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迁移》综合练习题出示答案
1.2人口迁移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1.2人口迁移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人口迁移属于生态移民的是()A.三江源牧民迁入城镇B.三峡工程库区居民外迁C.农村人口进城务工D.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从2017年3月份开始,西安等一批新一线城市推出以落户优惠为主的人才政策,引发“抢人大战”。
下图示意近十年来西安人口净增长变化和该地净增长人口年龄结构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据图文材料推断,近十年西安()A.人口性别比大幅提高B.户籍人口数量不断减少C.人口容量变大D.人口结构趋于年轻3.2017~2018年西安人口净增长速度显著加快,主要原因是()A.户籍制度改革B.生态环境改善C.地方政策吸引D.生活水平提高自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口迁移背景发生了巨变,利用各省迁入人口占全国跨省总迁移人口的比重观察迁入人口的规模比例变化更能反映迁入人口数量的真实特征。
下图是东北三省1982-2015年人口迁入状况。
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4.关于东北三省的人口迁入状况,说法正确的是()A.三省的人口迁入规模在不断增加B.辽宁对人口迁入的吸引力最强C.吉林人口迁入规模始终保持最小D.黑龙江迁入人口比例持续下降5.东北三省迁入人口占全国跨省总迁移人口的比例的变化反映了该地区()A.人口迁移的引力在增强B.人口迁移的推力在增强C.人口迁移的引力在减弱D.人口迁移的推力在减弱“反向过年”是指年轻人选择将老家的亲人接来工作的城市过年,近年来选择“反向过年”的人大幅增加。
下图为我国部分城市春节期间接待游客数量对比。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据图推测,出现“反向过年”最多的城市是()A.北京B.上海C.广州D.深圳7.“反向过年”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缓解农村老龄化问题B.缓解城市春节用工荒C.促进农村旅游业发展D.缩小地区之间经济差异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
完成下列各题。
8.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自然环境好B.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C.城乡收入差距大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9.“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带来A.土地资源浪费B.农业发展水平提高C.城乡协调发展D.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读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初中地理人口迁移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地理人口迁移练习题及答案一、人口迁移练习题1. 什么是人口迁移?2. 列举主要的人口迁移原因。
3. 人口迁移可以分为哪两种类型?4. 解释内部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的区别。
5. 请列举和解释城市化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6. 人口迁移对源地和目的地社会经济有哪些影响?7. 解释人口自然迁移和人口计划迁移的概念。
8. 分析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9. 举例说明人口迁移对文化的影响。
10. 你认为人口迁移带来的最大挑战是什么?为什么?二、人口迁移答案1.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的过程。
2. 主要的人口迁移原因包括经济原因(就业机会、工资水平)、社会原因(教育机会、社会保障)、政治原因(战争、政治迫害)以及自然原因(自然灾害、环境条件)。
3. 人口迁移可以分为内部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两种类型。
4. 内部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在一个国家内部的迁移,而国际人口迁移是指跨越国家边界的人口迁移。
5. 城市化对人口迁移产生了影响。
城市化加速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但也带来了城市人口过多、资源短缺等问题。
6. 人口迁移对源地和目的地社会经济都有影响。
源地可能面临劳动力短缺、老龄化等问题,而目的地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资源和服务压力。
7. 人口自然迁移指的是由于人口自然增长产生的迁移,例如家庭成员的迁移;人口计划迁移是指政府或组织根据政策或计划安排的人口迁移。
8. 人口迁移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例如城市化带来的城市扩张导致土地资源消耗、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
9. 人口迁移会对文化带来影响。
移民汇集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习俗,促进文化多样性,但也可能导致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
10. 人口迁移带来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平衡源地和目的地的利益,确保迁移过程中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同时,也需要关注人口迁移对社会公平和环境可持续性的影响。
高考地理人口迁移专题训练及答案
高考地理人口迁移专题训练及答案人口迁移的定义与分类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的现象。
根据迁移的原因和方向,人口迁移可以分为几种类型:内部人口迁移、国际人口迁移和城市人口迁移。
内部人口迁移的原因与影响内部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在国内不同地区之间的迁移。
其主要原因包括经济因素、就业机会、教育资源、自然环境等。
内部人口迁移对原居地和目的地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原居地可能出现人口流失、劳动力减少等问题,而目的地可能面临人口过剩、社会压力增加等挑战。
国际人口迁移的原因与影响国际人口迁移是指人口跨越国家边界进行迁移。
主要原因包括经济因素、战争与冲突、政治迫害、自然灾害等。
国际人口迁移对原居地和目的地的影响巨大。
原居地可能面临人口流失、人才流失等问题,而目的地可能面临社会多元化、经济发展等机会与挑战。
城市人口迁移的原因与影响城市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的迁移。
主要原因包括就业机会、教育资源、医疗条件、社交环境等。
城市人口迁移对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都有着重要影响。
农村地区可能面临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而城市地区可能面临人口过剩、城市扩张等挑战。
