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师面临的困惑教学文案

合集下载

我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困惑

我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困惑

我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困惑与建议
在农村初中,尽管教师在努力贯彻新的教学理念,努力使学生达标,然而,努力并没有得到好的效果。

在教学中,我有一些困惑:
一,对英语的测试还是重在语法,重要的词汇。

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掌握起来本来就枯燥,需要识记的太多,学生本身记意力就不是很突出,一旦记不住,考试就做不起,导致学习兴趣是不断减淡,直至消失。

即使教师再怎样鼓励,他已经努力了,还是这样的成绩。

二,学生人数众多,难免有些学生被忽视,教语文呢,还能听得懂,但英语是不熟悉的语言,听不懂的是多数,做到一一辅导几乎不行。

三,教材都在不断地改,改得虽然看似好教,学生好学,实际上,综合运用太多,每个话题语言知识较多,单词量大,重复应用太少,这对农村初中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障碍。

再则,小学英语学习几乎被语数占用,上了的几乎都不记得,这就使得初中英语起点太高,所以本就什么都不懂,再提高一个难度,当然就更不易掌握了。

四,农村英语教师学习的机会少,对英语的教学只有通过自己对英语的理解来加以教学,至于教学方法尽管都在努力学习新理念,新教法,都是自己在探索,在很多方面与要求有很大的差距。

实际上大多数教师一言堂较多,真正按要求来教,学生掌握更少,根本就跟不上。

还有,平时的教学,教师大多用汉语教学,学生没有学习英语的环境。

五,由于人们的意识还受应付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学校对教师的考核差别也很大,导致部分教师积极性不高,学生更受影响。

虽然时代的发展需要不同层次的人才,但从小很多学生就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还能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吗?自然就成了最低层次的人才了。

牟文海。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困境及解决对策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困境及解决对策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困境及解决对策1. 引言1.1 初中英语教学困境现状初中英语教学在实践中存在着一些困境,主要表现为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课程内容与实际应用脱节等问题。

教学方法单一是初中英语教学困境的重要表现之一。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互动和实践性,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效果不佳。

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也是困扰初中英语教学的难题。

随着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学生面临着各种学习压力,学习英语的动力逐渐减弱,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课程内容与实际应用脱节也是初中英语教学面临的挑战之一。

传统的教学内容偏重语法知识和词汇,忽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无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现阶段初中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课程内容与实际应用脱节等困境,亟需采取有效的对策加以解决。

1.2 影响因素分析:影响因素分析是初中英语教学困境的关键之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师资水平的不足是导致初中英语教学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

部分教师缺乏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无法有效引导学生,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英语成绩不理想。

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局限性,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大部分初中英语教学仍停留在传统的讲解、背诵和考试的模式中,缺乏趣味性和启发性,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佳。

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培养不足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导致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无法有效解决问题,进而影响学习成绩的提高。

现代科技手段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还有待加强。

部分学校教育资源匮乏,教师缺乏使用现代科技手段的能力,无法有效利用互联网等资源进行英语教学,造成学生接触英语的途径有限,学习效果不佳。

影响初中英语教学困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需要采取综合措施进行应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提升。

2. 正文2.1 提高师资水平提高师资水平是解决初中英语教学困境的重要措施之一。

初中英语教学困惑与思考

初中英语教学困惑与思考

初中英语教学困惑与思考初中英语教学存在一些常见的困惑和挑战。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问题以及对应的思考:1.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初中学生来自不同的小学,英语水平可能参差不齐。

-些学生可能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英语语法和词汇,而其他学生可能还需要加强基础。

这种差异可能导致教学进度难以统一, 使得一些学生觉得内容过于简单,而其他学生则觉得难以跟上。

思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进行分组,并为每个小组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

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互助学习,让高水平的学生帮助低水平的学生。

2.学习兴趣和动机不足: - 些学生可能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和动机,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思考: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有趣的教学材料、组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给予正面的反馈和鼓励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3.文化差异:英语作为一门外语,文化背景和表达方式与中文有很大的差异。

这可能导致学生在理解英语时产生困难。

思考: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引入英语文化的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

