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ppt
《黄河》PPT-完美版
![《黄河》PPT-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a73aa8457cd184254b35357c.png)
《黄河》PPT-完美版 《黄河》PPT-完美版
《黄河》PPT-完美版 《黄河》PPT-完美版
《黄河》PPT-完美版
5.黄河的凌汛:
⑴凌汛形成的两个条件: ①较低纬度流向较高
纬度河段. ②冬季结冰的河流. ⑵黄河凌汛分布河段:
上游兰州到内蒙古磴口附近; 下游郑州花园口到入海口两个 河段。
⑶黄河凌汛发生的时间:
甘
青海
宁 夏
甘 肃
四川
山
渤海
西 山东 陕
西 河南
《黄河》PPT-完美版
《黄河》PPT-完美版
黄河流经的地形区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华
北
黄土高原
平
原
《黄河》PPT-完美版
《黄河》PPT-完美版
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
约古宗列曲
《黄河》PPT-完美版
河口
出海口 孟津
《黄河》PPT-完美版 《黄河》PPT-完美版
《黄河》PPT-完美版
《黄河》PPT-完美版
黄河下游“地上河”形成的流程图
地势
} → → 土质疏松
暴雨 植被破坏
水土低平 流失 流速
泥沙淤积河床
减慢
地 上 河
《黄河》PPT-完美版
《黄河》PPT-完美版
断流的原因
• 天然来水量少 • 工农业生产和人口生活用水量大 • 黄河径流从土质疏松的地方下渗 • 近几年,由于大气增温,地面蒸发强烈,
《黄河》PPT-完美版
上游景观
《黄河》PPT-完美版
《黄河》PPT-完美版 《黄河》PPT-完美版
《黄河》PPT-完美版 《黄河》PPT-完美版
《黄河》PPT-完美版 《黄河》PPT-完美版
黄河ppt课件
![黄河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eb24700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88.png)
黄河流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河号子
是黄河流域船工们为了统一劳动 节奏、协调劳动动作、激发劳动 热情而产生的一种民间歌唱形式
。
剪纸艺术
黄河流域的剪纸艺术源远流长, 以其独特的构图和细腻的刀法而 著名,常用于装饰和礼品赠送。
糖人制作
糖人是黄河流域民间传统的手工 艺品,以糖为原料,通过加热、 塑形等工艺制作出各种形象,深
02
流域面积
黄河的长度与流经地区
01
黄河长度
02
流经地区
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长河。
黄河自西向东流经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跨越中国西部、 中部和东部。
黄河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
历史地位
黄河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黄河流域孕育了中国古代的农业 文明和城市文明。
合理利用滩区资源,加强滩区生态环境保 护,提高滩区的防洪能力。
优化水库调度,合理调节水资源,减轻下 游防洪压力。
黄河的生态补水
水资源保护
加强水资源保护,确保黄河流域 的水质安全。
生态补水
通过水利工程向黄河下游补水,改 善河流水质,恢复湿地生态系统。
水生态修复
采取生物和工程措施,修复受损的 河流生态系统,提高水体的自净能 力。
04
黄河的文化遗产
黄河流域的历史遗迹
龙山文化遗址
秦始皇陵
位于黄河流域中游,是距今约4000年 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以黑陶和白 陶为主要特征。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中国第一位皇 帝秦始皇的陵墓,规模宏大,出土了 大量陶俑和兵器等珍贵文物。
殷墟遗址
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是商朝晚期的都 城遗址,出土了大量青铜器和甲骨文 ,是研究商代历史的重要资料。
保卫黄河ppt课件
![保卫黄河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ab85f6a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af.png)
该工程旨在保护黄河三角洲的湿地生态系统,通过退耕还湿、生态补水等措施,恢复湿地的生态功能 ,提高了湿地的生物多样性。
成功经验总结与推广
科学规划与设计
在黄河治理过程中,科学规划和设计起 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科学的方法 ,可以准确地评估河流的水文、地质和 生态状况,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治理 方案。
推广生态农业和绿色发展
鼓励农民采用生态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促进绿色发 展。
泥沙淤积治理与防范
1 2
加强河道疏浚
定期对河道进行疏浚,清除淤泥,保持河道的通 畅和行洪能力。
推广水土保持技术
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减少水土流失,防止泥沙淤 积。
3
建立泥沙淤积预警系统
通过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和预警泥沙淤积问题 ,采取应对措施。
详细描述
黄河流域的工业废水排放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入河道,严重污染了水体。同 时,农业化肥和农药残留通过雨水冲刷进入河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生活污 水的排放也加剧了黄河的水污染问题。
生态环境恶化
总结词
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严重导致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 系统功能退化。
详细描述
由于水资源的短缺和水污染,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湿地减少、植 被退化、土地沙化等问题日益严重,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生态系统功能退化。
未来发展方向与目标
完善防洪体系
进一步提高防洪减灾能力 ,保障黄河流域的安全。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水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满足 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生态保护与修复
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 ,提高黄河流域的生态环 境质量。
社会参与与公众意识
中国地理课件《黄河》 (共88张PPT)
![中国地理课件《黄河》 (共8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01136c1f90f76c661371af3.png)
内蒙古河口镇以上为上游。黄 河上游青海省境内,流经青藏高原, 水量不大,水流平缓,河水清澈;思 考:松潘沼泽的形成原因?