相关专题训练题及答案1. 内部人口迁移的原因有哪些?(答案: 经济因素、就业机会、教育资源、自然环境等)2. 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 经济因素、战争与冲突、政治迫害、自然灾害等)3. 城市人口迁移的影响有哪些?(答案: 农村地区面临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城市地区面临人口过剩、城市扩张等挑战)结论人口迁移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
了解人口迁移的原因与影响对于理解地理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以上内容能为高考地理人口迁移专题的研究提供一些帮助和思路。
新教材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第二节人口迁移课后练习含答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第二节人口迁移一、单选题下表是我国“某城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该市迁入人口表述正确的是()A.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B.人口迁入是国家有组织进行的C.人口迁入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D.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2.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A.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的状况B.推动了该市经济的发展浙江省政府通过发布“新冠肺炎疫情地图”,提供病例分布,风险评估,疫情趋势等功能,助力精准防疫。
截止3月6日,温州确诊人数居全省之最。
完成下面小题。
3.生成“疫情地图”,主要依靠的信息技术是A.全球定位系统B.遥感技术C.地理信息系统D.虚拟现实技术4.温州确诊人数最多的主要原因是A.医疗技术偏落后B.经商返温人员多C.外出打工人数多D.在外学生人数多2018年广东省、山东省常住人口均破亿,北京市常住人口负增长。
专家表示,未来二三十年,我国仍将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规模以亿计的流动人口仍将保持常态。
下表为2017~2018年度部分省市常住人口数据。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5.北京市常住人口连续两年负增长的原因是①城乡经济差距增大②人口调控政策严格③本市经济活力欠佳④疏解非首都功能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6.2018年人口流动状况对广东省、山东省的有利影响是A.增加市民居住面积B.促进城市经济发展C.提高城市环境质量D.降低城市管理难度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的主要原因是A.①B.②C.③D.④8.近年来,大量叙利亚难民逃往欧洲,其产生的原因是A.②B.④C.⑤D.⑥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
这类人,被媒体称为“城归”。
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
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这将给家乡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人口迁移》课后练习与答案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人口迁移》课后练习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对世界人口增长不具有影响的是( )A.人口出生率的变化 B.国际人口迁移 C.人口死亡率的变化 D.某些国度的生育政策读我国某年四城市人口资料图,回答2~3题。
2.从人口迁移的最主要要素思索,其中经济开展速度较快、失业率最高的城市是()。
A.①B.②C.③D.④3.城市②能够位于我国的()。
A.西北内陆地域B.西南地域C.西南地域D.西北沿海地域读〝2021~2020年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移变化状况图〞(以下图),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4~5题。
( )4.2021~2020年,该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 )A.迁入率继续上升B.迁出率继续降低C.机械增长率缓慢下降D.累计净迁入量逐年添加5.从人口迁移形式看,该省级行政区能够是( )A.上海 B.安徽 C.湖南D.河南以下图为〝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表示图〞。
读图回答6~7题。
6.从图中判别,影响该地域人口迁移的主要要素最有能够是( )A.人口老龄化 B.婚姻家庭 C.政治要素 D.经济要素7.图中甲、乙、丙、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清楚相关性的是(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乙、丁读我国珠江三角洲某市人口增长表示图,回答8~9题。
8.有关该市人口数质变化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从总体上看,该市人口数量的变化以机械增长为主B.该市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向 C.影响该市人口迁移的主要要素是政治要素D.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全体呈上升趋向9.近年来该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呈下降趋向,其缘由最有能够是( )。
A.该市因经济开展速度减缓而出现民工荒B.该市生态环境好转,人口迁入量逐年减小C.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地域经济的开展D.乡村生活环境已优于城市依据国度农调总队的抽样调查,中国每3个产业工人中就有2个来自乡村地域。
2021年到乡镇企业失业和外出务工的农民有2.26亿。
读图完成10~11题。
高考地理中国人口迁移练习题附答案
高考地理中国人口迁移练习题附答案人口迁移自古就有,但原因各不相同,且环境与人口迁移之间会相互影响。
据此回答1~4题。
