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生物剂量计
电离辐射对染色体的作用
Normal human male
2、染色体显带技术
(chromosome banding technique)
通过特殊处理的染色体再用Giemsa染色,
使染色体长、短臂上显出清晰的横纹。又
称G-显带
此外还有荧光显带法、C带、翻转显带法 等。
显带染色体的命名和区带定位
界标(landmark ):选择每条染色体的显 著形态特征(着丝粒、明显带、端粒)作 为界标。 区(region):位于相邻界标之间的染色 体区域。从邻近着丝粒的带作为起始,到 臂的末端为止,依次编号为1区、2区、3 区等。同一区内,由近及远,依次编该区 的带。
电离辐射对染色体的作用
Biological effects of radiation on Chromosomes
染色体的结构
Chromosome Structure
1.染色体( Chromosome ):
细胞增殖周期有丝分裂中期( mitosis metaphase)核内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丝状或 棒状小体。
无着丝粒断片( acentric fragment )
2)微小体(minute ,min)
染色体臂内发生两次断裂,形成三个片 段,两个断裂之间的片段离开原位,余下 的两个断端在断面直接相接,形成一条中 间缺失的染色体。
3)无着丝粒环( acentric ring ):
与微小体属一种畸变类型
1)稳定性畸变( Stable aberration )
染色体的位置发生改变 遗传物质、基因总数不变 不影响细胞分裂,子细胞中相对恒定 如倒位、相互易位
2)不稳定性畸变
卫生应急大比武----辐射事故类复习题(200道)
辐射事故类复习题一、单选题1、辐射事故不会引起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电离辐射类型是()AΧ射线 B γ射线 C 中子 D α射线2、急性放射病应以哪种剂量单位表示?()A 当量剂量(Sv)B 吸收剂量(Gy)C 照射量(C/kg)D 有效剂量(Sv)3、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的病程有明显的阶段性,病程分为几个阶段()A 2B 3C 4D 54、轻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的受照剂量下限为()A 0.5GyB 1GyC 1.5GyD 2Gy5、肠型急性放射病的病程分为几个阶段()A 2B 3C 4D 56、肠型急性放射病的受照剂量下限为()A 4GyB 6GyC 10GyD 20Gy7、脑型急性放射病的病程分为几个阶段()A 2B 3C 4D 58脑型急性放射病的受照剂量下限为()A 10GyB 20GyC 100GyD 50Gy9、轻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描述不正确的是()A 照后1~2d白细胞总数一过性升高至10×109/L左右。
B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降至0.9×109/L左右。
C通常不出现呕吐、腹泻、感染、出血等临床表现。
D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降至1.2×109/L左右。
10、中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照后1~2d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下降至()A 0.3×109/LB 0.6×109/L C1.2×109/L D 0.9×109/L11、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照后1~2d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下降至()A 0.3×109/LB 0.6×109/LC 0.9×109/LD 1.2×109/L12、极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照后1~2d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下降至()A 0.3×109/LB 0.6×109/LC 0.9×109/LD 1.2×109/L13、中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的受照剂量下限为()A 1GyB 2GyC 4GyD 6Gy14、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的受照剂量下限为()A 2GyB 4GyC 6GyD 10Gy15、极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的受照剂量下限为()A 2GyB 4GyC 6GyD 10Gy16、辐射事故中一受照人员照后出现头晕、乏力、失眠、恶心、食欲减退等症状,无呕吐。
GBZ 128-2002 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
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国家标准转贴自:国家标准点击数:587文章录入:xiaoyu前言本标准第4.1条、第4.2条和第9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原标准GB5294-2001与本标准不一致的,以本标准为准。
本标准起草时主要依据卫生部令第52号《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并参考ICRP第60号出版物《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1990年建议书》、ICRP第75号出版物《工作人员放射防护的一般原则》和IAEA安全丛书115号《国际电离辐射防护和辐射源安全的基本安全标准》等资料约有关内容。
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x。
本标准由xx卫生部负责解释。
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Specifications of individual monitoring for occupational external exposureGBZ128-2002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职业照射中外照射(以下简称"职业外照射")个人监测的原则、方法、剂量评价以及质量保证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个人监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Z/T151放射事故个人外照射剂量估算原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职业照射occupational exposure除了国家法规、标准所排除的照射和已规定予以豁免的实践或源产生的照射以外,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所受的所有照射。
3.2个人监测individual monitoring利用工作人员佩带剂量计进行的测量,或对其体内或排泄物中放射性核素的种类和活度进行的测量,以及对测量结果的解释。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