自青海龙羊峡、经甘肃刘家峡至宁 夏青铜峡的峡谷段,水能资源丰富;
在宁夏、内蒙古境内,黄河流经平 缓的地形区,水流平缓,气候干旱, 加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大量引水灌 溉,水量有所减少
探究: 黄河下游断流产生
哪些危害?
A.对沿岸生态环境危害大: 1.河道干涸,河床抬升易发洪涝; 2.沙化严重; 3.三角洲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入侵,盐碱 化加快,地下水质变差;
4.下游河水自净能力减弱,水质变差。 B.对沿岸人类活动影响:工农业损失大,粮
食减产。
第一关——选择题
1、我国古籍中有“河水一石,其泥六斗”的句子,它最有可 能描述的河流是( ) A、长江B、黄河C、黑龙江D、珠江
[大家谈]黄河的忧患
荒漠化、凌汛 水土流失严重 地上河、断流、凌汛
2、探究黄河各段忧患的成因
忧 [患探究1篇]草地退化、荒漠化的原因
自然原因: 气候干旱,降水少 人为原因: 过牧、过垦、过樵、过度开采地下水
凌汛
探究2]黃河凌汛的形成
什么是凌汛
定 义: 河流因冰坝阻塞水流的现象 。
发生条件:流向:由低纬流向高纬气候:冬季 结冰河道:上游宽,下游窄
的冲刷特别严重植被破坏严重。
(4)黄河下游是世界闻名的“地上河”,它形成的原因是
___黄__河_下__游__流_经__华__北_平__原__,_落__差__小_,__水__流_缓__慢__,_泥__沙__大_量__淤__积_在__河______ __ 床中,年复一年,成为地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黄河下游是地上河 (5)黄河下游为什么流没域有 面积很小? 因为黄河下游是地上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黄黄土河高下原游上开有展支水流土吗保?持、__综__合__治;理为工什作 么? _上__、_中__游__两_岸__无__节_制__地__用_水_。
人教版(人教版八上)地理课件-黄河(共16张PPT)
![人教版(人教版八上)地理课件-黄河(共1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9e81e82524de518964b7d97.png)
44
3500
7.3
江
黄河年径流量近480亿立方米,不及我 国第三长河珠江年径流量的1/7。所以 不能称为第二大河
黄河的上、中、下游示意图
黄河各河段特征 上游
水 能
曲 折 ,
大 部 流
资 多经
源 峡青
丰 富
谷 , 水 流 急 ,
藏 高 原 , 河 道 迂
回
中游
概
况
篇
最大黄 大量河 的入中 河河游 流,流
•
2.在 快 乐 中 我 们要 感谢生 命, 在 痛苦中 我们也 要感谢 生命。 愿你生 命中有 够多的 云翳, 来造成 一个美 丽的黄 昏。 请 孩子记 住:生 命的意 义不在 于长短 ,生命 因充实 丰富多 姿而精 彩!
