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酸酶的运用与作用

合集下载

植酸酶在水产中的应用

植酸酶在水产中的应用

植酸酶在水产中的应用说起植酸酶在水产中的应用,这事儿得从咱水产养殖的那些个日常说起。

你知道不,那些鱼虾蟹啥的,一个个看着挺欢实,其实它们吃食儿的时候,也有不少讲究。

就拿饲料来说吧,里面含有大量的磷,但这些磷啊,大部分都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着。

植酸磷这东西,对于单胃动物,尤其是咱们的水产朋友们来说,简直就是“难啃的骨头”。

为啥呢?因为它们体内缺少一种能分解植酸的酶,结果这磷的利用率,低得可怜,有时候连一成都不到。

咱就说这罗非鱼吧,一个个长得挺肥美,但要是饲料里的磷它们吸收不了,那长得再肥也是白搭。

这时候,植酸酶就派上用场了。

植酸酶啊,就像是个“磷的解放者”,它能把植酸磷水解成无机磷,这样一来,水产朋友们就能更好地吸收利用磷了。

你别说,这植酸酶的作用可不止于此。

它还能提高饲料的利用率,让水产朋友们吃得少,长得快。

这不,我隔壁老王家的鱼塘,自从用了植酸酶,那鱼长得跟吃了激素似的,个儿大肉厚,看得我都眼馋。

而且啊,植酸酶还是个环保小能手。

你没见那些没被吸收利用的植酸磷和无机磷酸盐,被水产朋友们排出体外后,对环境造成了多大的污染。

用了植酸酶,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它能让磷的排泄量大大降低,减少了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实现了绿色水产养殖。

有一天,我去老王家串门,看着他那鱼塘里欢腾的鱼儿,忍不住打趣道:“老王啊,你这鱼塘是用了啥仙丹妙药啊,鱼儿们一个个都这么精神?”老王笑得合不拢嘴,说:“嗨,还不是用了植酸酶嘛!这东西真好使,鱼儿长得快,水质也干净多了。

”我跟老王聊得正起劲,他儿子小王也凑了过来。

小王是个大学生,学的是水产养殖专业。

他跟我说:“叔啊,这植酸酶啊,不仅能让鱼儿长得好,还能减少饲料的浪费呢。

你想啊,鱼儿吸收得多了,排出来的就少,这样一来,饲料利用率不就上去了嘛。

”我一听,心里那叫一个感慨啊。

这植酸酶,真是个好东西,既能让咱的水产朋友们吃得香、长得壮,又能保护环境、减少浪费。

这不就是咱们水产养殖者梦寐以求的吗?所以啊,我现在逢人就推荐植酸酶。

植酸酶的发酵生产及应用

植酸酶的发酵生产及应用

植酸酶的发酵生产及应用植酸酶是一种能够水解植酸的酶类,在发酵生产和应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从植酸酶的发酵生产和应用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的探讨。

首先,植酸酶的发酵生产。

目前植酸酶的发酵生产主要采用真菌发酵的方法。

常用的真菌有产酸曲霉、黄曲霉、木霉等。

发酵过程主要包括菌种培养、培养基制备、发酵过程控制等几个步骤。

首先,菌种培养是植酸酶发酵生产的首要步骤。

优良的菌株是植酸酶产生的关键,需要通过筛选获得。

一般通过在选择性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利用染色剂或基因工程方法筛选得到高产酶菌株。

其次,培养基的制备对植酸酶的产量和质量也有直接影响。

植酸酶的合成需要碳源、氮源、矿质盐和适宜的pH等,因此,优化培养基的配方十分重要。

常用的碳源有蔗糖、葡萄糖等,氮源有蛋白酵解物、酵母粉等。

此外,培养基pH的调节也是关键之一,一般在酸性环境下植酸酶的产量较高。

最后,发酵过程的控制也是影响植酸酶产量的重要因素。

温度、pH、氧气供应等都会影响菌体的生长和酶的合成。

一般发酵温度在25-30摄氏度之间,发酵时间约为48-72小时。

其次,植酸酶的应用领域广泛。

由于植酸酶能够降解植物组织中的植酸,因此在农业、饲料、食品加工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植酸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主要是改善土壤中的磷素利用率。

土壤中的磷素主要以植酸形式存在,但植酸对植物来说是不可利用的。

通过添加植酸酶可以将土壤中的植酸降解为可利用的无机磷,提高植物对磷素的吸收利用率,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在饲料领域,植酸酶的应用主要是改善畜禽对植物饲料的饲用价值。