辐射致癌还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如犹太人儿童的甲状腺癌发生率比其他少数民族 高;吸烟可使铀矿工肺癌的发生率增高。
电离辐射对染色体的损伤
电离辐射诱发染色体畸变
1、数目改变…… “多倍体”和“非整倍体”。 2、结构上的改变……断裂 。 畸变类型:见后页染色体图
应用:用染色体畸变率来估算人体接触辐射剂量大小的方 法被称为生物剂量估算法(生物剂量计)。
电离辐射的生物 效应
分类
按效应范围分:
1、躯体效应somatic effects 2、遗传效应 genetic effects
按效应出现的时间分:
1、近期效应short-term effects:几天~几个月,如急性 放损。
2、远期效应long-term effects:几年到几十年,如癌、 白内障、辐射遗传效应等。
2, 临床潜伏期:指从受照到肿瘤被确诊的 时间;
表3-1 辐射诱发人体恶性肿瘤的潜伏期(年)
肿瘤类型 白血病 骨肉瘤 5~10 5~15
10
平均 10 15 20 23
20~30
全部表现期 25~30 25~30 >40 >40 >40
影响电离辐射致癌的因素
按效应发生规律的性质可分:
1、随机性效应stochastic effects: (理解要点)发病率与受照剂量有关,严重程度
与剂量无关、无阈值、如癌症和遗传性疾病等。 2、确定性效应deterministic effects 以前叫非 随机性效应,也有人译为肯定性效应。有阈值、不 超过阈值不会发生、剂量越大,损害越严重 如急 性放射病、皮肤放射损伤等。可制订防护标准。
电离辐射的几个特殊效应
1、胎内照射效应 胎内照射或宫内照射:胚胎发育过程中受到
生物等效剂量bed的计算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生物等效剂量bed的计算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生物等效剂量(Biologically Equivalent Dose,简称BED)是一种用于评估放射治疗中的放射剂量效应的重要指标。
BED的计算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肿瘤对放射剂量的响应,并且为临床治疗方案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对生物等效剂量(BED)的计算进行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标。
然后,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生物等效剂量的定义和意义,包括其在放射治疗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接着,我们将阐述BED的计算方法和原理,并介绍在计算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关键参数和假设。
其次,在临床应用和实际问题解析部分,我们将探讨生物等效剂量在放射治疗中的具体应用,并分析不同情景下BED计算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最后,在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部分,我们将总结最新的研究进展与技术发展趋势,并讨论未来发展方向及其可能影响因素。
最后,我们将在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对BED计算进行评价与展望。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生物等效剂量(BED)的计算方法和原理,深入探讨其在放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并回顾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技术发展趋势。
通过阐述BED计算中需要考虑的关键参数和假设,以及解释BED结果与临床实践相关性的讨论,我们希望能够增加读者对BED概念和计算方法的理解,并为放射治疗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2. 正文:2.1 生物等效剂量的定义和意义:生物等效剂量(biologically equivalent dose,BED)是在放射治疗中用于衡量不同辐射计划之间生物效应的指标。
它是根据给定剂量分数、重复次数和修饰因子来计算得出的,能够提供与传统物理剂量(Gy)相对应的生物学信息。
BED 考虑了不同辐射补偿方案中辐射分数化疗继发修复和再生持续性损伤等因素,并通过将多个分数剂量相加以获得总体预测的生物效应。
电离辐射生物效应
从时间上来讲:原发作用是指射线作用于 机体之后到出现明显症状之前的一系列变化过 程;继发作用是:指症状出现后的一系列变化 过程。 从研究内容上讲:原发作用包括了机体在 射线的作用下的能量吸收、传递转化、以及与 此相应的生物分子和细胞微细结构的损伤和破 坏。继发作用则包括由原发作用后进一步引起 的生物化学变化、代谢紊乱、功能障碍、病理 形态的改变;以及临床症状的出现和发展。
2、晚期放射性溃疡:(注:以半年 为界,半年以上为晚期), 其特点:边缘特别齐类拟木工的着子; 血凝不好;溃疡创面肉芽不好。
3、放射性皮肤癌: 放射性皮肤癌是在射线所致的角化过 度或溃疡长期不愈的基础上恶变而成。 四肢多为鳞状上皮细胞癌而颈部多为基 底细胞癌。放射性皮肤癌通常是局部的, 其恶性程度较低,但如忽视或治疗不当, 则可扩展或向远处转移。
恢复期
皮肤脱屑, 轻度色素沉 着,3周后 毛发再生
红班区干 性皮色素 沉着
上皮薄,弹性差, 干燥脱屑 ,皮肤 色素沉着或微血管 扩张约有疤痕
溃疡边缘可再生上皮, 大溃疡长期限不愈形成 疤痕,易破溃,遗留功 能障碍
慢性放射皮肤损伤
1、放射性皮炎 主要表现在皮肤营养障碍,脱形性性 变,指甲变暗,指纹变浅变薄、平滑, 硬,第一指节汗毛消失。 血管改变,充血,渗出,闭塞。 角化增殖,煤黑点 色素:可加深或变浅 鉴别:手癣
二、影响辐射生物效应的因素
1、与辐射有关的因素 1)辐射种类 2)照射剂量 3 )剂量率(总剂量相同,剂量率高 生物效应越显著) 4)分次照射 5)照射方式 6)照射部位与面积
2、与机体有关因素 1)种系的放射性敏感性。(种系演化越高, 组织结构越复杂。放射敏感性越高) 2)个体的放射敏感性。个体发育所处阶段 不同而有很大差别,总体说来,放射敏感性随 个体发育过程而遂渐降低。 3)不同器官、组织与细胞的放射敏感性不 同 。
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分析估计生物剂量体系研究
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分析估计生物剂量体系研究为了解不同剂量的放射线对血细胞的致畸作用和实验室正常值,采用不吸烟的健康成年人外周血,用不同剂量的X射线照射,用以估计受照剂量的生物体系。
采用0~3 GY之间的剂量范围进行外照射,经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培养,染色体标本的制备、染色体畸变分析后与相关剂量的对应关系进行比较。
同时做微核分析,观察淋巴细胞微核与受照剂量的相关关系。
这项技术对受意外辐射照射的剂量估计,放射性疾病的诊断治疗,了解实验室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的正常值范围,有积极的意义。
