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一同步课程讲义——物理必修一

合集下载

人教高中物理同步讲义必修一:3.4 力的合成与分解(原卷版)

人教高中物理同步讲义必修一:3.4 力的合成与分解(原卷版)

3.4力的合成与分解学习目标课程标准学习目标1.知道合力、分力以及力的合成和分解的概念。

2.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是一切矢量合成的普遍法则,会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知道分力与合力间的大小关系。

3.知道共点力的概念,会用作图法、计算法求合力。

4.知道力的三角形定则,会区别矢量和标量。

5.会用正交分解法求分力。

6.会通过实验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物理观念:知道合力、分力、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基本概念,平行四边形定则是矢量运算法则。

2.科学思维:会利用等效替代法分析合力和分力,会用作图法、计算法求解合力与分力。

3.科学态度与责任:应用力的合成和分解分析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培养将物理知识应用与生活、生产的实践意识。

02预习导学(一)课前研读课本,梳理基础知识:一、合力和分力1.共点力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这几个力叫作共点力.2.合力与分力假设一个力单独作用的效果跟某几个力共同作用的相同,这个力就叫作那几个力的,这几个力叫作那个力的.3.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合力与分力之间是一种的关系,合力作用的效果与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二、力的合成和分解1.力的合成:求的过程.2.力的分解:求的过程.3.平行四边形定则:在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如图所示,F表示F1与F2的合力.4.如果没有限制,同一个力F 可以分解为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分力.5.两个以上共点力的合力的求法:先求出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再求出这个合力与第三个力的合力,直到把所有的力都合成进去,最后得到的结果就是这些力的合力.(二)即时练习:【小试牛刀1】两个力合成,关于合力这两个力的大小关系正确的说法是()A .合力总是大于这两个力中的每一个力B .两个力都增大时合力一定增大C .合力可以比这两个力中的每一个力都小D .合力至少大于这两个力中的一个力【小试牛刀2】如图,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力F 1、F 2共同提着一桶水,水桶静止;丙同学单独向上用力F 也能提着这桶水,让水桶保持静止,则F 1和F 2的合力()A.大于F B.小于F C.等于F D.方向向下【小试牛刀3】(多选)力的合成和分解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高大的桥要建很长的引桥,减小桥面的倾角,是为了减小汽车重力沿桥面向下的分力,达到行车方便和安全的目的B.幼儿园的滑梯很陡,是为了增加小孩滑滑梯时受到的重力,使小孩下滑得更快C.运动员做引体向上(缓慢上升)动作时,双臂张开很大的角度时要比双臂竖直平行时觉得手臂用力大,是由于张开时手臂产生的合力增大的缘故D.帆船能顺风行驶,说明风力一定能分解出沿船前进方向的分力03探究提升【问题探究1】合力与分力的关系1.合力和分力的“三性”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1)两分力同向(θ=0)时,合力最大,F =F 1+F 2,合力与分力同向.(2)两分力反向(θ=180°)时,合力最小,F =|F 1-F 2|,合力的方向与较大的一个分力的方向相同.(3)当两个分力大小不变时,合力F 随两分力夹角θ的增大而减小,合力的大小取值范围:|F 1-F 2|≤F ≤F 1+F 2.(4)合力大小可能大于某一分力,可能小于某一分力,也可能等于某一分力.【典型例题1】关于合力和分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力的合力至少大于其中一个分力B.两个分力的夹角不变,其中一个分力变大,那么合力一定变大C.两个分力的大小不变,夹角逐渐变大,合力一定变小D.将某一个确定的力分解成两个分力,其中一个分力的大小确定,那么另外一个分力也唯一确定【典型例题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F 跟它的两个分力之间的夹角θ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则这两个分力的大小分别是()A.1N 和4N B.2N 和3N C.1N 和5N D.2N 和4N【对点训练1】如图所示,将光滑斜面上的物体的重力mg 分解为F 1、F 2两个力,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F 2就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B.物体受N 、F 1、F 2三个力作用C.物体受mg 、N 、F 1、F 2四个力作用D.F 1、F 2两个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跟重力mg 的作用效果相同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用作图工具作出平行四边形,后用测量工具测量出合力的大小、方向,具体操作流程如下:(2)计算法两分力共线时:①若F1与F2方向相同,则合力大小F=F1+F2,方向与F②若F1与F2方向相反,则合力大小F=|F1-F2|,方向与两分力不共线时:可以先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分力及合力的示意图,然后由几何知识求解对角线,某物体同时受到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共点力作用,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中(坐标纸中每为了行车的方便与安全,上山的公路都是很长的“之”字形盘山公路,这样做的主要A.减小上山车辆受到的摩擦力B.减小上山车辆的重力C.减小上山车辆对路面的压力D.减小上山车辆的重力平行于路面向下的分力三个共面的共点力大小分别是1F 、2F 、3F ,关于它们的合力F 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如何取值,F 大小的取值范围一定是1230F F F F ≤≤++A.两个分力的大小分别为3N 和5N B.两个分力的大小分别为1N 和6NC.在夹角为180°时合力最小,且最小值为1N D.在夹角为0°时合力最小,且最小值为1N 【问题探究3】力的分解的讨论1.一个力在不受条件限制下可分解为无数组分力将某个力进行分解,如果没有条件约束,从理论上讲有无数组解,因为同一条对角线可以构成的平行四边形有无穷多个(如图所示),这样分解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2024年人教版必修一高中物理全册课件

