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歧视原因的法经济学分析

合集下载

劳动力市场中性别歧视的经济成本与社会效应

劳动力市场中性别歧视的经济成本与社会效应

劳动力市场中性别歧视的经济成本与社会效应近年来,劳动力市场中性别歧视的问题备受关注。

在这个现代社会,依然存在着许多针对女性的不公平待遇与歧视现象。

这些不仅伤害了个体的权益与尊严,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效应。

首先,性别歧视对女性成员造成了严重的经济不平等。

无论在薪酬、晋升机会还是工作待遇上,女性常常处于劣势地位。

比如同样具备相同能力与技能的男女员工,女性的薪资往往低于男性。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数据,女性每挣得100美元,相同工作量的男性却能挣得220美元。

这种现象在各个行业中普遍存在,无疑造成了女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制约了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

其次,性别歧视也对女性的职业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许多公司在招聘时更倾向于选择男性,认为男性更有竞争力和承受压力的能力。

这导致了女性在晋升方面的机会较少,职场内的“玻璃天花板”依然无法突破。

结果,在许多公司中,管理层中的女性比例远低于男性,女性晋升为高级职位的机会有限。

这表明性别歧视不仅限制了女性的个人发展,也限制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效率。

另外,性别歧视还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社会效应。

首先,性别歧视导致了人才流失。

女性经常因为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而选择辞职或换工作,这不仅对女性本身而言是一种损失,也让企业无法留住优秀的人才。

其次,性别歧视会导致社会的资源浪费。

女性经验丰富且受过良好教育的群体,因为性别歧视而被迫离开原本有机会做出更大贡献的岗位,这无疑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

最后,性别歧视会对整个社会产生断层感与不和谐。

让一部分人感受到不公正待遇,势必削弱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面对这一严峻的现实问题,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降低或消除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歧视。

首先,政府应制定并执行法律法规来保护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的权益。

建立完善的雇佣机制,消除性别偏见,加强对性别歧视的监管力度,是关键的一步。

其次,企业需建立公平的薪酬体系和晋升机制,为员工提供公正的职业发展机会,从而激励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浅析我国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现象

浅析我国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现象

浅析我国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现象在劳动力市场中,歧视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

它是思想观念对劳动力市场有影响作用的一个例证,属于劳动力市场上客观存在的制度因素之一。

经济学对劳动力市场上的歧视定义为:“如果两个人具有相同的生产率,对工作条件也具有相同的偏好,仅仅因为他们分属不同的人群(如不同的种族、年龄层、性别等),获得工作的机会、所得到的工资收入和晋升的机会就不相同。

”借鉴歧视的定义,我们可以对性别歧视下定义:由于性别而非劳动生产率的原因,从而导致的女性与男性之间的工资或职业差异。

一、我国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的现状1、女性劳动者和男性劳动者的就业差别目前,我国在就业问题上,相当多的行业中女性就业率都偏低。

我国妇女就业的比例与女性劳动力资源占劳动力资源总数约一半的比例很不相称。

除在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这样的行业,女性就业的比例超过男性外,其他行业均是女性就业率低于男性,而且也都低于女性的自然人口比。

当然,为了保护女职工,有些高体力强度大的行业,如建筑业、采掘业、地质勘探业等,国家法律对女性就业是有明确限制的,但在除此以外的其他行业,甚至在商业、金融以及机关事业单位等世界公认的女性行业中,女性就业比例都低于男性,这是非正常的,是存在性别歧视的。

2、女性劳动者和男性劳动者的报酬差别我国政府一贯主张男女要“同工同酬”,反对歧视女性。

但是,现实生活中,男女“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却仍然普遍存在。

在按受教育年限进行的分组中,无论是哪个年限组,女性的平均年收入都低于男性。

但有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男女收入差异随着受教育年限的增长逐步缩小,这表明了教育在减少男女收入差异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3、女性劳动者与男性劳动者的职位和保险福利待遇差异女性担任管理人员的比例(包括任高、中、基层管理人员)都较低,而普通职员和其他人员中,女性所占比例却较高。

同时,随着职位级别的上升,女性所占任职人的比例是呈严格递减的。

在保险福利待遇种类中,女性享受的比例全部低于男性,包括作为福利项目的住房补贴、住房和带薪休假等方面二、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的影响1、性别歧视对社会总效用的影响作为性别歧视的表现形式之一,职业歧视的存在会使得女性劳动者常常被排斥在某些职业之外,结果使她们被挤进数量有限的职业中。

劳动力市场的性别歧视与经济不平等

劳动力市场的性别歧视与经济不平等

劳动力市场的性别歧视与经济不平等在当今社会,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性别歧视仍然存在于我们的劳动力市场中。

这种不平等现象给女性带来了不公平的待遇,并对整个经济体系产生了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劳动力市场的性别歧视问题,并分析其与经济不平等之间的关联。

首先,我们来看看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歧视表现为何。

一项研究发现,女性在就业机会、薪资待遇、晋升机会和工作保障方面都相对于男性存在不平等。

例如,在同一岗位上,女性的薪资普遍低于男性,即使他们具有相同的资历和工作表现。

此外,妇女相对于男性来说更容易受到雇主的歧视,例如在招聘过程中,许多工作机会更倾向于男性。

这种性别歧视对女性造成了经济上的不公平,让她们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其次,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与经济不平等之间存在密切关联。

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遭受性别歧视,导致了她们在经济收入和财富积累方面的不平等。

根据统计数据,女性的平均薪资水平较低,这导致她们难以积累财富和提高经济地位。

此外,性别歧视还影响到女性在职场的晋升机会,许多女性往往很难晋升到高层管理职位,从而限制了她们的职业发展和收入增长的空间。

这种不平等使得女性更容易经济上依赖于他人,加剧了她们的经济脆弱性。

性别歧视还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产生了负面影响。

调查研究发现,发达国家中性别平等的劳动力市场普遍具有更高的创新能力和经济竞争力。

而在性别歧视严重的国家,女性的创业机会受到限制,这导致了创新人才的流失和经济发展的瓶颈。

此外,性别歧视还进一步加大了经济的不平等。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如果妇女和男人在就业方面得到平等对待,全球经济产出可以增加5%至20%。

