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连锁与交换PPT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现代交换技术--第5章智能交换精讲
![现代交换技术--第5章智能交换精讲](https://img.taocdn.com/s3/m/59106f1d0740be1e650e9a35.png)
• 分布功能平面描述了智能网中各功能实
体(FE,Functional Entity)的划分及实 现,说明了每个功能实体FE中可以完成哪 些功能实体动作(FEA,Functional Entity Action),以及在这些功能实体之间进行 信息交互的信息流。
• 如图5-5所示,分布功能平面定义了下列
5.2.4
物理平面
• 分布功能平面定义的功能实体FE、功能实
体动作FEA以及信息流都与物理实现无关。
• 分布功能平面提供的是一个逻辑模型,只
说明一个功能实体需要具有什么样的功能, 并不涉及实现这些功能的语言或硬件平台。
• 物理平面(PP,Physical Plane)是从网
络实施的角度来考虑的,它描述了如何将 分布功能平面上定义的功能实体映射到实 际的物理设备上,每实体。
• 全局功能平面定义了一系列的业务独立
构件(SIB,Service Independent Building Block),这些SIB都是标准的、可重用的 功能块,其功能涵盖了网络中鉴权、算法、 号码翻译、用户交互、连接、数据查询和 修改、计费等所有基本能力。
• 利用这些标准的业务独立构件,就可以
各种业务,使新业务易于规定和设计;二 是网络实现与业务的提供相独立。
• 即提供业务时可以利用各种分布式的网
络功能,可以跨越若干网络,并且可以独 立于这些网络的具体实现。
• 由于业务独立于网络基础设施,因此,
物理网络的演变不影响现有业务,网络中 的物理设备可以由不同厂商提供。
IN service example: 800 service
图5-2 智能网的应用领域
5.1.2
智能网的基本概念
• CCITT(ITU-T的前身)第11研究组
5.连锁遗传6课时.ppt
![5.连锁遗传6课时.ppt](https://img.taocdn.com/s3/m/db61d0e30b4c2e3f56276356.png)
单倍体雄 雄蜂 n=16,孤雌生殖产生
二倍体雌(蜂王) 雌蜂 2n=32,受精卵发育而
来,幼虫期吃5-7天蜂王浆,若 仅吃2-3天则发育为工蜂。
蜜蜂的性别表达式怎样?
第一节 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二、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sex determining ) 5.性指数决定型
性染色体 XY XX XXX XXY XO XYY
二、人类伴性遗传
(二)伴X显性遗传(sex-linked dominant inheritance) 1、佝偻病(rickers)
X:3A
性指 1X:2A 2X:2A 3X:2A 2X:2A 1X:2A 1X:2A 1X:3A
数
=0.5 =1 =1.5 =1 =0.5 =0.5 =0.33
果蝇性别 ♂ ♀ 超雌 ♀ ♂ ♂
超雄
人性别 ♂ ♀ 超雌 雌化雄 唐纳氏 超雄 -
Y性别定基因 SRY (1990年,Sinclair sex dotermining region of Y)
第二节伴性遗传(sex-linked inheritance )
一、果蝇伴性遗传
(一)白眼果蝇杂交试验 1909,Morgan
1、红白眼果蝇杂交实验 ①F2白眼全为雄,为什么?
Ex1:红眼♀×白眼♂
F1:♀♂全红 近交
②白眼基因在X染色体,还是Y? 为什么?
F2:雌红:雄红: 雄白=2:1:1
③隐性基因通过♂性传递呈隔 代遗传。即外祖父基因通过女 儿传给外甥孙。
第一节 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四、性别决定与剂量补偿效应
4.莱昂假说的证明
斑毛镶嵌合雌性小鼠:XB 为黑斑,Xb为白斑, XBXb基因型中X随机失活,形成黑白相间的斑块。
二倍体雌(蜂王) 雌蜂 2n=32,受精卵发育而
来,幼虫期吃5-7天蜂王浆,若 仅吃2-3天则发育为工蜂。
蜜蜂的性别表达式怎样?
第一节 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二、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sex determining ) 5.性指数决定型
性染色体 XY XX XXX XXY XO XYY
二、人类伴性遗传
(二)伴X显性遗传(sex-linked dominant inheritance) 1、佝偻病(rickers)
X:3A
性指 1X:2A 2X:2A 3X:2A 2X:2A 1X:2A 1X:2A 1X:3A
数
=0.5 =1 =1.5 =1 =0.5 =0.5 =0.33
果蝇性别 ♂ ♀ 超雌 ♀ ♂ ♂
超雄
人性别 ♂ ♀ 超雌 雌化雄 唐纳氏 超雄 -
Y性别定基因 SRY (1990年,Sinclair sex dotermining region of Y)
第二节伴性遗传(sex-linked inheritance )
一、果蝇伴性遗传
(一)白眼果蝇杂交试验 1909,Morgan
1、红白眼果蝇杂交实验 ①F2白眼全为雄,为什么?
