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校园景点介绍

合集下载

清华的景点

清华的景点

清华的景点清华大学是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

除了学术氛围浓厚的校园之外,清华大学还有许多令人称赞的景点。

1. 清华园清华园是清华大学的主要景点之一,也是校园的核心区域。

这里有众多古老而美丽的建筑,如钟楼、图书馆、学堂等。

清华园被绿树环绕,四季景色宜人,是学生休闲、散步的理想场所。

2. 五道口五道口是清华大学附近的一个商业区,也是学生们常去的地方。

这里有各种餐饮店、咖啡馆、书店和商场,满足了学生的各种需求。

在周末或假期,五道口也是学生聚会和交流的场所。

3. 学堂路学堂路是清华大学的主要道路之一,两旁是成排的松树和梧桐树,给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感觉。

沿着学堂路漫步,可以欣赏到清华大学独特的校园景观,感受到浓厚的学术氛围。

4. 西沙湖清华大学的西沙湖是一个人工湖泊,是校园内最大的水域景观。

湖水清澈,四周环绕着葱翠的树木和美丽的花草。

在湖边散步或坐在湖畔的长椅上休息,可以让人心情放松,享受大自然的美景。

5. 研究生院花园清华大学研究生院花园是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地方。

花园内有各种各样的花卉和植物,季节变化时景色迥异。

这里是学生们读书、思考和放松的好去处。

6. 红楼清华大学的红楼是一座仿古建筑,建于20世纪30年代。

红楼内有展览馆和文化史陈列室,展示了清华大学的历史和文化。

参观红楼,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清华大学的发展历程。

7. 北门清华大学的北门是校园的正门,也是一座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北门外有一条长廊,上面刻有清华大学的校训和名言警句。

每年新生入学时,北门前都会举行盛大的迎新仪式。

8. 慎德堂慎德堂是清华大学的一座古老建筑,建于20世纪30年代。

这座建筑结构精美,内部有许多文化艺术的展览和活动。

慎德堂也是学校重要的文化活动场所之一。

9. 理科图书馆清华大学的理科图书馆是一座现代化的图书馆,收藏着大量的科学和技术书籍。

图书馆内设有阅览室和自习室,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图书馆内,你可以找到各种学术资源,深入研究你感兴趣的领域。

北京之旅——清华园

北京之旅——清华园

北京之旅——清华园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在这座城市中,一个令人难忘的景点是清华园。

清华园是清华大学的校园景点,也是北京的一个著名景区。

它位于海淀区,是一座集园林、古建于一体的文化遗产。

清华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代。

它最初是乾隆皇帝下令修建的园林,名为“清华山庄”。

后来,这里成为皇家贵族的官员和清华大学的校园景点。

如今,它已经成为了一个著名景点,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学生。

清华园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园林,以其精美的内部布局和优美的外部景观而闻名。

园内有湖泊、山丘、亭台和石壁,以及各种不同种类的植物。

在这里,人们可以放松心情,享受美景。

清华园中最著名的景点是“清华长廊”。

这条长廊位于园内的南部,长约400米,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杰作之一。

它的设计之精湛,以致有人将它与故宫的“九曲玲珑”媲美。

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传统中国建筑的独特之处。

除了清华长廊,园内还有其他许多景点值得游客观赏。

例如,“镜花园”、“临湖轩”、“晏殊堂”等地都有各自的历史背景和故事。

这些景点中,最吸引人的是它们的神秘之处,人们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积淀。

除了 cultural experience,清华园也为爱好体育的游客提供了许多选择。

园内有一条运动轨道,全年365天开放,可以供游客散步、打牌、健身等各种运动项目。

运动轨道与园内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增加了园内的自然之美。

清华园是一个过去和现在相互交融的地方。

在这里,人们可以欣赏到古代建筑和园林的精彩之处,也可以欣赏到现代化学、信息科学等现代科学的胜利。

这座园林是文化遗产的代表,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如果您正在北京旅行,清华园是一个不容错过的景点。

它是一个值得游玩和参观的地方,它将给游客带来难忘的体验和回忆。

清华池景区介绍

清华池景区介绍

清华池景区介绍
清华池景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清华大学校园内,是一处著名的旅游胜地和历史文化名胜区。

景区内有清华池、喇叭花海、宣福寺、廓尔喀文化展示馆等景点,建筑风格多样,历史悠久,是一处文化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清华池是景区内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池水清澈碧绿,四季风景不同,尤以春季荷花盛开最为美丽。

而喇叭花海则是每年初夏时期最值得一看的地方,这里有各种颜色的喇叭花,在月季、丁香、紫藤等花卉的点缀下,形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美丽图景。

宣福寺是一座古老的佛寺,始建于元代,历经多次修建,目前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寺内珍藏了许多佛像、经卷和文物,是学习佛教文化、感受佛教艺术的好去处。

廓尔喀文化展示馆是景区的新景点,展示了北京市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文化和廓尔喀文化的历史和发展情况,深入了解中国的多民族文化,可唤起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除此之外,这里还有绿树成荫的小山丘、曲径通幽的小道、各式各样的花卉以及美丽的湖泊,是一处适合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静谧的环境、清新的空气,让游客依稀感受到这里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底蕴。

总之,清华池景区是一处文化与自然完美融合的景区,不仅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也是一处清新宜人的休闲胜地。

无论是漫步在花海中,还是静观清华池畔,都会让人感受到这里与众不同的魅力。

清华园风景描写

清华园风景描写

清华园风景描写
清华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清华大学的校园之一。

园内繁花
似锦,景色秀美,不仅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更是民众游憩的胜地。

园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浓郁的文化底蕴。

走入园内,首先映入眼
帘的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对联牌坊,以及一座富丽堂皇的大门。

