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城镇化”有关探索与概念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域城镇化”有关探索与概念解析
摘要:我国总体进入了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城镇化也进入了由外延扩张进入内涵提升的关键阶段,全域城镇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成为各地探索实施新型城镇化路径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从国内外理论实践探索,全域城镇化概念解析,实施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对全域城镇化的实施有所裨益。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全域城镇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走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路径逐渐成为各界共识。全域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中高级形式,是新型城镇化战略与地方发展实际相结合的一种具体形式。在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由外延扩张进入内涵提升的关键阶段,加强全域城镇化的研究探索具有一般指导意义的范式,对于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国内有关全域城镇化理念和实践的分析探索,对全域城镇化的概念进行了分析界定,并提出了实现全域城镇化的实施保障措施。
1.国内全域城镇化有关理论和实践探索
城镇化是当前的热点问题,也是焦点问题。近期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
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全域城镇化”正是新型城镇化战略与地方发展实际相结合的一种具体形式。
“全域城镇化”在部分地区也被称为“全域城市化”,以发达地区的特大城市为主,如宁波、成都、大连、重庆以及近来的青岛,其中以大连最为典型,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也最为丰富。大连市委党校教授宫希魁(2009)认为,“全域城市化既有质的规定性,也有量的规定性。‘质的规定性’就是在大连市行政辖区内,经过一定时段的社会发展、市场扩张、自然演进和政府推动过程,逐步实现全地域按照一般通行的城市标准、制度框架、人文理念运行;而‘量的规定性’则是指全域城市化的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演进过程。在量的规定性上,有存量和增量之分。存量是指已经城市化的部分,比如主城区、先导区、下辖市县及中心镇政府所在地、新兴工业园区及居民生活区。在这些区域内,尽管还存在着城市化程度和水平上的较大差别,但在质的规
定性上已经实现了城市化。增量是指那些还没有具备城市资质的区域经过一系列的改造、发展和演进过程,具备了城市要素的主要构件,可以不再把它们看作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村,而应该按照一般城市规则加以管理运作并纳入城市序列”。
推行“全域城镇化”的地区,则以强中心地区或县级行政单元为主,如云南昆明、辽宁部分县市,其中昆明的全域城镇化最具影响,将其界定为“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城镇数量、规模不断增加、扩大的一种历史进程,其实质是在市域层面进行全域谋划、全域布局,把整个市域城乡按照城镇化发展方向和要求来建设,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2.全域城镇化概念解析
“全域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形式。传统城镇化的核心是城镇,以资源和要素向城镇地区的单向聚集为基本特征;而全域城镇化则是指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以全域为基础统筹配置资源要素,使城乡居民平等享受安全高效的公共服务,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一种历史进程。
从内涵上看,全域城镇化并不是要用城镇取代乡村,而是要最大程度上发挥各自优势,使城镇与乡村各司其职,相得益彰。全域城镇化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四化”,即景
观特质的差异化、要素流动的平等化、资源利用的高效化、公共服务的同质化。“景观特质的差异化”是指全域城镇化
过程中应尊重乡村地区和城镇的景观差异、人文差异,最大程度的保留乡村传统文化积淀,保护乡村特有的生态人文景观和空间肌理;“要素流动的平等化”则是要求在城乡间建立平等的要素交换平台和交换机制,保证人口和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实现要素的最优配置;“资源利用的高效化”则要求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最大程度的发挥资源潜能;“公共服务的同质化”要求乡村地区居民与城市居民平等享受现代安全高效的公共服务,城乡间应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3.实现全域城镇化的保障措施
3.1 强化全域城镇化的空间支撑
空间是一切经济和社会活动的载体。全域城镇化应建立在对市域空间资源的合理调配的基础之上。应科学研判市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以及发展潜力空间分布特征,并据此对市域空间利用格局进行统筹安排,将市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适度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并针对每类区域特点,因地制宜的提出人口、产业发展策略。应进一步梳理市域城乡居民点体系,明确中心城区、中心镇、一般镇以及新型农村社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有效提升中心城区和外围各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引导人口向城乡社区有序集聚,产业向园区有机集中。
3.2 夯实全域城镇化的产业基础
产业现代化是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实现全域城镇化的
根本动力。应以新型工业化为基本导向,大力推进煤化工、机械制造、新型建材、能源、食品医药、轻纺等传统支柱产业的转型和升级,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实施人才倍增计划,着力打造区域创新基地;应充分利用本地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和特有的人文生态资源,积极发展旅游业和文化产业,进一步完善内外物流体系,做大做强商贸物流业,并加快培育金融保险、电子商务、信息咨询、研发设计和服务外包等新兴服务业,引导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融合、关联发展。应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加快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健全农业科技网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同时加大对农村居民的技术培训投入,促进冗余的农业就业人口向非农产业有序转移,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
3.3 优化全域城镇化的服务供给
城乡公共服务的平等高效供给是全域城镇化的核心内容。应以城乡社区为基础,加快推进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养老设施、大型超市等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向乡村地区覆盖,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热力燃气等城镇基础设施向乡村地区延伸,重点突出两圈(社区公共服务圈和镇区公共服务圈),完善两型(公益型、经营型),着力构建安全、高效、便捷,覆盖城乡的现代服务网络。中心城区应重点增强区域级和市级公共服务的综合承载能力;乡村地区重点培育以乡村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