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岳麓版)课时对点练习: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

合集下载

历史岳麓版必修3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作业1

历史岳麓版必修3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作业1

一、选择题1.“湖畔派”是出现在18-19世纪英国的一个诗歌流派||,他们的诗作一般远离社会斗争||,讴歌宗法式的农村生活或自然风景;常通过缅怀中古时代的“纯朴”来否定丑恶的城市文明||。

从其创作的内容理解||,下列作品和其不属于同一风格的是() A.《西风颂》B.《唐璜》C.《战争与和平》D.《巴黎圣母院》解析:选C||。

根据所学知识和对“湖畔派”的诗作内容分析||,该派别应该属于浪漫主义文学的流派||。

A、B、D都属于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只有C选项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

2.英国诗人雪莱在脍炙人口的诗篇《西风颂》中||,豪迈地预言:“西风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恩格斯赞美他是“天才的预言家”||。

对这句名言的正确理解是()A.它反映了一种自然现象||,冬天来后||,春天不久也将到来B.与“失败是成功之母”意思相近||,在经历失败的冬天后||,成功的春天也到来了C.相信丑恶的现实总会转瞬即逝||,真、善、美会永存D.在经历了资本主义社会后||,社会主义社会一定会到来解析:选C||。

作为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雪莱设想自己是新世界的传播者、歌颂者、号召者||,他以美丽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描绘了这个新世界的绚丽画面||,因此恩格斯称他为“天才的预言家”||。

3.某作家声称:“我所创造的形象||,有许多都是从人类心灵活动||,或是它们表现在外面的行为中吸取来的||。

”他要使“读者们细致的头脑里||,记住一些高尚美丽的理想”||。

下列作品中||,与此艺术风格相一致的是()A.《伏尔加河上的纤夫》B.《格尔尼卡》C.《恰尔德·哈罗德游记》D.《老人与海》解析:选C||。

本题考查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与材料中“从人类心灵活动……吸取来的”相对应||。

浪漫主义文学追求自由平等||,弘扬真、善、美||,对应材料“记住一些高尚美丽的理想”||,故选C;A是现实主义作品||,排除||,B、D是现代主义作品||,排除||。

高中历史 4.17 诗歌、小说与戏剧课后作业 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 4.17 诗歌、小说与戏剧课后作业 岳麓版必修3

第四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一、选择题1.18~19世纪的欧洲、美国,出现了一大批浪漫主义诗人、作家、艺术家,他们把人类改造自然的成果看成一无是处,推崇虚幻的“田园生活”。

这表明“他们”()A.对自然风光的喜爱B.对科技发展的期盼C.对古典主义的推崇D.对工业文明的担忧解析:文学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

18~19世纪是西方工业革命时期。

工业文明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并没有使生活变得更美好,这种社会现实引发了知识分子的思考,因而出现了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思潮。

答案:D2.他们孤傲、狂热、浪漫,却充满了反抗精神;他们内心充满了孤独与苦闷,却又蔑视群小。

这就是英国诗人拜伦笔下的“拜伦式英雄”。

这些“拜伦式英雄”反映了( )A.光荣革命时代的理性之光B.启蒙运动时代的浪漫之声C.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D.蒸汽时代社会的黑暗现实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他们孤傲、狂热、浪漫,却充满了反抗精神;他们内心充满了孤独与苦闷,却又蔑视群小”可以判断,题干材料主要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故C项正确;欧洲的浪漫主义思潮,是在人们对启蒙运动“理性王国”的失望,对资产阶级革命中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的幻灭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不满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A、B两项与启蒙思想有关,D项与现实主义文学有关,故A、B、D三项都排除。

答案:C3.某作家声称“我所创造的形象,有许多都是从人类心灵活动,或是它们表现在外面的行为中吸取来的”;他要使“读者们细致的头脑里,记住一些高尚美丽的理想”。

下列作品中,与此艺术风格相一致的是( )A.《人间喜剧》B.《等待戈多》C.《西风颂》D.《战争与和平》解析:浪漫主义文学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与材料中“从人类心灵活动……吸取来的”相对应。

浪漫主义文学追求自由平等,弘扬真善美,对应材料“记住一些高尚美丽的理想”,故选C项。

答案:C4.19世纪中叶开始,许多作家“以研究者姿态出现,试图以科学家那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分析和推理的方法研究社会,解剖其中的奥秘”。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

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一位英国诗人在诗作中写道:“在一颗沙粒中看到一个世界;在一朵野花中看到一个天国;在你的手掌中把握无限;在一个小时中把握永恒。

”这首诗的创作风格是( )A.浪漫主义B.印象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解析:“在一颗沙粒中看到一个世界;在一朵野花中看到一个天国;在你的手掌中把握无限;在一个小时中把握永恒。

”是英国诗人布莱克的诗句,表现了丰富的想象力,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风格。

答案:A2.19世纪中叶法国某小说家曾对一位朋友说:“你描绘人类如你所眼见,我按照我希望的人类来描绘。

”该小说家应该属于( )A.古典主义B.现代主义C.批判现实主义D.浪漫主义解析:题干所指的小说家主张“按照我希望的人类来描绘”,这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反对崇尚理性、强调抒发个人情感等特点。

答案:D3.“经常跟过去的或现在的现实完全断绝了关系,喜欢从宏伟、邈远和恐怖的事物领受灵感”,从而“鼓励一个新的狂纵不法的自我”。

这种创作风格的盛行,实际上反映了人们( )A.对理性王国的一种大胆追求B.对启蒙时代和工业主义的反思C.在现代文明中的困惑和迷失D.对批判现实主义文风的厌弃解析:材料所示的创作风格应是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是对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理性王国的失望,是对启蒙时代和工业主义的反思,故B项正确。

答案:B4.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所有重大事变。

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巴黎圣母院》是其著作之一,与这部著作相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B.利用了强烈的对比C.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心灵的赞美D.反映了大革命前夕封建王朝的黑暗解析:本题考查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浪漫主义文学出现于法国大革命后。

答案:D5.鲁迅在回忆20世纪初年的情形时说:“有人说G.Byron(拜伦)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我觉得这话很有几分真。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

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编者选题表题号知识点易中浪漫主义文学1、2 3现实主义文学 5 4现代主义文学6、7一、选择题1.(2018·某某某某期末)“他们认为感情比理性更可靠,主X自由创造和效法自然。

他们一般过着波希米亚式(流浪、自由)的生活,留着长发,不修边幅,把人性的充分发展和发挥作为生活的最高目标。

”这一流派是( )A.新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解析:B 强调感性,抛弃甚至反对理性,突出思想自由,这些都是浪漫主义的特点,B项正确。

新古典主义强调理性,A项错误;现实主义刻画典型现实,C项错误;现代主义虽然也强调反理性,但是,他们并不主X“效法自然”,D项错误。

2.有学者在谈到浪漫主义文学流派时,说道:“他们热爱情绪或印象,情节或故事,耳闻目睹或具体经历过的事情,浪漫主义促使人们对于陌生而又久远的社会,以及陌生而又久远的历史时代产生新的兴趣。