1.从迁移方向看,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A.由城市到农村B.由农村到城市C.由城市到城市D.由农村到农村答案:B2.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A.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B.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于人口迁移C.参与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范畴D.属于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000千米以上答案:B3.20世纪末因战争而引起的大规模人口迁移的一组国家是A.伊拉克、伊朗、科威特B.古巴、海地、巴拿马C.卢旺达、刚果、前南斯拉夫D.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答案:C4.下面有关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对迁出地区有积极影响,对迁入地区有消极影响B.对迁出地区有消极影响,对迁入地区有积极影响C.对迁出地和迁入地,只有积极影响,没有消极影响D.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既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也给城市带来了巨大压力答案:D5.我国“十一黄金周”,大量国内外游客前往四川九寨沟,这种现象属于A.国际人口迁移B.国内人口迁移C.省内人口迁移D.人口流动答案:D6.我国20世纪80年代,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设立,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其主要原因是A.政治因素B.经济因素C.气候因素D.资源开发因素答案:B7.下列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属于社会文化因素的是A.文化教育及婚姻家庭B.交通和通信的发展C.战争引起的难民潮D.珠海特区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答案:A8.关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A.流动人口大量增加B.人口流动主要是由国家组织的C.流动人口数量有逐年减少的趋势D.人口流动主要有自发形成的和国家有组织的两种形式答案:A9.从第四次人口普查到第五次人口普查期间,广东省人口增长明显加快,其原因是A.政区变更,香港和澳门的回归B.政策变化,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提高C.经济发展,人口的死亡率降低D.人口迁入,人口的机械增长加快答案:D10.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口迁移的特点是A.组织性迁移为主B.自发迁移为主C.规模大、频率高D.规模大、迁入城市为主答案:A11.下列城市的发展早期是矿产资源开发并吸引人口大量迁入形成的是A.中国的广州、深圳B.美国的阿伯丁、伦敦C.美国的纽约、华盛顿D.中国的大庆、攀枝花答案:D12.下列属于影响人口迁移的拉力因素的是A.工作机会多B.生活困难,质量低C.公共设施不足D.失业率、犯罪率高答案:A13.21世纪初,大批伊拉克难民向国外迁移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的政策影响B.战争的影响C.自然灾害的影响D.开发国外资源答案:B14.下图是人口迁移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人口迁移)及参考答案
2019(春)湘教版地理必修二同步练习:第1章第3节(人口迁移)及答案湘教版必修二第1章:人口与环境第3节:人口迁移一、选择题(一)十九世纪,我国有大量广东人、福建人“下南洋”。
回答1-2题。
1.这种人口迁移属于( )A.国际人口迁移B.国内人口迁移C.有组织的迁移D.民工流动2.导致这种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 )A.自然因素B.经济因素C.政治因素D.宗教因素参考答案:1.A; 2.B(二)(2018·新乡高一检测)2018年2月24日,高德地图发布《2018春运出行大数据报告》,春节期间我国十大“空城”为北京、广州、合肥、重庆、哈尔滨、东莞、沈阳、长春、上海、武汉。
据此完成1--2题。
1.春节期间该十大城市人口变化主要属于( B )A.国际人口迁移B.国内人口流动C.省内人口迁移D.县际人口流动2.导致这十大“空城”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A.受传统文化影响B.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外迁C.农村经济发展快D.农村道路设施迅速完善(三)目前,全球化下的国际人口迁移日益频繁,迁移人口的结构也出现新特点。
下图示意2010年迁入日本的移民居留目的百分比(图a)和受教育状况百分比(图b),读图完成1--2题。
1.影响迁入日本的移民居留目的的主导因素是( )A.文化教育B.自然环境C.移民政策D.经济水平2.迁入日本的移民主要从事( )A.高端制造业B.电子商务业C.低端服务业D.教育培训业【解析】1—2、D C。
第1题,经济因素是当今社会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日本经济发达,吸引大量人口迁入。
第2题,迁入日本的人口中,以高中及其以下文化水平比重最大,所以,迁入人口主要从事对文化水平要求较低的低端服务业。
(四)(2018·商丘高一检测)读我国上海市人口增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完成1--2题。
1.从1993年开始,上海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呈负增长而总人口却持续上升,主要原因是( B )A.人口出生率高B.大量人口迁入C.人口死亡率低D.原有人口基数小2.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的可能是( A )A.从湖南到广东B.从河北到山东C.从广东到北京D.从湖北到重庆(五)读下图,完成1、2题。
高考地理《人口迁移》经典题型含答案
高考地理《人口迁移》经典题型含答案选择题[2024·辽宁三模]据统计,2023年末,吉林省人口跨省净迁入4.34万人,实现自2011年以来的人口净迁入,并保持增长势头。
据此完成1~2题。
1.2023年吉林省实现人口净迁入,说明该省份()A.高等教育领先,科技人才众多B.营商环境改善,产业集聚发展C.旅游景点多样,吸引人们迁居D.夏季凉爽宜人,生活环境良好答案:B解析:人口迁移的主要动因是就业,一直以来吉林省便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先的省份,也是旅游资源丰富的省份,夏季的凉爽更具有长期性,A、C、D错误,唯有近年来营商环境的改善,产业的集聚发展,就业机会的增多,才能够吸引人口的迁入,B正确。
故选B。
2.吉林省人口拉力最大的城市可能是()A.长春市B.吉林市C.辽源市D.延吉市答案:A解析:长春市是吉林省省会,聚集了全省优质的生产要素,基础设施完善,服务水平高,人口拉力最大。
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2024·辽宁辽阳模拟预测]流动人口在进入首次流入地后,会进一步在不同流入地、同一流入地的不同空间之间流动。
下图示意我国流动人口初次流动阶段和当前流动阶段空间流向。
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丁表示的地区是()A.东部地区B.中部地区C.西部地区D.东北地区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甲地在初次流动和当前流动阶段,均是最大的流入地,推断甲地应具有优越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人口迁移的吸引力较大,我国四大区域中,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应为甲地;乙地初次流动流入(0.5)略大于流出(0.3),当前人口净流出(0.9),总体人口流动少,且乙地人口少量流入甲地,推测乙地经济衰退,为我国东北地区;丙地流动人口多,初次流动,主要流入甲地(初次流动35.1、当前流动36.5),同时发生本地流动(初次流动7.5、当前流动5.4),根据我国四个区域的分布,丙地距离甲地东部地区相对较近,因此为中部地区;丁地为人口净流出区(初次19.6+0.3、当前流动19.3),但是流动人口的量小于丙地,推测其为西部地区。
