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新理念》教师资格考试试卷及答案
教育理念试题及答案
![教育理念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41ca76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ca.png)
教育理念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教育理念的核心是什么?A. 知识传授B. 能力培养C. 价值观塑造D. 情感交流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现代教育理念的组成部分?A. 学生中心B. 教师主导C. 终身学习D. 创新思维答案:B3.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A. 获得高分B. 获得文凭C. 促进个人全面发展D. 培养专业技能答案:C二、填空题1. 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________,而不仅仅是成绩。
答案:全面发展2. 教育应该鼓励学生________,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答案:主动学习3. 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________,使他们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变化。
答案:终身学习能力三、简答题1. 请简述你认为的教育理念是什么?答案:教育理念是指对教育活动和教育过程的根本看法和价值取向。
它关注的是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强调教育应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
2. 在现代教育理念中,教师的角色是什么?答案:在现代教育理念中,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和促进者,而非传统的知识传授者。
教师应通过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论述题1. 请论述教育理念在教育实践中的重要性。
答案:教育理念在教育实践中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育理念指导教育目标的设定,确保教育活动能够符合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求;其次,教育理念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决定教育过程中传授什么知识和技能;再次,教育理念决定教育方法的运用,影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创新;最后,教育理念还影响教育评价的标准,促进教育评价体系的完善和公正。
因此,教育理念是教育实践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对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中小学教师三新一德教育新理念选择题判断题专辑完整版
![中小学教师三新一德教育新理念选择题判断题专辑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93a3df28e45c3b3566ec8b2b.png)
中小学教师三新一德教育新理念选择题判断题专辑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三新一德考试之教育新理念选择题、判断题复习资料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问题意识、问题能力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B.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问题意识、问题能力的基础C.有问题就一定有创造,没有问题就一定没有创造D.问题意识与生俱来,但问题意识的日渐淡化往往与不恰当的教育态度有关E.问题意识和创造能力之间没有必然关系2.以综合为导向进行教学的理论基础是()A.世界是综合的B.解决实际问题需要综合的知识和能力C.分析的方法已经过时D.专门化人才的培养已经过剩E.综合是教学的唯一实现途径3.从世界范围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教育研究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形成了一些新的研究重心,其中包括()A.教育政策研究B.教师教育研究C.课程研究D.教学的有效性研究E.教育史4.艺术研究分成哪四个层次()A.基本理念研究B.应用理论研究C.技术理论研究D.工艺研究E.野外写生研究5.经过研究形成的政策,虽然是主体决定的结果,但也体现了决策者的()A.年龄B.性别C.思想D.情感E.意志答案:1、AD2、AB 3、ABCD 4、ABCD 5、CDE6、关于问题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关系阐述正确的是( )A、问题意识、问题能力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
B、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问题意识、问题能力的基础。
C、有问题就一定有创造,没有问题就一定没有创造。
D、问题意识与身俱来,但问题意识的日渐淡化往往与不恰当的教育态度有关。
7、关于研究性教学的特点阐述正确的是:( )A、通过师生的互动研究,形成统一答案。
B、研究性教学的问题经常自发地产生于学生中间,是生活化的、社会化的。
C、需要教师确立课程意识。
教育新理念试题
![教育新理念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0afe42b2f60ddccdb38a002.png)
《教育新理念》试题一.单项选择:1.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教育改革的原点是()A.家庭教育B.教师培训C.课外活动D.课堂教学2.面对不断的批评和嘲笑,孩子们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的积极性逐渐降低,会导致哪种意识日渐淡化?()A.劳动意识B.创造意识C.问题意识D.奋进意识3.世界是纷繁复杂的,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可以看成是一个不断对世界进行深化了解的过程,所以我们的教学导向应该是()A.综合B.分析C.推理D.逻辑4.教师综合知识的水平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是()A.课堂教学的关键B.创新性教学的关键C.学科教育的关键D.综合性教学的关键5.研究的第一步是()A.觉察到问题,然后形成某种假设B.实验C.提出某种建议D.调查6.现代化人才素质的核心是()A.批判精神B.创新能力C.实践能力D.综合素质7.下面不属于中国传统知识教育特征的是()A.被动接受的B.知识的学习过程主要是记忆过程C.学生在知识教育中占有主动地位D.知识的学习带有社会强制性8.五步教学法的提出者是()A.孔子B.蔡元培C.杜威D.赫尔巴特9.我们主张以哪种精神进行文科教育()A.人文精神B.社会精神C.科学精神D.文明精神10.艺术与什么分离开就不是艺术了?()A.善良B.理性C.科学D.情感11.