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概论知识点-第一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研究目的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考察和认识,揭示教育规律,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教育现象是教育活动的外在的、表面的特征。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教育规律是教育活动内在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教育学思想的萌芽

1.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

(1)孔子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在《论语》一书中有充分的反映。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孔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君子,这是德育方面的要求,同时也为社会发展培养政治家,“学而优则仕”就体现了他的这一思想。孔子继承了西周以来“六艺”教育的传统,教授的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易》《春秋》。

(2)孟子

提出“性善论”,认为教育的目的也是培养君子,即“明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是处理好五种社会关系的准则。

(3)荀子

提出“性恶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教育的作用就是“化性起伪”,就是教育和学习来改变自己的本性,使人具有适应社会生活的道德智能。荀子一直以《诗》《书》《礼》《乐》《春秋》“五经”为教学内容,其中《礼》是重点,是荀子整个教育理论的核心。他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闻——见——知——行。

(4)墨子

墨子以“兼爱”“非攻”为教。提出了“素丝说”,认为人的品性“梁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5)道家的教育思想

道家根据“道法自然”的哲学理念,主张教循自然原则,一切任其自然,便是好的教育。(6)《学记》教育思想

《学记》(收入《礼记》中)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成文大约在战国末期。

教育教学原则的体现: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体现教学相长的原则

“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也君也。”“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尊师重道的原则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自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藏息相辅的教学原则(即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相互补充)

“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启发诱导的原则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长善救失原则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重视学生的学习

2.古代西方的教育思想

(1)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在教育理论上最大贡献就是苏格拉底教学法,也称为“产婆术”。它为启发式教学奠定了基础。产婆术认为问答分为讽刺、定义和助产术三步。

(2)柏拉图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著作《理想国》之中。柏拉图重视早期教育,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供者。

(3)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他提出了灵魂说,把人的灵魂分为植物的、动物的和理性的三个部分。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在历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

(4)昆体良

古罗马的昆体良,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他的《雄辨术原理》(又译为《论演说家的培养》)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教法的著作,被誉为“欧洲古代教育理论发展的最高成就”。昆体良对班级授课进行了一些阐述,这是班级授课制思想的萌芽。

(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1.培根

近代实验科学鼻祖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夸美纽斯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1632年出版了《大教学论》,被认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夸美纽斯从“泛智”思想出发,提出了普及教育的思想,即“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是贯穿夸美纽斯整个教育体系的根本指导原则。他在《大教学论》中首次对班级授课制进行研究。

3.卢梭和《爱弥儿》

卢梭在其代表作《爱弥儿》中提出了自然与自由教育的思想。他认为“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一到人手里就全都变坏了。”所以他提出自然教育的主张。

4.康德

康德的教育思相主要反映在《康德论教育》中。康德曾先后三次在德国柯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是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的教授。

5.裴斯泰洛齐

裴斯泰洛齐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化”口号的教育家。

6.洛克与《教育漫话》

洛克的“白板说”和“绅士教育”的教育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这一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其代表作《教育漫话》中。

7.赫尔巴特

赫尔巴特在世界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在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这本书也被认为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这一时期的教育学著作及代表人物是重点,主要有: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卢梭的《爱弥儿》,康德的《康德论教育》,洛克的《教育漫话》,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福禄贝尔的《人的教育》,斯宾塞的《教育论》

(三)20世纪教育学的发展

1.实验教育学

利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采用定量的手段研究教育学问题

代表人物:德国的梅伊曼《实验教育学纲要》和拉伊《实验教育学》

2.文化教育学(精神科学教育学)

认为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教育过程应该是一种历史文化的过程。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促使社会历史的客观文化向个体主观文化转变,用“陶冶”和“唤醒”的方法培养完整人格。

代表人物:德国的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

3.实用主义教育学

(3)实用主义教育学

代表人物: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克伯屈等

基本观点:第一,教育即生活,杜威不赞成教育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观点,而认为教育即是生活本身,教育要与当前的生活紧密相连;第二,教育即学生个体继续不断的增长,杜威认为经验与知识是有区别的,知识可以通过传播而为众人所共有,而经验具有个体性和情境性。这表明教育不是从外在方面让学生学习与他们生活无关的一些知识,而是促进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的不断改造和改组。第三,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杜威认为学校不应该是一个与社会隔绝的象牙塔,而应该是社会的一部分,与社会紧密相连;第四,从做中学,这是教育方法,杜威认为儿童应该从各种各样的活动中,从生活实践中获得知识经验等;第五,以学生为中心;第六,课程组织以学生的经验和兴趣为中心。

基本评价:第一,实用主义教育学以美国实用主义文化为基础,是美国文化精神的反映,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理念进行了深刻批判,推动了教育学的发展;第二,其不足之处在于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系统知识的学习,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4.批判教育学

5.制度教育学

6.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代表人物:加里宁、凯洛夫、杨贤江等

基本观点:第一、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存在脱离社会影响的教育;第二、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劳动方式和性质的变化必然引起教育形式和内容的改变;第三、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不仅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第五、在与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关系上,教育一方面受它们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反作用于它们,对于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具有巨大作用;第六,坚持运用马克思方法论研究教育问题。

基本评价: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科学方法论基础,但由于种种原因,在现实运用中往往容易被简单化、机械化和过度政治化。

四、20世纪末以来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1.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

2.教育学的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呈现多样化

3.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

4.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5.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