Ex1:红眼♀×白眼♂
F1:♀♂全红 近交
②白眼基因在X染色体,还是Y? 为什么?
F2:雌红:雄红: 雄白=2:1:1
③隐性基因通过♂性传递呈隔 代遗传。即外祖父基因通过女 儿传给外甥孙。
第一节 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四、性别决定与剂量补偿效应
4.莱昂假说的证明
斑毛镶嵌合雌性小鼠:XB 为黑斑,Xb为白斑, XBXb基因型中X随机失活,形成黑白相间的斑块。
现代 第5章 交换技术
![现代 第5章 交换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e4300960b4e767f5acfce8b.png)
处理机之间事务处理信息的要求。 提供了可靠的差错控制手段,使信息按正确的顺序传送而又不致丢失或
重复,以保证接收到的消息无差错。
No.7信号系统能满足多种通信业务的要求,可用于电话网、智能网和 综合业务网等。还能作为一种可靠的传送系统,在交换局和特种服务中心 之间进行其它形式的信息传递(如管理和维护信息)。No.7信号系统是通 信网向综合化、智能化发展不可缺少的支撑系统。
统中使用的交叉接点大多是由大规模集成电路构成的交换矩阵,具有开 关速度快(微秒级)、体积小、功耗小、无机械磨损、寿命长等优点。 有M条入线和N条出线的阵列称为M×N矩阵。为了能把M条入线中的任 何一条接到N条出线中的任何一条,它需要M×N个交叉接点。这种能 使每一条入线皆可和每一条出线相接的交叉矩阵称为“全利用度”的交 叉矩阵,它要使用数量巨大的交叉接点,很不经济。 减少交叉接点数量的根本途径是使用多级交叉矩阵或采用数字交换。
第5.1节、交换的必要性
单单位位用用户户
家家庭庭用用户户
电电视视机机
同轴电缆
便便携携计计算算机机
网线 电话线
交换网
固固定定电电话话
无线信道
节节目目提提供供商商 内内容容提提供供商商 服服务务提提供供商商
移移动动终终端端
第5.1节、交换的必要性
通信网的目的是使一个用户能在任何时间、以任何方式、与任何地点的 任何人、实现任何形式的信息交流(5W)。显然,不可能把千百万用 户的通信终端都以直达通信电路一一连接起来,因为,N个用户彼此直 连需要N(N−1) / 2条电路,即使只有100个用户(N=100)的小单位, 彼此直连也需4950对线,何况用户可能还有移动通信的要求。
一般的用户可能并没有感受到交换网的存在,那么你拨打的电话是如 何找到对方并建立通话?你的计算机又是如何在Internet找到需要的内容?
重复,以保证接收到的消息无差错。
No.7信号系统能满足多种通信业务的要求,可用于电话网、智能网和 综合业务网等。还能作为一种可靠的传送系统,在交换局和特种服务中心 之间进行其它形式的信息传递(如管理和维护信息)。No.7信号系统是通 信网向综合化、智能化发展不可缺少的支撑系统。
统中使用的交叉接点大多是由大规模集成电路构成的交换矩阵,具有开 关速度快(微秒级)、体积小、功耗小、无机械磨损、寿命长等优点。 有M条入线和N条出线的阵列称为M×N矩阵。为了能把M条入线中的任 何一条接到N条出线中的任何一条,它需要M×N个交叉接点。这种能 使每一条入线皆可和每一条出线相接的交叉矩阵称为“全利用度”的交 叉矩阵,它要使用数量巨大的交叉接点,很不经济。 减少交叉接点数量的根本途径是使用多级交叉矩阵或采用数字交换。
第5.1节、交换的必要性
单单位位用用户户
家家庭庭用用户户
电电视视机机
同轴电缆
便便携携计计算算机机
网线 电话线
交换网
固固定定电电话话
无线信道
节节目目提提供供商商 内内容容提提供供商商 服服务务提提供供商商
移移动动终终端端
第5.1节、交换的必要性
通信网的目的是使一个用户能在任何时间、以任何方式、与任何地点的 任何人、实现任何形式的信息交流(5W)。显然,不可能把千百万用 户的通信终端都以直达通信电路一一连接起来,因为,N个用户彼此直 连需要N(N−1) / 2条电路,即使只有100个用户(N=100)的小单位, 彼此直连也需4950对线,何况用户可能还有移动通信的要求。
一般的用户可能并没有感受到交换网的存在,那么你拨打的电话是如 何找到对方并建立通话?你的计算机又是如何在Internet找到需要的内容?