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哪年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A.1980年B.1985年C.1999年D.2006年12.强调以人为对象,以人自身的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是()A.素质教育B.应试教育C.古代教育D.现代教育13.提出“生活教育”的教育家是()A.卢梭B.杜威C.陶行知D.蔡元培14.“修道之为教”出自于()A.大学B.中庸C.论语D.尚书15.把科学知识分为五类,构建了以科学知识为核心的学校课程体系的西方教育家是()A.斯宾塞B.赫尔巴特C.卢梭D.杜威16.与形式主义教育论相对应的是()A.本质主义教育论B.实质主义教育论C.要素主义教育论D.社会主义教育论17.从世界范围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教育研究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并形成了一条新的研究重心的时间是()A.20世纪末期B.21世纪初C.20世纪70、80年代以后D.20世纪90年代以后18.哪一项法律以立法的形式明确将教师列为履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这为老师职业的专业化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校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一个文件,对教师专业化作出明确说明,这个文件是()A.《教师专业化》B.《明天的教师》C.《以21世纪的教师装备起来的国家》D.《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20.关注课程的第一步是()A.形成课程观念B.形成课程意识C.形成课程理论D.形成教育敏感答案:1、D2、C3、A4、D5、A6、B7、C8、C9、A 10、D11、C 12、A 13、C 14、B 15、A 16、B 17、C 18、A 19、D 20、B1、一个民族是否具有竞争能力、是否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是( )A.创新能力B.学习能力C.拼搏精神D.团结精神2、接受性教学与研究性教学的根本区别在于:( )A.是否需要综合运用知识。
【精品】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新课程理念选择题库100题附答案
![【精品】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新课程理念选择题库100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29ccefd4d8d15abe234e9f.png)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新课程理念选择题库100题附答案1、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在学生不注意参与学习时突然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的现象,教师采用这种手段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 A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兴趣D、知觉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孔子这句名言体现出的德育方法是( C )A、陶冶教育法B、说服教育法C、榜样示范教育法D、实践锻炼教育法3、古汉语形容“多”或“少”时常用“三”字表示,表示“少”的意义的成语是( C )A、三心二意B、三令五申C、三言两语D、三番五次4、新课程结构明确小学阶段的主要内容是( A )A、以综合课程为主B、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C、以分科课程为主D、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相结合5、新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性是( B )A、均衡性发展性互补性B、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C、针对性发展性综合性D、针对性整合性自主性6.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党的( D )A 十二大B十三大C十四大D十五大7.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C )A改革开放B“三个有利于”标准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和平与发展8.十六大报告指出,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C)A小康社会 B信息化社会 C学习型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9、基础教育课程的灵魂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 B )A、课程性质B、基本素养C、教学原则D、评价建议10、课程标准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基本依据,其核心部分是( B )A、课程内容B、课程目标C、课程结构D、课程理念11.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 ( C )A. 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③D. ②④①以学生发展为本②培养环境意识③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12。
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 ( CA.说出、表演、展示B.设计、制作、创作C.感受、参加、养成D.解释、完成、背诵13、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 D )等三个层面上展开。
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新课改理念》试题试卷及参考答案
![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新课改理念》试题试卷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0d41990242a8956bece484.png)
