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岸的类型及其特点

合集下载

海岸工程(复习资料)教案资料

海岸工程(复习资料)教案资料

海岸工程(复习资料)海岸带的组成:潮上带,潮间带和朝下带三部分。

我国海岸的类型:基岩海岸,砂砾质海岸,淤泥质海岸,红树林海岸和珊瑚礁海岸。

海岸带资源分类:空间资源,物质资源和环境资源。

影响海岸冲淤变化的因素分为长期作用和短期作用两类。

总的有以下几种:1.海平面升降2.河流改道3.波浪作用4.沿岸流5.潮流作用6.风力搬运7.人类活动影响。

海堤断面按临水面外形特点来区分,可分为斜坡式,陡墙式(包括直立式)和混合式海堤三类。

挖泥法顺流挖泥,逆流挖泥,分跳挖泥,分段挖泥,分层挖泥等方法。

复坡的平台高程一般在高潮位附近。

斜坡式海堤的外坡分为单坡,折坡和复坡。

在外坡设置消浪平台的作用:减小波浪爬高。

护坡的主要作用:保护堤身填土免受风浪,潮流的冲刷,同时也防止雨水的侵蚀。

浆砌块石护坡应设置变形缝和排水孔。

基脚的作用主要是支撑护坡体,防止其沿堤坡面发生滑移。

基脚的结构型式有埋入式,抛石棱体和桩石基脚等。

埋入式用于滩面较高的情况,滩地较低时可采用抛石棱体。

一般平台位置或上、下坡转折点位置最好设置在静水面附近或略高于静水面,此时平台消能效果最好。

堵漏措施常有以下几种:1.粘土铺盖2.粘土截水墙3.压力灌砂4.减压井。

护岸工程的分类:按平面布置和抵御波流作用的方式分为直接护岸和间接护岸;按建筑物的类型非为斜坡式,陡墙式和混合式。

平顺护岸按其位置和施工条件不同分为护坡和护脚两部分。

常见的护脚形式有抛石、沉辊和排沉。

丁坝由坝头、坝身和坝根三部分组成。

丁坝可分为透水,半透水和不透水丁坝。

顺坝根据顶高程不同可分为出水顺坝和潜顺坝两种。

潜顺坝(潜堤)的主要功能:1.消浪2.促淤。

滩涂是不断再生的资源,它是江河入海泥沙不断沉积塑造的结果。

围海工程按其所在位置不同可分为:1.顺岸滩涂型2.海湾型3.河口型转化口门线:围海工程龙口水利要素最大值等值线图中各等值线的转折点的连线。

堵口程序是指龙口从起始口门(大龙口)逐步压缩(缩窄、抬高)至最后合龙截流的过程。

查阅资料分析我国红树林海岸的环境特点海岸特征及生态价值

查阅资料分析我国红树林海岸的环境特点海岸特征及生态价值

查阅资料分析我国红树林海岸的环境特点海岸特征及生态价值中国的红树林海岸是指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如广东、广西、海南等地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海岸生态系统。

红树林是指栖息在潮间带、盐沼或湿地中且依靠潮水带来的滨海盐湖的植物群落。

红树林海岸特点明显,既具有独特的环境特点和海岸特征,同时也有着重要的生态价值。

本文将分析我国红树林海岸的环境特点、海岸特征以及生态价值。

首先,红树林海岸的环境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相对湿润的气候条件:红树林海岸所处地区气候湿润,年降水丰富,相对湿度较高。

2.盐碱土壤:红树林海岸所在地的海水潮间带地区土壤中含有一定的盐分,是一种特殊的盐碱土壤。

3.潮汐作用:红树林海岸是潮汐带上的生态系统,潮汐的起伏给红树林海岸带来了独特的生态环境。

4.植物多样性:红树林海岸是一个复杂的植物群落,包括红树、白树、黑树等多种红树植物。

其次,红树林海岸的海岸特征主要有:1.根系特点:红树林的根系具有盘根错节的特点,这样的根系能够抵抗海浪的冲击并牢牢地抓住土壤。

2.潮波带:红树林海岸常见的是潮波带区域,潮水的进出给植物带来新鲜的水源和养分,同时潮波带也提供了许多生物栖息的场所。

3.岸线起伏:红树林海岸的岸线起伏较大,由于潮汐的作用,海岸线会有明显的变化。

4.气候条件:红树林海岸是处于南方沿海地区的,气候湿润,温度适宜,适合红树林植物的生长。

5.丰富的生物资源:红树林海岸是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包括多种红树植物、鱼类、鸟类、蟹类等。

最后,红树林海岸的生态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态保护:红树林海岸具有保护海岸线免受风暴、潮汐和浪涛侵蚀的能力,可以减少海岸侵蚀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2.碳汇功能:红树林植物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对缓解气候变化有重要作用。

3.水域净化:红树林海岸可以过滤水质,减少水中有害物质的含量,提高水质的纯净度。

4.生物多样性保护:红树林海岸是许多物种的重要栖息地,可以保护和维持物种的多样性。

高三地理海岸类型知识点

高三地理海岸类型知识点

高三地理海岸类型知识点地理学中,海岸是指陆地与海洋相接的界面,是人类活动和自然现象相互作用的重要区域。

海岸的类型多种多样,每种类型都有其特点和形成原因。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海岸类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地理学中的海岸地形。