•
3 . 每 个 人的 童年, 都是一 片宽阔 的原野 ,在这 上面, 你可以 栽植世 界上所 有的花 草,可 以放飞 所有的 希望, 可以撒 播一生 的幸福 ,可以 荡漾一 生的笑 意。
•
6.在做阅读理解题时,首先要对阅读 材料进 行充分 感知, 要心平 气和, 带着求 知明道 的阅读 心理去 阅读。
•
7.要想使学生在议论文阅读方面取得 成绩, 就必须 培养学 生的阅 读理解 能力、 准确答 题的能 力。只 要学生 持之以 恒,严 格要求 自己, 使自己 养成好 的习惯 ,就一 定能取 得好成 绩。
•
8.放弃春日的百花争艳,才有了腊梅 洁白傲 骨的情 怀;放 弃溪间 的恬淡 幽雅, 才有了 瀑布一 泻千里 的壮观 。生命 在于追 求,在 追求中 彰显自 我的价 值,而 生命还 有它精 彩的另 一面: 勇于放 弃,去 实现更 远大的 理想, 去创造 更加绚 烂的辉 煌!
中国的河流——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PPT_黄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PPT_黄河](https://img.taocdn.com/s3/m/fb02c2a86c175f0e7dd1374d.png)
•
2.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实际,去 真切地 感悟这 种人间 真情, 并让学 生体会 爱的伟 大,从 而也能 奉献爱 心。
•
3.该组散文诗短小精巧,富含诗意哲 理,把 纷繁的 事物经 过高度 浓缩, 使之呈 现出简 洁美, 给人以 启迪, 令人从 中品味 出诗意 。
•
4.诗人柯蓝没有用长者身份灌输自己 的想法 ,而是 以孩子 的口吻 ,从孩 子的视 角去观 察生活 ,认识 生活, 想象生 活,感 怀生活 ,拉近 了沟通 的距离 ,增强 了亲切 感。
成经 为黄 世土 界高 上原 含, 沙泥 量沙
下游地上河
地上河示意图
凌汛
洪水泛滥
地上河
断流
污染
黄河的现代 “流行病”
• 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 治理黄河
•
1.本文为我们讲述了一位老人收养弃 婴的感 人故事 。本课 的教学 旨在引 导学生 关注自 己的生 活实际 ,去真 切地感 悟这种 人间真 情,并 让学生 体会爱 的伟大 ,从而 也能奉 献爱心 。
•
5.全篇笔锋自然流畅,语言亲切活泼 ,抒情 色彩极 为浓重 ,容易 打动读 者感染 读者, 读后能 给人以 启迪与 思考。
•
6.童 年 生 活 , 是无 忧无虑 ,天真 烂漫的 时光, 对它的 描摹更 能激起 学生的 共鸣, 相似年 纪发生 的事情 也会更 具说服 力,更 能使学 生体会 作者丰 富的情 感,能 引导学 生健康 的成长 。
中国的河流——
黄河的干流水系图
黄河流经地形区
青藏高原
华北平原
泾渭分明
比喻界限清楚和是 非分明
概
况
篇
黄河为什么不能称为第二大河
我 国
河 长度 流域面积 流量(亿 名 (千米) (万平方千 立方米)
《黄河》PPT课件
![《黄河》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567b533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b6.png)
A. 宜宾、湖口
B. 河口、桃花峪
C. 宜昌、湖口
D. 湖口、桃花峪
(B)
黄河
-.
姓名 年龄 长度 年径流量
黄河 115万岁 5464千米 660多亿立方米
黄河与我国主要河流比较
河流名称 黑龙江
长度 (千米)
3420
黄河
5464
淮河
1000
长江 珠江
6300 2197
年径流量 (亿立方米)
3408
660
453 9500 3360
1.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_____________,注入_____。 2. 黄河干流依次流经哪几个地形区? 3. 黄河的上、中、下游是如何划分的?
“异物”是什么?这是什么病?初春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 么?