2024年人教版必修一高中物理全册课件

2024/2/29
17
04
能量守恒定律与动量定理
2024/2/29
18
功和能概念辨析及计算方法
功的定义及物理意义
能的概念及分类
功是力在空间上的积累效果,表示力对物 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所做出的贡献。
能是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可以分为动能 、势能、热能等多种形式。
功和能的关系
功和能的计算方法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做了多少功就有多 少能量发生了转化。
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
向心力是维持质点做圆周运动的力,向心加速度是描述质点做圆 周运动时速度方向改变快慢的物理量。
24
万有引力定律内容讲解
2024/2/29
万有引力定律内容
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引力,且这个引力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 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引力常量
万有引力定律中的比例系数G,称为引力常量,其值由卡文迪许通 过实验测得。
13
牛顿运动定律内容讲解
2024/2/29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01
讲解惯性概念,阐述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不会
发生改变。
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
02
阐述物体加速度与作用力、质量之间的关系,即F=ma,并解释
其物理意义。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03
说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
5
学习方法与技巧分享
01
02
03
04
理解概念
掌握物理概念是学好物理的基 础,要注重对概念的理解和记 忆。
建立知识体系
将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 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助于更好 地理解和运用物理知识。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节讲义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节讲义

§1.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重点:1.理解质点概念以及初步建立质点概念所采用的抽象思维方法.2.在研究具体问题时,如何选取参考系.3.如何用数学上的坐标轴与实际的物理情景结合起来建立坐标系.难点: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即将一个实际的物体抽象为质点的条件.课时安排:新授课(1课时)回忆初中学习的机械运动的相关知识,讲述机械运动.请学生描述出一些运动,详细描述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困难?(鸟飞翔,踢足球等),为了简化问题我们可以忽略次要因素,引出质点的概念并通过实际举例总结出能看做质点的条件。

将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B.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C.不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要物体的尺寸跟物体间距相比甚小时,就可以看成质点D.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可看作质点2.在以下的哪些情况中可将物体看成质点?(1)研究某学生骑车回校的速度.(2)对这位学生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学分析.(3)研究火星探测器从地球到火星的飞行轨迹.(4)研究火星探测器降落火星后如何探测火星的表面.3.下列情形中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A.跳水冠军郭晶晶在跳水比赛中B.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C.奥运会冠军邢慧娜在万米长跑中D.花样滑冰运动员在比赛中二、参考系你和一位同伴正坐在火车中去旅行在飞快地离去,铁路边的人看到火车中的乘客,而乘客自己却认为自己是静止的;为什么路边的人和乘客的想法不一样呢?参考系: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这个选来作标准的参照物称为参考系.(1)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考系的.(2)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3)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的结果可能不一样,也可能一样.(4)选择参考系时,应使物体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方便.(5)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必须选择同一参考系才有意义.三、坐标系一辆汽车从天安门沿长安街驶向西单、南菜园方向,思考汽车的位置随时间怎样变化?总结:对质点的直线运动,一般选质点的运动轨迹为坐标轴,质点运动的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选取质点经过坐标轴原点的时刻为时间的起点,画坐标系时,必须标上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

(word完整版)高一物理讲义(人教版)必修一

(word完整版)高一物理讲义(人教版)必修一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讲 1.1 质点,参考系,坐标系知识目标:1,理解质点的概念及物体简化为质点的条件。

2,知道参考系的概念及与运动的关系。

3,能正确分析和建立坐标系。

想一想:万米赛跑运动员可以看做一个点吗?研究篮球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时,可以把运动员看做一个点吗?一、质点在研究某些物体的运动过程中,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突出物体具有质量这一要素,把物体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

于是,对实际物体运动的描述就转化为质点运动的描述。

质点的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质点。

(2)将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物体的_______、_______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可以把物体视为质点。

(3)质点的物理意义①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体模型,不是实际存在的物体。

②质点是实际物体的一种近似反映,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进行的科学抽象。

③建立质点概念时抓住了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事物的主要特征,使所研究的复杂问题得到简化。

④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由问题的性质所决定。

⑤尽管质点不是实际存在的点,但研究的质点得到的结论可应用于实际问题。

例1,( )下面那些可以看做质点?A研究火车过桥的时间 B研究火车从重庆到北京的时间C 研究火车车轮上某点的运动情况D 研究地球公转E 研究地球自转例2,下面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 质点一定是很小的物体B 质点是实际存在的有质量的点C 质点是研究物体运动时的一种理想模型D 质点就是物体的重心二、参考系运动的绝对性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做参考,观察物体相对于这个“其他物体”的位置是否随时间变化,以及怎样变化。

这样用来做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1,定义: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假定不动的另一个物体叫参考系。

2,对参考系的理解:①标准性:用来选作参考系的物体都是假定不动的,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是相对于参考系而言的。

②任意性:参考系的选择具有任意性,但以观察方便和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则。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一) 同步课程讲义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一) 同步课程讲义

高一上物理(必修一)秋季课程讲义第2讲匀变速直线运动(1)(含答案及详解)知识点1 打点计时器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火花计时器电源性质6v以下交流电源220v交流电源打点频率打点时间间隔0.02s,频率50HZ打点方式振针通过复写纸在纸带上打点火花放电使墨粉在纸带上成点阻力来源纸带与限位孔的摩擦;振针与纸带打点接触时的摩擦纸带与限位孔、墨粉纸盘的摩擦准确度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比电磁打点计时器更准确知识点2 用打点计时器测瞬时速度1.在纸带上选取两个相距较近的点,测出位移△x和时间△t,则△x△t是纸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2.△t很短,用△x△t求出的平均速度可以代表物体在△x范围内某点的瞬时速度,并且△t越短,平均速度越接近该点的瞬时速度。

知识点3 加速度1.描述速度变化的物理量,等于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通常用字母a表示。

2.公式:a=v-v△t=△v△t一.知识要点3.单位:m/s2或m.s-24.方向:加速度为矢量,方向与的方向相同5.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的关系:(1)a与v同向:运动反向:运动(2)a与v知识点4 v-t图像看加速度1.图像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加速度的2.图像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知识点5 匀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沿着直线运动,且加速度的运动。

2.特点:加速度恒定,且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在。

3.分类:直线运动和直线运动知识点6 速度和时间关系+at1.公式:v=v、v、a都是矢量,通常取方向为正方向,凡是与正方向方向相2.公式矢量性:v同的矢量取正值,方向与正方向相反的取负值。