一进门,就能看见宽阔的绿茵草坪,四周种植着高大的树木,春天里盛开的樱花,夏天里芬芳四溢的玫瑰,秋天里金黄的银杏,让人眼前一亮。

在园内,更有着让人心旷神怡的景色。

湖泊、荷花池、小桥流水、亭台楼阁一应俱全。

湖泊边上绿树成荫,水鸟环绕,荷花簇拥其间,
如世外桃源一般。

荷花池中粉色、白色、紫色的荷花引人入胜,让人
心旷神怡。

小桥流水是清华园的特色,如画卷一般展现其中。

亭台楼阁,精美别致,仿佛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除了美丽的景色,清华园还有着浓郁的人文氛围。

园内有风貌独
特的教学楼,它们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更体现了清华的校园文化。

在园内的书店和咖啡馆,可以找到一本喜欢的书,和一杯喜欢的饮品,享受校园生活带来的美好。

总之,清华园是一个美妙的地方。

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展现出人
文与自然的美妙结合。

她富有灵魂,充满生气,是学生学习、工作和
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

走进清华园,难以抵御她的诱惑,让人情不自
禁地陶醉其中。

清华介绍(景点)

清华介绍(景点)

清华景点介绍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成立于1911年,当初是清政府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

1912 年更名为清华学校,为尝试人才的本地培养,1925 年设立大学部,同年开办国学研究院,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

今天的清华大学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清华人将秉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发扬“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优良传统、“行胜于言”的校风以及“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为使清华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按照参观顺序,景点介绍如下:综合体育馆:综合体育馆位于清华大学校园东区,沿主楼中轴线上,与东大操场围合成一个体育中心区。

综合体育馆是一座集体育比赛、训练、教学、会议、演出为一体的综合性场馆,比赛场地最大55m×35m。

座席由固定座席和活动座席组成共5000座,设有主席台和裁判席,一层设有运动员训练房、贵客室等辅助房。

比赛大厅结构上采用110 m跨度钢筋混凝土大拱,悬挂轻型屋面,体现体育建筑的力量美。

两拱之间为采光天窗,充分利用自然光线进行平时的训练及教学。

综体荣获2003年度教育部优秀勘察设计评选建筑设计二等奖、2004年度建设部优秀勘察设计三等奖。

二校门:二校门位于清华主干道之一清华路,是清华园内最具代表性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被认为是清华大学的象征。

二校门为一座古典优雅的青砖白柱三拱"牌坊"式建筑,门楣上书刻有清末大学士那桐的手迹"清华园"三个大字。

站在清华路,北望二校门,可遥看清华大礼堂、日晷和清华学堂等景观。

二校门为清华最早的主校门,始建于1909年。

1933年,校园扩建,园墙外移,有了新的大门(今日的西校门)。

此后,这座最早的校门就被称之为"二校门"。

春夏秋冬,年年岁岁,时光荏苒,矗立在校园主干道上的二校门,在风雨中,默默见证着清华大学的历史与发展。

清华大学八大景点介绍清华有什么著名景点

清华大学八大景点介绍清华有什么著名景点

清华⼤学⼋⼤景点介绍清华有什么著名景点清华⼤学著名的⼋⼤景点分别是:⽔⽊清华、荷塘夜⾊、清华学堂、近春园、⾃清亭、综合体育中⼼、跳⽔馆和⽇晷。

⼀、⽔⽊清华⽔⽊清华是清华园内最引⼈⼊胜的⼀处胜景,地处⼯字厅后门外。

四时变幻的林⼭,环珑着⼀泓秀⽔,⼭林之间掩映着两座玲珑典雅的古亭,正额“⽔⽊清华”四字,庄美挺秀。

“⽔⽊清华”四字,出⾃晋⼈谢混诗:“惠风荡繁囿,⽩云屯曾阿,景昃鸣禽集,⽔⽊湛清华。

”正中朱柱上悬有清道光进⼠,咸、同、光三代礼部侍郎殷兆镛撰书的名联:“槛外⼭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

”⼆、荷塘夜⾊朱⾃清笔下的《荷塘⽉⾊》所述的引⼈⼊胜的景⾊在近春园⼀带。

咸丰⼗年(1860年),英法联军侵⼊北京,⽕烧圆明园,近春园内所有房屋被化为灰烬,沦为“荒岛”,前后达⼀百⼆⼗余年。

1927年仲夏,朱⾃清教授感于世变,夜不成寐,夤夜⾛出家门到这⼀带散步,以其精妙的构思和⽣花之笔写下名⽂《荷塘⽉⾊》。

“⽉光如流⽔⼀般,静静地泻在这⼀⽚叶⼦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

叶⼦和花仿佛在⽜乳中洗过⼀样;⼜象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天上却有⼀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睡也是别有风味的。

⽉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处丛⽣的灌⽊,落下参差的斑驳的⿊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象是画在荷叶上。

塘中的⽉⾊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三、清华学堂清华学堂在⼤礼堂⼤草坪的东南⽅,属于德国古典风格,是建校初期新建的⾸批校舍的主体建筑。

总⾯积4650平⽅⽶。

1925年,学校在此设⽴“国学研究院”,著名的“四⼤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等曾在此任教。

四、近春园近春园原是清咸丰皇帝的旧居,⼜是朱⾃清的《荷塘⽉⾊》的原址。

近春园的前⾝是康熙是“熙春园”的中⼼地带。

咸丰⼗年(1860年),英法联军侵⼊北京,⽕烧圆明园,近春园内所有房屋被化为灰烬,沦为“荒岛”,前后达⼀百⼆⼗余年。

清华大学的著名景点

清华大学的著名景点

水 木 湛 清 华 。” 中朱 柱 上 悬 有 清 道 正
: 进 士 , 、 、 三 代 礼 部 侍 郎 殷 兆 镛撰 书 的名 联 :槛 外 山光 历 春 夏 秋 冬万 光 咸 同 光 “ 千 变 幻 都 非 凡 境 , 中云 影 任 东西 南 北 去 来 澹荡 洵 是 仙 居 。 ” 窗