”这反映了浪漫主义文学作品( )A.善于寻觅灵魂深处的记忆B.追求人文主义的自由思想C.注重描写社会底层的心声D.主X恢复启蒙时代的理性解析:A 依据材料中对于陌生而又久远的社会(历史时代)产生新的兴趣可知,善于寻觅灵魂深处的记忆符合浪漫主义文学的创作风格,A项正确;追求人文主义的自由思想是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作品的特点,B项错误;注重描写社会底层的心声符合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风格,C项错误;主X恢复启蒙时代的理性是新古典主义文学的特点,D项错误。

3.(2019·某某某某期末)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兴起并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

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与这一建筑风格相类似的文学流派是( )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解析:B 材料的关键信息是“外形自由”“强烈的色彩”,说明设计理念追求人的精神自由和强烈的个人主义,这与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类似,B项正确。

最新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3

最新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3

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一、选择题1.“湖畔派”是出现在18-19世纪英国的一个诗歌流派,他们的诗作一般远离社会斗争,讴歌宗法式的农村生活或自然风景;常通过缅怀中古时代的“纯朴”来否定丑恶的城市文明。

从其创作的内容理解,下列作品和其不属于同一风格的是( )A.《西风颂》B.《唐璜》C.《战争与和平》D.《巴黎圣母院》解析:选C。

根据所学知识和对“湖畔派”的诗作内容分析,该派别应该属于浪漫主义文学的流派。

A、B、D都属于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只有C选项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

2.英国诗人雪莱在脍炙人口的诗篇《西风颂》中,豪迈地预言:“西风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恩格斯赞美他是“天才的预言家”。

对这句名言的正确理解是( ) A.它反映了一种自然现象,冬天来后,春天不久也将到来B.与“失败是成功之母”意思相近,在经历失败的冬天后,成功的春天也到来了C.相信丑恶的现实总会转瞬即逝,真、善、美会永存D.在经历了资本主义社会后,社会主义社会一定会到来解析:选C。

作为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雪莱设想自己是新世界的传播者、歌颂者、号召者,他以美丽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描绘了这个新世界的绚丽画面,因此恩格斯称他为“天才的预言家”。

3.某作家声称:“我所创造的形象,有许多都是从人类心灵活动,或是它们表现在外面的行为中吸取来的。

”他要使“读者们细致的头脑里,记住一些高尚美丽的理想”。

下列作品中,与此艺术风格相一致的是( )A.《伏尔加河上的纤夫》B.《格尔尼卡》C.《恰尔德·哈罗德游记》D.《老人与海》解析:选C。

本题考查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与材料中“从人类心灵活动……吸取来的”相对应。

浪漫主义文学追求自由平等,弘扬真、善、美,对应材料“记住一些高尚美丽的理想”,故选C;A是现实主义作品,排除,B、D是现代主义作品,排除。

4. 雨果在赞扬某位文学家时说:“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一部既是观察又是想象的书,这里有大量的真实、亲切、家常、琐碎、粗鄙。

高中历史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学案+课时训练 岳麓版历史必修3

高中历史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学案+课时训练 岳麓版历史必修3

高中历史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学案+课时训练岳麓版历史必修3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考点解读】考点: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

课标要求: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课标解读: 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空前繁荣,出现了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革命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等各种文学流派,深刻反映了社会历史现实。

要了解这几个文学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文学艺术特点及其影响,认识文学作品的风格反映了时代的特征,理解文学创作总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特定时期的文化是特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

【知识梳理】一.浪漫主义文学----诗歌1.背景(1)18世纪后半叶到19世纪中叶,革命或改革相继成功后的欧洲各国并没出现启蒙学者所描绘的美好景象。

(2)社会现实使人们普遍感到失望,反映到文学艺术界就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兴起。

2.成就(1)拜伦:创作了大量具有和精神的诗篇,塑造出追求、、的人物,人称“”,其代表作是《》和被誉为“”的百科全书《唐潢》。

(2)雪莱:将人类的未来寄托于,诗中充满和,体现一种真正的精神,代表作是《》。

3.艺术特点:(1)揭露丑恶的现实,憧憬美好的未来,体现的追寻。

(2)想象力丰富,通过___________揭示人物内心情感世界,对__________寄予深切同情,极富感召力。

二.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小说1.背景:(1)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_________成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最高准绳。

(2)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日趋尖锐,促使人们对社会现实进行审视与批判。

2.成就:(1)巴尔扎克:代表作是《》,展示了整个法国的社会生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被誉为“”。