二.习题演练例11.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所得纸带点间距过密,若利用该纸带分析小车运动情况,下列做法可行的是()A.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计数点时间间隔为0.1sB.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计数点时间间隔为0.08sC.只研究纸带后端几个间距较大的点所在区域D.直接研究纸带上的点,无需取计数点【解答】解:AB、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计数点时间间隔为T=0.02×5=0.1s,故A正确,B错误;C、可以通过选取几个点作为一计数点,从而使得测量间距较大,故C错误;D、依据长度越长时,测量误差越小,因此在处理纸带时,需要选取计数点,从而提高测量的精确度,故D错误;故选:A。

新高一同步课程讲义——物理必修1(含详细答案解析)

新高一同步课程讲义——物理必修1(含详细答案解析)
1.1.3 参考系
1. 定义: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就必须选择另外一个物体作________,这个用来作______________就叫做参考系。 2. 选取原则:
(1) 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参考系的选取是________,一般根据研究问题的方便来选取。 (2) 在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通常把________或者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其他物体作为参考系。 【思考2】 刻舟求剑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成语,刻舟之人的荒唐之处在于错选了参考系,你同意这种说法么?
第3⻚
第 1 讲 运动学基本概念精析(上) 备。”这里的 12 分钟是指时间还是时刻?火⻋正点驶离本站的时刻是多少?
(3) 张强同学手里拿着汽⻋票,上面写到:发⻋时间:14 点 30 分。这里的“时间”指的是时间还是时刻?
例8 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刻表示时间极短,时间表示时间极长 C.在时间轴上,时刻用点表示,时间用线段表示
1.2 题型归类解析
1.2.1 对质点概念的理解
例1 关于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可否看作质点,判断正确的是( ) A.研究一列火⻋通过南京长江大桥的时间,火⻋可视为质点 B.分析高射炮弹的轨迹长度,炮弹可视为质点 C.研究地球的自转,地球可视为质点 D.分析跳高运动员的过杆技术,运动员可视为质点
第2⻚
新高一同步课程讲义——物理必修 1
新高一同步课程讲义——物理必修 1
第 1 讲 运动学基本概念精析(上)
1.1 知识要点梳理
1.1.1 机械运动
1. 定义: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________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 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宇宙中没有不动的物体,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运动是______的,静止是______的。

2024版人教版高一物理第一册(必修)全册ppt课件

2024版人教版高一物理第一册(必修)全册ppt课件
方向指向形变恢复的方向。
2024/1/28
弹性系数
弹性系数是描述物体弹性大小的物 理量,其大小与物体的材料和形状 有关。
弹力的应用
弹力在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应用, 如制作弹簧、设计减震器等。
20
摩擦力
摩擦力的概念
摩擦力是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在 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
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摩擦力的分类
重力的概念
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 力,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 成正比,方向竖直向下。
2024/1/28
重力加速度
重力加速度是描述重力作 用强弱的物理量,其大小 与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有 关。
重力的应用
重力在生活和生产中有广 泛应用,如测量物体质量、 设计建筑结构等。
19
弹力
弹力的概念
弹力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 的力,其大小与形变量成正比,
6
02
运动的描述
Chapter
2024/1/28
7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01
02
03
质点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 点。
2024/1/28
参考系
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 定为不动的物体。
坐标系
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 标系,可以定量描述物体 的位置和位置变化。
8
时间和位移
时间
时刻和时间间隔。
位移
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
摩擦力可分为静摩擦力、滑动摩 擦力和滚动摩擦力三种类型。
摩擦力的应用
摩擦力在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应 用,如刹车系统、传送带等。
2024/1/28
21
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合成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精品讲义—自由落体运动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精品讲义—自由落体运动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精品讲义—自由落体运动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知道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知道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会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和测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知道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3.会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和特点解决有关问题。

4.了解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科学方法和探究过程。

1、了解亚里士多德关于力与印运动的主要观点。

2、了解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和推理方法。

认识伽利略对物体运动的研究在科学发展和人类进步上的重大意义。

3、通过实验探究自由落体运动,体会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对不同观点和结论进行质疑、分析和判断的科学研究方法。

4、经历抽象概括和推理的过程,知道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

5、通过实验,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了解重力加速度的概念,掌握其大小、方向,知道地球上不同地点的重力加速度可能会不同。

