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一、学习《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新鲜贴切.
《荷塘月色》教案4篇
《荷塘月色》教案4篇《荷塘月色》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体会散文精练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学习散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欣赏散文静静美的同时,感受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3、启发学生思维,引起想象,激发兴趣,提高写作技能。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1、教学重点:情与景的交融,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矛盾心理。
三、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赏读式,多媒体教学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课件1、背景音乐:(《月光》)2、图片:荷塘图、月光图、荷花图、星空图、月下树影图、荷叶图3、vcd片断:少女翩然起舞,裙幅舒展片断4、配乐朗诵录相片断五、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本节课主要完成课文4段的阅读鉴赏。
通过揣摩“景语”,弄清__的写景特点。
一、导语荷花[清]曹寅一片秋云一点霞,十分荷叶五分花。
湖边不用关门睡,夜夜凉风香满家。
该诗通过对荷花开放的季节和荷花的香味的描写,给我们描绘了荷塘晚香的美好感受。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这篇散文也是关于荷花的,名字叫“荷塘月色”。
二、解题、初步感知1、问:大家觉得题目“荷塘月色”是偏正短语还是并列短语?为什么?明确:并列短语,因为第四段是写月色下的荷塘,第五段是写荷塘上的月色。
2、朗读、播放配乐朗诵(要求学生听清字音,进入情景,体会__的感情基调)三、理清__思路第一部分(1—3段):写夜赏的缘由,小径漫步,抒发感受。
(情)第1段:交代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及缘由。
第2段:去荷塘的路上。
第3段:抒发月下独处时的感受。
第二部分(4—6段):月下荷塘,荷塘月色,荷塘的四周。
(景)第4段:写月色下的荷塘。
第5段:写荷塘上的月色。
第6段:写荷塘的四周。
第三部分(7—8段):写由眼前之景所发生的联想,回到现实,思乡回家。
(情) 第7段:联想江南采莲的旧俗和采莲诗。
第8段:在思乡与遐想中,作者回家。
四、鉴赏、分析课文的景物描写部分(“景语”描写)㈠问:__是如何描写荷塘月色的?主要集中在哪几段?明确:主要集中在4、5、6三段,集中笔力对荷塘月色进行了描写。
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教学教案
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教学教案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教学教案一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散文的能力。
2、学习《荷塘月色》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比喻和通感的表达效果。
3、学习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以及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4、通过朗诵欣赏《荷塘月色》的韵味。
过程与方法:1、通过鉴赏、分析课文的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2、在教师恰当的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与态度:1、体会作者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交织的思想感情。
2、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普遍意义。
二、教学重点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
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3、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三、教学难点1、理解和学习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的特点。
2、借助关键语句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方法朗诵、鉴赏、“自主、合作、探究”、引导相结合。
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准备教师:1、《荷塘月色》动画歌曲视频。
2、用多媒体准备大片碧绿的荷塘图片、作者相关资料等。
3、彩色粉笔等。
学生:1、要求同学们利用网络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朱自清的了解,2、阅读文章扫清文字障碍,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边欣赏动画歌曲《荷塘月色》边切换幅荷塘月色的图片(多媒体展示)。
导语:在夏季的一个夜晚,月亮升起来了,月光下的荷塘是那样的美,荷塘上的月色也令人陶醉,那景色就像一幅静谧安详、优美动人的图画。
作者将这幅图画描摹了下来,成为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这篇文章就是著名的《荷塘月色》,作者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先生。
(板书课题)2、学生简述有关朱自清的情况,教师补充并推荐观看《二十一世纪文化名人朱自清》视频。
(二)、配乐朗读,整体感知要求:1、给文章每个段落加上番号找出文中表现作者心情的语句。
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教案(通用14篇)
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教案(通用14篇)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教案 1一、关于《荷塘月色》的感悟:在教学以前,我自己重新精读过这篇课文。
我不认为传统的教材分析可取。
我完全抛弃他人已有的分析,用自己的笔,自己的头脑去钻研,用自己的心去感受,结果我有了很多独特的想法。
比如我发现朱自清带上门出去前他其实是很想同人交谈,如果有一位知己可以与他共享这份苦闷,我想他就不会如此不平静如此寂寞了。
他的妻子,迷迷糊糊哄着孩子睡觉,他必须寻找一个倾诉的对象。