第5章:网点扩张与选址《企业连锁经营与管理》PPT课件
![第5章:网点扩张与选址《企业连锁经营与管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77385bb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0f.png)
5.2 网点选址分析
商圈、地点位置
5.2.1 商圈分析
1) 商圈的构成及类型 商圈(trading area)也称交易区域,是指以连锁门店所在地为中心,沿着一定的方向
和距离扩展,吸引顾客的辐射范围。商圈由三部分组成:主要商圈(primary trading area)、 次要商圈(secondary trading area)、边际商圈(fringe trading area)。
风险:需要按母体企业的标准对并购企业进行改造,有一个磨合阵痛期,这同 样需要成本;寻找合适的被并购企业需要机会,这可能会贻误进入一个新市场 的时机;并购本身及整合被并购企业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高超的管理技术 和专业知识。
加盟
03 加盟一般称为特许经营,是总部将自己所拥有的无形资产,包括商标、商号、专利 和经营管理模式等给投资者或加盟商使用,加盟商按合同规定在总部的统一指导下 从事经营活动。
5.3
选址程序与选址技术
程序、技术、评估方法、选址报告
5.3.1 资料搜集与分析
01 公开信息渠道Fra bibliotek02 市场调研公司
03 政府部门和有关专家
04
房地产等相关行业 的从业人员
05 实地调查
1.名称认可度
19.交通
2.地点类型
20.竞争
3.城市/城镇的描述
21.直接竞争
4.区域的描述
22.吞并
5.视野
风险 操作难度
自建 总部 高度统一
慢 高 一致 高 相对简单
并购 总部 中度统一 快 中 不太一致 高 难
加盟 加盟者 高度统一
快 低 一致 低 较难
合作 合作双方 低度统一
不定 低 不一致 低 较难
第05章连锁遗传和性连锁精品文档
![第05章连锁遗传和性连锁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5156b133312b3169a451a4e8.png)
交换值与连锁强度和交换频率有什么关系?
☆交换值越小,连锁强度越大,两个连锁的非等 位基因之间交换越少; ☆交换值越大,连锁强度越小,两个连锁的非等 位基因之间交换越多。
交换值的变化幅度范围有多大呢?
交换值的幅度经常变化于 0-50% 之间:
尽管交换值常常受性别、温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但总体上说还是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
CcShsh
× ccshsh
交换值=(149+152)/(4032+4035+149+152)×100%=3.6%
F1配子中总是亲本型配子(pr+vg和prvg+) 数偏多,而重新组合配子(pr+vg+和prvg)数 偏少,而且分别为1︰1。
为何连锁遗传的F1配子中,亲本型配子和重组型 配子的比例都分别为1︰1? 为何重组型配子数<亲型配子数?
二、交换
交换: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对应 片断的交换,从而引起相应基因间的交换与重组。
因此,常以交换值表示两个基因在同一染色体 上的相对距离(遗传距离)。
单位是图距单位m.u.(map unit) 或厘摩(centimorgan,cM) 例如:3.6%即可称为3.6个遗传单位。
遗传单位值愈大,两基因间距离愈远,愈易交换; 遗传单位值愈小,两基因间距离愈近,愈难交换。
第三节 基因定位与连锁遗传图
F1
× CcShsh
ccshsh
Ft
CcShsh
实得粒数 4032
Ccshsh 149
ccShsh ccshsh
152
4035
重组型配子数 = 149 + 152 = 301 总配子数 = 4032 + 149 + 152 + 4035 = 8368 交换值 = (301/8368) ×100 = 3.6%,两种重组配子各1.8 %
交换第5章(分组交换)精品PPT课件
![交换第5章(分组交换)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a891a0cf121dd36a22d8264.png)
从 DCE 到 DTE 呼叫建立分组 入呼叫 呼叫连接 数据传输分组 DCE 数据 DCE RR DCE RNR
DCE 中断 DCE 中断证实 登记请求 登记证实
分组类型 从DTE 到DCE
呼叫请求 呼叫接受
DTE 数据 DTE RR DTE RNR DTE REJ DTE 中断 DTE 中断证实
分组类型识别 符编码 87654321
DCE 清楚证实
复位请求 DTE 复位证实 再启动请求 DTE 再启动证实
清除请求 DTE 清除证实
00011011 00011111 11111011 11111111 11110001
0 0 01 0 01 1 00010111
14
2、各类分组格式:
呼叫请求分组格式:
876 5 432 1
0 0 0 1 逻辑信道群号
协
X.25 = 协
议
议
X.25
(NPT)
网内协议
(PT)
1
数据通信的特点
电路交换的不适应性
高可靠性要求。一位编 码错了表达的意思完全 不同
电路交换是透明传输(没有 差错控制措施)
电话通信的平均持续时间
持续时间短,90%用户 为5分。电路交换的通路建
数据通信持续时间< 立时间长,平均15s,较短
50s, 突发性
5
➢ 数据链路层采用平衡型链路访问规程LAPB, LAPB定义了DTE—DCE链路之间的帧交换的过 程及帧格式。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有: • 在DTE和DCE之间有效地传输数据 • 确保接受器和发送器之间的信息同步 • 检测和纠正传输中产生的差错 • 识别并向高层协议报告规程性错误 • 向分组层通知链路状态.
