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观几何尺寸检验报告

外观几何尺寸检验报告

压力容器外观几何尺寸检验报告

压力容器外观及几何尺寸检验报告

压力容器外观及几何尺寸 检验报告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本表等同于容规附录三(5)。 ~本附录所列入的18张表格为现场组焊安装的塔、容器类设备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记录用表,非压力容器设备现场组对安装可参照执行,其中表SH/T 3543-G701“压力容器产品质量证明书”、SH/T 3543-G702“产品合格证”、SH/T 3543-G703“产品技术特性”、 SH/T 3543-G704“产品主要受压元件使用材料一览表(含焊接材料)”、SH/T 3543- G705“产品制造变更报告”、SH/T 3543-G709“产品焊接试板力学和弯曲性能检验报告”、SH/T 3543-G710“压力试验检验报告”、SH/T 3543-G711“压力容器外观及几何尺寸检验报告”、SH/T 3543-720“设备热处理报告”等同于《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正文表格下方标注为“容规”)附录三所列相应表格。无损检测报告表格应采用SH/T3503《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交工技术文件》所列无损检测表格(等同于容规附录三(6)~(9)、(13)和(14)所列表格)。 分段制造现场组装焊接的塔、容器等设备,制造与现场组焊安装为不同施工单位时:

——表SH/T 3543-G701“压力容器产品质量证明书”、SH/T 3543-G702“产品合格证”、SH/T 3543-G703“产品技术特性”、SH/T 3543-G709“产品焊接试板力学和 弯曲性能检验报告”应由制造单位填写; ——SH/T 3543-G704“产品主要受压元件使用材料一览表(含焊接材料)”,现场组焊施工单位可只填写焊接材料; ——现场组焊质量检查、无损检测、试验等记录报告可移交设备制造单位,并由设备制造单位汇总,编入设备质量证明文件。 分段制造现场组对安装的塔、容器等设备,制造和现场组焊安装为同一施工单位或分片到货,全部现场焊接的压力容器,施工单位应按本附录所列表格填写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记录,按SH/T3503 所列格式填写无损检测报告。 压力容器现场组焊安装应申报并接受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及其授权的监检单位的监督检验,取得“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性能监督检验证书”。 SH/T3543-G711“压力容器外观及几何尺寸检验报告”,序号1~15检查项目对应的标准规定应填写设计图纸中的给定尺寸和或标准规定的允许偏差值,实测结果栏填写实际测量值。

短脉冲雷达检测路基路面厚度操作要求规范

短脉冲雷达检测路基路面厚度及各结构层 布置情况方法实施细则 1.目的和适用围 1.1本方法适用于短脉冲雷达无损检测路基路面厚度及各结构层布 置情况。 1.2本方法的数据采集传输记录和数据处理分别由专用软件自动控 制进行。 1.3本方法适用于新建、改建路基路面工程质量验收和旧路加铺路面 设计的厚度及各结构层布置情况调查。 1.4雷达发射的电磁波在路基路面层传播过程中会逐渐削弱、消散、 层面反射。雷达最大探测深度是由雷达系统的参数以及路面材料的电磁属性决定的。对于材料过度潮湿或饱和以及有高含铁矿渣集料的路面不适合用本方法测试。 2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 2.1设备主要组成 雷达测试系统由雷达主机、雷达天线、车载测距系统、笔记本电脑等组成。

2.2测试系统技术要求和参数 (1)距离标定误差:≤0.1%。 (2)设备工作温度:0~40℃。 (3)最小分辨层厚:≤60mm。 (4)系统测量精度要求:见下表。 系统测量精度技术要求 (5)天线:带宽能适应所选择的发射脉冲频率。通常,在检测路面厚度时宜选择使用TR HF天线,在检测路基各结构层情况时宜选择使用TR900天线。 (6)收发器:脉冲宽度≤1.0ns,时间信号处理能力可以适应所需的测试深度。 3 检测方法与步骤 3.1 准备工作 (1)本仪器使用前,须检查仪器各连接端口的状态,确保各组成部件的可靠连接,并在使用前及使用过程中顶时检查雷达供电电瓶的

工作情况。 (2)根据检测需求,选定所使用的雷达天线型号。通常,在检测道路面层厚度时,宜选择TR HF天线,在检测道路各结构层厚度时,宜选择TR900天线。 TR HF天线TR 900天线(3)到达现场后,操作人员将车载架子安装于检测车辆后方的固定位置,将天线固定在支持架上;测距模块的连接板安装在一侧的后车轮上,将测距轮固定在连接板的位置上。然后将测距轮固定部件利用磁铁装置在车体上。使用AC1500电缆连接雷达主机ANT.2接口,另一端通过电缆延长头和TRHF天线连接;15m测距轮电缆连接测距轮和主机的Wheel接口。最后将电源线接口插入主机的Battery接口,将网线接口插入主机的Lan接口,另一端插入电脑的网络接口。至此完成整套设备的安装工作。

