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后工业时代对社会的控制与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后工业时代对社会的控制与影响

作者:赵佳伟

来源:《学理论·下》2019年第08期

摘要:资本主义在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后,在经济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随着科技革命的深入进行,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可以称之为后工业时代。在后工业时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一种无形力量的控制,精确化与标准化的理念不断蔓延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最终开始消解人们的辩证思维。

关键词:后工业时代;社会;控制;影响

中圖分类号:D58 ; 文献标志码:A ; 文章编号:1002-2589(2019)08-0052-02

后工业时代作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具有许多鲜明的特点,如经济结构从商品生产经济转向服务型经济、职业分布以技术阶层的崛起为特征、理论知识日益成为创新的源泉和制定社会政策的依据等。带有这些特点的后工业时代,一方面更好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另一方面也加深了对整个社会的控制与影响。也就是说,后工业时代的种种理念不仅影响了经济,也影响了社会其他领域。

一、社会意识的变革

“精确化与标准化作为资本主义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与之前一切时代不同的。”[1]38在资本主义社会之前的封建社会和奴隶制社会,人们的生产更多的是粗放的,只追求数量的,奴隶主为了自己能够有更好更舒适的衣物穿,就会命令他们拥有的奴隶收集足够多的好看的动物皮毛。同样地,国王为了拥有华丽的宫殿,他就会命令下面的人们不惜一切代价把它建好。单纯地看中数量的增长,使得那一时代的科学技术即使被应用也只能是起到量上提高效率的作用,而非是生产变革。资本主义的出现,使生产变革成为可能,工业革命也就应运而生。而它带来的便是生产由粗放型向精确化与标准化的转变。

生产由粗放型向精确化与标准化的转变,首先影响到的是生产力中的核心——人。在粗放型生产中,人们的生产是相对分散的;而到了工业社会,为了达到精确化与标准化的生产,人们的生产就要集中起来,新的生产组织和管理体制随之出现,按照马克斯·韦伯的理论,这样的管理体制被称之为科层制。在科层制的管理体制之下,人变成了生产线上的一个个符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不再是传统的人际关系,而是成为互动着的利益之间的关系。

“工业始终在促使自己不断更新换代,以换取更加低廉的劳动成本和更高的利润,在后工业时代这些逐渐转变为以高附加值、高科技与品牌战略为表现的竞争模式,这更是资本主义工业完成前期积累的必然转变。”[1]39从工业社会开始,精确化与标准化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所追求的目标,而工业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也为精确化与标准化注入了新的内涵,其概念被不断

地重新定义。到了后工业社会,通过把一系列纷繁复杂的社会生产形式进行筛选和重组,进而把精确化和标准化体系化。从工业社会到后工业社会,不变的是对精确化和标准化的始终追求,而不同的是,在后工业社会,它将二者的地位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使之变成了社会的引领者。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后工业社会一直在对工业社会时代的非整体性特征做出改变,不论是经济,还是政治乃至思想文化方面,都在进行着标准的不断重新制定以便达到高度的整合。也就是说,“社会合理性的结构正从工业时代的合理性……逐步向整体的社会合理性形式转变。”[1]40当然,这种转变仍然是为了资本主义服务的。

总而言之,不论是在工业时代还是后工业时代,精确化和标准化始终是资本主义生产所追寻的理念和目标,只不过是在后工业时代,它们已经成为引领社会变革的核心所在,从而深刻影响了社会意识的变革。

二、影响社会生活领域

前面已经讲到,精确化与标准化是资本主义生产所追寻的理念和目标,因此它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基本动力。随着工业时代转变为后工业时代,这种基本动力已经蔓延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政治运动、文学艺术创作、社会节奏等等,这种标准越来越成为社会高效整合的工具,进而使得整个社会犹如工业生产一般,变成一个标准化的社会。按照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这些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的内容是受到经济基础的影响的,而且这种影响不是一蹴而就施加的,而是伴随着长期的历史过程。简而言之,在生产领域存在的精确化与标准化从一开始就对上层建筑进行着持续不断的入侵。