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新课改强化试题试卷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A.充分地传授知识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2.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A.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成绩B.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要求C.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D.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3.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A.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B.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C.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D.将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利益4.新课程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高中阶段()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为辅导5.教学评价为师生调整教与学的行为提供了客观依据,这体现了教学评价的()功能。
A.诊断B.调控C.激励D.教学6.教学评价的评价标准不带随意性,评价方法不带偶然性,评价态度不带主观性,这就是要求教学评价具有()A.科学性B.指导性C.整体性D.客观性7.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是不同阶段的评价,以下陈述正确的是()A.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是教育活动的全部过程,前者在过程中进行评价,而后者在教育过程结束后评价B.形成性评价是分析性的,具有和总结性评价相同的概括化程度C.形成性评价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是以评价对方优良程度的为目的D.总结性评价的直接目的是做出教育效果的判断,从而区分优劣,分出等级或鉴定结果8.课程评价按照教学评价分析方法不同可分为()A.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自身评价B.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C.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D.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9.为了解学生的总体表现和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或比较群体学习成绩的优劣,采用()最合适。
A.绝对评价B.相对评价C.定量评价D.定性评价10.下列有关教学评价的叙述中,阐述最恰当的一项是()A.形成性评价是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用于把握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B.教学评价具有诊断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教学功能C.定量评价是对评价作质的分析,对获取资料进行思维加工D.从课堂纪律状况分析控制水平属于与学生因素有关的指标11.教师资格证考试,属及格分为过关标准。
现代教育理念考试试题(含答案)
![现代教育理念考试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621d52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e6.png)
现代教育理念考试试题(含答案)以下是一些现代教育理念的考试试题及其答案。
1. 请简要解释什么是个性化教育?
答案: 个性化教育是根据每个学生的独特需求和能力,为其提
供量身定制的教育方案和研究支持的教育理念。
2. 现代教育中的研究者中心是什么意思?
答案: 研究者中心是指将学生置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并根据学
生的需求和兴趣设计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动力和积极参与。
3. 请列举一些现代教育中的合作研究策略。
答案: 合作研究策略包括小组讨论,项目合作,角色扮演,互
助研究等,以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协作,促进知识的构建和共享。
4. 思维导图是一种常用的研究工具,请简要介绍它的作用。
答案: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以图形的方式组织和建立知识结构,提供视觉化的研究支持,促进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5. 现代教育中的评估方法不仅关注知识掌握程度,还注重什么?
答案: 现代教育中的评估方法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和沟
通能力。
以上是现代教育理念的考试试题及其答案。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
所帮助!。
教育理念试题及答案解析
![教育理念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7f38d78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3c.png)
教育理念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
A. 传授知识B. 培养人才C. 发展经济D. 提高国民素质答案:B解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才,这是教育活动的核心目标。
传授知识、发展经济和提高国民素质都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但它们都是为了实现培养人才这一根本目的。
2. 现代教育理念强调的是()。
A. 教师中心B. 学生中心C. 教材中心D. 考试中心答案:B解析: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学生中心,即以学生的发展和需求为出发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教育公平是指()。
A. 教育资源的均等分配B. 教育机会的均等C. 教育结果的均等D. 教育过程的均等答案:B解析:教育公平主要是指教育机会的均等,即每个个体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不受性别、种族、社会经济地位等因素的影响。
4. 教育创新的核心是()。
A. 教育内容的创新B. 教育方法的创新C. 教育技术的创新D. 教育理念的创新答案:D解析:教育理念的创新是教育创新的核心,它涉及到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技术等多个方面,是推动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根本动力。
5. 终身教育的内涵是()。
A. 学校教育的延伸B. 非正规教育的补充C. 个人终身学习的过程D. 社会教育的扩展答案:C解析:终身教育的内涵是个人终身学习的过程,它强调学习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不仅限于学校教育,还包括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学习。
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是现代教育理念的特点?()A. 学生中心B. 教师主导C. 全面发展D. 创新能力培养答案:ACD解析:现代教育理念的特点包括学生中心、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