[理学]05第五章 连锁和交换定律
![[理学]05第五章 连锁和交换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698f094d48d7c1c709a14513.png)
51
并发系数为1,表示无干涉 并发系数为0,表示全干涉 并发系数大于1,表示负干涉 3 二者间关系
干涉=1-并发系数 即I=1-C
52
六、 连锁遗传图--玉米的连锁遗传图
53
六、 自由组合与连锁互换的区别
1 测交后代中 2 自交后代 3 重组率
54
第四节 人类染色体作图
1家系分析法---外祖父法 2 细胞杂交法 3 原位杂交法 4 基因剂量效应法
(3)不完全连锁的特点 ①两对基因的杂合体在形成配子时,不仅有亲
型配子,也有少量重组型配子 ② 两种亲型配子相等,两种重组型配子也相等。 ③测交后代中四种表现型中亲本类型较多且相
等,而重组型较少并相等。无固定比例。
10
三、连锁互换的本质
11
12
13
四、连锁交换发生的机理
1 交叉学说 1909年F.A.Jamssens认为,同源染色体之间的每一
减少交换率52并发系数为1表示无干涉并发系数为0表示全干涉并发系数大于1表示负干涉二者间关系干涉1并发系数即i1c53连锁遗传图玉米的连锁遗传图54重组率55第四节人类染色体作图1家系分析法外祖父法基因剂量效应法56家系分析法57细胞杂交法5859重点
第五章 连锁互换定律
第一节 连锁互换现象及交换机制 第二节第三节 交换率及其测定 第三节 基因定位和连锁遗传图
4 两基因间距离愈远,愈易交换。
50
五、 干扰和并发率
1 干扰(干涉interference):若基因之间的交 换互不影响,理论双交换值应为中央的基因分 别与两端的基因之间的交换率的乘积,但基因 发生交换的时候,一个部位的交换会影响另一 个部位的交换,这种现象称为干涉。
2 干涉的大小用并发系数(C)表示 负干涉:增加交换率 正干涉:减少交换率
并发系数为1,表示无干涉 并发系数为0,表示全干涉 并发系数大于1,表示负干涉 3 二者间关系
干涉=1-并发系数 即I=1-C
52
六、 连锁遗传图--玉米的连锁遗传图
53
六、 自由组合与连锁互换的区别
1 测交后代中 2 自交后代 3 重组率
54
第四节 人类染色体作图
1家系分析法---外祖父法 2 细胞杂交法 3 原位杂交法 4 基因剂量效应法
(3)不完全连锁的特点 ①两对基因的杂合体在形成配子时,不仅有亲
型配子,也有少量重组型配子 ② 两种亲型配子相等,两种重组型配子也相等。 ③测交后代中四种表现型中亲本类型较多且相
等,而重组型较少并相等。无固定比例。
10
三、连锁互换的本质
11
12
13
四、连锁交换发生的机理
1 交叉学说 1909年F.A.Jamssens认为,同源染色体之间的每一
减少交换率52并发系数为1表示无干涉并发系数为0表示全干涉并发系数大于1表示负干涉二者间关系干涉1并发系数即i1c53连锁遗传图玉米的连锁遗传图54重组率55第四节人类染色体作图1家系分析法外祖父法基因剂量效应法56家系分析法57细胞杂交法5859重点
第五章 连锁互换定律
第一节 连锁互换现象及交换机制 第二节第三节 交换率及其测定 第三节 基因定位和连锁遗传图
4 两基因间距离愈远,愈易交换。
50
五、 干扰和并发率
1 干扰(干涉interference):若基因之间的交 换互不影响,理论双交换值应为中央的基因分 别与两端的基因之间的交换率的乘积,但基因 发生交换的时候,一个部位的交换会影响另一 个部位的交换,这种现象称为干涉。
2 干涉的大小用并发系数(C)表示 负干涉:增加交换率 正干涉:减少交换率
第5章 连锁交换定律
![第5章 连锁交换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9a839a6731b765ce050814b5.png)
结果与第一个实验结果相同。
连锁遗传及其杂交组合
连锁遗传:原来为同一亲本所具有的两个性状,在F2中常 常有连系在一起遗传的倾向。
相引组:甲乙两个显性性状,连系在一起遗传、而甲乙两
个隐性性状连系在一起的杂交组合。如:PL/pl。 相斥组:甲显性性状和乙隐性性状连系在一起遗传,而乙 显性性状和甲隐性性状连系在一起的杂交组合。如: Pl/pL。
第五章 连锁交换定律
本章内容
第一节 连锁交换定律的实质 第二节 重组率及其测定 第三节 基因定位 第四节 连锁和交换定律的意义
背景
1900年孟德尔遗传规律重新发现以后,生物界广 泛重视,进行了大量试验。 其中有些属于两对性状的遗传结果不符合自由组 合定律→ 摩尔根以果蝇为材料进行深入细致研究→ 提出连锁遗传定律→ 创立基因论→认为基因成直线排 列在染色体上,进一步发展为细胞遗传学。
(二)不完全连锁
完全连锁的情形很少,一般是不完全连锁。 不完全连锁(部分连锁):同一染色体上的两个
非等位基因之间或多或少地发生非姊妹染色单体 之间的交换→F1代除产生亲型配子外,还可产生 少量的重组型配子。
