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端午节手抄报资料
端午节手抄报文案内容
![端午节手抄报文案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dffaa98a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9b.png)
端午节手抄报文案内容端午节手抄报文案内容1. 端午来__有乐趣,吃上再拿上,惊喜不断!2. 中华粽子第一品,端午相聚,享受3. 棕意深情,不忘屈原报国4. 天然粽中之杰,自然让人体面。
5. 做文明人,办精彩龙舟赛!6. 提高端午的文化值7. 过端午佳节,品美味香粽。
8. 粽情端午__献礼啦,来__即有机会获得好吃靓粽!9. 狂购风暴,端午先下手为强。
10. 端午龙舟赛,节日更精彩11. 做文明观众,树赛场新风!12. 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
13. 做文明人,办精彩龙舟赛14. 端午节,你我共同的节日15. 欢乐集点,疯狂奉送。
16. 莫忘读天问和离骚17. 迎端午,赛龙舟,人人当好东道主!18. 民族节日,代代传承,端午欢乐19. 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20. 忆一段历史佳话,尝一颗风味美棕21. 大吃五芳斋粽子。
22. 迎盛会人人有责,创文明贵在行动!23. 情浓端午,爱聚六一,快来__参加活动赢取大奖吧!24. 端午良辰美景,粽有千种风情。
25. 爆喜端午,共贺佳节。
26. 无论你身在何方,我们的关怀“粽”会陪伴你。
27. 民族节日,代代传承,端午欢乐28. 欢乐端午,时尚好礼。
29. 做文明观众,树赛场新风!30. 迎端午赛龙舟人人当好东道主端午节手抄报文字内容1、薄薄的皮,甜甜的馅,圆圆的块。
煮沸的汤锅,散去新春喧闹浓烈的喜气,包裹正月最后的祝愿:元宵节快乐!为你烹制一碗浓郁香甜的汤圆!2、端午品棕香,中秋赏月圆,霜降不看天,露重知冷暖,只是遥相思,远方亲和友,一条短信息,愿把祝福达。
霜降到,寒将来,最亲爱的人,祝你生活幸福,工作如意,烦恼、忧愁都降落。
3、万水千山“粽”是情,少了粽子真不行。
枣泥豆沙凤梨馅,甜甜蜜蜜好滋味。
蛋黄肉松肉儿馅,幸福快乐一生伴。
祝你端午快乐!4、今天是端午,短信送祝福,糯米包红枣,忠心铸铁骨,纪念屈大夫,不做亡国奴,国人齐发奋,国梦指日数。
祝端午节快乐!5、粽子里面都是米,我的心里最想你!吃口粽子暖心底,想你时候最欢喜!借助端午祝福你,愿你好运好福气!幸福永远粘着你,平安永远陪伴你!端午节快乐!6、粽子里有米,我心里有你;吃口粽子入嘴,想你想的迷醉;摇摇晃晃真舒服,借助端午包裹祝福,祝愿你爱情好比春风沐,生活快乐又幸福!7、祝:端午,开心度,绿豆糕酥,添好运无数,蜜粽香飘万户,福禄寿喜财五路,诸仙众神轻移仙步,驾云御风为君献祝福,人生得遇仙人指路,事业如龙舟竞渡,幸福心中永驻!8、祝端午节快乐:事业发达再进一步,人气直升再火一点,奖金多多再翻一倍,身体安康再棒一点,人见人爱身边美女再多一群。
2023端午节手抄报内容图片8张
![2023端午节手抄报内容图片8张](https://img.taocdn.com/s3/m/b0aba475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eb.png)
2023端午节手抄报内容图片8张2023端午节手抄报内容图片端午节句子一、沿河而居,珠水两岸的原居民把划龙舟当作一种探亲访友、祭祀先人、纪念屈原的民俗。
二、划龙舟,挂菖蒲,前途事业不用愁;喝黄酒,贴五毒,年年岁岁都有福;系百索,戴荷包,一生一世避邪毒;过端午,吃粽子,中华传统永长久。
三、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
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始于春秋战国的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
四、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五、国的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龙日等等。
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们过节的习俗却大同小异。
六、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
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
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七、故乡的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八、端午,人早起均需饮酒一杯,传说可以避邪。
日照端午给儿童缠七色线,一直要戴到节后第一次下雨才解下来扔在雨水里。
临清县端午,七岁以下的男孩带符(麦稓做的项链),女孩带石榴花,还要穿上母亲亲手做的黄在鞋,鞋面上用毛笔画上五种毒虫。
意思是藉着屈原的墨迹来杀死五种毒虫。
即墨在端午节早晨用露水洗脸。
九、端午节含蓄蕴藉,内敛而不事张扬。
它没有磅礴的气势,也没有宏大的场景,一切都是那么平缓而舒坦。
每家每户独自为节日的喜庆而忙碌。
十、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
初五可以称为端五。
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十一、如此悲壮的伟人,如此悲壮的事迹。
时过境迁数千年后的今天,我们都忘了这一切一切。
端午节手抄报素材内容(130句)
![端午节手抄报素材内容(130句)](https://img.taocdn.com/s3/m/8ce79d1d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23.png)
端午节⼿抄报素材内容(130句)农历五⽉初五是我们传统节⽇——端午节,端午节肯定少不了绘制⼿抄报,⼀等奖端午节⼿抄报内容有什么呢?下⾯是⼩编分享的端午节⼿抄报素材内容,欢迎⼤家阅读。
端午节⼿抄报素材内容1、⼀年春事,桃花红了谁;⼀眼回眸,尘缘遇了谁;⼀句珍重,深情送了谁?⼜到端午,⼀见“粽”情,思了谁?是你!让我醉相思!祝:端午节安康!2、糯⽶是粘粘的思念,棕叶是清凉的装束,龙⾈是吉祥的快递,⾹囊是快乐的包裹,端午炎热的`天⽓,已被欢乐屏蔽,你当然乐不思“暑”!3、轻轻微风抚杨柳,清清河⽔载轻⾈,轻轻祝福传佳友,⼼⼼相连友谊久,⼼⼼相印爱情久,新新⼈类⽆烦忧。
真⼼祝福我的朋友,粽⼦节快乐!4、⼯作再多,也要注意休息;美⾷再多,也要注意节制;朋友再多,也要保持联络;⽇⼦再美,记得给予祝福;端午节快来了,先预祝你端午快乐!5、端午节到了,千⾔万语化成了这⼀条短信的祝福,我按键敲下了我⼀⾏⾏的祝福,亲爱的朋友,端午节祝你幸福快乐!6、我的祝福不求最早,不求最好,但求最诚;我的祝福不求最美,不求最全,但求最灵。
祝您及家端午节快乐!幸福安康!7、端午节⼯作指导⽅针:以友谊为基础,以⼿机为平台,以短信为⼿段,以祝福为⽬标,以你为⼯作对象,以你的笑容为考核标准,⼯作完成以后⼀起吃粽⼦宴。
8、挂上清⾹的“艾草”,愿你端午平安好;送上清新的“⾹包”,愿你端午好运罩;给你清爽的“粽⼦”,愿你端午好⽇⼦。