植物饲料中植酸的含量较高,会对畜禽的消化系统造成不利影响。

通过添加植酸酶,可以降解植酸,提高植物饲料的能量价值和营养利用率。

在食品加工领域,植酸酶的应用主要是改善食品品质和可溶性磷含量。

植酸对人体来说是不可消化的,容易形成不可溶性盐类。

在食品制作过程中,通过添加植酸酶,可以将食品中的植酸降解为可溶性磷,提高食品的可溶性磷含量,同时改善食品的品质。

植酸酶及其在食品与饲料中的应用

植酸酶及其在食品与饲料中的应用

植酸酶及其在食品与饲料中的应用摘要植酸酶是在食品及饲料中应用的一种新型的添加剂,它能够降低食物中的植酸而提高食物中磷、锌、铁等的吸收率,对矿物质元素的利用具有全面的促进作用,应用于食品和饲料工业中,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植酸;植酸酶;添加剂;食品;饲料;应用植酸即环己六醇六磷酸酯,是一种淡黄褐色黏稠液体,大量存在于植物种子和花粉中,是一种抗营养因子,具有极强的螯合能力,可与多种矿物质如钙、镁、铁、锌等螯合,形成不溶性复合物;使一些消化酶如蛋白酶、淀粉酶和胰蛋白酶的作用也受到植酸的抑制,因此降低了蛋白质、淀粉、脂类物质的消化利用,使多种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的利用率下降。

此外,植酸盐络合某些营养物质,降低其利用率,被认为是抗营养因子。

研究表明,在中性条件下,植酸可与二价或三价阳离子络合成不溶性盐(如Ca2+、Mn2+、Zn2+、Cu2+),使小肠的吸收力降低;植酸可与蛋白质形成络合物,影响蛋白质的利用;植酸可抑制消化酶(如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琢一淀粉酶)的作用效果。

这种抑制作用可能是由于植酸的络合作用减少了Ca2+离子数量,而Ca2+对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作用极为重要,?琢-淀粉酶的稳定性也需要Ca2+离子,另外也可能是植酸与酶作用底物作用的结果,这些负面作用也解释了植酸对蛋白质利用率的影响。

在食品中添加植酸酶可降解植酸盐释放无机磷,提高人体对植酸磷的生物利用率,缓解植酸盐的抗营养作用。

植酸酶存在于多种植物的种子和花粉中,但植酸酶的活性因植物的种类不同而有很大差别,黑麦、小麦、大麦、小麦麸中的植酸酶有很高的活性,而燕麦、玉米、大豆饼、菜籽饼中的植酸酶的活性很低。

1植酸酶性质和来源1.1植酸酶的性质大多数微生物植酸酶活性的最适温度在45~60℃之间,超过63℃时即失去大部分活性。

植物植酸酶的活性的最适pH值在4.8~6.0之间,植酸酶的活性还与含水量有关,要求至少含水20%~25%,含水分30%时活性最高。

植酸酶在猪、鸡日粮中的应用及应注意的问题

植酸酶在猪、鸡日粮中的应用及应注意的问题

植酸酶在猪、鸡日粮中的应用及应注意的问题植物饲料中普遍存在植酸或植酸盐,其中大部分磷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

植酸能与金属离子如钙离子、铁离子、锌离子、铜离子等形成稳定的络合物?植酸盐,还能与蛋白质、淀粉结合,使内源性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的活性降低,使各养分的消化率明显下降。

植酸不被单胃动物所汲取,大部分以粪便形式被排出体外,不但大大降低了磷的利用率,还造成了环境污染,特殊是水的污染。

近些年来,植酸酶作为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越来越受到饲料工业专家和技术人员的关注,是催化植酸(肌醇六磷酸)及植物盐水解成肌醇与磷酸(或磷酸盐)一类酶的总称,主要来源为植物和微生物。

单胃动物对磷酸盐中磷的利用率很低。

大量研究证明,在猪、鸡日粮中添加植酸酶,能有效的提高植酸磷的利用率,削减无机磷补充量,降低排泄物中磷的含量。

此外日粮中添加植酸酶能解除植酸对铁、锌、钙、铜等元素的络和作用,从而提高了这些矿物元素的利用率。

加入WTO以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保意识的加强,以及企业规模化养殖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解决饲料中磷的利用率及磷的污染问题越来越重视,而提高磷的利用率,以及解决其污染问题的最佳途径应是在日粮中添加植酸酶。

