3、活性氧的生成:电子和孔在半导体表面相互作用,形成一些活性的化学物质,其中包括活性氧分子等,这些物质十分容易在水中攻击其他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

4、有机废物降解:因为活性氧和其他化学物质的存在和作用,一些有机物的能量级会被提升,从而展开化学反应,最终被降解、去除。

二、光催化在污水处理方面的应用现代城市和工业化进程中存在大量由各种化学物质和有机物污染造成的废水,这些废水污染严重影响到环境保护和人类的健康。

光催化技术应运而生,成为一种高效、低成本的废水处理技术。

光催化处理废水技术中,对催化剂的选择尤为关键,开发和制备出高效催化剂具有重要意义。

光降解技术

光降解技术

光降解技术光降解技术是一种利用光能将有机废水或废气中的有机物质降解为无害物质的技术。

它是一种环保、高效的废水处理方法,已经在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中得到广泛应用。

光降解技术的原理是利用特定波长的光线照射有机物质,通过光-物质相互作用,使有机物质分解成小分子或无机物质。

光降解技术主要包括光催化降解和光解降解两种方式。

光催化降解是指在光照射下,通过光催化剂的作用,将有机物质氧化分解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

常用的光催化剂有二氧化钛、氧化锌等。

光催化降解技术具有反应速度快、降解效果好、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空气净化和有机废气处理等领域。

光解降解是指利用光照射下有机物质分子发生光解反应,将其分解成小分子或无机物质。

光解降解技术主要应用于有机废气处理领域,如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降解。

通过选择合适的光解降解材料和光源,可以高效地将有机废气转化为无害物质,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光降解技术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它是一种无需添加化学药剂的方法,避免了传统废水处理方法中可能产生的二次污染问题。

其次,光降解技术对于大部分有机物质都具有很好的降解效果,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此外,光降解技术具有操作简单、能耗低等特点,适用于不同规模的废水处理和废气净化工程。

然而,光降解技术在应用中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光降解技术对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要求较高,如果光照条件不足,降解效果可能会受到影响。

其次,光降解技术对于某些有机物质的降解效果相对较差,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此外,光降解技术的设备和材料成本较高,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以促进其在工业应用中的推广和应用。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正在不断改进光降解技术。

一方面,他们通过改进光催化剂的性能,提高光催化降解的效率和稳定性。

另一方面,他们研究和开发新型的光解降解材料和光源,以提高光解降解的效果和适用范围。

此外,研究人员还在探索光降解技术与其他废水处理方法的结合,以实现更高效、更经济的废水处理。

气相光催化氧化降解卤代烃的研究

气相光催化氧化降解卤代烃的研究

气相光催化氧化降解卤代烃的研究引言近年来,卤代烃的大量排放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开展降解卤代烃的有效方法的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气相光催化氧化技术作为一种潜在的治理污染物的方法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关于气相光催化氧化降解卤代烃的研究进展,并探讨其工艺、机理以及应用前景。

1. 气相光催化氧化技术的原理气相光催化氧化技术是一种利用光催化材料催化氧化有机污染物的方法。

该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在光照条件下,光催化剂吸收光能并激发电子,从而生成高度活跃的自由基或电子-空穴对。

这些活性物种可以与有机污染物发生氧化反应,将其降解为无害的物质。

常见的光催化剂包括二氧化钛(TiO2)、二氧化锌(ZnO)等。

气相光催化氧化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无二次污染以及能耗低等优点,在有机废气治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 气相光催化氧化降解卤代烃的工艺研究2.1 光催化剂的选择与制备光催化剂的选择是进行气相光催化氧化降解卤代烃研究的关键之一。

目前广泛研究的光催化剂主要包括TiO2和ZnO等。

其中,TiO2因其优良的光催化性能广泛应用于该技术中。

制备光催化剂的方法包括溶胶-凝胶法、水热合成法等。

2.2 光催化反应条件的优化在气相光催化氧化降解卤代烃的研究中,光催化反应条件的优化对反应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常用的优化条件包括光照强度、反应温度、催化剂浓度以及卤代烃浓度等。