1材料和方法1.1材料1.1.1不吸烟的健康成年人外周血、1 640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基。
1.1.2主要仪器XH—600C直线加速器(高LETX射线)、培养箱、离心机、多媒体显微镜。
1.2方法采用GB/T 12715 —91的染色体畸变分析估计生物剂量方法进行操作。
微核按WS/T 187—1999方法操作,采用常规培养法。
1.2.1细胞培养选用不吸烟的健康成年人外周血、用XH—600C直线加速器高LET的X射线0、0.1、0.5、1.0、1.5、2.0、2.5 、3.0 GY照射,37 ℃保温1 h后取0.3 ml接种于加入小牛血清、PHA、肝素的1 640培养基中,37 ℃培养48 h后加秋胺使最终浓度为0.5~0.75 μmol/ml,继续培养至72 h。
收细胞、制片、染色。
微核采用常规培养法观察。
1.2.2显微镜分析每个照射剂量分析100个细胞的染色体,分析畸变类型有:单断、双断、环、微小体、双着丝。
1 000个淋巴细胞的微核,分析典型的与主核相切或分开,结构与主核相同,着色与主核一致,大小为主核1/3以下的小核。
2结果2.1各项指标的显微镜分析结果见表1。
3分析与讨论3.1实验室染色体畸变的正常值范围根据《外照射慢性放射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血细胞染色体的畸变率的增高是各实验室的正常值高限作标准。
因此将放射从业人员的正常值范围定在总畸变率0~4%之间,超过4%为异常。
人类染色体标本制备经验
第一部分人类染色体研究的实验室建设一、实验室要求1、准备室(约30平方米):供清洗玻璃仪器、配制试剂仪器包装消毒及制片场所,还必需配置耐酸碱水池、实验操作台、药橱等设施。
并能合理放置冰箱、电热干燥箱、离心机、纯水器、消毒锅、天平等仪器,以方便使用。
2、无菌室(约25平方米):用作细胞的接种培养、配备培养基。
分为更衣室(约4平方米)、缓冲室(约6平方米)、接种室(约15平方米)。
配备空调机、传递窗、离心机、倒置显微镜、超净工作台、臭氧发生器或紫外灯、培养箱等设备仪器。
3、分析室(约15平方米):为观察分析核型、整理资料场所。
配备高清晰度带照相装置的显微镜,电脑、打印机、办公桌等。
二、设备仪器(一)仪器1、超净工作台一台2、光学显微镜二台(可以安装染色体软件分析系统)倒置显微镜与带照相装置的正立显微镜各一台。
倒置显微镜用作细胞培养;正立显微镜用作核型分析,有条件的单位可配备染色体分析软件、电脑、打印机等。
3、隔水式恒温培养箱一台开展产前检查的单位,最好购买二氧化碳培养箱。
4、电热干燥箱一台5、冰箱二台:普通冰箱和低温冰箱各一台6、酸度计一台(可略)7、纯水器(电阻率18兆欧姆)一台;(可略)8、高压灭菌锅一台(可略)9、电热磁力搅拌器一台(可略)10、真空泵(无油)一台(可略)11、电子天平二台(万分之一天平与普通天平各一台)12、水平式离心机二台转速0-4000转/分,10毫升/管,大容量与小容量各一台。
大容量的供制片用,小容量的放置无菌室供细胞培养用。
13、可调移液器若干支:规格从5-5000微升若干支14、超声波清洗器一台(可略)15、水浴箱(0-100℃可调)(二)玻璃器皿与耗材1、培养瓶:15毫升链霉素瓶,25毫升小方瓶(建议采用一次性培养瓶)。
2、刻度离心管(10毫升)50支3、量筒(10-1000毫升):各种规格各一个。
4、不锈钢滤器(各种规格各一个)及滤膜(孔径中0.25微米)一盒5、注射器(1-20毫升)若干6、盐水瓶(100-500毫升)若干7、试剂瓶(磨口)10个8、蒸馏水瓶(3万或5万毫升)2个9、染色缸1个10、研钵1个11、酒精灯2盏12、滴管(带吸头)50支13、载玻片若干14、试管架和离心管架各2个15、各种镊子与剪刀若干16、铝饭盒(供盛培养瓶滴管等器械消毒时使用)17、烧杯(容量50-2000毫升)各一个18、抽滤瓶(1000-2000毫升)一个19、各种规格的可调移液器吸头若干20、载波片盒(50-100片)若干* 玻璃器材的材质应采用中性硬质玻璃或硼硅玻璃三、常用药品及试剂1、培养基(RPMI 1640、HamF10)2、植物凝集素(phytohemagglutinin简称PHA)3、肝素钠(抗凝剂,医用级)4、血清(小牛血清、胎牛血清)5、抗菌素(青霉素、链霉素)医用级6、秋水仙素(秋水仙碱)7、氧化钾(分析纯)8、碳酸氢钠(分析纯)9、磷酸二氢钾和磷酸氢二钠(分析纯)10、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分析纯)11、三羧甲基氨基甲烷(Tris,分析纯)12、胰蛋白酶13、酚红14、姬姆沙染料(Giemsa)15、甲醇(分析纯)16、冰醋酸(冰乙酸)(分析纯)17、重酪酸钾(化学纯)18、浓硫酸(工业级)19、香柏油20、甘油(分析纯)21、乙醇(无水和纯度95%,化学纯)22、乙醚(无水,化学纯)23、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24、氢氧化钠(分析纯)25、柠檬酸钠(分析纯)(注:达晖生物全套提供上述仪器和试剂产品,并提供完善的技术支持和服务)第二部各类器械清洗与常用试剂配置一、各类器械清洗处理1、清洗液配置清洗液配方方法:先将重酪酸钾溶于水中,再慢慢加入工业浓硫酸。
个人剂量
个人剂量1.热释光测量中的个人剂量监测的是:(A)A.剂量当量B.当量剂量C.有效剂量D.吸收剂量2.确定热释光测量系统的探测限时,已退火剂量元件放置周期:(D)A.30天 B.60天 C.90天 D.与服务监测周期一致3.当热释光测量系统的测量误差超过(B)A.10% B.15% C.30% D.50%4.确定热释光测量系统的探测限时剂量元件控制在:(B)A.3%以内 B.5%以内 C.10%以内 D.都可以5. 对于年龄为16岁~18岁的就业培训的徒工和在该年龄段的在校学习的学生从事放射工作,应控制其职业照射使之不超过下述相应的限值:(B )A.年有效剂量,5mSv;B.年有效剂量,6mSv;C.年有效剂量,15mSv;D.年有效剂量,20mSv。
6. 在个人剂量监测中,刻度系数刻的是(A )A.热释光测量系统B.热释光测量仪C.人员操作D.元件7. 个人剂量测量中A类不确定度的典型来源之一是:(A )A.剂量元件灵敏度非一致性B.剂量元件的方向依赖性C.剂量元件的能量依赖性D.校准误差8. 测量LiF:Mg,Cu,P元件时,仪器升温程序宜设置为:(C)A.“预热”:100°C,15秒,“测量”:150°C,20秒B.“预热”:130°C,5秒,“测量”:230°C,20秒C.“预热”:140°C,15秒,“测量”:240°C,20秒D.以上都可以9.热释光剂量测量中,实验室质量控制措施为:(A)A. 选片,元件退火,刻度,光源检查B.剂量计收发,C.被监测单位留本底D.正确佩戴10. 测量热释光元件时,仪器升温程序设置“预热阶段”是为了(A)A.消除不稳定的低温峰B.消除稳定的剂量峰C.消除不稳定的高温峰D.两者都不是11.在个人剂量监测中,为了扣除环境本底及剂量计自生本底等的贡献,一般需要每个被监测单位(C)A. 佩戴多一个剂量计B. 不放本底剂量计C. 放置本底剂量计D.以上都不对12.本底剂量计一般要求放在:(A)A.无额外辐照的单位办公室B.X光室C.探伤室D.有放射源的地方13.对单一成份未知能量的γ或X射线,外照射个人监测应使用:(C)A. 鉴别式个人剂量计B. 非鉴别式个人剂量计C. 电子剂量计D. 以上都可以14.在预期外照射剂量大大超过剂量限值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应佩带:(D)A. 常规个人剂量计B. 电子剂量计C. 鉴别式个人剂量计D. 常规个人剂量计+报警式个人剂量计15.对于短期工作和临时进入放射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参观人员和检修人员等)应:(C)A. 常规个人剂量计B. 鉴别式个人剂量计C. 佩带直读式个人剂量计D. 常规个人剂量计+报警式个人剂量计16.