同时,鼓励学生通过观看英语电影、阅读英语书籍等方式,增加对英语文化的了解。

4.教学方法单一:一些教师可能只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使得学生难以真正掌握英语。

思考:教师可以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5.评价方式单一: -些教师可能只依赖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英语水平,这可能导致一些在口语、听力等方面有优势的学生得不到应有的认可。

思考:教师可以使用多种评价方式,如口语表达、听力理解、写作能力等,全面地评价学生的英语水平。

同时,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初中英语教学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英语学习效果。

制定:审核:批准:。

初中英语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惑

初中英语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惑

>初中英语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惑高莉莉刚踏上教学这条路,接触初一英语有三个月了,在这短时间工作中我体会颇多,我简略谈谈我在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和困惑。

主要问题:1.教法这些学生是从小五升到初一,对英语已经了解,小五主要是以简单的单词和对话为主,而初中就开始涉及语法和各种词汇的用法,在加上升学的压力,很容易消磨学生们对英语的兴趣。

所以,现在面临的问题就是该采取怎样有效地教法,既能是学生们考到满意的成绩,又能对英语抱有兴趣。

2.学生和环境的压力)初学英语,光在课堂上的学习时间是不够的,那就需要在课后反复练习,初一学生由于自觉程度不一,很多需要在家长的配合下进行,而他们的家长为生计奔忙,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导致这些学生放任自由,养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不完成家庭作业。

还有,现在学习英语,开口用英语交流的机会很少,课堂几分钟说说外,学生便不会再开口说英语,最终教出了哑巴英语。

困惑:1.六年级的学生在小学已经接触英语,但每个学生学的程度不同,这给我们的教学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基础好的学生一讲便会,基础差的学生没有兴趣,讲很多遍也不会,很是着急,不知顾哪些学生好,而新课程改革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各方面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的终身学习的能力。

不知该如何处理之间的矛盾2.现行的初一英语新教材,篇幅多,词汇容量大,再加上初中的课程任务比较紧张以及日后升学压力,因此很容易造成两极分化,而且,一旦后进生真正形成,就很难补上他们所欠缺的课程。

而如果不能使后进生的成绩有所改进,要转化他们也就成了空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愿望也就成了空想。

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呢3.新课改后,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了大变革,然而,现实教学中为了取得好的成绩,依旧没有完全摆脱过去应试教育的模式,这样表里不一的教学对学生身心发展有好处吗应该怎么做呢4.刚从小五升到初一时,学生们对英语的兴趣很浓厚,为了保持住学生们对英语的兴趣,我尽力采用活跃、开放、轻快地方式进行,为学生们留大量的时间活动。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困惑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困惑

浅谈我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困惑
我教英语已有10年了,虽然有了一些经验,但在真正教学过程中尤其是新课程培训后,我还是发现了一些自己的不足。

为了能更好地做好工作,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根据实际情况做了一
些总结,希望能以新课程以契机在工作中持续进步
一、对新课程教法的理解不能深入,语法教学存有不足
听、读、说、写是英语学习的四个基本要素。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听说领先,为尽快提升学生成绩,我未能深刻理解新课程教法,甚至忽略了语言的功能性.时间一长,此缺点就暴露出来。

这种情况对英语教学危害极大,在很多的初中的英语教学中也很常见.
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阅读量非常重要,强调阅读的重要性是教学过程一个重要环节,不能保证学生的阅读量,英语口语水平会提升较慢,影响学生的学生的积极性。

除课上阅读训练外,课下还要紧密配合。

持续提升学生的口语水平,丰富其词汇量,提升其阅读技能。

希望在英语新课标的准确引领下,能够持续汲取经验,改正不足,立足实际,把教学工作放在首位,持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以新课标为标准,以教书育人为已任,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困境及解决对策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困境及解决对策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困境及解决对策一、教学困境1. 学生兴趣不高初中生对英语学习兴趣不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他们眼中,英语是一门难以理解的外语,学习起来缺乏趣味性,导致他们对学习英语产生了抵触情绪。

2. 学习负担过重目前我国的初中英语教学以应试为导向,学生需要背诵大量的单词、短语和句型,这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导致他们产生学习厌烦情绪。