一、海蚀海岸海蚀海岸是由海水长期侵蚀而形成的地形,是最常见的海岸类型之一。

其特点是海岸线曲折,形成了许多海蚀地貌,如海蚀崖、海蚀洞等。

常见的海蚀海岸包括海峡、海湾、海角等。

1. 海蚀崖海蚀崖是由海浪长期侵蚀岩层形成的崖壁,常见于暴露在海洋面前的高地。

海浪冲击、海水侵蚀和物质溶解作用使得崖壁逐渐崩塌,形成陡峭的悬崖。

英国的多塞特海岸和中国的福建土楼海蚀崖都是著名的海蚀地貌。

2. 海蚀洞海蚀洞是由海水侵蚀岩石而形成的洞穴,常见于硬质岩石的海岸线上。

海浪冲击和侵蚀作用使得岩石形成洞穴,随着时间的推移,洞穴可能会扩大或者坍塌。

著名的海蚀洞有著名的蓝洞和中国的厦门鼓浪屿海蚀洞。

二、堆积海岸堆积海岸是由海浪和海流带来的沉积物在海岸线上堆积而形成的地形。

其特点是海岸线平坦,沙滩和沙丘经常出现。

常见的堆积海岸包括河口三角洲、沙洲、沙嘴等。

1. 河口三角洲河口三角洲是由河流带来的泥沙在海洋中沉积而形成的三角洲地带,位于河口附近。

河流的泥沙沉积形成了丰富的土地,并塑造了一系列独特的地貌,如沙嘴、河道、沼泽等。

著名的河口三角洲有尼罗河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

2. 沙洲沙洲是由海流和海浪堆积的沙子形成的陆地延伸至海中的地带,一般较为狭窄而长。

沙洲多见于海湾和河口两侧,由于海流和潮水的影响,沙洲的形态常常发生变化。

中国的灵山沙洲和美国的外滩沙洲都是著名的沙洲。

三、冲积海岸冲积海岸是由河流冲积物或者悬浮物在海洋中沉积而形成的地形。

其特点是河流所带来的沉积物堆积形成了平坦的海岸线,有时会形成河床和河谷。

常见的冲积海岸包括河口沉积海岸和滨海冲积平原。

1. 河口沉积海岸河口沉积海岸是由河流带来的冲积物在河口附近堆积而形成的地形。

海 岸 类 型

海 岸 类 型

海岸类型1.侵蚀海岸:第四纪冰川后期海面上升,海水淹没了沿岸山谷和河口,形成岬角、港湾相间的曲折岸线。

这种海岸形态与地质构造因素有关,中国如浙江、福建曲折岸线的形成,便受到构造线的控制。

在这类海岸上,因波浪折射,岬角岸段波浪能量辐聚,而港湾岸段波能相对较小,产生岬角岸段侵蚀、港湾岸段堆积的侵蚀-堆积相间的海岸地貌。

在侵蚀岸段有多种多样的地貌形态:海蚀洞。

面向开敞海域的山地或台地,在与海面交接的部位,受波浪侵蚀,沿着节理、断层、层理面等地质薄弱面,形成向陆内凹的浪蚀壁龛。

又因水位变化,岩壁干湿交替变化,加速了岩石风化和浪蚀过程,使壁龛扩大成海蚀洞。

洞穴的横断面,高度大于洞宽;纵断面上,洞深又远大于高度。

海蚀洞顶一般为波浪作用的上界,其底部略低于海面。

两端贯通的海蚀洞,称海拱石。

海拱石塌陷,坚硬的岩石残留体称为海蚀柱。

海蚀陡崖。

海蚀洞不断扩大,重力作用使上部岩石崩落,形成陡崖。

坠落的岩屑,一部分被沿岸流搬运,一部分被波浪卷带,可进一步磨蚀岩壁。

海蚀平台。

在海蚀陡崖发育与后退的过程中,其前方的岸坡逐渐塑造成向海缓斜的岩质平台。

海蚀平台多位于海平面附近,其宽度与岩性有关。

在平台拓展的过程中,波浪能量消耗在对平台面的摩擦和碎屑物质的搬移上,减弱了波浪对海岸的侵蚀能力,海岸后退速度逐渐减缓,乃至稳定。

在高潮位附近,也有海蚀平面分布,可能是暴风浪作用的结果或构造上升所致。

海岸的侵蚀过程与岩性有密切关系。

结构致密的花岗岩组成的海岸,常呈层状剥落,岩体大多呈浑圆状,如苏联白海北部的科拉半岛。

由石灰岩构成的基岩海岸,经海水溶蚀,岩石表面布满沟谷,峰脊起伏,溶洞发育,以亚得里亚海北部的达尔马提亚海岸最为典型。

岩性松软的海岸,抗蚀强度较差,海蚀陡崖后退较快,如印度尼西亚由火山灰组成的喀拉喀托岛,据统计,1883~1928年海岸平均后退速度达每年46米。

波浪作用使海岸变得奇丽多姿,常见幽洞曲径、嶙峋怪石,可辟为旅游胜景。

我国海岸的类型及其特点

我国海岸的类型及其特点

我国海岸的类型及其特点(一)基岩海岸(可分为海蚀地貌类型和海积地貌类型)由坚硬岩石组成的海岸称为基岩海岸,特征是:岸线曲折、岬湾相间,深入陆地的港湾众多,岸滩狭窄;大量的沿岸岛屿常在沿岸和港口一带形成水深流急的通道,使许多港口和深水岸段受到一定程度的掩护;岸滩狭窄、坡度陡、水深大,许多岸段5~10 m等深线逼近岸边。

因此,有许多基岩海岸及其相邻港湾可选作大、中型港址。

我国的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及杭州湾以南的浙、闽、台、粤、桂、琼等省,基岩海岸广为分布。