这时候就想起了日日走过的荷塘。
我认为这篇文章一直是作者与荷塘――他心目中艺术的美,或者说简直就是他追求的“艺术的女人”对话。
他本来一直处在一种落寞的心境中,找不到倾诉的对象,找不到心灵相通的人。
他在煤屑路上走,他体验着一个人的自由,他说他喜欢这样,但这看来又似乎是他的自嘲,他还是不甘心寂寞,他还是在寻找对话的客体。
于是他开始了“受用”荷塘月色,其实不是“受用”,而是和这样一个宁静幽美的月下荷塘展开了对话。
既然是对话的客体,当然不是静静美丽着的自然,荷塘在他心中不断幻化成脱俗曼妙的.女子,他心目中的“艺术的女人”。
这些女人亭亭玉立,有体态轻盈、随风起舞的,有羞涩如明珠般闪烁的,还有通灵清透的出浴美人。
这些艺术的女人在他面前尽现其娇羞、柔媚的一面,他似乎听到了美人渺茫的歌声,他似乎看到美人心底的那丝颤动。
“艺术的女人”在他面前慢慢虚化幻化,她们开始做梦,那是一个朦胧而美好的梦,让人不忍心去触碰,唯恐不小心惊动了梦中静谧、祥和而又柔美的女人。
他无奈,只能把视线移开荷塘,移向四围,像鬼一样黑黢黢的树影中,他终于又发现了新的艺术女人,新的对话客体――丰姿绰约的杨柳。
杨柳的倩影是无论什么烟雾都遮挡不了的,连影布荷叶都显得那么和谐,也只有名曲才可以有如此谐和的演奏。
他很高兴,但是杨柳似乎没有荷花那般通人性,她的美总是让人觉得无法接近。
于是作者再寻觅新的对话者,然而没有了,他的视线越过了树梢,看到远山,看到树缝里的灯光,听到嘈杂的蝉声和蛙声,他知道又是回到了人世,那些通灵美妙的女子不再和他对话,他没有心情了。
《荷塘月色》教案3篇
《荷塘月色》教案3篇《荷塘月色》教案篇1【教学目的】1、分析、揣摩《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精练优美的语言,体会贴切、生动的比喻表达效果及其他修辞手法的运用。
2、掌握《荷塘月色》描绘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教学重点】1、揣摩细腻的,具有特色的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析__的结构安排,写景层次。
【教学难点】1、通过对课文的分析,找出作品中一明一暗两条线索。
2、江南采莲旧俗的作用。
【教学工具】多媒体、学生课下分组在网上查阅的资料实物投影文字稿。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课前背景:在屏幕上投影一张清华园中月下荷塘的照片,并播放《荷塘月色》的范文朗读录音。
1、提问:在上节课的阅读中,我们一起走近了朱自清,走近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走近了清华园中的月下荷塘。
而散文的优美的韵味应怎样更好地来品味呢?回答:通过朗读来体会。
2、大家一起朗读课文中的写景重点段落四、五、六3节。
二、质疑1、提问:在朗读中,大家有没有感受到荷塘月色的美,有怎样的特点?回答:一种朦胧的美。
2、点拨:很好。
那大家读过几遍后,而有没有想过文中的朦胧感是怎样产生的?同时,大家预习过课文,还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呢,现在可以提出来。
回答1:作者的笔下景物的朦胧美与作者的心境有一定联系,因为情景是相交融的。
回答2:这篇散文除了写景很美外,有些语句不太明白。
如: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白天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但热闹的是他们,我什么也没有。
三、资料交流1、提问:我们一起仔细读读这些语句,它们有什么特点?大家是否想过为何不理解呢?而这些语句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而我们一起对写作背景不了解。
大家课下已经分组查找了资料,现在根据大家在网上查找的资料,先体会一下这些话的内在含义是什么,并说说你的理由和结论?(大家集体交流讨论。
)(由同学上来展示资料。
)2、讨论:《一封信》“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
高一语文下册第1课《荷塘月色》教案三篇
高一语文下册第1课《荷塘月色》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的:1、学习《荷塘月色》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比喻和通感的表达效果。
2、掌握《荷塘月色》刻画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严谨结构。
3、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普遍意义。
4、通过朗诵欣赏《荷塘月色》的韵味。
教学重点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
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3、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普遍意义。
教学难点1、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
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新课请看画面,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碧绿的荷塘。
面对此等美景,杨万里赞叹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写出了荷花的艳丽的色彩。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杨万里。
写出了荷花的动态。
周敦颐却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可以说,荷花已经成为中国文学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其意蕴可谓深远,其意境可谓独特而优美。
今天我们来学一篇写荷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板书)二、品读课文(一)讲读第一自然段1.我们请一个同学来朗读第一自然段,作者为什么忽然想起荷塘,深夜离家去荷塘散步?【解析】因为“这几天心情颇不宁静”,通过宁静的环境衬托并点明了作者颇不宁静的心境,显示了作者的烦躁、不安,交代了作者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
全文的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
[板书]:缘由:颇不宁静2.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作者如此“不宁静”呢?【解析】关于朱自清心情“不宁静”的原因,有人认为是源于对蒋介石4.12反革命政变的愤懑,联系到朱自清当时的思想背景和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这不能说没有道理;也有人认为是源于作者的思乡之情,因为结尾作者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还有人认为是源于作者作为一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面对人生十字路口而产生的苦闷、彷徨;甚至还有人根据一些史料,认为朱自清的“不宁静”是源于家庭生活的不和谐;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必要规定一个性的答案,应该允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荷塘月色》教师教学实施方案
