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防治 第3章水库诱发地震(动画原创)
第七章-3 水库地震
7· 1
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
在一定条件下,人类的工程活动可以诱发地震, 诸如修建水库,城市或油田的抽水或注水,矿山坑 道的崩塌,以及人工爆破或地下核爆炸等都能引起 当地出现异常的地震活动,这类地震活动统称为诱 发地震( induced earthquake )。 其形成一方面依赖于该区的地质条件、地应力状态 和有待释放的应变能积累程度等因素;另一方面也 与工程行为是否改变了一定范围内应力场的平衡状 态密切相关。 水库诱发地震是指在兴建水利水电工程中,由于水 库蓄水而引起的地震活动。
4.2(1971.12)4.6(1972.11) 4.3(1972.11)4.1(1975.3) 4.1(1975.12)4.1(1976.9)
地震频率与水位高度正 相关,但地震活动性明显的 滞后于高水位,一般3-6个 月。 震中集中分布于以坝为 中心的25km为半径的范围内, 且以10km为半径的范围内最 为密集
一般说来诱发地震的震级比较小,震源深度比 较浅,对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影响范围也比较小。 但是水库诱发地震也曾经多次造成破坏性后果,更 有甚者,水库诱发地震还经常威胁着水库大坝的安 全,甚至可能酿成远比地震直接破坏更为严重的次 生地质灾害,因此对水库诱发地震发生的可能性应 予以高度重视。 水库诱发地震活动发现于本世纪30年代。最早 发现于希腊的马拉松水库.伴随该水库蓄水、1931 年库区就产生了频繁的地震活动。此后,发现有相 当一部分水库蓄水过程中伴随有水库诱发地震现象。
2.新丰江水库诱发地震 我国的新丰江水库地震(坝高105m,总库容 115(139)亿立米,最大地震震级(烈度) 6.1(Ⅷ), 1962年3月19日发生的6.1 级地震)造成的破坏最 为严重,数百人在地震中丧生,成千人受伤,坝体 建筑和发电设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电站停止运 转,以致造成区域性的工业瘫痪。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3章第1节 第1课时 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 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等高线密集,地形坡度较大,且位于东南 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更容易发生泥石流。 第(2)题,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得出,丙地附近有铁路,而且铁路跨越河流,发生 泥石流时可能冲毁铁路;丙地山谷有河流发育,发生泥石流时可能阻塞河道, 引发洪涝灾害。
D.自然灾害具有很强的破坏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第3题,图示为地震及次生灾害,台风与地震无关。 第4题,图中不能直接显示自然灾害具有分布的广泛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挟带大量泥沙和石块的特殊洪流在山区沟口堆积形成的扇状地貌称为泥 石流扇。下图示意云南怒江北段地区泥石流扇分布。近年来,随着人口增 长,当地聚落向泥石流扇拓展。据此完成第5~6题。 5.图示地区泥石流扇广布的物质条件是( A ) A.岩体破碎 B.地形险峻 C.河流众多 D.降水集中 6.当地聚落向泥石流扇拓展的主要原因是 泥石流扇( A ) A.地形平坦 B.降水丰沛 C.河网稠密 D.土壤肥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读地震及次生灾害示意图,完成第3~4题。
3.下列次生灾害若填入图中
空格处,不合适的是( D )
A.崩塌 B.泥石流
C.海啸 D.台风
4.下列结论不能直接由图中
信息得出的是( C )
A.自然灾害具有明显的关联性 B.自然灾害具有很强的诱发性
C.自然灾害具有分布的广泛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3.(拓展探究)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单位:毫米)分布图。
水库诱发地震简述
水库诱发地震简述人类大规模的工程建设活动会引发地震。
水库诱发地震是人工湖在蓄水初期出现的、与当地天然地震活动特征明显不同的地震现象,亦简称为水库地震。
水库诱发地震具有多种成因,其发震机理和诱震因素十分复杂,目前还没有完全为人们所认识。
水库诱发地震是涉及地震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和结构抗震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前沿课题。
本世纪40年代以来,世界上已有34个国家的134座水库被报道出现了水库诱发地震,其中得到较普遍承认的超过90处。
有4例发生了6级以上地震,他们是中国的新丰江(1962年,6.1级)、赞比亚─津巴布韦的卡里巴(Kariba,1963年,6.1级)、希腊的克瑞马斯塔(Kremasta,1966年,6.3级)、和印度的柯依纳(Koyna,1967年,6.5级)。
发生在坝址附近的强震和中强震,有可能对大坝和其它水工建筑物造成直接损害。
已知挡水建筑物遭受损害的有两个震例(表1),尚未发生过大坝因水库地震而溃垮或严重破坏的情况。
水库诱发地震对库区及邻近地区居民点的影响则更为常见,强震和中强震会给库区造成人员伤亡,带来重大物质损失。
即使一般的弱震微震,也会对震中区造成一定危害,影响当地居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是库区主要的环境地质问题之一。
我国迄今已报道出现水库诱发地震的工程有25例,其中得到公认的有17例(见表2),是世界上水库地震最多的国家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高坝大库中出现诱发地震的比例明显偏高。