…¨ ★ j 元 、 主
靖毕 大 的
营f 。 景点
困日目一藉 ≤ 硅 毫 萃 ;
: 一 处 胜 景 . 处 工 字 厅 后 门外 。 四 的 地 : 变 幻 的 山林 ,环 拢 着 一 泓 秀 水 , 时 山 : 之 间 掩 映 着 两 座 玲 珑 典 雅 的古 亭 , 林 正额“ 木清华” 水 四字 , 美 挺 秀 。“ 庄 水 木 清华 ” 四字 。 自晋 人 谢 混 诗 : 惠 出 “ 风荡繁囿 . 白云 屯 曾阿 , 昃 鸣 禽 集 , 景
时 的校徽 上 。
霉圜日 一
一 一

方米 , 拱 形建 筑 。该 跳水 馆 是 一 座具 为
:备 国 际标 准 长度 泳 道 和 标准 高 度 跳 台 、
跳 板 及 陆 上 训 练 场 地 的 国 际标 准 比赛
进 行 , 屋 面板 、 众 门 厅 的点 式 玻 璃 在 观
:场 馆 .施 工 严 格 按 照精 品 工 程 的 要 求

:幕 墙 及 室 内 吸音 砖 等 处都 运 用 了 国 际
先 进 的施 工技 术 , 确 定 了 1 项 精 品 分 项 工程 , 并 0余 确保 了 工程 质 量 。第 2 1 届 世界 大 学生 运 动会 跳 水 比赛 曾在这 里 举 行 。 ( 雪 辑 ) 柯

运行不息 , 得有一暴十寒之弊。 不 且 学 者 立 志 , 须 坚 忍 强 毅 , 遇 尤 虽 颠 沛 流 离 ,不 屈 不挠 … …坤 象 言 无 所 不 载 , 子责 己甚 厚 , 人甚 轻 … … ” 君 责

清华大学,清华著名景点大全

清华大学,清华著名景点大全

清华大学著名景点大全清华大学主体所在地——清华园,地处北京西北郊名胜风景园林区,明朝时为一私家花园,清朝康熙年间成为圆明园一部分,称熙春园,道光年间分为熙春园和近春园,咸丰年间改名为清华园。

清华主楼:1966年5月落成,建筑总面积近8万平方米,是由清华大学有关专业的师生结合毕业设计而自行设计的校园杰作之一。

由“西主楼”、“东主楼”和“中央主楼”三部分组成,并以四个“过街楼”联成一个整体。

整个建筑气势雄伟,浑然一体,是清华校园中规模最宏大的建筑群,体现了清华师生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

清华主楼不仅在教学、科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是学校举办重大活动、接待重要来宾的主要场所。

(清华大学著名景点大全)日晷:位于礼堂前大草坪南端的古典计时器――日晷,1920届学生毕业时献给母校。

下部底座镌刻着1920级的铭言“行胜于言”的中文及其拉丁文译文,“行胜于言”从此成为了清华的校风。

这种校风使清华培养了一大批脚踏实地、报国奉献的优秀人物。

水木清华:水木清华是清华园里最幽静之处,是学生晨读和休息的好去处。

山林之间掩映着两座玲珑典雅的古亭。

正额“水木清华”四字,出自晋人谢混诗句:“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两旁朱柱上悬有清道光进士,咸丰、同治、光绪三代礼部侍郎殷兆镛撰书的名联:“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南西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

”自清亭:自清亭原名“迤东亭”,在工字厅东墙外的土山上。

朱自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散文家和诗人,曾任清华大学文学系主任。

他的散文风格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字秀丽著称于世。

如“荷塘月色”一文,以清华园景物为描写对象,已成为传世美文,为一代代中学生之国学范文。

1948年,他因拒领美国救济粮在贫病中逝世,表现出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1978年为纪念朱自清先生,将此亭命名为“自清亭”。

闻亭:它是一座古式六角亭,原为一座钟亭,建校初即有之,为号令全校作息而设。

清华著名景点大全

清华著名景点大全

清华著名景点大全清华大学:理科楼、图书馆、大礼堂、同方部、清华学堂、水利实验馆、土木工程馆、世纪鼎、日晷、二校门、闻一多像、清华池、水木清华、工字厅、古月堂、荷塘月色、近春园遗址公园。

(清华著名景点大全)工字厅,古月堂工字厅、怡春院、古月堂,是目前清华园内仅有的几所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

工字厅原名工字殿,在赐给亲王后改名为工字厅。

原为清皇室园林建筑,现用作校行政办公。

工字厅是清华园的主体建筑。

因其前、后两大殿中间以短廊相接,俯视恰似一工字,故得名。

工字厅西有垂花门,额曰“怡春院”。

怡春院西南有房屋一所,曰“古月堂”,是工字厅的西跨院。

古月堂建于清道光,与工字厅一巷之隔。

初建时是园主的专用书房。

梁启超、朱自清等都曾在这里居住。

现在是学校各总务机关所在地。

与工字厅西院一巷之隔,有一处独立的小庭院,称“古月堂”,总建筑面积670平方米。

它正面的垂花门至今尚保存完好。

这所庭院建于道光二年以后,初建时是园主的专用书房,建校后也成为教师宿舍。

梁启超、朱自清等都曾在这里居住。

1928年,本校初招女生,这里被辟为女生宿舍,曾有许多趣话流传,古月堂原来被清华男生称作“狐堂”。

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说来也有意思。

按中国的拆字游戏,古月加在一起,便是一个“胡”字,和狐狸的“狐”字谐音。

当时的古月堂是清华女生的闺房,男生们总能够感到她们难以抗拒的魅力,所以把古月堂称为“狐堂”了。

水木清华水木清华是清华园内最引人入胜的一处胜景,地处工字厅后门外。

四时变幻的林山,环珑着一泓秀水,山林之间掩映着两座玲珑典雅的古亭,正额“水木清华”四字,庄美挺秀。

“水木清华”四字,出自晋人谢混诗:“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寒裳顺兰止,水木湛清华。