在预期外照射剂量大大超过剂量限值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应佩带:(D)A. 常规个人剂量计B. 电子剂量计C. 鉴别式个人剂量计D. 常规个人剂量计+报警式个人剂量计17.在预期外照射剂量大大超过剂量限值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应佩带:(D)A. 常规个人剂量计B. 电子剂量计C. 鉴别式个人剂量计D. 常规个人剂量计+报警式个人剂量计18.在预期外照射剂量大大超过剂量限值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应佩带:(D)A. 常规个人剂量计B. 电子剂量计C. 鉴别式个人剂量计D. 常规个人剂量计+报警式个人剂量计19.在预期外照射剂量大大超过剂量限值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应佩带:(D)A. 常规个人剂量计B. 电子剂量计C. 鉴别式个人剂量计D. 常规个人剂量计+报警式个人剂量计20.在一个监测周期内累积剂量的损失应不大于:(B)A. 5%B. 10%C. 15%D. 20%21.个人剂量计基本性能要求中,对于常规监测:(D)A. 量程上限一般应达1Sv;B. 量程上限一般应达10Sv;C. 量程上限一般应达100Sv;D. 以上都不对22.人员个人监测包括( B )A. 工作场所监测B. 外照射、内照射、表面污染监测C. 外照射、空气污染、表面污染D. 环境监测23.个人剂量监测年剂量调查水平为( A )A.5 mSvB.10 mSvC.20 mSvD.50 mSv24.正常本底地区,天然辐射对成年人造成的平均年有效剂量约:( B )A. 20 mSv/年B. 2.4 mSv/年C. 5 mSv/年D.以上都不是25. 在人工辐射源中,对人类照射剂量贡献最大的是:(B)A.核电B.医疗照射C.氡子体D.吸烟26.申请X、γ、β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的,可共享的是:(E)A热释光剂量仪或其他测读装置;B.热释光剂量计(元件)或其他剂量计元件;C.退火装置或其他测读附属装置;D.数据处理计算机系统;E.剂量计元件照射系统。
电离辐射的生物学效应-医学辐射防护学教学课件
25
血液系统的辐射损伤特点
损伤出现迅速明显,恢复相对滞后缓慢。 损伤表现有时相性。
损伤程度与照射剂量平行。 损伤时相和程度与病程分期和病情轻重相关。
造血辐射损伤的主要环节是增殖分裂抑制。 辐射造血损伤有可恢复性。
血细胞数量减少与形态功能改变伴行。
12
辐射致癌的潜伏期
最小潜伏期 中央值 最大潜伏期
白血病
2年
其他癌症 10年
ICRP Publ. 60(1990)
8年 16-24年
40年 终生
13
影响人类辐射致癌的因素
✓ 宿主因素: ✓ 遗传学易感性 ✓ 性别与激素 ✓ 年龄与时间因素: ✓ 环境及生活因素的复合作用: ✓ 剂量学因素:
14
电离辐射遗传效应 由生殖细胞的变异引起 辐射照射引起的遗传效应没有特异性 迄今没有人类资料肯定辐射所致遗传效 应的发生
在卫生部2006年颁发的《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中明确规定:不得将放射性核素显像检查和X射线胸
部检查列入对婴幼儿及少年儿童体检的常规检查项
目;对育龄妇女腹部或骨盆进行核素显像检查或X射
线检查前,应问明是否怀孕;非特殊需要,对受孕
后的8~15周的育龄妇女,不得进行下腹部放射影像
检查。
22
小剂量低剂量率照射
在急性照射条件下,女性永久性不育剂量的阈值 为2.5—6Gy;在迁延照射条件下,永久性不育剂量率 的阈值为0.2Gy/a。辐射造成女性不育时,伴有与绝经 期相似的明显的激素水平改变。
19
眼晶体的电离辐射效应
射线损伤晶体上皮细胞,其分解产物沉积在晶体 囊的下方,进而病变向其他部位扩展使晶体产生混 浊影响视力,产生白内障。
9.放射卫生题目和答案
A 、1年 C 、2年一、单选题【答题说明:每一道试题下面有A 、B 、C 、D 四个备选答案,从中选择一个最佳备选答案】 1、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有异议的,可以向哪个部门申请鉴定(C ) A 、本单位人事部门 B 、向做出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C 、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D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2、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在进行职业病诊断时,应当组织几名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执业医师集体诊断(B )。
A 、两名以上B 、三名以上C 、五名以上D 、七名以上 3、放射工作单位应当在收到职业健康检查报告的(B )内,如实告知放射工作人员。
A 、5天;B 、7天; C 、10天;D 、20天 4、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当自体检工作结束之日起(C )内,将职业健康检查报告提交放射工作单位。
A 、10天;B 、20天; C 、30天;D 、60天 5、放射工作人员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的周期为(B )。
B 、1〜2年;D、2〜3年。
6、事故发生后应尽早取血检查,最好在(A)内取样,最迟不超过一个月。
A、3天B、7天C、15天D、20天7、下述哪种方法为物理剂量计(B)。
A.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B.热释光剂量计C.血象分析D.微核率试验8、对于接触X、丫射线的人员,当已知其个人剂量计监测的(D)时,可以依据公式计算出其器官剂量。
A、放射性活度B、微核率C、射线强度D、累积照射量9、对不均匀照射的皮肤,可用(B)面积上的平均皮肤吸收剂量来代表该处的皮肤吸收剂量。
A.0.5cm2B.1cm2C.2cm2D.3cm210、在电离辐射外照射情况下,用染色体畸变分析作剂量估计的范围在(C)间。
A.0.1—3GyB.0.5—4GyC.0.1—5GyD.0.1—10Gy11、下述哪种方法为生物剂量计(A)。
A.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B.热释光元件C.血象分析D.电子自旋共振12、放射性皮肤损伤皮肤的吸收剂量的单位是(B)A、希沃特(Sv)C、贝可(Bq)B、戈瑞(Gy)D、居里(Ci)13、用CBMN法估算剂量时,至少应分析(A)个以上双核淋巴细胞。
染色体的标本制作实验
实验六染色体的标本制作及其组型实验在真核生物中染色体的数量和形态具有物种的特异性一直可以作为此物种分类的基本依据之一。
染色体作为遗传物质-DNA 的载体对生物的遗传、变异、进化和个体发生以及细胞的增殖和生理过程的平衡控制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每一个物种的细胞一般都有一定数目、形状和大小的染色体。
将体细胞核中全部染色体按照其大小、着丝粒位置以至带型有序地排列起来此模式图象排列即为核型karyotype或染色体组型。
核型分析均是以中期染色体为标准对制作出的染色体标本进行照相以获得染色体的显微图象并将其剪裁排列即成。
华裔学者庄有兴Joe Hin Tjio腿鸬溲д逜.Levan合作利用低渗法研究胎儿肺组织的染色体标本制做方法终于在1956年首次确定了人类的染色体数目是46条而不是前人所主张的48条这为后来的人类核型研究奠定了基础。
1.实验目的 1.1 初步掌握动物骨髓染色体标本制备基本过程了解操作步骤的原理。