黄河的“凌汛之痛”
②
③
④
①
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 水土流失
“地上河”问题突出 凌汛
草地退化, 荒漠化严重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水土流失
造林 种草
水土流失
打坝淤地
水土流失
修筑梯田
水土流失
修建大型水利枢纽
“地上河”
加固黄河大堤
凌汛
黄河的发源和注入
渤 海
黄河干流流经的地形区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黄河上、中、下游分界点
上游
中游 下游
黄河的贡献 塑造平原
旅游观光
农业灌溉
水力发电
文明起源
……
症状一 症状三
症状二 症状四
黄河的“头发”和“皮肤”分别 是什么?这是什么“病”? 黄河出现以上“症地上河”示意
大堤
高水位 低水位
黄河ppt课件
![黄河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8923935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76.png)
黄河ppt课件•黄河概述•黄河的水文特征•黄河的生态环境目录•黄河的治理与开发•黄河的文化传承与旅游开发•黄河的未来展望与挑战01黄河概述黄河的起源与流域黄河的起源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九个省区,最终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
黄河的流域黄河流域面积广阔,包括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和山东等省区,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和工业区。
黄河的特点黄河以泥沙含量高、水患频繁而著称,同时也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水能资源。
黄河的文化与历史黄河的历史黄河文化黄河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历代王朝争夺的焦点之一,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
黄河的传说与故事黄河的现状与问题黄河的现状01黄河的问题02黄河的治理与保护0302黄河的水文特征水质状况黄河水质整体较差,支流污染普遍严重。
干流水质略好于支流,上游水质优于中下游。
黄河水量黄河多年平均天然年径流量为580亿立方米,仅占全国河川径流总量的2%,居我国七大江河的第4位。
水量变化黄河水量年内变化大,汛期水量占全年水量的60%左右,非汛期水量仅占40%。
黄河的水量与水质黄河的泥沙与河床演变泥沙含量河床演变河道整治黄河的水资源与利用水资源总量水资源利用水资源短缺水资源保护03黄河的生态环境1 2 3植被类型土壤特性植被与土壤的关系黄河的植被与土壤鱼类资源鸟类资源其他生物资源030201黄河的生物多样性生态修复与治理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等生态工程,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加强水资源管理和水污染治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水环境质量。
水土流失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生态环境恶化。
水污染随着工农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黄河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加强渔业资源管理,合理开发利用鱼类资源。
黄河的生态问题与保护04黄河的治理与开发黄河的治理历史与现状黄河治理历史黄河治理现状黄河的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水利工程建设水利工程运行黄河的综合治理与开发规划综合治理黄河综合治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为重点,加强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构建黄河流域生态安全屏障。
黄河ppt课件10页
![黄河ppt课件10页](https://img.taocdn.com/s3/m/417d07c2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e5.png)
这些污染物对黄河的水质造成严 重影响,威胁到流域内居民的健 康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黄河的治理现状
为了保护和恢复黄河的生态环境,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治 理措施,包括加强污染源控制、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推广生 态农业等。
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黄河的治理仍面临诸多挑战,需 要进一步加强和深化。
04
CATALOGUE
THANKS
感谢观看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也 是中国北方的重要水源,对中国的 经济、文化和生态发展具有重要意 义。
02
CATALOGUE
黄河的历史
黄河的文化意义
01
02
03
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黄河是中国文明的摇篮, 孕育了华夏文明,是中华 民族的象征。
丰富的文化遗产
黄河沿岸保留了大量的文 化遗产,如龙山文化、殷 墟文化等,见证了中华民 族的发展历程。
黄河的治理历史
古代治理
古代黄河经常泛滥成灾,为了保障人 民生命财产安全,历朝历代采取了多 种治理措施,如堤防修建、河道整治 等。
近代治理
现代治理
现代黄河治理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 发展,采取了多种措施,如湿地保护 、水资源调度等,努力实现人水和谐 。
近代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治黄理 念的转变,黄河治理进入了一个新的 阶段,如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等。
黄河的保护措施
法律法规保障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 规,为黄河的保护提供
法律保障。
生态补偿机制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通 过经济手段激励沿岸地 区保护黄河生态环境。
科技创新驱动
加强科技创新,推广先 进的治河技术和理念, 提高黄河治理和保护的
科技含量。
社会参与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黄河 保护,加强宣传教育,
中国的河流——黄河(PPT)
![中国的河流——黄河(PPT)](https://img.taocdn.com/s3/m/9efe7712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14.png)
_ 巴颜_喀_拉山,在_山_东 省注入 渤_ 海(5)塑造
的H宁_夏_平原和K河_套_平原被誉为“塞上江南”。
1、发源地、长度、注 入的海洋
黄河 2、流经的省市(区) 概况 3、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4、上中下游的划分、 主要的支流
黄河的灾害及治理
1、黄河中游经(黄土高原 ) 地形区,下游流经
( 华北平原 )地形区。 2、黄河在下游形成了举世 闻名的(“地上河 ”)。 3、黄河在治理过程中既要
如果让你去治理黄河,你认为应防该( 洪采)又取要那治些( 沙措)。施?