1.积极展开想象 和联想, 欣赏荷塘月色 的美景; 2. 结 合 抒 情 议 论 句, 揣摩作者的思想感 情。 品味文中对 “荷塘 月色”的相关描写,深 入揣摩作者的写3 课 时
课 堂 导 入
学习了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 ,我们无不为朱先生 笔下那淡雅朦胧、如诗如画的荷塘月色美景而心醉神迷。 但是,正所谓: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朱先生又是怎 样描绘出这样一幅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景的呢?从中,我们 可以学习哪些景物描写的技巧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探 究这些问题。 播放文章朗读音频,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初步理解课 文内容、结构及作者思想感情。引导学生讨论问题: 1.请查阅资料,解释什么叫“博喻”,并总结比喻的种 类。 2. 什么是通感 ?作者在文中是怎样运用这一修辞手法 的? 3.在散文创作中,有“文眼”一说。所谓“文眼”,指 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 请你找出本文的“文眼”,并说说理由。 4.《荷塘月色》一文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程序 设计
教师行为 【旁白】 同学们,在进入这篇课文的学习之前,让我们展开想 象的翅膀:在我们面前,是一大片碧绿的荷塘,荷叶田田, 荷花袅袅,清香阵阵。面对此等美景,诗人杨万里赞叹道: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而学者周敦颐却看 到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 同样的荷花,却带给了两人不同的感受,这正印证了王国 维先生的那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 , 看看他描写了怎样的月下荷塘美景,抒发了怎样的独特情 怀! (板书文题)
小组展示、辩论。 PPT 课件展 示答案关键 词
第 3 课 时
学生小组内讨论 老师提供的问题, 并由 PPT 课件展 组长安排小组发言人。 示问题题干 小组展示、辩论。
【配套K12】荷塘月色优质教案
荷塘月色优质教案荷塘月色一文为中国著名文学家朱自清所写。
荷塘月色优质教案是怎么样的呢,欢迎大家阅读。
荷塘月色优质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的主旨2、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品味精练准确、清新隽永、优美动人的语言二、教学重点1、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2、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我们对朱自清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初中时学过他的什么散文名篇?是的,朱自清是一位散文大家,同学们对他的生平经历还知道些什么?教师:是的,朱自清先生由一位小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锻炼成长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著名诗人、作家、学者,经历了艰难曲折的道路。
今天学习他的代表作品《荷塘月色》,从中又看到他在大革命失败的日子悲愤彷徨的复杂心情和了解他为什么要在对美好景物的描摹中排遣哀愁的原委。
当然,教学重点应放在:作品结构、语言、技法的分析理解上,从而认识本文主旨。
(二)板书课题:作者、写作时间地点,荷塘月色朱自清 1927年7月,作于北京清华园(三)作品结构分析教师启发指导:从作者行踪变化看,让学生提挈每段内容,进行归纳。
第1段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
(心境:“颇不宁静”)第2段去荷塘,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3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
(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第4段观荷塘,写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5段写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6段写荷塘四周的景物。
(在月下观察、感受到的) 第7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8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显然,第1段是“引起”;第2—6段是“主体内容”(写景状物)第7—8段由现实而思古,再返现实收束全篇。
所以全文结构为:第一部分(第1段)写“观荷缘起”(情)第二部分(第2—6段)写“荷塘月色”(景)第三部分(第7—8段)写“景中人”(情)(四)行文线索从以上结构分析,可体会到全文写景是为抒情服务,而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前后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
《荷塘月色 》教学设计(优秀6篇)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优秀6篇)语文教案-《荷塘月色》篇一一单元课文特点1.本单元由两篇散文、一篇杂文和一篇悼词组成。
2、本单元课文涉及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有的比较隐晦地表达了自己的心情,有的形象地提出自己的主张,有的概括了人物一生的伟大业绩,有的在貌似纯知识的“东拉西扯"中,含蓄婉转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只有认真推敲词语和句子,才能真正理解作品的深刻含义。
3、本单元四篇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十分丰富,应该仔细揣摩作者运用修辞手法的妙处所在。
二单元教学目标1、本单元的重点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揣摩语言。