3. 教学模式单一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主要以师生互动为主,缺乏足够的实践和交流环节,导致学生的口语和听力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4. 教师教学方法滞后一些老师对于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更新滞后,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这与当下学生的学习需求不符,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二、解决对策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解决学生兴趣不高的关键。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设计富有趣味和互动性的英语课堂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

2. 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学校和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不过分强调死记硬背,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 丰富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尝试引入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游戏互动等,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4. 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更新他们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使其适应当下学生的学习需求。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在解决初中英语教学困境时,学校和教师应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好英语。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困惑与策略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困惑与策略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困惑与策略
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常常会面临一些困惑,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听说能力薄弱、记忆力差等问题。

针对这些困惑,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提升教学效果。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如游戏、角色扮演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度。

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话题和内容,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获得实际的应用体验,增加学习的乐趣。

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是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通过大量的听力训练和口语练习来提升学生的听说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资源,播放一些真实的英语语言材料,让学生能够接触到地道的英语,并通过模仿和对话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针对学生记忆力差的问题,教师可以采取一些记忆技巧来帮助学生提高记忆效果。

可以使用图像和动作来帮助学生记忆单词和句子,或者利用联想的方法来记忆一些抽象的概念。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记忆游戏和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记忆训练。

教师还需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及时反馈和调整。

教师可以通过定期的测验和作业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并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和内容。

教师还可以与学生进行个别或小组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效果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并采取相应的策略来解决困惑。

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听说能力、提升记忆效果以及及时反馈和调整教学策略,教师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困惑与策略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困惑与策略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困惑与策略初中英语教学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关注的焦点。

在实践中,不少教师会遇到各种困惑,比如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佳等等。

如何解决这些困惑,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果,是每位英语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从教学实践中的困惑出发,探讨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希望对广大英语教师有所帮助。

一、学生学习英语兴趣不高的困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不高是许多英语教师经常遇到的问题。

这可能和学生自身的学习习惯、学习动力等因素有关。

对于这一困惑,教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解决。

第一,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学习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

可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第二,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乐趣。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富有趣味性和实用性的教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让他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就感和乐趣。

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引导。

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不同,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引导,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和活动,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除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师还会碰到学生学习效果不佳的情况。

造成这一困惑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比如学生的基础薄弱、学习方法不得当等。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

要重视基础知识的训练。

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语言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坚实的基础知识。

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帮助他们夯实语言学习的基础。

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不少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不佳,与其学习方法不得当有关。

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教会他们科学有效地学习英语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习效果。

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学习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

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享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激发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初中英语教学的困惑及措施

初中英语教学的困惑及措施

初中英语教学的困惑及措施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会面临一些困惑。

本文将探讨这些困惑,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帮助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一、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不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不高是初中英语教学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学生觉得英语难以理解,或者缺乏英语应用的实际场景。

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创设真实情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些真实的情景,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学习英语,例如通过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方式引发学生的兴趣。

2. 引导阅读兴趣: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阅读英文故事书、漫画、英文歌词等,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3.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视频、动画等,展示生动有趣的英语学习资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不足初中英语教学中,还常见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不足的问题。

这是由于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注重的是课文的背诵和语法的学习,而缺乏口语实践的机会。

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尝试以下解决措施:1. 创设真实语境: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设计各种情景对话,鼓励学生进行口语表达,例如旅游、购物、道歉等各种实际场景。

2. 语言角色扮演:通过语言角色扮演,学生可以在模拟情景中练习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增强他们的英语口语能力。

3. 组织英语角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英语角活动,提供一个轻松、自由的环境,让学生大胆地进行英语口语交流。

三、学生对语法掌握不牢固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对语法的掌握不牢固也是一个常见问题。

这一问题主要是因为学生对语法规则的理解不够深入,或者缺乏语法实践的机会。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温故知新:在学习新语法知识之前,教师可以回顾一下之前所学的相关语法知识,巩固学生的基础。

2. 生动教学法: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法,如图片、故事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法规则。

3. 走出课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语法知识进行创造性写作、口语交流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初中英语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惑