朋友,祝福你端午节健康快乐!9、端午的风格外清凉,⽣活的⽔慢慢流淌,快乐的船⼉为你远航,让祝福的⼼为你飞翔,祝愿你端午节愉快,幸福吉祥。
10、每逢佳节“粽”思你,好友之间“粽”是情,端午节,“粽”⾔“粽”语祝福你,愿万事“粽”顺利,⽣活“粽”快乐,样样“粽”美好。
11、有种情谊事过境迁依然纯朴;有种信任事隔多年依然怀念;有种问候清清淡淡却最真诚;有种友谊,⽆须挂齿,却⼼领神会,祝端午节快乐!12、爱⼈是路,朋友是树。
端午节手抄报内容文字资料大全
![端午节手抄报内容文字资料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c9166e25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1a.png)
端午节⼿抄报内容⽂字资料⼤全 五⽉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这天拜神祭祖、祈福辟邪,⼀起来制作端午节主题的⼿抄报吧!以下是由店铺⼩编为⼤家精⼼整理的“端午节⼿抄报内容⽂字资料⼤全”,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端午节⼿抄报内容⽂字资料⼤全【⼀】 端午节的起源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龙⾈竞渡形式祭祀龙祖的节⽇。
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屈原在端午抱⽯跳汨罗江⾃尽,后来⼈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
个别地⽅也有纪念伍⼦胥、曹娥及介⼦推等说法。
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江浙地区吴越部族的龙图腾祭祀,注⼊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恶⽇”起于北⽅,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物纪念内容,最后形成如今端午节⽂化内涵。
据说,屈原于五⽉初五⾃投汩罗江,死后为蚊龙所困,世⼈哀之,每于此⽇投五⾊丝粽⼦于⽔中,以驱蛟龙。
⼜传,屈原投汩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直⾏⾄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体。
那时,恰逢⾬天,湖⾯上的⼩⾈⼀起汇集在岸边的亭⼦旁。
当⼈们得知就是打捞贤⾂屈⼤夫时,再次冒⾬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
为了寄托哀思,⼈们荡⾈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竞赛。
端午节⼿抄报内容⽂字资料⼤全【⼆】 端午节有哪些习俗活动 过端午节,是中国⼈⼆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了众多相异的节名,⽽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
其内容主要有:⼥⼉回娘家,挂钟馗像,迎⿁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囊,备牲醴,赛龙⾈,⽐武,击球,荡秋千,给⼩孩涂雄黄,饮⽤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和时令鲜果等。
1、佩长命缕 端午节时厌胜佩饰。
亦称续命缕、续命丝、延年缕、长寿线,百索、辟兵绍、五彩缕等,名称不⼀,形制、功⽤⼤体相同。
其俗在端午节以五⾊丝结⽽成索,或悬于门⾸,或戴⼩⼉项颈,或系⼩⼉⼿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俗谓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
端午节手抄报文字内容
![端午节手抄报文字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8bd73fdf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0c.png)
端午节手抄报文字内容一、手抄报标题端午安康粽香端午浓情端午二、节日的由来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
屈原因忠事楚怀王遭排挤,后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自尽。
百姓闻讯划船捞救,但无果,遂荡舟江河寄托哀思,后演变为龙舟竞赛。
又投米团入江以防鱼食屈原身体,形成吃粽子习俗。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皆源于纪念屈原。
三、节日别称端午节在中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别称最多,有二十多个。
如龙舟节、重午节、端阳节、端五节、重五节、当五汛、天中节、夏节、艾节、上日、五月节、菖蒲节、天医节、草药节、浴兰节、午日节、地腊节、正阳节、龙日节、粽子节、五黄节、诗人节、躲午节、解粽节、端礼节、五月初五、五月当午等。
四、节日习俗活动端午节与春节等古老传统节日一样,是一个集祈福消灾、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地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
仲夏端午,飞龙在天,龙气旺盛,百邪皆避。
端午习俗活动围绕敬龙酬龙、祈福纳祥、压邪攘灾等形式展开,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
具体习俗活动主要有:赛龙舟、赶药市、挂艾草与菖蒲、聚午宴、洗草药水、放纸鸢、荡秋千、贴 “午时符”、系百索子、打午时水、浸龙舟水、放纸龙、龙船饭、睇龙船、点艾条、薰苍术、赠香扇、晒百日姜、晒药、挂黄葛藤、画额、佩香囊、佩长命缕、拴五色线、食粽、采药制茶、立蛋、佩豆娘、贴五毒图、游旱龙、划喜船、九狮拜象、抢青、马拉溜、挂钟馗像、品花宴等等。
五、端午食俗粽子:主要材料是糯米、馅料,用箬叶 (或柊叶)包裹而成,形状多样,有尖角状、四角状等。
粽子由来久远,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神灵的贡品。
传入北方后,用黍米 (北方产黍)做粽,称“角黍”。
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粽形成了南北风味;从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
端午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小学生端午节手抄报内容大全
![小学生端午节手抄报内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b750ac730912a21614792984.png)
小学生端午节手抄报内容大全一、小学生端午节手抄报资料:关于端午节的简介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