1、植酸酶在猪、鸡日粮中的应用植酸酶在猪、鸡日粮中的应用,已被许多国内、外专家和技术人员在试验和实践中证明,以下是对其以往研究成果的简洁总结。

Simons等(1993)和Vah等(1994)的试验表明,在产蛋鸡的整个产蛋期,植酸酶可取代无机磷的添加,并且提高了钙的利用率。

Jeroch等(1994)在总磷(TP)为0.33%蛋鸡中添加500U/kg植酸酶可使蛋壳强度提高11.3%。

宋金彩等(2000)在AP0.183%日粮中添加175U/kg或300U/kg的植酸酶,蛋壳强度高于未加酶组。

蛋鸡日粮中添加300FTU/kg植酸酶,日粮中磷(无论是TP或AP)含量应降低0.1%(Gary,1996;Boilng,2000)。

植酸酶在水产饲料中的研究进展

植酸酶在水产饲料中的研究进展
感谢您的观看
结合,形成不易被消化的物质,而植酸酶能够分解植酸,释放出蛋白
质,从而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
CHAPTER 02
植酸酶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
植酸酶对水产饲料营养价值的影响
提高饲料中磷的利用率
植酸酶可以水解植酸,释放出磷,提高饲料中磷的利用率,减少 磷的排放,降低环境染。
促进水产动物的生长
植酸酶可以释放出植酸中的营养物质,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促 进水产动物的生长。
植酸酶在水产饲料中的前景 展望
提高植酸酶的活性与稳定性
探索适合水产饲料的植酸酶品种
01
通过基因工程或筛选具有高活性的植酸酶品种,提高其在水产
饲料中的活性。
优化发酵工艺
02
通过改进发酵工艺,提高植酸酶的产量和纯度,进而提高其在
水产饲料中的稳定性。
添加辅酶或激活剂
03
寻找能够提高植酸酶活性或稳定性的辅酶或激活剂,以改善其
基因克隆与表达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植酸酶基因克隆到 表达载体中,实现植酸酶的高效表达。
VS
基因改造
对植酸酶基因进行定点突变或插入等改造 ,提高植酸酶的活性、稳定性或抗逆性。
植酸酶的生产工艺研究
微生物发酵
利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植酸酶,研究发酵条件、工艺参数等对植酸酶产量的影响。
化学合成
研究化学合成法生产植酸酶的工艺路线及优化方法。
植酸酶的作用机制
01
破坏植物细胞壁
植酸酶能够分解植物细胞壁中的植酸,从而释放出其中的营养物质,
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
02
促进矿物质吸收
植酸酶能够分解植酸,释放出磷酸和肌醇等矿物质,这些矿物质能够
被动物吸收利用,促进动物的生长和发育。

植酸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植酸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植酸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1植酸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植酸酶是一种多功能的酶,由不同的植物分泌而成,能够分解植物提取的有机物质,为细菌提供氮源,也能够帮助植物除去内生菌。

因此,植酸酶在水产养殖中有着多种应用。

首先,植酸酶有助于促进水产类动物的健康,有助于加强他们的抵抗力。

植酸酶可以帮助动物消化植物营养素,从而促进他们的生长发育,对于一些以植物为主要食物的动物,尤其有效。

植酸酶还可以抑制有害菌的生长,有助于动物抵御疾病,减少养殖水产动物被疾病侵害的风险。

其次,植酸酶还可以提高水产养殖水体中氨氮含量,这是一种有用的水体负荷去除污染物。

植物毒素大多来自植物细胞壁,通常植酸酶能够抑制它们,其有助于维持水体的化学特性稳定,改善水质状况。

此外,植酸酶还可以用于分解水产类粪便中的有机物质,提高微生物的活性,这有助于消除从水体中排出的生态错误的气味。

综上所述,植酸酶是水产养殖中一种重要的酶,在促进水产养殖动物的健康和水体负荷去除污染物方面有大量应用。

植酸酶

植酸酶

植酸酶的作用及应用郑扬云•植酸(肌醇六磷酸)具有强大的络合力,通常与钙、镁、锌、钾等矿物质元素结合,形成不溶性盐类。

植酸(盐)广泛存在于农作物及农副产品中,很多谷物、油料作物中的植酸含量高达1%一3%,其中钙、镁、锌、钾等元素以植酸盐的形式存在。

因此植酸是一种抗营养因子.大大降低了微量矿物质的营养有效性。

植酸的这种性质会导致人和动物钙、镁、锌、钾等元素的不平衡性。

因此必须在动物的饲料中掭加钙钾等以补充矿物质,这大大提高了饲料成本。

同时饲料中天然磷的含量约为40%一70%,且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而猪、禽的饲料中大量的植酸磷因不能被利用而从粪便中排出,造成环境枵染(磷富集化污染)。

•植酸酶是催化植酸及其盐类水解为肌醇和磷酸的一类酶的总称。

将植酸酶添加到动物性饲料中释放植酸中的磷分。

不但能提高食物及饲料对磷的吸收利用率,还可降解植酸蛋白质络合物,减少植酸盐对傲量元素的螯合,提高动物对植物蛋白的利用率及其植物饲料的营养价值。

同时也减少动物排泄物中有机磷的含量,减少对大自然的污染。

一、植酸酶的作用机理•植酸酶能将肌醇六磷酸(植酸)分解成为肌醇和磷酸。

植酸酶将植酸分子上的磷酸基团逐个切下,形成中间产物IP5,IP4,IP3,IP,.终产物为肌醇和磷酸。

不同来源植酸酶作用机理有所不同。

微生物产生的3一植酸酶作用于植酸时,首先从植酸的第3碳位点开始水解酯键而释放出无机磷,然后再依次释放出其他碳位点的磷,最终酯解整个植酸分子,此酶需要2价镁离子(Mg2+)参与催化过程。

来源于植物的6-植酸酶,它首先在植酸的第6碳位点开始催化而释放出无机磷。

1g植酸完全分解理论上可释放出无机磷281.6mg。

植酸酶只能将植酸分解为肌醇磷酸酯,不能彻底分解成肌醇和磷酸,要彻底分解肌醇磷酸酯,需酸性磷酸酶的帮助,酸性磷酸酶可以将单磷酸酯、二磷酸酯彻底分解成肌醇和磷酸。

大多数微生物来源的植酸酶的作用机理如下。

•植酸→1,2,4,5-,6-五磷酸肌醇+D-1,2,3,4,5-五磷酸肌醇→1,,2,5,6-四磷酸肌醇→1,2,5-三磷酸肌醇或1,2,6-三磷酸肌醇→1,2-二磷酸肌醇→2-磷酸肌醇。