学生中心强调以学生的发展和需求为出发点;全面发展关注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成长;创新能力培养则是为了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2. 教育公平的实现需要哪些方面的努力?()A. 政策支持B. 资源配置C. 社会参与D. 家庭支持答案:ABCD解析:教育公平的实现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包括政策支持,确保教育政策的公平性;资源配置,合理分配教育资源,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差距;社会参与,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教育事业,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机会;家庭支持,家庭是教育的第一课堂,家长的支持和参与对教育公平至关重要。
2024版教师资格考试内部题库含答案及解析
![2024版教师资格考试内部题库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f5e5d3b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94.png)
2024版教师资格考试内部题库含答案及解析1.发挥教育合力必须注意三种教育形态的有机结合,这三种教育形态是( )。
①家庭教育②学校教育③社会教育④自我教育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2.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的教育学家是( )。
A.杜威B.布鲁姆C.奥苏贝尔D.布鲁纳3.中国最早的学校教育形态出现在( )。
A.殷商B.西周C.春秋战国D.夏朝4.有人说,只要教育到位,每个人都具备成为钢琴家、作家和政治家的可能,这种观点具有( )倾向。
A.遗传决定论B.同伴决定论C.教育万能论D.内外因交互作用论5.“人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后,才能成为一个人”,夸美纽斯的这句话旨在说明教育是( )。
A.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B.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C.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D.保存人类文明的活动答案及解析: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
教育合力是指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力量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沟通,统一教育方向,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会教育为依托的共同育人的力量,使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以提高教育活动实效。
所以三种教育形态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故本题选D。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布鲁姆的教育思想。
美国布鲁姆的《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
A选项杜威提出了新三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C选项奥苏贝尔提出了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D选项布鲁纳提出了认知发现说的学习理论。
故本题选B。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根据历史记载,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孟子》中说夏、商、周“设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所以中国最早的学校教育形态出现在夏朝。
教师职业理念(幼师资格证练习题)
![教师职业理念(幼师资格证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cc9907b0b9f3f90f76c61bfb.png)
教师职业理念练习题一、单选题1、当代我国教育的主导思想是(B)A.应试教育B.素质教育C.特殊教育D.终身教育2、下列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存在片面性的是(A)C.听说能力的培养D.交往能力的培养8、学前儿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以满足自身活动的需要为目的,不带有任何社会功利的活动是(C)A.生活活动B.学习活动C.游戏活动D.体育活动9、素质教育被确定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长远方针的时间为(A)A.1999年B.2001年C.1993年D.1986年10、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C)A.旧时劳动分工B.社会主义制度C.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D.机器大生产11、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以促进幼儿在(A)诸方面和谐发展为宗旨。
A.体、智、德、美B.德、智、体、美C.体、德、艺、美D.德、体、艺、美12、儿童的发展是通过(A)A.对物体的操作和与人的交往而发展的B.聆听教师讲授知识而发展的C.13、违(AA.C.14、(D)A.15A.16A.17A.C.18、A.19、“育人为本”的儿童观包括(D)①幼儿是发展中的人②幼儿是独特的人③幼儿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④幼儿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0、加强2~3岁幼儿的口语训练是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B)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21、“育人为本”的儿童观在保教时间中的应用“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是根据人身心发展的(D)提出来的。