塑胶件外观检验标准ok

塑胶件外观检验标准 1.制定目的: 确定检验作业条件,确定抽样水准,明确检验方法,建立判定标准,以确保产品品质。 2.适用范围: 本检验规范适用我司塑胶件产品检验作业。 3.权责单位: 本检验规范由品管单位制定,事业部总经理核准后发行; 所制定之规格,如有修改时,须经原制定单位同意后修改之。 4.应用文件: MIL-STD-105E II 抽样计划表(国家标准GB2828-87一般检查水平II)、工程图纸、工程样板。 5.检验标准: 1、MIL-STD-105E II表(国家标准GB2828-87一般检查水平II),正常检验、单次抽样计划,AQL订定为CRI=0 、MAJ=0.65 、MIN=1.5。 2、相关抽样标准或判定标准,可视品质状况或客户要求等做修正。 6.定义 6.1缺点分类: a.严重缺陷(CRI):可能对机器或装备的操作者造成伤害;潜在危险性的效应,会导致与安全有关的失效或不符合政府法规;影响机械或电气性能,产品在组装后或在客户使用时会发生重大品质事件的。 b.主要缺陷(MAJ):性能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但不至于引起危险或不安全现象;导致最终影响产品使用性能和装配;客户很难接受或存在客户抱怨风险的。 c.次要缺陷(MIN):不满足规定的要求但不会影响产品使用功能的;客户不易发现,发现后通过沟通能使客户接受的。 6.2塑胶不良描述: 6.2.1、异色点:与本身颜色不同的杂点或混入树脂中的杂点暴露在表面上。 6.2.2、气纹:由于种种原因,气体在产品表面留下的痕迹。 6.2.3、缩水:材料冷却收缩造成的表面下陷。 6.2.4、水纹:射胶时留在产品表面的水波浪的纹路。 6.2.5、拉伤:开模时分模面或皮纹拖拉产品表面造成的划痕。 6.2.6、变形:产品出现的弯曲、扭曲、拉伸现象。 6.2.7、顶白:颜色泛白,常出现在顶出的位置。 6.2.8、烧焦:塑胶燃烧变质,通常颜色发黄,严重时碳化发黑。 6.2.9、塌坑:由于材料收缩,使产品局部整体表面下陷。 6.210、熔接缝:产品在成型过程中,二股以上的融熔料相汇合的接线,目视及手感都有感觉。 6.2.11、缺料:产品某个部位不饱满 6.2.12、混色:由于内应力,在产品表面产生与产品本色不同的颜色。 6.2.13、滋边(毛刺):由于种种原因,产品非结构部分产生多余的料。 6.2.14、封堵:应该通透的地方由于滋边造成不通。 6.2.15、断裂:塑料理局部断开后的缺陷 6.2.16、拉毛:因摩擦而产生的细皮,附在塑料表面的现象。 6.2.17、油污(油痕):由于种种原因,在产品表面留下的痕迹(包括脱模式剂),使该部位发光并带有流动样 6.2.18、气泡:透明产品内部形成的在中空。 6.2.19、划痕:由于硬物摩擦而造成的塑胶件表面线形痕迹。 6.3喷涂件不良描述: 6.3.1、漆点:涂层厚度比周围涂层厚的部分。

产品出厂检验报告

产品出厂检测报 告 Manufactured products inspection report 北京白象新技术有限公司 Beijing baixiang New Science technology Co.,Ltd 目录 1.产品合格证---------------------------------------------------------1 2.产品技术特性测试报告------------------------------------------2 3.外观、结构尺寸检验---------------------------------------------3 4.PS系列配置单-----------------------------------------------------4 5.PS系列验收单-----------------------------------------------------5 产品合格证 CERTIFICATION

产品名称: 规格型号: 订单号: 产品编号: 本产品经检验合格,准予出厂。 This product has been inspect to be in line with the relevant standard for air conditioning manufacture and granted to leave the facory。 OQC检验员:年月日 Q A负责人:年月日核准:年月日

灭菌有效容积:L 灭菌室温度:℃ 电源:V N HZ 最大输入功率:kV A 灭菌程序: 抽真空压力值:Pa 等离子压力值:Pa 工作噪音:dB 工作环境相对温度:% 工作大气压kPa 灭菌剂浓度:% 真空泵排气过滤罩:um微粒%过滤率 充气阀进气过滤罩:um微粒%过滤率 检验员(签章):日期:年月日 外观、几何尺寸检验 产品编号:

路面厚度检验方法.doc

试验三路面厚度测试方法 2007-08-06下午01:29 试验三路面厚度测试方法 一、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路面各层施工完成后的厚度检验及工程交工验收检查使用。 二、仪具与材料 本方法根据需要选用下列仪具和材料: 1.、挖坑用镐、铲、凿 ` 子、锤子、小铲、毛刷。 2. 、取样用路面取芯钻机及钻头、冷却水。钻头的标准直径为φ 100mm ,如芯样仅供测量厚度, 不作其他试验时,对沥青面层与水泥混凝土板也可用直径φ 50mm 的钻头,对基层材料有可能损坏试件时,也可用直径φ 150mm 的钻头,但钻孔深度均必须达到层厚。 3.、量尺:钢板尺、钢卷尺、卡尺。 4.、补坑材料:与检查层位的材料相同。 5.、补坑用具:夯、热夯、水等。 6.、其它:搪瓷盘、棉纱等。 三、方法与步骤 1.、基层或砂石路面的厚度可用挖坑法测定,沥青面层及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厚度应用钻孔 法测定。 2.、用挖坑法测定厚度应按下列步骤执行: (1 )根据现行规范的要求,按公路基路面现场测试随机选点的方法,随机取样决定挖坑检 查的位置。如为旧路,该点有坑洞等到显着缺陷或接缝时,可在其旁边检测。 (2 )选一块约定 40cm × 40cm 的平坦表面作为试验地点,用毛刷将其清扫干净。 (3 )根据材料坚硬程度,选择镐、铲、凿子等适当的工具,开挖这一层材料,直至层位底 面。在便于开挖的前提下,开挖面积应尽量缩小,坑洞大体呈圆形,边开挖边将材料铲出,置 搪瓷盘中。 (4 )用毛刷将坑底清扫,确认为下一层的顶面。 (5 )将钢板尺平放横跨于坑的两边,用另一把钢尺或卡尺等量具在坑的中部位置垂直伸至 坑底,测量坑底至钢板尺的距离,即为检查层的厚度,以cm 计,准确至cm。 3.、用钻孔样法测定厚度应按下列步骤执行: (1 )根据现行规范的要求,按公路路基路面随机取样选点的方法,决定钻孔检查的位置。 如为旧路,该点有坑洞等显着缺陷或接缝时,可在其旁边检测。 ( 2)按试验一的方法用路面取芯钻机钻孔,芯样的直径应符合二.1的要求,钻孔深度必须达到层厚。 (3 )仔细取出芯样,清除底面灰土,找出与下层的分界面。 (4 )用钢板尺或卡尺沿圆周对称的十字方向四处量取表面至上下层界面的高度,取其平均 值,即为该层的厚度,准确至。 4.、在施工过程中,当沥青混合料尚未冷却时,可根据需要,随机选择测点,用大改锥插入 量取或挖坑量取沥青层的厚度(必要时用小锤轻轻敲打),但不得使用铁镐等扰动四周的沥 青层。挖坑后清扫坑边,架上钢板尺,用另一钢板尺量取层厚,或用改锥插入坑内量取 深度后用尺读数,即为层厚,以cm 计,准确至0 . 1cm。 5.、按下列步骤用取样层的相同材料填补试坑或钻孔: (1 )适当清理坑中残留物,钻孔时留下的积水应用棉纱吸干。 (2 )对无机结合料稳定层及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应按相同配比用新拌的材料分层填补并用 小锤压实。水泥混凝土中宜掺加少量快凝早强的外掺剂。 (3 )对无结合料粒料基层,可用挖坑时取出的材料,适当加水拌和后分层补填,并用小锤 压实。

塑料件检验标准

塑料件检验标准.txt爱情是艺术,结婚是技术,离婚是算术。这年头女孩们都在争做小“腰”精,谁还稀罕小“腹”婆呀?高职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检验标准 塑料件检验标准 1目的 本标准为IQC对塑料(包括五金件)来料检验、测试提供作业方法指导。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须经IQC检验、测试塑料(包括五金件)来料的检测过程。 3职责 IQC检查员负责按照本标准对相关来料进行检验、测试。 4工具 卡尺(精度不低于)。 打火机。 5外观缺陷检查条件 距离:肉眼与被测物距离30CM。 时间:10秒钟内确认缺陷。 角度:15-90度范围旋转。 照明:60W日光灯下。 视力:以上(含较正后)。 6检验项目及要求 塑壳 a.所有外观面光滑过渡、无注塑不良。 b.外观面无划伤、痕迹、压痕。 c.非喷涂面不能有喷涂印。 d.喷涂均匀完整、不粗糙、无暗纹、亮斑,不能有局部堆积,少油,纤维丝。喷涂是否牢固,硬度是否符合要求。 e.喷涂层色差光泽均匀、光亮。 6. 尺寸 测量下列尺寸,所有尺寸均须同图纸吻合或与样板一致。 a.五金槽的尺寸。 b.外型轮廓。 c.定位孔位置 d.特殊点位置及规格(超声线)。 a.原材料是符合相关设计要求。 b.防火材料应用打火机做实验(需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进行)。 a.将胶壳与相应的保护板、五金、支架等配件试装应配合良好。 b.必要时应取1-3个胶壳试超声,超声缝隙应均匀一致,焊接良好。 五金件 测量五金的尺寸,须与样品或BOM一致。 目测检查五金的色泽是否与样品一致,是否有划伤、变形,电镀层脱落等。 7检验方法 外观 使用目测法检查被检品的外观。 尺寸

塑胶件外观检验标准

塑胶件外观检验标准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塑胶件外观检验标准 文件编号: Rev: 1 适用范围 : 期 : 2006年4月29日 修订记录

一、目的: 1.1为规范塑料外观检验标准,确保经品保检验之部品外观符合客户的品质要求。 二、职责 本标准必须经由培训合格之检验人员执行 检验中如有疑问及争执,须由质量主管协调处理。 若出现本标准中未涉及的项目,应立即通知质量主管修改或解释本标准。 三、适用范围: 此规范的检验标准仅针对中兴客户之产品,其他产品参考崇正塑胶件外观检验标准。 四、缺陷定义 点(含杂质):具有点的形状,测量时以其最大直径为其尺寸 毛边:在塑料零件的边缘或结合线处线性凸起 (通常为成型不良所致) 亮痕(银丝):在成型中形成的气体使塑料零件表面退色(通常为白色)。 气泡:塑料内部的隔离区使其表面产生圆形的突起 变形:制造中内应力差异或冷却不良引起的塑料零件变形 顶白:成品被顶出模具所造成之泛白及变形﹐通常发生在顶出稍的另一端(母模面)缺料:由于模具的损坏或其它原因﹐造成成品有射不饱和缺料情形.