高中地理课后练习2人口迁移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二册
人口迁移(建议用时:40分钟)[合格过关练]右图中甲、乙、丙是三个不同地区,读图,完成1~3题。
1.有关甲、乙、丙三地区人口迁移的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A.属国际人口迁移B.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城市到农村C.人口主要由乙、丙迁往甲地D.人口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2.引起上述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 )A.收入差距B.家庭婚姻C.工程建设D.文化教育3.近几年,由于上述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B.扩大了迁出地与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距C.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D.给迁入地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1.D 2.A 3.B[根据经纬网可知,三地均位于我国境内,其中甲位于我国西南地区,乙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丙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
第1题,图示人口迁移主要表现为由较落后的甲地向乙、丙两地迁移。
第2题,图示人口迁移是由经济因素(收入差距)导致的人口迁移。
第3题,人口迁移可以为甲地带来经济收入和先进的理念,能够缩小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
]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
读图,回答4~5题。
4.若图中箭头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其迁移方向可能是( ) A.从北美迁往拉丁美洲B.从亚洲迁往拉丁美洲C.从非洲迁往西亚D.从欧洲迁往非洲5.若图中箭头表示近年来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其可能是( )A.从湖南迁往广东B.从河北迁往山东C.从吉林迁往新疆D.从湖北迁往重庆4.C 5.A[第4题,“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由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迁往发达国家或地区。
但是西亚石油产量大的地区需要大量劳动力,吸引非洲人口迁入。
第5题,近年来,我国人口主要是从经济欠发达地区迁往经济发达地区,表现为由中西部内陆地区向沿海地区迁移,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从湖南迁往广东,故A项正确。
] 2019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规划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全域。
2022届新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人口迁移含答案
2022新高考地理专题训练:人口迁移一、选择题2019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为10.48‰。
在内地31省市中,东北三省出生率垫底,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出生率分别为6.45‰、6.05‰、5.73‰。
下图为2014-2019年全国总出生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人口出生率相对较高,主要原因是()A.国家生育政策B.生育观念改变C.经济发展较快D.人口增长惯性2.东北三省人口出生率全国最低,说明东北地区()A.人口迁入增多B.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C.劳动力平均年龄偏高D.经济发展水平较高3.下列因素中,对我国目前低生育率影响最不明显的是()A.育龄妇女年龄B.教育成本C.就业环境D.二孩政策下图是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某时期迁入人口规模与工资水平相关性示意图(图中数据越大.表示规模越大,水平越高)。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因素中对迁入人口规模影响最小的是()A.工资水平B.房价C.空间距离D.教育资源5.根据图示信息,推测未来下列人口回流规模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A.北京B.上海C.广东D.安徽6.图示西藏人口迁移状况的形成原因是()①国家政策的影响及交通的快速发展②迷人的风土人情及文化魅力③高寒缺氧的自然环境④与沿海差异较大的工资水平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C.从中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迁移D.从内陆国向沿海国迁移8.根据人口迁移推拉理论,世界人口迁移的的主要拉力是()A.更高的社会地位B.更高的经济收入C.更多的休闲时间D.更优的自然环境读图,回答问题。
9.若图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示意图,则与该图相符的是()A.甲地为欧洲,乙地为非洲B.甲地为亚洲,乙地为北美洲C.甲地为北美洲,乙地为拉丁美洲D.甲地为大洋洲,乙地为欧洲10.若右图乙地为攀枝花,其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的首要原因是()A.气候条件优越B.经济迅速发展C.西部大开发D.矿产资源开发下图为我国各省区人口流动状况,箭头粗细代表人口流动量,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高一地理《人口迁移》练习题含答案
高一地理《人口迁移》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在中国跨区域人口流动中,东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成为人口的主要流入地,而中西部地区以人口流出为主。
近年来,人口回流规模不断扩大,成为中国城镇化中的新现象。
下图为江西某县回流人口定居意愿和购房意愿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近年来,从东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回流的人口多属于主动回流,主要原因为()A.沿海地区经济不景气B.发达地区就业机会少C.收入差距逐渐缩小D.交通条件不断改善2.影响该县大部分回流人口定居意愿和购房意愿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有()①城乡距离①产业基础①气候舒适度①教育水平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答案】1.C 2.A【解析】1.人口主动回流,是受到回流地的吸引,与沿海地区经济不景气、交通条件不断改善、发达地区就业机会少,关系不大,主要原因是中西部地区与沿海地区的收差距逐渐缩小,加上城市消费水平、物价水平、住房压力大,于是人口不断的主动回流,C正确,ABD 错误,所以选C。