”正中朱柱上悬有清道光进士,咸、同、光三代礼部侍郎殷兆镛撰书的名联:“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南西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

”中国的风景名胜中,随时可以看到亭子挺拔俊秀的身影。

它们或踞山颠,或临湖畔,玲珑剔透,宛若天成,成为迷人的游览景点。

清华大学景点英文介绍(简单清晰版本)

清华大学景点英文介绍(简单清晰版本)
The Sundial is made of silver covered with enamel. The Sundial stood in front of Tsinghua’s grassy quadrangle before the foundation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bout 1948). The planar surface of the sundial turned to be stony then, since the former silver one covered with enamel disappeared. Tsinghua often had struggle meeting on the grassy quadrangle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oval grassy quadrangle was changed into a rectangle and the Sundial was removed in order to enlarge the field. The place where the Sundial used to stand was stuffed with cement, and the Sundial was missing. After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singhua began to collect the old things of the university, and the Sundial was found in a pile of stones, but its planar disappeared. The Sundial we see nowadays had been repaired after that, and its planar was newly made. It was here since the 70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ation of Tsinghua.

清华大学、清华旅游景点介绍

清华大学、清华旅游景点介绍

清华大学旅游景点介绍清华大学主体所在地——清华园,地处北京西北郊名胜风景园林区,明朝时为一私家花园,清朝康熙年间成为圆明园一部分,称熙春园,道光年间分为熙春园和近春园,咸丰年间改名为清华园。

清华主楼:1966年5月落成,建筑总面积近8万平方米,是由清华大学有关专业的师生结合毕业设计而自行设计的校园杰作之一。

由“西主楼”、“东主楼”和“中央主楼”三部分组成,并以四个“过街楼”联成一个整体。

整个建筑气势雄伟,浑然一体,是清华校园中规模最宏大的建筑群,体现了清华师生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

清华主楼不仅在教学、科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是学校举办重大活动、接待重要来宾的主要场所。

美国总统布什、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等许多政界领袖和诺贝尔奖获得者等学术大师、著名跨国公司总裁等企业名流,都曾在中央主楼向清华师生发表演讲。

(清华大学旅游景点介绍)综合体育中心:由香港曹光彪先生捐资兴建,清华建筑设计院设计,占地12600平方米,主要用于体育比赛、大型演出、集会和体育课,还可为校体育代表队的训练和同学的日常锻炼提供场所。

主馆包括三个标准篮球场及5000个座位。

2001年建成使用以来,每年的开学和毕业典礼均在这里举行。

清华大学90周年校庆大会和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篮球比赛也曾在这里举行。

跳水馆:这是具有国际标准的比赛场馆,总建筑面积达到9400平方米,拱形建筑,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设计,包括一个游泳池和一个跳水池,共有1208个观众席位。

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跳水比赛在此举行。

紫荆学生公寓:总建筑面积近37万平方米,集运动、娱乐、住宿、生活于一体的现代化工字厅:清华园是清康乾时期熙春园的一部分,咸丰登基以后把此园赐予其弟,易名为清华园。

工字厅原名工字殿,是清华园中之主建筑。

因其前、后两大殿中间以短廊相接,俯视恰似一“工”字,故得名。

工字厅原有房屋100余间,总建筑面积约2750平方米,院内曲廊缦折,勾连成一座座独立的小套院,形成这组建筑的主要特色。

清华大学校园景点介绍暨历史

清华大学校园景点介绍暨历史

清华大学校园景点介绍1.清华大学二校门:二校门是清华的象征性建筑物,乳白色的石门流露出清丽庄严之美,之门上端“清华园”三字出自时任军机大臣、中堂那桐之手。

二校门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校园历史坐标点。

二校门始建于1909年,属于古典西洋砖石结构,巴洛克风格,是清华大学最早的学校大门。

二校门原为封闭式建筑,两侧有短墙连接东边的邮局和西边的守卫处。

当年清华学堂门纪严格,中等科低年级学生未经批准不得出校门。

后来1933年学校扩大,修建了新的校门即现在的清华大学西校门,人们便将原来大门称为二校门。

20世纪50年代曾把大门两侧的短墙拆除,只留中央主体部分,但校门庄重肃美如故。

而十年动乱它却未能逃过劫难,被红卫兵彻底砸烂。

90年代,在校友的积极倡议与集资筹备下,学校依据原始图片重建了这一校园文化。

现在的二校门已经成为新时代清华的标志性景观,同为台湾清华大学和北京清华大学的标志。

许多校友回到清华都会来此拍照留念,以寄托对母校的思念之情。

2.清华学堂:清华校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清华学堂。

此楼为德国古典风格,轻装红瓦,坡顶陡起,被称为“一院”或“一院大楼”。

清华学堂西部建成后成为高等科学生的教师,东部建成后曾是高等科毕业班的学生宿舍,所以历史上也称“高等科”。

高等科宿舍的设施相当华丽舒适,有打蜡地板,双层拉窗。

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的梁实秋先生回忆:“这一部分的宿舍有较好的设备,床是钢丝的,屋里有暖气,厕所里面有淋浴有抽水马桶。

”1925年起,学校在这里开设“国学研究院”,著名的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格、赵元任,在这里汇聚,太阳了整整一代国学研究家,除中国通史在同方部外,其余课程均在清华学堂117号楼教师讲授,五十年代以后,梁思成任主任的清华建筑系迁入此楼,清华学堂成为建筑系专用系馆。