性别歧视限制了女性的经济贡献,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整体社会的不平等。

解决劳动力市场的性别歧视和经济不平等成为当务之急。

首先,政府应加强监管,确保劳动力市场的公平与公正。

这包括制定和执行禁止性别歧视的法律、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执法力度等。

其次,教育和意识提升也起着重要作用。

论就业性别歧视的经济法调节机制

论就业性别歧视的经济法调节机制

论就业性别歧视的经济法调节机制论就业性别歧视的经济法调节机制毕业论文我国虽然提倡男女平等,法律也明确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但现实中这种平等的就业权却难以实现。

就业性别歧视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给社会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违反了平等就业的公平价值理念,不利于社会的文明进步。

一、就业性别歧视的概念就业性别歧视是就业歧视的一种类型,是指任何基于性别及与性别相关的因素而非特殊工作本身的要求所作的取消或者有损于就业上的机会均等的区别、排斥或特惠。

就业性别歧视主要表现为对女性就业的歧视。

作为女性,由于生理、心理及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就业市场上遭受到“性别歧视”的现象由来已久,成为本文由毕业论文网收集整理就业市场上的一个弱势群体。

消除女性就业中的“性别歧视”,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要社会经济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以实现男女的平等就业,充分发挥女性人力资源的重要作用,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就业性别歧视的现状简历大全/html/jianli/从最近的社会调查来看,就业性别歧视现象普遍存在,在就业方面遭遇过性别歧视的女性占绝大多数,女性在职场中的工作状态不如男性稳定,客观上在职场中处于弱势、不利地位。

目前,我国女性在就业中主要遭遇以下几种类型的歧视:(一)招聘歧视,用人单位在招聘和录用员工时,除工种或工作岗位的特殊需求外,对女性劳动者不予录用或提高标准录用。

(二)薪酬歧视,从事相同或相近工作的女性获得比男性低等的报酬和福利待遇,我国女性劳动收入相对较低,两性劳动收入差距较大。

(三)晋升歧视,女性在有能力胜任领导岗位的条件下,因性别被排挤到职业中低层次岗位上。

我国女性担任高层和中层管理者的比例明显低于男性,整体就业层次低。

(四)怀孕歧视,女性的家庭、生育因素是用人单位歧视拒绝录用女性的重要理由。

已经结婚且已生育小孩的女性比未结婚、结婚但未生育小孩的女性更受欢迎。

劳动经济学50分

劳动经济学50分

对中国的就业市场性别歧视现象分析摘要:性别歧视是就业市场上普遍存在的现象。

文章从市场因素和传统文化两方面对我固就业市场上性别歧视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研究,并有针对性地给出对策建议。

希望为我国性别歧视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性别歧视就业市场传统文化一、我国就业市场中性别歧视的现状近年来,我国就业市场上性别歧视现象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即女性人口就业率较低、下岗失业比重大和职业报酬差距大。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

2005年全国人口中,男性为67309万人,占总人口的51.53%:女性为63319万人,占总人口的48.47%。

而城镇就业人口中女性就业比重仅占总就业人数的37.8%,明显低于男性就业率,且低于女性的自然人口比。

在失业率方面,全国实际失业人口中女性的失业率普遍高于男性失业率。

2003年男性失业者下岗的占37.7%.女性失业者中下岗的占42.1%。

另外,我国政府一贯主张男女要同工同酬,反对歧视女性,但是现实生活中男女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却仍然普遍存在。

根据我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的资料,在一些服务业的一线中.女性收入占男性收入的53%左右,而在管理和技术行业中.该比例为74%左右。

以上现象说明我国就业市场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性别歧视现象。

二、我国就业市场中性别歧视存在的原因目前我国性别歧视的原因主要存在市场因素和传统文化两方面。

1、企业在市场上追求利润最大化是性别歧视产生的经济原因在社会生活中女性承担着人类自身再生产的社会责任。

一般来讲,在女性就业生涯中,存在着一个就业生涯低谷期(生育期)。

由于国家劳动法明确规定“女职工按规定享受的产假期间,工资照发”。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男女劳动者具有相同的劳动生产率,以自身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企业会比较雇佣男性和女性的收益,倾向于选择雇用男性就业。

从经济学角度看,为了使使用资源的成本降到最低,企业必定会对男女预期成本进行比较.比较之下。

每一个用人单位都倾向于“择男舍女”以获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的成因解析(一)

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的成因解析(一)

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的成因解析(一)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的成因解析(一)【论文关键词】性别歧视贝克尔歧视理论自然附加成本理性选择【论文摘要】文章以贝克尔歧视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一些用人单位拒绝女性是规避自然附加成本的理性选择;女性的自然附加成本是造成就业门槛及工资差别的主要原因。

社会对这些附加成本的补助是消除歧视的有效途径。

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0.95%抽样分析,女性中“白领”工作者的比例都低于男性。

但是,“白领”工作者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女性高于男性。

且女性在高工资行业就业的比例都低于男性。

也就是说,与男性相比,女性要得到相同工资或进入相同行业,花费的成本要比男性多,或者说,在那女性花费相同成本的情况下,企业会拒绝女性或给与女性较低的工资报酬。

一、贝克尔歧视理论经济学家对劳动力市场歧视的成本分析起源于贝克尔的歧视的经济学模型。

贝克尔认为,如果某些人因为偏见而自愿放弃利润,工资或所得,那就构成了歧视行为。

如明知雇佣A可以为企业带来的利润大于B 所带来的,但雇主因为对A有偏见,所以会放弃利润回报率高的A,而选择利润回报率低的B。

即如果某人具有歧视性偏好,那么他宁愿用另一个群体去代替此群体。

即使他要为这种代替付出一定的费用,这种费用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如放弃一部分收入。