揣摩语言的实质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对语言的深层含义、感情色彩等,进行辩析、品味。
在阅读中只有注意语言,领会关键词语和关键语句的真正内涵和表达作用,理解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才能不断增强自己的语感。
2、要掌握在阅读过程中揣摩语言的技巧,学会抓取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并结合语境进行揣摩和理解。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1、阅读教学把阅读分为四个阶段,即感知阶段、理解阶段、表述阶段和评价阶段。
揣摩教学把阅读分为四个阶段,即感知阶段、理解阶段、表述阶段和评价阶段。
揣摩语言属于第二个阶段,即在感知内容的基础上,在一定的语境中对关键词语和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感情色彩和表达作用等进行辩析、品味和理解,以彻底理解文句含义,并依靠自己独立思考,在感知、表象再创造的基础上,借助于思维加深对读物的理解。
2、揣摩语言离不开语境。
“语境”是“语言环境”的简称。
张志公先生说:“所谓语言环境,从比较小的范围来说,对语义影响最直接的,是现实的语言环境,也是说话和听话时的场合以及话的前言后语。
此外,大至一个时代、社会的性质和特点,小至交际双方个人的情况,如文化教养、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语言风格和方言基础等,也是一种语言环境,与现实的语言对称,这两种语言环境可以称为广义的语言环境。
”前者“现实的语言环境”习惯称为“内部语境”,后者“广义的语言环境”习惯称为“外部语境”。
高一语文《荷塘月色》教案设计 3篇
高一语文《荷塘月色》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的:一、分析、揣摩《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精练优美的语言,体会贴切、生动的比喻表达效果及其他修辞手法的运用。
二、掌握《荷塘月色》刻划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三、通过学习,体会《荷塘月色》的神韵。
教学重点:1、揣摩细腻的,具有特色的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析文章的结构安排,写景层次。
教学难点:1、通过对课文的分析,找出作品中一明一暗两条线索。
2、江南采莲旧俗的作用课前思考:1、认真阅读课文,分析文章的结构安排,试给本文分段。
2、试分析作者是根据什么线索来组织此篇文章的。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初中学过周敦颐的《爱莲说》,作者眼中的荷花是高洁、朴素、庄重的,我们可以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两个句子体会得到。
不知道同学们眼中的荷花是怎么样的呢?大家在月色下欣赏过荷花吗?有没有曾经觉得月色下的荷叶像舞女的群,荷花像明珠、像星星、像刚出浴的美人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欣赏一下那月色中的荷塘,月色中的荷花,并体会一下作者当时的心情。
看一下作者通过描写荷塘,有没有反映出《爱莲说》中出污不染、洁身自好的情操。
二、解题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
夜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
三、课文解读通过预习,同学们能给课文划分层次吗?能讲出划分的原因吗?全文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1):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
第二部分(2~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
第三部分(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
分析课文:在分析的过程中,同学们注意找出作者写作的线索。
第一部分(1)1、“颇不宁静”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家里有矛盾?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作者面对黑暗的现实,希望反抗,但是又没有勇气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希望解脱却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
荷塘月色教案定稿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教学目的:一、分析、揣摩《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精练优美的语言,体会贴切、生动的比喻表达效果及其他修辞手法的运用。
二、掌握《荷塘月色》刻划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三、通过学习,体会《荷塘月色》的神韵。
教学重点:1、揣摩细腻的,具有特色的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析文章的结构安排,写景层次。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我们初中学过周敦颐的《爱莲说》,作者眼中的荷花是高洁、朴素、庄重的,我们可以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两个句子体会得到。
不知道同学们眼中的荷花是怎么样的呢?大家在月色下欣赏过荷花吗?有没有曾经觉得月色下的荷叶像舞女的群,荷花像明珠、像星星、像刚出浴的美人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欣赏那月色中的荷塘,月色中的荷花,并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看看作者通过描写荷花,有没有反映出《爱莲说》中出污不染、洁身自好的情操二、初读课文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蓊蓊..()踱.步()霎.时()..郁郁..()袅娜弥.望()斑.驳()渺.茫()点缀.()②解释几个词语:幽僻:袅娜:风致:丰姿:参差:没精打采:三、听配乐朗读整体把握、学生提挈每个自然段的内容第1段独游荷塘的时候、地点和缘由。
(心境:“颇不宁静”)第2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3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