(2)托尔斯泰:代表作是《》,展现了在年代中俄国社会广阔的生活画面,深刻揭示了的光辉与阴暗面。

被罗曼·罗兰赞誉为“我们时代最伟大的,是近代的《》”。

最新高中历史 第4单元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习题 岳麓版必修3

最新高中历史 第4单元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习题 岳麓版必修3

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一、杰出的浪漫主义文学家1.形成时间:18世纪后半叶至|①__________世纪中叶 .2.时代背景 .(1)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相继成功后的欧洲各国并没有出现②________所描绘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美好景象 .(2)资本对工人的奴役 ,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统治 ,以及私欲横流的社会现象 ,使人们普遍感到失望 .3.代表人物 .(1)拜伦 .A.作品风格:具有③________思想和反叛精神 ,剧烈抨击封建专制与④________社会的丑恶现象 ,塑造出一批人称 "拜伦式英雄〞的人物 .B.代表作:叙事长诗?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和?⑤________? - -被誉为 "挖苦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 .(2)雪莱 .A.作品风格:诗中充满梦想和憧憬 ,表达出一种真正的⑥________精神 .B.代表作:?⑦________? .4.作品特色:浪漫主义作家想象力丰富 ,注意通过⑧________揭示人物内心情感世|界 .5.文学地位:他们的作品对下层劳动群众寄予深切同情 ,尽管用人道主义道德感化去改变世|界的愿望流于空幻 ,但却极富感召力 ,给人以巨大的鼓舞 .答案: ①19②启蒙学者③民主④资本主义⑤唐璜⑥乐观主义⑦西风颂⑧心理描写♨温馨提示比拟拜伦和雪莱拜伦和雪莱都是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 ,经历相似 ,都积极参加欧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但两人作品有各自独特的风格 ,拜伦作品流露出忧郁的情绪 ,而雪莱的作品流露出高昂激愤、充满乐观精神的革命热情 .【应用提升】1.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 "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 ,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 .其创作风格是(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古典主义 D.理性主义解析:浪漫主义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盛行 ,从题干中的 "敏感〞、 "纤弱的心灵世|界〞、 "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反映的是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 ,因此A项正确;从时间信息和艺术特征上看 ,B、C、D三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A二、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杰作1.兴起背景 .(1)随着资本主义制度普遍确立 ,冷酷无情的金钱交易成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最|高准绳 .(2)资本主义社会日趋锋利的矛盾 ,促使人们对社会现实进行冷静、深刻的审视与批判 .2.代表作品 .(1)巴尔扎克的?①________?:展示了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社会生活 ,尤其在揭露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的罪恶方面入木三分 ,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②________〞 .(2)列夫·托尔斯泰的?③__________?:描写了俄国人民对抗法国侵略的战争场景 ,赞扬了人民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 ,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光芒和阴暗面 .3.作品特点:注重细节描写 ,通过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④________ ,剖析社会问题的本质 .4.文学地位:揭露被金钱扭曲的丑恶灵魂格外犀利 ,抨击罪恶的社会现实更具震撼力 ,提供了认识社会人生的镜子 ,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答案: ①人间喜剧②百科全书③战争与和平④典型人物♨温馨提示现实主义文学特点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相当明显 ,它对于社会人生的思考和批判是冷静而深刻的 ,但批判之后对于如何改造社会 ,如何寻找出路的思考又是不够的 .【应用提升】2.19世纪30年代以后 ,欧美文学的主流着力于表现社会生活、关注社会问题、揭示社会矛盾、批判社会罪恶 .属于这一文学主流的名著是( )A.?大卫·科波菲尔? B.?老人与海?C.?巴黎圣母院? D.?等待戈多?解析:解题关键是知道不同文学形式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19世纪30年代以后应该是现实主义文学 ,A项是英国狄更斯作品 ,为现实主义文学 ,B项为现代主义文学 ,C项属于浪漫主义文学 ,D项为贝克特作品 ,是现代主义文学 ,故A项正确 .答案:A三、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代表作 - -?母亲?1.背景 .19世纪中叶以后 ,①____________运动风起云涌 ,建立没有阶级|压迫和剥削的美好社会的要求转化为各国工人阶级|和广阔劳动群众的直接行动 .2.俄国作家②________ .3.内容:生动地描写了工人阶级|的生活和③________ ,刻画了俄国工人阶级|不畏强暴、坚持革命斗争的大无畏精神 .4.地位:这部作品被公认为是④________________的奠基之作 .答案:①国际共产主义②高尔基③斗争④革命现实主义文学四、现代荒唐派戏剧 - -?等待戈多?1.现代主义流派的兴起 .(1)原因:世|界大战和①__________等社会危机的冲击 ,人们从理想主义的幻梦中惊醒 ,深深陷入疑心、②________和苦闷之中 .(2)特点:反传统、反理性;强调个人③________ ,用夸张怪诞的手法警醒世人 ,淋漓尽致地渲染苦闷、迷惘、虚无情绪和变态心理等精神创伤 .2.现代主义文学代表作 - -荒唐派戏剧之?等待戈多? .(1) 法国作家④________创作 .(2)地位:荒唐派的经典之作 ,世|界戏剧史上一座不可忘却的里程碑 .1969年贝克特因这部剧作而荣获⑤________文学奖 .答案:①经济大萧条②迷惘③主观感受④贝克特⑤诺贝尔3.现代主义流派的影响 .(1)给文学艺术领域带来强烈冲击与震撼 ,丰富了创作理念和手段 .(2)与现实主义流派互相渗透 ,形成欧美文艺异彩纷呈的多元开展局面 .【应用提升】3.20世纪五六十年代 ,欧美盛行一种与传统风格迥异的戏剧流派 - -荒唐派 .以下关于这一流派的表述 ,不正确的选项是( )A.它以表现人生世|界的荒唐为创作本意B.它没有性格鲜明的人物和戏剧冲突C.它反映了人们对启蒙学者 "理性|王国〞的失望D.它反映了人们失望、迷惘、痛苦的精神危机解析:荒唐派戏剧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 .二战刚刚过去 ,人们开始痛苦的反思 ,对传统价值观念和现存的秩序持否认的态度 .荒唐派戏剧以非理性的结构、非逻辑的语言、直喻的舞台形象和扭曲了个性的人物 ,使人们从中窥视到了人生的痛苦与荒唐 .C项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艺术兴起的背景 .答案:C一、选择题1.(2021·惠州二调) "他们厌恶资本主义物质文明 ,反感庸俗丑恶的现实 ,对工业化充满恐惧和憎恶 ,而雄伟瑰丽的大自然和远方奇异的情景 ,那么成为他们寄托自由理想之所在 .他们标举卢梭的‘回归自然 ,的主张 ,把自然看作一种神秘力量或某种精神境界的象征 .〞 "他们〞代表以下哪个文艺流派( )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解析:材料说明这个文艺流派对资本主义罪恶的批判 ,注重抒发个人情感 ,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 ,瑰丽的想象等特点 ,故B项正确 .答案:B2.(2021·江苏单科) "它站起来反对18世纪的古典主义、启蒙思想、理性思想以及这些领域内的秩序〞 ,强调 "对自然之爱、上帝精神存在和感情力量之间的联系〞 .最|符合上述创作倾向的作品是( )A.?巴黎圣母院? B.?人间喜剧?C.?母亲? D.?老人与海?解析: "它站起来反对18世纪的古典主义、启蒙思想、理性思想以及这些领域内的秩序〞可以得出与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相同 , "对自然之爱、上帝精神存在和感情力量之间的联系〞表达了浪漫主义个人感情的抒发 ,注意人类感情世|界的挖掘的特点 ,?巴黎圣母院?属于浪漫主义文学 .答案:A3.他们孤傲、狂热、浪漫 ,却充满了对抗精神;他们内心充满了孤独与苦闷 ,却又蔑视群小 .这就是英国诗人拜伦笔下的 "拜伦式英雄〞 .这些 "拜伦式英雄〞反映了( ) A.荣耀革命时代的理性之光B.启蒙运动时代的浪漫之声C.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D.蒸汽时代社会的黑暗现实解析:根据所学以及材料信息 "他们孤傲、狂热、浪漫 ,却充满了对抗精神;他们内心充满了孤独与苦闷 ,却又蔑视群小〞表达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故C项正确 .答案:C4.(2021·广州一模)作为一种文艺思潮 ,它 "既是对启蒙运动强调理性的一种反思和修正 ,也是对文艺复兴以来崇尚古代的一种反叛〞 .