基岩海岸最为壮观的景象是从海上奔腾而来的巨浪在悬崖峭壁上撞出冲天水柱,发出阵阵轰鸣。

我国的基岩海岸多由花岗岩、玄武岩、石英岩、石灰岩等各种不同山岩组成。

辽东半岛突出于渤海及黄海中间,该处基岸海岸多由石英岩组成。

山东半岛插入黄海中,多为花冈岩形成的基岩海岸。

杭州湾以南浙东、闽北等地的基岩海岸多由火成岩组成。

闽南、广东、海南的基岩海岸多由花岗岩及玄武岩组成。

(二)平原海岸特点:岸线平直、地势平坦、海滩沙洲广阔,缺乏天然港湾,岸外无基岸岛屿。

我国有长达2000千米的平原海岸,主要是渤海西岸及黄海西岸的江苏沿海这两处。

此外,在松辽平原的外围以及浙江、福建、广东的一些河口与海湾顶部,也有小面积的分布。

平原海岸又可分为三角洲海岸、淤泥质海岸、砂砾质海岸。

(1)三角洲海岸河流与海洋共同作用形成的一种平原海岸。

我国不少河流的输沙量很大,河口三角洲发育得很好。

如长江三角洲、黄河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的海岸。

(2)淤泥质海岸主要分布在渤海的辽东湾、渤海湾和莱州湾以及长江三角洲以北的苏北平原。

(3)砂砾质海岸由颗粒较粗的砂砾组成的平原海岸。

特征是:岸滩组成物质以砂、砾为主,岸滩较窄,坡度较陡;堆积地貌类型多,常伴有沿岸沙坝、潮汐通道和潟湖,有一定的水深和掩护条件。

(三)生物海岸我国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生物对海岸的塑造有时起着重要作用,形成特殊的海岸类型,即珊瑚礁海岸和红树林海岸。

海岸线分类

海岸线分类

海岸线分类海岸线指的是临洋而建立的前沿岸线,它是被大量洋流洗刷侵蚀而形成的,是岸线不断变化的地方。

海岸线具有特殊的地理环境,是人类生活、工业活动和休闲活动的中心地带。

海岸线分类是根据其形态、特征等不同,将海岸线分为若干类型。

一、悬崖型海岸线悬崖型海岸线是由岩石受冲蚀而形成的悬崖状的岸线,常出现在多浪较大的海岸。

由于悬崖型海岸线的地形复杂,洋流洗刷力强,起伏陡峭,洋浪和风暴可以在此处发挥最大的作用,对形成悬崖型海岸线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滩涂海岸线滩涂海岸线是滩涂海岸沉积形成的断面状,滩涂海岸线具有平缓的地形,海岸上有大量的礁石、沙滩等,在海岸线上形成滩涂,形成滩涂海岸线。

三、角礁海岸线角礁海岸线是特殊的悬崖型海岸线,它以悬崖为主,边缘处为角礁,礁石多靠近悬崖和岸边。

角礁海岸线的特征是悬崖和礁石处受大洋浪冲击,这种海岸线非常容易被洋流洗刷,是一种高度可变的海岸线形态。

四、沙滩形海岸线沙滩形海岸线受到沙子的搬运和冲刷影响,形成长而宽的海岸线,具有漫长条状特征,海岸岸边升降平缓,是洋浪冲淤作用较小的海岸线。

五、船山海岸线船山海岸线的形成主要是受河流的侵蚀作用和大洋浪的冲击,海岸线由船山、坡状地、滩涂等多种特征组成,在外海有较大的海湾。

它具有较多的植物和动物,是研究动物和植物生态系统特征的重要地点。

六、冲积型海岸线冲积型海岸线是受到波浪和潮水的侵蚀和冲积,形成的海岸线,冲积型海岸线的地形,较平缓,冲积作用较弱,不易受洋浪洗刷,一般沿着河流流入海洋处,形成的冲积型海岸线。

总之,海岸线分类根据海岸线的形态、特征及分布情况,可以将海岸线分为悬崖型、滩涂海岸线、角礁海岸线、沙滩形海岸线、船山海岸线和冲积型海岸线等6类。

每一种海岸线都具有其自身独特的地理特征,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一种美丽的景观,还可以满足人们多种用途,是海洋研究的重要领域。

微专题:中国的海岸类型

微专题:中国的海岸类型

中国的海岸类型海岸(sea coast),邻接海洋边缘的陆地,它是海洋和陆地相互接触和相互作用的地带。

广义的海岸包括遭受波浪为主的海水动力作用的广阔范围,即从波浪所能作用到的深度(波浪基面),向陆延至暴风浪所能达到的地带。

它的宽度可从几十米到几十公里,一般可分为上部地带,中部地带(潮间带)和下部地带三个部分。

一般来说海岸由如下几个部分:①海岸(狭义),指紧邻海滨,在海滨向陆一侧,包括海崖、上升阶地、海滨陆侧的低平地带、沙丘或稳定的植被地带。

②海滨。

也称海滩,从低潮线向上直至地形上显著变化的地方。

③内滨。

自低潮线向海直至破波带的外界。

④外滨。

破波带外界向海一侧的底部较平缓地带(也有人认为外滨从破波带外界起延伸至陆架边缘为止)。

⑤近岸带。

包括海滩和水下泥沙活动的地带,约在水深10~20米的范围内。

世界海岸线长约44万公里,中国的海岸线长达1.8万多公里,分布在亚洲大陆东南部,濒临西北太平洋,大陆海岸线从北到南,蜿蜒漫长,自鸭绿江口至北仑河口,大致呈弧状轮廓。