防洪:修黄河大堤;修分洪、蓄洪工程; 治沙:造林种草;打坝淤地、修筑梯田;把土地“分割”到户。 防洪治沙并举的重要手段是:修建水库。
流经黄土高原,植被破 坏严重,泥沙含量大
孟津——出海口 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
综合治理黄河的措施
1)上中游的水土保持 2)下游修筑堤坝,修 建分洪工程 3)修建水利枢纽工程
上游 荒漠化严重 凌汛
中游 水土流失严重
下游 形成“地上河”,引起洪涝、 断流
1.发源地、流经的省区和主要地形区、
长度、流域面积、注入的海洋
从地图上看,黄河下游支流很 少,流域面积狭小,这是什么 原因造成的?
答案:黄河下游为“地上河”,河 床高出地面。地面流水不能汇入河 道,所以支流少,流域面积狭小。
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和影响
河段 上游
中游 下游
分段范围
利用和环境问题
源头——河口
多峡谷、河道窄,利 于建发电站;进行灌 溉,宁夏平原
河口——孟津
河口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黄河》ppt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黄河》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fdad08783d049649b6658c8.png)
读黄河流域图: 找出黄河上著名的水利枢纽:龙羊峡、刘家峡、 三门峡。找出水能开发最密集的河段。
梯级开发:指一条河流的某些河段因水利枢纽或水电站非 常密集,自上而下像阶梯一样排布。它说明了一条河流的 水能被开发的程度。
返回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前 景 与 展 望(1)
• 修建水利枢纽,控制水量和沙量:1957 开始兴建了三门峡水利枢纽,运用此工 程可控制黄河下游水量的89%和沙量的 98%,使治沙和防洪并举,还可发电、 灌溉等,取得综合经济效益;另一座重 要防洪工程——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正 在建设中。二者联合使用,可使黄河下 游河床20年不淤,并使黄河的防洪能力 由现在抵御60年一遇的大洪水提高到千 年一遇。
前 景 与 展 望(2)
• 治理黄河新设想:挖沙降河,悬河入 地——每年在黄河口挖取泥沙,降低 河口段河床,这样中下游河道的积沙 就会被水冲移而下,使整个中下游河 床逐年降低。只要每年挖沙不止,30 年后黄河中下游河道积存的大约60亿 立方米的泥沙就会被冲走,世界著名 的“悬河”就可能变成地下河。
黄河流域图
黄河流域地形图
内蒙古高原
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黄河概况
1、源头:巴颜咯拉山 2、流向、注入海: 自西向东流向渤海 3、主要支流: 汾河、渭河 4、干流经过省、区、市: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
河南、山东
2024版《黄河》初中地理教学PPT课件
![2024版《黄河》初中地理教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4be2247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db.png)
植被类型多样
黄河流域内分布着森林、草原、荒漠 等多种植被类型。
植被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植被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对 黄河流域的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和生 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植被覆盖度较低
受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影响,黄河流 域内植被覆盖度较低,生态环境较为 脆弱。
土壤类型及其适宜性评价
土壤类型多样
引入现代科技手段
如遥感监测、大数据分析等,提高治理效率和精准度。
生态保护与修复策略部署
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
加强上游水源地保护,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封山育林等措施。
河道生态修复
通过植被恢复、湿地保护等手段,提高河道自净能力和生物多样性。
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
1 2
水资源高效利用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利用 效率。
有重要意义
黄河的生态环境保护 对于维护全球生态平
衡具有积极作用
02
黄河水系结构与水文特征
黄河水系组成及各级支流情况
01 黄河干流
黄河干流全长5464千米,流经青海、四川、甘肃、 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和山东九省区。