这种文艺思潮是( )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解析:古典主义主要盛行于17世纪 ,强调对完美的追求 ,与题意不符 ,故A项错误;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 ,由于资本主义制度弊端暴露 ,人们开始反思启蒙思想家所设想的 "理性|王国〞 ,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于是浪漫主义兴起 ,故B项正确;现实主义开始于19世纪30年代 ,强调对理想的排斥 ,而不只是反思和修正 ,故C项错误;现代主义兴起于20世纪初 ,强调表达的抽象和夸张怪诞 ,与题意不符 ,故D项错误 .答案:B5.他们塑造的正面人物多数是脱离人民的个人主义 "英雄〞、忏悔的贵族、 "改好了的〞资产者、好心肠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社会上的 "多余的人〞 ,以及温和驯良的 "小人物〞等 .表达这一特征的文学流派是(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C.批判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解析: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 ,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 ,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题干人物塑造表达的特点是偏重于表现主观理想 ,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 ,故B项正确 .答案:B6.欧洲某个时期盛行的文学作品 ,其创作的焦点是那些生活在普罗社会下的群众 ,关心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等因素对人民所造成的种种压迫和影响 ,而不再是个人内心情感的自我世|界 .此类文学作品属于(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解析:由材料 "其创作的焦点是那些生活在普罗社会下的群众 ,关心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等因素对人民所造成的种种压迫和影响 ,而不再是个人内心情感的自我世|界〞得出此种文学形式为现实主义 ,故B项正确 ,A、C、D三项错误 .答案:B7.(2021·广东六校联考)以下作品中 ,表达 "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 ,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 ,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等手段超越现实来塑造形象 ,形式较少拘束且自由奔放〞 .这类文化活动的主题应当是( )A.浪漫主义的文艺 B.印象派的文化风格C.现实主义的文艺 D.后现代主义的艺术解析:题目材料信息 "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 ,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 "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 ,符合浪漫主义文艺的艺术特点 ,浪漫主义注重表现主观感情和理想 ,通过瑰丽想象和夸张手法来塑造形象 .答案:A8.卢卡契在评论19世纪某一作家时认为: "(他的)伟大之处在于 ,尽管他有那些(政|治)与意识形态上的偏见 ,他依然用未受污染的眼睛观察所产生的矛盾 ,并忠实地描述它们 .〞据此判断 ,这一评论所指的作家是( )A.拜伦 B.巴尔扎克C.薄伽丘 D.莎士比亚解析:从材料 "他依然用未受污染的眼睛观察所产生的矛盾 ,并忠实地描述它们〞说明该作家敢于直面现实、深刻揭露社会黑暗和丑恶现象并对之深入剖析和强烈批判 ,由此判断应该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故B项正确 .答案:B9.某大学举办了一次学术报告会 ,以下是一系列报告的标题:司汤达的文学创作、?人间喜剧?作品赏析、高尔基和他的?母亲?、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之魅力等 .据此推断 ,这次学术报告会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学 B.现实主义文艺的魅力C.启蒙运动的学术精品 D.融合交流的东西方文化解析:司汤达是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人物 ,?人间喜剧?是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作品 ,?母亲?和?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也是现实主义作品 ,故B项正确 .答案:B10. "他一方面是天才的艺术家 ,不仅创作了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的插图 ,而且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另一方面 ,是一个发狂地信仰基督的地主 .〞材料中列宁评价的 "他〞是( )A.雨果 B.巴尔扎克C.托尔斯泰 D.高尔基答案: C11.19世纪中叶开始 ,许多作家 "以研究者姿态出现 ,试图以科学家那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分析和推理的方法研究社会 ,(解|剖)其中的奥秘 .〞这些作家的创作风格应属于(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解析:从时间上来看 ,古典主义兴盛于17世纪 ,浪漫主义是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初 ,而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都在19世纪中叶以后 ,故可先排除A、B两项;从艺术风格来看 , "以研究者姿态出现 ,试图以科学家那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分析和推理的方法研究社会 ,(解|剖)其中的奥秘〞 .其特征是客观与写实 ,故排除D项 ,C项正确 .答案:C12.(2021·邯郸摸底)这种文化思潮酝酿于19世纪欧洲自由资本主义开展的历史过程中 ,在西方社会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后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普遍流行 .它是对西方近代理性主义文化价值体系的反驳 ,也是对整个资本主义现代文明的不满与对抗 ,其中凝结着现代人对自身的价值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以下作品可以表达这种文化思潮的是( ) A.?唐璜? B.?等待戈多?C.?人间喜剧? D.?母亲?解析:把握时间信息以及材料中的 "反驳〞 "不满与对抗〞 "深刻思考〞等即可判断为现代主义 ,选B项 .答案:B13.荒唐派文学 ,是西方20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重要的流派之一 ,主要是指戏剧创作 .荒唐派戏剧的主要特点不包括( )A.摒弃结构、语言、情节上的逻辑性、连贯性B.用理智的手法去反映荒唐的生活C.用轻松的喜剧形式表达严肃的悲剧主题D.舞台形象和情节支离破碎答案: B14.(2021·惠州三模) "如果将敏锐的想象力和逻辑掺拌到荒唐的程度 ,结果将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诡谲〞 , "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人从精神贫困中得到振奋〞 .材料评价的文学流派是( )A.古典主义 B.现实主义C.浪漫主义 D.现代主义解析:两次世|界大战、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严重的社会问题 ,深刻影响了文学的开展 ,现代主义文学反映了现代西方人心灵的迷惆和痛苦 , "荒唐的程度〞 "似是而非的诡谲〞 "新奇形式〞 "精神贫困〞 ,都反映出现代主义这一特有的特征 .答案:D二、非选择题15.阅读以下材料 ,答复以下问题 .材料一如果冬天来了 ,春天还会远吗 ?- -雪莱?西风颂?材料二我的作品有它的地理 ,有它的谱系和它的家族 ,它的场所和它的特产 ,它的人物和它的事件 ,正如法国有它的盾徽 ,有它的贵族和平民 ,有它的手艺者和农民 ,有它的(政|治)家和花花公子 ,有它的军队一样 ,总之 ,有它的整个社会 !-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序言?材料三爱斯特拉冈:咱们走吧 .弗拉季米尔:咱们不能 .爱斯特拉冈:为什么不能 ?弗拉季米尔:咱们在等待戈多 .- -贝克特?等待戈多?请答复:(1)材料一作品的突出特征是什么 ?(2)材料二与材料一的风格有何不同 ?除了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外 ,你还知道哪些与材料二风格相同的作品 ?(3)概括材料三中作品的艺术特点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解析:第(1)、第(2)问只要结合所学知识答复即可;第(3)问要注意从内容、手法、地位等方面高度概括 .答案:(1)浪漫主义突出特征:表达出乐观主义精神 ,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 ,深入开掘人的感情世|界 ,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 ,在文学风格上表现为想象力丰富的构思 .(2)不同:材料二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风格 ,更加强调真实具体地描写现实生活 ,揭露批判社会黑暗 ,着力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作品:?红与黑??双城记??战争与和平?等 .(3)艺术特点:①荒唐派戏剧 ,主观地表达对世|界的看法和通过想象表现心理的真实.②在艺术手法上 ,往往没有开头、结尾和情节 ,只有指示人物活动的粗线条;或者是没有徒具人形的人物 ,不厌其烦地写某一固定的物 ,没有脉络 ,颠倒跳跃、多角度、多层次;语言无逻辑 ,晦涩难懂 .地位:是荒唐派戏剧的开山之作 ,是世|界戏剧史上一座不可忘却的里程碑 .。