知识点01 自由落体运动1、条件:由静止开始,只受重力.2、说明:当空气阻力远远小于重力时,可认为只受重力. 知识点02 自由落体加速度1、概念:只受重力时物体具有的加速度2、方向:竖直向下3、大小:g地面附近,无说明,取9.8m/s2;特殊情况下,可取10m/s2【即学即练1】关于重力加速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重力加速度g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通常计算中g取9.8 m/s2B.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g值的大小不同,但它们相差不是很大C.在地球上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D.在地球上的同一地方,离地面高度越大重力加速度g越小解析:首先重力加速度是矢量,方向竖直向下,与重力的方向相同,在地球的表面,不同的地方,g值的大小略有不同,但都在9.8 m/s2左右,在地球表面同一地点,g的值都相同,但随着高度的增大,g的值逐渐变小.答案: A知识点03 自由落体规律1、运动特点: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基本规律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v=gt.②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x=12gt2.③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v2=2gx.【即学即练2】跳水运动员训练时从10 m跳台双脚朝下自由落下,某同学利用手机的连拍功能,连拍了多张照片.从其中两张连续的照片中可知,运动员双脚离水面的实际高度分别为5.0 m和2.8 m.由此估算手机连拍时间间隔最接近以下哪个数值( )A.1×10-1 sB.2×10-1 sC.1×10-2 sD.2×10-2 s 答案 B解析 设在该同学拍这两张照片时运动员下落高度h 1、h 2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 1、t 2,则h 1=10 m -5 m =5 m ,t 1=2h 1g =1 s.h 2=10 m -2.8 m =7.2 m ,t 2=2h 2g =1.2 s. 所以手机连拍时间间隔为Δt =t 2-t 1=2×10-1 s ,故B 项正确.【即学即练3】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在第1 s 内的位移恰为它在最后1 s 内位移的三分之一.则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不计空气阻力,g =10 m/s 2)( )A.15 mB.20 mC.11.25 mD.31.25 m答案 B解析 物体在第1 s 内的位移h =12gt 2=5 m ,物体在最后1 s 内的位移为15 m ,由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可知,12gt 总2-12g (t 总-1 s)2=15 m ,解得t 总=2 s ,则物体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H =12gt 总2=20 m ,B 正确.知识点04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即学即练4】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从而创造了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利用斜面实验主要是考虑到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 )A.速度B.时间C.路程D.加速度答案 B【即学即练5】17世纪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研究落体运动的规律时,做了著名的斜面实验,其中应用到的物理思想方法属于()A.等效替代B.实验归纳C.理想实验D.控制变量【解题流程】合理外推▏斜面实验→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理想实验,C项正确答案: C知识点05 竖直上抛运动1、运动特点:初速度方向竖直向上,加速度为g,上升阶段做匀减速运动,下降阶段做自由落体运动.2、基本规律: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v=v0-gt;②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x=v0t-12gt2.技巧点拨1、对称性a.时间对称:物体上升过程中从A→C所用时间t AC和下降过程中从C→A所用时间t CA相等,同理t AB=t BA .b.速度大小对称:物体上升过程经过A点的速度与下降过程经过A点的速度大小相等.2、多解性:当物体经过抛出点上方某个位置时,可能处于上升阶段,也可能处于下降阶段,造成多解,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这个特性.(3)研究方法分段法上升阶段:a=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下降阶段:自由落体运动全程法初速度v0向上,加速度g向下的匀减速直线运动(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若v>0,物体上升,若v<0,物体下降若x>0,物体在抛出点上方,若x<0,物体在抛出点下方【即学即练6】一个从地面上竖直上抛的物体,它两次经过一个较低点A的时间间隔是5 s,两次经过一个较高点B的时间间隔是3 s,则A、B之间的距离是(不计空气阻力,g=10 m/s2)()A.80 mB.40 mC.20 mD.无法确定答案 C 解析 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根据运动时间的对称性得,物体从最高点自由下落到A 点的时间为t A 2,从最高点自由下落到B 点的时间为t B 2,A 、B 间距离为:h AB=12g [(t A 2)2-(t B 2)2]=12×10×(2.52-1.52) m =20 m ,故选C.【即学即练7】如图所示,将一小球以10 m/s 的初速度在某高台边沿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取抛出点为坐标原点,向上为坐标轴正方向,g 取10 m/s 2。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1册精品讲义 第19课 超重和失重(教师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1册精品讲义 第19课 超重和失重(教师版)

第6课超重和失重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知道常用的测量重力的方法。

2.了解超重和失重的含义,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

3.能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求解超重、失重问题。

1、通过体验或者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

2、通过在电梯里观察体重计示数或其他方式发现超重和失重现象产生的条件,并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超重和失重现象发生的动力学原因,理解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本质,培养学生从实际情境中捕捉信息、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能力。

3、通过查阅资料、分享和交流,了解超重和失重现象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解释生活中的超重和失重现象,培养学生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与责任。

知识精讲目标导航知识点01 重力的测量法1:利用G = mg法2:利用二力平衡【即学即练1】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只有静止时才受重力作用B.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C.地面上的物体在赤道上受的重力最小D.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解析:选C 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A错误;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B错误;赤道上重力加速度最小,因此地面上的物体在赤道上受的重力最小,C正确;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才等于物体的重力,故D错误。