我国(含香港和台湾)已建成的百米以上大坝32座,出现了水库诱发地震的有10座,发震比例超过31%;其中1979年以后蓄水的17座百米以上大坝中有8座发生水库地震,发震比例高达47%,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从水库诱发地震的强度来看,全球发生6.0级以上强烈地震的仅占3%,5.9—4.5级中等强度的占27%,发生4.4—3.0级弱震和3.0级以下微震的占到70%(分别为32%和38%)。
在我国这一比例相应为4%、16%和80%。
高中地理 第三章 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第一讲 常见的自然灾害教案(含解析)高一地理教案
〖第一讲常见的自然灾害〗之小船创作一、读洪涝灾害相关示意图,梳理基础知识。
1.洪涝灾害的概念洪涝灾害是因连续性的降水或短时强降水导致江河洪水泛滥,或积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
2.洪涝灾害的分布(1)从气候因素看,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2)从地形因素看,主要分布在沿河、沿海地势低洼地区。
(3)由图甲可知我国洪涝灾害的分布: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
3.洪涝灾害产生的危害(1)淹没农田、聚落等。
(2)破坏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
(3)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减产、交通受阻、人畜饮用水困难等。
(4)引发河流泥沙淤塞、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
(5)洪涝过后易引发瘟疫,威胁人类身体健康。
二、读常见气象灾害相关示意图,梳理相关知识。
(一)干旱灾害1.概念干旱时因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的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现象。
当干旱持续时间较长,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时,称为干旱灾害。
2.危害(1)造成农业大量减产,乃至颗粒无收。
(2)对畜牧业的影响表现在影响牧草生长、加剧草场退化和沙漠化。
(3)引发水资源短缺,造成人畜饮水困难,严重时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4)易引发沙尘暴、火灾、虫灾等灾害。
3.分布由图可知,我国旱灾的发生范围广泛,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是旱灾多发区。
(二)台风灾害1.构成由图甲可知,台风由外围大风区、漩涡风雨区和台风眼三部分组成。
2.源地及其影响范围由图乙可知,西北太平洋是台风发生频率最高的区域,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东海地区,多发于夏秋季节。
3.危害(1)狂风:吹倒房屋,拔起大树,破坏交通、通信设施等。
(2)暴雨:引发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危害近海养殖。
(3)风暴潮:侵蚀海岸,破坏海堤,造成海水倒灌。
(三)寒潮灾害1.概念寒潮是因为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的天气过程。
水库诱发地震机理分析
灾害与防治工程2007年第2期(总第63期)水库诱发地震机理分析牛恩宽 王孔伟 艾志雄摘要:水库诱发地震经常威胁着水库大坝的安全,酿成远比地震的直接破坏更加严重的次生灾难,因此对地震水库诱发地震应予充分重视。
从水库地震能量积聚和诱发因素两个方面对水库地震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
根据摩尔2库仑破裂准则,利用库区应力摩尔圆的移动和半径的变化以及岩石破裂线的变动,分析了水库在不同断裂类型区域的诱震机制。
关键词:诱发地震; 渗透; 孔隙水压; 断裂构造The Analysis for the Mechanism of R eservoir Induced2E arthquakeNiu Enkuan Wang K ongwei Ai ZhixiongAbstract Reservoir induced eart hquake t hreatens t he safety of t he dam f requently,which p roduces secondary disaster far more serio us t han t he damage directly p roduced by ordinary eart hquake.Therefore,f ull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 he reservoir induced eart hquake. This paper t ries to analyze t he mechanism of reservoir eart hquake f rom cumulative energy and inducing factors.Based on Mohr2Coulumb rupt ure principle,t he mechanisms of in2 duced eart hquake in different part s of reservoir zone wit h different kinds of fault struct ures are analyzed,in which bot h t he changing of t he Mohr circle and t he changing of t he rupt ure line are co nsidered.K eyw ords induced eart hquake; permeate; pore water p ressure; fault st ruct ure水库诱发地震,一般指在库区特定的地质条件下,水库蓄水后伴随产生某种诱发作用,导致岩体内累积的应变能释放而产生地震的现象。