断印:印刷中由于杂质或其它原因造成印刷字体中的白点等情况。 漏印:印刷内容缺划或缺角或字体断印缺陷大于,也被认为有漏印。 色差:指实际部品颜色与承认样品颜色或色号比对超出允收值。 流水纹:由于成形的原因﹐在浇口处留下的热溶塑料流动的条纹 熔接痕:由于两条或更多的熔融的塑料流汇聚,而形成在零件表面的线性痕迹 装配缝隙:除了设计时规定的缝隙外,由两部组件装配造成的缝隙 凹痕缩水:零件表面出现凹陷的痕迹(通常为成型不良所致) 油斑:附着在对象表面的油性液体 漏喷:应喷漆之产品表面部份因异常原因而导致油漆没有喷到露出底材之现象 修边不良:产品边缘处因人工修边而产生缺口等不规则形状 毛屑:分布在注塑件、喷漆件表面的线型杂质。 刮痕:硬物或锐器造成零件表面的深度线性伤痕,用手指甲感觉有感、有层次感。 刮伤:无深度的表面划痕,用手指甲感觉无感、无层次感。 碰伤:产品表面或边缘遭硬物撞击而产生的痕迹 桔皮: 涂装表面呈现桔子皮似的凹凸,也称桔子皮 黑条及烧痕:零件表面发生变色、弯曲或破裂,显示出热分解后的现象 拉白:把成型品从模具中拿出时,因拔取方向造成的伤痕(大多出现于侧面) 五、检验标准 此规范系依据 GB/ 一次抽样方案Ⅱ级之抽样水准,随机取样进行检验,AQL以各部门作业指导书为准,如无明确要求的,依据以下AQL进行判定。 严重缺陷(CR): C=0 主要缺点(MA):MA=主要为性能、功能不良及零部件漏装等,且此类型缺陷会引起客户投诉或返工费用较大者. 次要缺点(MI):MI= 主要为外观不良或机械性能不良,但不影响性能的缺陷。 六、检验方法:

路基、路面检测报告.docx

第页,共页 路基路面厚度试验检测报告JB021401试验室名称:报告编号: 委托 / 施工单位委托编号 工程名称样品编号 工程部位 / 用途检测方法 试验依据判定依据 样品描述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 结构层次路基路面类型 距中位置厚度( mm) 桩样品状态 号 ( m) 实测左幅实测右幅设计厚度结果判定 厚度平均值(mm)标准差厚度代表值(mm)检测结论:

备注: 试验:审核:签发:日期:年月日(专用章) 第页,共页 路基路面压实度试验检测报告JB021402试验室名称:报告编号: 委托 / 施工单位委托编号 工程名称样品编号 工程部位 / 用途检测方法 试验依据判定依据 样品描述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 结构层次路基路面类型 序号桩号距中(m)实测压实度(%)压实度标准值结果判定检测点数合格点数合格率( %)

压实度平均 压实度标准 %) 值( %) 压实度代表值( 值( %) 检测结论: 备注: 试验: 审核: 签发: 日期: 年 月 日 (专用章) 第 页,共 页 路基路面压实度试验检测报告(沉降差法) JB021402 试验室名称: 报告编号: 委托 / 施工单位 委托编号 工程名称 样品编号 工程部位 / 用途 检测方法 试验依据 判定依据 样品描述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 结构层次 路基路面类型 序号 桩号 距中( m ) 高差( mm ) 允许高差( mm ) 结果判定

检测点数合格点数合格率( %) 保证率( %)标准差( %)ta/ n 高差平均值高差标准值高差代表值 ( mm)( mm)( mm) 检测结论: 备注: 试验:审核:签发:日期:年月日(专用章) 第页,共页 路基路面平整度试验检测报告JB021403试验室名称:报告编号: 委托 / 施工单位任务编号 工程名称样品编号 工程部位 / 用途检测方法 试验依据判定依据 样品描述结构层次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 序号桩号位置测定值(mm)平整度规定值结果判定1 2 3 4 5 6 7 8 9

路基、路面检测报告

路基、路面检测报告

————————————————————————————————作者:————————————————————————————————日期:

第页,共页 路基路面厚度试验检测报告 JB021401 试验室名称: 报告编号:委托/施工单位委托编号 工程名称样品编号 工程部位/用途检测方法 试验依据判定依据 样品描述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 结构层次路基路面类型 桩号距中位置 (m) 样品状态 厚度(mm) 实测左幅实测右幅设计厚度结果判定 厚度平均值(mm)标准差厚度代表值(mm)检测结论:

备注: 试验:审核: 签发: 日期:年月日(专用 章) 第页,共页 路基路面压实度试验检测报告 JB021402 试验室名称:报告编号: 委托/施工单位委托编号 工程名称样品编号 工程部位/用途检测方法 试验依据判定依据 样品描述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 结构层次路基路面类型 序号桩号距中(m)实测压实度 (%) 压实度标准值结果判定

保证率(%)标准差(%)n ta/ 压实度平均值(%)压实度标准 值(%) 压实度代表值(%) 检测结论: 备注: 试验: 审核: 签发: 日期:年月日 (专用章) 第页,共页路基路面压实度试验检测报告(沉降差法) JB021402 试验室名称:报告编号: 委托/施工单位委托编号 工程名称样品编号 工程部位/用途检测方法 试验依据判定依据 样品描述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 结构层次路基路面类型 序号桩号距中(m)高差(mm)允许高差(mm)结果判定

检测点数合格点数合格率(%)保证率(%) 标准差(%)n ta/ 高差平均值 (mm) 高差标准值 (mm) 高差代表值 (mm) 检测结论: 备注: 试验: 审核:签发:日期: 年月日(专 用章) 第页,共页路基路面平整度试验检测报告JB021403 试验室名称:报告编号: 委托/施工单位任务编号 工程名称样品编号 工程部位/用途检测方法 试验依据判定依据 样品描述结构层次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 序号桩号位置测定值(mm)平整度规定值结果判定1 2 3 4 5 6