第4段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5段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6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在月下观察、感受到的)第7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8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第二课时学习任务:揣摩语言1、请同学们精读文章第四、五段,体会一下这些文字的语言特点,赏析你最欣赏的文字的妙处。
(提示:可从修辞、表现方法、抒情方式、词语等方面赏析)2、第4节围绕荷塘描写了哪些具体的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明确: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
幽雅宁静。
3、第4节用了哪些写景方法来描绘荷塘的美景的?训练操作反馈矫正(1)鉴赏动词:作者精心选用动词,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说说下面几句中加点动词的表达效果。
《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学习并掌握本文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比喻和通感的表达效果。
2. 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
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学习并掌握本文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比喻和通感的表达效果。
2. 难点: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播放歌曲《荷塘月色》,引出课题《荷塘月色》。
2. 作者简介
简要介绍作者朱自清的生平、主要作品及写作风格。
3. 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字音和断句。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注意字音和停顿。
(3)学生齐读,思考:这篇文章描写了什么内容?
4. 疏通文意
(1)学生结合注释,自主疏通文意,圈画出不懂的字词。
(2)教师答疑解惑,讲解重点字词和句式。
(3)学生分组讨论,解决疑难问题。
5. 深入研读
(1)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夜游荷塘?
(2)找出文中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分析其语言特点。
(3)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
6. 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
7. 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4-6 段。
(2)完成课后练习。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教学过程: 补充教学要点:了解文章的结构、分析文章(1—3段落)第一课时一、导入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月”的意象有其多种含义“举杯邀明月,对印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在这里,“月”成了诗人排遣内心深处的孤独寂寞的一种载体。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在这里,“月”成了词人表达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载体。
那么,在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里,“月”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咱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散文《荷塘月色》。
二、新授课1、了解作者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炫,号秋实,取春华秋实之意。
为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保持清白,便取《楚辞》中“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
字佩弦。
生于江苏东海县,祖籍浙江绍兴,自祖父以来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扬州人。
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哲学系,在江浙等地的中学任教,参加了文学研究会。
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
是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杂文集《论雅俗共赏》、《标准与尺度》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2、了解社会背景:1927年7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两次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了中国大地。
旧时代正在崩溃,新时局尚未到来。
知识分子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但颓丧和骚动使得他们惶惶然,处于苦闷彷徨之中,看不清前进的方向。
这一点也曲折地在《荷塘月色》中反映了出来。
3、请学生听朗诵带,注意字词并注意体会其中的语言、思考如何划分层次。
设置问题,分析课文1、本文讲述了作者朱自清怎样的一次经历?提示——月下散步2、本文的行文线索是什么? 课题荷塘月色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学习《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表达效果及移觉修辞手法的运用。
2、掌握《荷塘月色》刻划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严谨结构。
《荷塘月色 》(优秀8篇)
《荷塘月色》(优秀8篇)《荷塘月色》篇一教学目的:一、学习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表达效果及移觉修辞手法的运用。
二、掌握刻画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严谨结构。
三、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社会内容。
四、通过朗诵欣赏的韵味。
教学设想:1、教学重点放在文章的结构安排、写景层次、语言特色上。