通过调节这些条件,可以提高催化剂的利用效率,加快卤代烃的降解速率。

2.3 卤代烃的降解效果评价为了评估气相光催化氧化降解卤代烃的效果,需要确定一些评价指标。

常用的指标包括降解率、TOC(总有机碳)去除率以及降解产物的种类和浓度等。

这些指标可以评估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为工艺改进提供依据。

3. 气相光催化氧化降解卤代烃的机理研究3.1 光生电荷的产生与传递光催化剂在光照条件下通过吸收光能激发电子,形成正向空穴和负向电子。

光生电荷的产生和传递是气相光催化氧化降解卤代烃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技术研究进展及探讨

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技术研究进展及探讨

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技术研究进展及探讨1. 引言1.1 研究背景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指在常温下易挥发成气体状态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广泛存在于涂料、油漆、清洁剂、汽油等各类工业产品和生活用品中。

大量的VOCs排放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诸如对臭氧层的破坏、雾霾的形成、致癌物质的释放等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目前,全球范围内VOCs的排放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环境问题。

随着国内外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相关法规的不断完善,VOCs治理技术也日益成熟和多样化。

各种新型的治理技术不断涌现,包括物理治理技术、化学治理技术、生物治理技术等,各具特点和优势。

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难点,如治理成本高、技术难度大、效果难以保证等问题,亟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对VOCs治理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对于促进我国VOCs治理技术的发展,提升治理效率和治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VOCs的来源及危害、常见的VOCs治理技术、物理治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化学治理技术的研究进展、生物治理技术的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和分析,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决策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一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有机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通常来自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家庭用品和化妆品等多个方面。

VOCs对大气和水质造成污染,同时也会引发空气中的细颗粒物形成和光化学反应,加剧空气污染的程度。

针对VOCs的治理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对于减少大气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护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VOCs治理技术的进展,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各种治理技术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和效果,为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VOCs治理技术的研究进展,以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提高环境质量,保障人类健康。

仅仅依赖于政府的监管和规范已经不足以解决VOCs污染问题,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治理技术,实现VOCs的有效控制和减排。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物的生物降解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物的生物降解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一类常见的有机污染物,包括苯、甲苯、乙苯、氯代烷烃、酮类等。

它们通过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石油炼制等活动释放到空气中,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威胁。

因此,寻找有效的方法来清除VOCs成为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近年来,生物降解技术逐渐受到重视。

本文将介绍VOCs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包括生物降解的机理、常见的生物降解剂以及适用于不同VOCs的生物降解剂。

一、生物降解的机理生物降解指的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毒或低毒的物质。

生物降解的机制主要包括:吸附—沉积、酶作用、生物转化和微生物自净。

当有机污染物进入微生物细胞时,污染物首先通过吸附—沉积作用附着在微生物表面。

然后,微生物分泌特定的酶来消化有机污染物,将其转化为较小的无机分子。

其中,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是生物降解污染物的核心过程。

呼吸过程中,微生物将有机化合物中的电子(能量)转移到氧化剂上,生成CO2、H2O等无机物。

二、生物降解剂1、生物膜法(Biofiltration)生物膜法是将有机气体通过生物膜床来处理。

在生物膜中,微生物在床内填充的压板或填料表面上形成生物层,过滤空气中的有机物质。

由于污染物在过滤器内停留较长时间,因此,生物膜法对于低浓度VOCs的处理效果更好。

想要达到更高的效果,需要控制过滤速率和湿度。

2、生物吸附法(Biosorption)生物吸附法是通过微生物的吸附能力物理去除VOCs。

微生物表面的细胞壁具有与有机物物质亲和力,吸附在细胞表面上。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生物质的选择以及吸附剂量等参数的控制。

3、生物过滤法(Biofiltration)生物过滤法是将VOCs通过床层(通常是木屑和土壤)架设的过滤器中,微生物利用各种有机物对有机污染物进行生物降解。

和生物膜法类似,生物过滤法对低浓度VOCs的处理效果更好。

与此同时,需要注意控制床层的厚度以及通风的速率。

三、适用于不同VOCs的生物降解剂1、苯苯是一种具有致癌性的VOCs。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废气治理技术在毕业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废气治理技术在毕业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温馨小提示: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关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废气治理技术在毕业设计中的应用研究》的文章,文章是由本店铺通过查阅资料,经过精心整理撰写而成。