高中历史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精编课时作业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精编课时作业岳麓版必修3

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课时作业岳麓版必修3基础巩固1.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方面,乔治·戈登·拜伦是杰出代表。

拜伦诗篇的特点()①有民主思想和反叛精神②歌颂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完美③抨击封建专制与资本主义的丑恶④塑造了一些追求个人幸福、自由的人物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 D解析拜伦的作品猛烈抨击封建专制与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现象,反映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2.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在这种“令人极度失望”的社会背景下兴起的文学流派是() A.启蒙文学B.现实主义文学C.浪漫主义文学D.现代主义文学答案 B解析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革命和改革相继成功后的欧洲各国并没有出现启蒙学者所描绘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美好景象,人们极度失望,反映在文学领域是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兴起。

故选B项。

现实主义文学是19世纪30年代后兴起,现代主义文学兴起于两次世界大战后。

3.“这是一种纯文学的写作手法。

它借用虚构等艺术手法在作品中去尽政治谎言、道德谎言、商业谎言等谎言,客观地呈现现实生活、人性特征等。

”下列人物的名作符合这一艺术风格的是()A.拜伦B.雨果C.巴尔扎克 D.贝克特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信息获取和再认能力。

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A、B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作者,C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D是现代主义文学荒诞派的开山之祖。

因此选C项。

4.《西里西亚纺织工人》是德国著名诗人海涅的作品,“忧郁的眼里没有眼泪,他们坐在织机旁,咬牙切齿:德意志,我们在织你的尸布,我们织进去三层诅咒——我们织,我们织!”这应属于哪一文学流派()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现代主义D.荒诞主义答案 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从材料内容分析,应属于现实主义的文学流派。

5.存在主义文学,二战前产生于法国,四五十年代流行于整个西方世界,主要表现世界的荒诞、人生的痛苦,表现人的精神自由和选择自由,注重剖析人的情感。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复习与练习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复习与练习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复习与练习1、19世纪以来,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都经历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者改革,资产阶级的统治基本确立;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金钱主导一切;文化上: 启蒙思想家号召人们追求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更为美好的社会2浪漫主义文学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区别①浪漫主义文学最本质特征是它的主观性,把理想作为现实加以描写和歌颂,注重内心生活描写;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以客观真实生活作为描写对象,他们的作品都成了一种时代的记录。

②浪漫主义作家对现实强烈不满,偏重于理想和幻想的追求,把现实和理想对立起来,着重描写他们认为最好最美的,也是他们所追求的理想生活和艺术典型;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对现实的不满,是充分揭露和批判这个社会,探索导致社会罪恶的本质根源。

③浪漫主义文学着力描绘自然景物,主张社会回到“自然状态”,以表达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城市文化和工业文化的厌恶;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则注重观察生活,描写环境和生活细节重视环境对塑造人物性格的作用,从而塑造出文学史上一大批典型人物形象。

3.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1)富有幻想和激情,用丰富的想象对现实世界进行鞭挞和控诉。

(2)崇尚自由和解放,热情讴歌人民要求自由和民主的斗争。

4.拜伦(1)作品风格:拜伦的诗篇具有民主思想和反叛精神,激烈抨击封建专制与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现象,塑造出一些追求个人幸福、爱情、自由的人物,人称“拜伦式英雄”。

(2)代表作:叙事长诗《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和《唐璜》。

由于参加希腊民族解放战争,拜伦的最后一部长诗《唐璜》未完成。

但这部作品内容丰富,气势宏伟,批判锋芒犀利无比,被誉为“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

5.雪莱:(1)作品风格:将人类的未来寄予普遍的爱,诗中充满幻想和憧憬,体现出热情洋溢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代表作:《西风颂》。

这是是一篇体现乐观精神的浪漫杰作,它以寒冷的冬天比喻腐朽黑暗的社会状况,以明媚温暖、充满生机的春天比喻光明美好的未来,用冬去春来这一浅显的事理鼓舞人们从黑暗中看到光明,从腐朽中看到生机。

_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后跟踪训练题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

_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后跟踪训练题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

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1.18—19世纪的欧洲、美国,出现了一大批浪漫主义诗人、作家、艺术家,他们把人类改造自然的成果看成一无是处,推崇虚幻的“田园生活”。

这表明“他们”( )A.对自然风光的喜爱B.对科技发展的期盼C.对古典主义的推崇D.对工业文明的担忧2.19世纪,有一种文艺思潮盛行欧洲,有文艺理论家认为“这类文学的本质,是为捍卫纯粹自由而逃避现实”。

下列属于“这类文学”代表性作品的是( ) A.《哈姆雷特》 B.《西风颂》C.《人间喜剧》 D.《复活》3.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西方某文学流派“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

其创作风格是( )A.浪漫主义B.批判现实主义C.古典主义D.理性主义4.20世纪50年代,著名话剧《茶馆》和《等待戈多》的上演均引起轰动。

它们的共同之处是( )A.属于现实主义的文艺作品B.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C.描写了社会历史的演变D.反映了当代人的精神创伤5.发表于1970年的美国短篇小说《玻璃山》,全文共分为100段,每段平均才一句话,并用阿拉伯数字标记出顺序,从1到100似购物清单的罗列以表面的数字逻辑和平行结构分解了文章的中心,从而凸显出上下文联系的不紧密。

这一风格( )A.颠覆了传统小说的形式B.注重对现实生活的模仿C.强调整体把握文章主旨D.突出文章主旨的明确性6.20世纪中期,有作家认为:文学作品应该“按照那些微尘纷纷坠落到人们头脑中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追踪它们的这种运动模式”。

该作家主张( ) A.以写实手法来塑造人物B.注重描写社会底层心声C.弘扬启蒙时代理性精神D.发掘人内心深处的奥秘7.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

其创作风格是( )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C.古典主义 D.理性主义8.法国作家司汤达的《红与黑》“虽以主人公于连的爱情生活作为主线,但毕竟不是爱情小说,而是一部‘政治小说’”。