A.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22、教师职业概述2012年单项选择:根据本区域环境污染的现状,张老师带领本组教师编写了有关环境保护的学生读本,体现的教师角色是(B)A.课堂教学的组织者B.课堂教学的建设者和研发者C.课堂教学的管理者D.课堂教学的指导者和促进者23、教师职业概述教师的根本任务是(B)A.为人师表B.教书育人C.设计课程D.科学探究24A.25、A.26、这两A.27A.28A.29A.30师(BA.不仅要提高道德认识,还要加强道德实践B.不仅要有从教的学识能力,还要做到以身作则C.不仅要有丰富的学识,还要注意能力的提升D.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要有人文情怀31、教师专业发展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师的职业角色的是(C)A.管理者角色B.研究者角色才C.监护人角色D.传道者角色二、解析题32、学前教育观的树立简述幼儿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和方法。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试卷及解答参考(2025年)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试卷及解答参考(2025年)](https://img.taocdn.com/s3/m/c556abd5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40.png)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1.下列哪位思想家不强调“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韩非子2.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学德育内容?A. 爱国主义教育B. 集体主义教育C. 知识教育D. 理想教育3.在教育理论中,现代教学观强调的教学观念主要是()。
A. 教书育人B. 心理训练C. 智育发展D. 知识传授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师职业道德特点的是()。
A. 高尚性B. 公正性C. 平等性D. 相对性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的聘任制度是( )。
A. 计划内编制B. 计划外编制C. 企业事业单位编制D. 其他单位编制6、以下哪个不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
A. 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B. 爱岗敬业,关爱学生C.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D. 以上都是7、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教育教学决策是()A、确定教学方法B、设计教学活动C、制定教学计划D、评估学生学习效果8、下列哪项不属于教师的专业发展()A、参加继续教育B、撰写教学反思C、参与科研项目D、进行教学观摩9、下列关于学生心理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A. 学生心理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B. 学生心理发展的进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C. 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划分是绝对的,不能跨越D. 学生心理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10、以下关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说法,正确的是:A. 教师扮演着权威的角色,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B. 教师的教学经验和知识是学习过程中的唯一依靠C.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提供个性化化的教学内容和策略D. 教师负责分配学习任务,学生必须严格按照要求完成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有下列哪些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A.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B.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C.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D.以上都是13、在现代教育背景下,()是学生认知发展和实现自我成长的基石。
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考试卷
![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考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fe3f1bbd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d8.png)
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考试卷(答案见尾页)一、选择题1.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育的核心目的是什么?A. 培养学生的智力发展B.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C. 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D. 以上都是2. 下列哪项不属于新课程改革的三大基本理念?A. 以学生为本B. 以教师为本C. 以知识为本D. 以发展为本3.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扮演的角色是?A. 知识的传递者B. 知识的接受者C. 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支持者D. 学生生活的管理者4. 下列关于启发式教学的说法,错误的是?A. 启发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B. 启发式教学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C. 启发式教学就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D. 启发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5. 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A. 实现教育现代化B. 提高国民素质C.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D. 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6.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因材施教的原则?A.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教学B.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教学C.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教学D. 根据学生的家庭背景进行教学7. 下列关于教学评价的说法,正确的是?A. 教学评价只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B. 教学评价应注重过程和能力的评价C. 