水库诱发地震资料
过去,世界各国建设水库大坝工程,都是尽量避免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建设,更不会建造在会发生强烈地震的断裂带上。
许多断裂带都是在地震发生之后才发现的。
过去的经验总结是:在弱震地区或地质构造稳定的地区,大型水库大坝会诱发地震,水库诱发地震强度可以超过历史上所记录的最大地震强度。
下面介绍世界上几个著名的水库诱发地震的案例:1.印度科依纳水库诱发地震印度科依纳(KOYNA)水库位于印度孟买城以南二百三十公里的地方,库容量27.8亿立方米,水库面积116平方公里.科依纳水库于1954年开工建造,1963年完工。
科依纳水库大坝高103米,大坝体积130万立方米,大坝为粗石混凝土重力坝。
印度科依纳水库不但大坝底下的地基十分理想,而且水库所在地区的地质结构完整,从地质板块学的观点来看米,这座水库是建造在印度板块上,是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的一部份。
于几百年万前就已经形成。
人们认为这种地质结构是最稳定的,即所谓的无震区,而且在水库建造之前,也没有地震的记载。
大坝位于前寒武纪地质带上,地质条件非常优越.但是就在这里发生了至今为止记录在案的强度最大的地震。
1963年科依纳水库竣工并当即蓄水启用。
在这之后,附近地区就小震不断,在1964年和1965年之间,最高一周地震次数达四十多次。
水库在1965年蓄满水,之后地震次数增多,强度加大,到1967年,一周地震次数竟高达320次地震。
在1967年9月13日发生了一次震级 5.5级的地震,1967年12月11日在大坝附近发生了为震级6.5级的地震,震中烈度为VIII度。
这次地震的震源就在水库大坝附近离地面9-23公里的地方。
这次地震影响的范围很大,整个印度半岛的西半部份都能感觉到该次地震。
由于水库诱发地震而直接死亡人数约为177人,受伤人数超过1700人。
该地区大批房屋倒塌或是受到严重损坏,成千上万的人无家可归。
科依纳水库的大坝虽然没有因地震而倒塌,但受到严重损坏,水泥大坝两面出现了多处裂缝,有几处水都从裂缝处渗透出来。
水库地震
中国地震界制定了可能产生水库诱发地震的七项定性标准:①坝高于100米,库容大约10亿立方米;②库坝区有活动断裂;③库坝区为中新生代断陷盆地或其边缘,近代升降活动明显;④深部存在重力梯度异常;⑤岩体深部张裂隙发育,透水性强;⑥库坝区曾有地震发生;⑦库坝区有温泉。上述七项,符合数越多,该水库蓄水后诱发地震的可能性就越大
水库诱发地震是指因水库蓄水而诱使坝区、水库库盆或近岸范围内发生的地震。根据精确定位的水库诱发地震的震中资料证明,水库诱发地震震中位置均分布在坝区、水库库盆及近岸地段范围内,距库边线一般不超过3~5千米,最远10千米。
对水库地震成因的探讨一直是人们最感兴趣的课题,也曾有许多似是而非的观点流行。库水的重力荷载作用和孔隙压力作用是诱震因素之一,但库水的作用必须借助于地质体中存在的导水结构面才能向深部传递。通过查明库区是否存在特定的水文地质条件来判别诱发地震的可能性,进而估计发震地点和最大可能强度,称为水库诱发地震研究中的水文地质结构面理论,是现阶段预测水库诱发地震的理论基础。
地质学家、四川省地质区调队总工程师范晓指出,对山体坡麓和坡面的大规模开挖,把原来具有安息角度的自然斜坡坡角,普遍截消成具有高陡临空面直立崖坡,使得河谷两岸的许多山体具有失稳崩滑的隐患。
范晓在《汶川大地震地下奥秘》一文中,将那些被人为开挖的山体称作为“阿喀琉斯之踵”(出自古希腊神话,指致命伤)。“这些看似伟岸坚固的山体,实际上已变得非常脆弱。”
按工程地质条件来分类,水库诱发地震具有不同的成因类型,主要有岩溶塌陷型和断层破裂型。其他类型的诱发地震震级很小,不会对大坝和周围环境造成危害,因此一般不作过多的研究。
第六章 水库诱发地震
第六章水库诱发地震的工程地质分析4.水库诱发地震的诱发机制4.1水库蓄水的基本效应(1)水的物理化学效应①软化、泥化--天然河谷下断裂一般含水,这种效应通常不起作用;②石膏软化膨胀—诱因,但充塞导水裂隙而隔水;③应力腐蚀--增加水份缩短破坏时间、固定压力加速裂隙扩展,蓄水后水压增大,水可进入裂隙→应力腐蚀;(2)水库的荷载效应在岩体中产生附加应力,恶化断裂的应力条件。
①影响深度与荷载作用面积有关—大型水库;②荷载效应与岩体结构有关—陡倾软弱结构面;(3)空隙水压力效应τ=(σn-P W)tgφ+C只有在地壳岩体天然应力场中的最大、最小主应力差相当大的情况下,水库的荷载效应和空隙水压力效应才能起到有效的诱发作用。
4.2水库地震的诱震机制设定:水库无限延伸,则:①水体荷载在岩体中的垂直附加应力:⊿σ=γhV=(μ/1-μ)γh=0.43γh水平附加应力:⊿σh=γh②水位升高所产生的空隙水压力:⊿Pw(1)潜在正断型应力状态①水库的荷载效应:与垂向最大主应力迭加,则a.由于水库荷载σVσ1→σ1/=σ1+⊿σV =σ1+γhb.侧压力效应使水平向最小主应力增值仅为σ3→σ3/=σ3+⊿σh =σ3+(μ/1-μ)γh=σ3+0.43γh 莫尔圆增大并稍向右移,稳定条件有所恶化;②空隙水压力效应:σ1/→σ1//=σ1/-⊿P w+γh-γh=σ1=σ1σ3/→σ3//=σ3/-⊿P w=σ+0.43γh-γh3=σ-0.57γh3空隙水压力同时减小最大、最小主应力,莫尔圆左移接近强度包络线。
显然,荷载与空隙水压力效应最终导致震源岩体稳定状况强烈恶化。
(2)潜在走滑型应力状态①水库的荷载效应:σ1→σ1/=σ1+⊿σh =σ1+0.43γhσ3→σ3/=σ3+⊿σh =σ3+0.43γh莫尔圆大小不变地右移远离强度包络线,稳定性有所改善。
②空隙水压力效应:σ1/→σ1//=σ1/-⊿P w=σ+0.43γh-γh1- 0.57γh=σ1σ3/→σ3//=σ3/-⊿P w+0.43γh-γh=σ3=σ-0.57γh3荷载效应使莫尔圆离开强度包络线的距离小于空隙水压力效应使之接近包络线的距离,最终稳定性状况明显恶化。
3地质灾害及防治-崩塌、危岩灾害2013
荷载类型及其组合
W 1 / 2(a b) LHγ P μW
W—为危岩自重(kN); —为危岩体容重(kN/m3)
P—为作用在危岩体上的
地震力(kN) —地震系数。 抗震设防烈度为Ⅵ度时,
需考虑地震力,水平地震系数 取0.05,竖向地震系数取0.03.