初中英语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惑

初中英语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惑------------------------------------------作者xxxx------------------------------------------日期xxxx初中英语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惑高莉莉刚踏上教学这条路,接触初一英语有三个月了,在这短时间工作中我体会颇多,我简略谈谈我在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和困惑。

主要问题:1.教法这些学生是从小五升到初一,对英语已经了解,小五主要是以简单的单词和对话为主,而初中就开始涉及语法和各种词汇的用法,在加上升学的压力,很容易消磨学生们对英语的兴趣。

所以,现在面临的问题就是该采取怎样有效地教法,既能是学生们考到满意的成绩,又能对英语抱有兴趣。

2.学生和环境的压力初学英语,光在课堂上的学习时间是不够的,那就需要在课后反复练习,初一学生由于自觉程度不一,很多需要在家长的配合下进行,而他们的家长为生计奔忙,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导致这些学生放任自由,养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不完成家庭作业。

还有,现在学习英语,开口用英语交流的机会很少,课堂几分钟说说外,学生便不会再开口说英语,最终教出了哑巴英语。

困惑:1.六年级的学生在小学已经接触英语,但每个学生学的程度不同,这给我们的教学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基础好的学生一讲便会,基础差的学生没有兴趣,讲很多遍也不会,很是着急,不知顾哪些学生好,而新课程改革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各方面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的终身学习的能力。

不知该如何处理之间的矛盾?2.现行的初一英语新教材,篇幅多,词汇容量大,再加上初中的课程任务比较紧张以及日后升学压力,因此很容易造成两极分化,而且,一旦后进生真正形成,就很难补上他们所欠缺的课程。

而如果不能使后进生的成绩有所改进,要转化他们也就成了空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愿望也就成了空想。

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呢?3.新课改后,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了大变革,然而,现实教学中为了取得好的成绩,依旧没有完全摆脱过去应试教育的模式,这样表里不一的教学对学生身心发展有好处吗?应该怎么做呢?4.刚从小五升到初一时,学生们对英语的兴趣很浓厚,为了保持住学生们对英语的兴趣,我尽力采用活跃、开放、轻快地方式进行,为学生们留大量的时间活动。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困惑与策略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困惑与策略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困惑与策略一、困惑1. 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初中是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阶段,但是很多学生在刚刚进入初中阶段的时候,英语基础较为薄弱,语法、词汇、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都有待提高。

这给英语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老师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弥补学生的基础不足。

3. 老师教学方法有待提高一些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往往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缺乏趣味性、实用性和启发性。

这样既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也无法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4. 缺乏实际练习机会英语是一门需要大量实践的学科,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缺乏实际练习的机会,导致他们在实际运用中出现了困难。

二、策略1. 个性化辅导面对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的问题,老师可以采用个性化辅导的方法,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对于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采用加强基础训练的方法,让他们在基础扎实后再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

2. 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方面,老师可以通过丰富的教材和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和理解。

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 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老师们可以尝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媒体、互动教学等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让他们更好地吸收知识。

4. 注重实践训练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除了需要掌握语法和词汇知识,更需要大量的实践训练。

老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实践训练,通过大量的阅读、口语练习、写作练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结语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困惑与策略,只是教学工作中的一部分。

在不断的实践中,教师们也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学生的情况,不断总结和改进教学方法。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初中英语教学一定会迎来更好的发展,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英语教学的困惑

英语教学的困惑

英语教学的困惑我长期从事初中英语教学,因工作变动,这两年来我担任中学英语学科教师。

中学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初学英语时充满好奇,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

随着学习英语的时间的增长,学习内容的增多,学习任务的加重,学习的兴趣会随之减弱,此时的英语教学正在消磨着孩子们初学外语的的积极性。

本来对外语显现的那点好奇心正逐渐的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对英语的害怕,讨厌。

对次,我心中产生了不少困惑。

困惑一:为什么年级越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反而降低了?这两年来我接触了各个年级的学生,越来越明显地感受到:低年级学生学英语是兴趣盎然;中年级学生开始出现两极分化;到了高年级,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普遍下降,甚至有小部分学生对学习英语怀有非常强烈的抵触情绪。