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诗人节”等。
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是古代吴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之说。
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二、小学生端午节手抄报资料:端午节古诗1、《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竞渡歌》唐·张建封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3、《七律·端午》唐·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三、小学生端午节手抄报内容:端午节习俗1、端午节佩豆娘习俗旧时端五节妇女的头饰,,多见于江南。
一些地区亦称作健人。
此物一说源于古代的步摇,一说即艾人的别样形式。
《清嘉录》引《唐宋遗纪》云:“江谁南北,五日钗头彩胜之制,备极奇巧。
…加以幡幢宝盖,绣球繁缨,钟铃百状,或贯以串,名曰豆娘,不可胜纪。
”2、端午节贴午时符习俗旧时广东一些地方有贴“午时符”的习俗。
午饭后,家家贴“午时符”。
小学一年级端午手抄报内容简单文字
![小学一年级端午手抄报内容简单文字](https://img.taocdn.com/s3/m/76e3bc64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1f.png)
小学一年级端午手抄报内容简单文字1.小学一年级端午手抄报内容简单文字篇一五月五,是端阳。
插艾叶,戴香囊。
吃粽子,撒白糖。
龙船下水喜洋洋。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艾节、端午、重午、午日、夏节。
虽然名称各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
传说,屈原是战国时期出国人,很有学问。
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为国忠诚。
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
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
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
出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
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
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在过端午节时,人们有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挂荷包和栓五色丝线等许多习俗。
这些习俗都是为了驱邪或纪念屈原的死。
端午节的许多习俗与五这个字联系在一起。
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
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
过端午节还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
端午节真是一个有趣的传统佳节!2.小学一年级端午手抄报内容简单文字篇二我们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到了。
每到端午节人们都会把门上插上艾条,小朋友们的手臂上会扎上五彩丝,脖子上戴上香包来辟邪并带来一年的好运,最重要的是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纪念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
一大早,妈妈就把我叫醒,为我扎上了漂亮的五彩丝。
和爸爸妈妈来到姥姥家一起包粽子。
我看到姥姥早已做好了包粽子的准备,盆里泡着墨绿色的粽叶,一粒粒白白的糯米像喝饱了水的小珍珠,这些都让我感觉到非常新鲜。
只见姥姥搭好几片粽叶,再放上糯米,折来折去像变魔术一样一会儿一个粽子便包好了,我拿起来就要放到锅里去煮,姥姥笑呵呵的说:“先等一下,它还有一个伴儿呢!”咦,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粽子是一对儿呢,姥姥又包了一个,用草绳把它们绑在一起,一个粽子才算真正包好了。
端午节手抄报内容资料大全涵盖端午节由来,起源,习俗,节日祝福等内容
![端午节手抄报内容资料大全涵盖端午节由来,起源,习俗,节日祝福等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6a127a81a1c7aa00b52acbbe.png)
端午节手抄报内容资料大全目录一、端午节手抄报简单内容:端午节的由来与起源资料.. 2二、端午节手抄报简单内容:龙舟竞渡与祭祀屈原、曹娥 2三、端午节手抄报简单内容:端午节节日意义 (3)四、端午节手抄报简单内容:端午节祝福语 (4)五、端午节手抄报简单内容:有关端午节的古诗 (4)六、端午节手抄报简单内容:国内各地习俗手抄报 (6)一、端午节手抄报简单内容:端午节的由来与起源资料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
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
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诗人节”等。
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
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划龙舟及食粽等节日活动。
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二、端午节手抄报简单内容:龙舟竞渡与祭祀屈原、曹娥龙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书《穆天子传》卷五: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
预《九歌.湘君》中“驾飞龙,今北征,遭吾道兮洞庭”,“石漱浅浅,飞龙兮翩翩”,学者们也认为“飞龙”即龙舟。
《湘君》即描写湘人驭驾龙舟,将玉佩沉入江中(与抛踪子入江相仿)悼念某位历史人物之诗。
这即与“魂舟”暗合,与楚国《人物御龙帛画》之像暗合,可互为印证。
2023端午节手抄报内容资料50字
![2023端午节手抄报内容资料50字](https://img.taocdn.com/s3/m/b0160a2a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f0.png)
2023端午节手抄报内容资料50字2023端午节手抄报内容资料
- 端午节日期: 2023年6月16日 (农历五月初五)
- 背景起源: 用于纪念屈原,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
- 相关传统活动:
1. 龙舟竞渡: 在水上划龙舟比赛,象征祈求平安和丰收
2. 粽子制作与食用: 用粽叶包裹糯米等馅料做成的象征性食品
3. 赛百龙: 用彩绸制成的百米长龙,在节日游行庆祝
4. 贴香包: 用香、草药等制作的袋子,放置于室内驱邪辟邪
5. 吃菖蒲酒: 酒中放菖蒲叶,相信可驱邪、辟邪、祈福
- 地区特色:
1. 长江流域:长江流域的各地举办龙舟赛、端午节庙会等活动
2. 粤港澳地区:香港、广州、澳门等地举办热闹的龙舟赛事
3. 云南地区:云南省的宣威市举办规模宏大的龙舟竞渡比赛
- 端午节的意义: 传承中华文化、弘扬爱国精神、祈福和祝福的节日
- 符号象征及寓意:
1. 龙舟:象征屈原,寓意追求正义和勇敢
2. 粽子:象征屈原,寓意保佑平安和吉祥
3. 菖蒲酒:象征驱邪和祈福
4. 百龙:象征团结一致,寓意吉祥
端午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希望通过这份手抄报内容资料能让更多人了解、传承和喜爱这个节日。
关于端午节的小报简单的内容
![关于端午节的小报简单的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439ade31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47.png)
关于端午节的小报简单的内容关于端午节的小报简单的内容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天都要举行庆祝活动。
端午节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融合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之一。
以下是介绍端午节的一些简单内容。
一、起源传说端午节起源于我国战国时期,公元前278年,楚国大夫屈原由于忠于国度被贵族排挤,最终绝望投江身亡。
百姓闻讯后纷纷乘船在江中以图打捞屈原遗体,还投下了一些食物以防鱼虫咬食。
后人为了纪念屈原,遂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端午节就这样传承下来,世代相传。
二、庆祝习俗1.包粽子:端午节主要活动之一是包粽子。
南方人在粽子中通常加入糯米、鲜肉、咸蛋黄等食材,色香味美。
北方人包的粽子则口感是偏咸的,放有草果、花椒之类的香料,口感独特。
2.挂艾叶:端午节期间,人们还会挂艾叶,挥之传统意义是为了驱毒。
在《荀子》记载之中,端午节时挂艾叶的习俗就已经存在。
据说这些艾叶是可以除病驱毒的。
3.龙舟比赛:在南方,端午节的龙舟比赛可谓格外盛大。
龙舟比赛起于屈原的故事,传说屈原的乡民们下河打鱼时,为了不让鱼儿吃了屈原的身体,纷纷把船紧密地绑在一起跑过去,而后来的龙舟比赛就是这种竞速方式的演变。
三、食品特色1.粽子:端午节必不可少的就是粽子,在端午节期间,糯米粽子卖得火爆,一些特色的粽子也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2.菖蒲酒:菖蒲酒是端午节期间南方的一种传统酒品,后因男性服用后可产生兴奋作用,所以,直至现在,"五月菖蒲,吃了有劲"的说法,人们吃的菖蒲是捆成小包新鲜的菖蒲叶,吃起来辣辣的,也能驱蚊防毒。
四、传统歌曲端午节还有一些传统的歌曲和儿歌,如《母亲的希望》、《三闾大夫》、《西楼》等等,这些歌曲大多以屈原的事迹为内容,展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五、其他注意事项1. 不要乱吃野生的菖蒲和茱萸果,它们不仅不是助兴的佳品,还会引起中毒。
2. 在包粽子时要尽量避免接触糯米粉,否则会引起湿疹甚至过敏反应。
端午节手抄报内容资料
![端午节手抄报内容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7dc6b98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19.png)
端午节手抄报内容资料一、关于端午节的介绍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因为其与屈原有关,又叫作屈节、端阳等节日。
最初的端午节与我国古代的习惯有关,古人认为五月初五日是夏季开始的日子,因此要庆祝、纪念、防御等等。
后来又与屈原有关联,成为怀念屈原、纪念先贤、扶危济困、化解瘟疫的节日。
如今的端午节,已成为庆祝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加强国际友谊交流的重要节庆之一。
二、端午节的传说端午节有着许多传说。
其中最有名的是屈原的故事。
屈原生活在公元前340年时的楚国。
他有着卓越的才华和领导能力,曾经成为楚国的重要政治家,但是他的忠诚和守信让他成为了有些人的敌人。
在楚国的政治斗争和压迫下,他离开了王宫,流浪在外。
一天,他听到了楚国被侵略的消息,他深感忧虑,以致于去世。
屈原的死让人们非常悲痛,为了纪念他,人们每年的五月初五会烧火、划龙舟、吃粽子等活动。
还有一种传说比较多的是因为端午节恰逢高温酷暑,而蛇是冷血动物,所以会躲在草丛、树下等阴凉处,以免中暑,以点燃香火、挂菖蒲、闹龙舟等方式除恶驱邪,保佑家宅平安、稳定,防治疫病。
这些习俗大多有推拿、采药来自中医文化,也体现出了我国古代对自然环境的理解与尊重。
三、端午节的习俗和意义端午节不仅是纪念屈原的节日,从新农历的五月初五这一天,人们开始了庆祝、祭祖、迎夏等系列活动。
比如:吃粽子、划龙舟、挂艾叶、挂香扇、游山玩水、清扫墓葬、穿五彩的彩带和果皮、用田螺缄和蟹钳、扼脖绳、饮料等装饰家门,并对家庭或亲朋好友进行拜访,亲笔写心灵鸡血等。
这些活动既难度也不易,比如吃粽子需要捏完后再蒸,至少需要半天以上的准备时间;划龙舟更是需要团队的合作,才能划得顺畅,领跑;清扫墓葬则要细心、有节制。
除了这些传统的文化习俗之外,端午节也有着现代化的表现和风俗。
比如今天的五一假期和情人节一样被很多人用作旅游时间,一些景点和旅游胜地也精心准备了热烈的节日庆祝活动,吸引国内外游客前往。
同时,端午节也被一些人用作健康放松和锻炼的时候,比如划龙舟运动,也是一种对人体的健康锻炼。
端午节的小报内容
![端午节的小报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0ef8a1d9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f0.png)
端午节的小报内容端午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它是农历五月初五,也叫“午日节”、“五月节”、“重五”,相传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
国人在端午节有着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习俗。
下面,我们来看看关于端午节的小报内容。
1. 赛龙舟的起源赛龙舟是端午节最有特色的活动之一,它起源于屈原的故事。
据说,屈原是中国历史上名闻遐迩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被背叛,最后投江自尽。
百姓为了不让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便划船捞取。
后来,这种捞人的活动逐渐演化成为赛龙舟的活动。
2. 粽子的历史粽子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传统食品之一。