成品外观检验规范标准

1.目的 为了使从材料纳入,制作成成品及出货外观品质有一个共同的品质判定规范 , 以避免因人为因素造成判定标准不统一 , 从而做到对产品的外观检查之标准化 , 保证产品的质量以满足客户的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制造成品的外观检测。 3.用语定义 3.1、AQL:严重不良执行Ac=0 判定,主要不良执行 AQL=0.25,次要不良执行AQL=1.0 。 3.2、严重不良:产品存在对使用者的人身及财产安全构成威胁的缺陷。 3.3、主要不良 3.3.1 功能缺陷影响正常使用。 3.3.2 性能参数超出规格标准。 3.3.3 漏元件、配件及主要标识。 3.3.4 多出无关标识及其他可能影响产品性能的物品。 3.3.5 包装存在可能影响产品形象的缺陷。 3.3.6 结构及外观方面存在让一般顾客难以接受的严重缺陷。 3.3.7 安全性能、常规性能、结构按照技术资料及图纸标准判定。 3.4、次要不良:上述缺陷以外的其它不影响产品使用的缺陷。 3.5、检验条件 3.5.1 距离:肉眼与被测物距30cm-45cm 。 3.5.2 角度:被测面与光源成45 度。 3.5.3 视角:与被测物成45 度角至90 度角范围内。 3.5.4 照明:使用白色冷光源或自然,600-900Lux (勒克斯)。 3.5.5 装配缺陷或其它缺陷的检验条件同上。 3.5.6 判定按以上条件下可以看见的缺陷列入不良,看不到的则视为合格。 3.6、名词定义: A 级面:产品面壳正面。 B 级面:产品面壳的四个侧面、底面。 披锋: 在模具分型处出现多余的溢边、毛刺。 缩水:表面出现局部凹陷的现象。 夹水纹: 熔胶分流汇合时因不完全熔合而产生的可见接线。 变形: 表面形状为扭曲、翘起、弯曲等现象。 气纹;胶件表面形成的银纹、斑纹现象。 气泡:胶壳件内部形成的空气。 缺胶:胶件边缘出现不规则形状,少胶现象。 离壳: 上下壳组合产生两者之间的距离。

路基路面几何尺寸及路面厚度检测

路基路面几何尺寸及路面厚度检测 一、路基路面现场测试随机选点方法 对公路路基路面各个层次进行各种测定时,为采取代表性试验数据,往往用随机取样选点的办法确定测点区间、测定断面、测定位置。随机取样选点是按照数理统计原理,在路基路面现场测定时决定区间、测定断面、测点位置的方法。 也可以采用Excel电子表格等软件或计算器中的随机函数代替模数来计算测点位置。 随机取样选点法需要的材料有:钢尺、皮尺、硬纸片(共28块,编号1~28,每块大小2.5cm×2.5cm,装在一个布袋内)、骰子(2个)、毛刷、粉笔等。 1、测定断面或测定区间的确定方法 检测路段可以是一个作业段、一天完成的路段或路线全程。在路基、路面工程检查验收时,通常取1km为一个检测路段。下面主要介绍测定断面的确定步骤。(检测路段的确定与此相同) ①将检测路段按桩号间距(一般为20m)分成若干个断面,一次编号为1、2、3、……, T,总的断面数为T个。 ②从从布袋中随机摸出一块硬纸片,硬纸片上的号数即为“一般取样的随机数表”中 的栏号。 ③按照检测频度的要求,确定测定断面的取样总数n。依次找出与A列中01、02、……、 n对应的B列中的值,共n对对应的A、B值,当n>30时,应分次进行。 ④将n个B值与总的断面数T相乘,四舍五入成整数,即得到n个断面的编号。 ⑤查断面编号对应的桩号,即为拟检测的断面。 一般取样的随机数表(前五栏)

2、测点位置确定方法 ①从布袋中任意取出一块硬纸片,得表中的栏号。 ②按照测点数的频数要求(取样总数为n)。依次找出所定栏号的A列所需取样位置 数的全部数。当n>30时,应分次进行。 ③确定取样位置的纵向距离。找出与A列中相对应的B列中数值,以此数乘以检测 区间的总长度,并加上该段的起点桩号,即得取样位置距该段起点的距离或桩号。 ④确定取样位置的横向距离。找出与A列中相对应的C列中数值,以此数乘以检测 路面(路基)的宽度,再减去宽度的一半,即得出取样位置距离路中心线的距离。 如差值是正值,表示在中心右侧;如差值是负值,表示在中心线左侧。 二、路基路面几何尺寸检测 1、检测项目与要求 在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交工验收期间及旧路调查中,都需要检测路基路面各部分的几何尺寸,以保证其符合规定的要求。几何尺寸检测所用的仪器与材料有:钢尺、经纬仪、全站仪、精密水准仪、塔尺、粉笔等。 几何尺寸检测要求