为什么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反而降低了?困惑二:为什么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在中段英语的教学中,我还发现:三年级时英语较好的学生学习英语倍感轻松,但原先底子薄的学生,因为基础词汇掌握不扎实,加上新知识难度的不断增加,他们学习英语就越发困难。

虽然有心想学好,在学习过程中却出现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困境,如果教师没有及时发现引导,便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情绪,最终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

困惑三:为什么记忆单词会让学生倍感困难?在朗读对话时,常有学生因“拦路虎”而卡壳,尤其是在单词听写或考试时,碰到一些相近的单词,学生更是容易张冠李戴。

我自认为出现这些问题最大的原因是学生在单词学习和记忆的过程中缺乏科学的策略,以致在学习过程中事倍功半,想说英语而不能,久而久之,就降低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就渐渐出现了两极分化等现象。

通过不断学习,我希望能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增强自己的专业素养,更好地驾驭课堂,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困惑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困惑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困惑邓元军1.如何平衡能力和分数的关系?问题一:老师们最害怕的就是领导要成绩。

从实践来看,语法讲的多、词汇延伸的广、盯学生天天听写、背书、做题多、占时间的老师考试成绩就是好。

课堂基本还都是老师在灌,学生在听。

以至于很多老师对教研、教改都失去了爱好,因为“咋变,都还是老办法最有效果”。

老师为了成绩没有早晚的盯学生,弄得很倦怠,对工作越来越失去了爱好。

在分数的指挥棒下,身心疲惫,不知道该怎么样教?有的时候真的可迷惑:我们初中老师在教啥?我们教学的意义是什么?不管怎么样,是老师而不是社会和学校领导在教学生。

老师的教学思想决定着其教育教学行为方式。

教师自己都已经感到身心疲惫,那我们的学生呢?问题二:有些时候,知道初一、二应该增加阅读量,应该增加听、说、读、写的机会。

但是期中、期末考试弄的老师不敢掉以轻心。

知道过分的纠缠语言知识不对,但是考试基本上还是主要以考查语言知识为主,不得不重视。

我们不讲这些,还能讲什么?感觉所谓的“语言能力”这个概念可虚,不知道作为初中阶段有哪些具体的途径培养?2.公开课和课改方面的问题问题一:现在大家对公开课普遍不认同。

一个优秀的公开课老师往往未必比一个素质一般但有经验的老教师的成绩好。

公开课之前都反复磨课,开课的时候像是正式演出,公开课的一套运用在平时教学中,还不如扎实的讲点语法、词汇、句型来的实在。

公开课和优质课似乎像是“形象工程”。

问题二:课改的培训课上了很多,但是到了教学实践中没有发现有什么区别。

大家似乎都在按照原来的一套在走。

课改有什么实际意义呢?为什么作为一线老师,我们似乎感受不到。

问题三:专家的讲座听了不少。

听的时候都可激动,因为都是理论。

可是到实践里面,过不了几天就放弃了。

感觉理论和实践差别太大了,慢慢的对讲座、学习丧失了爱好。

因为感觉应用不到实际里面。

听专家的讲座为什么会激动?理论和实践是矛盾的吗?在教学里我们是要借鉴呢还是东施效颦?“三分钟的热度”难道只是对学生说的吗?3.教师发展和自身素质方面的问题现在对这个职业很疲惫。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困惑与策略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困惑与策略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困惑与策略一、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在初中阶段,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往往不高,对于学习英语缺乏积极性。

这可能与学生对英语的认知问题有关,也有可能与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合理有关。

对于这一困惑,教师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加以解决:一是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丰富教学内容;二是改变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游戏教学、互动教学等;三是鼓励学生参与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学生基础差异大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的基础差异非常大,有的学生可能已经学过一部分英语知识,而有的学生可能是零基础。

这种基础差异可能会影响到教师的授课计划和教学进度。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们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一是针对不同的学生基础差异,灵活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二是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多帮助彼此,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三、课堂教学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往往比较难集中,特别是在长时间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兴趣往往会逐渐减弱。

面对这一情况,教师们可以采取一些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一是增加课堂互动环节,让学生参与更多的课堂互动,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讨论等;二是设置一些有趣的活动和案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三是通过多媒体教学等方式,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不足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往往是比较薄弱的,这可能与课堂教学重视阅读和写作能力而忽视口语能力有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们可以采取相应的策略:一是增加口语训练的时间,安排更多的口语练习;二是利用课外时间开展口语角、英语角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三是通过课堂教学加强口语训练,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更多的口语练习机会。