2、安排三课时第一教时教学要点:整体感知课文学习文章第一部分教学步骤:一、导入课文作者介绍:朱自清(1898—1948.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祖籍浙江绍兴。
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
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
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中学任教。
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研究古典文学。
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
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朱自清全集》。
二、释义:幽僻:幽深、僻静。
蓊蓊郁郁:草木茂盛的样子。
踱:慢步行走。
弥望:满眼。
弥,满。
袅娜:柔美的样子。
脉脉: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象深含感情。
风致:美的姿态。
斑驳: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有深浅不一的意思。
梵婀玲:小提琴。
一例:一律。
丰姿: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
也写作“风姿”。
碧:青翠欲滴的样子。
大意:大概的轮廓三、听录音朗读,并注意体会其中的语言、思考如何划分层次。
整体把握,明确结构,写出大意:全文分三大段:第一部分(1—3):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及来到荷塘的感受。
(点明题旨)第二部分(4—6):的恬静迷人。
(主体)第三部分(7—8):的美景引动乡思。
(偏重抒情简要分析:从内结构看,情感思绪是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是一个圆形;从外结构看,从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
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领略荷塘月色的美景,感受作者所营造的优美意境。
2、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复杂情感。
3、学习本文细腻、传神的语言描写,提高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品味作者细腻、生动的语言描写,体会文中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
(2)理解作者情感变化的脉络,把握文章的主旨。
2、难点(1)对文中“颇不宁静”的理解以及这种情感在文中的体现和作用。
(2)理解作者在写景中所蕴含的深层情感,以及景与情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问题引导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合作学习。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有关荷塘月色的视频或展示一些相关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荷塘月色的美景。
(2)提问:同学们,看到这样的美景,你们有什么感受?在你们的印象中,夜晚的荷塘是什么样的?2、作者及背景介绍(1)简单介绍作者朱自清的生平、文学成就以及他在散文创作方面的特点。
(2)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让学生了解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环境和个人心境,为理解文章的情感内涵打下基础。
3、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思考: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4、整体感知(1)提问: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明确:作者的行踪和情感变化。
)(2)让学生找出作者的行踪,梳理文章的结构。
5、精读课文(1)研读荷塘部分学生默读第 4-6 自然段,找出描写荷塘景色的句子。
分析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通感等,体会其表达效果。
引导学生感受荷塘景色的宁静、优美。
(2)研读月色部分学生朗读第 5 自然段,找出描写月色的句子。
探讨作者是如何通过不同的感官来描写月色的。
(3)研读情感部分让学生思考:作者在欣赏荷塘月色的过程中,心情有怎样的变化?引导学生理解作者“颇不宁静”的心情以及他在文中寻求解脱但又无法真正解脱的矛盾心理。
荷塘月色一
4、梳理课文
(1)解题
参差船棹纤腰敛裾脉脉曲折踱步酣睡
櫂幽僻鹢首颤动
二、生词
1.蓊蓊郁郁:树木茂盛的样子。
2.弥望:满眼(充满视野)看到。(弥:满)
3.田田: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
4.袅娜:柔美的样子。
5.脉脉: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像深含感情的样子。
6.风致:美的姿态。
7.斑驳: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有深浅不一的意思。
三、作者
朱自清:(1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初中时,学过他的散文《春》《背影》《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1)19岁考入北大哲学系;
(2)27岁任清华大学教授;
(3)毛泽东曾经在《别了,司徒雷登》中称赞他,毛泽东在文章里道出了原因:“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备注
(教师点评及学生笔记)
文章一开头交代"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当时作者的"不宁静"是因为文化界正蔓延这新旧势力的交锋,对于先进的知识分子朱自清而言,他心系家园,关心着国家的命运前途,希望参加进这股先进的势力里面来,但是又不能摆脱当时封建思想残余的束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 2.观察角度是变化着的,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由 静而动。 3.用“袅娜”写荷花张开时柔媚的姿态;用“羞涩” 写荷花骨朵张开花瓣的情态。以拟人方式进行描绘。 4.通感。 把清香比作歌声,是使用了通感的方法。
“他笑了,笑得是那样的甜”,这里“笑得 甜”又是怎样的一种表现手法? 例1: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充满了幽情 的乐曲。(刘白羽《长江三日》)
第一段 [提问]:作者为什么忽然想起荷塘,深夜离家去荷塘?