2.由图中信息可知,回流人口主要选择在县城定居,一般外出务工的多为农村人口,县城距离农村相对接近,方便照顾家人,①正确;相对而言,县城的产业基础条件较好,就业机会较多,对当地回流人口吸引力较强,市区的产业基础也好,但市区生活成本较县城高,且离农村较远,①正确,气候舒适度、教育水平不是主要影响因素,①①错误,综上所述,A 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
东京都市圈包含1都3县,即东京都(核心城市)、埼玉县、千叶县和神奈川县。
1960年东京都城镇化率已高达92%,而此时埼玉县、千叶县和神奈川县的城镇化率分别为36.9%、28.7%、70.0%。
从1960年以来,东京都经历了郊区化和“都心回归”。
左图示意东京都市圈行政区划范围,右图示意1960-2015年东京都市圈人口净迁入率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材料中关于1960-2015年东京都市圈人口迁移变化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 .埼玉县人口总量先增加后减少B .神奈川县发展水平较高对人口吸引力较强C .千叶县人口总量呈下降的趋势D .东京都“都心回归”的人口数量先升后降 4.从产业发展角度出发,下列措施能最有效促进东京都“都心回归”的是( )A .扶植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发展B .大力发展商品零售类第三产业C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降低落户的门槛D .培植新兴产业,吸引高素质人才居住【答案】3.B 4.D【解析】3.结合图文材料可以看出埼玉县、千叶县人口净迁入率都是先高后降低再增高,所以埼玉县和千叶县人口总量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AC 错误;神奈川县1960年城镇化率已高达70.0%,迈入发达国家的水平,说明该地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对人口吸引力较强,B 正确;图上可以看出东京都人口净迁入率先为负数,后慢慢增长为正数,说明该地人口数量先减少后增加,D 错误,故选B 。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人口迁移(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一章人口第二节人口迁移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行政区界线常被用来区分是否发生人口迁移。
读下图,完成1~2题。
1.如果图中A、B、C是三个不同的国家,其中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是()A.a1→a2B.a1→b1C.b1→b2D.c1→c22.如果A、B、C是三个不同国家,a1、b1、c1是农村地区,a2、b2、c2是城市地区。
其中能够代表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人口主要迁移方向的是()A.a1→a2、a1→b1B.a1→b1、b1→b2C.a1→a2、b1→b2、c1→c2D.c1→c2、a1→c11题,国际人口迁移指跨越国界的人口迁移。
A、B、C表示不同的国家,结合图示可知a1→b1、a1→c1属于国际人口迁移。
故选B项。
第2题,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工业化阶段,其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为农村向城市迁移。
根据a1、b1、c1是农村地区,a2、b2、c2是城市地区,判断a1→a2、b1→b2、c1→c2属于农村向城市的人口迁移。
故选C项。
2.C“舒适型移民”已成为当代社会重要的人口流动方式,在经济比较发达、人均可自由支配收入较高、大众旅游以及城镇化发展较为成熟的背景下,许多人要求暂时或永久离开城市喧嚣浮躁的生活环境,寻找一种安逸、自在、慢节奏、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形成“舒适型移民”。
据此完成3~4题。
3.“舒适型移民”产生的客观条件是地区间()A.环境状况的差异B.就业机会的差异C.经济水平的差异D.迁移政策的差异4.“舒适型移民”对移入地可能带来的影响是()①增加劳动力②大力开发资源③提升住房价格④劳动服务业发展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3题,结合材料分析可知,“舒适型移民”形成的客观条件是区域之间环境状况的差异,A项正确;“舒适型移民”更多的是考虑环境的舒适,与就业机会无关,与经济水平及迁移政策的关联性小,B、C、D三项错误,故选A项。
第4题,结合上题可知,“舒适型移民”主要是为了享受慢节奏、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对于迁入地区而言,会提升住房价格,带动迁入地劳动服务业的发展,③④正确;该类人口迁移主要是为了享受生活,因而对迁入地增加劳动力和大力开发资源不正确,故选B项。
高考地理复习人口迁移同步试题(含答案)
2019年高考地理复习人口迁移同步试题(含答案)只有那些居住地发生永久性变化的运动才能称为人口迁移,而日常通勤活动造成的居住地暂时变动则排除在外。
以下是2019年高考地理复习人口迁移同步试题,请考生及时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现象属于人口迁移的是()A.去黄河站科考B.到深圳务工C.去上海世博会观光D.山东农民闯关东解析 A、B、C均为人口流动现象,D项为人口迁移。
答案 D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完成2~3题。
2.新疆68月能大量吸引民工迁入采摘西红柿和棉花的原因是()A. B.C. D.3.新华网贝鲁特2019年3月8日电,联合国难民署发布报告说,迄今逃到黎巴嫩寻求难民身份的叙利亚人已达33.6万。
这次难民外迁的主导因素是()A频繁的战争 B.资源开发 C新大陆开发 D经济因素2~3.解析第2题,民工大量迁入新疆是经济因素。
第3题,平民为躲避战争灾难而外迁,主导因素是战争。
答案 2.C 3.A读下面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4~6题。
4.若此图表示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A.北非西亚B.北美拉美C.欧洲非洲D.日本中国解析二战之后,欧洲、北美、日本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经济收入高,是人口的迁入地区,亚洲、非洲、拉美是人口迁出地区,西亚地区因石油开采,经济收入高,北非邻近西亚,使北非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去西亚务工,故本题选A。
答案 A5.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反映的民工流向可能是()A.河北青海B.上海四川C.湖南广东D.陕西新疆解析民工流动方向为由经济落后地区到经济发达地区,湖南位于内地,广东位于沿海,经济发达,故C项正确,A、B、D项均与80年代后民工流动方向不符。
答案 C6.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往乙地的是()A.甲地较高的工资收入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C.乙地较低的工资收入D.乙地优美的环境解析若甲地工资收入较高,则甲地人口不会流向乙地,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是不利于人口流动的,乙地若工资收入低,则缺乏对甲地人口的吸引力,不利于甲地人口向乙地迁移,因此A、B、C项错,D项正确。
2021年高考地理考点突破:人口迁移含答案