文章的内容不一定符合大家的期望需求,还请各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下载。

本文档下载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任意改写,从而已达到各位的需求。

愿本篇《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废气治理技术在毕业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能真实确切的帮助各位。

本店铺将会继续努力、改进、创新,给大家提供更加优质符合大家需求的文档。

感谢支持!(Thankyou for downloading and checking it out!)《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废气治理技术在毕业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一、引言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一类具有挥发性和毒性的有机物质,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制药等行业。

在生产过程中,VOCs废气的排放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据统计,VOCs废气排放已经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态环境的稳定。

因此,研究VOCs废气治理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生产过程中VOCs废气排放问题日益严重。

VOCs废气具有毒性、挥发性和难降解性,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

政府高度重视VOCs废气治理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标准,如《大气污染防治法》、《石油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等,对VOCs排放进行了严格限制。

在此背景下,研究VOCs废气治理技术显得尤为迫切。

研究意义VOCs废气治理技术的研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减少大气污染。

VOCs废气是导致雾霾、光化学烟雾等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研究治理技术有助于降低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

(2)保护人体健康。

VOCs废气中含有的有机溶剂具有毒性和刺激性,长期暴露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研究治理技术有助于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

(3)促进绿色发展。

污水处理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去除技术

污水处理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去除技术
02
VOCs去除是污水处理中的重要环 节,对于改善水质、保护环境和 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目的
研究高效、低成本的VOCs去除技术 ,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探索VOCs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迁移、 转化和降解机制,为实际应用提供理 论支持。
研究意义
为污水处理行业提供技术支持,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
厌氧生物处理
利用厌氧微生物在无氧环 境下分解有机物,产生沼 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同 时去除挥发性有机物。
物理处理技术
吸附法
蒸馏法
利用吸附剂(如活性炭、沸石等)吸 附挥发性有机物,达到去除效果。
通过加热使挥发性有机物与水蒸气一 同蒸发,冷凝后收集去除。
萃取法
利用萃取剂与挥发性有机物进行萃取 分离,常用的有液-液萃取和固-液萃 取。
未来,高级氧化技术将与生物处理技 术相结合,形成更为高效、经济的处 理工艺,为污水处理厂的稳定运行和 达标排放提供有力保障。
06
结论
研究成果总结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污水处理 中的重要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 造成严重影响。
活性炭吸附是一种常用的VOCs去除 技术,具有高效、稳定和易于操作等 优点。
技术选择原则
处理效果优先
选择处理效果好的技术,确保挥发性有机物 能够得到有效去除。
成本效益考虑
在满足处理效果的前提下,优先选择成本较 低、经济效益较高的技术。
技术成熟度
选择经过实践验证、技术成熟可靠的技术, 降低运行风险。
环境友好性
优先选择对环境影响小的技术,减少二次污 染。
应用场景与条件
01
污水处理规模
03
排放标准
04
根据污水处理后的排放标准选择 技术,如需要达到严格的排放标 准,可能需要采用处理效果更好 的技术。

光催化剂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光催化剂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光催化剂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引言光催化剂是一种能够在光照下催化化学反应的材料。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光催化剂的研究与应用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重点介绍光催化剂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并按照不同的环境污染类型进行分类。

一、光催化剂净化空气中的有机物污染1. 光催化剂降解挥发性有机物挥发性有机物是大气中主要的污染物之一,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光催化剂可以通过光解、氧化等方式将挥发性有机物降解为无害的物质。

例如,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可以利用紫外光催化降解苯、乙醇等有机物,有效净化空气中的有机物污染。

2. 光催化剂去除空气中的甲醛甲醛是空气中常见的有毒挥发性有机物,对人体呼吸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严重危害。

光催化剂的应用可以使甲醛得到光催化降解,从而减少其对人体的危害。

研究表明,二氧化钛和氧化锌光催化剂可以有效催化降解甲醛。

二、光催化剂处理水体污染1. 光催化剂降解有机物污染水体中的有机物污染是造成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光催化剂可以利用光能进行光催化降解,将有机物降解为无害物质。