如玉米颜色基因Cc和籽粒饱满度基因Shsh是位于 玉米第9对染色体上的两对不完全连锁的非等位
连锁与交换定律:
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 成配子时,多数随所在的染色体一起 行动,只产生亲型配子; 若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姊妹染色单体之 间发生了交换,就可产生少数的重组 型配子。
第二节 重组率及其测定
一、重组率的概念
又称重组值,指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有关基因
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交换的频率,一般利用重组型配子数 占总配子数的百分率进行估算,常用RF表示。
因亲本的基因组合方式不同而 不同的计算:
5-3-连锁零售企业基本战略32页PPT
![5-3-连锁零售企业基本战略32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cd2dcfa7360cba1aa811daca.png)
快速产品引进
快速商店分类
(Efficient Product (Efficient Store
Introductions)
Assortment)
快速促销 (Efficient Promotion)
快速补货 (Efficient Replenishment)
(4)实施ECR的原则
(1)实现规模经济。 (2)做好供应商营销。 (3)塑造企业成本文化。 (4)技术创新。 (5)打好“价格战”。
5.3.2 差异化战略(Differentiation Strategy)
1)差异化战略的含义
所谓差异化战略,亦即特色化战略或错位经营 战略,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充分发挥和运用其独 特的、不同于其他企业的手段与策略,实施错位经 营,以取得竞争优势。
5.3.3 集中战略 (Focus Strategy)
1)集中战略的含义
集中战略也叫做聚焦战略,是指企业通过约束 自己的经营领域,集中资源和能力于某一部分特殊 的顾客群、某个较小的地理范围,或者是仅仅集中 于较窄的产品线的战略。
2)集中战略的优势与威胁
优势: 经营目标集中,可以集中企业所有资源于一特
特色优势战略
基本选择原则
一种先发制人的战略 持续资本投资和良好的融资能力 大规模的采购与销售技能 低成本的运营系统 结构精简和责任分明的组织 以定量为基础的激励制度 严格的成本控制和经常、详细的控制报告 强大的营销能力 敏锐的创造性 良好的、独特的公司声誉 悠久的传统或独特的产品组合 新产品开发、采购、DC与门店间密切的协作 创新性的企业文化和激励制度 愉快的工作环境,以及对优秀人才的渴望
2)差异化战略的实施方式
(1)商品差异化。 (2)服务差异化。 (3)形象差异化。 (4)市场差异化。 (5)市场区域差异化。 (6)品牌差异化。
遗传学第5章-sk
![遗传学第5章-sk](https://img.taocdn.com/s3/m/d6cccdf027d3240c8547ef4a.png)
连锁相(linkage phase)
杂合体中两显性基因在同一染色
体 上 , 为 相 偶 相 ( coupling phase),或称为相引相,如 AB/ab; 如果两显性基因分别位于一对同源 染 色 体 上 , 为 相 斥 相 ( repulsion phase),如Ab/aB。
二、连锁(linkage)
273 重组合 10.1% 265
217 223
重组合 8.3%
5 重组合 0.1% 3
5318
ec-cv间的重组值= 10.1%+0.1% =10.2% ct-cv间的重组值= 8.3%+0.1% =8.4% ec-ct间的重组值= 10.1%+8.3%=18.4%
ec
10.2
cv
8.4
ct
?18.4
个基因;也有不对等的,不对等的交换可以导致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2)交换不是仅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 单体之间,在姊妹染色单体之间也发生交换;
3)在一个细胞中,各对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 换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存在相互影响;
4)交换不仅可以发生在基因与基因之间,也 可在基因内发生。
4、连锁交换定律
处在同一染色体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因遗 传时联合在一起的频率大于重新组合的频率。重 组类型的产生是由于配子形成过程中,同源染色 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局部交换的结果。
