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历史时期黄河的变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历史时期黄河的变迁

黄河象一条金色的巨龙,横卧在祖国的北部大地上。它全长五千四百六十四公里,流域面积七十五万二千四百四十三平方公里。黄河流域是我国文明最早的发祥地,其中下游地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一、黄河的历史与现状

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脉黄河正源应为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的各姿各雅山的卡日曲。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

据地质演变历史的考证,黄河是一条相对年青的河流。在距今115万年前的晚早更新世,流域内还只有一些互不连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独立的内陆水系。到新生代第四纪中期,在陕甘宁盆地堆积了大量的黄土。以后地面又抬升,形成黄土高原。接着,又由于长期的流水侵蚀,各个盆地逐渐联通,最后切过我国地势上以地质构造不同为其骨架的三大阶梯,自西向东,由高及低,构成黄河水系的雏形。青藏高原的一部分成为黄河的上游,黄土高原成为它的中游,华北平原是它的下游。受自然环境的影响,黄河及其许多主要支流都成为世界上少有的多泥沙河流。

黄河从河源到河口,由于流经不同的自然地理单元,流域条件差异较大,加上输沙过程中的冲淤影响,所以含沙量和输沙量的变化也十分复杂。黄河中游含沙量和输沙量都迅速增加。从下游来看,黄河水沙的来源和组成,本体上可以分为四个区域。

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于原始人类生存。

早在6000多年前,流域内已开始出现农事活动。

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开始,迄今4000多年的历史时期中,历代王朝在黄河流域建都的时间延绵3000多年。

因此,探讨历史时期黄河的变迁及其由此而带来的沧海桑田的转变过程,无疑对我们研究黄河流域悠久的历史,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黄河下游河道的迁徙

黄河是一条变迁无常的河流,有史以来曾发生过多次大小规模不同的改道。在西起郑州、北至天津、南抵淮河口的黄淮海大平原上,它时而北流注入渤海,时而南流夺推进入黄海,来回滚动,到处留下了变迁的痕迹。前人有所谓黄河“善淤、善决、善徙”之说,是并不夸张的。

黄河的变迁,固然主要是指的下游河段的变动,但在上中游的部分地区,河道的摆动变化也经常发生。

武陟、荥阳以下,黄河正式进入华北平原,才有改变方向的大规模改道。改道不仅次数频仍,流路紊乱,波及地域也极为广阔。历史上出现的河道,有如一把摺扇的扇骨,多至数十根。武陟、荥阳是扇纽,扇骨的分布北至海河,南至淮河。黄河的改道对这一广大区域的地貌变迁造成极大的影响,清初学者胡渭从古

代黄河上千次改道的记载中,予以整理归纳,在《禹贡例略》里提出五大徙之说。后咸丰五年(1855年)铜瓦厢决口改道,加上一徙,统称“六大徙”。

1.西汉以前黄河下游河道

见于先秦文献而为人们所熟悉的古黄河下游河道有两条:“禹贡大河”,“山经大河”。另一条是见于《汉书·地理志》记载的黄河下游河道,俗称“汉志河”,亦为《水经·河水注》中的“大河故渎”。这条河道存在于战国至西汉末年,是历史时期有明确时间及具体流经的黄河下游河道。

黄河下游河道分支,可以分减主河道的洪水,减轻洪水的危害。但是汉代黄河的决溢仍较严重。最著名的是汉武帝元光三年(前132年),“河决于瓠子”,这是历史记载黄河夺淮入海的第一次,洪水历时二十余年,直至元封二年(前109年)始予堵塞。自汉平帝元始以后,即公元元年以后,黄河决败更加严重,黄河为患不已。

2.东汉至宋初后期黄河下游河道

王莽始建国三年(11年),发生第二次大徙。洪水在今鲁西、豫东一带泛滥了近六十年。

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遣王景、王吴率众10万治理决口,由此,黄河决溢灾害明显减少,出现了一个相对的安流时期。