比如,使用钛酸锶钡、氧化镉等光催化剂可以有效降解水体中的有机染料、杀虫剂等有机物污染物。

2. 光催化剂氧化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水体中存在的重金属污染是一种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和水生态系统的污染形式。

光催化剂可以通过氧化反应将重金属离子转化为低毒、难溶于水的状况,或催化将重金属离子沉积成颗粒状沉淀物。

以氧化锌为催化剂进行光催化氧化反应可以有效去除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

三、光催化剂在固体废物处理中的应用1. 光催化剂处理有机废物固态有机废物的处理一直是环境保护的重要问题。

光催化剂可以在光照下催化有机废物的燃烧和氧化。

例如,光催化剂可以用于处理塑料、橡胶等有机废物,将其催化分解为无害物质。

2. 光催化剂处理重金属废物固态重金属废物的处理和回收一直是困扰环境保护的难题。

光催化剂可以通过催化反应将重金属离子还原成为金属纳米颗粒,然后进行回收利用。

大气环境中挥发性有机物对湖泊水质的影响研究

大气环境中挥发性有机物对湖泊水质的影响研究

大气环境中挥发性有机物对湖泊水质的影响研究大气环境中挥发性有机物是指在常温常压下具有较高蒸发性的有机化合物。

它们来自于工业和农业活动、交通尾气以及自然源的排放。

挥发性有机物的释放对于大气质量和人类健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对湖泊水质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首先,大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可通过湖泊表面的沉降进入水体。

这些有机物在水中溶解,并可能通过降雨和水流进一步进入湖泊底部。

挥发性有机物的沉降会导致湖泊水体中有机物含量的增加,进而影响水质。

大量的有机物进入湖泊后,可能导致水体中的氧气耗尽,影响湖泊中的生态系统。

此外,挥发性有机物在水中的降解速度往往较慢,可能会对湖水生态系统产生持久的影响。

其次,挥发性有机物的沉降也会影响湖泊的水色。

一些挥发性有机物本身具有颜色,当它们进入湖泊后,会导致湖水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色彩变化。

这种影响可能不仅仅是视觉上的,还可能对光照条件和水生生物的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

湖泊水色的变化也可能影响到湖泊的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

此外,挥发性有机物的降解会引发湖泊水体中的化学反应,产生一些有害化合物。

例如,挥发性有机物和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发生反应,可能会导致富营养化现象,促进藻类的大量繁殖。

过度的藻类繁殖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造成湖水富氧条件不足,影响湖泊的生态平衡。

同时,一些挥发性有机物在水中经过光解、氧化等反应也会产生一些有毒的亚产品,如致癌物质亚硝胺等。

这些有害化合物对湖泊水质和生态系统都是一种威胁。

另外,挥发性有机物的存在还可能对湖岸带的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

湖岸带是湖泊与陆地之间的过渡地带,是众多生态系统之间的交汇点。

大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会随着气流扩散到湖岸带,对湖泊边缘生态系统的健康产生直接影响。

一些有害的挥发性有机物可能对湖岸带的植物生长产生毒害作用,导致植被减少;同时,它们也可能通过食物链的传递,积累到湖泊岸线的动物身体中,威胁动物的生存和繁殖。

为了研究挥发性有机物对湖泊水质的影响,科学家们通过监测大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和湖泊水质的变化,建立了相关的数学模型。

光催化技术在空气净化中的应用研究

光催化技术在空气净化中的应用研究

光催化技术在空气净化中的应用研究光催化技术是一种利用光照下催化剂的作用,实现气体净化和污染物降解的技术。

它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空气净化领域,具有高效、环保、无毒等特点。

本文将探讨光催化技术在空气净化中的应用研究。

一、光催化技术原理光催化技术基于催化剂对光照的敏感性,催化剂能够通过光照激发电子跃迁,形成活性的电子空穴对。

这些活性电子和空穴对能够与周围的氧气和水蒸气发生反应,产生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从而降解有机物、氧化有害气体。