荷载类型及其组合
2、裂隙水压力
该崩塌较稳定,反之崩塌体斜坡草木不多,坡体后缘壁草木少,则
该崩塌不稳定。
3、建筑物标志
崩滑体上建筑物有开裂、倾斜、下座等受破坏现象,则该崩塌滑坡 活动迹象明显,不稳定;反之则较稳定。
4、位移标志
崩塌体上出现裂缝,崩滑体绝对位移(相对崩滑区外围稳定地段) 越大,速率越快,裂缝相对位移越大,则该崩塌越不稳定,反之, 则较稳定。
崩塌具有地域性
西南地区
西北黄土高原的黄土崩塌
西藏、青海、黑龙江的冻融地区
秦岭-大巴山地区,宝成铁路沿线
滑坡和崩塌
发育环境比较接近,都是发育在坡地上的一种块体运动现象 产生于相同的地质构造环境中和相同的地层岩性构造条件下
有着相同的触发因素,容易产生滑坡的地带也是崩塌的易发
区,常常相伴而生 在现实生活中,滑坡与崩塌常常被互相混淆,统称为塌方、 坍塌、岩崩、山崩等
2
诱发崩塌的因素
自然原因
1.岩土类型:一般而言,各类岩、土都可以形成崩塌,但不 同类型,所形成崩塌的规模大小不同。 2.地质构造:各种构造面,如节理、裂隙面、岩层界面、断
层等,对坡体的切割、分离,为崩塌的形成提供脱离母体
(山体)的边界条件。 3.地形地貌: 江、河、湖(水库)、沟的岸坡及各种山坡、 铁路、公路边坡、工程建筑物边坡及其各类人工边坡都是 有利崩塌产生的地貌部位,坡度大于45° 的高陡斜坡、孤
浅析水库诱发地震
浅析水库诱发地震近年来,随着地壳运动的持续进行,地震发生的次数也越来越频繁。
地震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容易引发海啸,在大陆地区则会引发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因此,国家和人民对地震的关注度也逐步提高,尤其是对于因水库蓄水而诱使库坝区、近岸范围发生的地震逐步开始重视并探讨;人们根据多次较大地震诱发的原因、地震的特征对水库诱发地震的原因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也针对水库诱发地震采取了相应的预防和预测措施。
本文主要是对水库地震诱发的原因、特征及预防措施进行了浅层的探索研究。
标签:水库诱发地震诱发原因特征预防措施1水库诱发地震的原因1.1地层岩性的影响根据我国水库诱发地震的数据统计分析,碳酸盐岩地区的发震几率最高,占47%左右,其次为火成岩地区,发震几率约占22%,最后为碎屑岩地区,其发震几率最小。
同时,区域岩体的强度往往决定了地震震级的大小,这说明岩石强度越高,当积聚了足够的能量后,应变积累接近于岩体破裂的临界值时,在有利于诱发水库地震的地质构造条件的地段,其导致岩体内累积的应变能也越快释放从而产生地震,这样地震的震级也就越大。
例如我国湖北省的邓家桥水库、湖南省的黄石水库,这些水库每当水库的蓄水位将库尾的岩石淹没时就要诱发不同程度的地震。
以上直接说明了地层岩性成为水库诱发地震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1.2构造活动的影响地质构造活动诱发的地震主要是岩体中的断裂在库水作用下发生错动引起的。
张性断裂或张扭性断裂更利于库水向深部渗透,易于诱发地震。
现代构造活动较强烈的地区,由于活动断裂常常随地应力的局部集中,有利于诱发较强的水库地震。
构造活动诱发的水库地震虽然发生概率较低,但其破坏性较强,多为中强震或强震。
根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共有约49例地震位于断陷盆地和褶皱带上或者直接位于活动断层附近,而水库诱发地震的发生基本上均与附近的小构造活动存在密切关系,例如我国广东新丰江水库发生的6.1级水库地震。
1.3水库规模的影响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诱发地震的发生概率随着坝高、蓄水深度和库容的增大而明显增高。
第3章 地震灾害
震级7.3级,震中 烈度略大于IX度。极 震区长轴为北西向。 这是中国首次预报成 功的一次7级以上大地 震,并在震前采取了 预防措施,从而极大 地减少了居民伤亡。
地震山坡上出现的张扭性地 裂缝,最大宽度达70厘米。
中国著名大地震
中国著名大地震
2、唐山地震(河北,1976年7月28日) 发生于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地震震级为7.8级, 震中烈度为 XI度,造成 24万余人死 亡,16万余 人受伤,是 本世纪伤亡 人数最多的 地震。
水库诱发地震
水库畜水导致地层所受重力发生显著改变,发 生这种改变后,地层的应力需要达到新的平衡。在 库区地下有断层(特别是活动断层)的情况下,重 力导致的应力变化就很可能通过地震释放以达到新 的平衡。
抽注流(液、气)体诱发地震
深井注液诱发地震
石油(天然气)开采诱发地震 矿坑排水诱发地震
世界著名大地震
3、美浓尾张地震(日本,1891年10月28日)-特殊 的震群活动 震级为7.9级(也有定8.4级),有感范围波及日 本绝大部分地区。极震区地面断裂约80公里长,沿 断层的垂直错动和水平错动都很明显。靠近断裂带 一定范围内震害甚为严重,然而在距断层10千米以 外大大减轻。震前几年内震中有明显的小震活动。 据记载地震时地面断层错动是在人感到振动四、五 次后发生的,说明地震波的传播速度要比断裂传播 速度快。这次大地震促使日本政府和学术界成立了 世界上最早的地震研究机构--震灾预防调查所。
世界著名大地震
4、旧金山地震(美国,1906年4月18日)-地震 学家研究最多的地震
发生于 1906年4 月18日,是美国 迄今为止破坏最 严重的一次地震, 震级约为8.3级。 在100万平方千 米范围内均有震 感,估计有2000 多人死亡
第4 诱发地震
讨论三峡水库的诱发地震问题.