清华学堂未作早期清华的象征,始终套吃着她那特有的历史魅力,留在了一代代清华学子的心中。

3.清华大礼堂:清华大礼堂坐落在校园西区的中心地带,清华早期的四大建筑之一。

清华的景物

清华的景物

清华大学是中国著名的高等教育机构,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秀美的校园环境。

以下是清华大学的八大景点:
理教湖:位于清华大学的中心区域,是整个校园中最繁荣、更具特色的景点之一。

沿着湖畔散步,可以看到郁郁葱葱的垂柳和碧绿的水面。

值得一提的是,每年毕业季节,湖畔会举办摄影展,成为新老师生们留下校园记忆之地。

五道口红楼:是清华大学历史建筑之一,始建于1925年,建筑风格独特、别致,深藏着上个世纪的历史记忆与浓郁文化气息。

德润园:是清华大学南门附近的一个公园,景色优美、花园小巧,一年四季花开不断、景致宜人,还设有篮球场、乒乓球室及健身器材,是学生们锻炼或休憩的好去处。

启功书院:是颇具文化气息的建筑之一,原名瀛台书院,在这里有众多知识分子经过此书院而学有所成。

小清华:清华大学的北门外,是一个散落着各种食堂、小饭店和小商铺的区域,十分热闹并传达出深厚的学生生活气息。

紫荆公寓:是清华大学最早的宿舍之一,其建筑名气甚大。

紫荆公寓不仅为当时的行业标杆,它本身也是一代师生共同奋斗的象征。

李兆基科学馆:是清华大学新建的大型科学教育场馆,开放空间更环保无空调设计,高效节能且优雅悠远。

全年会举办各种理工科领域讲座和科技展览,为学生们提供了协助学习与展示科技成果的平台。

三味书屋:位于春园内,是一座具有深厚文化气息的小巧书屋,表现了清华人对于精神文化愉悦消遣之重视,现屋顶装饰有竖式天窗既营造了明亮感还凸显格调。

探寻北京老建筑:北京高校之一:清华大学(原清华学堂)

探寻北京老建筑:北京高校之一:清华大学(原清华学堂)

探寻北京老建筑:北京高校之一:清华大学(原清华学堂)清华大学的位置在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30号。

北京大学的位置在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作为中国最好的两所高校,清华和北大这对隔壁冤家,百年来一直相爱相杀。

明面上唇枪舌剑,暗地里互诉衷肠。

那些年,我们一起围观过的清华北大相爱相杀:1、如果你问他们,中国最好的大学在哪里?清华学生会回答你说:“出北大东门,往西走400米。

”同样,北大学生也会脱口而出:“出清华西门,往东走400米。

”2、校花北大的校花换了一茬又一茬,却总是不如隔壁的“奶茶”。

当然了,每次谈论到这个话题,清华的同学总会义正言辞地回答:唯一(二)官方认证的校花是紫荆花和丁香花。

3、2015年愚人节署名为“万柳烈士旅”发布了标题为《清华大学整体并入北京大学工学院》的文章;清华也不甘示弱,《清华大学统一委员会告燕园同胞书》称“燕园自古就是清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4、互相调侃的“奇观”清华的日晷上刻着校风——“行胜于言”,北大就调侃这校风其实就是时下流行的那句话“You can you up,no can no BB.”同样,在北大校内一尊写意的字母“D”和“S”的雕塑,本意为德先生与赛先生,也就是民主与科学,后来也被清华笑称为:“科学顶个球,民主连个球都不顶。

”“D”和“S”的雕塑5、校园大小都说清华大,清华到底有多大?清华的回答很清华:“很大,至少得有两三个北大那么大。

”相爱相杀的真相是“打是亲,骂是爱”的浓情。

就像剑桥牛津互称对方'there'一样,正是互黑让他们更亲密,正是“隔壁”让他们成为了清华北大。

此篇先介绍清华,后介绍隔壁的相爱相杀的北大,排名不分先后,不分彼此。

清华大学本部校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与北五环之间,东临地铁13号线,西临北大、圆明园,是中国最美丽的大学之一;清华大学地处北京西北郊繁盛的园林区。

清园内林木俊秀,水清木华;清澈的万泉河水从腹地蜿蜒流过,勾连成一处处湖泊和小溪。

清华校园景点及介绍

清华校园景点及介绍

清华校园景点及介绍
清华大学作为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拥有许多令人向往的校园景点。

下面是一些值得一游的清华校园景点及其简要介绍:
1. 清华园:清华园是清华大学的主要园林景点,是一个占地广阔的传统园林。

园内有各式各样的植物、花卉、池塘和展览馆,提供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环境供人们散步和休闲。

此外,园内还建有一些建筑物,如锦秋堂、玉蟾堂、思源堂等。

2. 五道口:五道口是清华大学校门之一,也是一个重要的商业区。

这里有许多商场、餐厅、咖啡馆和夜生活场所,吸引着许多学生和游客。

3. 校史馆:清华大学校史馆是一个展示清华大学历史和发展的场所。

馆内展出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和照片,以及关于校园建设和教学研究的实际展示。

通过参观这个馆,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清华大学的发展历程和学术传统。

4. 竺可桢纪念馆:竺可桢纪念馆是为了纪念清华大学杰出的校友和科学家竺可桢而建立的。

馆内介绍了竺可桢的生平和成就,展示了他在物理学领域的贡献。

这个纪念馆不仅向大家展示了竺可桢的个人故事,也展示了他对中国科学事业的影响和推动。

5. 主楼:清华大学主楼是一个标志性建筑,也是学校的行政中心。

这座大楼建于20世纪20年代,是典型的中国西方混合建筑风格。

主楼的外观极具特色,内部设有一些办公室和会议室。

游客可以在主楼内追溯清华大学的历史,并欣赏到一些艺术品和文物。

以上只是清华大学校园的一部分景点,清华校园还有其他许多美丽的地方,等待人们去探索和发现。

无论是学生还是游客,都可以在这样的震撼性和优美的环境中享受到深厚的学术氛围和自然之美。

清华大学旅游景点

清华大学旅游景点

清华大学旅游景点
清华大学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有许多值得一游的旅游景点。

1. 校园景观:清华大学校园环境优美,有许多著名的园林景观,如雅园、燕园、大明湖、西北湖等,可以欣赏到传统的中式园林风格。

2.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定位于高校教学和科研的综合性艺术博物馆,展出了中国绘画、书法、陶瓷、雕塑等艺术作品,同时也举办各种艺术展览。