根据贝克尔模型,歧视雇主是受益者。

而雇主实行歧视的实质是厌恶成本,雇主缩减女工的雇佣规模,是为了规避额外的人工成本。

被替代的女性的生产率不明显高于男性时,歧视性雇主会追求两大效用目标:利润最大化,男性雇用比重最大化。

这里男性和女性雇用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

在男性和女性雇员生产率和工资率都相同的情况下,雇主偏好男性而抵制女性。

企业减少了“自然附加成本”(指的是女性多于男性的那一部分成本,例如,生育成本,提前退休的成本等)投入,而产出量既定。

这既实现了雇主的理性利润最大化,也验证了贝克尔模型中的“歧视雇主是受益者”的结论。

二、歧视现象存在的原因分析1、生育及相关成本女性(这里指未婚女性)工作不久后就会面临结婚,生育和哺育等问题。

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的原因及对策探讨------------------------------------------------------------------------------------------------张传鹤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充分认识维护妇女平等就业权、实现两性和谐发展的意义。

但在现实生活中,妇女的发展机会明显少于男性,妇女在就业中经常遇到各种形式的性别歧视。

本文拟就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的性别歧视问题作些探讨。

一、对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的原因分析所谓劳动力市场的性别歧视,是指用人单位基于性别原因,或拒绝接受女性,或提高女性的录用标准,或以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为由辞退女工或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或不重视妇女的升迁机会,或使女性与男性相比同工不能同酬。

造成女性在劳动力市场遭受性别歧视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传统性别偏见的作用。

首先,传统性别偏见常常先入为主地在人们头脑中树立起“女不如男”的观念。

能不能全面正确地评价男性和女性,首先涉及到我们在评价男性和女性时能否端正立场,也就是能不能采取一种尽可能客观的立场。

有的大男子主义者就是认为女子不如男,更为可悲的是,有些妇女姐妹身为女性,也自愿接受了这种观念。

其次,对男性和女性评价的方法不科学也强化了性别偏见。

评价男性和女性的方法对评价的结果也很重要。

实际上有的人看问题比较辩证全面,有的人看问题则倾向于以偏概全。

如果用辩证的观点分析男性,实际上男性也不是那么完美,他们也存在许多缺点。

笔者在这里无意贬低男性身上所具有的各种优点和美德,只是说男性和女性一样,也会有缺点和不足,不能通过不适当地抬高男性来刻意贬低女性。

再次,是具体地看一位男性或一位女性,还是抽象地看一位男性或一位女性,对我们能否正确评价男性和女性也很重要。

不经过工作的检验,一概认为女性都是心胸狭窄、目光短浅、庸庸碌碌之辈,是非常不公平的。

解读社会问题性别平等与性别歧视的现象与原因

解读社会问题性别平等与性别歧视的现象与原因

解读社会问题性别平等与性别歧视的现象与原因尊敬的读者:本文旨在解读社会问题性别平等与性别歧视的现象与原因。

在解读这一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性别平等与性别歧视的定义与概念。

一、性别平等与性别歧视的定义与概念性别平等是指男性和女性在法律、经济、政治、教育、劳动等领域享有同等权利和机会的情况。

而性别歧视则是指基于性别而对个体或群体进行不平等对待的现象。

二、性别平等与性别歧视的现象解读(一)就业与薪资不平等从统计数据上可以看到,男性在某些行业和职位上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往往获得较高的薪资水平,而女性则在这些领域受到限制和排斥,且其薪资普遍低于男性。

(二)教育机会的不均等尽管在现代社会中,女性享受到了受教育的权利,但在某些地区和家庭中,男孩子的教育机会仍然优于女孩子。

这种不均等现象给女性的发展和职业选择带来了限制。

(三)政治和决策参与的不平等在政治领域,女性在担任高层职位和参与决策的比例相对较低。

这一现象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尤为常见。

(四)家庭和家务劳动的不平衡在大部分社会中,女性在家庭和家务劳动方面承担了更多的责任,而男性则在这方面的参与相对较低。

这种不平等分工导致女性在事业和个人发展上受到了限制。

三、性别平等与性别歧视的原因分析(一)传统观念与观念束缚传统的性别观念和社会文化习俗让人们普遍对男性和女性的角色有所刻板和固定的设定。

这种观念束缚限制了对性别平等的认同和在行动上的实施。

(二)经济和权力结构的不平等社会经济和权力结构对于性别平等的实现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男性更容易获得教育、就业和政治资源,而女性则处于劣势。

(三)法律和政策制度的不完善尽管很多国家都出台了促进性别平等的法律和政策,但在实施和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完善和不足。

这导致了一些性别歧视现象的出现和持续存在。

四、性别平等与性别歧视的影响与应对(一)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性别歧视限制了女性的发展和个人潜力的发挥,也限制了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

性别差异与性别歧视的经济学分析

性别差异与性别歧视的经济学分析

性别差异与性别歧视的经济学分析--女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的解析石松(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生)内容摘要社会上普遍认为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性别歧视。

本文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以“雇主模型”为基础,对有性别偏见的企业进行成本收益分析,认为该类企业不能满足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并根据分析结果,建议通过以下方面的改进来减少女大学生就业性别差异的程度:通过营造社会氛围改变社会对女性的角色期待和角色设计;建立和完善企业职工生育费用社会补偿等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服务体系等。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一、引言随着扩招的进行,每年的大学毕业生在以较高的比例增加,在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社会所能提供的相应的就业岗位略显紧缺。

在每个招聘单位在追求其“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也随之出现了一种社会现象——女大学生在职业搜寻过程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据有关统计,在普通高校招生中,1995年女大学生占36.7%,1998年占39.75%, 2001年占到42.14%,女大学生的比例在逐年增加。