1.2了解常用实验动物染色体的数目及特点。
通过组型实验掌握染色体组型的基本方法2.实验原理凡细胞处于活跃增殖状态或者经过各种处理后细胞就可进入分裂的任何动物组织均可用于染色体分析。
在正常动物体内精巢和骨髓均为是活跃分裂的组织。
给动物注射一定剂量的秋水仙碱即可使许多处于分裂的细胞停滞于中期然后采用常规空气干燥法制备染色体即可得到大量可分析的染色体标本。
本方法简便、可靠不需要经体外培养和无菌操作易于推广。
骨髓细胞是用于动物细胞遗传学研究很好的材料。
但在取材方面精巢又比骨髓要简易一些故本实验也选用小鼠的精巢为实验材料。
对于小鼠精巢染色体标本的制作一般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1. 用一定剂量的秋水仙素破坏纺锤丝的形成使细胞分裂停滞在中期使中期染色体停留在赤道面处2. 用低渗法使将细胞膨胀以至于在滴片时细胞被胀破使细胞的染色体铺展到载玻片上3. 空气干燥法可使使细胞的染色体在载片上展平经Giemsa染色后便可观察到染色体的显微图象。
染色体畸变实验
实验十染色体畸变试验可用末梢血淋巴细胞,或人和哺乳动物体细胞系作为材料,常用的体细胞系有中国地鼠卵巢细胞(CHO),中国地鼠肺成纤维细胞(V79和CHL),人胚肺2倍体成纤维细胞等。
这里介绍外周血淋巴细胞为对象的染色体畸变的试验方法。
1.实验原理外周血中小淋巴细胞几乎都处在细胞增殖周期的G1期或G0期(不同于体外培养的体细胞),一般条件下是不会再分裂的。
当在培养物中加入适量的PHA,在37℃下,经52~72h 的培养,淋巴细胞开始转化,进入细胞增殖周期,此时可获得大量的有丝分裂的细胞。
再经过秋水仙素处理,低渗、固定,即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良好的中期染色体分裂相。
电离辐射,化学有害物质作用于机体或体外细胞,均可引起细胞染色体的损伤,且与剂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因此,染色体畸变已用于电力辐射事故的生物计量估算。
2.方法与步骤(1)试剂①RPMI-1640培养液,含20%小牛血清。
②肝素:每支含肝素12500U,使用时用生理盐水配成500U/ml,4℃冰箱内保存备用。
③秋水仙素:配成40ug/ml浓度。
称取秋水仙素4mg,溶解于100ml 0.85%Nacl 溶液中,经6号细菌漏斗过滤,4℃冰箱内保存。
使用时吸取0.05或0.1ml加入到5ml细胞培养物中,其终浓度为0.4~0.8ug/ml。
④双抗:青霉素100U/ml,链霉素100ug/ml。
⑤PHA:PHA为冰干注射剂(广州生产)每支10mg,使用时用2ml生理盐水溶解。
⑥KCl低渗液:KCl 1.88g,双蒸水1000ml使之溶解,其浓度为0.025M.⑦冰醋酸甲醇固定液:冰醋酸1份,甲醇3份,混合而成。
(2)细胞培养常规细胞培养。
(3)受试物的处理实验分组:至少设立五个组,即阳性对照、阴性(溶剂)对照及三个剂量组。
最高剂量和最低剂量之间相差10倍,中间再设一个剂量,阳性对照物为已知的染色体断裂剂,如丝裂霉素C(MMC),剂量为0.02μg/ml;黄曲霉素毒素B1,浓度为10-6M等。
【doc】浅谈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的制备
浅谈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的制备2008年第2期6月出版食品工程F00DENGINEERINC浅谈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的制备Onthepreparationofchromosomeofperipheralbloodlymphocyteofhumanbody董烁谢振兴(河南大学医学院,开封475004)DONGShuo'XIEZhen—xing(MedicalSchool,HenanUniversity,Kaifeng475004,China)摘要染色体制备技术是医学遗传学中最常见而重要的一种技术,由于各个实验室实验条件和个人操作手法的差异,细胞培养和染色体标本的制作方法也不尽相同.笔者就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的制片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近几年制作染色体标本总结的经验和实验方法改进进行探讨,并提出了有效的避免方法.关键词染色体;染色体制备技术;外周血;细胞培养AbstractThepreparationofchromosomeisafrequent andanimportanttechniqueinmedicalgenetics.Some problemsexistedinexperimentwereanalysed.Improvingoftheexperiments,experiencesandprecautionsduring thepreparationofchromosomeofperipheralbloodlym—phocyteofhumanbodytheseyearswerethoroughlydis-cussed.Someeffectivemethodshavebeengiveninthispaper?keywordschromosome;preparationofchromo—some;peripheralblood;cellculture染色体是组成细胞核的基本物质,是基因的载体,他由DNA和蛋白质构成,具有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的作用.人类细胞遗传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染色体.生物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和结构是重要的遗传标志之一,特别是在真核细胞中.因此深入认识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对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进化以及细胞的增殖,个体的发生和生殖过程的平衡控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每个物种的细胞都具有一定的数目,形态,大小的染色体特征,称为染色体董烁,女,1976年出生,1999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生物教育专业,助教.收稿日期:2008—03—19组型,各种染色体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核型,鉴别变异,体细胞杂交分析和绘制基因图等方面,因此在染色体的分析研究中,制备染色体标本无疑是细胞遗传学最基本而重要的技术,而优良的染色体制片是其他技术的先决条件.正常情况下,人外周血中是没有分裂相细胞的,只有在异常隋况下才能发现.外周血淋巴细胞一般隋况下处于增殖期中的GO(GD期,未经培养的外周血中很难找到正在分裂的淋巴细胞.植物血细胞凝集素(PHA)是人类淋巴细胞有丝分裂的刺激剂,在PHA作用下,能使处于GO期的淋巴细胞转化为淋巴母细胞,进而进行有丝分裂.利用PHA这一特性,淋巴细胞经过含有PHA培养液培养,在体外便可获得丰富的含有丝分裂的生长活跃的细胞群体,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即可获得终止于分裂中期的淋巴细胞, 进而得到所需的人体染色体图片.加之,淋巴细胞遍及全身,并在所有器官组织中不断循环,能反映个体整体水平情况而不象体细胞那样具有局部性.1细胞培养1.1无污染环境培养环境无毒和无菌是保证细胞生存的首要条件,也是实验成功与否的先决条件.