3. 清华大学美术馆:这是清华大学的另一个艺术展示场所,主要展示当代艺术作品,如绘画、摄影、装置艺术等。

4. 清华大学图书馆:这是清华大学最重要的学术资源之一,拥有丰富的藏书和电子资源,同时也是一个宏伟的建筑,是一个不可错过的地方。

5. 科技园区:清华大学还有一些科技园区,如清华科技园等,这些园区是创业公司和科技企业的聚集地,可以了解到最新的科技创新成果。

总之,清华大学作为中国最顶尖的高等学府之一,不仅拥有优美的校园景观,还有丰富的艺术和科技资源,是一个学术氛围浓厚且值得一游的旅游景点。

去清华大学旅游攻略

去清华大学旅游攻略

清华大学旅游攻略清华大学位于中国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国著名的一所顶尖大学。

作为一个知名的文化和学术中心,清华大学不仅以其优秀的学术和科研成就而闻名,同时也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参观。

如果你计划前往清华大学游览一番,这份攻略将会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和享受这座美丽校园。

1. 清华大学的简介清华大学创建于1911年,是中国最早成立的现代研究型大学之一。

作为中国顶尖高等教育机构之一,清华大学培养了许多杰出的校友,包括多位诺贝尔奖得主和中国现任领导人。

清华大学校园占地面积较大,园内有美丽的湖泊、花坛和景观,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可以漫步的美丽场所。

2. 游览清华大学的建议路线清华大学校园广阔,建议按照以下的路线进行游览,以便能够全面地参观这座美丽校园。

2.1 清华大门游览清华大学的第一站当然是大门。

清华大门壮观而庄重,是迎接游客的入口,也是照相的好地方。

抵达大门后,你可以拍照留念,并开始你的校园之旅。

2.2 燕园燕园是清华大学最有名的景点之一,也是校园的中心地带。

这个古老园林修建精美,有各式各样的花卉和树木,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你可以在这里散步,并欣赏到许多古老建筑的风貌。

2.3 沁园沁园是清华大学校园内的一块梧桐树林,这里是宿舍区域,也是学生们放松和休息的场所。

在秋天,这里的梧桐树叶会变成金黄色,非常美丽。

你可以在这里坐下来休息一会儿,欣赏秋天的美景。

2.4 三角地三角地是清华大学的一块开阔地带,是学生们进行各种户外活动的场所。

这里有足球场、篮球场和其他各种运动设施,你可以看到学生们在这里进行各种体育活动。

这里也是举办各种大型活动和庆典的地方。

2.5 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图书馆之一,同时也是学生们学习和研究的地方。

图书馆内收藏了大量的书籍和资料,其中包括许多珍贵的文献和古籍。

即使你不是学生,你也可以进入图书馆参观,并品味学术之美。

3. 清华大学的特色活动除了游览校园,清华大学还会举办许多特色活动,增加你的旅程乐趣。

参观清华大学旅游景点

参观清华大学旅游景点

参观清华旅游景点清华大学的二校门是清华大学的标志性建筑物,前来的参观者总要在此驻足拍照留念。

据堂侄说,现在的二校门已不是当年的青砖玉石,而是1991年重建的钢筋混凝土仿制品。

提到二校门的建立,不得不追溯到1908年,根据中美两国政府协议,在“京郊清旷地方”建立游美肄业馆,清华园被选为校址,1909年开始修建围墙,兴建校舍。

二校门所在位置原为清宫熙春园所属的家庙永恩寺的所在地,因建校而被拆除。

二校门当时是名副其实的学校大门,两侧与围墙相连,直到50年代后期,为了方便交通,把两边的短墙拆去,只保留中央主体部分。

二校门地区现属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观清华旅游景点)进清华园门,远远就见到了一大片绿地,在走近绿地大草坪时,南端花木丛中的一类似钟的一石建筑耸立正中,吸引着我驻足细看,原来是古典计时器,称日晷。

上部是日晷的造型,底座上镌刻有“行胜于言”的铭言的中文及其拉丁文译文,以及建造年月日。

据说此原为圆明园遗物,1920届学生毕业时献给清华大学。

据查,日晷是我国古代简单的计时器,它的功用是利用太阳光对于一个倾斜的指针所产生的阴影的位置来表示时间,一般都是把一个不锈钢的指针装在一个石刻的圆盘的中心,再将圆盘斜卧在一个平台上,南高北低,使指针的上端正指北极,下端正指南极,圆盘的上下两面各刻上“子丑寅卯……”等十二个时辰。

当太阳正南的时候,针的影恰投在正北的方向,也就是午时。

每年春分以后,看圆盘上的影;秋分以后看下面的影。

原来如此!大草坪东南方即是著名的清华学堂,一幢样式别致的二层楼房,青砖红瓦,坡顶陡起,属德国古典风格,是建校初期兴建的首批校舍主体建筑。

“清华学堂”题字同出于清朝那桐之手。

面对清华学堂,我凝视良久,早在孩提时代,就听大人说过,设在清华学堂之“国学研究院”著名的“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以及著名考古学家李济、文学家吴宓等在这里荟聚,培养了整整一代“国学”研究家。

我深深为这所楼房增添的文化色彩而感叹、折服。

北京之旅——清华园

北京之旅——清华园

北京之旅——清华园清华园是一处位于清华大学校园内的园林景观,是北京的一处著名景点。

清华园占地面积广阔,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游客们来到清华大学必去的地方之一。

清华园最早建于清朝康熙年间,经过历代修建和扩建,形成了今天的规模和格局。

园内有着古老的建筑、精美的园林和丰富的文化史料,展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魅力。

在清华园内,有着许多著名的建筑和景点。

比如钟楼、韵园、明伦堂、八百周围等等,这些景点都是格调高雅、富有文化内涵的建筑和景观,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观。