而在工作招聘的过程中,虽然社会各方一直都在呼吁就业市场上的男女平等,可在大大小小的招聘会上,一些用人单位仍公开打出“只限男性”或是“男生优先”的字样。

以至于在一些高校中,划出了“女硕士生等于男本科生”、“女博士生等于男硕士生”这样的等式。

在一项调查回馈的1100多份答卷里,有80%的女大学生表示自己曾在求职过程中遭遇性别歧视,有34.3%的女生有过多次被拒经历。

在同等条件下,男生签约率明显高出女生8个百分点。

在一些三资企业,女性劳动权益保护率较低,许多人签订劳动合同时,迫于就业形势就范于公司“5年内不得生育”的苛刻条件。

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在调查中发现,在应届毕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求职、应聘中,超过半数的招聘单位提出“只要男性”的要求,甚至一些国家政府部门、银行、高校、医院、报社及国有大中型企业也在招聘条件中明确提出“只要男生”,使同样具备应聘资格的女生失去竞争机会。

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经济学分析

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经济学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近些年,我国劳动力市场出现一个明显特点:随着国家教育事业不断进步,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大幅度增加,而女性则更热衷于人力资本投资。

近年来,我国高校不断扩招,2004年我国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280万人;2017年毕业生人数约为800万人,数目庞大的人群使得就业竞争异常激烈。

毕业生性别比例方面2006~2013年8年间全国大学普通本专生中女生比例共上升了3.68个百分点。

从发展趋势来看,中国高校里的女生占比越来越高。

在国人更认可男性的传统观念下,女大学生必须更加注重自身素质培养,提高个人能力,因此社会上优秀的女大学生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上所占的比重呈现出上升趋势。

但是,由于性别歧视的存在,女大学生就业情况不容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经济学分析□文/刘迪洋(辽宁大学辽宁·沈阳)[提要]近些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产业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多,高学历人群在劳动力市场上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但是,由于性别歧视的存在,女大学生就业情况很不理想。

本文主要从劳动经济学视角分析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问题产生的根源,以及我国就业环境中表现出的矛盾,并给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女大学生;性别歧视;劳动经济学中图分类号:F240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2月1日劳动/就业No.5s 2018《合作经济与科技》供就业、带来收入。

(三)社区管理与服务,包括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社区安全。

其中,社区管理反映社区居民对社区政务活动的了解程度,社区服务和社区安全则可以反映新农村社区的物业管理水平。

1、社区管理制度完善程度。

反映社区的规范管理及效果。

2、村务公开满意度。

村民行使投票权时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村务公开满意度将对其效果进行检验。

3、村民选举机制透明度。

村民参与自治,行使投票权是管理民主的集中体现,选举投票率是管理民主最具代表性的衡量指标。

4、社区养老院建设。

劳动力市场中歧视妇女的经济学分析

劳动力市场中歧视妇女的经济学分析

MARKET‘市场经纬■■—一笏动勿市场串烧秘蛹灸鲍缓矫掌纷析一,劳动力市场中的女性歧视现象劳动力市场中,当女性拥有与男性同等的能力、教育、培训和经历时,他们却在雇用、职业选择、提升和工资率等方面受到不公正待遇.这就出现了歧视。

劳动力市场歧视可以分为:工资歧视、就业文,鲍震宇歧视、职业歧视、人力资本歧视。

(一)就业歧视1.就业前:女性遭遇性别歧视。

妇女寻找工作时会因为性别原因失去就业机会,这一点在2002年5月全国妇联权益部组织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十年实施情况的问卷调查报告》中有所显示,城镇女性有7.1%的人因为性别就业时受到社会排斥,男性有此经历的仅为3_3%,比女性低3.8个百分点。

女性就业歧视在女大学生身上表现更为明显.毕业生就业洽谈会上,很多单位明确提出不要女生,带期的损失在动态总损失中所占的比例。

四、结论在人民币升值得到普遍认可以后,升值路径的选择成为了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的分析认为,对于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路径,一步到位模式与循序渐进模式都有不足之处,比较合适的策略应当是先进行大幅升值再进行小幅度升值。

升值过于迅速,将伴随经济结构的剧烈调整,会导致过度的失业与产出减少;升值过于缓慢,又会使得经挤经历更长时期的价格与结构扭曲,不利于长期的经济增长。

所以,升值期限的选择是对于持续错位的损失与调整导致的结构性损失的权衡。

在汇率升值过程中选择先急后缓方式,主要是考虑投机资本流人对于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错位幅度长期不进行调整会使投机资金认为存在丰厚的套利空间,而较快幅度的调整又会使投机者产生进一步调整的预期,而选择先急后缓的策略则能在一开始预期尚未形成时大幅度缩小错位空间,错位宅问的缩小增加了投机者套利的风险,同时也会减小汇率迸一步升值的预期,从而能够减弱国际收支不平衡对于货币政策的束缚。

在调褴过程中,汇率变动对于经济结构的破坏越强,对于预期的影响越大,汇率升值的调整期限应当越长,初次升值的幅度应当越小;汇率错位对于资源配置的扭曲作用越大,对于升值顶期的影响越强,调接期限应当越短,初次升值的幅度应当越大。

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歧视”现象的经济学分析.赵兴平

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歧视”现象的经济学分析.赵兴平

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第1章绪论. (1)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1.2.1国外研究状况 (1)1.2.2国内研究状况 (2)1.3研究思路与框架 (2)第2章我国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的现状 (4)2.1就业率低 (4)2.2行业性别隔离—垂直隔离 (5)2.3 行业性别隔离—水平隔离 (6)2.4 薪酬福利低于同等条件的男生 (7)第3章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的原因分析 (9)3.1偏好性理论 (9)3.2 统计性歧视 (11)3.3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 (11)3.4 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11)3.5 女性附着成本 (12)3.6女性自身人力资本投资原因 (13)第4章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的影响 (14)4.1 违背社会公平原则 (14)4.2 造成人才断层 (14)4.3 打击女性工作积极性 (14)4.4形成逆向选择 (15)4.5工资不能反映劳动力的价值 (16)第5章对策及建议 (16)5.1 改变传统观念,消除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女性的负面影响 (16)5.2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 (17)5.3 改善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 (17)5.4 建立完善相关法律 (18)5.5女性附着成本社会化 (19)5.6 加女性在人力资本上的投资 (20)第6章结论 (20)致谢 (22)参考文献 (23)2014届经济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摘要自从1999年中国实行高校扩招以来,中国从1998年录取的108万增加到了2012年的689万,2013年有着699万的应届毕业生,根据教育部的数据中国2014年将有727万毕业生。