德国社会学家韦伯在自己的理论中提出了科层制这一组织形式,这是精确化与标准化最好的写照。这一组织形式,不仅仅是体现在工业生产上,还囊括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精确化和标准化的社会生产需要一丝不苟的生产者,因此,这些生产者必须要被严密地组织起来,这样可以最大效率地提高生产力。以流水线生产和专门化为特征的福特制是典型的代表。在此影响之下,生产线上的工人们不再是单纯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是被“内化”在整个生产线上,成为“上游”和“下游”之间的关系。在生产线上受到精确化和标准化影响的人们,在结束工作之后的日常生活中也逐渐被它们所笼罩,卓别林出演的电影《摩登时代》就用艺术的手法展现出了这一影响。

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让精确化和标准化的生产成为可能,也让工业生产组织带有了它们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社会科学仿效自然科学建立了自己的实证科学体系,而社会组织结构的形式也开始服从工业组织结构的形式。可以看出,在这个时候,整个社会出现了泛工业化的特征。泛工业化是后工业时代的重要特征之一: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体现为节奏的加快;在人才需求方面,标签理论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整合性方面,社会的整合程度不断提高;而在文学艺术创作领域,超越性也逐步消失。在上述的每一个领域之内,都有其统一的规范和标准,这些规范和标准的集合体便是标准化的社会。

总之,成为社会普遍认可的精确化和标准化的理念价值,是靠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带动,以实证主义的方式传播与扩展的,它随自然科学而来,被运用到生产领域,随后随着社会生活的多样性而散开,进入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精确化和标准化带动社会意识的变革进而影响社会生活,这是后工业时代对社会影响的前两个方面,为其后来继续发挥作用奠定了基础。

三、通过形式化对自身的巩固

精确化和标准化的社会在形成之后会反过来巩固自己的形式,这种巩固从实质上来讲是更深层次地加强社会控制。尽管处于上层建筑的个体互动和文化互动会进行一定的反抗,但是,由于后工业时代的泛工业化特征,使得它们很难摆脱这样的控制。“这种形式化改造主要通过技术为核心的主要形式在人的互动模式之中创建形式化的媒介,消解人们之间互动与交往的整体性,将人的基本需要即互动实现了节段化”[1]49;同时,开放化的符号体系被封闭的符号体系所取代,以此来限制人们的逻辑思维;通过技术的入侵在人们的心中树立起它们所谓的权威地位,消解人们的辩证思维。通过这几个层面的活动,它们对人们的意识形态达到了限制的目的。简单地说,这种限制首先要对以往被固定的体系进行瓦解,然后宣称所谓的信仰自由使得人们普遍形成了价值虚空。价值的虚空,使得人们无法真正地完全意义上地把握真理,这是十分严重的后果。举例来说,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将从古到今所有的文明成果都进行量化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发现,这些量一直是在增长的,人类所创造的文明都被十足地利用了而没有浪费,这就是对真理没有真正地完全意义上地把握,是对它的虚假的感知。

技术是形式化的核心,被用在对社会存在的改造上,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的改造,最终实际上都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这种形式化主要包括下面几个内容:首先,以客观物质实在为起点,进而逐渐影响到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其次,从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经济生产领域向社会生活领域辐射其影响力;再次,由于技术是核心,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它决定了形式化的具体模式。

“技术改变生活”是对经济领域向社会生活领域辐射其影响力的最通俗易懂也最真实的写照。这些技术为人们的交往交流提供了新形式,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影响人们的生活节奏。随着分工等理念的发展,人们逐渐形成了节段化的生活方式。举例来说,在流水线上,工人只负责制造某一机器的某一零件,而他并不用关心最终生产出的机器是什么样的;在家里,人们通过网络就可以进行购物和点餐,然后只负责消费即可,不用理会美食等是谁通过什么手段送到自己的手里。人们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并非有很复杂的原因,而仅仅是他们觉得很舒服而已,这正好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所要带给他们的公民的,但是,这种看似主动的给予,实则是不由自主地在扩散。

形式化是巩固后工业时代自身地位的重要方式,而这种方式,是依托于精确化与标准化展开的,可以这么说,这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四、消解辩证思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