钟楼是清华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钟楼是一座古老的建筑,建于清朝光绪年间,是园内最高的建筑,也是园内的制高点。

登上钟楼,可以俯瞰整个清华园的美景,享受到宁静与美好。

而韵园则是清华园内最为精致的一处景点。

这里有着古老的假山、流水、树木和花草,散发出一股古典园林的优美气息。

漫步仿佛就像置身于一幅古代山水画中,让人心旷神怡。

明伦堂是清华园内的一处古老建筑,建于清朝道光年间,是一座典型的中国古典园林建筑。

明伦堂的建筑造型优美,雕梁画栋,是古代文人雅士读书写字的地方,散发着一种古典与文化的气息。

而八百周围则是清华园内的一处美丽湖泊。

这是一处人工湖泊,湖水清澈如镜,周围树木葱茏,景色宜人。

在湖边漫步,感受清风拂面,也是一种别样的享受。

除了这些建筑和景点,清华园内还有着许多古树名木和花草,这些自然景观也是园内的一大亮点。

这里有着古老的梧桐树、香樟树等等,树龄在百年以上,庄严而古老。

而园内的花草也五彩斑斓,争奇斗艳,给人以一种绚丽多彩的美感。

清华园是一处值得游客前来参观的景点。

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建筑优美,园林秀丽,自然景观优异,是一处能让人身心愉悦的地方。

如果你来到北京,不妨前往清华大学参观清华园,体验其中的古典韵味和文化底蕴,感受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妙之处。

清华园将给你带来一次别样的北京之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华大学校园景点介绍清华主楼:1966年5月落成,建筑总面积近8万平方米,是由清华大学有关专业的师生结合毕业设计而自行设计的校园杰作之一。

由“西主楼”、“东主楼”和“中央主楼”三部分组成,并以四个“过街楼”联成一个整体。

整个建筑气势雄伟,浑然一体,是清华校园中规模最宏大的建筑群,体现了清华师生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

清华主楼不仅在教学、科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是学校举办重大活动、接待重要来宾的主要场所。

美国总统布什、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等许多政界领袖和诺贝尔奖获得者等学术大师、著名跨国公司总裁等企业名流,都曾在中央主楼向清华师生发表演讲。

第六教学楼:由台湾裕元集团捐资800万美元,清华大学注入7500万元人民币兴建的第六教学楼,于2003年建成使用,命名为“裕元楼”。

有7000多个座位,是目前清华规模最宏大、设施最先进的教学大楼。

新土木馆:由香港何善衡慈善基金会捐资兴建,1998年落成,命名为“何善衡楼”,又称新土木馆。

该馆是清华土木工程学科教学与科研工作的一个重要基地。

综合体育中心:由香港曹光彪先生捐资兴建,清华建筑设计院设计,占地12600平方米,主要用于体育比赛、大型演出、集会和体育课,还可为校体育代表队的训练和同学的日常锻炼提供场所。

主馆包括三个标准篮球场及5000个座位。

2001年建成使用以来,每年的开学和毕业典礼均在这里举行。

清华大学90周年校庆大会和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篮球比赛也曾在这里举行。

跳水馆:这是具有国际标准的比赛场馆,总建筑面积达到9400平方米,拱形建筑,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设计,包括一个游泳池和一个跳水池,共有1208个观众席位。

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跳水比赛在此举行。

紫荆学生公寓:总建筑面积近37万平方米,集运动、娱乐、住宿、生活于一体的现代化学生公寓,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的氛围。

二校门:清华建校之初最早的主校门,是一座古典优雅的青砖白柱三拱“牌坊”式建筑。

门楣上书刻有清末大学士那桐的手迹“清华园”三个大字。

因1933年至1934年间校园扩建有了新的大门后,这座最早的校门就被称之为“二校门”了。

它一直是清华大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新竹清华也有同样的建筑模型。

作为清华象征的二校门,见证了清华大学日新月异的发展和飞跃;它历春夏秋冬,经风吹雨打,默默地迎来送往每一位清华人。

它不仅仅是清华园的鲜明标志,更是长期以来清华人勤奋求实、荣辱不惊之品格的象征。

“文化大革命”中曾被毁,后恢复重建。

日晷:位于礼堂前大草坪南端的古典计时器――日晷,1920届学生毕业时献给母校。

下部底座镌刻着1920级的铭言“行胜于言”的中文及其拉丁文译文,“行胜于言”从此成为了清华的校风。

这种校风使清华培养了一大批脚踏实地、报国奉献的优秀人物。

清华学堂:这座青砖红瓦、坡顶陡起、具有德国古典风格的建筑始建于1909年,是建校初期的主体建筑。

总面积4650平方米。

1925年,清华在此设立“国学研究院”,著名的“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以及著名考古学家李济、文学家吴宓等在这里荟集,形成了清华大学“中西融会、古今贯通”的办学风格。

水木清华:水木清华是清华园里最幽静之处,是学生晨读和休息的好去处。

山林之间掩映着两座玲珑典雅的古亭。

正额“水木清华”四字,出自晋人谢混诗句:“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两旁朱柱上悬有清道光进士,咸丰、同治、光绪三代礼部侍郎殷兆镛撰书的名联:“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南西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

”工字厅:清华园是清康乾时期熙春园的一部分,咸丰登基以后把此园赐予其弟,易名为清华园。

工字厅原名工字殿,是清华园中之主建筑。

因其前、后两大殿中间以短廊相接,俯视恰似一“工”字,故得名。

工字厅原有房屋100余间,总建筑面积约2750平方米,院内曲廊缦折,勾连成一座座独立的小套院,形成这组建筑的主要特色。

工字厅门口匾额“清华园”三字为咸丰御笔。

自清亭:自清亭原名“迤东亭”,在工字厅东墙外的土山上。

朱自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散文家和诗人,曾任清华大学文学系主任。

他的散文风格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字秀丽著称于世。

如“荷塘月色”一文,以清华园景物为描写对象,已成为传世美文,为一代代中学生之国学范文。

1948年,他因拒领美国救济粮在贫病中逝世,表现出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1978年为纪念朱自清先生,将此亭命名为“自清亭”。

