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空防灾知识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间,称缓效杀伤破坏因素。 五种杀伤破坏因素在总能量中所占的 比例分别为:冲击波50%,光辐射35%, 放射性沾染10%,早期核辐射5%,核电
磁脉冲所占比例很小,可忽略不计。
(三)早期核辐射 早期核辐射(又称贯穿辐 射),是核武器所特有的种杀伤 破坏因素。早期核辐射是核爆炸 最初十几秒钟内放射出来的人眼 看不见的射线。作用于人体时, 无特殊感觉,能破坏人的组织细 胞,使人得急性放射病。早期核 辐射能使光学玻璃变暗、胶卷曝 光、化学药品失效,并能影响电
进入室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在放射性沾染区的人员防护方法 人员在沾染区行动时,应做好个人防 护,戴口罩或面具,扎三口(领口、袖口、 裤脚口),穿雨衣或斗蓬、戴手套、穿雨 靴。不要随便接触受沾染物品,不要坐卧 和脱下防护器材,严禁在沾染区吃东西、
吸烟和饮水。 行进时,应按照专业人员设置的标志, 避开沾染程度较高的地域。应先择路面结 实、街道较宽的背风墙侧行。人与人之间 要保持适当距离,脚步要轻,尽量减少灰 尘扬起。快速行进,尽量缩短在沾染区的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主流,但 局部战争依然存在,尽管在未来高技术局 部战争中,超级大国有限使用核武器的可 能性较大。对此我们应该保持高度警惕。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核超级大国之一, 由于当今世界格局是朝着“多极化”方向 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互相制约了核武器的 使用。但美国为了称霸世界,并打破这种 相互制约的状态,不顾世界各国人民的反 对,研制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和战 区导弹防御系统(TMD),并准备把中国 的台湾省纳入战区导弹防御系统之内,这 是对我国内政粗暴的干涉和最大的威胁。
子仪器性能。
(四)核电磁脉冲 核电磁脉冲是核爆炸瞬间产 生的一种强电磁波。其作用半径 可达几千千米,对人员没有直接 的杀伤作用,但能消除计算机上 贮存的信息,使自动控制系统失 灵,家用电器受到干扰和破坏。
(五)放射性沾染 放射性沾染是核爆炸后,从 蘑菇状烟云中散落下来的放射性 物质。它象尘埃一样,随风飘移, 逐渐沉降,使爆心周围和下风方 向地区的物体、空气和地面等受
沾染严重的物体会引起皮肤灼伤。
一旦发现爆炸闪光、烟雾骤起, 遭遇核武器袭击时,室内室外人 员必须在杀伤破坏因素到达之前, 迅速准确地做完防护动作,以求 生存机会。那么,什么样的防护 动作才是迅速、准确、有效的呢?
一、室外人员防护原则和方法 室外人员应从防护较严重的瞬时杀伤 因素着眼,防护的原则是减少暴露表面, 争取重型屏障、重点保护头部、减少碎片
地面沾染。
放射性沾染通过射线起杀伤破坏作 用,作用时间比早期核辐射要长,在沾染
较严重的地区,通常在几个月以上。 放射性灰尘的沉降,会造成爆区附近
空气、水、食物、武器等的放射性沾染。 放射性沾染能够对人员造成三种伤害:
当放射沾染随空气、水、食物通过呼吸道、 消化道和伤口进入人体时,可引起内照射 损伤;人员处在被沾染的环境中,人体周 围被沾染的物体向人体发出射线会造成外 照射损伤;皮肤落上放射性灰尘,或接触
免间接伤害。
二、室内人员防护原则和方法 室内人员防护的原则是:利用坚固的 建筑部位和家具,减少暴露,设置屏障, 保护重点部位,减少碎片杀伤。 正确的方法是:发现闪光后应立即利 用墙角或墙根卧倒,最好在靠近墙角的桌 下或床下卧倒。应避开门窗易燃易爆物, 以免玻璃碎片使人员击伤或造成其它间接 伤害。冲击波过后,应立即抖落身上的尘 土,迅速进入人防工事进行防护。若没有 人防工事,也可以进入冲击波袭击未倒塌 的建筑物内,关闭门窗,防止放射性灰尘
杀伤。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发现爆炸闪光,应忌 看火球,迅速利用各种人防工程防护,并 不要随意进出或走动,来不及进入人防工 程时,要迅速利用三五步内的地形地物就 地卧倒。遇到较大的地形地物时,横向卧 倒;地形地物较小时,面向爆心卧倒;无
地形地物可利用时,背向爆心卧倒。
卧倒的动作要领: 两手交叉垫胸下,闭眼收腹闭嘴巴。 两腿伸直且并拢,低头憋气用物遮。 核爆炸时,如果身边有江河、湖泊或池 塘,应立即潜入水中防护。有条件的情况 下,尽可能利用浅色衣物遮盖身体,尤其 是皮肤暴露部位。利用地形地物进行防护 时应注意:必须利用地形地物背向爆心的 一侧,尽量利用坚固、稳定的地形地物, 避开易倒塌、易燃烧、易爆炸的物体,以
鱼雷使用。
我们也许曾通过电视、电影或照 片看到核武器的发射和爆炸的场面。 可以看出,核武器的爆炸方式有空 中爆炸、地面爆炸、地下爆炸等几 种。不同的爆炸方式,杀伤破坏效 果不同,外观景象不同。一般是依 次出现闪光、火球、尘柱、蘑菇状 烟云,并在一定范围内听到巨大的
响声。
二、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 核武器爆炸后,能产生五种杀伤破坏 因素: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 电磁脉冲、放射性沾染。前四种杀破坏因 素一般只出现在爆炸后几十秒钟时间内, 因此统称为瞬间杀伤破坏因素。放射性沾 染持续的时间较长,可持续几天或更长时
到沾染。 放射性沾染的程度和分布情 况与天气、地形、爆炸方式有关。
地面爆炸时,地面沾染严重、 范围大、作用时间长,对人员行 动影响大。空中爆炸时,地面沾 染轻、范围小、作用时间短,对 人员行动影响小,甚至可能没有
影响。
风速大、风向不稳定,沾染 的范围就大。下雨下雪,放射性 灰尘可随雨、雪迅速沉降,加重
我国于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 原子弹爆炸成功,并有限地发展 核武器,纯属防御性的,我国政 府一再声明:“在任何时候,任 何情况下,我国决不首先使用核 武器。”我们有了核武器,取得 了核反击实力,这对世界和平事
业是一种贡献。
一、核武器的爆炸方式及外观景 象
核武器是利用原子核瓜瞬间 放出巨大能量,起杀伤破坏作用 的武器。它包括原子弹、氢弹、 中子弹等。核武器可用导弹、火 箭、火炮、飞机、舰艇等运载工 具发射、投掷,还可制成地雷、
时间。
乘车时,除应做好个人防护外,要关闭车窗, 盖严棚布,加大车距,车上人员不要随便下车,
上下车要尽量不接触车轮和挡泥板。 四、在安全区转移人员的防护方法
转移至安全地带的人员,要有计划、有组织 地采取多种措施,消除身上的沾染。例如:人员 应侧风站立,人与人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将服 装一件一件的脱下消除。消除后,有顺序地放在 上风方向。对服装消除的方法通常有拍打法、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