如果再加上5000多座大小岛屿的海岸线,中国的海岸线总长3.2万多公里。

在海岸发育过程中,除波浪作用外,其他如潮汐、海流、海水面的变动、地壳运动、地质构造、岩石性质、原始地形、入海河流以及生物等因素都具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海岸类型是十分错综复杂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公认的海岸类型划分系统,不少分类常是依据个别因素来进行的。

这里以成因为主,把中国的海岸概括为:侵蚀为主的海岸、堆积为主的海岸、生物海岸和断层海岸四大类型。

1.侵蚀为主的海岸这种海岸主要由地质构造活动及波浪作用所形成。

其特征为地势陡峭,岸线曲折,水深流急。

主要地貌类型有:海蚀崖、海蚀洞、海蚀平台、海阶。

在我国分布在辽东半岛南端、山海关至葫芦岛一带、山东半岛、浙江和福建一带。

这些海岸在形态上多属山地丘陵;在物质组成上,多以基岩为主;在外力作用上明显地反映出以海浪侵蚀作用为主的特征。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2学案:第二章 第一节 海 岸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2学案:第二章 第一节 海 岸 Word版含答案

第一节海岸情景导入目标定位观察下列海岸图片:【思考】你能分辨出上面四幅图中海岸的类型吗?1.了解海岸线、海岸带的概念。

2.描述海岸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海岸线和海岸带的概念,海岸线的变化,海岸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一、海岸线和海岸带1.海岸线(1)概念:海洋与陆地的分界线称为海岸线。

通常人们把海平面升到最高处时与陆地的交线,叫作海岸线。

(2)特点:海面由于潮汐作用等因素而涨落不定,海岸线的位置也随之迁移。

2.海岸带(1)概念:海岸带是海洋和陆地相互交接、相互作用的地带,其范围由潮间带向海陆两侧扩展到一定的宽度。

潮间带是海岸带的主体。

(2)特点:海岸带是地球上水圈、岩石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最频繁、最活跃的地带。

(3)影响因素:海岸在发育过程中,要受海浪、潮汐、洋流、流水以及生物等因素的影响。

1.海岸带的区位优势有哪些?提示:(1)交通便利,位置优越。

(2)可直接利用海水(如航运、养殖、发电等)。

(3)海滨多荒地,征用、购置土地费用低。

(4)海洋自净能力强,废弃物处置代价小。

(5)便于引进国际资本、技术和经验,便于进入国际市场。

(6)适宜定居和旅游。

我国沿海开发地带实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就是基于这些优势条件。

现在,我国沿海地带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起飞的先行地带。

二、不同类型的海岸1.基岩海岸(1)组成:基岩海岸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又称岩岸。

(2)形成:它是陆地山脉或丘陵延伸入海的边缘,地势险峻,坡陡水深。

(3)特点:海岸线十分曲折,海岬与海湾相间分布;海岬向海突出,海湾深入陆地,岛屿众多,海蚀地貌千姿百态。

2.砂质海岸(1)组成:砂质海岸通常为堆积性海岸,主要由砾石和沙子组成,往往形成沙堤、沙坝、沙丘等地貌。

(2)形成:堆积物颗粒通常较粗,经海水冲刷和搬运,形成向海洋缓缓倾斜的沙滩。

(3)特点:海滩多宽阔平坦,常形成天然的优质海滨浴场。

3.淤泥质海岸(1)分布:淤泥质海岸主要分布在河口或平原地区。

(2)形成:平原河流流速较缓,只能携带颗粒较细的物质,故海岸物质的组成以淤泥为主。

高考文综地理知识点:中国的海岸类型

高考文综地理知识点:中国的海岸类型

2019年高考文综地理知识点:中国的海岸类型2019年高考文综地理知识:中国的海岸类型海岸(sea coast),邻接海洋边缘的陆地,它是海洋和陆地相互接触和相互作用的地带。

广义的海岸包括遭受波浪为主的海水动力作用的广阔范围,即从波浪所能作用到的深度(波浪基面),向陆延至暴风浪所能达到的地带。

它的宽度可从几十米到几十公里,一般可分为上部地带,中部地带(潮间带)和下部地带三个部分。

一般来说海岸由如下几个部分:①海岸(狭义),指紧邻海滨,在海滨向陆一侧,包括海崖、上升阶地、海滨陆侧的低平地带、沙丘或稳定的植被地带。

②海滨。

也称海滩,从低潮线向上直至地形上显著变化的地方。

③内滨。

自低潮线向海直至破波带的外界。

④外滨。

破波带外界向海一侧的底部较平缓地带(也有人认为外滨从破波带外界起延伸至陆架边缘为止)。

⑤近岸带。

包括海滩和水下泥沙活动的地带,约在水深10~20米的范围内。

世界海岸线长约44万公里,中国的海岸线长达1.8万多公里,分布在亚洲大陆东南部,濒临西北太平洋,大陆海岸线从北到南,蜿蜒漫长,自鸭绿江口至北仑河口,大致呈弧状轮廓。

如果再加上5000多座大小岛屿的海岸线,中国的海岸线总长3.2万多公里。

在海岸发育过程中,除波浪作用外,其他如潮汐、海流、海水面的变动、地壳运动、地质构造、岩石性质、原始地形、入海河流以及生物等因素都具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海岸类型是十分错综复杂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公认的海岸类型划分系统,不少分类常是依据个别因素来进行的。