(2) 较强地震发生在水位上升速度加快后的
高水位期或持续高水位后的急剧下降期。
3 水库诱发地震的序列特征
(1) 震型 地震序列以前震—主震—余震型为主,前震及 余震序列明显 。
(2)水库诱发地震的余震活动以低速衰减。
4.3 水库诱发地震的诱发机制
水库蓄水后对库底岩体产生以下作用:
1 水的物理化学作用 (1) 降低岩体及结构面的强度 (2) 促进岩体中断裂的生长 (3)膨胀作用
第四章 诱发地震
主要内容: 1、诱发地震的成因分类 2、水库诱发地震基本特征 3、水库诱发地震的诱发机制 4、水库诱发地震的地质研究
水库诱发地震:因水库蓄水所引起的地震。
水库诱发地震的震级较其它诱发地震高,
破坏程度高,数量也多。
水库诱发地震后果严重:
直接:大坝和震中区建筑及生命财产损失 间接:水库枢纽运转功能失效,库水下泻、 冲毁、淹没下游城镇农田,中断发电、航
可以得出: 潜在正断型强烈恶化 潜在走向滑动也有所恶化
潜在逆断稳定程度提高
4.4 水库诱发地震的地质研究
一 建库前的地震地质研究
分阶段进行观察地质研究
第一阶段:
对诱发地震的可能性及强度作出初步评价。
第二阶段: 根据第一阶段调查资料,对认为有必要的诱发地震 加强研究 。
二 建库后的地震地质研究
水库建成蓄水后,应进行 专门研究,如 究地震序列 ;
运系统,水库放空使水库失效等
4.1 水库诱发地震的成因分类 一 内动化学潜能型
二 外动力地质因素诱发型
三 综合因素诱发型
4.2 水库诱发地震基本特征 1 水库诱发地震的空间分布特征
谈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的水库诱发地震
谈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的水库诱发地震土木101 张妍 1014013005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人类的活动越来越频繁。
与此同时,对资源的需求量也日趋增大,人们开始在山沟或河流的狭口处建造拦河坝使之形成人工湖泊,即水库。
水库建成后可以为附近的地区提供自来水及灌溉用水;利用水坝上的水力发电机来产生电力;运河系统的一部份;水库的防洪效益;对库区和下游进行径流调节;其他的用处包括渔业。
然而,随着水库的建成,也有了很多问题的出现。
其中水库诱发地震就是问题之一。
它是人类兴建水库的工程建设活动与地质环境中原有的内、外应力引起的不稳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诱发地震中震例最多、震害最重的一种类型。
水库蓄水后,使库区及其邻近地带地震活动明显增强的现象称为水库诱发地震,又称为水库地震。
水库诱发地震的原因可分为两种:一:在原本没有地震断裂带的地区,由于水坝的建设以后形成水库,水库蓄水改变了原来的地应力分布,从而产生了局部的地震。
二:由于水库蓄水地区域原来就是地震区,有明显的地震断裂带存在。
原有的地应力积累就已经孕育着地震的发生,由于水库蓄水打破了原有的受力平衡,导致了原有地震的延迟或者提前发生。
水库诱发地震的条件有:一、水库规模:从国内外水库诱发地震统计资料看,诱发地震的发生概率随着坝高、蓄水深度和库容的增大而明显增高。
二、岩性条件:据统计资料分析,组成库盆的岩性与水库诱发地震有一定的相关性。
三、构造条件:现代构造活动较强烈的地区,由于活动断裂常常随地应力的局部集中,有利于诱发较强的水库地震。
四、渗透条件:水库诱发地震的发生,必须有库水渗透参与,因此,库盆岩体的渗透条件是诱发地震重要条件之一。
五、地应力动态:库盆及周围地区的天然地应力状态、水库附加荷载及库水渗透压力等综合作用,将使岩体中不连续面上的应力条件改变,导致不连续面破裂而诱发水库地震。
六、区域地震活动水平:区域地震活动水平总体上反映该区域稳定状态,地震活动水平较高地区,可能诱发较强的水库地震。
什么是水库诱发地震?
什么是水库诱发地震?修建水库会造成地震吗?如何评估和应对?水库诱发地震,是指由于水库蓄水或水位变化而引发的地震。
因为水库蓄水后荷载增加以及对地下水分布状态的扰动,可能造成地下岩层变化,促使原来自然条件下孕育的地应力释放而发生地震。
水库诱发地震的规模一般比较小,其震中位置只是分布在坝区、水库库盆及其近岸地段非常小的范围内,而且震源深度也很浅。
水库诱发地震虽然影响面不是太大,但是对于库区周围以及大坝的影响却不容忽视。
因此修建大型水库时,开展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评价是极其重要的工作。
首先,在兴建水库前可根据所建水库的规模、水库区的岩性、地质构造、渗透条件、应力分布状态和地震活动背景等,划分出可能发震的地段和可能发生的最大震级。
水库诱发地震的发生概率随坝高(水深)和库容的增大而增高。
一般中小型水库可不考虑水库诱发地震问题。
对于大型水库特别是库容大于10亿立方米的大Ⅰ型水库,每兴建十座可能就有一至两座发生地震,应予以特别关注。
岩性是诱发地震最为重要的相关条件,已有的震例表明,绝大部分水库诱发地震发生在碳酸岩等可溶岩中,其次为花岗岩类、火山熔岩等坚硬岩层。
松散岩、碎屑岩、变质碎屑岩中一般不出现水库诱发地震。
在地质构造上,那些具有引张性质并平行于库岸的不连续构造面,如断层、节理及裂隙等易于发震。
库水不被表层铺盖松散岩所阻隔、峡谷和基岩裸露的库岸、岩溶管道系统的发育等良好的渗透条件也是容易发震的诱因。
各种应力集中的状态都可能引发地震。
浅部地震多数与逆断层和正断层应力集中状态有关,而较大地震则可能与正断层或走滑断层的应力状态有关。
区域地震活动背景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岩体或构造的稳定状态,在估计发震强度时可作参考。
为了规范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评价,国家标准GB 21075—2007《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评价》对工作内容、技术要求和工作方法做出了具体的规定,有效地规范了考虑水库诱发地震因素的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抗震设计、工程选址等工作。
水库诱发地震的研究综述
水库诱发地震的研究综述作者:靳建市黄鹏李丽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4年第01期摘要:水库诱发地震问题是今年来水利和地震工作者所做的重点研究之一。
本文简介了水库诱发地震的特点、形成机制和地质条件等,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水库诱发地震的相应对策。
水库诱发地震具有较大的破坏性,因此,水库诱发地震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已成为水电工程建设中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关键词:水库诱发地震;特点;形成机制;地质条件中图分类号:P315.1一、前言水库诱发地震,一般是指在库区特定的地质条件下,水库蓄水后伴随产生某种诱发作用,导致岩体内累积的应变能释放而产生地震的现象。
水库诱发地震具有很大的破坏性,不仅将给工程建筑物和设备等财产造成破坏,还可能诱发滑坡、引起涌浪,使水库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灾难性的损失。
因此,水库诱发地震已引起各国地震学者的关注。
相对其他国家,我国发生水库诱发地震的概率较高,而且以东部和中南部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的弱震区或少震区为甚。
因此,更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水库诱发地震的特点1、发生地多位于水库附近一般仅发生在水库及其周边几公里至十几公里范围内,或发生于水库最大水深处及其附近。
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2、时间上与工程活动密切相关一般发生于水库蓄水后不久,在最高蓄水位的第一、二个周期内可能发生较大的地震。
影响水库地震频率的因素除地质和构造因素外,还与水位增长速率、荷载持续时间、最高水位、高水位持续时间等有关。