植酸酶的作用及其应用

植酸酶的作用及其应用

植酸酶的作用及其应用植酸酶(Phytase)是一种催化植物中非生物无机磷酸四酯(植酸)水解为无机磷酸和可溶性低磷酸盐的酶。

在植物界中,植酸是主要的磷酸盐贮存形式,但对于非反刍动物来说,植酸不能被直接利用,因为它们缺乏植酸酶。

植酸酶的作用就是通过水解植酸,释放出可利用的无机磷酸,提高非反刍动物对于植物性饲料中磷的利用效率。

植酸酶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领域:1.饲料行业:由于植酸是植物中主要的磷酸盐贮存形式,几乎所有的植物性饲料中都含有大量的植酸,而非反刍动物缺乏植酸酶,无法直接利用植酸中的磷。

因此,将植酸酶添加到饲料中可以降低饲料中植酸的含量,提高磷的利用效果,从而减少磷的排放,降低环境污染。

2. 增强矿物质吸收:植酸酶不仅可以水解植酸中的磷酸盐,还能水解酰胺多磷酸盐(phytate)和亚磷酸盐(insoluble phosphates)中的铁、锌、钙等微量元素。

因此,植酸酶在植物学和食品科学领域被广泛应用于增强矿物元素的吸收效率,改善植物的营养价值。

3.饲料改良和环境保护:饲料中含有大量的植酸,而动物对植酸的利用率较低,通过添加植酸酶可以实现饲料的高效利用,减少对矿物质的补充。

这不仅可以节省饲料成本,还可以减少磷的排放,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除了以上应用以外,植酸酶还可以在食品加工和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植酸酶可以降低食品中植酸的含量,进而改善食品的口感和品质。

在农业生产中,植酸酶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总之,植酸酶作为一种重要的酶类,在饲料行业和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植酸酶的添加,可以提高植物性饲料中磷和微量元素的利用率,减少对矿物质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同时也可以改善饲料的营养品质和动物的生产性能。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植酸酶的研究和应用会更加深入和广泛。

植酸酶及其生产应用

植酸酶及其生产应用

植酸酶及其生产应用植酸即肌醇六磷酸,作为磷酸的储存库,广泛存在于植物中。

植物组织中的磷主要是以肌醇六磷酸钠的形式存在,难以被单胃动物吸收。

而且,肌醇六磷酸分子可以螯合金属离子,其作用相当于抗营养因子,抑制了营养的吸收。

没有被充分的利用磷,通过动物排泄进入水体最终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植酸酶是水解植酸及其盐类生成肌醇和磷酸的一类酶的总称,破坏了植酸对矿物元素强烈的亲和力。

因而,在动物饲料中添加微生物植酸酶正在逐渐被推广和应用,可以解决磷的利用问题。

一、植酸酶及其分类植酸酶是对可水解植酸磷释放磷酸基团形成肌醇衍生物的一类酶的总称,属于磷酸单酯水解酶。

广义植酸酶包括三种类型:肌醇六磷酸-3-磷酸水解酶(3-植酸酶),肌醇六磷酸-6-磷酸水解酶(6-植酸酶)及非特异性的正磷酸酯磷酸水解酶(酸性磷酸酶),该类酶可将肌醇磷酸脂彻底分解成肌醇和磷酸。

根据植酸酶结构上的差异将植酸酶分为组氨酸酸性磷酸酶、β-螺旋植酸酶和紫色酸性磷酸酶。

同时植酸酶还可根据酶的最适pH可分为酸性植酸酶、中性植酸酶、碱性植酸酶。

二、植酸酶来源植酸酶是一种胞外酶,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动物、植物、微生物中均有发现。

在植物组织如谷物、豆类、蔬菜,特别是萌发的种子和花粉中都发现了植酸酶。

此外,自然界中产植酸酶的微生物种类繁多,如细菌、霉菌、真菌等。

1.植物源植酸酶1907年,Suzuki等在米糠内首次发现具有植酸酶活性的磷酸酶。

到目前为止,已经从小麦、大豆、玉米、水稻分离纯化得到植酸酶。

研究表明,当温度在47~62℃时植物源植酸酶酶活较稳定,但当温度达到70℃以上,酶活几乎完全丧失。

而在饲料的加工过程中制粒温度高(80~90℃),显然植物源植酸酶不适合应用到饲料添加剂中。

2.动物源植酸酶动物源植酸酶主要存在于哺乳动物的小肠和脊椎动物的红细胞中,其活性一般较低。

研究表明,鼠、牛、鸡、人肠道黏膜中的植酸酶最适pH分别为7.0、8.2~8.4、7.5~7.8、7.4,且体内或体外条件对动物源植酸酶活性影响较大,可能和碱性磷酸酶是属于同种酶,但对该酶亚基结构了解甚少。