教学评价主要由教师进行D.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甄别和选拔学生8. 在现代教育中,哪项技术常被用于个性化教学?A. 人工智能B. 大数据分析C. 传统教学手段D. 以上都是9.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哪种学习动机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A. 外部动机B. 内部动机C. 交往动机D. 成就动机10. 关于教育公平的说法,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教育公平意味着每个学生都能获得相同的教育资源B. 教育公平只关注城市学生的学习机会C.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D. 教育公平与提高教育质量是对立的11. 教育理念中的“以人为本”是指:A. 以教师为中心B. 以学生为中心C. 以教材为中心D. 以考试成绩为中心12. 新课程改革的三大基本理念不包括:A. 学生为本B. 教师为本C. 学科为本D. 素质为本13. 下列哪项不是现代教育理论所强调的学生观?A.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B. 学生是独特的人C. 学生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者D. 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14. 教学方法中,哪种方法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A. 讲授法B. 讨论法C. 案例教学法D. 实验法15. 下列关于课程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B. 课程标准由教育部统一制定C. 课程标准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部分D. 课程标准不包括课程评价建议16. 教育实践中“因材施教”原则要求教师:A.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教育B. 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教育C.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教育D. 根据教师的教学风格进行教育17. 下列哪项不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A.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B.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C. 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D.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18.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不包括:A. 知识的传授者B. 学习的引导者C. 课堂的管理者D. 学生的朋友19. 下列关于教学评价的说法,正确的是:A. 教学评价只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B. 教学评价应该多元化,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C. 教学评价应该由教师单方面进行D.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甄别学生的优劣20. 教育实践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 启发性原则B. 直观性原则C. 循序渐进原则D.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21. 教育理念中的“以人为本”是指()A. 以教师为中心B. 以学生为中心C. 以教材为中心D. 以考试成绩为中心22. 新课程改革的三大基本理念不包括()A. 面向全体学生B.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C.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D. 以教师为本23. 下列哪项不属于现代教育理论中提倡的教学方法?()A. 讲授法B. 讨论法C. 案例教学法D. 灌输法24.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A. 知识的传递者B. 学习的组织者和管理者C. 学生的朋友和伙伴D. 以上都是25. 下列关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说法错误的是()A.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B. 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和条件C. 直接代替学生完成学习任务D. 教授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26. 教育评价的主要目的是()A. 甄别学生的优劣B.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C. 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D. 选拔优秀人才27. 在现代教育中,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依赖于()A. 校本培训B. 师范教育C. 继续教育D. 以上都是28. 关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 课程内容应按照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进行排列B. 课程内容应按照学生的认知发展顺序进行排列C. 课程内容应按照社会的实际需要和科技进步进行排列D. 以上都是29. 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教学的关键在于()A. 教师的讲授技巧B. 学生的学习态度C.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D. 课堂纪律的管理30. 下列哪项不是当前教育改革倡导的学生评价方式?()A. 形成性评价B. 诊断性评价C. 总结性评价D. 甄别性评价二、问答题1. 什么是现代教育理念中的学生观?2. 什么是启发式教学法?它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什么?3. 如何评价个教师的教学效果?4. 什么是素质教育?它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是什么?5. 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6. 什么是情境教学法?它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怎样的?7. 如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8. 什么是合作学习?它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策略是什么?