3、震源较浅,震源体小震源深度较浅,一般在地表下10 km 以内,个别达20 km,以4 km~7 km 居多,且有初期浅,后逐渐加深之趋势。
震源体小,地震影响范围不大,等震线衰减快,影响范围多属局部性。
4、地震的类型主要分为震群型和前震-主震-余震型震群型水库地震与水库水位变化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这种诱发地震的分布与库基地型与水体形状有一定的关系,他们的形成还受浅层库基内小断裂网络的影响,而与大型活动断层关系不明显。
第六章 水库诱发地震活动的
6.2 水库诱发地震活动性变化的几种 典型情况
自1975年第一届国际诱发地震会议以来, 经过研究的与水库蓄水有关的地震活动性变化 的事例迅速增多。其中有的是活动性(频度、 强度)增加,这类事例公认的约有百余例;活 动性减弱的事例也有4例,绝大多数水库蓄水 后地震活动性没有变化。下面分别介绍各种典 型情况,而以水库活动性增强为着重点。
6.2.1.2 科因纳—新丰江型
1.科因纳水库诱发地震
科因纳水库诱发地震之所以具有典型意
义,就在于它是迄今为止最强的水库诱发地震
(0.5级,地震序列中大于5.0级的达15次),而
又是产生在构造迹象最不明显、岩层产状基本
水平、近200 a附近没有明显地层活动的印度
地盾德干高原之上。
库、坝区均位于厚达1500m、产状水平、 自古至始新世喷发的玄武岩层之上,由致密块 状玄武岩与凝灰岩及气孔状玄武岩互层,凝灰 岩中央有红色粘土,渗透性不良(图6—7)。
6.3·1 地震活动与水库的空间联系
6.3.1.1 震中密集于库坝附近
通常主要是密集分布于水库边岸几km到十几 km范围之内。
或是密集于水库最大水深处及其附近(卡里巴、 科因纳),
或是位于水库主体两侧的峡谷区(新丰江见图 6—12,丹江口如图6—25)。
如库区及附近有断裂,则精确定位的震中往往 沿断裂分布。
6.3 水库诱发地震的共同特点
从以上典型实例描述可知,水库诱发地震 不同类型虽各有其特性,但概括起来它们却有 很多共性。这主要是;这类地层的产生空间和 地震活动随时间的变化与水库所在空间和水库 水位或荷载随时间的变化密切相关,表示介质 品质的地震序列有其固有特点和震源机制解得 出的应力场与同一地区产生天然地震的应力场 基本相同。
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1999年3月2日国土资源部令第4号发布施行)
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1999年3月2日国土资源部令第4号发布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预防和治理地质灾害,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产生和人为诱发的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地质现象,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地质灾害的防治管理,适用于本办法。
但地震灾害的防御管理除外。
第四条防治地质灾害,实行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方针。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行统一管理。
第六条从事生产、建设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必要措施,防止诱发或者加重地质灾害。
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鼓励在地质灾害防治中运用先进适用科学技术,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防治地质灾害的能力。
第二章规划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内的地质灾害调查。
第九条国务院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全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根据上一级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内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跨行政区域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由其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
第十条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地质灾害现状;(二)防治目标;(三)防治原则;(四)易发区和危险区的划定;(五)总体部署和主要任务;(六)基本措施;(七)预期效果。
第十一条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划定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地质灾害危险区。
地质灾害易发区是指容易产生地质灾害的区域。
地质灾害危险区是指明显可能发生地质灾害且将可能造成较多人员伤亡和严重经济损失的地区。
第三章预防第十二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国务院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编制本行政区域的年度地质灾害防灾预案,报同级人民政府审查批准后组织实施。
地质灾害课件(共28张ppt)
02 滑坡和泥石流
【问题】 什么是滑坡?哪些区域易发滑坡?
滑 坡 是山地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
因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 类活动等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 :3.B 4.C
练习
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泥石流的主要分布区。
材料二 泥石流是指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华北 山地、黄土高原、川滇山地和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地,是我国泥石流的主要发育地区。
(1)横断山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区,分析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 (2)由材料一可以看出泥石流在地域上具有什么特点? (3)由于图示地区地质灾害密集,在进行大型工程建设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称为等 震 线 。
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
地方称为震 源 。
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
直线距离称为震 中 距 。
【问题】震级和烈度有啥联系和区别?
震级 地震能量的大小用震 级 表示。
烈度
地震时某一地区地面受到的影
响和破坏程度用地 震 烈 度 表
示。
一次地震只有一 个 震 级 ,但可以有多 个 烈 度 。
• “是时,人正酣睡,万籁俱寂。突然,地 光闪射,地声轰鸣,房倒屋塌,地裂山崩。
数秒之内,百年城市建设夷为墟土,二十 四万城乡居民殁于瓦砾,十六万多人顿 成伤残,七千多家庭断门绝烟。”唐山抗
震纪念碑的碑文如此诉说着这场重大灾难。
• 你知道地震是怎么发生的吗?
• 地震会给人类造成哪些危害?