知识点02 超重和失重1.超重(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2.失重(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3.完全失重(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或悬挂物)完全没有作用力的现象称为完全失重现象.(2)产生条件:物体的加速度a=g,方向竖直向下.4.实重和视重(1)实重:物体实际所受的重力,它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2)视重:当物体在竖直方向上有加速度时,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或对台秤的压力将不等于物体的重力.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或台秤的示数即为视重.技巧1.判断超重和失重的方法(1)从受力的角度判断当物体所受向上的拉力(或支持力)大于重力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小于重力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等于零时,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2)从加速度的角度判断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向下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时,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2.对超重和失重现象的理解(1)发生超重或失重现象时,物体所受的重力没有变化,只是压力(或拉力)变大或变小了(即“视重”变大或变小了).(2)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只与加速度方向有关,而与速度方向无关.(3)物体超重或失重多少由物体的质量m和竖直加速度a共同决定,其大小等于ma.(4)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如天平失效、浸在水中的物体不再受浮力作用、液柱不再产生压强等.【即学即练2】“蹦极”是一项非常刺激的体育运动.某人身系弹性绳自高空P 点自由下落,图5中a点是弹性绳的原长位置,c是人所到达的最低点,b是人静止地悬吊着时的平衡位置,空气阻力不计,则人从P点落下到最低点c的过程中( )A.人从a点开始做减速运动,一直处于失重状态B.在ab段绳的拉力小于人的重力,人处于超重状态C.在bc段绳的拉力大于人的重力,人处于超重状态D.在c点,人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也为零答案 C解析在Pa段绳还没有被拉长,人做自由落体运动,所以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在ab段绳的拉力小于人的重力,人受到的合力向下,有向下的加速度,处于失重状态;在bc段绳的拉力大于人的重力,人受到的合力向上,有向上的加速度,处于超重状态,故A、B错误,C正确;在c点,绳的形变量最大,绳的拉力最大,人受到的合力向上,有向上的加速度,处于超重状态,故D错误.【即学即练3】(多选)一人乘电梯上楼,在竖直上升过程中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以竖直向上为a的正方向,则人对地板的压力( )A.t=2 s时最大B.t=2 s时最小C.t=8.5 s时最大D.t=8.5 s时最小答案AD解析人乘电梯向上运动,规定向上为正方向,人受到重力和支持力两个力的作用,则有F-mg=ma,即F=mg+ma,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人对地板的压力大小等于地板对人的支持力大小,将对应时刻的加速度(包含正负号)代入上式,可得选项A 、D 正确,B 、C 错误.考法01 通过图像考查超重和失重现象【典例1】如图是某同学站在压力传感器上做下蹲-起立的动作时传感器记录的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纵坐标为压力,横坐标为时间.由图线可知,该同学的体重约为650 N ,除此以外,还可以得到以下信息( )A.1 s 时人处在下蹲的最低点B.2 s 时人处于下蹲静止状态C.0~4 s 内该同学做了2次下蹲-起立的动作D.下蹲过程中人始终处于失重状态答案 B解析 人在下蹲的过程中,先加速向下运动,此时加速度方向向下,故人处于失重状态,最后人静止,故后半段是人减速向下的过程,此时加速度方向向上,人处于超重状态,故下蹲过程中人先失重后超重,选项D 错误;在1 s 时人向下的加速度最大,故此时人并没有静止,它不是下蹲的最低点,选项A 错误;2 s 时人已经历了失重和超重两个过程,故此时处于下蹲静止状态,选项B 正确;该同学在前2 s 时是下蹲过程,后2 s 是起立的过程,所以共做了1次下蹲-起立的能力拓展动作,选项C 错误.考法02 超重和失重现象中的定量运算【典例2】一质量为m 的人站在电梯中,电梯匀加速上升,加速度大小为13g(g 为重力加速度).人对电梯底部的压力大小为() A.13mg B.2mg C.43mg D.mg答案 C 解析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N -mg =ma ,解得电梯底部对人的支持力大小为F N=43mg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人对电梯底部的压力大小为F N ′=43mg ,选项C 正确.题组A 基础过关练1.一质量为m 的乘客乘坐竖直电梯下楼,其位移s 与时间t 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乘客所受支持力的大小用F N 表示,速度大小用v 表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0~t 1时间内,v 增大,F N >mgB.t 1~t 2 时间内,v 减小,F N <mg分层提分C.t2~t3时间内,v增大,F N<mgD.t2~t3时间内,v减小,F N>mg答案 D解析根据s-t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0~t1时间内v增大,t2~t3时间内v减小,t1~t2时间内v不变,故B、C错误;0~t1时间内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向下,处于失重状态,则F N<mg,故A错误;t2~t3时间内,速度逐渐减小,加速度向上,处于超重状态,则F N>mg,故D正确.2.11月,在温州翔宇中学举行的浙江省中学生田径锦标赛中,某校高二学生王鑫宇以2米的成绩获得冠军,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A.王鑫宇在上升阶段重力变大了B.王鑫宇在空中跨越过程处于失重状态C.王鑫宇起跳时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大于他对地面的压力D.王鑫宇在助跑过程中,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大于他对地面的压力答案 B解析王鑫宇在上升阶段只受重力,处于失重状态,且重力大小不变,所以B正确,A错误;地面对人的支持力与他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C、D错误.3.如图所示,小芳在体重计上完成下蹲动作.下列F-t图像能反映体重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是( )答案 C解析体重计的读数为小芳所受的支持力大小,下蹲过程小芳的速度从0开始最后又回到0,因此小芳先加速运动后减速运动,加速度方向先向下后向上,即先失重后超重,所以支持力先小于重力,后大于重力,因此选C.4.判断正误:(1)超重就是物体的重力变大的现象。

高一物理必修1讲义

高一物理必修1讲义

高一物理必修1知识集锦及典型例题牛顿运动定律:(一)牛顿物理学的基石——牛顿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 惯性: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3. 惯性与质量: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4. 物体运动快慢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即速度的改变叫运动状态的改变。

如何正确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对牛顿第一定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 明确了惯性的概念:定律的前半句话“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揭示了物体所具有的一个重要的属性——惯性,即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2. 确定了力的含义:定律的后半句话“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运动状态为止”,实际上是对力的定义,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并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一点要切实理解。

3. 定性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牛顿第一定律指出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它描述的只是一种理想状态,而实际中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其效果跟不受外力作用相同。

因此,可以把“不受外力作用”理解为“合外力为零”。

如何理解惯性?1.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2. 惯性与运动状态无关:不论物体是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惯性总是存在的,当物体原来静止时,它一直“想”保持这种静止状态;当物体运动时,它一直“想”以那一时刻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3. 惯性与物体是否受力无关,与速度大小无关。

(二)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一>方法探究研究“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所研究的是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外力F 的关系,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m 的关系,即a 、F 、m 间的关系。