高中历史必修3(岳麓版)练习: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Word版含解析

高中历史必修3(岳麓版)练习: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Word版含解析

本资源的初衷,是希望通过网络分享,能够为广阔读者提供更好的效劳,为您水平的提高提供坚强的动力和保证 .内容由一线名师原创,立意新,图片精,是非常强的一手资料 .根底夯实1.18 -19世纪的欧洲、美国,出现了一大批浪漫主义诗人、作家、艺术家,他们把人类改造自然的成果看成一无是处,推崇虚幻的"田园生活〞.这说明"他们〞()(导学号52400057)A.对自然风光的喜爱B.对科技开展的期盼C.对古典主义的推崇解析文学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18 -19世纪是西方工业革命时期 .工业文明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并没有使生活变得更美好,这种社会现实引发了知识分子的思考,.答案D"我所创造的形象,有许多都是从人类心灵活动,或是它们表现在外面的行为中吸取来的〞;他要使"读者们细致的头脑里,记住一些高尚美丽的理想〞.以下作品中,与此艺术风格相一致的是()A.?人间喜剧?B.?等待戈多?? D.?战争与和平?解析浪漫主义文学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开掘人类的感情世|界,与材料中"从人类心灵活动……吸取来的〞相对应.浪漫主义文学追求自由平等,弘扬真善美,对应材〞,应选C项.答案C,许多作家"以研究者姿态出现,试图以科学家那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分析和推理的方法研究社会,(解|剖)其中的奥秘〞.这些作家的创作风格应属于()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D.现代主义解析解答此题须注意两个关键信息:时间信息与艺术风格特征.从时间上来看,古典主义17世纪,浪漫主义盛行于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初,而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都盛行于19世纪中叶以后,故可先排除A、B两项;根据题干信息"以研究者姿态出现,试图以科学家那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分析和推理的方法研究社会,(解|剖)其中的奥秘〞可以判断,其艺术风格特征是客观与写实,排除D项,故C项正确.?无边的土地?里,生动地再现了可可庄园主的发迹和混血种工人的非人生活,揭示了巴西封建时代的主要社会矛盾.以下作品与其创作风格最|为相似的是()A.?唐璜?B.?西风颂?? D.?巴黎圣母院?,作品再现了"混血种工人的非人生活〞"揭示了巴西封建时代的主要社会矛盾〞,由此可推断,亚马多的创作风格属于批判现实主义,选择C项.?西风??巴黎圣母院?属于浪漫主义文学,故排除.?巴尔扎克论?中说: "金钱问题是他最|得意的题目……他的系统化的能力和他对人类丑处的明目张胆的偏爱创造了金钱和买卖的史诗.〞以下作品与材料中"他〞的作品风格相同的是()A.?战争与和平?B.?唐璜?C.?恰尔德·哈罗德游记??"他〞是指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A项是现实主义作品;B、C、.,没有标点,不分段落,充分表达人物意识的自然流动 .以下作品与该小说风格一致的是()A.?西风颂?B.?等待戈多?? D.?十日谈?"内心独白〞"不分段落〞反映了主人公思想空虚,逻辑混乱.这属于现,而?等待戈多?是现代主义文学荒唐派的代表.能力提升7.他们孤傲、狂热、浪漫,却充满了对抗精神;他们内心充满了孤独与苦闷,却又蔑视群小.这就是英国诗人拜伦笔下的"拜伦式英雄〞.这些"拜伦式英雄〞反映了()A.荣耀革命时代的理性之光B.启蒙运动时代的浪漫之声C.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他们孤傲、狂热、浪漫,却充满了对抗精神;他们内心充满了孤独与〞可以判断,题干材料主要表达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故C项正确;欧洲的浪漫主义思潮,是在人们对启蒙运动"理性|王国〞的失望,对资产阶级|革命中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的幻灭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不满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A、B 两项与启蒙思想有关,D项与现实主义文学有关,故A、B、D三项都排除 .,结果将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诡谲〞"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人从精神贫困中得到振奋〞.材料评价的文学流派是() (导学号52400058)A.古典主义B.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界大战、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严重的社会问题,深刻影响了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反映了现代西方人心灵的迷惘和痛苦, "荒唐的程度〞"似是而非的诡谲〞"新奇形式〞"精神贫困〞,都反映出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故D项正确,A、B、.9.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雪莱?西风颂? 材料二?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的多卷本巨著,是他以毕生精力完成的光芒创作群,堪称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奇迹.在这里,他以清醒的现实主义笔触, "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它再现了1816 -1848年,也就是"|王政复辟〞到七月|王朝期间广阔的社会图景.材料三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请答复:(1)材料一中的"西风〞有何寓意?该作品的特征是怎样的?(2)材料二与材料一的风格有何不同?,谈谈你对材料三观点的认识 .寓意:是一种打破旧世|界,追求新世|界的精神.特征:浪漫主义.,材料一的风格是浪漫主义.相比材料一,材料二更加强调真实具体地描写现实生活,揭露批判社会黑暗现实,着力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创作形式以小说为主.(3)观点正确.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欧洲没有出现像启蒙学者所描绘的自由、平等、民主的美好景象,人们普遍感到失望,对现实的不满促进了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

2019-2020年岳麓版必修3高二历史课后练习: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2019-2020年岳麓版必修3高二历史课后练习: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1.恩格斯指出:“和启蒙学者的华美预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这段话描述的历史情境催生了( )A.批判现实主义文学B.浪漫主义文学C.无产阶级革命文学D.现代主义文学2.法国文学家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英国诗人拜伦的《唐璜》和雪莱的《西风颂》,是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中叶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典型代表。

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盛行主要反映了( )A.对人性解放的歌颂B.对资产阶级革命的歌颂C.对社会制度的歌颂D.对社会现实的不满3.“一方面对自私伪善、金钱至上的人和社会深恶痛绝,另一方面又经常受金钱、权力和荣誉的诱惑,不时地以伪善的手段对待伪善的环境”,“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与材料所述风格类似的作品是( ) A.《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B.《人间喜剧》C.《恰尔德·哈罗德游记》D.《唐璜》4.下列文学作品中,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描写具体场景的是( )①《西游记》②《红楼梦》③《红与黑》④《等待戈多》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5.雨果认为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描绘了“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恩格斯认为巴尔扎克的作品“汇聚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列宁把托尔斯泰的作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由此可见,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所代表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具有的重大历史价值是( )A.塑造典型社会的典型人物B.促使文学的体例更加完善C.帮助人们认识世界和人生D.指出人类解放的正确出路6.俄罗斯作家高尔基之所以能创作出《母亲》这种类型的文学作品,主要是因为( )A.他积极参加俄国的民族解放战争B.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蓬勃发展C.经济大萧条等社会危机的出现D.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风起云涌7.“如果将敏锐的想象力和逻辑掺拌到荒谬的程度,结果将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诡谲”“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人从精神贫困中得到振奋”。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3课时达标训练:(十七)诗歌、小说与戏剧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3课时达标训练:(十七)诗歌、小说与戏剧Word版含解析

课时达标训练(十七)诗歌、小说与戏剧(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 •法国浪漫主义的“产婆”斯塔尔夫人说过:“忧郁的诗歌是最能与哲理相一致的诗歌。

忧郁较之其他心灵状态更深地进入人的性格和命运。

”这种“忧郁”主要反映了人们对()A •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B •资产阶级革命的呼唤C.新社会制度的高度颂扬D .人性解放的渴望2•“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这一特点属于()A •古典主义文学B.浪漫主义文学C.现实主义文学D・现代主义文学3.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所有重大事变。

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巴黎圣母院》是其著作之一,与这部著作相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B •利用了强烈的对比C・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心灵的赞美D .反映了大革命前夕封建王朝的黑暗4・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文学的主流着力于表现社会生活、关注社会问题、揭示社会矛盾、批判社会罪恶。

属于这一文学主流的名著是()A .《大卫科波菲尔》B •《老人与海》C・《巴黎圣母院》D •《等待戈多》5 •在西方文学发展史上,某个流派的作家“行使了社会学家、社会史家以及社会批评家的职能,生动记录了这个时代纷至沓来的所有紧要事件,其中既有公共生活事件,又有个人生活事件,都市社会、工人状况、贫困、婚姻、妇女角色。

”这个流派是指()A •古典主义文学B・浪漫主义文学C・现实主义文学D・现代主义文学6 •“这是一种纯文学的写作手法。

它借用虚构等艺术手法在作品中去尽政治谎言、道德谎言、商业谎言等谎言,客观地呈现现实生活、人性特征等。

”下列人物的名作符合这一艺术风格的是()A .拜伦B .雨果C.巴尔扎克D.贝克特7•苏联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是无产阶级和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作品成为激励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壮丽诗篇。

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三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Word版含解析

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三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Word版含解析

第四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课程标准]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一、杰出的浪漫主义文学家1.社会背景(1)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相继成功后,并没有出现启蒙学者所描绘的美好景象,人们普遍感到失望。

(2)这种对现实的不满反映到文学艺术领域,就是____________文学作品的兴起。

2.代表人物及作品(1)拜伦①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②他创作了大量具有________思想和反叛精神的诗篇,其作品中所塑造的一些人物被称为“____________”。