二、光催化技术在空气净化中的应用光催化技术在空气净化中的应用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VOCs的降解VOCs(挥发性有机物)是空气中主要的污染源之一,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光催化技术可以有效降解和氧化VOCs,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

研究表明,使用合适的光催化材料,并在合适的光照条件下,可以将VOCs的浓度降低到可接受的范围。

2. 空气中有害气体的去除除了VOCs,空气中还存在着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对空气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光催化技术可以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这些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

研究者们通过实验发现,在光催化反应过程中,可以显著降低这些有害气体的浓度。

3. PM2.5的降解PM2.5是目前空气污染中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的危害。

传统的空气净化方法对PM2.5的去除效果有限。

而光催化技术可以通过氧化和光解作用,将PM2.5颗粒降解为较小的颗粒,从而提高其去除效率。

三、光催化技术的优势与挑战光催化技术在空气净化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1. 优势光催化技术具有高效、环保、无需添加过多化学药剂等优势。

通过光照下的催化反应,可以有效降解污染物,减少二次污染。

2. 挑战光催化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一些挑战。

首先,催化剂的选择和催化效率是一个关键问题。

不同催化剂对不同污染物的降解效果存在差异。

其次,光催化反应需要适量的光照,而光照强度和时间对反应效果有一定影响。

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技术研究进展及探讨

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技术研究进展及探讨

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技术研究进展及探讨1. 引言1.1 背景介绍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指在常温下易挥发蒸发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广泛存在于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油漆涂料、印染工艺、化学品生产等过程中。

VOCs的排放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还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

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VOCs环境中,会导致头痛、呼吸困难、肺功能损害甚至引发癌症。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VOCs排放量逐年增加,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日益严重。

研究VOCs治理技术成为迫切的需求。

通过技术手段有效降低VOCs的排放量,保护环境、维护人类健康,是当前环境领域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关注的研究方向。

本论文将就VOCs治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及探讨展开深入分析,旨在全面了解VOCs污染问题,并探讨各种治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为今后在VOCs治理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以上内容为背景介绍部分,字数达到要求】1.2 研究意义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一种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的污染物,在大气中的存在对空气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VOCs的排放量不断增加,使得VOCs治理技术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研究VOCs治理技术的意义在于探索有效的方法来减少VOCs的排放和污染,保障人类健康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通过研究VOCs治理技术,可以提高空气质量,减少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保护生态环境。

VOCs治理技术的研究也有助于推动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工业结构调整和提升企业竞争力。

深入探讨VOCs治理技术的研究意义重大且具有实践价值,将有助于推动相关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研究意义结束】1.3 研究目的目前,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问题已经成为环境保护领域的热点之一。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VOCs排放量不断增加,对大气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研究和开发有效的VOCs治理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技术进展及政策探析

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技术进展及政策探析

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技术进展及政策探析摘要: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形成PM2.5和O3的重要前体物,与SO2、NOx、颗粒物的污染控制相比,VOCs的污染治理相对薄弱,已成为目前我国大气环境治理的短板。

介绍了VOCs的定义、来源、种类及危害;分析了近十年来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制定的VOCs治理的技术政策、整治方案、排放标准;重点详述了各种VOCs治理回收技术(吸附法、吸收法、冷凝法、膜分离法)、销毁技术(低温等离子体、光催化氧化、生物法、燃烧法)、组合技术的进展、优势与不足、适用范围等;根据对各种VOCs治理技术的理解,结合VOCs治理的有关政策要求,对新建及已有VOCs治理设施改造给出了技术选择的一些原则性建议。

关键词:VOCs治理;技术进展;政策分析。

引言自2013年9月国务院印发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3]37号,又称“大气十条”)实施以来,尽管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但生态环境部2020年7月印发的《2020年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攻坚方案》仍明确指出:当前阶段,我国细颗粒物(PM2.5)污染形势依然严峻,臭氧(O3)污染日益凸显,在夏季,O3已成为导致部分城市空气质量超标的首要因子,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尤为突出。