植酸酶在猪、鸡日粮中的应用

植酸酶在猪、鸡日粮中的应用
植酸酶在猪、鸡日 粮中的应用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植酸酶简介 • 植酸酶在猪日粮中的应用 • 植酸酶在鸡日粮中的应用 • 植酸酶的应用效果与展望
01
植酸酶简介
植酸酶的定义
• 植酸酶是一种能够分解植酸盐中磷酸基团的酶,可以将植酸盐分解为肌醇和磷酸,从而释放出被植酸盐固定的 营养物质,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
提高磷的利用率
植酸酶可以水解植酸,释放出磷,从而提高磷 的利用率,减少饲料中添加的磷。
提高氨基酸的利用率
植酸酶还可以提高氨基酸的利用率,从而提高 饲料的营养价值。
减少排泄物中的养分
通过使用植酸酶,可以降低鸡排泄物中未被消化的养分含量,从而减少环境污 染。
降低鸡舍环境污染
01
02
03
减少氨气排放
植酸酶可以降低鸡排泄物 中未被消化的养分含量, 从而量元素和维生 素的需求
植酸酶可以提高猪对微量元素和维生 素的利用率,降低猪对微量元素和维 生素的需求,进而减少饲料中添加的 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量。
降低猪舍环境污染
减少粪污中的磷含量
植酸酶可以提高猪对磷的利用率,减少粪污中磷的含量,从而降低猪舍环境污 染。
减少氨气等有害气体的产生
植酸酶可以改善猪的肠道健康,减少氨气等有害气体的产生,从而降低猪舍内 的空气污染。
提供理论依据。
THANK S感谢观看
植酸酶的来源
• 植酸酶主要来源于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组织,其中以微生 物来源的植酸酶应用最为广泛。
植酸酶的特点
01
高效性
植酸酶能够快速分解植酸盐,提 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
稳定性
植酸酶在消化道中具有良好的稳 定性,能够保持较高的活性。

植酸酶 工业用途

植酸酶 工业用途

植酸酶工业用途植酸酶啊,那可是工业界的一个小魔法酶呢!你知道在饲料工业里它有多厉害吗?就像一个超级英雄,拯救那些被植酸束缚的营养元素。

在动物饲料中,植酸就像一个吝啬的守财奴,紧紧抱着磷等矿物质不放,而植酸酶一出现,就像个技艺高超的小偷,悄悄把磷从植酸的怀抱里解救出来,让动物们能够轻松吸收磷,就像我们从宝箱里拿到宝藏一样容易。

在食品工业里,植酸酶也有着独特的地位。

它就像一个美食界的魔法师,把那些因为植酸而口感不好或者营养不易吸收的食物变得完美。

比如说一些谷物制品,植酸会让它们有点涩涩的,植酸酶一来,就像一阵春风吹过,把那种涩味给吹走了,还让其中的营养物质更加容易被我们的身体吸收,就像给食物做了一个超级SPA,让食物从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

在制酒工业中,植酸酶可算是个神秘的调酒师助手。

酿酒的原料里要是有植酸捣乱,就像有个调皮的小鬼在酒里搞破坏。

植酸酶登场了,它像个严厉的老师,把植酸这个调皮鬼管教得服服帖帖,让酒的发酵过程更加顺利,就像给酿酒的马车铺平了道路,最后酿出的酒啊,口感更加香醇,仿佛是从仙境里带出来的琼浆玉液。

在油脂工业里,植酸酶就像一个精准的小镊子。

油脂加工过程中,植酸会影响油脂的质量,植酸酶就能够把植酸这个小麻烦给夹走,让油脂更加纯净,就像把杂质从珍珠里剔除,最后得到的油脂就像刚从童话里的黄金树上滴下来的纯净油滴。

在水产养殖的工业里,植酸酶那可是鱼儿们的福音使者。

在鱼饲料里,植酸就像一道紧闭的大门,把鱼儿需要的营养元素都关在里面。

植酸酶就像一把万能钥匙,轻松打开这扇门,让鱼儿能够大口大口地吸收营养,就像小朋友拿到了心爱的糖果,吃得欢快,这样鱼儿也能长得又肥又壮,就像一个个游动的小肉球。

在制药工业中,植酸酶像是一个神秘的药剂小助手。

有些药物的成分可能会受到植酸的影响,植酸酶就像一个勇敢的小卫士,把植酸这个潜在的破坏者赶跑,让药物能够保持稳定有效,就像守护宝藏的巨龙,让药品这个宝藏能够发挥最大的功效。

高温淀粉酶植酸酶

高温淀粉酶植酸酶

高温淀粉酶植酸酶高温淀粉酶植酸酶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酶类,具有高耐温性和高催化活性等特点。

本文将从定义、功能、应用等多个方面详细介绍高温淀粉酶植酸酶的相关知识。

一、定义高温淀粉酶植酸酶是一类酶,属于淀粉酶和植酸酶的复合酶。

它能够在高温环境下催化淀粉和植酸的降解反应。

由于其特殊的酶活性和热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饲料工业、酿酒业、生物燃料生产等领域。

二、功能1. 淀粉降解:高温淀粉酶植酸酶具有较高的淀粉降解能力,能够将淀粉分解为低聚糖和葡萄糖。

这对于食品加工业来说十分重要,可以提高食品品质和口感。

2. 植酸降解:植酸是一种常见的抗营养因子,会影响食物中的矿物质吸收。

高温淀粉酶植酸酶能够有效降解植酸,减少其对矿物质的影响,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