其代表作是《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和《唐璜》。

其中《唐璜》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百科全书。

(2)雪莱①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②将人类的未来寄托于普遍的爱,诗中充满幻想和憧憬,体现出一种真正的____________精神,其最具代表性的佳作是《________》。

3.特点及其地位(1)通过____________揭示人物内心情感世界。

(2)用人道主义道德感化去改变世界的愿望流于空幻,但却给人以巨大鼓舞。

二、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杰作1.社会背景(1)资本主义制度普遍确立,____________成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最高准绳。

(2)资本主义社会日趋尖锐的矛盾,促使人们对____________进行冷静、深刻的审视与批判。

2.代表作:法国司汤达的《____________》,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英国狄更斯的《双城记》,俄罗斯托尔斯泰的《____________》。

3.巴尔扎克与《人间喜剧》(1)巴尔扎克:法国19世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伟大代表,自称是法国社会的“书记员”,要用小说进行社会研究。

(2)《人间喜剧》:由91部小说组成,刻画了2400多个人物形象,展示了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____________,尤其在揭露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的罪恶方面可谓入木三分,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历史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精编课时专练(岳麓版必修三)

高中历史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精编课时专练(岳麓版必修三)

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课时专练一、单项选择题1.(2012年广东汕头二模文综)19世纪欧洲有一种被称为“文学上的自由主义”的文学流派,它们特别强调个人感情的自由抒发,有强烈的主观性。

这种文学流派是(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C.印象派 D.现代主义2.在某一历史时期,许多作家在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飘渺的梦境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等。

与这一创作风格相符的文学作品是( ) A.《巴黎圣母院》 B.《人间喜剧》C.《战争与和平》 D.《等待戈多》3.(2012年吉林期末)19世纪上半叶,法国经过大革命的洗礼后,资产阶级的地位逐步确立,人权思想深入人心,尊重个性、强调自我、注重个人情感成为新的时代风尚。

进而产生强调主观情感、追求个性表现的浪漫主义艺术。

下列理解和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一时期的重要代表是雪莱、高尔基、达·芬奇B.偏重向外,朝对象感性世界开掘C.偏重内心,向自我心理探求,揭示复杂矛盾的内心D.偏重客观、揭露和批判社会现实4.“从19世纪30年代后期开始,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之间的冲突被另一个问题所取代,即对艺术的社会价值的疑问。

人们想‘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下列作品中能够“‘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的是( )A.《人间喜剧》 B.《唐璜》C.《巴黎圣母院》 D.《等待戈多》5.(2012年河南郑州质检)法国文学史家爱弥尔·法盖说:“……是明确地、冷静地观察人间的事件,再明确地、冷静地将它描写出来的艺术主张……要从几千几万的现实事件中,选择出最有意义的事件,再将这些事件整理起来,使之产生强烈的印象。

”这种文学流派是( )A.浪漫主义 B.批判现实主义C.现代主义 D.印象画派6.恩格斯说,他的作品“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东西还要多”。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同步测试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同步测试

1.该部著作以对新的革命现实的真实描写,以对时代本质的深刻概括,以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英雄人物形象以及新的创作方法开创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新纪元。

“该部著作”应当是()A.《等待戈多》B.《老人与海》C.《母亲》D.《安娜·卡列尼娜》2.现实主义文学巨匠巴尔扎克曾声称:要使自己成为文学事业上的拿破仑。

这表明他进行文学创作的目的是()A.改造法国社会B.宣传反封建思想C.学习法国文风D.支持拿破仑扩张3.雨果和列夫·托尔斯泰分别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文学大师。

他们创作的两部文学作品《巴黎圣母院》、《安娜·卡列尼娜》,其相同之处是()A.揭露社会问题B.塑造英雄形象C.鼓吹暴力革命D.崇尚理性主义4.1829年,古典主义剧作家罗西尼的歌剧《威廉·退尔》在巴黎公演,歌颂爱国主义,表现被占领国人民的武装起义,反抗异国统治,引起了正遭受奥地利统治的意大利人的强烈共鸣,成了19世纪最重要的歌剧作品之一。

材料表明()A.罗西尼歌剧迎合了叛逆精神 B.爱国成为罗西尼歌剧主旋律C.艺术作品具有较强的感染力D.音乐具有反封建专制的功能5.18至19世纪,欧美作家写下了大批反映和描写“自然”的诗歌和其他文学作品。

他们擅长运用比喻、拟人化等修辞手法宣传其主张,如“地球是人类的母亲”,“动物都是人的朋友”等等,“他们谋求一种隐喻以把好的纯朴的自然状态与(假设的)邪恶的人类行动和科学工业世界的败落及世界观相对比。

”这些作品主要表达()A.对科学发展的期盼B.对理性社会的追求C.对自然风光的向往D.对工业文明的担忧6.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被誉为“社会百科全书”,它所代表的文学流派是()A.浪漫主义文学B.批判现实主义文学C.印象派文学D.社会主义文学7.法国文学史家爱弥尔·法盖说:“……是明确地冷静地观察人间的事件,再明确地冷静地将它描写出来的艺术主张。

……要从几千几万的现实事件中,选择出最有意义的事件,再将这些事件整理起来,使之产生强烈的印象。

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三课时同步练习卷: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三课时同步练习卷: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一、选择题1.以下是四位同学对下图所示两部文学名著共同点发表的见解,其中正确的是()A.都属于浪漫主义的文学作品B.都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C.都展示法国的社会文化生活D.都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2.俄罗斯作家高尔基之所以能创作出《母亲》这种类型的文学作品,主要是因为()A.他积极参加俄国的民族解放战争B.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蓬勃发展C.经济大萧条等社会危机的出现D.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风起云涌3.“至于他那两只脚,有时每只脚都穿一只短袜,或者一只脚穿短袜,另一只脚穿长袜,或一只靴子,或一只鞋,或一只拖鞋,或一只短袜和靴子,或一只短袜和鞋子,或一只短袜和拖鞋,或一只长袜和靴子。

或一只长袜和鞋,或一只长袜和拖鞋。

”下列作品与这种文学形式风格一致的是()A.《唐璜》B.《人间喜剧》C.《母亲》D.《等待戈多》4.(2017·广东学业水平模拟)鲁迅在回忆20世纪初的情形时说,“有人说G·Byron(拜伦)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我觉得这话很有几分真。

就自己而论,也还记得怎样读了他的诗而心神俱往。

”当时爱国青年喜读拜伦作品,主要是因为它()A.与文学革命运动的方向一致B.继承了欧洲古典文学的传统C.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特质D.充满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浪漫主义精神5.(2017·海南学业水平考试)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真实地再现了19世纪中后期俄国社会广阔的生活画面,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光辉与阴暗面。

罗曼·罗兰赞誉此书是“我们时代里最伟大的史诗,是近代的《伊利亚特》”。

该作品的创作风格属于()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6.“浪漫主义者注意到了工业主义在一向优美的地方正产生的丑恶,注意到了那些在‘生意’里发了财的人的庸俗,憎恨这种丑恶和庸俗。