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女大学生因为性别歧视缘故引起的就业难更是引发了整个社会的关注。

此外在已就业人员中同等条件女性工资低于男性,晋升遭遇“玻璃天花板”,用人单位甚至限制女职工生育等现象也是屡见不鲜。

就业市场中的性别歧视——以经济学为分析视角

就业市场中的性别歧视——以经济学为分析视角
性 。 第二 , 业一 般 认 为较 多 的 男 生 会 因 为 婚 姻 而 提 高 工 作 效 率 , 较 多 企 而
解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 问题 , 关键是要降低用人单位雇佣女大
的 女 生会 因 为婚 姻 而 降 低 工 作 业 绩 。 在 关 于 北 京 女 大 学 生 就 业 供 求 状 况 学 生 的成 本 , 使女 性 生 育 和操 持 家务 这 种 积 极 外 部 性 社 会 劳 动 费 用 由政 府 的 一 次调 查 结果 显 示 : 4 % 的 企 业 认 为 , 为婚 姻 男 生 业 绩 会 提 高 ; 达 0 因 而 来 承担 。 4 .3 的企 业 认 为 , 姻 会 使 女性 员 工 的 工 作 业 绩 下 降 。 由 此 可 见 , 业 53% 婚 企 认 为 雇用 女 性 员工 是 高 成 本 低 收 益 的 。 在 市 场 经 济 条 件 下 , 们 讲 求 “ 人 经 1 宏 观 上适 当控 制 , 低 大 学 生总 量供 给 . 降

就 业 市 场 中 的性 别 歧 视
以经 济 学为 分析视 角
◆朱 莎 李红莲 韩 彦 军
( 保定学院, 河北 保定 0 10 ) 700
【 要】女 大 学 生就 业 市场 中的性 别歧 视 , 为普遍 的社 会现 象 , 来 愈 受 到 人 们 的 关 注 。 本 文从 经 济 学 的 角度 分析 这 一歧 视 的表 现 及 摘 作 愈
歧视的现状浅层原 因主要是基于 成本——收益分析 的企业家在政 治框架 业 意识 和 就 业保 护 意 识 ; 业 信 息 中 心 要 加 强 对 劳 动 力 市 场 的 分 析 力度 , 就
下 按 照市 场 规律 追 求 自我 利 益 最 大 化使 然 。 造 成 男 女 相 比 成 本 收 益 存 在 帮 助女 大 学 生正 确 了解 把握 市 场 需 求与 自身 条件 , 少 求职 的 盲 目性 。 而 减

论就业性别歧视的经济法调节机制

论就业性别歧视的经济法调节机制
( 二 )女 经 济体制运行下 ,单位出于对 自 身利益 的考虑 ,为 了实现利 润最大化的 目 标, 他们会考虑人力资源成本 的大小 。而我 国法律 明确规 定女性员工要比男性员工早退休 5年 ;女性员工在怀孕 、产假及 抚育孩 子 的阶段 ,企业要承担更多 的成本 ,除了必须照常支付该女 员工 的工资 和福利之外 ,在必要 时候还 要花钱 另外聘 请其他 员工 来代替 其工 作 岗 位 ,导致用人成本增加和小范 围、短时间的人事关 系混乱 ,等等。
三 、就 业 性 别 歧视 产 生的 主 要 原 因
( 一) 劳动力市场上 总体供大于求,就业竞争激烈。 就业是民生之本 ,我国现 阶段总体就业形势十分严 峻 ,劳动力市场 上供求矛盾尖锐 、就业竞 争激烈 :首先 。高校大规模 扩招 ,高校毕业生 总体供大于求 ;其次 ,随着人 口老龄化加剧 ,社会上产生了延迟退休年 龄或者男女 同龄退休的声音 , 从应对人 口老龄化和长远发展来看 ,延迟 退休年龄应该是一种选择 ;再者 ,随着科学技术的 日益发展及市场经济 体 制的改 革,企业精减机构 ,缩减人员 ,大量 的机器设备可 以节省大量 的劳动力 ,这 为用人单 位提 高选择 门槛 ,人 为设置 性别壁 垒提 供 了可 能。
大。
就业性别歧视问题历来 已久 ,难 以根除 , 其构成要 件不易界定 ,我 国 《 劳动法》对 于就业性别歧视行为没有规定具体的救济措施 。而根据 现有 的 《 企业劳动争议处理 条例》 以及 《 劳动合 同法》 等相关 法律规 定 ,目 前我 国劳动争议的受案范 围不包括就业性别歧视 ,因此劳动者 遭 受就业性别歧视无法 依法 提出诉讼 ,要 求用人 单位 承担相 应的 法律 责 任 ,这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很难起 到应有 的震慑和遏制作用 。同时 ,相 关 监管部门对 劳动力市场的监督管理力度不够 ,执法不严 ,部分职能部 门 对用人单位 ,特别是私有企业和非 正规就业领域疏于监管 ,使得对 劳动 者平等就业权 的保护缺乏力度。

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的经济学分析

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的经济学分析

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的经济学分析摘要:由于经济因素、制度因素、用人单位及大学生本身等因素的制约,在当前大学生就业的整体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女大学生就业更是难上加难,并屡屡出现就业性别歧视的问题。

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对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的含义、主要表现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学女大学生性别歧视随着“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在享受高校扩招创造的高等教育机会的同时,也不得不面临就业难的问题,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因其性别特征显得尤为突出,其中劳动力市场的性别歧视已成为影响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因素,并逐渐进入了政府公共管理的视野,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民生问题之一。

根据第三方调查公司麦可思对全国6万多名大学毕业生的网上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2月底,2010届女大学生签约率仅为21%,明显低于男生29.5%的比例,部分行业存在女性准入歧视,一些行业还有男女生同工不同酬的现象。