路基路面几何尺寸及路面厚度检测

第四章路基路面几何尺寸及路面厚度检测 1. 拟从K10+000~K11+000的检测路段中选择6个点检测压实度和结构层厚度,试确定测点的位置(随机抽样编号为4,路面宽10M )。 2.通常采用什么方法检测基层,砂石路面,沥青面层及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厚度? 3.简述地质雷达检测公路路面面层厚度的基本原理及其主要结构的功能。 4.某一级公路稳定粒料基层设计厚度为20cm ,该评定路段的检测值为21,22,19,19,20,21,21,22,19(单位:cm),评定其厚度是否满足要求。(已知厚度代表值容许偏差为-8mm,单指容许偏差为-15mm, 966.09 99 .0=t ),并计算合格率。 参考答案 1.拟从K10+000~K11+000的检测路段中选择6个点检测压实度和结构层厚度,试确定测点的位置(随机抽样编号为4,路面宽10M )。 测点编号 A 列 B 列 距起点距离 (m ) 桩号 C 列 距边缘距离 (m ) 距中线距离 (m ) 1 2 3 4 5 6 01 05 02 06 03 04 0.326 0.421 0.461 0.487 0.748 0.843 326 421 461 487 748 843 K10+326 K10+421 K10+461 K10+487 K10+748 K10+843 0.037 0.282 0.023 0.539 0.413 0.002 0.37 2.82 0.23 5.39 4.13 0.02 右4.63 左2.18 右4.77 左0.39 右0.87 左4.98 2.通常采用什么方法检测基层,砂石路面,沥青面层及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厚度? 基层和砂石路面的厚度可用挖坑法规定,沥青路面及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厚度应用钻孔法测定。 3.简述地质雷达检测公路路面面层厚度的基本原理及其主要结构的功能。 不同的介质具有不同的介质常数,地址雷达向地下发射一定长度的电磁脉冲波,电磁波在地下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不同介质的常数的界面时,一部分能量产生反射波,一部分能量继续向下传播,地质雷达接收并记录这些反射信息。由于地下介质具有不同的介电常数,造成各种介质具有不同的电导性,电导性的差异影响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4.某一级公路稳定粒料基层设计厚度为20cm ,该评定路段的检测值为21,22,19,19,20,21,21,22,19(单位:cm),评定其厚度是否满足要求。(已知厚度代表值容许偏差为-8mm,单指容许偏差为-15mm, 966.09 99 .0=t ),并计算合格率。 解:经计算cm h 44.20=,cm S 165.1= 9=n ,%99=α 查表的 966.09 =a t 厚度代表值为算术平均值的下置信界限即: =20.44-0.966×.165 =19.31㎝ 又 mm h h h d L 2.19=?->

公路工程项目-路基路面厚度检测报告(一)(钻芯法)(模板)

报告说明一、项目概况

受****************委托,中咨公路养护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于*年*月*日对***********路面桩号K****-K******层的厚度进行检测。 二、检测依据、检测方法及设备 1.检测依据 (1)《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沥青混凝土面层设计厚度由委托单位提供,其设计厚度值为**cm 。 2.检测方法 遵照《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T 0912-2008)的要求,使用取芯机钻取沥青路面芯样,钻孔深度必须达到层厚,清除底面灰土,找出与下层的分界面。用钢板尺沿圆周的对称的十字方向四处量取表面层至上下层界面的高度,取平均值,准确至1mm 。检测频率为5点/km 。 3.检测设备 本次检测主要仪器设备见表2-1。 表2-1 主要仪器设备表 (1)计算各个断面的实测厚度T 1i 与设计厚度T 0i 之差。 i i i T T T 01-=? 式中:T 1—路面实测厚度(m ); T 1i —路面的设计厚度(m ); △B i —路面的实测厚度和设计厚度的差值(m )。 (2)测定值的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 N T T i ∑= () 12 --= ∑N T T S i 100?= T S C V 式中:T i —各个测点的测定值;

N —一个评定路段内的测点数; T —一个评定路段内测定值的平均值; S —一个评定路段内测定值的标准差; C V —一个评定路段内测定值的变异系数(%)。 (3)厚度代表值 S n t T T L α- = 式中:T L —厚度代表值; T —厚度平均值; S —标准差; n —检测点数; t α—t 分布表中随测点数和保证率(或置信度α)而变的系数。 高速公路,保证率采用95%,n t /α取0.953。 四、附表 附表01:路面厚度检测评定结果表

压力容器外观几何尺寸检验标准

压力容器外观几何尺寸检验标准 序 号 检验项目标准规定 1 壳体直线度 mm ≤1H/1000 (H为壳体长度) 2 壳体圆度(最大内径与最小内径之差) mm ≤1%Di且≤25mm (Di为内径) 3 容器总长允许偏差1L/1000,且≤50mm。(总长≤5000,则 偏差≤5) (L为容器总长) 4 冷卷筒节投料的钢材厚度 mm s δ 5 封头成型后最小厚度 mm ≮0.9 s δ 6 封头内表面形状偏差 mm ≤1.25%Di 7 封头直边纵向皱折深度 mm ≤1.5 8 封头的对口错边量b不得大于钢材厚度 s δ的10%,且不大于1.5mm。拼接复合钢板的对口错边量b不大于钢板复层厚度的30%,且不大于1.0mm。 9 封头直边高度h 倾斜度 向外向内 25 ≤1.5 ≤1.0 40 ≤2.5 ≤1.5 其他6%h,且不大于5 4%h,且不大于3 10 A类焊缝最大棱角度 mm ≤ s δ/10+2且≯5 11 B类焊缝最大棱角度 mm ≤ s δ/10+2且≯5 12 A、B类焊缝最大错边量 mm A类B类 ≤12 ≤1/4 s δ≤1/4 s δ >12~20 ≤3 ≤1/4 s δ >20~40≤3 ≤5 >40~50≤3 ≤1/8 s δ >50 ≤1/16 s δ且≤10 ≤1/8 s δ且≤20 13 焊缝余高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b δ>540MPa的钢材以及Cr-Mo低合金钢材其他钢材单面坡口双面坡口单面坡口双面坡口 e1 e2 e1 e2 e1 e2 e1 e2 0~10% s δ 且≤3 ≤1.5 0~10% 1 δ 且≤3 0~10% 2 δ 且≤3 0~15% s δ 且≤4 ≤1.5 0~15% 1 δ 且≤4 0~15% 2 δ且≤ 4 14 C、D类接头焊角,取焊件中较薄者厚度。补强圈的焊角,当其厚度≥8mm时,焊角等于补强圈厚度的70%,且≥8mm。 15 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 s δ>540MPa的钢材以及Cr-Mo低合金钢材和不锈钢制造的容器以及焊接接头系数Φ取为1的容器,其焊缝表面不得有咬边。其他容器咬边深度≤0.5mm,咬边连续长度≤100mm,焊缝两侧咬边总长不得超过该焊缝长度的10%。 16 法兰面与接管或圆筒主轴中心线垂直度≤1%法兰外径,且≤2。 17 筒体损伤修磨深度≤5%sδ,且≤2。 18 钢管外径允许偏差δ=(D-Di)/ Di*100% (D为最大或最小外径); 壁厚允许偏差ρ=(S-Si)/ Si*100% (S横截面积上最大或最小壁厚) WH

