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一、学习《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新鲜贴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48年8月12日病逝前,谆谆嘱告家 人,说已签名拒绝美援,不要买政府配 售的面粉。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 “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 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 概”。 2.代表作品:长诗《毁灭》、诗集《踪 迹》、散文集《背影》
荷 塘 月 色
分几段?写出段意。
1 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 2 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观荷缘起 3 行在小路时的感受。 4 月下荷塘。 5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6 荷塘四周的景物。 7 联想江南采莲的旧俗。 月下遐思 8 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静悄、幽寂、朦胧
第3小节: [提问]:这一段是讲作者去荷塘的感 受,请说说这种感受的具体内容。怎么理 解这种感受?
来 路 小路:曲折、幽僻、树多(对比) 感受:自由——(苦闷)
第4小节: 1.朗读第4节,并划出本节的比喻句。 2.作者依次写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比喻 3.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 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句与一般的比喻 有什么不同?里面蕴含了几种感官感觉?
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 觉上的感觉。这两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把 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 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 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 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 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
(正面)月光: 如流水—流动 泻—轻柔 月色 青雾:浮、轻纱的梦 (反面)(侧面)黑影、倩影
光和影 的和谐
第六节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这一节重点在写树,从方位、距离、高低几 个角度来写,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 树多而密,重重围住荷塘,与前面的“幽僻” 相照应,这是总写四周. B.接着写近处的树色、树姿、远处的树梢上的 远山、又回过头写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 和水里的蛙声,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再一 次展示出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 C.最后一句“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笔锋一转,流露出作者内心的喜悦。
作者是按什么线索来写的?
从行踪上看,作者从家里出来,经小径到荷塘, 最后又回到家里; 从情感上看,作者由颇不宁静——渴求宁静——片 刻宁静——走出宁静。形与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 种圆形结构,说明作者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苦闷忧愁。
本文的文眼句是 :
所谓文眼,就是文中最紧要的语言。文眼,就是 最能揭示主题思想、透露作者感情的传神语句。清 代刘熙载曰:“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 或在篇末。”此即文眼之说。所以读一篇文章,要 注意文眼的把握。朱自清先生善于设置文眼。
小结 本文写夜游的动机、夜游的联想。从出门到 回家,叙述线索清晰而有变化,结构自然严谨。 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 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 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 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
1. 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 2.观察角度是变化着的,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由 静而动。 3.用“袅娜”写荷花张开时柔媚的姿态;用“羞涩” 写荷花骨朵张开花瓣的情态。以拟人方式进行描绘。 4.通感。 把清香比作歌声,是使用了通感的方法。
“他笑了,笑得是那样的甜”,这里“笑得 甜”又是怎样的一种表现手法? 例1: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充满了幽情 的乐曲。(刘白羽《长江三日》)
树:重重、阴阴(沉郁) 远山:隐隐约约 四周 灯光:没精打采(月色迷离) (自远而近) 蝉鸣、蛙叫
第三部分 这一段写夜游荷塘引起的联想。 联想: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承上文宕 开一笔,转出新意。文章由此放开去,联想到古代诗 词对采莲的描绘,然后再收回到眼前,发出“只不见 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极自然地牵 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 种乡愁正是当时作者苦闷矛盾心情在作者当时苦闷矛 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 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这段文字,即景生情,忽远忽 近,善收巧放。
3.指出作品的感情基调: A.淡淡的喜悦;B.淡淡的哀愁; C.淡淡的喜悦夹杂着淡淡的哀愁;D.浓浓的哀愁。 4.写作背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自清在青年时代曾参加过“五四”运动,向往过俄国 十月革命,后来也投身过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 B.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蒋介石、 汪精卫的法西斯暴行激起中共党人和广大革命人民的 奋起反抗,同时引起一部分正直的知识分子的不满和 谴责。 C.朱自清是一位有正义感的作家。他不满于反动派的血 腥屠杀,有勇气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只能用积极的态 度表示不满和反抗。 D.《荷》正是通过“我”在荷塘月夜的独步、深刻地表 现了作者在时代的政治低下寂寞、苦闷、彷徨无路的 情绪和出污不染、洁身自好的情操。