”由此可见,浪漫主义兴盛的主要原因是()A.浪漫主义者揭露批判社会现实B.工业革命后对“理性王国”的愤懑和失望C.科技发展给人心带来的浮躁与迷惘D.人文主义对文学艺术的深远影响7.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
一、选择题
1.“它在很多方面是对启蒙运动的一种反动。

作家把想象以及作为理性补充的直觉作为观察理解世界的工具,
对感觉和非理性都极为着迷”。

材料中“它”是指哪种文学流派( )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批判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答案 B
2.“我们在华兹华斯的诗中,听到了无处不在而又隐匿不见的布谷鸟的叫声;在雪莱、拜伦和济慈的诗中,
听到了大海的怒涛,西风的呼啸,云雀欢乐的鸣叫,夜莺幽怨的啼鸣,大地上永远不死的蛐蛐和蝈蝈的啾啾声。

”材料实质上反映的是“诗人”()
A.对自然的热爱 B.对自由的追求
C.对未来的幻想 D.对现实的批判
答案 B
3.19世纪上半叶英国著名诗人华兹华斯对当时社会强烈不满,却又否定文学反映现实的社会作用。

他强调作
家的主观想象力,认为诗歌应该是人的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华兹华斯的作品风格应属于( )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答案 B
4.某文学派别以强调想象来突出文学的目的在于表现理想和希望,以强调自然来突出文学应偏重于抒发个体
的主观感受和情绪,以强调象征与神话来突出文学的隐喻性、表现性。

这种创作风格的盛行,实际上反映了人们( )
A.对理性王国的一种大胆追求
B.对启蒙时代和工业文明的反思
C.在现代文明中的困惑和迷失
D.对批判现实主义文风的厌弃
答案 B
5.“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特征,在其基本的共性基础上,由于各个国家民族的差异和文学家的自身个性特色、
创作手法和艺术视角不同,又呈现出多样化的个性特征。

”材料中的“共性”是( )
A.采用瑰丽的想象
B.具有深刻的批判性
C.刻意突出人的理性
D.创作手法比较怪诞
答案 B
6.《玩偶之家》是易卜生的代表作,曾被比作“妇女解放运动的宣言书”。

在这个宣言书里,主人翁娜拉终于
觉悟到自己在家庭中的玩偶地位,并对现实社会以男权为中心的传统观念进行了直接的控诉和反抗。

下列与它属于同一流派的作品是( )
A.雪莱的《西风颂》
B.海涅的《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C.狄更斯的《双城记》
D.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答案 C
7.《巴黎圣母院》和《西游记》这两部东西方文学巨著,享誉世界,深受不同年龄人们的喜爱。

下列关于这两
部作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情节跌宕、离奇,具有现代主义文学的风格
B.都源于对封建社会不满而体现出浪漫主义色彩
C.西学东渐使中国文学汲取了法国文学的优秀因子
D.体现出启蒙运动追求自由、歌颂人性美的主旨
答案 B
8.浪漫主义注重用强烈的情感作为美学经验的来源,并且开始强调如不安、惊恐等情绪,以及人在面对大自
然的壮丽时所表现出的敬畏情感。

这表明浪漫主义( )
A.反思极端理性 B.否定工业化
C.批判资本主义 D.正视社会现实
答案 A
9.当你问一位作家:“《巴黎圣母院》中描写的‘乞丐王朝’真的存在吗?”他会回答说:“我认为应该存
在。

”如果问另一位作家:“你为什么在《大卫·科波菲尔》中把生活描写得那样黑暗污浊?”他会回答说:
“因为生活就是如此黑暗、污浊。

”这说明二者( )
A.对未来社会的看法不同
B.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认识不同
C.文学作品的风格不同
D.对封建复辟王朝的批判程度不同
答案 C
10.“运用不断翻新的各种艺术形式和艺术技巧从各个角度和各个侧面,表现出一种更高意义的真实,内心的真实,从而反映出世界的荒诞,人生的虚无和生存的荒谬。

”具有这一创作风格的文学作品( )
A.表达了对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失望
B.通过发掘人类感情世界反对封建制度
C.典型再现社会风貌并揭露和批判社会罪恶
D.表现了两次世界大战造成的精神危机
答案 D
11.小说《无法称呼的人》的内容简介为:在小说中,时间、空间都消失了,只听到一把挣扎的声音执着地自
我表达,探寻有关它本身存在问题的答案。

它以如下文字作为结束语:“你必须讲下去。

我不能讲下去。

我愿
意讲下去。

”其作者是( )
A.高尔基 B.歌德
C.狄更斯 D.贝克特
答案 D
12.有学者指出,继20世纪某个年代相信社会主义未来的那些人而来的是这么一群人,他们唯一的避难是艺
术、酒精或毒品;在一个没有任何意义的社会中,这些作家的主要题材是孤独和“老死不相往来”。

这一评论( )
A.描绘了作家对浪漫主义的向往
B.揭示了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
C.揭示了现实主义文学的批判精神
D.反映了作家对社会主义的否定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雪莱
材料二
《安娜·卡列尼娜》插图
材料三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就能够说:“我已把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最壮
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文学流派力图表达怎样的思想情感?体现出怎样的文学特征?
(2)材料二的作品属于哪一流派?该流派有何特点?
(3)你知道材料三中名言的出处吗?该作品代表了哪一地区的文学成就?名言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态度?
答案(1)情感: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斗争。

特征: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深入挖掘人类的感情
世界;在创作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

(2)流派:现实主义。

特点: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
会的罪恶。

(3)出处: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代表:20世纪上半期的苏联文学。

人生态度:乐观进取、
拼搏向上,人生目标明确。

解析第(1)(2)问注意充分利用材料信息,适当联系所学知识。

材料一反映的是浪漫主义作品,材料二反映的是现实主义作品。

第(3)问判断出处是关键,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高尔基指出:“资产阶级的‘浪子’的现实主义,是批判的现实主义;批判的现实主义揭发了社会的
恶习,描写了人在家庭传统、宗教教条和法规压制下的‘生活和冒险’,却不能够给人们指出一条出路。

批判一切现存的事物倒是容易,但除了肯定社会生活以及一般‘存在’显然毫无意义以外,却没有什么可以肯定
的。


材料二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
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这样在他临死时就能够说:我已经把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献给世界上最壮
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根据材料分析批判现实主义的局限性。

(2)材料二的这部作品属于什么流派?它与20世纪中期西方文学的主流有何不同?
(3)结合以上材料分析,同为现实主义文学,在西方和苏联为何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答案(1)特点: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局限性:批判现实主义只是指出了当时社会的弊端,并没有给人们指出一条正确的出路,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

(2)属于现实主义流派。

不同:20世纪中期的西方文学是现代主义流派,集中表现自我,故事模糊,反映人的精神危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品主题充满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故事紧凑,线索清晰,洋溢着乐观向上的情调,表现出为建立美好
社会努力奋斗的人生态度。

(3)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苏联不同的社会状况决定了它们文学作品的不同特点。

西方国家社会矛盾日趋
尖锐,苏联作为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表现出蓬勃向上的景象,作品中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成为这一时期苏联文学
的主要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