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廷根大学的历史考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哥廷根大学的历史考察

李工真

内容提要1893年,世界著名数学家费利克斯·克莱因出席芝加哥世界博览会归国后,提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这一原则的提出,使哥廷根大学的自然科学突破了“纯科学与各种实际运用之间的界线”,适应了这个“科学与工业化时代”的真正需要。在此基础上,哥廷根大学充分利用人才的自由流动与自由竞争,聘用到最优秀的自然科学家,创立了著名的“哥廷根学派”,加之有严肃的学术氛围与优良的学风,因而能在其人文社会科学地位下降的同时,取得自然科学上的巨大发展,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一流大学”,从而创造出一个人类教育与科学发展史上“辉煌的哥廷根时代”。

关键词哥廷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费利克斯·克莱因

哥廷根大学是由德意志汉诺威王国国君、同时又当上了英国国王的乔治二世(即乔治•奥古斯特)于1737年创建的,全称为“乔治-奥古斯特-哥廷根大学”。19世纪中期以前,该校便涌现出一批饮誉世界的著名学者。自19世纪中期以来,它一直是德意志三大研究型大学之一,1 20世纪前期,曾创造过人类教育与科学发展史上“辉煌的哥廷根时代”,现今仍为世界八大名校之一。2

哥廷根大学原本是汉诺威王国大学,但1866年的普奥战争以普鲁士的胜利而告终后,根据同年8月23日普、奥签署的《布拉格和约》,奥地利退出德意志世界,曾协助奥地利作战的汉诺威王国,则被强行并入“北德联盟”的领导国——普鲁士,成为这个德意志最大邦国中的一个行省,哥廷根大学也自然被划归普鲁士文化教育部管辖。对于这场吞并,哥廷根大学的大多数教授都持反对意见;3但对这所大学后来的发展来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1871年普法战争之后统一的德意志帝国(1871—1918)的建立。随着柏林从普鲁士邦国首都一跃而成为整个德意志帝国首都,将柏林大学扩建成新帝国教育与科学中心的计划开始启动,此举持续性地改变了普鲁士、以至整个德意志帝国的大学体制及其结构,也使哥廷根大学传统的优势地位发生了动摇。本文将围绕哥廷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教授集团的发展来展开研究,并就它最后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原因做出教育与科学发展史上的说明。

遭到国家当局冷落的哥廷根大学

在德意志的大学传统中,如果没有来自国家教育当局的直接干预,大学教授岗位的设立只取决于一所大学能否开辟出新的学科专业方向。确切地讲,任何一所德意志大学,在任何一个学科专业方向上只能设置一名教授。4至于大学教授岗位的占有,则取决于具体的学者个人在科学研究上的独立性、独创性与成果。正因为如此,教授集团的规模才有意义,才成为评价一所德意志大学威望和地位的量化标准之一。

19世纪初至1866年,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里,哥廷根大学显然引导了教授岗位的设立进程。1815年,这所大学在人文科学领域中就拥有11名教授,在当时所有德意志大学中“独占鳌头”。1837年11月18日,由于著名的“哥廷根七君子”,即语言学家格林两兄弟、历

119世纪中期至1933年,德意志三大研究型大学为柏林大学、慕尼黑大学与哥廷根大学。

2根据整个20世纪100年间拥有诺贝尔奖得主的多寡,排列居前十位的世界一流大学为: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哈佛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德国柏林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法国巴黎大学、德国哥廷根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院,其中美国4所,德国3所,英国2所,法国1所。据统计,共有18位诺贝尔奖得主出自于哥廷根大学,其中大多数得主的获奖成就都完成于1900年至1933年“辉煌的哥廷根时代”。

3京特·迈因哈尔特:《哥廷根大学,它的发展与历史,1734—1974 》(Günther Meinhardt, Die Universität Göttingen. Ihre Entwicklung und Geschichte von 1734-1974, Göttingen, 1977),哥廷根1977年版,第70页。