据考古学证实,中国已经有5000年历史的粽子,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食品之一。
而最早的粽子则与屈原有关。
据称,在屈原的故乡湘水流域,人们还会在这天打鱼,替屈原解渴,故也就记住了屈原,把一些东西捆上用叶子包起来,扎成三五个一束随便一带就走,“粽子”就这样诞生了。
3. 挂艾草的意义传统节日里,还有一个习俗是挂艾草。
艾草有辟邪的作用,因此,在中国历史上,人们常常用艾草祛病驱邪。
据说,这个习俗也与屈原有关。
在传说中,屈原投江自杀以后,百姓为了不让鱼虾咬食他的身体,便挂上艾草来保佑他的安宁。
因此,后来在端午节,人们就开始挂艾草,表达对屈原的怀念。
4. 过端午的礼仪对于中国人来说,过节的礼仪很重要。
在端午节,有一些特别的礼仪可以遵守。
例如,带着香包,给祖先上香,表达敬意;给长辈或是朋友互送粽子,表达感情;也可以给孩子系上彩绸五色线,表示保佑孩子健康成长。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化载体。
希望大家能够在节日里,不仅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能传承和发扬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
端午节手抄报内容8篇通用
![端午节手抄报内容8篇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4ec88c17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75.png)
端午节手抄报内容8篇通用端午节手抄报内容篇11、端午节忌举行喜庆活动端午节最重要的的内容,就是祭祀先人。
而祭祀时难免产生悲伤,因此这天是不适合向别人说祝福的,当然也不适合举行和参加开业、结婚、庆典等喜庆活动。
加上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的五月初五,这天是“杨公忌日”,决不能被选来做为办理开张、动工、嫁娶、签订合同等重要事项的日子。
2、端午当天忌下河游泳由于五月为“恶月”,重五是个不吉利的日子,因此有些地方在这一天忌游泳,尤其忌到曾经溺死过人的地方游泳。
因为在端午节那天“溺死鬼”最凶,需要找替身“还阳”,所以又有投粽子入河,让其分享免其作替身的习俗。
3、端午忌吃娘家粽子古代女儿出嫁,长住丈夫家,难得见到自己父母。
而从唐朝开始到清末,就有端午回娘家的习俗。
但是在山东一带,有流传着出嫁的闺女走娘家,不须在端午节之前回婆家,即不能在娘家过端午节。
因为民间俗话说,“吃了娘家的端午粽,死得全家都不剩”。
4、端午期间严禁房事古人认为五月是九毒月,而端午为九毒首日。
天地气场不正的时候,必然会影响到人的身心,所以如在九毒日交欢房事,必须会中邪毒伤身体。
因此古训严禁端午房事,并且规定从五月初一到初五,女子应该归宁,在父母家度过,夫妻分开,并把这天定为“归宁日”。
5、端午节防毒气攻身前面也提到过端午节是毒月,从农历气象上看,正是夏至左右,所以也是一年之中阳气最盛的日子。
从五行上看,任何一种五行过旺或过衰,都会形成邪气,都会对自然气候或人身健康,构成威胁与伤害。
因此,端午节这天需要在房门上,插艾、插桃技、插菖莆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等等。
端午节手抄报内容篇2端午节的来历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中国人最喜爱的传统节日之一。
《风土记》云:“仲夏端午,端,初也。
”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意思,后因“五”、“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便成了端午节,又名重五、重午。
因“五”为阳数,又名端阳。
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是我们中国十分隆重的节日。
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前的旧习俗,直到现在人们还在过端午节,它是纪念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2023端午节手抄报内容资料
![2023端午节手抄报内容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61f3de8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1c.png)
2023端午节手抄报内容资料端午节手抄报内容资料端午节别称1、粽子节:自古以来,吃货从来不会缺席,提到端午就想到粽子,因此也就有了这个直截了当的名字咯。
2、端阳节:午为“阳辰”,午月中的第一个午日,这一天时为仲夏,也是登高踏青的好天气,因此也有“端阳节”之称。
3、龙舟节:端午节也是上古时代,先人以龙舟竞渡的形式祭祀龙神的节日,****于部族的图腾祭祀。
4、正阳节:端午节从中国传入到越南以后,在越南,五月初五就称为“正阳节”。
5、屈原日:端午也是纪年屈原在这一天投江的日子,纪念屈原的爱国情怀,因此也有屈原日之称。
6、解粽节:这源自于端午的小游戏,端午食粽,粽叶长短各不相同,解下粽叶长者为胜,因此有“解粽节”之称。
7、夏节、五月节:这个名称就与端午的时节密切相关了,五月五日为仲夏之日,过后气温上升,因此得名。
8、重午节:古时以天干地支为纪年,端午节最初为干支历的五月五日,第五月即为“午”,双午为之“重”,因此端午节也称“重午节”。
9、端礼节:在湘南地区,五月五日,家家户户都会在门上挂上艾叶,驱除蚊虫,洗礼身心,古代因蚊虫而感染疟疾的几率非常高,而且难以医治,古人相信这样可以驱除疾病,安全度过夏季。
因此端午也称端礼。
10、五黄节:古时,端午节除了吃粽子以外,还有食五黄的传统,即: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和黄酒。
因端午一天,阳气至盛,天气闷热,气血不畅,因此食五黄调顺理气,健脾润肺,让心脉畅通。
11、龙日节:龙日节是一个非常古老的称呼,与龙舟有关,最开始端午节是源于吴越部族纪念龙神的日子,龙是吴越的部族图腾,而仲夏五月五日,既是苍龙飞天的时节,苍龙主火,次日阳气鼎盛,因此也被称为龙日节。
12、沐兰节:端午时为仲夏,也是热病高发的一个季节,而端午也是一味中草药,沐浴可去湿除热驱邪13、浴兰节:民间有用端午草沐浴的风俗,因此端午又称“浴兰节”。
14、菖蒲节:这个名字的由来,也是因为民间风俗,菖蒲被认为有驱邪镇宅的作用,古时端午家家户户都会在门上挂上菖蒲,以求福泽平安。
2023端午节手抄报内容文字资料
![2023端午节手抄报内容文字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3a3d4dc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e6.png)
2023端午节手抄报内容文字资料2023端午节手抄报内容文字资料1、吃粽子粽子最初是用来祭祀的,为了让江中的鱼儿不吃楚国屈原大夫的身体,所以将粽子投入水中,后来便渐渐成为端午的一种传统食物。
2、赛龙舟赛龙舟现在不仅是一种民间习俗活动,也是一种正式的体育竞技项目,在很多少数民族地区以及长江流域都很流行。
3、点雄黄酒将雄黄浸泡在酒中,然后将雄黄酒点在人的额头、耳朵、鼻子、手心等地,期望远离毒虫,消灾防病。