这里以成因为主,把中国的海岸概括为:侵蚀为主的海岸、堆积为主的海岸、生物海岸和断层海岸四大类型。

1.侵蚀为主的海岸这种海岸主要由地质构造活动及波浪作用所形成。

其特征为地势陡峭,岸线曲折,水深流急。

主要地貌类型有:海蚀崖、海蚀洞、海蚀平台、海阶。

在我国分布在辽东半岛南端、山海关至葫芦岛一带、山东半岛、浙江和福建一带。

这些海岸在形态上多属山地丘陵;在物质组成上,多以基岩为主;在外力作用上明显地反映出以海浪侵蚀作用为主的特征。

海岸地貌特征

海岸地貌特征

海岸地貌特征
海岸是陆地与海洋之间的交界处,其地貌特征多种多样,受到海洋侵蚀、沉积、地壳运动等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海岸地貌特征的几种类型:
1.海蚀平台
海蚀平台是由海浪长期作用于海岸造成的一种平坦的、狭长的、低矮的地形。

海蚀平台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海浪对海岸的侵蚀作用,长时间的海浪冲刷会使岸边的岩石逐渐被侵蚀,磨损,最终形成平坦的海蚀平台。

2.海蚀崖
海蚀崖是指在海岸线上,由于海浪侵蚀作用而形成的陡峭的悬崖。

海蚀崖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海浪对海岸的侵蚀作用,悬崖的高度和长度取决于岩石的硬度和海浪的侵蚀程度。

3.海滩
海滩是指海岸线上被海水冲刷而形成的一种宽广的、平坦的、沙质或石质的地形。

海滩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海浪对海岸的沉积作用,长期的海浪冲刷会使沙子和碎石逐渐堆积形成海滩。

4.海岬
海岬是指海岸线向海伸出的狭长的地形,一侧是海水,一侧是陆地。

海岬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海浪对海岸侵蚀的不均匀性,使得海岸线向海侧挤出,形成海岬。

5.海湾
海湾是指海岸线向陆地凹陷而形成的弯曲形的地形。

海湾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海岸线一侧的岩石较软,被海浪侵蚀,另一侧的岩石较硬,形成了海湾。

6.珊瑚礁
珊瑚礁是由珊瑚生长而成的一种海洋生物礁石,分为珊瑚岛和珊瑚带两种形式。

珊瑚礁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珊瑚在海水中生长而形成的,珊瑚礁是一个独特的海洋生态系统,是众多海洋生物的栖息地。

以上是海岸地貌特征的几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是由不同的地质过程形成的,是海岸线上的一种自然景观,也是海洋和陆地交界处的重要界面,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高三地理海岸类型与地貌含练习题

高三地理海岸类型与地貌含练习题

高三地理海岸类型与地貌含练习题一、海岸类型及其地貌特征海岸是陆地和海洋交界的区域,是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海岸的类型和地貌特征主要由海洋动力、岩性组成、沉积物质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所决定。

1. 悬崖海岸悬崖海岸是由于海浪长期侵蚀作用而形成的陡峭的海岸线。

其地貌特征为悬崖高耸、海岸线曲折。

悬崖海岸多见于高地地区或岩石出露的地方。

2. 海蚀台地海蚀台地是由海浪侵蚀作用形成的海岸平台,位于悬崖的下方。

其地貌特征为平坦开阔,常沉积有碎石和泥沙。

3. 河口三角洲河口三角洲是由河流带来的泥沙沉积在海岸地带形成的三角洲地貌。

其地貌特征为平坦、广阔,水网纵横。

4. 沙质海岸沙质海岸是由海浪的冲刷和沉积作用形成的以沙质为主要组成的海岸地貌。

其地貌特征为沙滩绵延、海岸线平缓。

5. 贝壳海岸贝壳海岸是由于贝壳的沉积形成的特殊类型的海岸。

其地貌特征为白色海滩和大量的贝壳堆积而成。

二、练习题1. 什么是海岸类型以及海岸地貌的形成因素?答:海岸类型指的是根据地貌特征和形成机制,将海岸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悬崖海岸、海蚀台地、河口三角洲等。

海岸地貌的形成因素主要包括海洋动力、岩性组成、沉积物质和人类活动。

2. 请简要描述悬崖海岸的地貌特征。

答:悬崖海岸是由于海浪长期侵蚀作用而形成的陡峭的海岸线。

其地貌特征为悬崖高耸、海岸线曲折。

悬崖海岸多见于高地地区或岩石出露的地方。

3. 沙质海岸的地貌特征是什么?答:沙质海岸是由海浪的冲刷和沉积作用形成的以沙质为主要组成的海岸地貌。

其地貌特征为沙滩绵延、海岸线平缓。

4. 什么是河口三角洲?请详细描述其地貌特征。

答:河口三角洲是由河流带来的泥沙沉积在海岸地带形成的三角洲地貌。

其地貌特征为平坦、广阔,水网纵横。

5. 贝壳海岸是由什么形成的?它的地貌特征是什么?答:贝壳海岸是由于贝壳的沉积形成的特殊类型的海岸。

其地貌特征为白色海滩和大量的贝壳堆积而成。

总结:海岸类型及其地貌特征主要由海洋动力、岩性组成、沉积物质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所决定。

专业:中国的海岸及海域

专业:中国的海岸及海域

第三章海岸及海域第一节海域环境一、海域X围(一)X围中国近海海域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XX岛以东海域。

在地理位置上,中国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海域介于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自北、向南略呈弧形展布,总面积约47.3万平方公里。