塑料件外观标准

塑件外观检验标准 1.目的及适及范围: 本检验规范为了进一步提高塑料制品的质量,在产品生产及出厂时能严格把关,制定出适应本公司的塑料件及二次加工电镀/喷涂塑料件检验标准,为外观检验提供科学、客观的方法。对某些无法用定量表明的缺陷,用供需双方制订的检验标准和封样的办法加以解决。 2.参照文件本检验规范参照《检验卡片》 3.内容: 3.1术语: 1) 黑点:与本身颜色不同的杂点或混入树脂中的杂点暴露在表面上。 2) 气丝:由于种种原因,气体在产品表面留下的痕迹与底面颜色不同并发亮,带有流动样。3) 收缩:由于材料收缩,使产品局部整体表面下陷。 4) 熔接痕:产品在成型过程中,二股以上的融熔料相汇合的接线,目视及手感都有感觉。 5) 缺注:产品某个部位不饱满。 6) 顶白:由于内应力,在产品表面产生与本色不同的白色痕迹。 7) 飞边:(毛刺)由于种种原因,产品非结构部分产生多余的料 8) 多料:模具顶针断,模具缺引起制品存在多余的部分. 9) 断裂:塑料理局部断开后的缺陷。 10) 拉毛:因摩擦而产生的细皮,附在塑料表面的现象。 11) 油丝:油痕、油污,加种种原因(包括脱模式剂)在产品表面留下的痕迹,使该部位发光并带有流动样。 12) 变形:因模具顶针及光面问题导致开模后产品出现畸形. 13) 杂物:涂膜表面因杂点,毛尘引起凹凸点。 14) 垂流:涂层后由于局部喷漆量过大,产生下垂形成条状物。 15) 皱皮:由于涂膜/镀层的流平性不良,涂层处产生的皱褶。 16) 针孔:由于喷涂产生的气泡破裂,产生的小孔。

露底:该喷(镀)没喷(镀)的部位称露底。 18) 划伤:员工操作或搬运引起制品引起 19) 泛白:涂膜表面呈气雾状。 3.2自制件分类说明: 3.2 .1塑料件 一类: 高精度高要求的外观塑料件及透明制品; 二类: 需电镀/喷涂的塑料件(公司内检验用) 3.2.2 二次加工件(喷涂/电镀) 一类: 喷涂制件 二类:电镀制件 3.3检验方法 3.3.1 外观缺陷的检验方法及要求: 视力:具有正常视力1.0---1.2视力和色感 照度:正常日光灯,室内无日光时用40W日光灯或60W普通灯泡的照度为标准。 目测距离:眼睛距离产品40-----50CM直视为准 观察时间:<10秒(每个可见平面需要3秒) 3.3.2 外观尺寸及尺寸的配合的检验方法 外观尺寸:使用普通长度测量仪或各种量规进行测量. 尺寸配合:用零部件进行组装,不影响成品组装、安装功能和产品性能。 3.3.3二次加工件(喷涂/电镀) 附着力检验方法 喷涂制品: 在1CM范围内用小刀划1mm*1mm的小正方块,用胶带粘住小正方块后垂直方向拉,胶带表面无明显的喷涂残料. 电镀制品:手拧住制品的两侧向相反的方向用力拧5次,镀层表面无明显的皱折、起皮。

公路工程项目-路基路面厚度检测报告(一)(钻芯法)(模板)

试验室名称:中咨公路养护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报告编号:

试验室名称:中咨公路养护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报告编号: 报告说明 一、项目概况 受****************委托,中咨公路养护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于*年*月*日对***********路面桩号K****-K******层的厚度进行检测。 二、检测依据、检测方法及设备 1.检测依据 (1)《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沥青混凝土面层设计厚度由委托单位提供,其设计厚度值为**cm 。 2.检测方法 遵照《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T 0912-2008)的要求,使用取芯机钻取沥青路面芯样,钻孔深度必须达到层厚,清除底面灰土,找出与下层的分界面。用钢板尺沿圆周的对称的十字方向四处量取表面层至上下层界面的高度,取平均值,准确至1mm 。检测频率为5点/km 。 3.检测设备 本次检测主要仪器设备见表2-1。 表2-1 主要仪器设备表 (1)计算各个断面的实测厚度T 1i 与设计厚度T 0i 之差。 i i i T T T 01-=? 式中:T 1—路面实测厚度(m ); T 1i —路面的设计厚度(m ); △B i —路面的实测厚度和设计厚度的差值(m )。 (2)测定值的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 N T T i ∑=