1、玉米中的连锁与交换
玉米是非常好的遗传学分析材料。
s
S
S
s
s
SS
s
P Sh
Sh × sh
sh
C
C
c
c
F1
Sh
C 交叉发生在
第5章---PowerPointi演示文稿课件
![第5章---PowerPointi演示文稿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1d2dbd21eb91a37f0115c4a.png)
第5章---PowerPointi演示文稿
案例5-13 插入和删除幻灯片
• 执行插入方法三:在“大纲”视图窗格中选择要插入 幻灯片位置的文本,单击该文本的始端,插入一张 新幻灯片在当前幻灯片之前,单击该文本的末端, 插入一张新幻灯片在当前幻灯片之后。
• 执行插入方法四:切换到幻灯片浏览视图,单击两 个幻灯片之间的空隙(选择的是第二张和第三张幻 灯片之间),出现闪烁的竖线,执行“插入”→“新幻 灯片”命令或单击常用工具栏中“新幻灯片”按钮。
案例5-7 根据内容提示向导创建
第5章---PowerPointi演示文稿
案例5-8 打开演示文稿
方法一 在PowerPoint中打开演示文稿 方法二 在存储介质中找到演示文稿并双击打开
第5章---PowerPointi演示文稿
案例5-9 保存演示文稿
三种常用的保存文稿方法 • 执行“文件”→“打开”命令 • 用快捷键Ctrl+S • 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
第5章---PowerPointi演示文稿
5.1.3 幻灯片操作
第5章---PowerPointi演示文稿
案例5-11 选择幻灯片
• 通过普通视图选择幻灯片 • 通过浏览视图选择幻灯片
第5章---PowerPointi演示文稿
案例5-12 选择多张幻灯片
• 用Ctrl键选择多张不连续的幻灯片 • 用Shift键选择多张连续的幻灯片
• 菜单栏 • 工具栏 • 状态栏
第5章---PowerPointi演示文稿
案例5-3 用户界面
• (5)幻灯片编辑窗格 • (6)任务窗格 • (7)视图切换按钮 • (8)大纲视图窗格 • (9)备注窗格
第5章---PowerPointi演示文稿
案例5-13 插入和删除幻灯片
• 执行插入方法三:在“大纲”视图窗格中选择要插入 幻灯片位置的文本,单击该文本的始端,插入一张 新幻灯片在当前幻灯片之前,单击该文本的末端, 插入一张新幻灯片在当前幻灯片之后。
• 执行插入方法四:切换到幻灯片浏览视图,单击两 个幻灯片之间的空隙(选择的是第二张和第三张幻 灯片之间),出现闪烁的竖线,执行“插入”→“新幻 灯片”命令或单击常用工具栏中“新幻灯片”按钮。
案例5-7 根据内容提示向导创建
第5章---PowerPointi演示文稿
案例5-8 打开演示文稿
方法一 在PowerPoint中打开演示文稿 方法二 在存储介质中找到演示文稿并双击打开
第5章---PowerPointi演示文稿
案例5-9 保存演示文稿
三种常用的保存文稿方法 • 执行“文件”→“打开”命令 • 用快捷键Ctrl+S • 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
第5章---PowerPointi演示文稿
5.1.3 幻灯片操作
第5章---PowerPointi演示文稿
案例5-11 选择幻灯片
• 通过普通视图选择幻灯片 • 通过浏览视图选择幻灯片
第5章---PowerPointi演示文稿
案例5-12 选择多张幻灯片
• 用Ctrl键选择多张不连续的幻灯片 • 用Shift键选择多张连续的幻灯片
• 菜单栏 • 工具栏 • 状态栏
第5章---PowerPointi演示文稿
案例5-3 用户界面
• (5)幻灯片编辑窗格 • (6)任务窗格 • (7)视图切换按钮 • (8)大纲视图窗格 • (9)备注窗格
第5章---PowerPointi演示文稿
遗传学课件04-第四章连锁与交换
![遗传学课件04-第四章连锁与交换](https://img.taocdn.com/s3/m/5a61f8264431b90d6c85c7b6.png)
1.交叉是交换的结果
1978年,C.Tease和G.H.Jones 姊妹染色单体分染技术证实
2. 交换与重组的关系
1931年Harriet Creighton & Babara McClintock
报道了交换和遗传重组间关系的实验数据
Wx
C
玉米9chr端部有染色结
wx
c
C-胚乳有色 c-无色
Wx-蜡质 wx-粉质
对不溶质(f)显性。某种离肉溶质桃与粘肉不溶质桃 杂交产生下列后代:
离肉不溶质 92 离肉溶质 7
粘肉溶质 81 粘肉不溶质 8
问 ① m与f 是否连锁? ②亲本的基因型 如何? ③若连锁,重组率是多少?