五、教师教学压力大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能会面临着很大的教学压力,这可能来自学生的学习状况、学校的考核压力等方面。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们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来减轻教学压力:一是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和内容,不要过度追求教学进度而忽视教学质量;二是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不要对学生一概而论;三是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的需要和问题,尽可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初中英语教学的困惑及措施

初中英语教学的困惑及措施

初中英语教学的困惑及措施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对于学生来说日益重要。

然而,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面临一些困惑。

本文将探讨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首先,传统的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通常以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限制了他们在英语学习中的积极参与。

此外,许多学生往往只注重应试成绩,对于英语的实际应用缺乏兴趣和动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应该采取一种更加互动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例如,课堂上可以设计各种活动,如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游戏等,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同时,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资源,创造一个更加生动、丰富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更容易产生兴趣和动力。

其次,教学资源的不足也是一个困扰初中英语教学的问题。

由于各地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许多学校的教学设施、教材及教师资格都存在差异。

这导致了教学过程中的不一致性和不公平性。

部分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学校的英语教学条件十分有限,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足够的资源支持。

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和学校应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和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质量。

确保每个学校都能配备先进的教学设施,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同时,还应提高教师的培训水平,确保他们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使得教学水平更加均衡和公平。

最后,语言环境和文化认知的差异也是影响初中英语教学的因素。

中国学生的母语是汉语,英语和汉语在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上存在差异。

此外,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也会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影响。

许多学生缺乏在汉语环境中真实有效地使用英语的机会,很难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场景中去。

要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可以积极开展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提供更多的英语使用机会。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入英语原版教材、英语电影和音乐等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英美文化,提高英语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

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

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Teaching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in middle school can be a challenging and rewarding experience. As an educator, one is tasked with not only imparting knowledge of the language but also fostering an appreciation and enthusiasm for it among students. However, the process is often fraught with obstacles that can hinder the learning experience. In this essay, we will explore some of the common challenges faced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instruction and discuss potential strategies to overcome them.One of the primary challenges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is the diverse range of proficiency levels within a single classroom. Students come from varying linguistic backgrounds and have differing levels of exposure to the English language. This heterogeneity can make it challenging to deliver lessons that cater to the needs of all students. Some may struggle with basic grammar and vocabulary, while others may be more advanced and require more stimulating content. Striking a balance and ensuring that each student is engaged and making progress can be a daunting task for the teacher.Another significant challenge is the students' motivation and engagement. Middle school can be a particularly challenging time for many adolescents as they navigate the physical and emotional changes of puberty. Maintaining their interest and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a new language can be a constant battle. Students may view English as an unnecessary burden, preferring to focus on other subjects or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Engaging them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and fostering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the language can be a significant hurdle for the teacher to overcome.Additionally, the middle school curriculum can be a source of frustration for English teachers. The curriculum is often rigid and standardized, leaving little room for flexibility and creativity. Teachers may feel constrained by the prescribed learning objectives and assessment methods, limiting their ability to tailor the lessons to the unique needs and interests of their students. This can lead to a disconnect between the content being taught and the students' real-world experiences, further contributing to their lack of motivation and engagement.Another challenge lies in the limited exposure to the target language outside the classroom. In many middle school settings, English is primarily taught as a subject, with limited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practice and apply their language skills in authentic, real-worldcontexts. This lack of exposure can hinder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develop fluency and confidence in using the language. Without the opportunity to engage in meaningful communication, students may struggle to transfer their classroom learning to practical, everyday situations.Furthermore, the availability and quality of teaching resources can also pose a challenge.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ers may face a scarcity of age-appropriate, engaging materials that cater to the diverse learning styles and interests of their students. Outdated textbooks, limited access to technology, and a lack of supplementary resources can make it difficult for teachers to create dynamic and effective lesson plans.Finally, the issue of class size can also contribute to the challenges faced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instruction. Overcrowded classrooms can make it challenging for teachers to provide individualized attention and feedback to each student. This can be particularly problematic when dealing with students who require additional support or specialized instruction.To address these challenges,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ers must employ a multifaceted approach. Firstly, they can implement strategies to differentiate instruction, such as using flexible grouping, providing tiered assignments, and incorporating a variety of teachingmethods to cater to different learning styles. This can help ensure that all students, regardless of their proficiency level, are engaged and making progress.Secondly, teachers can strive to foster a positive and supportive classroom environment that encourages student participation and risk-taking. By creating a safe space for students to practice the language without fear of judgment, teachers can help build their confidence and motivation.Furthermore, teachers can seek to integrate authentic, real-world language experiences into the curriculum. This can involve collaborating with community organizations, arranging field trips, or inviting guest speakers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opportunities to use English in meaningful contexts.Additionally, teachers can actively seek out and utilize a diverse range of teaching resources, including technology-based tools, multimedia materials, and interactive learning activities. By continuously expanding their repertoire of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they can keep their lessons engaging and relevant to their students.Finally,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ers can advocate for smaller class sizes and more flexible curricular structures. By working with school administrators and policymakers, they can strive to create learningenvironments that are conducive to effective language instruction and personalized support for each student.In conclusion, the challenges faced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instruction are multifaceted and complex. From addressing the diverse proficiency levels within a classroom to fostering student motivation and engagement, teachers must navigate a myriad of obstacles to ensure the successful learning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However, by employing a range of strategies, leveraging available resources, and advocating for systemic changes,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ers can overcome these challenges and create a dynamic and enriching learning experience for their students.。