4、佩戴香囊端午节来临之际,给小孩子佩戴香囊或者荷包,寄托辟邪、远离瘟疫的意思,另外是一种很好的点缀装饰物。
5、挂艾草端午的时候,人们喜欢把艾草挂在大门的两侧,寓意消除疾病、驱除晦气、招福,让家人的身体健康以及好运气。
6、系五彩绳。
古代认为五彩色是吉祥色,所以在端午节用五彩绳系在孩子的手腕、脚腕或者颈子上,寓意消灾躲难、远离疾病、平安长寿。
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是什么相传,这些民俗活动是为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
相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身体。
为了寄托哀思,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
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端午吃粽子有什么寓意呢历史上关于粽子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
“粽”字本作“糵”,芦叶裹米也。
从米,葼声。
西汉把粽子做为最早出现的端午时食,应属“枭羹”。
《史记》“孝武本纪”注引如淳言:“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
以恶鸟,故食之”。
大约因为枭不易捕捉,所以吃枭羹的习俗并没有持续下来。
锉是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东汉就已出现。
一直要到晋朝,粽子才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
粽子应该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了。
端午节小报上写的内容
![端午节小报上写的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6ffce610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18.png)
端午节小报上写的内容以下是 8 条适合端午节小报的内容:1. 嘿,你知道端午节为啥要吃粽子吗?就像中秋节要吃月饼一样,这可是咱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呀!就说屈原吧,为了国家投江自尽,百姓们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吃他的身体,就扔粽子进去。
你想想,这得是多深厚的情感呀!咱现在吃粽子,不也是在缅怀先人嘛!2. 哇塞,端午节赛龙舟那场面可真是壮观啊!那一艘艘龙舟就像在水面上飞一样。
你看过龙舟比赛吗?队员们喊着号子,齐心协力划桨,那股子劲头,真让人热血沸腾!这可不只是比赛,更是一种团结精神的体现啊!3. 端午节的时候,家里长辈总会给孩子们系上五彩线。
你说这小小的五彩线有啥魔力呢?它代表着长辈们对我们的祝福和关爱呀!是不是感觉特别温暖呢?就像冬日里的暖阳一样。
4. 哎呀,你们有没有在端午节挂过菖蒲和艾草呀?这可不仅仅是为了好看哦。
据说可以驱邪防虫呢!就好像给家里设了一道保护屏障。
难道你不想试试吗?5. 嘿,知道不,端午节还有喝雄黄酒的习俗呢!这雄黄酒就像是个神奇的药水。
白娘子不就是喝了雄黄酒才现了原形嘛。
虽然那是传说,但是也给端午节增添了神秘色彩呀!6. 端午节的时候,满大街都是卖香包的。
那些香包可精致啦!一个个就像是小巧玲珑的艺术品。
你难道不想拥有一个吗?它可是带着香气和祝福的呢!7. 你们说,端午节是不是特别有意思?有好吃的粽子,有刺激的赛龙舟,还有那么多有趣的习俗。
这可比普通的日子好玩多了吧!8. 反正我觉得端午节是个特别值得好好过的节日。
它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能让我们和家人朋友一起欢乐团聚。
这不是很好嘛!观点结论:端午节丰富多彩的习俗和活动让它成为一个非常独特且值得我们传承的节日,我们要珍惜并好好享受这个节日带给我们的快乐和意义。
六年级小学生端午节手抄报内容
![六年级小学生端午节手抄报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eee5a60c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63.png)
六年级小学生端午节手抄报内容1.六班级学校生端午节手抄报内容篇一1.吃粽子“粽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到处都端阳。
”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
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
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种多样,灿烂纷呈。
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依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2.饮雄黄酒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
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
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
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
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
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
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
3.吃五黄江浙一带有端午节吃“五黄”的习俗。
五黄指黄瓜、黄鳝、黄鱼、咸鸭蛋黄、雄黄酒。
此外浙北端午节还吃豆腐。
2.六班级学校生端午节手抄报内容篇二1、竞渡歌(唐张建封)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2、七律端午(唐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3、五丝(唐褚朝阳)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端午节手抄报内容完整版
![端午节手抄报内容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9b21d712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d2.png)
端午节手抄报内容完整版
一、端午节的起源
端午节,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龙舟竞渡形式祭祀龙祖的节日。
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二、端午节的习俗
1. 吃粽子:用糯米包裹馅料,口味多样。