【1】有的女大学生看到就业形势严峻更是就萌生了“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想法,出现了所谓的“毕婚族”,以及社会上女大学生的“二奶”现象,这些现象都对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男女平等的价值追求造成了新的困境。

此外,女大学生就业难还可能会在农村引发新一轮的读书无用论,使更多贫困家庭让女儿放弃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同时,女大学生就业难也是对人力资本的一种浪费,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不能发挥专长并在相关领域创造价值,那么当初对女大学生教育资源的投入便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这对于培养女大学生的国家和家庭来说,都是极大的浪费。

本文拟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进行探讨,旨在为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供相关的参考和对策。

一、性别歧视的内涵及其主要表现劳动经济学认为,如果具有相同生产率特征的劳动者仅仅因其所属性别群体的不同而受到不同的对待,那么就认为当前劳动力市场存在着性别歧视。

根据这一定义,如果用人单位不能进行经营必需或实际职业资格说明,也就是说生产率的高低与性别特征无关,具有相同生产率特征的男性或女性工人,仅因为他们的性别不同而在就业过程中受到系统性差别对待,那么基于性别而不雇佣女性劳动者就构成了性别歧视。

新制度经济学——就业性别歧视

新制度经济学——就业性别歧视

●作为市场经济人的雇主都具有机会主义倾向 ,在两种可能性都存在的情况下,雇主倾向考 虑的情况是在相同条件下使用男性员工的可能 比使用女性员工获利的机会更多。 ●在同样获利的情况下,雇主不会愿意通过扩 大选择范围而人为提高交易成本来获得不确定 性利润,或者说承担更高的机会成本
●我国反就业歧视的立法需完善
●有限理性下就业性别歧视的成本收益分析
●充分认识每个员工的交易成本是巨大的,而 且对员工被雇佣以后所能带来的收益也是不能 完全预期的 ●雇主出于节约交易成本的需要,会人为地提 出一个限定性假设来缩小信息搜寻的范围,降 低交易成本,而主动承受因失去限定范围外更 优的生产要素而带来的效率损失
●有限理性下就业性别歧视的成本收益分析
有限理性下就业性别歧 视的成本收益分析
我国反就业歧视的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需完 善
●女性就业遭歧视依旧
“应聘时男女有别的情况是肯定的。” 今年毕业正找工作的大四女生小陈告诉记 者,“有时你投出去几十份简历,都没有 回应。而男生收到笔试的机会明显比我们 多。” 相较于本科毕业生,研究生待遇也没 好多少。某高校获硕士学位的女生小万也 遇到类似难题,“有时用人单位就直接告 诉你,对不起,我们想要男生。还有的不 明说,最后录取时发现全是男生。”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
我国就业性别歧视的经济学分析
就业性别歧视依然严重
根据《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显示: ●九成以上女大学生感到用人单位有性别偏 见。 ● 65%的女大学生认为性别歧视是自己找工 作的最大障碍。 ●高校女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只有男生的87.7%。 ●初次就业率比男生低8.7个百分点。
女性就业遭歧视依旧
Thank You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就业性别歧视的经济学分析

性别歧视现象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性别歧视现象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性别歧视现象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第一章:引言性别歧视是指在社会、经济、政治等领域中,对于个体或群体的性别进行明显或隐性的偏见和不公平对待的现象。

性别歧视对社会和个体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了解性别歧视的现象和影响因素十分重要。

第二章:性别歧视的现象2.1 就业领域中的性别歧视在就业领域中,性别歧视表现为女性在晋升、薪资和职位分配上处于不利地位。

女性常常受到性别角色的限制,被迫选择较低薪资的岗位,而男性则更容易获得高薪职位和晋升机会。

2.2 教育领域中的性别歧视在教育领域中,性别歧视表现为对不同性别学生的不公平对待。

研究表明,女性在STEM领域(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参与度低于男性,这一现象与性别角色和社会期望有关。

2.3 家庭领域中的性别歧视在家庭领域中,性别歧视表现为对男女家庭成员在家务、育儿和决策权方面的不平等对待。

传统观念中,男性被认为是家庭的经济支柱,而女性则被视为负责照顾家庭的人,这种观念限制了男女在家庭中的选择和发展。

第三章:性别歧视的影响因素3.1 文化因素对性别歧视的影响不同文化对性别角色和性别认知有不同的认知和期望,这些观念对性别歧视起到一定的作用。

例如,一些传统社会对男性的期望是强壮、理智和支配性的,对女性的期望是温柔、体贴和依赖性的,这种观念对性别歧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2 社会经济因素对性别歧视的影响社会经济因素也是性别歧视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女性在就业领域的低地位和薪资差异,与社会对女性劳动的低估以及男性主导的经济结构有关。

此外,女性在教育和经济资源方面的缺乏也是造成性别歧视的原因之一。

3.3 政治制度对性别歧视的影响政治制度对性别歧视也有一定的影响。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法律和政策对性别平等有明确的规定和保障,这有助于减少性别歧视现象。

然而,一些政治制度对性别平等缺乏保障或执行不力,导致性别歧视问题更加严重。

第四章:性别歧视的影响4.1 对个体的影响性别歧视不仅影响个体的职业发展和教育机会,也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职场性别歧视现象原因及解决方法研究

职场性别歧视现象原因及解决方法研究

职场性别歧视现象原因及解决方法研究近年来,职场性别歧视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的焦点。

性别歧视是指因为个人的性别,而对其产生偏见及不公正的对待。

在职场中,女性往往面临性别歧视,比如报酬不公、晋升机会少等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探讨其原因和解决方案。

一、性别歧视的原因1. 传统社会观念的束缚性别歧视最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中国的传统社会观念。