试验室名称:中咨公路养护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报告编号: 100?= T S C V 式中:T i —各个测点的测定值; N —一个评定路段内的测点数; T —一个评定路段内测定值的平均值; S —一个评定路段内测定值的标准差; C V —一个评定路段内测定值的变异系数(%)。 (3)厚度代表值 S n t T T L α- = 式中:T L —厚度代表值; T —厚度平均值; S —标准差; n —检测点数; t α—t 分布表中随测点数和保证率(或置信度α)而变的系数。 高速公路,保证率采用95%,n t /α取0.953。 四、附表 附表01:路面厚度检测评定结果表

塑料件外观检查及测试规范

塑料件外观检查及测试规范 1、范围 本标准主要用于所加工生产的塑料注塑件的检查 2、定义 不良缺陷定义 点缺陷:具有点形状的缺陷,测量时以其最大直径为尺寸 颗粒:在喷涂件表面上附着的细小颗粒 色差:产品表面呈现出与标准样品(客户承认样品)的颜色的差色 缩水:当塑料熔体通过一个较薄的截面后,其压力损失很大,很难继续保持很高的压力来填充在较厚截面而形成的凹坑。 亮斑:对于非光面的塑料件,由于壁厚不均匀,在壁厚突变处产生的局部发亮现象。 飞边:由于注塑参数或模具原因,造成在塑料件的边缘或分型面处所产生的塑料飞边。 熔接线:塑料熔体在行腔中流动时,遇到阻碍物时,熔体在绕过阻碍物后不能很好的融合,于是在塑料件表面形成一条明显的线,叫做熔接线。 翘曲:塑料件因内应力而造成的平面变形。 顶白:由于塑料件的包紧力大,顶干区域收到强大的顶出力所产生的白印或凸起 缺料:因注射压力不足或模腔内排气不良等原因,使熔融树脂无法到达模腔内的某角落而造成的射料不足现象。银条:在塑料件表面沿树脂流动方向所呈现出的银色条纹。 流纹:产品表面以浇口为中心而呈现出的年轮状条纹 烧焦:在塑料件表面出现的局部的塑料焦化发黑 脱模伤:因注射压力过大或型腔不平滑,脱模时所造成边缘的擦伤 气泡:由于原料在成型前未充分干燥,水分在高温的树脂中汽化而形成的气泡 拉白:成型品脱模时,由于钩料杆的拉力大于顶料杆的顶出力,而使某部位所产生的白化 2.2部件测量面的定义 0测量面:部品上显示信息的重要区域 I 测量面:暴露在外,且正常使用时可直接看到的主要表面 II 测量面:暴露在外,且正常使用时并不直接看到的次要表面 III测量面:正常使用时看不到,只有在拆装时可看到的内表面 3 部品检验条件及环境 距离:人眼与被测表面的距离为300~350MM 时间:每件检查时间不超过12S 位置:检视面与桌面成45度,上下左右转动15度 照明:60W以上冷白荧光灯,光源距被测物表面500~550MM,灯光平和无闪烁现象 4 部品检验项目 检查各处外观件的质量符合要求,(根据各部品《检验规范》及限度要求进行 对部品的必检尺寸按《检验规范》要求进行测量 允许掺加粉碎料生产的部品必须对部品定时进行破坏性检验(即用手掰裂一个部品看是否有发脆、分层现象)。有阻燃性要求的部品必须定时进行阻燃性检验(检验方法:用明火将部品点燃后保持5秒钟以上,将火焰移开,部品能够自动熄灭) 需要做装配检验的部品,必须定时做装配检验,应符合装配要求。 塑料件检验标准: L=长度(MM)W=宽度MM S=面积(MM平方)D=直径(MM)H=深度(MM)DS=距离(MM)不良项目:点缺陷:I测量面D小于等于0.3MM\ N小于1 II测量面:当D小于0.35MM,N小于1 当D小于0.25MM时,N小于2,且DS大于 15MM III测量面:当D小于0.1MM,N小于2 缩水、熔接线、翘曲参照限度样件

最新压力容器外观及几何尺寸检验报告(GB151)

产品质量证明书 CERTIFICATE OF THE PRODUCT QUALITY 产品编号 Product No.: 设备位号 Item No. : 产品名称 Product Name: 制造日期 年月 Date of Manufacture: 厂名 英文厂名

产品质量证明书目录 Contents 1.产品合格证 Certificate of Compliance 2.产品技术特性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 of Product 3.产品主要受压元件使用材料一览表 Material of Main Pressure Parts of the Product 4.产品焊接试板力学和弯曲性能检验报告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Bend Test Report for the Welding Test Plate of Product 5.压力容器外观及几何尺寸检验报告 Visual and Geometric Dimensions Examination Report of the Pressure Vessel 6.焊缝射线检测报告 Radiographic Examination Report for Welds 7.焊缝射线检测底片评定表 Radiographic Examination Film Interpretation Sheet of Welds 8.焊缝超声检测报告 Ultrasonic Examination Report for Welds 9.渗透检测报告 Liquid Penetrate Examination Report 10.磁粉检测报告 Magnetic Particle Examination Report 11.热处理检验报告 Heat Treatment Examination Report 12.压力试验检验报告 Pressure Test Report 13.钢板锻件超声波检测报告 Ultrasonic Examination Report for Steel Plate and Forging 压力容器外观及几何尺寸检验报告 Visual and Geometric Dimensions Examination Report of the Pressure Vessel 产品编号(Product N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