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烟粉尘、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OrganicCompounds,VOCs)都是形成PM2.5和O3的重要前体物,近年来,前三者的治理、控制取得明显进展,相较而言,VOCs的管理、控制相对薄弱,已成为我国大气环境治理的短板。

不难想见,为强化PM2.5和O3的协同控制,在SO2、NOx和烟粉尘等颗粒物的治理取得一定效果后,VOCs的污染防治必将日益得到全面加强,快速推进。

1挥发性有机物概述(1)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有机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参与大气的光化学反应。

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义为常温下沸点为50~260℃且具有一定挥发性的各种有机化合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5卷第6期分 子 催 化V ol.15,N o.6 2001年12月JO U RN A L OF M O L ECU LA R CA T A L Y SIS(CHIN A)Dec. 2001 文章编号:1001-3555(2001)06-0463-04挥发性有机物的气相光解及光催化降解研究左国民,徐 敏,程振兴,汤 晰,王莲鸳,黄志平(防化指挥工程学院 军事化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05)摘 要:研究了三氯乙烯、丙酮、苯、甲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的气相光解及光催化反应,对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及CO2的浓度进行了定量监测.结果表明,在253.7nm的紫外灯光照射下,三氯乙烯可迅速被光解,反应产生CO2;甲苯和丙酮蒸气也可以被光解,但不产生CO2;在空气介质中,除CCl4外,其它几种有机物均可被光催化降解.关 键 词:气相光催化;光解;挥发性有机物;气体质谱中图分类号:O643.3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环境污染日益突出,空气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利用光催化氧化技术,去除空气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1,2].在空气净化方面光催化氧化技术显示出了很强的优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大量文献对三氯乙烯(TCE)的光催化降解研究进行了报道,主要集中在光催化剂的制备[3]、反应机理[4~8]及动力学[9]的探讨等方面,然而,对于T CE的光催化降解,在不同的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下,得到不同的结论;Sauer等[10]报道了丙酮的光催化反应动力学研究;Peral等[11]研究了丙酮、1-丁醇、丁醛和甲醛的气相光催化反应,并对不同物质的反应机理及动力学进行了探讨;Alberici等[12]对17种VOCs的光催化反应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应用L-H模型计算了动力学参数,比较了不同物质的光催化特性.然而,挥发性有机物的气相光催化反应还远不够成熟,受分析方法的限制较大.在反应器的设计、不同物质氧化过程的基本原理及动力学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我们采用气体质谱对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和CO2浓度进行了定量监测,比较了不同物质的光解及光催化特点.1实验部分1.1实验装置气相光解及光催化反应在图1所示的反应器中进行.反应器由石英光窗和圆柱形不锈钢腔体组成,石英玻璃与腔体由热熔胶粘合成一体,总容积为3.3L.光源为20W、主波长253.7nm或365nm的紫外灯.图1光化学反应器F ig.1Photo chemical r eacto r1.2实验方法挥发性有机物(VOCs)蒸气通过真空静态配气,即先将反应器抽真空,将有机物液体注入反应器内,待其完全气化后引入空气并混匀.在进行气相光催化反应时,先将一定量的P25 T iO2(德国Degussa公司产品)用少量去离子水拌匀,均匀涂于一块与光窗大小一样的石英玻璃上,待自然风干后,将有催化剂的一面背离光照射方向并固定于石英光窗下.开灯光照射的同时,用气体质谱仪连续采样分析.1.3分析方法用气体质谱仪(瑞士Balzers公司Om ni StarT M)以MCD(M ultiple Co ncentratio n Detect)和MID(Multiple Iro n Detect)两种方式,连续采样修回日期:2001-09-18.作者简介:左国民,男,1975年11月出生,博士生,助教.分析反应过程中的蒸气和气体浓度,检测器为CH -TRON ,二次电子倍增器(SEM )电压为1000V .2结果与讨论2.1三氯乙烯(T CE )蒸气的光解及光催化降解由图2可以看出,T CE 的降解受光波长、催化剂的影响较大,在主波长为253.7nm 的杀菌灯光照射下,TCE 蒸气可以迅速被光解.