男女有别,男子主外女子主内的思想根深蒂固。

这就导致女性在职场中的职业发展受到限制,特别是在一些传统行业,女性甚至无法进入。

这种思想的统治力量不容忽视,人们的思想观念也不会短时间就发生巨大的变革。

2. 行为与价值观的不一致在职场中,领导或同事的行为和其职场价值观的不一致也可能导致性别歧视。

很多人忽略了这一点,但它会间接影响到性别歧视的产生和加剧。

3. 招聘及晋升机制不公在招聘和晋升过程中,不公平和不透明的机制是性别歧视的重要原因。

由于受到性别偏见,就连审阅简历、举办面试、选择应聘者、评估绩效等方面都会有偏见存在。

这一现象不仅普遍存在,而且也比其他因素更加难以解决。

4. 企业文化的不同职场中的企业文化对员工进行评价、晋升和培训也会影响到性别歧视的产生和加剧。

文化的内部机制决定了职业发展方向、立场和工作方式,如果某种文化对某些职业有歧视,那么性别歧视就相应地出现。

二、解决职场性别歧视的方法1. 宣传批判性别歧视为了根除性别歧视,社会应对其进行宣传和批判。

组织性别平等教育,强调女性参与劳动力市场的重要性。

同时,也应教育人们认识到性别歧视的危害。

2. 职场培训在现实生活中,女性往往面临着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教育程度不高等问题。

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职场培训来加以解决。

要对女性进行培训,提高技能水平。

通过职业培训,提高女性职业素质,让她们在竞争中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3. 减少官僚机制官僚机制是然性别问题更加复杂的因素之一。

这些官僚机制让决策过程更困难,职场晋升更加难以实现。

如果企业和机构减少这些官僚机制,职场内的教育、晋升、培训和其他方面可以更加公正和透明。

从劳动经济学理论分析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原因和改善策略_花荣臻

从劳动经济学理论分析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原因和改善策略_花荣臻

从劳动经济学理论分析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原因和改善策略花荣臻 南开大学摘 要:近年来,随着大学的不断扩招,高等教育正在呈现大众化趋势,就业成为高校毕业生面临的首要问题,特别是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更加突出,本文从劳动经济学理论,对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问题进行调研,通过系统分析当前女大学生就业形势、就业现状,对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问题的成因进行深入探讨、揭示,并在此基础上为缓解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提出具体对策。

关键词:女大学生 劳动经济学 就业歧视 改善对策随着我国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就业难现象已经成为女大学生面临的严重问题,特别是劳动力市场的性别歧视,加剧了女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

劳动力市场存在就业歧视,提高了女大学生进入某行业或领域的门槛,并且有些企业男女员工之间的待遇也不相同,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正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一、女大学生就业遭遇歧视现状1.专业选择传统,就业稳定性偏低。

据相关数据显示,机械电子工程、建筑学、注册会计师等是本科专业中就业率最高的专业大类。

金融危机对这些专业影响较弱,并且社会需求量大,专业就业难度较低。

但是在这些就业率较高本科专业大类中,大多以男性为主,好少有女性选择。

相对而言,文科类专业是女大学生的主要选择。

我国目前正在大力建设工业化国家,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制造业是接纳毕业生的主要行业,文科类专业大多是信息、金融、旅游、教育等专业,这些专业隶属于服务业,与制造业相比,接纳就业人数相对较少。

文秘、会计等岗位是女大学生主要从事的行业。

据有关部门统计,当前国内女大学生跳槽频繁,就业有很大流动性,并且就专业选择而言,女大学生相对缺乏对专业前景考虑。

2.政府重视程度和就业政策关注不足。

当前我国并没有国家层次方面的创业基金组织,即使在发达经济地区也只有地方性的创业基金,国家层次的投入和现实需求还有很大程度的差距,政府和社会力量投入的资金只能满足部分需求,大部分自主创业的女大学生并不能享受到优待,政府重视程度的不足,导致地方机关不能切实的落实国家政策,这对于惠及到真正需要融资创业的女大学生而言,更是难上加难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别歧视原因的法经济学分析
传统的性别歧视观念仍然对劳动力市场产生着负面影响,就业性别歧视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根源于社会习俗,并被那些剥夺或损害女性群体的平等工作机会的体制所强化。

在私有制之后,人类很多原始文明进入到父系社会,女性丧失了家庭财产的所有权和继承权,其生存基础只得借婚姻或血缘的关系;这时,女性的家务劳动是作为对男性劳动的回报,其体现者只有使用价值—当妇女的家务劳动只被认为是家庭私事而不能领取相应报酬的时候—妇女只能是男人经济上的附庸,这也恰如古谚云“嫁乞随乞,嫁叟随叟”。

而“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等社会的传统性别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深深积淀在许多人头脑中,先入为主地影响着人们对女性能力的评价。

由于整个社会对女性家庭角色的期待大大高于对社会角色的期待,女性成才不但得不到社会的支持与承认,而且遭到社会的压制与鄙弃,加剧了就业女性的劣势地位。

虽然我国法律赋予妇女平等的劳动权,但是我国仍普遍存在女大学生在就业中受到性别歧视的现象,从法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数量供过于求
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出现了超常规发展。

按照经济规律,这种人数的倍数激增,必然导致在就业市场供求规律发生重大变动,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是在情理之中。

当下是大学生的卖方市场。

随着高校扩招,高等教育已经不再是精英教育,其逐步大众化和普及化,大学生的供给小于社会需求的矛盾得以解决,但随着大学生人数的骤增,女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急剧增加,相应地出现了女大学生的买方市场。

雇主的选择空间扩大,其在招聘时就对女大学生的种种苛求,女大学生就业难就在所避免。

(二)企业机会成本与预期收益选择
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决策时,其首要考虑的是预期的成本和收益。

显而易见,企业雇佣女大学生需要权衡以下几种机会成本:首先,在女性的“三期”,企业除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支付薪酬外,还要另聘员工补偿劳动力缺口;其次,女性因教育子女,照顾家庭要消耗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人力资本的折旧速率大于男性。

在纯粹的市场条件下,企业——用人单位的主体-以追求效率和追逐利润为首要目标,其需要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行事,企业不愿意也不可能为非市场劳动支付成本,那么,其策略就是找种种方式或借口不雇佣或少聘用女性职员,或者以支付较低的薪资福利及其他办法来减少对女性员工的雇用。