3. 热稳定性:高温淀粉酶植酸酶在高温条件下仍能保持较高的酶活性,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这使得它在高温环境下的应用更为广泛,如生物燃料生产等领域。

三、应用1. 食品加工:高温淀粉酶植酸酶可以作为添加剂应用于面包、饼干、糕点等食品中,通过降解淀粉和植酸,改善食品的质地和口感,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2. 饲料工业:高温淀粉酶植酸酶可用于饲料中,通过降解植酸,提高饲料中矿物质的利用率,增强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能力,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

3. 酿酒业:高温淀粉酶植酸酶可用于酿酒过程中,通过淀粉降解,提高酒精发酵效率,改善酒的口感和品质。

4. 生物燃料生产:高温淀粉酶植酸酶可以在生物质转化为生物燃料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它可以降解生物质中的淀粉和植酸,提高生物质的转化效率,进而提高生物燃料的生产效率。

高温淀粉酶植酸酶是一种具有高温耐性和高催化活性的酶类。

它在淀粉降解和植酸降解方面具有重要功能,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饲料工业、酿酒业、生物燃料生产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高温淀粉酶植酸酶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植酸酶是什么

植酸酶是什么

植酸酶是什么植酸酶是采用国际先进的液体深层发酵工艺生产,精制而成,它能将植酸酶降解成肌醇或磷酸肌醇和磷酸,可消除单胃动物因不能分解植酸而引起的抗营养作用,提高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同时减少磷对环境的污染。

作用机理1. 水解植酸磷中的磷酸肌醇酯键,将植酸和植酸盐分解成肌醇和磷酸,提高饲料原料中植酸磷的利用率;2. 破坏植酸盐的螯合结构,释放被螯合的矿物元素和蛋白质、淀粉等营养物质,提高其利用率;3. 水解植酸,减少其对消化道中生理活性物质的抑制,以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

理化特性外观:浅黄色或白色剂型:固体酶活力:1000~5000u/g (在37℃、pH5.5条件下,每分钟从浓度为5.0mmol/L的植酸钠中释放出1μmol无机磷所需要的酶量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位u)作用温度范围:20~70℃,最适作用温度50℃作用pH范围:pH2.0~6.5,最适作用pH5.5(pH2.5时也能表现出较高酶活)适用行业植酸酶主要用作饲料行业中。

使用方法及用量酶活(U/g)添加量使用方法≥1,000 0.5kg/吨配合饲料用夏盛植酸酶可替代饲料中50%-70%的磷酸氢钙用量(可根据动物品种、生产阶段和饲料原料构成作适当调整),同时用石粉补足替换的磷酸氢钙中的含钙量,剩余空间可用于调整配方。

≥2,500 0.2kg/吨配合饲料≥5,000 0.1kg/吨配合饲料包装及规格本品采用编织袋包装(20kg/袋或10kg/袋),也可按顾客要求进行特殊包装。

贮存及保质期阴凉、干燥处贮存;25℃以下可保存18个月。

注意事项.本品为生物发酵制品,无毒无害。

在运输时应避免日晒雨淋并禁止与有毒及腐蚀性物品混装混运。

湖北 0康 2宝 7泰 8精 7细 7化 3工 8有 6限 5公 3司小陈。

植酸的抗营养特性和植酸酶的应用

植酸的抗营养特性和植酸酶的应用

植酸的抗营养特性和植酸酶的应用物机体必需矿物元素,虽然存在于动物性饲料中的磷大部分能被动物体汲取利用,但由于其价格昂贵,限制了在饲料中的使用。

存在于植物性饲料中的磷大部分以植酸或植酸盐的形式存在,而单胃动物体内缺乏分解植酸的植酸酶,造成饲料中磷的利用率仅有1/3或更低,为了补充有效磷的不足,必需在饲料中添加无机磷酸盐,这一方面铺张了昂贵的磷矿资源,而无机磷资源在世界上已处于缺乏状态;另一方面增加了环境中磷的排放量,使日益恶化的环境雪上加霜。

单胃动物饲料中通过添加植酸酶,可以提高饲料中植酸磷的利用率,削减磷的排出对环境的污染。

随着生物技术特殊是采用DNA重组技术后,使植酸酶在生产中的大量应用成为可能。

1植酸及其抗养分特征植酸的化学结构是由一分子肌醇与六分子磷酸结合而成,其化学名称是六磷酸肌醇。

植酸本身毒性很小,但却有与EDTA近似的很强的螯合能力。

植酸及其植酸盐是磷在植物籽实中存在的主要形式,一般谷实类饲料中植酸磷占总磷的比例为50%~80%,其中玉米、豆粕中的植酸磷占总磷的比例分别为71%和58%(NRC,1994人但单胃动物体内缺乏分解植酸的植酸酶,使植物中的磷在单胃动物体内消化率很低,大部分植物饲料中的磷仅有30%能被畜禽利用。