02 主要支流
黄河主要支流包括渭河、泾河、洛河、苏海、利 津河、阳泉河、太行河、桑干河、永济河等,这 些支流对黄河的水量和泥沙都有重要影响。
成“地上河”现象。
水质状况
由于沿途工业和城市污水的排放, 黄河水质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 但近年来随着环保措施的加强,
水质有所改善。
黄河水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情况
01 水资源总量
黄河水资源总量相对有限,但在中国北方地区仍 具有重要的供水作用。
02 水资源利用
黄河水资源主要用于农业灌溉、工业用水和生活 用水等方面。其中,农业灌溉是黄河水资源的主 要利用方式。
黄河ppt课件
![黄河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9a71cc5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97.png)
黄河流域的人文景观
历史遗迹
黄河流域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如河南的殷墟、 陕西的秦始皇陵等。
传统村落
黄河流域有许多保存完好的传统村落,如山西的 平遥古城、河南的登封嵩山村等。
民俗文化
黄河流域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如陕北的安塞腰 鼓、河南的豫剧等。
黄河的四季景色变换
春季生机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 ,黄河流域的春天生机
实施湿地保护、植被恢复、水生生物保护等措施,促进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和可 持续发展。
农业灌溉
农业现代化
黄河流域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为农业 灌溉提供了保障,是重要的农业产区 。
黄河流域的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 ,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 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02
黄河的历史文化
黄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
位。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 一,孕育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对 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黄河在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 文化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是中国历史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
分。
黄河流域的文化遗产
黄河的流经地区
01
02
03
上游
流经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 ,河谷深切,水流湍急。
中游
流经黄土高原,接纳支流 较多,形成广阔的黄土高 原湿地。
下游
河口三角洲地区,地势平 坦,河流分叉多。
黄河的入海口与流域面积
入海口
黄河的入海口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 区,注入渤海。
流域面积
黄河的流域面积约为74.4万平方公里 ,占全国总面积的0.74%。
以水土保持、防洪减灾、水资源管理为主要手段,实施综合 治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次大垦荒是清代,清代曾推行奖励垦荒制度,垦荒范畴自陕北、 晋北而北移至内蒙古南部,黄土高原北部和鄂尔多斯高原数以百万 亩计的草原被开垦为农田,使大面积的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
黄河的污染和洪涝
黄河是西北、华北地区的生命之泉。黄河中上游 水污染的现状日益加剧。尽管黄河流域各地都采 取了一些治污措施,但目前黄河仍面临着工业污 染治理举步艰难,生活污水和农业退水污染加重 的状况,污染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2.黄河改道的问题
河道稳定是实现长治久安的前提,也是实施治黄策略的先决条 件。伴随着洪水泛滥下游发生改道的可能性,是谋求长治久安首 先必须考虑的问题。比较乐观和一致的看法是现行河道还可以维 持几十年时间,如果考虑到中游水库的拦淤调控运用,尤其是进 行科学的调水调沙实践,现行河道稳定百年似乎是可能的。人民 治黄半个多世纪以来社会进步、政治稳定,生产力水平有了较大 的发展。特别是战胜1958年和1982年实测大洪水的成功实践和 目前较完备的工程体系,以及可依赖的国家相当长时期的稳定发 展,使人们有理由相信下游河道可以维持百年稳定的观点是成立 的。考虑到黄河下游河道“悬河”善徙、上宽下窄以及比降和输 沙能力不平衡等河道变迁自然因素,短时期内不可能发生根本性 的变化,加之滩区人类活动等因素,现行河道维持百年稳定无疑 将是一个十分艰巨的工程。