由于加速度a 随F 、物体的质量m 的变化而同时发生变化,所以它们间的关系难以确定。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讲义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讲义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讲义-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二课时时间和位移一情景导入放暑假了,小文的妈妈对小文说:暑假你可以去北京旅游,交通路线和交通工具随你自己选.而小文家在广州,他既可以乘火车,也可以坐飞机,还可以先坐汽车到上海,然后,再乘飞机到北京.这三种从广州到北京的路线不同,也就是说他的运动轨迹是不一样的,途所观赏到的人文景观也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小文的位置变化是相同的,都是从广州到达北京.可见物体运动的轨迹与其位置的变化是有区别的.在物理学中用路程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轨迹的长度,用位移来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二课标点击1.能认识时间与时刻、路程与位移、矢量与标量的区别和用途.2.会用坐标表示时刻与时间、位移和位置.三课前导读要点1 时刻与时间间隔1.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用点表示,时间间隔用线段表示.2.平时所说的“时间”,有时指的是时刻,有时指的是时间间隔,要根据上下文认清它的含义.电台报时:“现在是北京时间八点整”;体育新闻结束时,播音员说:“请明天这个时间继续收看”.这里的两个“时间”一样吗?时间与时刻的区别.1.从时间轴上看,时刻用点表示,时间间隔用线段表示.如右图所示,时间对应一段线段,有一定的长度;时刻只对应一个点,无长度.如前3 s内代表一段时间,在时间轴上表示0~3 s这段时间;第4 s内代表一段时间,在时间轴上表示3~4 s这段时间;第5 s末代表一个时刻点,即t=5 s的瞬间.2.从对物体运动的描述看:时间间隔能展示物体运动的一个过程,好比一段录像;时刻只能展示运动的一个瞬间,好比一张照片.特别提示:我们平时说的“时间”,有时指的是时刻,有时指的是时间间隔,要根据具体情况认清其含义.1.(双选)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时间间隔是较长的一段时间,时刻是较短的一段时间B.第2 s内和前2 s内指的是不相等的两段时间间隔C.“北京时间12点整”指的是时刻D.时光不能倒流,因此时间有方向是矢量解析:时刻不是时间,故A项错;第2秒内的时间间隔是1 s,前2秒的时间间隔是2 s,故B项对;12点整是指时刻,故C项对;时间是标量,故D项错.答案:BC2.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体在5s时指的是物体在5s末时,指的是时刻B.物体在5s内指的是物体在4s末到5s末这1s的时间C.物体在第5s内指的是物体在4s末到5s末这1s的时间D.第4s末就是第5s初,指的是时刻答案:B要点2 路程和位移1.位移是质点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质点的位置变化.其方向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2.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没有方向.登泰山时从山门处到中天门,可以坐车沿盘山公路上去,也可以通过索道坐缆车上去,还可以沿山间小路爬上去,三种登山的路径和位置变化一样吗?位移和路程的关系.1.位移是描述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用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来表示;路程是质点通过的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2.位移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3.位移只与质点的初位置和末位置有关,与质点的运动路径无关.当初、末位置确定后,位移就是唯一确定的,而路程不仅与质点运动的初、末位置有关,而且还与质点运动的路径有关.在初、末位置确定后,路程并不能唯一确定,与同一位移对应的路程可以是初末位置间的任何一条曲线.位移和路程的比较,如下表.特别提示:初学者往往忽视位移的方向性.即使位移与路程的大小相等,也不能说成“位移与路程相同”.1.关于质点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就是质点的运动方向B.路程是标量,也就是位移的大小C.质点做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D.位移的大小一定不会比路程大解析: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只有选项D对.答案:D2.(双选)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沿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和路程是相等的B.质点沿不同的路径由A到B,其路程可能不同,而位移是相同的C.质点通过一段路程,其位移可能是零D.质点运动的位移大小可能大于路程答案:BC要点3 矢量和标量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叫矢量.如位移、力等.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标量.如质量、温度、路程、时间等.矢量和标量有什么区别?1.矢量和标量的区别.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而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矢量相加与标量相加遵从不同的法则.两个标量相加遵从算术加法的法则.矢量相加的法则与此不同(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2.对矢量和标量的理解.(1)矢量的正负表示方向,正号表示矢量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负号则相反.(2)标量大小的比较只看其自身数值大小,而矢量大小的比较要看其数值的绝对值大小,绝对值大的矢量大.如两位移x1=5 m和x2=-10 m,则x1<x2;而两温度t1=2 ℃和t2=-5 ℃,则t1高于t2特别提示:一个物理量是矢量还是标量,不能仅仅看是否具有方向,关键是看遵守什么样的运算法则.不要认为有方向的物理量就一定是矢量.1.下列物理量中是矢量的是()A.温度 B.路程C.位移D.时间答案:C要点4 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1.直线坐标系中物体的位置.物体在直线坐标系中某点的坐标表示该点的位置.2.直线运动的位置与位移的关系.如图所示,一个物体沿直线从A运动到B,如果A、B两位置坐标分别为x A和x B,那么,质点的位移Δx= x B—x A,即初、末位置坐标的变化量表示位移.3.直线运动中位移的方向.在直线运动中,位移的方向可以用正、负号表示,正号表示位移与规定正方向相同,负号表示相反.1.(双选)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可以用坐标轴上的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用坐标的变化量Δx表示物体的位移.如图所示,一个物体从A运动到C,它的位移Δx1=-4 m-5 m=-9 m;从C运动到B,它的位移为Δx2=1 m-(-4 m)=5 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到B的位移大于A到C的位移,因为正数大于负数B.A到C的位移大于C到B的位移,因为符号表示位移的方向,不表示大小C.因为位移是矢量,所以这两个矢量的大小无法比较D.物体由A到B的位移Δx=Δx1+Δx2解析:位移是位置坐标的变化量,位移的符号仅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故B 项正确,A、C两项错误,由位移公式可知D项正确.答案:BD四知识解惑题型1 时间与时刻例1以下的计时数据中指时间间隔的是()A.2012年6月18日,载着景海鹏、刘旺、刘洋三名航天员的“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现自动交会对接B.第30届奥运会于2012年7月27日在伦敦开幕C.博尔特在柏林世锦赛男子100米决赛中,跑出9秒58的成绩D.“神九”与“天宫”组合飞行10天解析:A、B两项中的数据分别说明的是两件大事发生的瞬时,所以指的是时刻;C、D两项中的数据是说完成两个事件所用的时间,因此为时间间隔,故选C、D两项.答案:CD名师点睛:时刻具有瞬时性的特点,时间间隔具有连续性特点,在习惯上我们把时间间隔称为时间,又有时把时刻也称为时间,关键是要根据题意和上下文去理解它的含义.1.(双选)以下计时数据指时间间隔的是()A.K341次列车18时30分到达济南站B.火车因故晚点12分钟C.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19时开播D.“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答案:BD题型2 位移和路程例2 如图所示,是一位晨练者每天早晨进行锻炼时的行走路线,从A点出发,沿半径分别为3 m和5 m的半圆经B点到达C点,则他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A.16 m,方向从A到C;16 mB.8 m,方向从A到C;8π mC.8π m,方向从A到C;16 mD.16 m,方向从A到C;8π m解析:位移是矢量,大小等于A、C之间的线段长度,即x=AB+BC=2×3 m +2×5 m=16 m,方向由A指向C;路程是标量,等于两个半圆曲线的长度和,即l=(3π+5π)m=8π m,故D正确.答案:D名师点睛:判断位移的关键是确定初末位置和根据初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来确定位移的方向.2. 一位同学绕400 m圆形跑道转了2.25周,问他的位移和路程各多大?答案:90 m,900 m题型3 矢量与标量的计算例3一小汽艇在宽广的湖面上先向东行驶了6 km,接着向南行驶了8 km.那么汽艇全过程的位移大小是多少方向如何解析:位移的大小是初、末两位置间的距离,方向为初位置指向末位置.汽艇在湖面上运动,它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用一平面坐标来描述.选东为x 正方向,南为y 正方向,坐标原点为起点,汽艇先向东运动6 km ,位移为x1;再向南运动8 km ,位移为x2,其汽艇的位置及位置变动情况如下图所示,全过程汽艇的位移为x.由图中几何关系有:x =x 21+x 22=62+82 km =10 km.方向tan α=43,α≈53°,即东偏南53°角.答案:10 km 方向东偏南53°角名师点睛:位移是矢量,要求某一位移时,既要指出位移的大小,又要指出位移的方向.3.以下四种运动中,哪种运动的位移的大小最大( )A .物体先向东运动了4 m ,接着再向南运动了3 mB .物体先向东运动了8 m ,接着再向西运动了4 mC .物体沿着半径为4 m 的圆轨道运动了54圈D .物体向北运动了2 s ,每秒通过3 m 的路程解析:A 选项的过程图示如图甲所示,位移大小x 1=AB 2+BC 2=5m ,方向由A 指向C .B 选项的过程图示如图乙所示,位移大小x 2=AC=4 m ,方向由A 指向C .C 选项的图示如图丙所示,位移大小x 3=AB=4 2 m ,方向由A 指向B .D 选项的位移大小x 4=3×2 m =6 m .故D选项正确.答案:D。