(三)政策失灵
其一,政策本身即存在不完善之处。

我国对妇女平等就业的相关法律法规,主要集中在《妇女权益保障法》及《就业促进法》中,其条款多为原则性规定,缺乏可操作性,法律责任不明确,没有对性别歧视内涵和范围的明确界定,对劳动力市场缺乏监督和管理,让一些用人单位有“空子”可钻。

即便是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护法》中“法律责任”的第57条规定的处罚方式是“由其所在单位、主管部门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这种处罚措施的“柔弱”并不能使企业在根本上放弃性别歧视。

其二,政策实施的机制存在弊端。

政策制定者的初衷大多出于社会公益,并综合考虑其效用,但不良的实施机制,其政策的积极效应会大打折扣。

由于配套法律法规及实施策略的失衡,导致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录用与解雇的程序化程度低、透明度低,容易出现人为操作,政策制定者难以进行监督并予以纠错。

同时,立法执行机制尚不健全,不少女性即使受到歧视其诉求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往往是无果而终。

其三,政策调控对象的博弈对抗可能削弱政策的积极效应。

站在博弈论的立场看,从政策制定到实施乃至产生效果,其过程是政策制定者与政策调控对象的动态博弈过程,正所谓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博弈的参与各方当事人,所代表的是不同的利益主体,其利益目标也是各自不同,因此政策的积极效应往往会被这种博弈行为导致一部分发生抵消。

其四,政府政策具有挤出效应。

作为政策制定者的政府,其制定性别平等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的目的是要克服劳动力市场存在的弊端,达到保护女性的正当权益(如规定同工同酬和必须给予生育期妇女带薪产假等规定)之效果,但其带来的负面效应却是加剧了对妇女就业的性别歧视。

从人权角度看,就业性别歧视是一种反人权的行为,劳动就业权是一项基本的人权,只有就业权得到保障,其生存权和发展权才能得到保障。

从法律角度看,就业性别歧视侵犯了公民的平等权利和人格尊严,如果不得到有效的解决会影响劳动力市场的有效发展。

具体言之,消除就业性别歧视有如下意义。

(一)消除就业性别歧视是维护生存权的需要
生存权是指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和历史条件下,人们应当享有的维持正常生活所必须的基本条件的权利。

而就业无疑是这一基本权利的重要支柱。

当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的时候,人们只要依靠工资或者薪金来维系生活,发展自我,就业就是不可缺少的。

当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时候,何谈生活保障呢?没有生活保障,人们的生存状态与生存质量就必然会受到影响,人们的生存权就必然会受到威胁。

中国城市家庭结构还是以“双职工”类型居多。

对于普通家庭而言,生活的日常开支,孩子的教育,老人的赡养,仅仅依靠丈夫的个人收入是否可以维系实在是个未知数,生存权当然包括家庭的正常维系,而就业是女性实现生存权的需要。

(二)消除就业性别歧视是维护劳动权的需要
“劳动权是生存权衍生出来的一种权利,其权利主体是具有劳动能力的自然人。

在能够生存下去的前提下,人们才会有劳动剩余之后要求更多的物质利益和精神享受,在有更多的闲暇和自我素质提高之后才会意识到要求平等权、政治权、自由权等权利。

因此,劳动权作为一项基本经济权利,是生存权的重要内容。

就业权是劳动权的首要权利,因为这是个人财产权的源头。

每个人都是自己劳动力的所有者,对自己的天赋拥有所有权,即劳动是所有权的基础,而劳动的机会是生存权的基础。

”劳动权是获得生存权的必要条件。

没有劳动权,生存权利也就没有保障。

劳动是人类普遍具有的权利,是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可的宪法权利或者公民的基本权利。

而就业恰恰是实现这一权利的重要前提。

没有就业,劳动无法转化为客观的现实。

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就等于剥夺了某些社会成员将因为性别原因而无法获得平等就业的机会。

要实现劳动权,就必须消除就业中的性别歧视。

因为“在今日的情形之下,把获得劳动机会权仅仅归属于个人的自主性努力,已经是有悖于情理的。

一般而论,现代资本主义体制必然会导致动态性失业,而将此仅仅归结为个人责任,这就缺乏典型意义了。

为此之故,对于失业问题,今日已经重视其社会的国家责任;为了防止和解决失业,现在已要求国家予以积极的关注,采取积极的措施。


(三)消除就业性别歧视是维护平等权的需要
平等权就是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享有的地位平等的权利。

若实现这一权利,反对歧视当是应有之意。

我国现行的男女平等不仅仅是一项原则,更是一项权利,是宪法上的基本人权—平等权。

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即体现了这一特点。

制定1982宪法时,立法者所考虑的男女平等权的主要内涵是“男女同工同酬”。

但时至今日,随着社会分配正义的转型,男女平等应当有更宽泛的内涵。

(四)消除性别歧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就业性别歧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就业机会的不均等性。

其表现为用人单位存在明显的性别选择倾向,公然打出“只招男生、女生免谈”、“男士优先”的字样;二是就业竞争的不公平性。

如女性迫于就业形势压力,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就范于公司“3~5年不得生育”等苛刻条件。

这些就业机会不均等性、就业竞争不公平性等问题更显着地体现了女性
劳动权益的受损。

女性就业性别歧视不仅提高了生产的成本(这里指的是歧视性雇主由于偏见,未能雇用工资低廉而有技术和能力女员工,承担了不必要的高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益;而且破坏了社会公平原则,造成人力资本的浪费,使劳动力资源不能实现优化配置,最终就束缚了社会生产力发展。

将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和社会性别平等意识纳入主流就业决策,加速制定性别平等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应是我国当前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和谐社会的最低要求就是切从实际出发人人有活干、个个有饭吃。

因非能力因素受到歧视,公平就业权被剥夺,难以生存,何来发展和谐?可见,男女两性平等协调发展是和谐社会最基本的前提。

如何消除性别歧视,充分发挥女性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是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重大问题。

电子信息工程1003班王志星201083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