大礼堂:大礼堂是一座罗马式与希腊式相结合的古典建筑,科林斯风格的石柱,柱顶的涡形装饰带着古希腊晚期的情调,东罗马拜占庭风格的圆形屋顶,拓弘的拱形门窗有着罗马的辉煌与大气。

它一直被清华师生视为自己坚定朴实、不屈不挠之性格的象征。

闻亭:它是一座古式六角亭,原为一座钟亭,建校初即有之,为号令全校作息而设。

亭内有大钟一口,径可四尺。

钟声清脆,远及海淀。

闻一多是中国著名的诗人、学者,在《周易》、《诗经》、《庄子》、《楚辞》的研究中有相当的成就。

抗日战争期间,他目睹国内反民主的独裁政治,拍案而起,1946在昆明被暗杀。

为了纪念在昆明遇害的闻一多先生,将该处命名为“闻亭”,亭内匾额由闻一多先生1921年的同级同学集资建成,“闻亭”二字由著名优生学家潘光旦教授所书。

1986年清华师生在闻一多先生逝世40周年之际,修建了闻一多雕像,使“闻亭”景观益显庄严美观。

科学馆:建于1919年,是清华早期“四大建筑”之一。

当时清华的理工科处于全国的领先水平,尤其是物理系可谓盛极一时。

90年代曾作过统计,从此楼中曾经走出过70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

80年代以后清华重建了理学院,现在新的理学院大楼占地27000平方米,位于清华气象台东北。

新水利馆电机馆同方馆新水利馆、电机馆、同方部:位于大礼堂东侧,从北而南分别是新水利馆、电机馆、同方部。

胡锦涛总书记曾在新水利馆学习。

它的旁边是电机馆,朱镕基总理曾在此度过四年的求学时光。

南面的同方部是当年梁启超先生作著名的《君子》演讲的地方,此次演讲之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从此成为清华的校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清华学子为强国富民而刻苦读书。

工字厅原名工字殿,是清华园的主体建筑。

因其前、后两大殿中间以短廊相接,俯视恰似一工字,故得名。

工字厅共有房屋一百余间,总建筑面积约2570平方米,院内曲廊缦折,连成一座座独立的小套院,形成这组居住的主要特色。

现在是学校机关所在地。

古月堂建于清道光,与工字厅西院一巷之隔,总建筑面积约670平方米。

初建时是园主的专用书房。

梁启超、朱自清等都曾在这里居住。

现在是学校各总务机关所在地。

大礼堂座落在校园西区的中心地带,庄严雄伟,一直被师生视为自己坚定、朴实、不屈不挠的象征。

它是一座罗马式与希腊式的混合建筑,圆顶铜门,门前四根汉白玉大石柱,粗可二人合抱,高可两丈。

大礼堂始建于1917年9月,建成于1920年3月。

建筑面积约1840平方米,座位1200个。

图书馆由新馆和旧馆组成。

旧馆始建于1916年4月,建成于1919年3月。

新馆又叫逸夫馆。

新馆与旧馆风格基本一致,浑然一体,是建筑工程中的杰作之一。

图为新图书馆。

核能院老机械馆位于二校门东侧,建于1935年,总面积2223平方米。

设在馆内的热力工程实验室,其内部设备包括蒸汽机、汽轮机、柴油机、机车及汽车等。

在当时不仅是国内设备最完备的实验室,即使与欧美各著名大学之同类实验室相比亦不相上下。

机械工程系建于1932年夏。

教学区由第一教学楼、第二教学楼、第三教学楼、第四教学楼和第五教学楼组成。

图为第三教学楼。

闻一多纪念亭是一座古式六角亭,为纪念校友闻一多先生而建的。

该处原有钟亭一座,建校初即有之,为号令全校作息而设。

亭内原有大钟一口,径可四尺,铸有“大明嘉靖甲午年五月 日阜成门外三里河池水村御马监太监麦监造”。

钟声清脆,远及海淀。

闻一多在抗日战争期间,目睹国内反民主的独裁政治,拍案而起,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主运动,终为反动派所不容。

1946年7月15日被特务暗杀于昆明住所前。

自清亭原名“迤东亭”,在工字厅东墙外的土山上。

1978年改名“自清亭”以纪念朱自清先生。

朱自清是我国近代杰出的教育家、诗人和散文学家。

他的散文《背影》、《荷塘月色》等,今脍炙人口。

因自清亭设于此地,很多人误以为朱先生的《荷塘月色》即亦源于此地,其实不然。

《荷塘月色》的“原址”是在近春园环池的西北隅。

现在近春园东山建有“荷塘月色亭”以资纪念。

近春园原是清咸丰皇帝的旧居,又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原址。

近春园的前身是康熙是“熙春园”的中心地带。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火烧圆明园,近春园内所房屋被化为灰烬,沦为“荒岛”,前后达一百二十余年。

到1979年,荒岛才被修复。

近春园原是清咸丰皇帝的旧居,又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原址。

近春园的前身是康熙是“熙春园”的中心地带。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火烧圆明园,近春园内所有房屋被化为灰烬,沦为“荒岛”,前后达一百二十余年。

到1979年,荒岛才被修复。

这是雪景中的近春园。

荷塘月色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所述的引人入胜的景色在近春园一带。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火烧圆明园,近春园内所有房屋被化为灰烬,沦为“荒岛”,前后达一百二十余年。

1927年仲夏,朱自清教授感于世变,夜不成寐,夤夜走出家门到这一带散步,以其精妙的构思和生花之笔写下名文《荷塘月色》。

湖畔在近春园一带。

近春园原是清咸丰皇帝的旧居,又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原址。

近春园的前身是康熙的“熙春园”的中心地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