高中物理必修一讲义

高中物理必修一讲义

高中物理必修一讲义第一章直线运动1.理解以下概念:参考系、坐标系、粒子①, 时间,时间,位移②, 距离、速度、速率、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③, 向量,标量,变化,在3秒内,在3年末,在3秒内。

2.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恒定的直线运动。

(1)匀速变化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只要确定是这种运动状态,大胆使用公式,熟悉心脏,能够推导):速度公式:v?v0?at位移公式:x?v0t?at2/2中间时间的平均速度公式:V平坦?vt/2?(V0?VT)/2(最灵活的公式)2速度变化位移式:vt2?v0?2ax临界误差公式:?十、xn?xn?1.在2位移中点处,头端速度公式:v?2(v0?vt2)/2⑵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几个重要结论(以下公式熟练推导,不好用,也不常用,不用记)①1t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之比为:v1:v2:v3?1:2:3② 第一个t、第二个t和第三个t的位移比:X1:x2:X3?1: 3:5 ③ 1t、2T和3T内的位移比为X1:x2:X3?1:4:9④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t1:t2:?:tn?1:(2?1):(3?2):?:(n?n?1)运用公式的几点体会:①所求已知定公式,四量而已,少死记硬背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定正方向定已知的数量符号被带入公式中,以找出什么是什么③ 中时平均速度公式:求平均速度、中时速度、位移和时间的最灵活公式④ 自由落体和垂直呕吐:不需要单独记忆,用上述公式解决全面问题,注意时间-速率路径中上升和下降阶段的对称性,注意多解,擅长以零初速度解决问题⑤ 善于用图像方法解决问题。

备注:①研究对象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是否有影响是能否看成质点的唯一判据②位移只与初末位置有关与过程无关③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的物理量,其定义式为a??v/?t,单位m/s。

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的变化量方向和合外力方向三者一致,与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没有必然关系。

即: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也大;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也大;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也为零;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也为零。

【精品】高一物理必修1物理讲解课件

【精品】高一物理必修1物理讲解课件

物理必修1运动的描述知识要点复习考点一: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

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如:第4s末、4s时、第5s初……均为时刻;4s内、第4s、第2s至第4s内……均为时间间隔。

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考点二:路程与位移的关系位移表示位置变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

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

..等于路程。

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考点三:速度与速率的关系考点四:速度、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的关系考点五: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由于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在运动学中,经常用到的有x-t图象和v—t图象.理解图象的含义:1、x-t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2、v—t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3、明确图象斜率的含义4、x-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5、v—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考点六、纸带问题(1)、2B AB BC v T +=,2C BC CDv T +=(2)、2C B v v CD BCa T T --==2v x a t T ∆∆==(3)、()()21234569T x x x x x x a ++-++=逐差法(4)、212at x x =-(如何推导?提示:中间速度)例题复习1.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 )A .位移、时间、速度、加速度B .质量、路程、速度、平均速度C .速度、平均速度、位移、加速度D .位移、路程、时间、加速度2.下列说法中的“快",指加速度较大的是( )A .小轿车比大卡车起动得快B .协和式客机能在两万米高空飞行得很快C .乘汽车从烟台到济南,如果走高速公路能很快到达D .汽车在紧急刹车的情况下,能够很快地停下来3.下表是济南至烟台的N923次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则( )车站到达时间开车时间停留时间里程/km济南始发站08∶12 0淄博09∶15 09∶18 3 110潍坊10∶44 10∶47 3 210蓝村12∶05 12∶08 3 341烟台14∶35 终点站524A.表中的“3"指的是时刻B.表中的“1205”指的是时间C.从济南到烟台列车通过的路程为524kmD.从潍坊到蓝村列车的平均速度为94km/h4.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的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则在此过程中( )A.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速度达最小值B.速度逐渐增加,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速度达最大值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D.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位移达最小值5.一艘船以恒定的速度,往返于上、下游两码头之间.如果以时间t1和t2分别表示水的流速较小和较大时船往返一次所需的时间,那么,两时间的长短关系为( )A.t1=t2B.t1>t2C.t1〈t2D.条件不足,不能判断6.下列给出的四组图象中,能够反映同一直线运动的是()7.将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后,能正确表示其速率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的图线是图中哪一图线()8.沿直线运动的一列火车和一辆汽车在开始计时及每过1s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如下表所示,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t/s 0 1 2 3 4火车v1/m·s-118。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8讲 重力与弹力 同步课程讲义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8讲 重力与弹力 同步课程讲义