植酸磷不但是植物饲料中磷的主要存在形式,而且因其带有负电荷,具有很强的螯合能力,能与很多阳离子,Ca+2、Mg+2、Zn+2、Fe+2、Mn+2等形成不溶性复合物,从而影响上述金属离子的消化汲取和利用(Cheryan,1983)。

Rao(1999)在饲料中含有相同总磷水平的肉鸡饲养试验中,饲料中含有2g /kg植酸磷组的肉鸡股骨灰分由对照组(含0.5g/kg植酸磷)的467g/kg降为422g/kg,血清磷的水平也比对照组低41%。

饲粮中植酸磷含量过高时金属矿物元素的生物利用率大大降低,从而需要提高饲料中各种矿物元素的添加量。

植酸还可以与蛋白质发生反应,生成植酸一蛋白质二元复合物(主要在低于蛋白质等电点pH介质下)或以金属阳离子为桥生成植酸一金属阳离子一蛋白质三元复合物(高于蛋白质等电点pH介质下),降低蛋白质的利用率(何欣,1997)。

植酸酶在猪、鸡饲料中的详细使用方案

植酸酶在猪、鸡饲料中的详细使用方案

植酸酶在猪、鸡饲料中的详细使⽤⽅案植酸酶在猪、鸡饲料中的详细使⽤⽅案植酸酶是所有酶制剂中效果最稳定、性能最确实的产品,可以直接替代部分磷酸氢钙使⽤。

其对成本的降低和对畜禽⽣产性能的提⾼表现在如下⽅⾯:(1)直接替代磷酸氢钙带来的成本降低。

(2)增加了配⽅空间使配⽅成本下降(浓缩料中表现更明显)。

(3)植酸酶提⾼蛋⽩质、能量、矿物质的利⽤率,使畜禽⽣产性能得到提⾼。

下⾯分不同畜种介绍植酸酶的使⽤⽅案:磷酸氢钙含钙量以23%计⽯粉含钙量以38%计⼀、产蛋鸡(⼀)全价配合饲料中(1) 每吨饲料添加5000单位植酸酶60克(2) 每吨饲料中减少8.7kg的磷酸氢钙添加量(3) 每吨饲料增加的⽯粉量(补充磷酸氢钙减少导致的钙含量不⾜):8.7kg×23%/38%=5.26kg.(4) 多出的配⽅空间:8.7kg(磷酸氢钙)-5.26kg(⽯粉)-0.06(植酸酶)=3.4kg(5) 添加3.4kg的⽟⽶或麸⽪补充配⽅空间(⽤沸⽯粉等低价原料补充亦可)。

(⼆)产蛋鸡40%浓缩料1、简单⽤法每吨浓缩饲料中:(1) 添加0.15kg5000单位植酸酶(2) 减少22kg磷酸氢钙添加量(3) 添加⽯粉13.3kg(4) 补加沸⽯或⽟⽶或麸⽪8.6kg2、产蛋鸡40%浓缩料中充分利⽤配⽅空间的计算⽤法浓缩料配⽅中添加5000单位的植酸酶0.015%,把配⽅的可利⽤磷标准降低0.35%、总钙标准降低0.2%(考虑了植酸酶对钙的潜在营养价值),借助配⽅软件重新设计配⽅,例:原料名称未加植酸酶添加植酸酶⾖粕30.731.2棉粕1010菜粕1010花⽣粕88⽟⽶蛋⽩粉(50CP)6 5.8啤酒酵母66⽟⽶胚芽粕 1.73进⼝鱼粉1⽯粉21.622.5磷酸氢钙 3.2 1.2盐0.810.845防霉剂0.10.1抗氧化剂0.050.05蛋氨酸0.040.05产蛋鸡1%预混料 2.5 2.55000单位植酸酶0.015合计(%)100%100%配⽅营养⽔平(计算值)粗蛋⽩%32.032.0钙%8.508.30总磷% 1.070.70可利⽤磷1%0.700.35盐%0.900.90赖氨酸% 1.50 1.50蛋氨酸%0.780.78蛋+胱氨酸% 1.25 1.25禽代谢能kcal/kg170017131配⽅表中“可利⽤磷”没有包括植酸酶释放的磷在此例40%产蛋鸡浓缩料配⽅中,添加5000单位植酸酶重新设计配⽅,配⽅性能没有下降,反⽽因植酸酶的添加使饲料蛋⽩、能量利⽤率提⾼,使养殖效果提⾼,配⽅成本有较⼤幅度降低(可根据⾃⼰的原料价格计算)。

x植酸酶的研究与应用

x植酸酶的研究与应用

植酸酶的应用进展王增锋(环境与生命科学系生物技术052 510303231)摘要:植酸酶是可将植酸分解成无机磷和肌醇的一类酶,广泛用于饲料工业、食品工业和医药工业。

植酸酶是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能提高单胃动物对植酸磷的利用, 降低粪便中磷的排泄量,降低植酸磷对环境的污染, 保护生态环境。