(二)海域划分1、依据根据海域的地理位置、地理轮廓、海洋物理性质、生物体系、海底地貌等因素所表现的差异,中国近海可划分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个海域。

2、界线1)渤海和黄海的分界线是从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角经庙岛列岛至XX 半岛北端蓬莱角的连线。

2)黄海与东海的分界线是西起长江口北岸启东角,东至朝鲜半岛南侧济州岛西南角之间的连线。

3)东海与南海之间的分界线,由XX东山岛南端沿XX浅滩南侧至XX 岛南侧端鹅鸾鼻之间连线。

(三)主要海区1、渤海1)面积:80000平方公里,深入中国内陆,三面为陆地包围,是我国的内海。

2)组成:可分为五个部分:北部的辽东湾、西部的渤海湾、南部的莱州湾、中部的中央盆地和东部的渤海海峡。

渤海海峡宽约57mile,庙岛列岛南北排列,把海峡分隔成六个主要海道,北面的老铁山水道较宽,局部出现水深80米左右的冲刷潮沟,是黄海水进入渤海的重要通道。

3)深度:渤海平均水深18米,深度小于30米的X围占总面积的95%。

坡度平缓,是一个近封闭的浅海。

2、黄海1)面积:380000平方公里,2)深度:平均深度44米。

以XX半岛东端成山角与朝鲜半岛长山串连线,可将黄海分为北、南两部分,北黄海平均深38米,南黄海平均深46米。

最深处在济州岛北,约为140米。

3)位置:黄海的北侧、西侧为中国大陆,东侧为朝鲜半岛,东XX过济州海峡与日本海相通,南与东海相连。

是一个半封闭的浅海。

水文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受大陆的影响。

3、东海1)面积:770000平方公里,2)深度平均水深349米,大陆架由海岸向东南缓缓倾斜。

为一边缘海,东北部通过对马海峡与日本海相通,西南部通过XX海峡与南海相连。

海岸的分类

海岸的分类

陆地山脉或丘 陵延伸入海的
边缘
地势险峻、坡 陡水深、海岸 曲折
建港口、旅游
辽东半岛 山东半岛
砂质海岸
由砾石、沙子 堆积而成
堆积物颗粒较 粗,海滩宽阔 平坦
海滨浴场
台湾西侧海岸
淤泥质海 平原河流携带

的淤泥沉积而 成
堆积物颗粒较细, 海岸宽度大,坡 度小,海岸线平 直
滩涂养殖
珠三角海岸
红树林 生 海岸 物
❖ 陆域条件:地形平坦开阔。 (便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 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和便利的交通运输。确保港口有广
阔的经济辐射范围和充足的货源。以大城市为依托 (靠近大城市),客货运输量大,便于客货流的集散。
确定港口码头的位置 港口码头应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 以免造成航道淤积。
类型
成因
特点
利用
典型
基岩海岸
分布: 热带基岩海岸边缘:南沙群 岛、澳大利亚大堡礁
(2)珊瑚礁海岸
作用: 抵御海浪侵蚀、避风良港
红树林
2、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1)、海港建设
港口是货物和旅客集散并变换运输方式 的场地,由水域和陆域两大部分组成。
筑港条件:
• 水域条件---海阔水深、淤泥少,风浪小。 充分利用岬角、岛屿等天然屏障或修建防坡堤等人 工建筑来防风浪。(航行条件、停泊条件)
红树林与泥沼 相结合的海岸
热带、亚热带 较低纬度的海 岸低洼地带
抵抗风浪,生 物多样性保护 和湿地保护
广东、广西、 海南岛沿岸
海 岸
珊瑚礁 海岸
珊瑚虫的遗骸 和分泌物堆积 而成
热带基岩海岸 保护海岸。抵
边缘
抗海浪侵袭生
物多样性保护
南沙群岛

高三地理海岸类型与地貌(含练习题)

高三地理海岸类型与地貌(含练习题)

风浪、海水、潮汐、生物、气候、入海河流共同影响海岸地貌①②③④一、不同类型的海岸(按物质组成分类)•特点:•成因:•利用:•分布:海岸较陡峭,附近多岛屿、礁石。

海岸线曲折,多天然深水港湾1、基岩海岸陆地山脉或丘陵延伸入海的边缘,遭受海水侵蚀港口建设、旅游开发山东半岛、辽东半岛、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台湾2、砂质海岸•特点:•成因:•利用:•分布:主要由砂和砾石组成,坡缓水清山地、丘陵地区的河流携带的砾石、粗砂、细砂等在河口沉积海滨浴场台湾、海南、广西3、淤泥质海岸•特点:•成因:•利用:•分布:堆积物颗粒较细,粘土和粉砂组成。

海岸宽度大,坡度小,海岸线平直平原河流携带的淤泥沉积而成滩涂养殖、晒盐江苏、山东(黄河三角洲)、河北、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滩涂养殖晒盐建设盐场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吗?浅平的海滩;较高盐度的海水;高温少雨、强日照、多风的天气4.生物海岸珊瑚礁海岸:以石珊瑚为主的造礁生物形成的海岸A.温暖的海水,水温18—30℃、B.充足的阳光C.适宜的盐度,27—40‰D.适宜的附着基底E.较高的透明度常见的珊瑚礁有岸礁、堡礁、环礁。