收获细胞前的所有步骤都要保持高度的无菌,严防细菌和病毒的污染.当细胞放置于体外培养时,与体内相比细胞丢失了对生物和有毒物的防御能力,一旦被污染或自身代谢物质积累等,可导致细胞死亡.1.2恒定的温度维持培养细胞旺盛生长,必须有恒定适宜的温度.人体细胞培养的标准温度为36.5±0.5oC,偏离这一温度范围,细胞的正常代谢会受到影响,甚至食品工程2008年第2期6月出版死亡.如果温度高于37℃,细胞的生长速度减慢;如果温度高于40℃,细胞受损,超过43℃,则导致细胞死亡.培养箱的温度应严格控制在37土0.5℃, 为了能精确有效的控温,在普通的隔水式恒温培养箱上可加装一个电子控温仪.若温度过高或过低,则会延缓分裂周期,造成收获时细胞分裂相减少.1.3气体环境气体是人体细胞培养生存必需条件之一,所需气体主要有0和CO.CO既是细胞代谢产物,也是细胞生长繁殖所需成分,他在细胞培养中的主要作用在于维持培养基的pH值.大多数细胞的适宜pH为7.2~7.4,培养基的pH值也应调整到7.2~7.4 之间,偏离这一范围对细胞培养将产生有害的影响. 偏酸时细胞发育不良,偏碱时细胞会出现轻度固缩. 细胞培养液pH的调节最常用的为加NaHCO的方法,因为NaHCO,可供CO,但CO易于逸出,故最适用于封闭培养.1.4培养液植物凝集素(PHA)是体外淋巴细胞培养成败的关键,只有在PHA的作用下才能进入有丝分裂, 因此要考虑他的质量和尝试,质量有问题药效会降低,浓度过高可能会导致红细胞凝集,都会造成实验效果差.2操作步骤2.1细胞接种接种就是将注射器中的血液注入到培养瓶中.将注射器针头刺人培养瓶的胶塞向培养液中加入0.4mL~0.5mL血液.细胞接种通常是在无菌室超净工作台内的酒精灯火焰区进行.接种时无菌操作是否规范,直接影响到细胞培养的成败.如接种时如不慎将手接触到培养瓶的瓶塞,或接触了注射器的针头,可能会造成细菌中霉菌的污染.接种时,加入血液量的多少也会对培养结果有影响,血液太少, 细胞稀薄,细胞生长速度减慢;血液太多,会造成培养时细胞生长时营养成分不够,影响细胞生存.接种操作是在酒精灯附近进行,接种时还应注意避免血液遇高温被破坏.操作时手与酒精灯的距离以火焰不烫手为宜,离火焰太近,血细胞可能被破坏,甚至被烧焦成块,肉眼可见呈团块;同时也会造成针头堵塞.出现这种情况,应及时更换针头.如已接种,应更换一瓶培养液.2.2秋水仙素适量的秋水仙素,适当的处理时机和时间,是获得足够数量的,良好细胞分裂相的条件.分裂相的多少和染色体形态及带型处理是否良好均受其影响. 秋水仙素是一种生物碱,干扰细胞中微管组装,抵制细胞纺缍体的形成,能使细胞分裂停止于分裂中期,以积累大量的中期细胞.其浓度范围较宽,可相差几十倍之多,常用质量浓度为8g/mL~0.5g/mL.一般秋水仙素溶液的浓度与处理时间有一定的关系, 如果在培养中,浓度过低或处理的时间过短,则标本中的分裂细胞就少,染色体瘦长;用量过多,浓度过高,虽能获得中期分裂相,但染色体缩短变粗,不利于核型分析和显带.只有浓度适量,才能确保获得中期分裂相,但染色体缩短变粗,不利于核型分析和显带.只有浓度适量,才能确保获得足够多的分裂相和长度收缩适度的染色体.另外,处理时间延长,染色体发生分离,同样使染色体变粗短,也不利于计数和分析.加秋水仙素的时间是收集细胞制备染色体前2h~3h,加入秋水仙素后,使秋水仙素的终质量浓度为0.04g/mL~0.08g/mL培养液.实验前应根据培养液的用量和秋水仙素的浓度计算出加入的剂量.通常采用的加秋水仙素的器具是容量为1mL的注射器,使用时也应注意控制好注射器活塞,避免推动时用力过猛,导致秋水仙素加入量过多.2.3收获细胞和制片收获细胞和制片包括收集细胞,低渗,固定,滴片染色等几个步骤,每一步操作失误都可能造成最后实验的失败,使玻片上观察不到染色体.2.3.1收集细胞此步骤操作不当,容易造成细胞丢失.培养瓶从恒温箱中取出时,大部分细胞都沉淀在瓶子的底部,在将培养瓶中液体吸入到离心管之前,应用吸管将细胞充分吹打均匀,再移人离心管中.离心之后,吸弃上清,也应小心操作,有时由于吸得过猛,将与上清液相接处的淋巴细胞层吸掉了,造成大量的分裂中期相细胞丢失.2.3.2低渗低渗处理是染色体制备中很重要的环节,是获得分散良好的分裂相的关键步骤,低渗时间和低渗温度都关系到制片的成功.低渗过度或不足都会造成染色体形态不良.在低渗处理时期细胞十分娇嫩,并且表面发黏,低渗细胞混匀时,吹打要适宜,避2008年第2期董烁,等:浅谈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的制备6月出版27免细胞破碎及粘团,另外不要将细胞吸到吸管上部及离心管上部,避免细胞丢失.通过对比实验认为采用0.075mol,LKC137cI=处理20min一25min较合适,效果较好.用0.075mol,LKC1溶液于处理中期细胞,使细胞核膨胀破裂,染色体分散良好,便于观察计数.当低渗处理时间过长时,细胞膜过早破裂,导致分裂细胞丢失,或染色体丢失;如果低渗处理时间不足时细胞膨胀不够,则染色体分散不好,染色体仍然成团或相互重叠,不利于进行观察,计数,分析.经过低渗处理的细胞因已膨胀,容易过早破裂,造成分裂细胞丢失,所以低渗后操作应特别注意不要用力冲吸.另外低渗还可使红细胞膜破裂,经离心后,血影浮于上清液中被去除.在观察制片结果时,如发现玻片上染色体有的张不开,有的呈现团状,有的数目不够,这是由于低渗时操作不当引起的.低渗不充分,染色体聚在一起;低渗过头,染色体丢失.低渗是否能达到目的,操作时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要使细胞充分与低渗液接触.这就需要在加入低渗液后,要充分将细胞吹打均匀;二是要注意低渗时的温度和时间.2.3.3固定固定技术也是制备良好分散的染色体的重要步骤.低渗处理完后,需加入固定液,固定的目的是对染色体形态进行固定.若染色体分散不良,可适当加大冰乙酸含量,其同时有改善由于低渗处理不够或固定不充分所造成的缺陷,但过量会造成染色体形态变化和影响分带结果.染色体形态不良与加固定液速度有关,加第一次固定液快或过快,可造成飘带样染色体.固定液每次使用必须新鲜配制,否则将会形成酯类,从而影响固定效果.如果固定液不新鲜或甲醇,冰醋酸的质量不佳时,染色体形象模糊,染色体周围有胞浆背景,固定液为分析纯的甲醇和冰醋酸按3:1的体积比配制.预固定和固定时间:加固定液时,应沿管壁慢慢加入并轻轻吹打均匀,预固定和以后的二,三次固定时,固定液加入太快,混匀太快,会使固定作用过强,染色体扭转;固定作用若不足,染色体出现毛刷状.固定液纯度要高,临时配制,固定后再彻底打匀.吹打细胞时,用力要适度,如吹打过重, 会导致核型中染色体的丢失或变形.采用甲醇和冰醋酸按3:1体积比的固定液进行固定,将常用的第一次固定时间5min,30min改为25min,20min,适当延长时间,固定效果较理想.2.3.4滴片滴片是染色体制备中影响染色体形态的关键一步.首先是载玻片要非常干净,否则会影响染色体的分散和分带效果.滴片用的玻片应干净,无脂,无酸才行.其次是滴片的距离,滴加量多少,制片的方式都会影响染色体分散效果.如果冰片冷冻不够,细胞难以贴附而造成丢失.载玻片经过一系列处理擦干后,放置冰箱内,冰冻4h以上,即为冰片.滴片时现用现拿出,否则会融化,操作时采用0℃预冷的冰片滴片.滴片时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①由于细胞悬液太稀,导致滴片时细胞稀少;②载玻片上水太多,导致细胞悬液顺着水流失;③载玻片不洁净,染色体分散不佳;④滴片后,应立即放入7OcI=的烤箱中,以利于细胞的进一步胀开. Giemsa染色液与pH的影响:染色液浓度高,染色时间应缩短,如果染色液浓度增高,染色时间又延长,染色体着色加深,形态结构不清,对裂隙, 染色体断裂的检出可能减少.pH偏碱,染色体着色发蓝,色泽不艳,pH稍酸,染色体呈玫瑰色,色调鲜艳,形态结构清晰,利于统计分析和畸变的检出.烤片是染色体制备中最后一步技术.烤片的温度,时间与染色体形态和分带有关.不宜温度过高和烤片时间过长.