01 地震
练习
5.解析:第(1)题,横断山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可从地形地势、地貌物质、气候、植被等
水库诱发地震研究
水库诱发地震研究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水库大坝和大型水库的建设投资越来越多,数量也不断增加,特别是在复杂地质构造区域的建设逐渐增多,水库诱发地震的危险程度相应增加。
本文主要从水库诱发地震的类型、基本特征以及诱发的可能性条件素等方面进行研究,并研究未来水库工作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水库诱发地震;基本特征;诱发条件;诱发因素水库诱发地震是一种异常的地震活动,通常指在当地库区某种特定地质条件下,水库排水或蓄水过程中,由于矿山坑道发生坍塌、修建水库、地下核爆炸或者人工爆破等外界诱发作用下,累积的岩体内应变能释放导致库区及其附近周边范围内发生的地震。
早期在50年代末期,人们并没有过多的注重水库地震的发生与研究,直到60年代,全球范围内陆续报导了赞比亚——卡里巴、中国——新丰江、希腊——克雷马斯塔以及印度——柯依纳等大型水库地震,地震级别均>6级,给人们的财产安全和生命安全造成重大损失,水库地震的破坏性才逐渐引起世界各地物理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关注,对水库诱发地震的研究越来越多。
水库诱发地震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对其研究包括工程地质学、结构抗震学、地震学以及水文地质学等多门前沿课程学科,目前对于水库诱发地震的成因、诱发因素以及诱发机制尚未明确。
水库诱发地震的类型及其基本特征1.1水库诱发地震的主要类型水库诱发地震的类型根据多成因理论主要分为地壳表层卸荷型、岩溶塌陷型以及构造破裂型三种类型:①地壳表层卸荷型水库地震:地震发生的震级通常不会超过3级,一般无明显的发生规律,只需要具备一定的水动力和卸荷应力即可在坚硬脆性以及断裂发育的岩体中发生。
②岩溶塌陷型水库地震:震级通常不会超过4级,地震的发生和地下管道系统以及岩溶洞穴的发育有一定的联系,而且一般只会在水库中分布有碳酸盐岩的地段出现。
③构造破裂型水库地震:震级比前两种类型强很多,可能在4.5级(中等)以上,大部分破坏性较强的水库地震都属于该种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Vp =5~6km/s;Vs =3~4km/s
地震特征 设计计算 监测预报
地质灾害防治 回顾 第2章 构造地震灾害及预防
重点1 剪切波速范围与各岩土层类型及覆盖层厚度初判
岩土类型 岩石 岩土名称和性状 坚硬、较硬且完整的岩石 土层剪切波速范 围(m/s) vs>800 800≥vs>500 500≥vs>250 250≥vs>150 vs≤150
地气异常
地鼓异常
地震云
地磁异常
构 造 地 震 灾 害 及 防 治
地震特征
设计计算
监测预报
地质灾害防治 第3章 水库诱发地震机制及预防
第 3章
水库诱发地震机制及预防
3.1 水库诱发地震基本特征
主要 内容
3.2 水库诱发地震机制
3.3 水库诱发地震工程防治
地质灾害防治 第3章 水库诱发地震机制及预防
基本特征 诱发机制 工程防治
地质灾害防治 第3章 水库诱发地震机制及预防
• 心墙堆石坝:防渗体(心墙)位于坝轴线处,两侧为堆 石体。防渗体可以为土料、沥青混凝土、钢筋混凝土。
基本特征
诱发机制
工程防治
地质灾害防治 第3章 水库诱发地震机制及预防
赞比亚 卡里巴坝 坝型, 坝高 (m) 库容 (亿m3 ) 蓄水及满库时间 双曲拱坝,127 1604 1958.12;1963.8
构造地震科学描述
地壳和上地幔 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 用下,产生构造运动 积蓄了应变能,一旦 达到岩体的强度极限 ,就会发生突然的剪 切破裂(脆性破坏) 或沿已有破裂面产生 突然错动(粘滑)。 积蓄的应变能就会以 弹性波的形式突然释 放出来,使地壳震动 而形成地震。
地震特征
设计计算
监测预报
地质灾害防治 回顾 第2章 构造地震灾害及预防
建筑场地类别反映不同场地条件对基岩地震震动的综合 放大效应。
地震特征 设计计算 监测预报
地质灾害防治 回顾 第2章 构造地震灾害及预防
地震监测预报 监测方法包括宏观前兆和微观前兆。宏观前兆:动 物群异常反应的观察、人工定期水准测量、水井水位变 化记录;微观前兆使用各种精密仪器监测。
生物异常
地光异常
胡佛坝水库 1936.9 5级地震 丹佛深井注水 1962.3 5级地震
科列马斯塔水库 1966.2.5 6.3级地震
新丰江水库 1962.3.18 6.1级地震
科因纳水库 1967.12.10 6.5级地震 卡里巴水库 1963.9.23 6.1级地震
基本特征
诱发机制
工程防治
地质灾害防治 第3章 水库诱发地震机制及预防
9.5 11
设计计算
7.5
9 10.5
监测预报
7
8.5 10
地质灾害防治 回顾 第2章 构造地震灾害及预防
地震波参数
纵波传播速度(Vp) 横波传播速度(Vs)
Vp
E 1 1 1 2
E G Vs 2 1
E——介质的弹模(应力和应变的比值) μ ——泊松比(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的比值) ρ ——密度; 在近地表的岩石中 G——剪切模量 通常纵波比横波速度快 (剪应力和剪应变比值) 当μ=0.22时, V =1.67V
印度 科因纳坝 块石混凝土重力坝,103 27.08 1962.6;1964.8
中国 新丰江坝 单支墩大头坝,105 115
科 因 纳 新 丰 江 型 走 向 滑 移 断 层 机 制
—
地 震 活 动 特 征