2021年高考地理考点练习:人口迁移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省际人口迁移是长距离、大尺度的人口流动现象,对于推进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但乡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持续外流,不仅带来突出的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也不可避免地造成大部分乡村聚落的衰落、兼并甚至消失。
下图示意省际迁入人口重心变化。
据此完成1~2题。
1. 省际迁入人口重心的空间格局变化反映A. 西部大开发的政策B. 中部崛起的政策C. 长三角和滨海新区的快速崛起D. 中国经济重心向西北转移2. 农村人口老龄化可能促进部分农村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加快,表现在A. 人均耕地增多,粮食单产提高B. 农业向机械化、规模化方向发展C. 大棚农业、园艺农业规模扩大D. 生态环境得到修复,循环农业方兴未艾【答案】1. C 2. B【解析】本题主要通过图表考查人口迁移的原因,以及对迁出地的影响。
1. 图中显示省际迁入人口重心向东北方向移动。
西部大开发的政策的实施,会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吸引人口迁入西部地区,人口重心应向西移动;中部崛起的政策应该保持人口重心的位置,不应该移动;中国经济重心向西北转移,受其影响,人口重心也应该向西北移动。
很显然,这些移动方向都与图中移动方向不符,故ABD错误。
长三角和滨海新区在我国的偏东偏北方向,他们的快速崛起必然引起人口重心向东北方向移动。
故C正确。
2. 人均耕地增多,粮食单产提高不是农村农业现代化的表现,故A错误。
“乡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持续外流”劳动力的短缺会促进农业向机械化、规模化方向发展,这也符合农业现代化的方向,故B正确。
大棚农业、园艺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比较大,在劳动力缺失的农村难以实现规模的扩大。
故C错误。
“乡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持续外流”,“不可避免地造成大部分乡村聚落的衰落、兼并甚至消失”,这样的地区大多破败萧条,难以实现生态环境的修复。
故D错误。
据统计,2018年中国农民工总量为2.88亿,其中男性占652%,女性占34.8%。
2024-2025年地理XJ版必修第二册1.2第二节 人口迁移(带答案)
第二节人口迁移读模拟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1~4题。
1.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是()A.②③B.②④C.③④D.④⑤2.表示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目前主要人口迁移的有()A.①②B.③⑤C.②④D.②⑤3.一列从苏州开往武汉的火车上,四位旅客进行的如下谈话,其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A.甲说:“我此次是去武汉出差。
”B.乙说:“我被武汉大学录取,正要去学校报到。
”C.丙说:“我到武汉是去探亲访友。
”D.丁说:“我去武汉是去旅游的。
”4.我国“五一”黄金周,国内外游客前往四川九寨沟,这种现象属于()A.国际人口迁移B.国内人口迁移C.省际人口迁移D.人口流动读“农民工回流地点选择的推力、拉力示意图”,完成5~6题。
5.在农民工回流的推力和拉力中()A.拉力Ⅰ可能表示较好的医疗卫生条件B.推力可能表示高昂的生活成本C.拉力Ⅱ可能表示完善的基础设施D.推力可能表示环境质量日趋恶化6.农民工回流对城市产生的影响是()A.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B.出现劳动力供应紧张的状况C.增加了人口对环境的压力D.对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有影响人口重心是人口分布在地理空间上的表现,其演变反映了区域人口数量的空间变化过程。
下图示意南非1996~2011年人口重心的移动轨迹。
据此完成7~8题。
7.1996~2011年,南非人口重心()A.始终与几何中心一致B.总体向西北方向移动C.移动速度逐渐减慢D.移动的空间距离很大8.南非人口重心的移动可能产生的影响是()A.加重南部沿海城市的人口压力B.加快东部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C.缓解西北部地区土地资源紧张D.促进西北部地区资源的开发安徽和湖南是我国目前人口流出大省(以外出务工为主),但人口外出去向省份有所差异,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9~10题。
9.导致安徽与湖南人口外出去向省份差异的主要因素为()A.经济水平B.文化差异C.空间距离D.交通发展10.安徽人口外出对本省的影响是()A.城镇化率提高B.不利于农业规模化发展C.科技水平提高D.不利于工业机械化发展A.从北美迁入拉丁美洲B.从亚洲迁往拉丁美洲C.从非洲迁往西亚D.从欧洲迁往亚洲下图反映了美国本土人口迁移情况,图中箭头的含义分别是:①亚洲人迁往美国,②美国人迁往亚洲,③国内人口由东北部迁往南部“阳光地带”,④国内人口(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由其他地区迁往东北部。
1.2 人口迁移同步练习(1)(解析版)
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第二节人口迁移同步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我国目前人口迁移特点的是A.人口迁移规模加大,流动频繁B.人口迁移流向主要为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迁移C.城乡间的人口迁移是最普遍的人口迁移现象D.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社会文化因素1.【答案】D【解析】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由自然条件差的地方迁往自然条件好的地方,大批迁移;建国到80年代中期:由东部迁往西北和东北部分有计划、有组织;80年代后:由西部迁往东部,由农村迁往城市,自发迁徙,数量大。
目前人口迁移规模加大,流动频繁,故A错误;由于社会经济因素,人口迁移流向主要为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迁移,故B错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城乡间的人口迁移是最普遍的人口迁移现象,故C错误;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经济因素,故D正确;故选D 。
2..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A.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B.参与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范畴C.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人口迁移D.属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000千米以上2.【答案】C【解析】人口迁移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①跨越一定的行政界限;②时间较长,一般一年以上;③定居地的变更。