在1m in 内,T CE 蒸气被降解99.9%;而在主波长为365nm 的黑光灯照射下,T CE 蒸气并未显著降解.引入光催化剂后,用主波长253.7nm 的杀菌灯照射时的反应速率比用黑光灯照射时略快.图2T CE 蒸气光解与光催化降解反应Fig .2P ho toly sis a nd pho to cat aly sis of tr ichlo r oethy lene (T CE )vapo r2.2VOCs 蒸气的光解及光催化降解各种VOCs 在进行气相光解反应时,透过光窗的紫外光强度为0.6m W /cm 2;进行光催化反应时,光透过两层石英玻璃后,其照射强度为0.5mW /cm 2,透过催化剂后,其照射强度仅为25L W/cm 2,即大部分光被催化剂吸收或反射.由图3可以看出,在253.7nm 的紫外灯照射下,甲苯和丙酮蒸气可以被光解;除CCl 4蒸气外,其它几种蒸气都可以被光催化降解,光催化反应速率比光解速率快,且反应过程中有CO 2产生,而光解过程中没有CO 2产生.反应过程中,用气体质谱仪连续扫描,没有检测到其它中间产物明显的质谱峰.2.3不同VOC s 光解及光催化降解的特性比较从以上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有机物的光解和光催化反应特性,与其分子结构密切相关.由表1可以看出,在空气介质中,T CE 、丙酮和甲苯蒸气能明显被光解,光解速率为T CE >丙酮>甲苯;除CCl 4外,其它几种有机物均可被光催化降解,降解速率为T CE >丙酮≈氯仿>甲苯>二氯甲烷>苯.2.4VOCs 光解及光催化反应机理初步探讨我们用气体质谱仪对反应过程中气相的各级组分进行了在线定性分析.发现在三氯乙烯的光解与光催化反应过程中,除生成大量CO 2和HCl 外,还生成Cl 2、光气和少量氯仿及乙二酰氯.这些产物与文献报道的Cl 自由基引发生成的产物较吻合,因此我们认为,三氯乙烯的光解和光催化反应都受Cl 自由基引发机理的控制.无论最初引发反应的是OH 自由基还是Cl 自由基,在反应的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Cl 自由基,因此反应最终仍受Cl 自由基引发的控制.通过对上述有机物的光解及光催化降解行为的研究和分析,我们认为导致有机物分解的主要有以下4条途径:一.有机物分子自身吸收光子后产生能级跃迁,引发进一步的光化学反应,如T CE 和丙酮.二.光照可以活化空气中的O 2和H 2O 分子,进而产生氧化性能更强的活性组分(如O 、O 3、・O 2-、・OH 和HOO ・等),这些活性组分与有机物的反应可导致有机物被降解,如甲苯.三.光催化氧化.主要是光活化催化剂,产生空穴和・OH 自由基,从而进一步氧化有机物分子,在上述有机物中除四氯化碳外,其它物质都能被光催化氧化.四.光催化还原.主要是光活化催化剂,在价带上产生电子,通过光生电子还原有机物.反应在空气介质中通常难以进行,需在反应体系中引入电子供体来捕获光生空穴,反应才能够进行,如CCl 4的光464分 子 催 化 第15卷 图3各种V O Cs的光解及光催化降解F ig.3P hoto ly tic and pho tocatalyt ic deg ra dation of so me V OCs表1几种VOCs蒸气光解及光催化降解性能比较T able1Co mpariso n of photo ly sis and photo catalysis character s of some V O Cs v apor sReactant Initial con cen tr ation(×10-6)Photolytic reactionReaction time(min)Deg radation(%)Ph otocatalytic reactionReaction tim e(min)Degrad ation(%)T rich loroethylene3700 0.799.91098 Benzene380 1201512031 T oluene320 1204112091 Acetone460 120774099 Chloroform420 12034095 Dichloromethane530 120312078 C arbon tetrach loride350 12041205催化降解就是这一机理.因此,水相中的CCl4可以被光催化降解,主要是由于水可以作为电子供体;同样,在气相中引入电子供体,也可以使CCl4发生光催化降解.文献[12]对这方面的研究作了报道.3结 论3.1在253.7nm的紫外灯光照射下,TCE蒸气可以被光解和光催化降解,反应过程均受Cl自由基引发的控制.3.2在挥发性有机物被光催化降解的过程中均伴有大量CO2产生,因而降解较光解反应彻底.3.3在空气介质中、紫外灯光照射下,挥发性有机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发生降解,即有机物分子自身吸收光子后发生光化学反应;被光致氧化剂465第6期 左国民等:挥发性有机物的气相光解及光催化降解研究(如O、O3、・O2-、・OH和HOO・等)氧化及光催化降解等.参考文献:[1] 尚 静,杜尧国,徐自力.T iO2纳米粒子气-固复相光催化氧化V O Cs作用的研究进展[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0,1(3):67[2] 戴智铭,朱中南,古宏晨.