东汉大河形成后800年间一直没有发生大的变动,其间很少有决溢发生,也无大的改流。其原因首先,王景治河后的河道距海里程比西汉大河短,河道也比较顺直,河水的流速和输沙能力大,对下游河道的稳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其次,东汉以后,一直到魏普南北朝时期,黄河下游仍有汴水、济水、濮水、漯水等许多分支,还有许多湖泽和旧的河道。汛期利用这些分支、湖泽、旧道,一方面能从大河分出部分洪水,削减洪峰,另一方面又可以分出部分泥沙,对防洪和减缓下游河道淤积是有利的。再次,东汉以后,黄河中游人口减少,大批耕地由农转牧,植被情况可能得到一定改善,水土流失有了一定程度的减轻。这样,也就相应地延缓了下游河道的淤积速度,使河道有可能维持较长的时间。

隋以后,由于下游河口段淤高,排泄不畅,曾出现多次决口。唐的河患比魏晋南北朝多,290年间,有河决、河溢的年份有21年,平均13年一次。五代的河患比唐朝更为频繁,55年中有决溢的18年,平均3年1次,呈现出决溢的次数愈益增多、灾害的程度日趋严重的现象。

3.北宋庆历以后黄河下游河道

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黄河便在澶州商胡埽大决,河水改道北流,经大名府(今河北大名)、恩州(今河北清河西北)、冀州(今河北冀县)、深州(今河北深县南),瀛州(今河北河间)、永静军(今河北东光)等府,州、军境,至乾宁军(今青县),经界河(今海河)至今天津入海。宋人称这条河道叫“北流”或“北派”。

十二年后,嘉祐五年(1060年),北流大河大名府魏县第六埽(今南乐西)向东决出一支分流,东北流经一段西汉大河故道,由今山东堂邑、夏津等地,下循笃马河(今马颊河)在冀、鲁之间入海。名为二股河,宋人称它为“东流”或“东派”。

北流与东流形成以后,时人称为“二股河”,形成北宋时代黄河下游两股分流的自然现象。时而单股北流;时而又二股并行。此后至北宋灭亡的80年间,北流单行49年,东流单行16年,二股并流15年。

4.金章宗明昌五年至明弘治初年黄河下游河道

南宋时代,由于泥沙的淤积,黄河无论是北流或者东流,都难以维继,决口泛滥,“水势趋南”,已成定局。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东京(今河南省开封市)留守“杜充决黄河自泗入淮,以阻金兵”(《宋史。高宗纪》)。决口在河南省滑县的李固渡,决口后由延津、长垣、东明注入梁山泊,经泗水入淮河。此后黄河由泗入淮为常。加上金人占领黄河流域后,“又利河南行”,使黄河长期趋南由淮人海,其决口泛滥主要集中在今豫北及鲁西南地区。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年)河决河南省阳武光禄村,黄河河道南移。至此“北流绝,全河皆入淮”,不再进入河北平原。

元代黄河流经哪些地方,史书没有具体记载。据《元史·地理志·杞县》、《元史·张柔传》和王喜《治河图略》等资料分析,自宋端平元年(1234年)蒙古军在开封以北寸金淀决河以灌宋军以后,黄河可能由封丘南,开封东至陈留、杞县分为三股:一股经鹿邑、毫州等地会涡水入淮;一股经归德、徐州,合泅水南下入淮,一股由杞县,太康,经陈州会颍水至颍州南入于淮。至元年间,黄河的决口泛滥大有威胁大运河运道的安全。至正十一年(1351年),在右丞相脱脱的主持下,贾鲁进行大规模地治河,自仪封的黄陵冈引河至归德的哈只口,把黄河干道挽向归德,由徐州入泗水然后汇入淮河的河道。但这样黄河失去宣泄的路径,仅仅隔了14年,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便河决东平,复进入大清河了。

5.明弘治中期至清咸丰年间的黄河下游河道

明代前期,黄河决溢之频繁,河道之紊乱,不下于金、元两代。总起来看,明代前期的黄河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河患多发生在河南境内,尤其集中于开封上下,决溢次数极为频繁。第二、河道乱,变迁多,忽南忽北,极不稳定。第三、在治河策略上,重北轻南,以保漕为主。

明代后期,黄河下游大部分时间仍然流经河南、山东、在清河与淮水会合,东注黄海。这一时期主要特点是:

第一、明后期河患移至山东和南直隶境内,尤其集中在曹县、单县、沛县、徐州等地,河南境内的决口已较少出现。第二、潘季驯治河以后,河道基本归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