中学英语教研组的困惑(3篇)

中学英语教研组的困惑(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学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当前中学英语教学中,教研组普遍面临着诸多困惑,这些问题制约着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中学英语教研组的困惑。

二、困惑一:教学资源匮乏1. 教材内容陈旧目前,我国中学英语教材在内容上存在一定程度的陈旧,与实际生活脱节。

部分教材内容过于简单,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部分教材内容过于复杂,使学生难以消化吸收。

2. 教学辅助资料不足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教学辅助资料来丰富教学内容。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反映教学辅助资料匮乏,难以满足教学需求。

3. 信息化教学资源利用不足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化教学资源日益丰富。

但许多中学英语教研组在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方面存在不足,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三、困惑二:教师专业素养参差不齐1. 教学方法单一部分英语教师教学方法单一,过分依赖教材,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

2. 教学理念滞后一些英语教师的教学理念滞后,未能紧跟时代发展,导致教学效果难以提高。

3. 教师培训不足部分英语教师缺乏专业培训,教学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进而影响教学质量。

四、困惑三:学生学习兴趣不高1. 学习压力过大随着升学压力的增大,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逐渐降低。

部分学生将英语学习视为负担,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2. 教学方式单一教师教学方式单一,未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3. 学生英语基础薄弱部分学生学习英语基础薄弱,难以跟上教学进度,导致学习兴趣逐渐降低。

五、困惑四:评价体系不完善1. 评价方式单一目前,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评价方式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导致评价结果不全面。

2. 评价主体单一评价主体主要为教师,缺乏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导致评价结果不够客观。

3. 评价内容不全面评价内容主要集中在语言知识、技能等方面,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英语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惑
新的课程改革后,教师比以往更加好学了;师生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了;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得到越来越多的普及和推广,但也存在很多问题与困惑,如:拔尖的学生在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水平高了,但差生所占的比例也比以往高,学生的分化从七年级开始凸显;学生水平高低差距大,使教师在授课中难以兼顾,增大了授课的难度等等。

这些难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材部分内容与实际生活有些脱节
新课标英语的目的之一是想让新教材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使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从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动力。

而教材中有些内容对我们学生来说好似是纸上谈兵,例如pizza等等,学生对他们毫不熟悉,失去了兴趣,因而也得不到巩固,面向全体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二、新教材的操作难度大,加大了教师的备课与授课难度
新课标英语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具体的话题展开,教师在备课时需要自己精心编排方能授课,可是教师手头又没有现成的资料或教学辅导材料可以利用,而且很多话题较新,教师处理起来确实有一定的难度,这就增加了教师的备课难度。