田田 荷叶:亭亭
(多) (美) 形态美
零星点缀、白 (色) 荷花:如明珠、如星星(光) 袅娜、羞涩 (态)
荷香:缕缕—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象闪电(快) 荷波: 凝碧(色)
动态美
静态美 流水:脉脉(态)
这种修辞手法以前的课也出现过,试举些例子。
1、“……他滑滑的明亮着,象涂了‘明 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 (《绿》) 2、“……绿茸茸的草板,象一支充满幽 情的乐曲”。(《长江三峡》) 作者不仅描绘了叶子、花、荷香的静态美, 还描绘了它们动态的神韵。用了“颤动、 闪电、霎时、传过”等词,传神微妙地写 出了一刹那间,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动态。 这是作者用词的精妙之处。
1、写景。主要写什么景?(荷塘、月色)由 此看来,标题是什么短语?(偏正、并列)写 荷塘和月色的文字各集中在哪段? 2、是写景散文,也是抒情散文。 表现作者内心思绪变化的句子有: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我也像超出了平 常的自己,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 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渴求宁静)——但热闹是 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失去宁静)——忽然 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再求宁静)
教学目的 一、学习《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的 语言,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表达效果及通 感修辞手法的运用。 二、掌握《荷塘月色》刻划景物及情景 交融的写法,体会其严谨结构。 三、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 的社会内容。 四、通过朗诵欣赏《荷塘月色》的韵味。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原名自华, 号秋实。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 主战士。文学研究会早期成员。江苏东 海人,因祖父、父亲都定居扬州,又自 称扬州人。 幼年受士大夫家庭的传统教育,1916 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20年毕业后 在江、浙的中学任教,极受欢迎。1925 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31-1932年 在英国伦敦学语言学及英国文学,回国 后仍在清华大学任教授并兼中文系主任。
3在这里作者用了静态动写的描写,把画面写 活了。“月光如流水”“静静地泻”下来,这 具有一种恬静的力度美,而青雾则是薄薄地浮 起在荷塘里,朦朦胧胧地四处泛散开来,呈现 迷茫空朦的景象,一上一下交结在一起,便是 成了牛乳和轻纱。大家想象一下,牛乳和轻纱, 自上而下的月光,自下而上的轻纱,是不是很 美又很形象? 如流水—流动
例2:歌声,像煞黑天上的星星,越听越灿 烂,像若干只女神的手,一齐按着生命的键。 (臧克家《春鸟》) 例3: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秦观)
通感是一种把适用于甲类感官上的词语
巧妙地移植到乙类感官上去,使各种感官彼 此沟通的一种修辞格。由于感官发生了转移, 所以这种修辞格又叫移觉。
例1的句子是把草地比作乐曲,从视觉转到了听觉, 应该是写出了草地看上去带给人的那种幽静的感觉。 例2的句子是把歌声比作星星,由听觉转到了视觉, 是为了表现歌声带给人的一种见到光明的感受。 例3把内心无形的愁与外界有形的雨联系起来了, 显得愁绪繁多。
பைடு நூலகம்
文章中有一句话“这时侯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 声与水里的蛙声”似乎真的很热闹,而在刚才的分 析中却说,这是个“宁静”的环境,这两者是不是 互相矛盾? 这是用了反衬的手法,与王维的“鸟鸣山更幽” 有异曲同工之妙。文中用两个“漏”字,借月光、 灯光衬托四周的灰暗,以蝉蛙的热闹衬托内心的 烦恼。 总结:这部分着重写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有勾勒, 有细描,有渲染,有衬托,灵活多样,井井有条。 特别是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有神韵,流露作者淡 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与苦闷
从陆游的诗句里听到卖花声的,“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绵绵的春雨,由诗人的听觉中写 出;淡淡的春光,则在卖花声里透出。后来,又屡屡 在诗词中听到这似歌吟、如燕语的清奇叫卖声。“隔 帘听,几番风道卖花声。”“帘外轻荫人未起,卖花 声里梦江南。”“何处卖花声太早,晓妆催起画楼 人。”深巷长长,卖花声声。卖花女手挽竹篮,款款 走来,风致摇曳。一束束水灵灵粉嫩嫩的杏花就从那 挎篮里颤微微地探出头来,花瓣上还沾着雨带着露, 让人在恍惚间分不出哪是女子的脸,哪又是花儿,分 不出是花娇还是人娇?轻轻盈盈,婉转柔媚的叫卖声, 荡漾在幽长的小巷里,飘洒在湿润的青石板路上,香 随声至,风情殷殷,足可撩人情思。
第五节 朗读第五节,思考作者如何写荷塘的月色。 1.作者写月色时用了哪些动词? 泻、浮、洗。
2.假如把“泻”改成“照”,把“浮”改成 “升”,好不好,为什么?
当看到“照”字你不会想到流水,而“泻”字唤 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 的情态,化静为动,“照”字就显不出这种效果, 只有呆板的分。“浮”同样写出一种轻柔的动态, “升”则失之轻柔。
第一段 [提问]:作者为什么忽然想起荷塘,深夜离家去荷塘?
联系一下作者所处的社会就可知道,作者是对 黑暗现实的不满与苦闷。这正是作者通过文章 表达出来的。全文的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
第2节 分析小路的特点和表达手法不正确的一项( )
A.曲折、幽僻、树多是小路的特点。幽僻是基 本的特点。曲折和树多构成幽僻的重要条件。 B.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寂寞);没 有月光(阴森森)——淡淡月光(很好) 这一对比就给以往那种阴冷的氛围蒙上一层朦 朦胧胧的诗意。 C.形成了热闹的氛围,这也是笼罩全文的氛 围。
钱钟书先生在《通感》中说“花红得发 ‘热’,山绿得发‘冷’,光度和音量忽然有 了体积——‘瘦’,颜色和香气忽然都有了声 息——‘闹’;鸟声熏了‘香’,风声竟染了 ‘绿’;白云‘学’流水声,绿荫‘里’寂静 感;日色与风共‘香’,月色有籁可‘听’; 燕语和剪一样‘明利’,鸟语如‘丸’可以抛 落;五官的感觉简直是有无相通,彼此相生。”
读课文“月下荷塘”部分,完成问题 1.所写景物: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顺序:按观察角度,______、 ______、______。 3.文中写荷花开放的两种形态,分别 用______和______两词,以______ (修辞)方式进行描绘。 4.文中用通感手法的一句是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