1959.10.20;1961.9.23 1959.10,广州台记录到来自 首震时间 1963年地震频率明显增高 库区方向的2-4级地震三次 M ≥1.0,25000次(1963-1971) Ms ≥1.0,13643次 地震次数 M ≥4.0,35次 (1969-1974) (1960.10.13-1987.12.11) 主震震级 6.5(1967.12.10) 6.1(1962.3.19) (时间) 5.8(67.12.11)5.4(67.12.12.06)4.9(62.4.5)5.1(62.7.29) 较大震级 5.9(67.12.12)5.5(67.12.13) 4.3(63.12.6)5.3(64.9.23) 4.3(75.7.25)4.7(77.5.12) (时间) 5.0(68.3.8)5.4(68.10.29) 5.1(73.10.17) 4.3(81.5.4)4.6(87.9.15) 震中集中于10km为半径范围内。 主震分布水库中轴线两端。 地震活动与 地震频率与水位高度正相关, 水库蓄水之后地震活动的频 水库时空特 但地震活动性明显滞后于高水 率和强度有明显提高,但比 征 水位高峰时间滞后2-4个月。 位,一般3-6个月。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质工程专业·本科专业课
地质灾害防治
主讲人:宋 晶 2017年 秋季
地质灾害防治 回顾 第2章 构造地震灾害及预防
回顾 第2章 构造地震灾害及防治
1 Part I 地震特征 Part II 地震工程设计
2
3
Part II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地震监测预报
地震特征
设计计算
监测预报
地质灾害防治 回顾 第2章 构造地震灾害及预防
A(最大单振幅与地震仪放大分倍率之比)
→ML(体波震级)
→Ms(面波震级) →E(地震能量)
震源深度 (km) 震中烈度 震级
震级增加1级,能量增大30倍。
震中烈度与震级、震源深度对应关系表
5 8 10 7 15 6.5 20 6 25 5.5
5
6
7 8
9.5
11 12
8.5
10 11.5
地震特征
8
• 大头支墩坝:由支墩上游部分向两侧扩展形成面板(上游头 部),并由一系列倾斜的面板和支承面板的支墩(扶壁)组 成坝。
• 支墩坝面板直接承受上游水压力和泥沙压力等荷载作用,通 过支墩将荷载传给地基。面板和支墩连成整体或用缝分开。
基本特征
诱发机制
工程防治
地质灾害防治 第3章 水库诱发地震机制及预防
坝型, 坝高 (m) 库容 (亿m3 ) 蓄水及满库时间
1961.7
M≥2.0,1397次 (1962.6-1968.12) 6.1(1963.9.23)
1965.8
M≥2.0的前震740次, 余震2580次(1966-1968) 6.3(1966.2.5)
5.6(63.9.23);5.8(63.9.23); 5.0(66.3.8);5.0(66.4.3) 较大震级 5.5(63.9.24);6.0(63.9.25); 5.5(66.5.4);5.5(66.6.11) (时间) 5.3(63.10.5);5.8(63.11.8); 4.5(66.12.12) 4.2(66.4.5) ;5.5(67.4.20) 地震活动限于水库区小范围 地震多位于水库范围内,大部 地震活动 分位于坝附近库水最深盆地中。 内。 与水库时 水库蓄水六个月后,水深仅 地震活动与库水位变化对应, 空特征 与库底岩石中附加剪应力相关。 120m即发生6.3级主震。
3.1 水库诱发地震基本特征
主要 内容
3.2 水库诱发地震机制
3.3 水库诱发地震工程防治
基本特征
诱发机制
工程防治
地质灾害防治 第3章 水库诱发地震机制及预防
在区域地质条件下,由于人类工程活动改变应力场的平 衡状态,引起当地出现异常的地震活动,这类地震活动统称 为诱发地震 (Induced Earthquake)。 水库诱发地震是水库蓄水增强地区地质构造的活动性, 诱发的地震现象。
M≥2.0的前震740次, 余震2580次(1966-1968) 6.3(1966.2.5)
5.6(63.9.23);5.8(63.9.23); 5.0(66.3.8);5.0(66.4.3) 较大震级 5.5(63.9.24);6.0(63.9.25); 5.5(66.5.4);5.5(66.6.11) (时间) 5.3(63.10.5);5.8(63.11.8); 4.5(66.12.12) 4.2(66.4.5) ;5.5(67.4.20) 地震多位于水库范围内,大部 地震活动限于水库区小范围内。 地震活动 分位于坝附近库水最深盆地中。 与水库时 地震活动与库水位变化对应, 水库蓄水六个月后,水深仅 空特征 与库底岩石中附加剪应力相关。 120m即发生6.3级主震。
基本特征 诱发机制 工程防治
地质灾害防治 第3章 水库诱发地震机制及预防
拱坝是在平面 上呈曲线形、凸边 面向上游的空间壳 体拦水结构。 坝体两端紧贴 峡谷壁,把部分水 平荷载传递给两岸 挡水建筑。 双曲拱坝上部 半径大些,使拱座 推力更指向岸里; 下部半径小些,适 当加大下部中心角 以提高拱的作用。
赞比亚 卡里巴坝 坝型, 坝高 (m) 库容 (亿m3 ) 蓄水及满库时间 双曲拱坝,127 1604 1958.12;1963.8
希腊 科列玛斯塔坝 心墙堆石坝,165 47.5 1965.7.21;1966.2
卡 里 巴 科 列 马 斯 塔 型 正 断 层 机 制
—
首震时间
地震次数 地 震 活 动 特 征 主震震级 (时间)
希腊 科列玛斯塔坝 心墙堆石坝,165 47.5 1965.7.21;1966.2
卡 里 巴 科 列 马 斯 塔 型 正 断 层 机 制
—
首震时间
地震次数 地 震 活 动 特 征 主震震级 (时间)
1961.7
M≥2.0,1397次 (1962.6-1968.12) 6.1(1963.9.23)
1965.8
基本特征 诱发机制 工程防治
地质灾害防治 第3章 水库诱发地震机制及预防
基本特征 诱发机制 工程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