A根据人口迁移的基本条件判断,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只有定居地变更达一定时间,且要跨越行政区,才能称为人口迁移,故A错误;B参与国际旅游,是短期内改变居住地,属于人口流动现象,B错误;C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一般情况下,改变居住地的时间会超过1年,且跨越了国界,属于人口迁移,C正确。
D人口迁移不要求移动距离,但要求跨越行政界线,D错误。
故选:C3.下列有关我国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A.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的人口迁移主要是由内地向沿海迁移B.我国古代时期没有人口迁移现象C.长期以来我国人口迁移数量少、规模小D.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迁移日趋活跃3.【答案】D【解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人口流动日益活跃,人口迁移中有组织性迁移比重逐渐下降,而自发性迁移比重上升。
1.2 人口迁移(同步练习)(附答案)—湘教版(2019)地理高一下学期必修第二册
1.2 人口迁移(同步练习)一、选择题(本题有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读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1~2题。
1.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省际流向可能是()A.从湖南流往广东B.从河北流往山东C.从广东流往北京D.从上海流往四川2.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至乙地的是()A.乙地较低的工资待遇B.甲地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C.乙地较高的经济水平D.甲地优美的环境每年10月,王先生都会从太原飞到海口,次年4月再从海口飞回。
每年,我国有上百万这种“候鸟”养老模式的老人群体。
据此完成3~4题。
3.此类人口流动的原因与下列选项相似的是()A.三峡库区百万大移民B.我国20世纪60—7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C.我国每年的春节返乡潮D.美国东北部老人向“阳光地带”迁移4.针对这种“候鸟”现象,目前海口地区急需()A.提供更多就业机会B.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C.整治环境污染D.加快大户型房产开发下图为某地某年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统计图。
读图,完成5~6题。
5.据图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A.人口老龄化B.婚姻家庭C.政治因素D.经济因素6.图中甲~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中,有明显相关的是()A.甲、乙B.甲、丙C.乙、丙D.乙、丁三亚位于海南岛的最南端,是具有热带海滨风景特色的国际旅游城市,同时也是中国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之一和全国最长寿的地区(平均寿命80岁)。
三亚市别称鹿城,又被称为“东方夏威夷”,位居中国四大一线旅游城市“三威杭厦”之首,拥有全海南岛最美丽的海滨风光。
据此完成第7~8题。
7.春节期间,大批国内外游客前往海南三亚,这种现象属于()A.国际人口迁移B.国内人口迁移C.省际人口迁移D.人口流动8.近年来,迁入海南居住的人口越来越多,其主要原因是()A.自然因素B.历史因素C.政治因素D.宗教习俗美国和墨西哥是陆上邻国。
下图示意两国国界线两侧不同景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9.有关该市迁入人口的说法,正
确的是( C )
A.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 B.老年人口多于儿童人口 C.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 D.人口迁移主要受政策因素影响 30.大量的人口迁入给当地带来的
影响是( D )
A.提高了人口死亡率 B.降低了人口自然增长率 C.减少了该市被抚养人口 D.降低了该市老龄化比重
23.吸引山东人“闯关东”的基本动因是( A )
A.经济差距
B.战争
C.气候 D.水源
24.现在黑龙江人口出现“雁南飞”迁往山东的原因是( c )
A.人口密度差异
B.两地城镇化水平差异
C.两地经济收入差别 D.两地资源丰富程度的差异
一、选择题
读图和下面材料,完成21~3题。 材料 由于明朝以后,东北地区俗称 “关东”,人们便把不顾政府禁令,来 此谋生的人口迁入现象,称为“闯关 东”。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以其东部 沿海的区位优势,成为改革开放的首批 获益省份之一,经济增长迅速,山东省 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黑龙江省,由此导 致了两地之间人口迁移方向的完全反转, 从而出现了“雁南飞”现象。
区域
珠三角 两翼 山区 全省 全国
人均国民经 生产总值年 区域人口迁移(万人)
济发展
均速度
迁入 迁出 净迁移
2 572 536
15.4
196
141
55
7 623.8
14.9
158
124
34
(2)分5析4该0省8.人5 口迁移对本1地0区.6经济社会的积11极6意义。 105
11
11 728.0
14.7
经济因素对广东的人口迁移起主要作用,该省是我国改革开放前沿的经济发达地区,更多的就业 机会、更高的生活水平、更宽松的社会政策环境,吸引更多人口从外省迁入,尤其有更多的人口迁入 条件更好的珠三角地区,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和速度相对较缓慢的山区,迁入人口较少。
二、简答题
32.读下表,回答问题。 1996—1999年广东省的区域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
C.经济因素
D.社会文化因
素
一、选择题
根据国家农调总队的抽样调查,中国每3个产业 工人中就有2个来自农村地区。2009年到乡镇企业就 业和外出务工的农民有2.11亿。读图,完成8-9题。
8.我国民工迁 出最多的省区
是( B )
A.安徽 B.四川 C.黑龙江 D.江西
9.我国这种人口流动所产生的影响有( D )
二、简答题
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春运被西方人称为“全球最大的时段性人口 迁移”,2018年春运从2月1日-3月12日,为期40天。 材料二 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图。
(3)请为解决民工流动问题 提出合理化建议。(2分)
①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及农村第三产业,积 极推进小城镇建设;
一、选择题
读图和下面材料,完成23~25题。 材料 由于明朝以后,东北地区俗称“关 东”,人们便把不顾政府禁令,来此谋生的人 口迁入现象,称为“闯关东”。改革开放以来, 山东省以其东部沿海的区位优势,成为改革开 放的首批获益省份之一,经济增长迅速,山东 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黑龙江省,由此导致了 两地之间人口迁移方向的完全反转,从而出现 了“雁南飞”现象。
潮。读图,完成6-7题。 A 科
6.按人口迁移空间范围分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闯关东”、“孔雀东南飞”为国内人口迁移