●岸礁:发育在近岸浅水带,并以礁坪的形式沿岸分布,也称裙礁、边缘礁。

岸礁按沉积特征和地貌形态自海向陆大致可分为瞧前、礁缘、礁坪,滨岸与岸堤等几个单元。

滨岸岸堤礁前礁缘礁坪平均高潮面潮上带平均低潮面潮间带夏威夷恐龙湾泰国普吉岛● 堡礁:堡礁与海岸之间由潟湖或带状浅海与陆地隔开。

西南太平洋许多岛屿常为堡礁所环绕。

最著名的澳大利亚东岸昆士兰大堡礁沿澳大利亚东北边缘连续延展,长达1600km。

堡礁生长在离岸较远的海上,它像城堡一样,围绕在陆地周围,所以称它为堡礁。

大堡礁岸礁与堡礁● 环礁:大小不一,平面上大多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

环礁中间为礁湖(潟湖),深度不大,平均约45m。

环礁迎风面的礁平台一般较背风面为宽阔。

环礁在分布形态上与堡礁相似,但它不是围着或接近陆地生长,一般是大洋中形成一个珊瑚岛礁群体系。

2021高中地理第二轮专题复习中国地理 ---海岸及海域学案

2021高中地理第二轮专题复习中国地理 ---海岸及海域学案

地理海岸及海域知识整合海岸我国海岸线曲折、漫长,大陆岸线和岛屿岸线总计32021多m。

其中大陆岸线,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北仑河口,全长18000多m。

我国是世界上海岸线较长的国家之一。

由于我国海岸线漫长和平原海岸比例较大,所以海岸带面积宽阔海岸带的资源环境是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对整个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支撑作用。

自202170年代末期以来,海岸带地区已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被喻为“地带”。

一、我国海岸的基本格局(一)我国海岸变迁与气候有关分布于我国东部地区的华夏系、新华夏系及华夏式构造体系,虽然它们形成时代不同,但却都是亚洲大陆在向低纬度推移过程中,东部陆壳与太平洋洋壳向北相对运动之间所产生的相对扭动的结果。

其中尤以新华夏构造体系的三列沉降带和三列隆起带规模最大、地貌形态最显著,这一系列隆起带和沉降带就象大海里的波涛,由西向东推向太平洋,而且越向东,波涛的振幅越高,构造的强度越大,火成岩的活动越强烈,沉降带堆积地层的年代越新。

由西向东第一列盆地沉降带是在印支运动时陷落的,堆积了晚三叠纪、侏罗纪为主的地层;第二列平原沉降带是燕山运动时出现的,堆积了白垩纪、老第三纪为主的地层,而第三列海盆沉降带则是在喜马拉雅运动时期完成的,沉积了新第三纪为主的地层。

(二)海侵海退,岸线变迁南北有异二、我国海岸类型、重要港口和岛屿海岸轮廓;向东南突出,呈弧形,三个半岛伸向弧外。

(一)海岸类型:平原海岸、山地丘陵海岸、生物海岸1、平原海岸(沙岸):(1)主要类型:三角洲海岸、淤泥质海岸、砂砾质海岸(2)平原海岸形成原因:(3)特点①岸线平直,水浅滩多,缺乏天然港湾。

②岸上地势平坦,岸外多滩与沙洲,无基岩岛屿。

③有大河与内陆腹地相通。

在河口常有重要海港。

局部地方为山地丘陵海岸。

2、山地丘陵海岸(基岩海岸):(1)形成原因:(2)特点①岸线曲折,水深湾大,多港湾和半岛。

②岸上地形起伏,岸外岛屿群列。

③无大河与内陆腹地沟通。

高考文综地理知识点:中国的海岸类型

高考文综地理知识点:中国的海岸类型

高考文综地理知识点:中国的海岸类型高考文综地理知识:中国的海岸类型海岸(sea coast),邻接海洋边缘的陆地,它是海洋和陆地相互接触和相互作用的地带。

广义的海岸包括遭受波浪为主的海水动力作用的广阔范围,即从波浪所能作用到的深度(波浪基面),向陆延至暴风浪所能达到的地带。

它的宽度可从几十米到几十公里,一般可分为上部地带,中部地带(潮间带)和下部地带三个部分。

一般来说海岸由如下几个部分:①海岸(狭义),指紧邻海滨,在海滨向陆一侧,包括海崖、上升阶地、海滨陆侧的低平地带、沙丘或稳定的植被地带。

②海滨。

也称海滩,从低潮线向上直至地形上显著变化的地方。

③内滨。

自低潮线向海直至破波带的外界。

④外滨。

破波带外界向海一侧的底部较平缓地带(也有人认为外滨从破波带外界起延伸至陆架边缘为止)。

⑤近岸带。

包括海滩和水下泥沙活动的地带,约在水深10~20米的范围内。

世界海岸线长约44万公里,中国的海岸线长达1.8万多公里,分布在亚洲大陆东南部,濒临西北太平洋,大陆海岸线从北到南,蜿蜒漫长,自鸭绿江口至北仑河口,大致呈弧状轮廓。

如果再加上5000多座大小岛屿的海岸线,中国的海岸线总长3.2万多公里。

在海岸发育过程中,除波浪作用外,其他如潮汐、海流、海水面的变动、地壳运动、地质构造、岩石性质、原始地形、入海河流以及生物等因素都具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海岸类型是十分错综复杂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公认的海岸类型划分系统,不少分类常是依据个别因素来进行的。