联系一下作者所处的社会就可知道,作者是对 黑暗现实的不满与苦闷。这正是作者通过文章 表达出来的。全文的第一句是文章的的一项( )
A.曲折、幽僻、树多是小路的特点。幽僻是基 本的特点。曲折和树多构成幽僻的重要条件。 B.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寂寞);没 有月光(阴森森)——淡淡月光(很好) 这一对比就给以往那种阴冷的氛围蒙上一层朦 朦胧胧的诗意。 C.形成了热闹的氛围,这也是笼罩全文的氛 围。
树:重重、阴阴(沉郁) 远山:隐隐约约 四周 灯光:没精打采(月色迷离) (自远而近) 蝉鸣、蛙叫
第三部分 这一段写夜游荷塘引起的联想。 联想: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承上文宕 开一笔,转出新意。文章由此放开去,联想到古代诗 词对采莲的描绘,然后再收回到眼前,发出“只不见 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极自然地牵 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 种乡愁正是当时作者苦闷矛盾心情在作者当时苦闷矛 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 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这段文字,即景生情,忽远忽 近,善收巧放。
1、写景。主要写什么景?(荷塘、月色)由 此看来,标题是什么短语?(偏正、并列)写 荷塘和月色的文字各集中在哪段? 2、是写景散文,也是抒情散文。 表现作者内心思绪变化的句子有: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我也像超出了平 常的自己,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 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渴求宁静)——但热闹是 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失去宁静)——忽然 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再求宁静)
田田 荷叶:亭亭
(多) (美) 形态美
零星点缀、白 (色) 荷花:如明珠、如星星(光) 袅娜、羞涩 (态)
荷香:缕缕—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象闪电(快) 荷波: 凝碧(色)
动态美
静态美 流水:脉脉(态)
这种修辞手法以前的课也出现过,试举些例子。
1、“……他滑滑的明亮着,象涂了‘明 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 (《绿》) 2、“……绿茸茸的草板,象一支充满幽 情的乐曲”。(《长江三峡》) 作者不仅描绘了叶子、花、荷香的静态美, 还描绘了它们动态的神韵。用了“颤动、 闪电、霎时、传过”等词,传神微妙地写 出了一刹那间,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动态。 这是作者用词的精妙之处。
小结 本文写夜游的动机、夜游的联想。从出门到 回家,叙述线索清晰而有变化,结构自然严谨。 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 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 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 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
(正面)月光: 如流水—流动 泻—轻柔 月色 青雾:浮、轻纱的梦 (反面)(侧面)黑影、倩影
光和影 的和谐
第六节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这一节重点在写树,从方位、距离、高低几 个角度来写,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 树多而密,重重围住荷塘,与前面的“幽僻” 相照应,这是总写四周. B.接着写近处的树色、树姿、远处的树梢上的 远山、又回过头写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 和水里的蛙声,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再一 次展示出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 C.最后一句“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笔锋一转,流露出作者内心的喜悦。
从陆游的诗句里听到卖花声的,“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绵绵的春雨,由诗人的听觉中写 出;淡淡的春光,则在卖花声里透出。后来,又屡屡 在诗词中听到这似歌吟、如燕语的清奇叫卖声。“隔 帘听,几番风道卖花声。”“帘外轻荫人未起,卖花 声里梦江南。”“何处卖花声太早,晓妆催起画楼 人。”深巷长长,卖花声声。卖花女手挽竹篮,款款 走来,风致摇曳。一束束水灵灵粉嫩嫩的杏花就从那 挎篮里颤微微地探出头来,花瓣上还沾着雨带着露, 让人在恍惚间分不出哪是女子的脸,哪又是花儿,分 不出是花娇还是人娇?轻轻盈盈,婉转柔媚的叫卖声, 荡漾在幽长的小巷里,飘洒在湿润的青石板路上,香 随声至,风情殷殷,足可撩人情思。
例2:歌声,像煞黑天上的星星,越听越灿 烂,像若干只女神的手,一齐按着生命的键。 (臧克家《春鸟》) 例3: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秦观)
通感是一种把适用于甲类感官上的词语
巧妙地移植到乙类感官上去,使各种感官彼 此沟通的一种修辞格。由于感官发生了转移, 所以这种修辞格又叫移觉。
例1的句子是把草地比作乐曲,从视觉转到了听觉, 应该是写出了草地看上去带给人的那种幽静的感觉。 例2的句子是把歌声比作星星,由听觉转到了视觉, 是为了表现歌声带给人的一种见到光明的感受。 例3把内心无形的愁与外界有形的雨联系起来了, 显得愁绪繁多。
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 觉上的感觉。这两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把 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 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 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 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 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