1938年,抗战前期,蒋介石在花园口掘开黄河大堤,放水淹死了一批日本鬼子,但也淹 死了更多的中国百姓,造成荒野千里的黄泛区。
1960年,三门峡水库建成投入使用。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水利学家黄万里坚 决反对建造,被打成右派。进入21世纪,当年的设计者承认三门峡水库设计有误,应该 炸掉。 新中国成立后,黄河出现严重地断流问题。黄河自然断流始于1972年,主要发生在下游 的山东河段。在1972~1996年的25年间,有19年出现河干断流,平均4年3次断流。 1987年后几乎连年出现断流,其断流时间不断提前,断流范围不断扩大,断流频次、历 时不断增加。1995年,地处河口段的利津水文站,断流历时长达122天,断流河长上延 至河南开封市以下的陈桥村附近,长度达683km,占黄河下游(花园口以下)河道长度 的80%以上。1996年,地处济南市郊的泺口水文站于2月14日就开始断流;利津水文站 该年先后断流7次,历时达136天,是有史以来黄河断流时间最早、历时最长的年份。
形成原因 通常的河道是河道底要低于其流经的地面的。而黄河在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时由于 流速快,而所经地段植被情况差,导致大量的泥沙被带走,而到了下游,流速变 缓,于是大量的泥沙就沉积了下去,几千年常此积累,堆积在河床上,致使河床 升高,地上河就此形成了。
黄土高原出现的问题:
水土流失 主要由暴流沟谷冲刷疏松黄土所致。黄土颗粒细小,质地 疏松,具有直立性(制造窑洞所利用的性质)并含有碳酸 钙季8貌0,又,%左遇多更右水暴助滥自第实,容雨长导1食伐秦一边、造7易了致→滥汉次”、生成溶沟后毁垦以是开8态奇解壑果林、来秦垦环峰、扩—开9黄汉。境三、崩展—荒土时这恶个陡塌,恶→高期次化月壁。加性水原的大→降、地速循土经大“制水溶面水环流历规屯约量洞坡土失了模垦社之、度流加三“”会和陷较失重次屯使经被也环垦北→水防桥稀与境高的贫量军等疏近恶潮森困的有微,代化。林加组地夏地;遭剧织到→大大单垦规纯荒模追)和破求“坏多移。产民粮 壳剧上理上,述的升相自耕有应然作第境榆关地因制2荒人二遭林、,谷素度地口次到地人使坡外、→持是空区口得又,开环续明前)持和沟不与矿境增王浩续晋床断人等恶长朝劫增北不地类社化。推。长大断扩活会,行据→力下展动因灾的考人推切,,素害大证均行和于特有频规,耕“侧是别密繁模明地屯蚀沟是切→“初减田,间植关农屯在少”沟地被系作垦黄,制谷日的。物”土燃,溯益破黄产,高料竟源破坏土量使原需强侵碎、高下黄北求行蚀。不原降土部增规加除合是,高陕加定再原北→每扩北(破位延大部坏边安荒的植防、地生被战绥开态,士德垦环开毁、→垦 我国水土林流开失荒最任为务严。重从的这地里区我。们不难看出,明代推行“屯田”制对环境破
为什么会出现地上河?
悬河 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河,又称“地上河”。流域来源于沙量很大的河流,在河
谷开阔,比降平缓的中、下游,泥沙大量堆积,河床不断抬高,水位相应上升。 为了防止水害,两岸大堤随之不断加高,年长日久,河床高出两岸地面,成为 “悬河”。从桃花峪到入海口,流程768千米。每年大约有4亿吨泥沙淤积在黄河 下游河道内,河床逐年升高.黄河下游是世界上著名的“悬河”,河床滩面高出背 河地面一般3~5米。
黄河大事件
1642年,李自成率领起义军第三次围攻开封,黄河突然决堤,起义军与百姓淹死无数, 水又倒灌进开封城,开封城内百姓也淹死大半。历史学家分析,很可能是明朝军队偷偷 掘的堤作的孽。 清朝康熙年间,关于治理黄河问题展开激烈的争论。康熙皇帝在靳辅、于成龙等官吏间 犹疑、辨析,寻找能治理好黄河的水利专家。最终黄河大治,保证了近二百年的安全。
黄河自古到现在出现的问题:
1.黄河防洪的问题 :一是输沙入海、冲蚀河道和稳定河槽;二是下游补源,满足环境和生态 用水需求。从历史上来看,黄河下游每一个大的河道演变周期,都是一个 河道逐渐淤高、河口抬高延伸的过程,也是纵向比降趋缓而横向比降增大 的过程。正是这一过程孕育了非常洪水发生河道变迁、中常洪水三年二决 泛滥的结果。现行河道维持100多年后,长时期安澜的1996年8月中常洪水 情况下出现的下游异常高水位和行洪过程,提醒人们应当对中常洪水进行 重新认识。
3.黄河泥沙问题
黄河为害的根本症结是泥沙问题。异常的泥沙含量和淤积、冲蚀,不仅给 防洪带来极大的困难,大大加重了洪水灾害后果,长期的河道淤积又构成了下 游改道的可能性。同时也给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许多问题。目前黄河泥 沙的处理主要的还是依靠河水携沙入海,这显然是以浪费大量可贵的水资源为 代价的。已付诸实施的工程和技术措施,包括水库拦沙、放淤改土、淤筑堤背 和挖沙疏浚等,只能是延缓泥沙的河道淤积。泥沙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或控 制,长治久安也就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