B.“下南洋”、“孔雀东南飞”为国际人口迁移
C.“走西口”、“下南洋”为国内人口迁移
D.“闯关东”、“走西口”为国际人口迁移
C 7. “孔雀东南飞”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B.政治因素
25.当华北人口大批移民东北 时,东北人口金字塔最可能接
近图中的( A )
一、选择题
25.引起春节期间下图城市人口巨大变化的最主要
原因是( D )
A.洪涝灾害 B.疾病传播 C.旅行度假 D.民工返乡
一、选择题
26.读“中国历年人口和家庭数量及未来预测示意
图”,判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
A.中国家庭人口规模呈 缩小趋势 B.人口政策对中国家庭 人口规模影响不大 C.2017年前后中国家庭 数量将超过中国人口数 量 D.2000-2005年中国家 庭数量增加较快的主要 原因是人口快速增长
21.图示信息可以看出(B )
A.江西省人口迁出率最高 B.广东省人口增长最快 C.福建省人口增长最慢 D.四川省人口出现负增长
22.图中人口数量的变化将 ( C )
A.导致北京、上海老龄化问题更严重 B.极大促进了浙江、广东的第一产业的发展 C.缓解了江西、贵州的人地矛盾 D.导致安徽、四川环境人口容量增大
完成14-16题。
14.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
来上海市( A )
A.产业转型升级
B.食品价格大增
C.环境质量下降
D.交通拥堵加重
15.今后,上海市引进的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 D )
A.资源密集型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
C.资金密集型产业 D.知识密集型产业
16.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
18.引发图中所示的城市人口流动,最主要的动机是
( C)
A.政治因素 B.环境因素C.经济因素 D.文化因素
一、选择题
2018年3月,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几乎同时推出了以落户优 惠为主导的人才政策,其意图显然在于吸引各类优秀人才,目 前在这些城市之间正进行着一场空前的“抢人大战”。 下图 为“抢人大战”引发的人口迁移示意图。读图回答19--20题。
470
370 100
6 546
10.0
说明:珠三角指珠江三角洲,两翼指广东省的东、西部地 区,山区指广东省东北部、北部和西北部山区。
(2)分析该省人口迁移对本地区经济社会的积极意义。
(2)人口净迁入为该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丰富的劳动力、人才,以及 资金、技术和消费,促进迁入地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
二、简答题
A.阻碍迁入区的经济发展 B.缓解迁入区的就业压力 C.降低迁出区的生活水平 D.减轻迁出区的人口压力
一、选择题
下图为某地人口迁移数量与年龄关系示意图。 读图,完成10-11题。
10.从图中判断,影响该 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最可能是( D )
A.人口老龄化 B.婚姻家 庭 C.政治因素 D.经济 因素 11.图中甲、乙、丙、丁 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
4.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C )
A.城市自然环境好 B.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
C、城乡收入差距大 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5.“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带来( A )
A、土地资源浪费
B.农业发展水平提高
C.城乡协调发展
D.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
一、选择题
“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是我国近 代历史上三次人口大迁徙,到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 了更大规模的以“孔雀东南飞”为标志的人口迁移
有明显相关的是( A )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乙、丁
一、选择题
下图表示2000~2005年间我国各省(市、区)省际人 口迁入率、迁出率(以5年为统计单位,不包括港澳 台地区)。读图回答12-13题。
12.造成图中A点所示省(市、区)
人口迁移特点的原因最可能是当
地( D )
A.收入水平高 B.远离东部
C.人口数量少 D.经济落后
13.图中B点代表的省(市、区)
↑
B
在1954~1984年间是我国唯一
的人口迁入迁出平衡地区,也是
目前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
该地区典型的农作物是(D )
A.棉花 B.甜菜
C.橡胶 D.青稞
一、选择题
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
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据此
二、简答题
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春运被西方人称为“全球最大的时段性人口 迁移”,2018年春运从2月1日-3月12日,为期40天。 材料二 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图。
(2)结合材料,试分析 目前我国人口大规模流 动产生的影响。(4分)
对于迁入区:利,弥补劳动力不足, 提高经济水平。弊,造成交通拥挤、 就业困难等问题。(2分) 对于迁出区:利,缓解人地矛盾, 改善生态环境,加强与外界联系。 弊,劳动力和人才外流。(2分)
33.2011年5月30日新华网消息:中国市长协会30日在北京发布的《中国 城市发展报告》2010年卷指出,未来二三十年,中国的流动人口将保持2亿 至3亿的规模,其分布、结构、素质的复杂变化,对国家的战略规划、政 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出了严峻挑战。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② 加强对农民工的技 能培训等(2分)
二、简答题
32.读下表,回答问题。 1996—1999年广东省的区域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
区域
珠三角 两翼 山区 全省 全国
人均国民经 生产总值年
济发展
均速度
2 572 536
15.4
7 623.8
14.9
5 408.5
10.6
11 728.0
14.7
6 546
10.0
解析:在计划生育的政策下,中国总人口增长速度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家庭人 口规模由过去的大家庭变成现在的小家庭,尤其是在“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的 倡导下,三口之家越来越多。因此,由于计划生育的政策,虽然人口增长速度减缓, 但是家庭人口规模不断缩小,故中国家庭数量增加较快。
一、选择题
根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的抽样调查,中国每3个产业工 人中就有2个来自农村地区。2012年到乡镇企业就业和外出务 工的农民有2.3亿。读图完成27~28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