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丧失与哀伤(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讲丧失与哀伤(下)

一、哀伤的主要过程

1、正常的悲伤反应

(1)感觉:悲哀、愤怒、内疚与自责、焦虑、孤独感、疲倦、无助感、惊吓、苦苦思念、解脱感、轻松、麻木

丧失后的内疚与自责:内疚和自责是丧亲者常有的经验。丧亲者常常因为自己对逝者不够好,没能及早就医等事,感到内疚。

丧失后的愤怒:被抛弃感,被遗弃感,无助感,自己不好

丧失后的愤怒所表达的心理含义(06:05的图)

(2)认知:不相信、困惑、沉浸了对逝者的思念、感觉逝者仍然存在、幻觉

(3)行为:失眠、食欲障碍、心不在焉的行为、社会退缩行为、梦见失去的亲人、避免谈失去的亲人、寻求与呼唤、叹气与坐立不安、哭泣、旧地重游与携带遗物、珍藏遗物

2、透过仪式的哀悼

面对丧失人们会采用各种悼念的方式

各种悼念的仪式、风俗等,实为人们面对丧失的一个哀伤过程

四川汶川地震全国的哀悼:2008年5月19日下午2点28分,全中国人民默哀三分钟、鸣笛。三天的哀悼日。

祭奠仪式给人们提供了哀伤的一个心理过程:(1)通过固定的仪式,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完成与丧失的对象的分离,增加丧失的确认感。(2)通过多重意义的象征、比喻和情节,可以充分宣泄因死亡所带来的各种情感。(3)众人聚集得以分享和获得支持,也是为了社区的一种对丧失与死亡的修通。(4)所致悼词和个人对死者的哭诉,个体的冲突和痛苦用社会和文化可以接受的方式得以表达。(5)不仅仅是面对死亡,其他的丧失同样需要一定的祭奠仪式。

3、长期的哀悼:

(1)持续一段时间做的哀悼(包括个体的进一步哀悼和家庭、群体的较长时间的哀悼)。(2)记住丧失对象

花时间和精力于记忆

沉浸于想象和记忆

整理/了解

(3)清明节的祭扫,是一种有规律性的看望、也是和过去、和失去的亲人的一种连接方式

二、哀伤需要完成的心理任务

1、确认和理解丧失的真实性

2、经验悲伤的痛苦

3、应对由于丧失所带来的环境和社会性的改变

4、转移与丧失对象的心理的联系

5、修复内部的和社会环境的自我

三、未完成的哀伤

1、许多人未进行或未完成有效的哀伤过程:

有些人没有机会为他们的丧失进行悼念

未完成有效的哀伤过程

如果分离是永久性的,未能建立其他新的关系

2、丧失成为了创伤——复杂的哀伤

复杂的哀伤与正常的哀伤的区别在于当事人反应的强度及持久度

从哀伤阶段看复杂的哀伤有四种:

(1)长期的哀伤:

是指过度延长,而且永未达到一个满意结果的哀伤反应

周年祭日的悲伤可能会长达十年或更久

(2)迟缓的哀伤

又称被禁止、压抑的,或延后的哀伤反应

当事人在丧失发生的当时情绪反应不足,在日后再度失落时却产生了过多过强的哀伤反应迟缓的哀伤也可以在看到他人经历哀伤时感受到,如看电影、电视等

(3)夸大的哀伤

当事人经验到强烈的正常悲伤反应,觉得不胜负荷,因而产生不适应的行为

比如因无望感引发非理性的绝望,再加上忧郁现象,形成临床上的抑郁症

(4)伪装的哀伤

当事人虽然有引起生活困难的症状及行为,但却不认为自己的症状或不适应行为和丧失有关

四、哀伤心理咨询

是处理丧失的重要途径,协助当事人在合理的时间内,引发正常的哀伤,以健全地完成哀伤任务

协助处理异常或复杂的哀伤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