参考答案选择题:1. D2. B3. C4. C5. D6. ABC7. B8. AB9. B 10. C11. B 12. B 13. C 14. D 15. ABC 16. B 17. D 18. D 19. B 20. A21. B 22. D 23. D 24. D 25. C 26. C 27. D 28. D 29. C 30. D问答题:1. 什么是现代教育理念中的学生观?现代教育理念中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具有个体差异和独特的学习方式。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卷及答案指导(2025年)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卷及答案指导(2025年)](https://img.taocdn.com/s3/m/c3339ae9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1c.png)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A. 学生为中心B. 基于教材的教学C. 过程与方法并重D. 关注学生全面发展2、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该采取哪种方式来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成长?A. 制定严格的班规班纪B. 鼓励学生参与班级决策C. 定期对学生进行批评D. 经常向家长汇报学生表现3、以下哪个理论认为,学生的认知发展是由环境因素直接决定的?A.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B. 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C. 布鲁姆的目标认知理论D.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4、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A. 程序化教学B. 案例教学法C. 传递接受法D. 熟悉化教学5、我国现行学制中,初中教育属于()教育阶段。
A、义务教育B、中等教育C、高等教育D、成人教育6、教师专业知识中的“教师自身的知识”,包含了学科专业知识以及()。
A、教育学知识B、心理学知识C、班级管理知识D、通识性知识7、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通过对班主任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计划、周密安排,以争取时间和空间效益的实践方式是:A. 班级常规管理B. 班级民主管理C. 班级计划管理D. 班级情境管理8、关于职业道德与教师职业劳动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劳动的基本要求B. 教师职业劳动是维持社会道德秩序的重要力量C. 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素养的核心D. 教师职业道德的提高与教育教学成果无关9、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这种做法主要体现了班级管理中的哪一原则?A. 民主性原则B. 自主性原则C. 合作性原则D. 全面性原则 10、关于课堂教学评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评价应当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学业成绩B. 评价应该促进学生的学习,而不是仅仅作为惩罚的手段C.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区分和选拔学生D. 评价方法应该多样化,包括但不限于考试、作业、课堂表现等11、在学生品德发展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A. 生理因素B. 家庭环境C. 学校教育D. 社会因素12、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通过制定和贯彻规章制度,协调人际关系等,对班级进行有效管理的方式是()A. 民主型管理B. 放任型管理C. 专制型管理D. 指导-参与型管理13、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教师应该首先做到的是()。
教育新理念试题(简_答).doc
![教育新理念试题(简_答).doc](https://img.taocdn.com/s3/m/193d8efabb68a98270fefab7.png)
《教育新理念》试题•、简述题1、为什么说过程教学比结果教学更重要?答:知识是人们认识的结果,是已经获得的结果,也是已经过去的结果。
我们不仪希望学生掌握知识,更希望学生掌握分析知识、选择知识、更新知识的能力。
简单地说,智慧比知识更重要,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知识是启发智慧的手段,过程是结果的动态延伸。
教学中能够把结果变成过程,才能把知识变成智慧。
2、什么是课程意识,教师为何要确立课程意识?答:所谓课程意识,简单地说就是教什么的意识,而教学意识是怎么教的意识。
长期以来,我们只有教学意识,而没有课程意识,考虑的是怎样把规定的内容比较好地教给学生。
而没有课程意识要对教学进行深刻的变革,是不可能的。
因为对“教什么”的理解不同,对“怎样教”自然也就不同。
当今的优秀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忠实圆满地教授规定的内容,而要主动地、合理地、创造性地丰富和调整教学内容,将课程与教学联系起来。
3、简述柱威的五步教学法。
何为真实的问题?答:设计问题情境:产生一个其实的问题:占有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有条不紊地展开所想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检验或验证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有效.所谓真实的问题,就是学生自己产生的问题.而不是教材规定的问题。
4、德国的赫尔巳特认为,一个好的教育过程,应该分为四个教学步骤,请表述其四个教学步骤。
答:明了一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联想一使新知识要与旧知识联系起来:系统一作概括和结论;方法——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习题解答、书面作业等)。
5、简述科学与人文学科在性质上的区别。
答:人文学科与科学有着不同的性质,发挥着不同的功能。
科学在于揭示自然和社会运动的客观规律,文科则在于探求人生生活的意义;科学追求的是精确性和简约性,文科追求的则是生动性和丰富性;科学的标准是规范的和统一的,文科的标准是多变的和多样的;科学强调客观事实,文科捆调主观感受。
6、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素质教育的本质意义是什么?答:1999年6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素质教育”进一步被确足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长远方针,成为我国各级各类教育追求的共同理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教育新理念》教师资格考试试卷及答案.txt35温馨是大自然的一抹色彩,独具慧眼的匠师才能把它表现得尽善尽美;温馨是乐谱上的一个跳动音符,感情细腻的歌唱者才能把它表达得至真至纯《当代教育新理念》教师资格考试试卷及答案