答 ① 连锁 ② Mf/mF×mf/mf ③ RF=(7+8) /188=8%
四. 连锁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为纪念T.H.Morgan,一个图距单位也称作一个厘 摩(centimorgan,cM)
1. 两点测验 (最基本的方法)
通过杂交和测交(或自交)确定基因连锁否 据重组率确定两对基因的位置和距离
例如
番茄紫色果和茎杆有毛的F1(PpHh)测交结果:
紫色、有毛(P_H_)
350
红色、无毛(pphh)
实际比理论 多
紫花、长花粉×红花、圆花粉
PPLL
↓
ppll
紫花、长花粉
↓自交
紫、圆 红、长 红、圆
P_ll
ppL_ ppll
390
393
1338
1303.5 1303.5
少
少
434.5
多
总数 6952 6952
组合二: P
F1
紫花、圆花粉×红花、长花粉
1978年,C.Tease和G.H.Jones 姊妹染色单体分染技术证实
2. 交换与重组的关系
1931年Harriet Creighton & Babara McClintock
报道了交换和遗传重组间关系的实验数据
Wx
C
玉米9chr端部有染色结
wx
c
C-胚乳有色 c-无色
Wx-蜡质 wx-粉质
对不溶质(f)显性。某种离肉溶质桃与粘肉不溶质桃 杂交产生下列后代:
离肉不溶质 92 离肉溶质 7
粘肉溶质 81 粘肉不溶质 8
问 ① m与f 是否连锁? ②亲本的基因型 如何? ③若连锁,重组率是多少?
答 ① 连锁 ② Mf/mF×mf/mf ③ RF=(7+8) /188=8%
四. 连锁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为纪念T.H.Morgan,一个图距单位也称作一个厘 摩(centimorgan,cM)
1. 两点测验 (最基本的方法)
通过杂交和测交(或自交)确定基因连锁否 据重组率确定两对基因的位置和距离
例如
番茄紫色果和茎杆有毛的F1(PpHh)测交结果:
紫色、有毛(P_H_)
350
红色、无毛(pphh)
实际比理论 多
紫花、长花粉×红花、圆花粉
PPLL
↓
ppll
紫花、长花粉
↓自交
紫、圆 红、长 红、圆
P_ll
ppL_ ppll
390
393
1338
1303.5 1303.5
少
少
434.5
多
总数 6952 6952
组合二: P
F1
紫花、圆花粉×红花、长花粉
基础四 连锁遗传(连锁与交换)规律
![基础四 连锁遗传(连锁与交换)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c5fa0a33b4daa58da0114af0.png)
二、利用性状的相关性提高育种的选择效果 连锁遗传的性状有时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根据其 相关性进行后代选择,会大大提高选择的效果。例 如小麦抗感锈病基因与抗黑穗病基因是紧密连锁的 ,只要选择选择抗锈病的优良单株,也就同时选得 了抗黑穗病的植株,从而一举两得。
模块四 性别决定与性连锁
一、性别决定 动物和植物都有性别差异,特别是高等动物,雌雄之 间的差异非常明显,且雌、雄个体比例接近1:1。 高等植物中既有雌雄异株的,也有雌雄同株或同花的 。动物中绝大部分都是雌雄异体的,那么,性别是如 何决定的呢?动植物的雌雄性别与遗传变异有密切联 系。决定雌雄性别的机制有多种,其中以性染色体决 定性别最为普遍。
百分率。 计算公式 交换值(%)=重组型的配子数/总配子数×100%
二 交换值的测定方法
要用交换值公式估算交换值,首先要知道重组型 配子数,测定重组型的配子数的方法有两种: (一)测交法。主要用于异花授粉作物(如玉米)。 即用F1与隐性纯合体交配,然后将重组型的植株数除 以总数即得。
图4-4不完全连锁(incomplete linkage)
模块三 连锁遗传的应用
一、提高育种工作的预见性 杂交育种是新品种选育的主要途径,杂交育种利用 的就是基因重组,但在实际育种工作中,有些基因 控制的性状常表现连锁遗传,这就要看交换值,如 果交换值大,重组型出现的机会就大,选育出优良 重组新品种的几率就大,反之,成功的机会就小。 因此,在杂交育种时一定要根据所掌握的资料,弄 清楚有关性质是独立遗传还是连锁遗传,如果是连 锁遗传,就要考虑其连锁强度,并合理确定后代群 体的大小。
(二)动物的性别决定
性别决定方式有以下四种: l.XY型 也叫雄异配型(雄杂型)。 这一类型在生物界较为普遍。属于这一类的有哺乳动 物,多数昆虫,某些鱼类和两栖类,雌雄异株植物。 以X和Y代表性染色体的两条异形染色体,以A表示常 染色体。例如,果蝇共有4对染色体(Zn=8),其中一对 为性染色体,三对为常染色体(3AA)。雄性个体的染色 体组成为3AA十XY;雌性个体的染色体组成为3AA十XY 。果蝇的X染色体较小,为棒形;Y染色体较大为j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第一节 连锁遗传理论
❖根据遗传的染色体学说与独立分配规律推测: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遗传时独立分配; 如果有一些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必然会出现非独 立分配的现象,否则各种性状组合数目(基因对数组合) 就不能超过细胞内染色体对数。
3
一 连锁遗传现象的发现
Mendel在豌豆杂交试验中就发现,红花和麻种皮、白花与 白种皮总是连在一起遗传。
第五章
基因连锁与交换
—真核生物的染色体作图
张晓明
1
本章要点:
➢ 掌握本章涉及的名词概念、连锁遗传规律的内容、交 换值的测定方法、及连锁遗传规律的意义。