而且每个单元相对独立,不象以往那样知识成体系。

更何况,我们现在每人教两个班,每班几十人,除正式课外还要上早自习、晚自习课,英语老师大多数还是班主任,每周有近二十节课。

除了上课,其余的时间光是备课都不够用,况且还要批改作业,要应付上面的各种检查、听课等等,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老师需要更多地时间。

三、小学与初中的英语教学脱节
在小学,只有语文和数学是主科,而英语只是副科。

城区小学从三年级开设英语课程,小学的英语考试主要是听、说,升入初一后,好多人连26个英语字母都不能全读对,或者将英语字母与汉语拼音混淆了,更不用说写了。

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方面,双方已经脱节。

加上许多人认为,小学英语学好与否没有关系,反正上初中以后仍要从头开始学。

因此,英语教学的压力留给了初中英语教师。

新课标英语词汇量大,话题范围广,且初中开设的科目多,各科的压力大,时间紧,因此许多学生一接触英语就有畏难情绪;面对大班额,教师精力又有限,如果配合不好,有些学生往往会落伍,以后再想弥补真是难于上青天。

给很多学生带来了很大损失,造成了许多遗憾。

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英语本是一种语言,目的该是交际,可是现在到底还是要考分的,能力与分数如何平衡?
老师们最害怕的就是领导要成绩。

从实践来看,语法讲的多、词汇延伸的广、盯着学生天天听写、背书、做题。

为了出成绩,老师讲了这个讲那个,全是知识点,不讲是不行的,
学生没法应付考试。

以至于很多老师对教研、教改都失去了爱好,因为“咋变,都还是老办法最有效果”。

老师为了成绩没有早晚的盯学生,弄得很倦怠,对工作越来越失去了爱好。

在分数的指挥棒下,身心疲惫,不知道该怎么样教?教师自己都已经感到身心疲惫,那我们的学生呢?另外,有些时候,知道初一、二应该增加阅读量,应该增加听、说、读、写的机会。

但是期中、期末考试弄的老师不敢掉以轻心。

我们知道过分的纠缠语言知识不对,但是考试基本上还是主要以考查语言知识为主,不得不重视。

我们不讲这些,还能讲什么?感觉所谓的“语言能力”这个概念很虚,不知道作为初中阶段有哪些具体的途径培养?
二、公开课和课改方面的问题
现在大家对公开课普遍不够认同。

一个优秀的公开课老师未必比一个素质一般但有经验的教师的成绩好。

公开课之前都反复磨课,开课的时候像是正式演出,公开课的一套运用在平时教学中,基本不出考分,还不如扎实的讲点语法、词汇、句型来的实在。

公开课和优质课似乎像是“形象工程”。

其次,课改的培训课上了很多,但是到了教学实践中没有发现有什么区别。

大家似乎都在按照原来的一套在走。

课改有什么实际意义呢?为什么作为一线老师,我们似乎感受不到。

另外,讲座听了不少。

听的时候很激动。

可是到实践里面,过不了几天就放弃了。

感觉理论和实践差别太大了,慢慢的对讲座、学习丧失了爱好。

因为感觉应用不到实际里面。

这些理论、讲座我们该如何借鉴?我们更需要实在的东西,比如复习课、小结课该怎么上,既能让学生有兴趣又能提高分数?语法等知识点怎么在有限的时间里和现实的环境下产生效益?还有教师发展和自身素质方面的问题,现在对这个职业很疲惫。

天天就是盯学生、改听写。

学生还不出成绩,老师忙的也没时间学习,知识根本不能得到更新。

应付完学校的工作已经身心疲惫了,回家还要给孩子做饭,收拾家务。

不是不想学习、进步,感觉根本没有这个机会和时间。

我想每位老师都知道:优秀教师的“优秀”绝对不是体现在“妈妈”的角色上,不是靠拼体力赚取学生对自己的认可。

他也在想方设法把自己从繁重的教学任务中解放出来的同时又让学生学得愉快而有收获。

可是我们怎么做不好呢?
是我们的“悟性”问题?
总之,我们现在真的很困惑,需要指导也需要我们全体英语教师做出很多努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