2.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重要活动,极具竞技性和观赏性。
3. 挂艾叶、菖蒲:有驱邪避瘟之意。
4. 饮雄黄酒:据说可以驱虫解毒。
5. 佩香囊:寓意驱邪避瘟,保佑平安。
三、屈原的故事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学识渊博,一心为国家和人民。
但遭奸臣排挤,被流放。
最终在楚国沦陷时,投江自
尽,百姓为了纪念他,就有了端午节。
四、端午节的诗词
例如:“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李隆基《端午》
五、端午节的意义
端午节不仅是一个传统节日,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爱国精神的崇尚、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对家庭团圆的重视。
你可以根据手抄报的版面设计和个人喜好对这些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和排版,再配上精美的插图,一份端午节手抄报就完成啦。
(端午节)端午节手抄报内容
![(端午节)端午节手抄报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1d80dd84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a5.png)
(端午节)端午节手抄报内容端午节手抄报内容1. 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又称龙舟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日期在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有很多不同的传说和解释,下面介绍其中两个较为著名的传说。
1.1 屈原投江相传,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伟大的诗人和政治家。
由于楚国内外的种种原因,屈原最终选择投江自尽,以表达对国家的忠诚。
为了避免鱼虾对屈原的身体进行侵蚀,百姓们在江中撒下了大量的粽子,还划船追赶,以求找到屈原的身体。
这就是人们吃粽子、划龙舟的始源。
1.2 祛瘟驱邪另一个说法是,端午节最早起源于远古时代,当时有一种瘟疫流行,人们发现在农历五月初五的这一天,用艾草熏驱邪瘟的效果非常好。
后来,人们开始在屋檐下挂艾草,并穿戴以艾草为主题的香囊,以祈求驱邪消瘟的庇佑。
渐渐地,这个俗也就与端午节联系在了一起。
2. 端午节的俗端午节是一个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节日,各地有着各自的特色俗,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端午节俗。
2.1 龙舟竞渡龙舟竞渡是端午节最具特色的一项传统活动。
人们将手工制作的精美龙舟放入江河湖海中,划着龙舟比赛赛,既是对古代爱国诗人屈原的纪念,也是为了祈求平安吉祥。
2.2 吃粽子粽子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食品,以糯米为主料,包裹在芦苇叶或者竹叶中。
传统的粽子有很多种类,包括咸粽子、甜粽子、豆沙粽子等,口味各异,让人垂涎欲滴。
2.3 佩戴香囊端午节期间,人们还有一项颇具特色的俗,那就是佩戴香囊。
香囊一般由艾草制成,具有驱邪避祟、驱逐瘟疫的寓意。
佩戴香囊不仅可以保平安,还可以饰扬人的品位。
3. 端午节的意义端午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也具有很多的寓意和意义。
3.1 表达思念端午节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家庭团圆的时刻。
人们常常利用端午节这个机会,回到家中和家人共度节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3.2 弘扬民族文化端午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庆祝和传承端午节,我们可以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X X端午节手抄报资料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诗人屈原端午节的传说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位列右大夫,很受楚王器重。
后来,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他们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
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天向》等不朽诗篇。
公无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
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
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
楚顷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襄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都。
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都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
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同时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
有些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
从此,每年五月初的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
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
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
事实也正是这样的。
端午节的来源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
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
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
俗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端午节习俗有哪些端午节习俗悬挂艾草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
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