高一上物理(必修一)秋季课程讲义(共15讲)第8讲重力与弹力(含答案及详解)一.知识要点知识点1 力1.定义:物体与物体之间的2.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或使物体发生3.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4.单位:牛顿(N)5.分类:(1)按性质: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力等(2)按效果:拉力、压力、动力、阻力等6.测量: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知识点2 力的性质1.物质性: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2.相互性:物体间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

3.独立性:几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每个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均不会因其他力的存在而改变。

4.矢量性: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知识点3 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1.力的图示:力可以用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

线段按一定比例(标度)画出,它的长短可以表示力的,它的指向表示力的,箭尾表示力的2.力是示意图:只画出力的和(无标度),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了力。

知识点4 重力1.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2.大小:G=mg,通常情况下,g取9.8N/kg3.方向:总是4.重心: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1)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及质量分布有关(2)重点不一定在物体上,对于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上。

(3)对于形状不规则,质量分布不均与的薄板物体,可以用测其重心。

知识点5 弹性形变与弹力1.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或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叫形变。

2.形变分类:(1)弹性形变:发生形变的物体在撤去作用力时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2)非弹性形变(范性形变或塑性形变):物体在发生形变后不能恢复原状的形变3.弹性限度:如果物体的形变过大,超过一定的限度,撤去作用力后物体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弹性限度。

4.弹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知识点6 弹力产生的条件(1)两物体接触(2)接触处有弹性形变(即接触处是否有挤压和拉伸)知识点7 几种常见的弹力1.压力、支持力、张力是几种常见的弹力2.常见弹力方向:(1)压力、支持力方向都是垂直于物体的接触面(2)绳子的张力沿着绳子指向绳收缩的方向知识点8 胡克定律1.内容: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在内,弹力的大小F与弹簧的伸长(或者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

2019年版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同步专题课程讲义——第15讲传送带模型入门

2019年版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同步专题课程讲义——第15讲传送带模型入门

(1) 工件在水平传送带上滑动时的加速度的大小;
(2) 工件与水平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3) 传送带的长度。
15.2.2 倾斜传送带
一.个.关.键.点.:对于倾斜传送带,分析物体受到的最大 静摩擦力和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的关系是关键。
两.种.情.况. ①如果最大静摩擦力小于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则物体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②如果最大静摩擦力大于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则物体 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1. 物块无初速度放置于传送带底端
1 L=v0t′-2a2t′2 t′=1 s(t′=5 s 舍去)
15.3 课后拔高练习
1. 答案:BD 解析:行李无初速度地放在传送带上,传送带对行李 的滑动摩擦力使行李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随后行 李又以与传送带相等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时
v a=μg=1 m/s2,历时 t1=a=1 s 达到共同速度,位
第 82 页
高一物理同步专题课程讲义
7.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两端相距 x=8 m,工件与传 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μ=0.6,工件滑上 A 端时速度 vA=10 m/s,设工件到达 B 端时的速度为 vB。(取 g =10 m/s2) (1) 若传送带静止不动,求 vB; (2) 若传送带顺时针转动,工件还能到达 B 端吗? 若不能,说明理由;若能,求到达 B 点的速度 vB; (3) 若传送带以 v=13 m/s 逆时针匀速转动,求 vB 及工件由 A 到 B 所用的时间。
第 79 页
第 15 讲 传送带模型入门
2. 物块相对于地面有一定初速度放置于传送带 底端
By 许亮老师(QQ/Wechat:2849818288) 3. 物块无初速度放置于传送带顶端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精品讲义—重力与弹力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精品讲义—重力与弹力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精品讲义—重力与弹力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认识重力,理解重心概念。

2.通过实验确定物体的重心位置。

3.认识弹力,了解形变和弹性形变。

4.通过实验了解胡克定律。

5.知道力的图示,会画重力和弹力的示意图。

1、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大小和方向。

会测量物体重力的大小。

2、知道重心的概念,初步体会等效替代的思想,体会引入重心概念的意义。

3、会画力的图示和示意图。

4、通过实验观察,抽象概括弹力产生的条件。

5、知道压力、支持力和拉力都是弹力。

会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或者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分析弹力的方向。

了解重力和弹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物理学与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

6、通过实验探究弹簧弹力和形变量的关系,了解胡克定律,了解科学探究中获取及处理数据的研究方法。

知识点01力1、定义: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2、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3、性质:力具有物质性、相互性、矢量性、独立性等特征.【即学即练1】下列关于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B.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可能有力的作用C.物体间的作用力可以是相互的,也可以是独立的D.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是使物体保持一定的速度向前运动答案A解析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A正确,C错误;不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也可以有力的作用,例如磁体之间的作用力,B错误;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使物体发生形变,D错误.知识点02重力1、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注意:重力不是万有引力,而是万有引力竖直向下的一个分力.2、大小:G=mg,可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同一物体G的变化是由在地球上不同位置处g的变化引起的.3、方向:总是竖直向下.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可认为重力集中作用于一点,即物体的重心.①影响重心位置的因素:物体的几何形状;物体的质量分布.②不规则薄板形物体重心的确定方法:悬挂法.注意:重心的位置不一定在物体上.【即学即练2】关于重力及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放在水中称量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于物体在空气中称量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因此物体在水中受到的重力小于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B.据G=mg可知,两个物体相比较,质量较大的物体的重力一定较大C.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重力方向垂直于水平面向下,当物体静止于斜面上时,其重力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下D.物体的形状改变后,其重心位置往往改变答案D解析由于物体放在水中时,受到向上的浮力,从而减小了弹簧的拉伸形变,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了,但物体的重力并不改变,选项A错误;当两物体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同时,g值相同,质量大的物体的重力必定大,但当两物体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时,如质量较小的物体放在地球上,质量较大的物体放在月球上,由于月球上g值较小,导致质量大的物体的重力不一定大,选项B错误;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选项C错误;物体的重心位置由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情况共同决定,物体的形状改变后,其重心位置往往发生改变,选项D正确.知识点03弹力1.弹力(1)定义:发生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的作用.(2)产生条件:①物体间直接接触;②接触处施力体发生形变且有恢复原状的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