细胞培养和染色体制备实验从接种到制片长达76h,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必须严谨,不能有任何差错.而且细胞培养实验不同于其他实验,步骤多,整体性强,操作要求严格认真,最终实验才会取得成功.总之,随着医学的发展及人们对遗传疾病的逐步认识,染色体制备技术现已是医学遗传学中最常见而重要的一种技术.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做出一张高质量的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标本是十分重要的,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临床诊断及优生与遗传咨询工作服务.参考文献[1]左假.医学遗传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0-127.[2]周焕庚.人类染色体[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85—86.[3]蔡绍京.细胞生物学与医学遗传实验指南[M].上海:第二军医大出版社,2002:47_48.。
放射生物学研究中的剂量反应模型
放射生物学研究中的剂量反应模型放射生物学是一门研究射线对生命体的影响的学科,是核能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剂量反应模型则是放射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用于评估射线辐射对生物系统的危害程度。
本文将介绍放射生物学研究中的剂量反应模型,它们的类型与特点、应用背景、在核安全和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剂量反应模型的类型与特点剂量反应模型根据细胞和组织对射线的不同敏感性,可分为线性剂量反应模型、非线性剂量反应模型和阈值剂量反应模型三类。
线性剂量反应模型指的是细胞或组织对辐射的反应与射线剂量成线性关系,即剂量越大,影响越大。
这种模型的优点是简单直接,但它在低剂量下的预测能力不高。
非线性剂量反应模型则认为射线剂量超过某一临界值后,损伤效应开始加重,即随着剂量增加而非线性增加,射线的生物效应也逐渐复杂化。
而阈值剂量反应模型则认为只有当射线剂量达到一定的水平时,生物体才会出现反应,并且反应的剂量阈值是固定的。
剂量反应模型的特点是一种描述剂量-效应关系的数学模型。
它们可以基于实验数据来估计放射染色体损伤、DNA断裂、基因突变等生物效应,也可以根据计算机模拟对生物组织的辐照结果进行预测。
剂量反应模型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放射生物学中慢性辐射的生物效应,为核能安全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二、应用背景放射性物质的释放和辐射强度的提高都会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建立放射生物学和剂量反应模型并进行生物学剂量评估是必不可少的。
剂量反应模型可以应用在多种场景下,如辐射医学、核能事故应急响应、辐射生态学和核武器研制等领域。
在核能事故应急响应中,剂量反应模型可以预测放射性物质对人类、动物和植物的影响,为决策和评估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在其他领域,剂量反应模型也被用于评级放射性物质的生物危害性,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提供决策支持。
三、剂量反应模型在核安全和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随着核能的应用和核设施的建设,人类面临着核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双重挑战。
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128
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128-2002前言本标准第4.1条、第4.2条和第9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原标准GB5294-2001与本标准不一致的,以本标准为准。
本标准起草时主要依据卫生部令第52号《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并参考ICRP第60号出版物《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1990年建议书》、ICRP第75号出版物《工作人员放射防护的一般原则》和IAEA安全丛书115号《国际电离辐射防护和辐射源安全的基本安全标准》等资料约有关内容。
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程荣林、王建超。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
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Specifications of individual monitoring for occupational external exposureGBZ128-2002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职业照射中外照射(以下简称"职业外照射")个人监测的原则、方法、剂量评价以及质量保证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个人监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Z/T151 放射事故个人外照射剂量估算原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职业照射occupational exposure除了国家法规、标准所排除的照射和已规定予以豁免的实践或源产生的照射以外,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所受的所有照射。
3.2 个人监测individual monitoring利用工作人员佩带剂量计进行的测量,或对其体内或排泄物中放射性核素的种类和活度进行的测量,以及对测量结果的解释。
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要求规范
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Specifications of individual monitoring for occupational external exposureGBZ128-2002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职业照射中外照射(以下简称"职业外照射")个人监测的原则、方法、剂量评价以及质量保证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个人监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Z/T151 放射事故个人外照射剂量估算原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职业照射 occupational exposure除了国家法规、标准所排除的照射和已规定予以豁免的实践或源产生的照射以外,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所受的所有照射。