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各地端午节习俗河北省:北平忌端午节打井水,往往于节前预汲,据说是为了避井毒。
市井小贩也于端午节兜售樱桃桑葚,据说端午节吃了樱桃桑葚,可全年不误食苍蝇。
各炉食铺出售“五毒饼”,即以五种毒虫花纹为饰的饼。
滦县已许聘的男女亲家咸于端午节互相馈赠礼品。
赵县端午,地方官府会至城南举行聚会,邀请城中士大夫宴饮赋诗,称为“踏柳”。
山东省:邹平县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饮酒一杯,传说可以避邪。
日照端午给儿童缠五色线,一直要戴到节后第一次下雨才解下来扔在雨水里。
临清县端午,七岁以下的男孩带符(麦做的项链),女孩带石榴花,还要穿上母亲亲手做的黄布鞋,鞋面上用毛笔画上五种毒虫。
意思是借着屈原的墨迹来杀死五种毒虫。
即墨在端午节早晨用露水洗脸。
山西省:解州端午,男女戴艾叶,称为“去疾”,幼童则系百索于脖子上,据说这是“为屈原缚蛟龙”。
隰州端午,各村祭龙王,并在田间挂纸。
怀仁县端午又名“朱门”。
定襄县端午,学生需致赠节礼给教师。
潞安府以麦面蒸团,称为“白团”,与粽子一起拿来互相馈赠。
陕西省:兴安州端午,地方官率领僚属观赏竞渡,称之“踏石”。
兴平县端午以绫帛缝小角黍,下面再缝上一个小人偶,称为“耍娃娃”。
同官县端午以蒲艾、纸牛贴门,称为“镇病”。
甘肃省:静宁州端午摘玫瑰以蜜腌渍为饴。
镇原县端午赠新婚夫妇香扇、罗绮、巾帕、艾虎。
子弟并邀集父兄宴请师长,称为“享节”。
漳县端午,牧童祀山神。
积薪丘,在鸡鸣前焚烧,俗称“烧高山”。
江苏省:嘉定县端午,不论贫富,必买石首鱼(俗称鳇鱼)煮食。
仪征县也有“当裤子、买黄鱼”的俗谚。
南京端午,各家皆以清水一盒,加入少许雄黄,鹅眼钱两枚,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称为“破火眼”,据说可保一年没有眼疾。
武进有夜龙舟之戏,晚上在龙舟四面悬上小灯竞渡,且有箫鼓歌声相和。
高邮的端午较为特殊,有系百索子、贴五毒、贴符、放黄烟子、吃“十二红”等习俗,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就是挑好看的鸭蛋装在彩线结成的络子中,挂在胸前。
四川省:石柱有“出端午佬”的习俗。
由四人以两根竹竿抬起一张铺有红毯的大方桌。
毯上用竹篾编一个骑虎的道士。
敲锣打鼓,上街游行。
旧时,川西还有端午“打字子”的习俗。
是日,成都人皆买李子,于城东南角城楼下,上下对掷,聚观者数万。
光绪二一年(一八九五年)因掷李与外国传教士发生衡突,此俗因而停止。
乐山、新津等地端午赛龙舟时,还举行盛大商品交易会。
在绵阳市和遂宁市的部分地区,有端午吃包面的传统,具体由来有待考证。
浙江省:桐庐县乡塾之学童,端午节具礼于师长,称之“衣丝”。
医家则于午时采药,相传此日天医星临空。
江西省:建昌府午节用百草水洗浴,以防止疥疮,新昌县以雄黄、丹砂酒中饮之,称之“开眼”。
湖北省:黄冈市端午节巴河镇迎傩人,花冠文身,鸣金逐疫。
宜昌市秭归县端午竞渡,但以五月十三、十四、十五三日特盛,另有祭祀、招魂等纪念屈大夫的活动,这一天还有晒水给小孩洗澡的习俗,就是放一盆水中太阳下晒,等水热了给小孩洗澡,据说可以洗去污浊和病魔。
五月十五又称“大端阳”,五月二十五又称“末端阳”,食粽、饮蒲酒,例同端午。
湖南省:攸县端午,孕妇家富者用花币酒食,贫者备鸡酒,以竹夹楮钱,供于龙舟之龙首前祈求安产。
岳州府竞渡以为禳灾、去疾。
又作草船泛水,称为“送瘟”。
福建省:福州端午旧俗,媳妇于是日以寿衣、鞋袜、团粽、扇子进献公婆。
建阳县以五日为药王晒药囊日,人家皆于此日作酱。
上杭县端午用小艇缚芦苇作龙形戏于水滨,称为竞渡。
仙游县端午竞渡后,献纸于虎啸潭,以吊念嘉靖癸年戚继光于此溺兵。
邵武府端午节前,妇女以绛纱为囊盛符。
又以五色绒作方胜,联以彩线,系于钗上。
幼女则悬之于背,称为“窦娘”。
广东省:从化县端午节正午以烧符水洗手眼后,泼洒于道,称为“送灾难”。
新兴县端午,人家各从其邻近庙宇鼓吹迎导神像出巡。
巫师并以法水、贴符驱逐邪凡魅。
石城县端午,儿童放风筝,称为“放殃”。
海南省:每逢端午,海南各处都会如中原一般举办龙舟竞渡等活动。
海南除了与内地相同的赛龙舟、吃粽子、挂菖蒲和艾草,还有一个海岛百姓都熟知的内容,就是洗龙水和洗草药澡。
台湾省:台湾过端午节时,许多住家门口都挂菖蒲、艾草和贴钟馗画像,成人饮雄黄酒,小孩子佩香包,这些据说都有避邪保平安的作用。
对商家来说,端午节是营销民俗文化的好商机,每年都在挖空心思为卖粽子吸引眼球,台湾什么稀奇古怪的粽子都有哦,很多民众也很乐意展示自己的创意。
台南地区端午节不吃粽子,而是吃一种叫“煎堆”(又叫“煎锤”)的食物。
此俗也与郑成功有关。
台湾和大陆一样,端午节最有气氛、最为热闹的是划龙舟。
台湾各地的主要河川在端午节这天都举行盛大的龙舟竞赛。
端午祝福语时间,让人品味等待的魅力;空间,使人倍感牵挂的美丽;有时人与人之间的祝福,不需言语体现,就如此刻你静静体味我诚挚的问候,祝端午节快乐!花瓣雨飘过,把花心留给你,四季风吹过,把枫叶留给你,当月潮涌过把欢乐留给你,夜深人静时刻,把深深的祝福给你,祝端午节快乐!愿你拥有:春天的歌欢快;夏天的心火热;秋天的意深厚;冬天的情纯真。
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永远保持你自己,祝端午节快乐!公安部新发五条禁令:禁止假装工作忙不理我!禁止发财忘了我!禁止有难不帮我!禁止吃饭不叫我!禁止闲暇的时候不想我。
祝愿端午节快乐。
盼你伸出双手,接受我盈盈的祝福;在你未来的日子里,让幸福之花开放得灿烂芬芳。
在端午节的日子里,寄一份祝福给你,愿你拥有真心的快乐与喜悦!?落日余辉,映着彩霞,迎着微风,向着天际。
丝丝柔柔的微风,传去了节日的祝辞,飘向远方的你,愿你度过这美好的一切,祝你端午节快乐。
端午到,挂香包;吃粽子,放鞭炮;家家户户真热闹;艾蒿高高门前舞,驱邪气,防五毒;高高兴兴过端午。
祝您端午节快乐!送你一个香甜的粽子,以芬芳的祝福为叶,以温柔的叮咛作馅,再用友情的丝线缠绕,愿你品尝出人生美好的五月天!端午节快乐!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祝福亲爱的朋友端午节快乐!万水千山“粽”是情,屈原说声谢谢您,端午齐齐看龙舟,亲情维系无远近。
祝端午节快乐,永远幸福。
风,带来轻松;水,带来温柔;雾,带来朦胧;海,带来宽容;月,带来温馨;日,带来热情;我,带来真心的祝福,祝端午节快乐。
送你一个粽子,含量成份:100%纯关心;配料:甜蜜+快乐+开心+宽容+忠诚=幸福;保质期:一辈子;保存方法:珍惜。
端午节快乐!这条短信,收到就行;要是在忙,不回也行;我祝福你,知道就行;今天的你,顺心就行;记得复我,偶尔就行;祝端午节快乐。
送你一颗好运粽,里面包藏健康米,幸运蛋,平安菇,快乐虾,长寿花,美好栗,如果你收到将会好运连连。
祝你端午节快乐。
许一个美好的心愿祝你快乐连连,送一份美妙的感觉祝你万事圆圆,发一条短短的信息祝你幸福绵绵。
祝端午节快乐。
我是棕叶你是米,一层一层裹住你;你是牙齿我是米,香香甜甜粘住你;棕子里有多少米,代表我有多想你。
祝端午节快乐。
一斤花生二斤枣,好运经常跟你跑;三斤苹果四斤梨,吉祥和你不分离;五斤橘子六斤蕉,大捆钞票进腰包;祝端午节好运。
我用:一份健康的绿豆,一份开心的花生,一份美丽的红豆,一份快乐的调料,包成一个开心的粽子送给你,祝你端午节快乐!被祝福是快乐的,被祈祷是神圣的,被保佑是安全的,你是被我惦记着祝福了祈祷过保佑下的朋友,所以端午节快乐与你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