以植酸酶的应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植酸酶的理化性质与植酸酶的种类、来源、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最新应用及食品中相关应用作了简要介绍,以及应用植酸酶制剂对饲料营养价值与畜禽生产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应用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植酸酶来源分类应用问题前景展望植酸酶(Phytase) ,系统名称为肌醇六磷酸酶, 属于磷酸单脂水解酶, 是一类特殊的酸性磷酸酶,是催化植酸和植酸盐水解成肌醇和磷酸(或磷酸盐)的一类酶的总称,能水解植酸最终释放出无机磷。

植酸酶是一种新型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具有生物活性通过催化和水解将饲料中丰富的植酸及其络合物分解为能被畜禽利用的无机磷和肌醇,取代或减少在配合饲料中需要添加的无机磷。

植物中的磷大部分(60%-70%)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人和单胃动物消化道中无植酸酶,饲料中大量的植酸磷不能被利用而随粪便排入环境,既浪费了资源,又对环境造成了磷污染,而且,植酸还是一种广谱性的抗营养因子。

近年来,植酸酶被广泛用于促进单胃动物的生长发育和提高饲料中磷的利用率,其研究对提高畜牧生产效益及降低环境污染有重要意义。

因而也成为近来看好的一种饲料添加剂,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所有单胃动物生产都是以植物性日粮为基础,而植物性日粮中都含有大量的植酸将植酸酶添加到玉米、豆粕、谷物类食物中,可降低植酸、植酸盐的抗营养作用,又通过分解植酸,解除了对磷、钙、蛋白质、能量、微量元素、氨基酸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络合作用,提高了饲料潜在的营养价值,相对降低了饲料成本, 减少单胃动物粪便中有机磷的排出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使植酸酶在畜禽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植酸酶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

植酸酶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

植酸酶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
家禽植酸酶应用
一、什么是植酸酶
植酸酶(phytase),也称植物磷酸酶,是从植物或真菌中提取的一种酶,可进行磷的水解作用。

它可以将面粉中的不溶性乳磷脂开裂转化成水溶性磷酸盐,从而提高磷的利用率和比率,同时可以降低面粉中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

二、植酸酶的应用
1.用于改变家禽饲料组成
植物性蛋白质中的磷脂酸是家禽不能有效利用的一种非水溶性营养物质,可以利用植酸酶将磷脂酸水解成可被家禽吸收利用的磷酸盐,从而改变家禽饲料的组成,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

2.增进家禽消化吸收能力
植酸酶可以有效简化家禽饲料的消化过程,并增进家禽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力,从而提高家禽饲料利用率,改善其营养水平,减少饲料消耗和废弃。

3.减少饲料污染
由于植酸酶的存在,可以有效削减家禽的食粪量,减少饲料污染,降低环境污染。

三、植酸酶的使用技巧
1.植酸酶的抗热性很弱,所以在使用植酸酶进行料饲配制时,只能将植酸酶加入到原料混合物中,不要超过30℃,尽量使其平均分散,以保证植酸酶的酶反应活性;
2.植酸酶需要一定的PH环境,最佳状态下为PH 3-5,使用时要注意饲料中的有机
酸含量,以保证植酸酶的活性;
3.植酸酶与某些其他蛋白质酶混合使用时,会有冲突,应尽量避免;
4.在饲料中增加植酸酶前,应该测定包括磷、氮含量的饲料参数,以便更准确的设定植酸酶的使用量。

综上所述,植酸酶用于家禽生产能够有效改变饲料的组成、增进家禽对营养物质消化吸收能力,减少饲料污染,起到很大的效果,但使用植酸酶时也要注意一定的使用技巧来保证最佳使用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酸酶的运用与作用
自然界的植酸酶来源有3种:动物肠道细胞、植物的种子和组织、微生物,其中微生物是植酸酶的主要来源。

目前分离出的植酸酶主要有两种3-植酸酶和6-植酸酶前者最先水解的是肌醇3号碳原子位置的磷酸根,主要存在于动物和微生物中;后者最先水解的是6号碳原子的磷酸根,主要存在于植物组织。

1、植物来源
大多数的植物中都含有植酸酶,但植物种子中的植酸酶在干燥状态下没有活性,只有在种子吸水萌芽的过程中才被激活,水解植酸磷供植物生长。

另外,植物来源植酸酶易被过多的底物和产物抵制。

2、动物来源
动物来源的植酸酶存在于各种脊椎动物的红细胞和血浆中,也存在于哺乳动物小肠中。

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可产生大量的植酸酶,因而它能很好地利用植酸磷,而猪和家禽等单胃动物由于其肠道中植酸酶活性极其微弱,对植酸磷的利用率很低,需额外添加无机磷。

3、微生物来源
微生物来源的植酸酶为肌醇六磷酸3-磷酸水解酶,简称3-植酸酶,主要有霉菌、酵母菌和细菌产生,只所以微生物作为产酶基因库日益受到重视。

不同来源的植酸酶均能促进动物的生长和提高磷的消化利用率。

在玉米-豆粕型饲粮中添加微生物植酸酶可促进钙,磷消化利用,促进了骨骼生长,降低粪磷的排出量。

植酸酶作为单一酶制剂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已经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添加饲料中的植酸酶能有效的分解植酸,提高钙、磷的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并消除植酸的抗营养作用,同时又改善了对蛋白质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利用率,给养殖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