3.2 个人监测 individual monitoring利用工作人员佩带剂量计进行的测量,或对其体内或排泄物中放射性核素的种类和活度进行的测量,以及对测量结果的解释。
3.3 最低探测水平(MDL minimum detectable level)在辐射监测中,用于评价探测能力的一种统计量的值,指在给定的置信度下,一种测量方法能够探测出(检出)的区别于零值的最小样品贡献。
3.4 异常照射 abnormal exposure当辐射源失去控制时,工作人员或公众中的成员所接受的可能超过为他们规定的正常情况下的剂量限值的照射。
异常照射可以分为事故照射和应急照射。
3.5 参考水平 reference level为决定采取某种行动而规定的水平。
对于辐射防护实践中可测定的任一种量都可以建立参考水平。
达到或超过该水平时,则应采取某种相应的行动。
高一生物:第二章《第二节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文字素材1(浙教版必修2)
染色体遗传学绪论1848,Hofmeister从紫鸭跖草的小孢子母细胞中发现染色体;1879年,W.Flemming提出了染色质(choromatin)术语,用于描述染色后细胞核中强烈着色的细线状物质;1888年Waldeyer正式提出染色体(Chromosome)的命名;1883年鲁.威廉(Roux. W)提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的存在可能是由于染色体组成了遗传物质,同时他还假定了遗传单位沿着染色体丝作直线排列。
德国的生物学家魏斯曼(Weismann A)做了连续22代剪断小鼠尾巴的实验。
1869年达尔文的表弟高尔顿(Galton, F.)用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人类智力的遗传,发表了“天才遗传(Hereditary genius)”,认为变异是连续的,亲代的遗传性在子女中各占一半,并彻底混合,即“融合遗传论”。
由于他所选择的研究性状是数量性状,所以虽然他的结论是完全正确的,但只适合数量性状,而不能作为遗传的普遍规律。
1901年Devries提出突变这一名词;1902年Sutton W.S等提出了遗传的染色体学说;1902—1909年贝特森先后创用遗传学(Genetics)、等位基因(allele)、纯合体(homozygous)、杂合体(heterozygous)、上位基因(epistatic genes)等名词;1909年丹麦的科学家约翰逊(Johannsen)创用了基因(gene),基因型(genotype)和表型(phenotype);1923-1952年,由于低渗制片技术的建立(徐道觉等)和使用秋水仙碱获得了更多中期细胞分裂相(蒋有兴等)后,才证实人体细胞染色数目为46。
1959年相继发现先天愚型为21三体(Lejeune等)、Klinefelter综合征为47,XXY(Jacob和Strong)、Turner综合征为45,X等染色体改变,标帜着临床遗传学的建立。
1970年,Caspersson应用喹咔因氮芥荧光染色使每对染色体显示特殊带型(显带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oochow University
常见的其他生物剂量测定方法
1:早熟凝聚(PCC)染色体;
2:CB法微核;
3:稳定性染色体畸变(易位)FISH ;
4:HPRT基因位点突变
Soochow University
1、早熟凝聚染色体(PCC)分析:
PCC: 当一个分裂中期细胞和一个间期细胞进行 细胞融合后,间期核被诱导提前进入有丝分裂期。 间期核中极度分散状态的染色质凝聚成染色体样 结 构 , 这 种 纤 细 的 染 色 体 称 为 PCC ( Premature condensed chromosome )。 显微镜下,融合细胞中可见诱导细胞的中期染色 体和纤细的单股PCC。这一现象称为染色体熟前 凝 聚 ( premature chromosome condensation, PCC)
Soochow University
FISH
4
1
Soochow University
FISH
易位
易位
Soochow University
特点:
L FISH与G显带相比,节省了人力物力,由于不需要 分散良好的分裂相,增加了分析的细胞数,提高了检 测的精确度。
L FISH 对结构畸变分析较常规法快速、准确 , 有望 成为较理想的生物剂量计。是当前辐射细胞遗传学 发展中的一门前沿技术。 缺点: l 对倒位和缺失等不大敏感;探针的特异性;价格 昂贵。
Soochow University
染色体生物剂量计
• 染色体畸变是反映电离辐射损伤的敏感指标;
•借助剂量效应曲线,估算事故受照人员的剂量;
•IAEA 出版了染色体畸变分析的报告书--国际公认 的可靠、灵敏的生物剂量计;
•在辐射事故中,染色体畸变分析估算的剂量不仅与临 床表现相符,而且与物理剂量相一致; •用物理方法难以估算剂量时,更显其优越性。
Soochow University
3,稳定性染色体畸变(易位)分析:荧光原 位杂交(FISH)技术
利用生物素(biotin)标记的已知碱基序列的核酸作为 探针,按照碱基互补的原则,与标本上染色体同源序列 进行特异性结合(原位杂交),然后用荧光标记的生物 素亲和蛋白 (avidin)和抗亲和蛋白的抗体进行免疫监 测和放大,使探针杂交区发出荧光(显色),形成可监测的 杂交双链核酸,最后在荧光显微镜下检查探针存在与否。 结合了探针的染色体呈现出特定的颜色,未结合探针的 染色体不着色,如着色与未着色的染色体间发生了互换, 这种异常的染色体在荧光显微镜下非常容易鉴别。
Soochow University
CB法优点:方法简单,分析快速,易于掌握, 有利于自动化分析,尤其在核事故涉及的人 员较多时更显示具优越性。
缺点:不像双着丝粒体对辐射敏感、特异; 自发率高,1%-2%;个体差异大,自发 不确定性高;衰减速度比双着丝 粒体快。
Soochow University
2.CB法微核:
微核(micronuclear):无着丝粒断片(染色体碎片)或 在分裂后期落后的整条染色体,在分裂末期不能纳入主核, 当进入下一个间期时,它们在细胞质内浓缩成小于主核1/3, 着色与主核相同或略浅的小核。
胞浆分裂阻滞微核法(CB法):培养基中加入胞松素-B,后者 不干扰细胞核分裂,但能阻滞胞浆分裂。分裂一次的淋巴细 胞的胞浆中出现双细胞核,简称CB细胞。CB细胞大,具有双 核,易于鉴别。双核细胞是只经历一次分裂的细胞。
Soochow University
MN
Soochow University
CB法估算剂量范围:0.25-5.0Gy; 受照后微核随时间变化规律 : 照射后立刻升高 , 然后保持 恒定水平,持续时间不清; 照后尽早采血,不超过一月; 微核法:直接涂片法、培养法、CB法; 微核仅出现在诱发后经过一次分裂的间期细胞传统微核 法不能分辨未转化、分裂一次和一次以上的淋巴细胞,影 响微核测试的准确性; CB法计数CB细胞中的微核,可显著提高微核检测的灵敏度 和准确性。
Soochow University
酵母TEL1基因表达对A-T细胞缺陷性表型的影响研究 曹建平
致
谢
Thank you
Soochow University
染色体生物剂量计(非稳定性染色体畸变)
适用于均匀、急性全身外照射;不用于内照射、分次照 射、长期小剂量照射;局部或非均匀照射,给出相当于均 匀照射时的全身剂量当量;
l
l 分析“双着丝粒体+着丝粒环”;
l 取血在事故后48小时内,最迟不超过2月; l 体内存在时间与淋巴细胞寿命、剂量水平、剂量分布、 照射持续时间、个体差异等有关; l 剂量估算范围: 0.1--5Gy。其最低值, X 线约为 0.05Gy ; r线0.1Gy;裂变中子0.01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