亲爱的战友们,经过努力考出了教师资格证,去年终于考上了教师,作为过来人,给大家点建议:
多看书,看着写,背,然后做题,做题是为了看自己知识的疏漏,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实现自己的理想。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4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选出填入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30分。
1、1983年同志给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A.面向全体 B.面向社会 C.面向未来 D.面向生活
2、教育的个性化包括三层含义:人性化、个人化、()
A.学校的个性化 B.教师的个性化 C.教育的本土化 D.课程的校本化
3、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A.孟子 B.荀子 C.老子 D.孔子
4、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理论是()
A.智商理论 B.多元智能理论 C.发生认识论 D.情商理论
5、教育的最高宗旨是()
A.服务政治 B.发展经济 C.培养人 D.提高升学率
6、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
A.创新意识 B.创新态度 C.创新方法 D.创新能力
7、提高“教育即生活”理论的教育家是()
A.杜威 B.布鲁纳 C.布卢姆 D.加涅
8、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方法论是()
A.教与学合一 B.教与做合一 C.教学做合一 D.知情行合一
9、新课程回归生活最明显地体现在()
A.选修课程 B.校本课程 C.乡土课程 D.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10、现代活动教育理论形成的心理学基础是()
A.新行为主义 B.建构主义 C.发生认识论 D.信息加工论
11、主张“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的教育家是()
A.叶圣陶 B.陶行知 C.赞科夫 D.苏霍姆林斯基
12、1992年第一次以国家课程身份出现在课程计划中的课程是()
A.综合课程 B.选修课程 C.活动课程 D.研究性课程
13、现代发现法的倡导者是()
A.布鲁纳 B.奥苏贝尔 C.杜威 D.施瓦布
14、“教学要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的理论根据是()
A.主体教育理论 B.尊重的教育理论 C.最近发展区的理论 D.创新教育理论
15、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形成的教学模式有支架式、认知学徒式、随机访取式和()A.角色扮演式 B.课堂会议式 C.社会模拟式 D.抛锚式
二、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各小题对或错,并填上√或×。
每小题1分,共20分。
()1、新课程改革要求中小学生要打好“基础”,即要学好主要学科,如语文、数学。
()2、终身教育不只是一种指导思想,而且提供某种固定的教育模式。
()3、现代教育是教育机会均等的教育,但并不意味着必须让所有儿童接受同一种教育。
()4、以人为本也是终身教育理论的精神内容。
()5、培养学生学会创新并不是要求每个学生都成为发明家。
()6、教师起主导作用是无条件的。
()7、生命教育回归之时,也是教育真正走向振兴之日。
()8、创新教育就是组织学生多搞些小制作、小发明活动。
()9、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民主,但不能完全否定教师的权威作用。
()10、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不可能统一起来的。
()11、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着内在的契合点。
()12、今天大力提倡人文教育就是因为过去科学教育过头了,要让人文教育超过科学教育。
()13、“教育即生活”并不是要在教育与生活之间划上等号。
()14、今天我国的活动课程也就是过去杜威主张的那种活动课程。
()15、教师必须尊重学生,所以我们主张建立“无批评的学校”。
()16、先进的信息技术普及化将会导致教师职业的消亡。
()17、陶行知在美国留学多年,师从杜威并深受其影响,但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并不是杜威理论的翻版。
()18、尊重的教育要求尊重教师的个性。
()19、发生认识论是建构主义思想的最主要的理论来源。
()20、加德纳认为,在多元智能结构中,各种智能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创新教育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2、你从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思想受到了哪些启示?
3、进行活动教学必须抓好哪些基本点?
4、尊重的教育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5、如何正确认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的统一性?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
2、你认为应该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参考答案
一、选择
1、C
2、A
3、D
4、B
5、C
6、D
7、A
8、C
9、D 10、C 11、B
12、C 13、A 14、C 15、D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10、×11、√12、×13、√14、×15、×16、×17、√18、√19、√20、×
三、简答题
1、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人格。
2、(1)教育的原本目的是生活(2)生活是教育的源泉,也是教育的中心。
3、(1)坚持以“活动促发展”为基本教学指导思想(2)倡导以主动学习为基本习得方式(3)强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素质整体发展为取向。
4、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受教育者,尊重教育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自尊。
5、我们对一个人提出要求,在这种要求中就包含着我们对他的尊重;正是因为他完成了我们的要求,所以我们才尊重他。
四、论述题
1、(1)为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智能领域;(2)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3)提倡学生智能的多维度发展(4)将活动作为促进智能发展的主要方法。
2、(1)更新教育观念(2)贯彻新的教育原则(3)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4)探索创新教育的途径和方法(5)注重创新思维训练(6)解放学生(7)开设创新课程(8)发挥家庭的积极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