教学目的 一、学习《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的 语言,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表达效果及通 感修辞手法的运用。 二、掌握《荷塘月色》刻划景物及情景 交融的写法,体会其严谨结构。 三、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 的社会内容。 四、通过朗诵欣赏《荷塘月色》的韵味。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原名自华, 号秋实。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 主战士。文学研究会早期成员。江苏东 海人,因祖父、父亲都定居扬州,又自 称扬州人。 幼年受士大夫家庭的传统教育,1916 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20年毕业后 在江、浙的中学任教,极受欢迎。1925 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31-1932年 在英国伦敦学语言学及英国文学,回国 后仍在清华大学任教授并兼中文系主任。
读课文“月下荷塘”部分,完成问题 1.所写景物: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顺序:按观察角度,______、 ______、______。 3.文中写荷花开放的两种形态,分别 用______和______两词,以______ (修辞)方式进行描绘。 4.文中用通感手法的一句是______。
3.指出作品的感情基调: A.淡淡的喜悦;B.淡淡的哀愁; C.淡淡的喜悦夹杂着淡淡的哀愁;D.浓浓的哀愁。 4.写作背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自清在青年时代曾参加过“五四”运动,向往过俄国 十月革命,后来也投身过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 B.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蒋介石、 汪精卫的法西斯暴行激起中共党人和广大革命人民的 奋起反抗,同时引起一部分正直的知识分子的不满和 谴责。 C.朱自清是一位有正义感的作家。他不满于反动派的血 腥屠杀,有勇气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只能用积极的态 度表示不满和反抗。 D.《荷》正是通过“我”在荷塘月夜的独步、深刻地表 现了作者在时代的政治低下寂寞、苦闷、彷徨无路的 情绪和出污不染、洁身自好的情操。
静悄、幽寂、朦胧
第3小节: [提问]:这一段是讲作者去荷塘的感 受,请说说这种感受的具体内容。怎么理 解这种感受?
来 路 小路:曲折、幽僻、树多(对比) 感受:自由——(苦闷)
第4小节: 1.朗读第4节,并划出本节的比喻句。 2.作者依次写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比喻 3.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 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句与一般的比喻 有什么不同?里面蕴含了几种感官感觉?
第五节 朗读第五节,思考作者如何写荷塘的月色。 1.作者写月色时用了哪些动词? 泻、浮、洗。
2.假如把“泻”改成“照”,把“浮”改成 “升”,好不好,为什么?
当看到“照”字你不会想到流水,而“泻”字唤 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 的情态,化静为动,“照”字就显不出这种效果, 只有呆板的分。“浮”同样写出一种轻柔的动态, “升”则失之轻柔。
作者是按什么线索来写的?
从行踪上看,作者从家里出来,经小径到荷塘, 最后又回到家里; 从情感上看,作者由颇不宁静——渴求宁静——片 刻宁静——走出宁静。形与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 种圆形结构,说明作者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苦闷忧愁。
本文的文眼句是 :
所谓文眼,就是文中最紧要的语言。文眼,就是 最能揭示主题思想、透露作者感情的传神语句。清 代刘熙载曰:“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 或在篇末。”此即文眼之说。所以读一篇文章,要 注意文眼的把握。朱自清先生善于设置文眼。
3在这里作者用了静态动写的描写,把画面写 活了。“月光如流水”“静静地泻”下来,这 具有一种恬静的力度美,而青雾则是薄薄地浮 起在荷塘里,朦朦胧胧地四处泛散开来,呈现 迷茫空朦的景象,一上一下交结在一起,便是 成了牛乳和轻纱。大家想象一下,牛乳和轻纱, 自上而下的月光,自下而上的轻纱,是不是很 美又很形象? 如流水—流动
1948年8月12日病逝前,谆谆嘱告家 人,说已签名拒绝美援,不要买政府配 售的面粉。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 “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 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 概”。 2.代表作品:长诗《毁灭》、诗集《踪 迹》、散文集《背影》
荷 塘 月 色
分几段?写出段意。
1 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 2 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观荷缘起 3 行在小路时的感受。 4 月下荷塘。 5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6 荷塘四周的景物。 7 联想江南采莲的旧俗。 月下遐思 8 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钱钟书先生在《通感》中说“花红得发 ‘热’,山绿得发‘冷’,光度和音量忽然有 了体积——‘瘦’,颜色和香气忽然都有了声 息——‘闹’;鸟声熏了‘香’,风声竟染了 ‘绿’;白云‘学’流水声,绿荫‘里’寂静 感;日色与风共‘香’,月色有籁可‘听’; 燕语和剪一样‘明利’,鸟语如‘丸’可以抛 落;五官的感觉简直是有无相通,彼此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