半导体气固相光催化氧化反应介绍[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2000,16(2):185[3] Li L,Po-lock Y.G as-P ha se Phot ocatalytic ofCHClCCl2and PhM e By Suppor ted T itania[J].Chin JCatal,1996,17(5):450[4] N imlo s M R,Ja co by W A.Dir ect M ass Spectr om etricSt udies of the Destr uction of Haza rdous W astes 2.Gas-P hase Pho tocatalyt ic O xidat ion of T richlo ro ethy-lene ov er T iO2:Pr oduct s a nd M echanisms[J].Env ir on S ci T echnol,1993,27:732[5] P hillips L A,R aupp G B.I nfr ar ed Spect ro sco picInv estig atio n of Ga s-Solid Heter og eneo usPhoto catalytic Ox idatio n of T r ichlo ro ethylene[J].JM ol Catal,1992,77:297[6] Yam azaki-N ishida S,F u X Z,A nder son M A,et al.Chlor inated Bypr oducts fr om the Photo assistedcat aly tic Ox idation o f T richlor o ethylene andT et rachlor oethy lene in the G as Phase U sing P or ous T iO2P ellets[J].J P hotochem P hotobiol A:Chem,1996,97:175[7] 李功虎,马胡兰,安纬珠.纳米二氧化钛气相光催化降解三氯乙烯[J].催化学报,2000,21(4):349 [8] Y amazaki-N ishida S,Cerv era-M ar ch S,N aga no K J,et al.Exper imental and T heor etical Study of the Reaction M echanism of the P hoto assist ed Ox idation of T r ichlor oethy lene in t he G as P hase[J].J Phy s Chem,1995,99:15814[9] 戴智铭,陈爱平,古政荣,等.三氯乙烯在T iO2上光降解的反应动力学[J].中国环境科学,2000,20(4):301[10]Sauer M L,O llis D F.A ceto ne Ox idation in aPho tocata ly tic M o no lith Reactor[J].J Catal,1994,149:81[11]P eral J,Ollis D F.Her ter geneous Pho tocat aly ticO xidation o f Gas-P hase O r ganics fo r A irPur ification:A cetone,1-But anol,Buty raldehyde,Fo r maldehyde and m-X ylene O xidat ion[J].J Catal,1992,136:554[12]A lber ici R M,Jardim W F.Pho tocat aly ticDestr uction of V OCs in the Gas-Phase U singT itanium Dio xide[J].Ap p l Catal B:Env iron,1997,14:55Study on Gas Phase Photolytic and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ZU O Guo-min,XU Min,CHENG Zhen-xing,TANG Xi,WANG Lian-yuan,HU ANG Zhi-pin (K ey L abor atory o f M ilitary Chemistry,Command and Engineering I nstituteo f Chemical Def ence,B eij ing102205,China)Abstract:Gas mass spectr ograph w as used to study the gas-phase photoly tic and pho to catalytic reactions of benzene,acetone,to luene,dichloro methane,chlo roform and carbon tetrachloride.T he concentrations of reactants and CO2w ere deter mined.It is indicated that toluene and acetone can be photoly tically degr aded under253.7nm purple light;the compounds studied,ex cept carbon tetr achloride,can all be photocataly tically degraded.Key words:Gas-phase photocataly sis;Pho to lysis;V olatile organic com pound;Gas m ass spectrog raph 466分 子 催 化 第15卷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