4本文涉及到的所有教授,仅指正式教授,而不包括额外教授和编外讲师。

史学家达尔曼、格维努斯、东方学家埃瓦尔德、国家法专家阿尔布雷希特、物理学家韦伯等7位著名学者,为抗议国王废除宪法,愤然集体辞职,使哥廷根大学在这个领域中元气大伤。1直到19世纪50年代,这种损失才得以弥补。60年代,哥廷根大学一领德意志大学之先河,最早在艺术史、日耳曼学等新专业方向上设立了教授岗位。1866年归并普鲁士前夕,哥廷根大学的人文科学教授已增加到16名,超过了柏林大学(14名)、慕尼黑大学(14名)和海德堡大学(11名),是当时人文科学教授数量最多的德意志大学;若再加上神学(6名)、法学(9名)教授,其整个文科教授集团的规模达31名,同样超过柏林大学(30名)而居第一位。自然科学领域中也不例外,哥廷根大学早在1866年以前就拥有最为基础的所有学科,如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地理学、医学等,有教授32名,比柏林大学(24名)多8名,在当时所有德意志大学中拥有最雄厚的实力。2然而,自德帝国建立以来,哥廷根大学的这种领先地位逐渐丧失。这所大学不仅从过去王国惟一大学的独尊地位上迭落下来,更重要的是,整个学科发展遭到了普鲁士文化教育部有意的抑制与冷落。这是有原因的,哥廷根这所带有英国文化痕迹而又具有传统优势地位的地方性大学,在这个新生的、高度中央集权的、强调德意志民族文化优越性的德意志帝国中,与位于首都的柏林大学处于竞争对手的位置上,当然难以受到国家当局的亲睐。

1871年以后,哥廷根大学的办学经费便被极大削减,教授岗位增设权也受到严格限制。例如,哥廷根大学曾于1867年紧随柏林大学之后,第二个在德意志大学中设立埃及学教授岗位,但这个岗位却在1877年被普鲁士文化教育部强令取消,以后的30年间也没有补上。3又如,哥廷根大学早在1867年就开设了外族语言文学专业,但德意志大学对其中英语语言文学与罗马语族语言文学的划分始于19世纪70年代,而在哥廷根,这种划分被一直拖到1892年才得以实行,就连规模最小的格莱福斯瓦尔德大学,也比哥廷根大学更早获得罗马语族语言文学方向上的教授(1881年)。4再如,哥廷根大学早在1862年就拥有音乐学专业上的额外教授,但是直到帝制崩溃2年后的1920年,才被批准设立正式的教授岗位,而其它著名大学早在1914年以前就如愿以偿了。5总之,1871年至1886年之间,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哥廷根大学没有增加过1名教授;而在自然科学方面,哥廷根大学仅为植物学增加过2名教授(1878年),这还是好不容易从普鲁士文化教育部争取来的。6早在1875年5月,哥廷根大学校长冯·万斯特德(Warnstedt)就在一份给普鲁士文化教育部长阿达贝尔特·法尔克(Adalbert Falk)的报告中报怨哥廷根大学受到了歧视。但这位部长对此立即加以反驳:“哥廷根并没有受到任何不公平的待遇。当然,自1872年以来,哥廷根是只得到比其它高校更少的经费补贴,这是事实,但这仅仅是一种过渡现象,只是为了让那些更古老的普鲁士大学能追上哥廷根。”7

相比之下,普鲁士文化教育部绝不允许其它大学在学科发展的速度上超过柏林大学,而柏林大学的轰动性发展也从不缺乏来自国家当局的强烈推动力。柏林大学创建于1810年,19世纪60年代以前不过是德意志五大名校之一,但在70至80年代的教授岗位设立浪潮中,却增加了8名人文科学教授和10名自然科学教授,整个教授集团的规模也由1866年的54名上升到72名。8这自然使它在全国大学中的排名不断前移,1881年后就已经牢牢占据了

1《哈伦贝格百科全书》(Harenberg Kompaktlexikon, Band.1, Dortmund, 1996),第1卷,多特蒙德1996年版,第1084页。

2卡尔·施特罗布尔:《20世纪的德意志大学》(Karl Strobel, Die deutsche Universität im 20. Jahrhundert, Greifswald, 1994),格莱福斯瓦尔德1994年版,第32页。

3沃尔夫冈·黑尔克:《德意志大学中的埃及学》(Wolfgang Helck, Ägyptologie an deutschen Universitäten, Wiesbaden, 1969),威斯巴登1969年版,第6页。

4阿明·保罗·弗兰克:《哥廷根新外国语言文学的发展》(Armin Paul Frank, Die Entwicklung der Neueren Fremdsprachenphilologien in Göttingen, Göttingen, 1987),哥廷根1987年版,第35页。

5卡尔·阿尔恩特,马丁·施泰尔林:《乔治·奥古斯特•哥廷根大学的艺术科学—历史上的观察》(Karl Arndt / Martin Staehelin, Die Kunstwissenschaften an der Georgia- Augusta- Universität Göttingen. historisch gesehen, Göttingen, 1987),哥廷根1987年版,第50页。

6京特·迈因哈尔特:《哥廷根大学,它的发展与历史,1734—1974 》,哥廷根1977年版,第71页。7格茨·冯·赛勒:《乔治·奥古斯特·哥廷根大学,1737—1937》(Götz von Selle, Die Georg - August - Universität zu Göttingen 1737-1937, Göttingen, 1937),哥廷根1937年版,第317页。

8阿道夫·瓦格纳:《柏林大学的发展》(Adolph Wagner, Die Entwicklung der Universität Berlin, Berlin, 1896),柏林1896年版,第20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