这里以成因为主,把中国的海岸概括为:侵蚀为主的海岸、堆积为主的海岸、生物海岸和断层海岸四大类型。

1.侵蚀为主的海岸这种海岸主要由地质构造活动及波浪作用所形成。

其特征为地势陡峭,岸线曲折,水深流急。

主要地貌类型有:海蚀崖、海蚀洞、海蚀平台、海阶。

在我国分布在辽东半岛南端、山海关至葫芦岛一带、山东半岛、浙江和福建一带。

这些海岸在形态上多属山地丘陵;在物质组成上,多以基岩为主;在外力作用上明显地反映出以海浪侵蚀作用为主的特征。

海岸带的划分

海岸带的划分

海岸带的划分海岸带是陆地与海洋交界处的一片独特区域,其地理环境多样,包括滨海平原、沙滩、岩石海岸等不同类型。

根据地貌特征和生物组成的不同,海岸带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滨海平原滨海平原是由河流冲积和海浪冲刷形成的平坦地带,位于海岸线内陆一段距离。

这里通常有丰富的沉积物,土壤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滨海平原的地势较低,容易受到海潮的影响,需要进行防洪措施。

2.沙滩沙滩是海岸带最常见的地貌类型之一,由海浪冲刷和潮汐作用形成。

沙滩通常由细沙或粗沙组成,沙粒之间有较大的空隙,便于水分渗透。

沙滩上的植被相对较少,但是生物多样性较高,有许多沿海动植物栖息在这里。

3.岩石海岸岩石海岸是由岩石构成的海岸线,通常是由于海浪侵蚀和地壳运动形成的。

岩石海岸地貌复杂多样,有峭壁、礁石等形态。

岩石海岸上植被相对较少,但是常常有许多海鸟在岩石上筑巢。

4.河口湿地河口湿地是河流流经海岸带形成的湿地生态系统,通常有丰富的水源和沉积物。

河口湿地是众多鱼类和候鸟的栖息地,同时也是滨海植物的重要分布区。

河口湿地对于维护海岸生态平衡和防止洪水有着重要的作用。

5.珊瑚礁珊瑚礁是海洋中的生物石,由珊瑚动物的骨骼积累形成。

珊瑚礁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热点区域,有许多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依赖于珊瑚礁提供的栖息地。

珊瑚礁还能够吸收二氧化碳,起到减缓气候变化的作用。

6.潮间带潮间带是位于高潮线和低潮线之间的地带,受到潮汐的影响。

潮间带的生物组成非常丰富,有许多耐受盐分和浸泡的植物和动物。

例如藻类、贻贝、螃蟹等都是潮间带的常见生物。

7.海岸湿地海岸湿地是海岸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盐沼、红树林等。

海岸湿地具有很高的生态功能,能够吸收风暴潮、净化水质,并提供鱼类和鸟类的栖息地。

红树林是海岸湿地中的典型植物,能够抵御海浪的冲击和盐分的侵蚀。

海岸带的划分可以根据地貌特征和生物组成进行分类。

不同类型的海岸带在地理环境、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上都有所不同,需要采取相应的保护和管理措施,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海岸的类型及其特点
(一)基岩海岸(可分为海蚀地貌类型和海积地貌类型)
由坚硬岩石组成的海岸称为基岩海岸,特征是:岸线曲折、岬湾相间,深入陆地的港湾众多,岸滩狭窄;大量的沿岸岛屿常在沿岸和港口一带形成水深流急的通道,使许多港口和深水岸段受到一定程度的掩护;岸滩狭窄、坡度陡、水深大,许多岸段5~10 m等深线逼近岸边。

因此,有许多基岩海岸及其相邻港湾可选作大、中型港址。

我国的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及杭州湾以南的浙、闽、台、粤、桂、琼等省,基岩海岸广为分布。

基岩海岸最为壮观的景象是从海上奔腾而来的巨浪在悬崖峭壁上撞出冲天水柱,发出阵阵轰鸣。

我国的基岩海岸多由花岗岩、玄武岩、石英岩、石灰岩等各种不同山岩组成。

辽东半岛突出于渤海及黄海中间,该处基岸海岸多由石英岩组成。

山东半岛插入黄海中,多为花冈岩形成的基岩海岸。

杭州湾以南浙东、闽北等地的基岩海岸多由火成岩组成。

闽南、广东、海南的基岩海岸多由花岗岩及玄武岩组成。

(二)平原海岸
特点:岸线平直、地势平坦、海滩沙洲广阔,缺乏天然港湾,岸外无基岸岛屿。

我国有长达2000千米的平原海岸,主要是渤海西岸及黄海西岸的江苏沿海这两处。

此外,在松辽平原的外围以及浙江、福建、广东的一些河口与海湾顶部,也有小面积的分布。

平原海岸又可分为三角洲海岸、淤泥质海岸、砂砾质海岸。

(1)三角洲海岸河流与海洋共同作用形成的一种平原海岸。

我国不少河流的输沙量很大,河口三角洲发育得很好。

如长江三角洲、黄河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的海岸。

(2)淤泥质海岸主要分布在渤海的辽东湾、渤海湾和莱州湾以及长江三角洲以北的苏北平原。

(3)砂砾质海岸由颗粒较粗的砂砾组成的平原海岸。

特征是:岸滩组成物质以砂、砾为主,岸滩较窄,坡度较陡;堆积地貌类型多,常伴有沿岸沙坝、潮汐通道和潟湖,有一定的水深和掩护条件。

(三)生物海岸
我国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生物对海岸的塑造有时起着重要作用,形成特殊的海岸类型,即珊瑚礁海岸和红树林海岸。

红树林海岸特点:分布在低平的堆积海滩上,主要是在背风浪而且正在向海伸展的淤泥质海滩上。

红树林对护岸保滩、促淤助涨、降低沿岸泥沙流容量,维持深水航道等方面都有积极
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