➢ 了解连锁与交换的遗传机制,基因间距离、交换值、 重组值、遗传距离及连锁强度的关系。
➢ 能识别连锁遗传图上的基本信息。 ➢ 了解四分子分析与着丝点作图的基本原理。 ➢ 了解连锁遗传规律在育种工作中的应用。
➢连锁遗传的不同性状是由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控制, 在形成配子时,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倾向于连在一起传递; 重组型配子是细胞减数分裂时非姊妹染色单体间交换产生的。
➢连锁基因—集合(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互称为连 锁基因。
➢基因连锁—非等位基因在同一染色体上的集合称为基因连锁。
9
二 连锁与交换的机理
➢ 结论:
F1在形成配子时,重组型配子数少于亲本型配子数,导致 测交后代数不成1∶1∶1∶1之比,说明亲本具有的两对非等位 基因不是独立遗传而是连锁遗传,且是不完全连锁(若完全连 锁,则相当于一对基因的遗传,就不会出现重组类型)。
8
3 连锁遗传规律
➢连锁遗传:不同性状常常联系在一起传递给后代的现象称为连 锁遗传。
➢ 基因的连锁关系 ➢ 连锁与互换的机理 ➢ 连锁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10
1 基因的连锁关系
➢ 根据相互连锁基因显隐性关系分:
✓相引相——不同对的显性基因或隐性基因相互联锁 在一起的基因构型称为相引相。如AB/ab
✓相斥相——不同对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相互联锁 在一起的基因构型称为相斥相。如Ab/aB
Bateson and Pannett (1906)在香豌豆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中 又发现连锁遗传(linkage)现象。
4
1 性状连锁遗传的表现
P: 紫花长花粉粒PPLL ×红花圆花粉粒ppll
↓
F1:
紫长PpLl
↓
F2: 紫长 P-L- 紫圆 P-ll 红长 ppL- 红圆 ppll
O:
284
21
21
74
E:
225
75
75
25
X23 =189.27> X2 0.01(3)=11.34,差异极显著; 表明实得数与理论数极不相符。
5
➢ 解释: 两种不同的亲本组合杂交结果相似,若只考虑一对
相对性状,均符合3:1的分离比。 Bateson 和 Pannett 推测,F1代产生配子时:
F1代基因型: F1代配子: 若Pp与Ll独立遗传:
➢ 交换——在减数分裂期间同源染色体相互配对,同源 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偶尔会发生互换,其过程 称为交换。
➢ 重组——通过染色单体间的交换,产生新基因组合或 非同源染色体间组合的过程称为重组。
染色体间重组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之间自由组合
染色体内重组
非同源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换导致连锁基
因之间的重组
13
14
2 连锁与互换的遗传机理
P
×
F1
偶线期同源 染色体联会
粗线期同源染 色体的非姊妹 染色单体交换
中期Ⅰ
配子
15
重组型配子产生的原因与数量 ✓ 基因不完全连锁时,重组型配子是连锁基因相连区段
内发生交换的结果。 ✓ 重组型配子总是少于配子总数的50%。 ✓ 交换具有对等性—互换(若不互换,则会导致染色体
畸变)。
16
例:玉米籽粒颜色与粒形两个性状的遗传
有色(C)>无色(c);饱满(Sh)>凹陷(sh)
17
C-Sh基因间的连锁与交换
18
交换与不完全连锁的形成
重组型配子的产生是由于:减数分裂前期I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 色单体间发生了节段互换 (基因论的核心内容) 。
✓ 同一染色体上的各个非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各有一定的位置,呈线性排列; ✓ 染色体在间期进行复制后,每条染色体含两条姊妹染色单体,基因也随之复制; ✓ 同源染色体联会、非姊妹染色单体节段互换,导致基因交换,产生交换型染色单
11
➢ 根据连锁基因间是否发生交换:
✓ 完全连锁 (complete linkage): 指两对非等位基因总是连在一 起,永不分离,其遗传行为与 一对基因相同。
✓ 拟等位基因:遗传学上把完全 连锁的,控制同一性状的非等 位基因称为拟等位基因。
12
✓ 不完全连锁 incomplete linkage :指 连锁基因之间在遗传 过程中可能发生交换 而表现出独立遗传的 现象。
体; ✓ 发生交换的性母细胞中四种染色单体分配到四个子细胞中,发育成四种配子,其
中两种亲本型、两种重组型/交换型。 ✓ 相邻两基因间发生断裂与交换的机会与基因间距离有关:基因间距离越大,断裂
和交换的机会也越大。
19
性状连锁遗传的表现
➢ 不完全连锁——指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 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了互换,不在伴同遗传的现象。
F2表型比应为: 若Pp与Ll 连锁:
则F2表型比为:
PL 1: 9: 多 多
PpLl
Pl
pL
1 :1
3 :3
少
少
少
少
pl :1 :1
多 多
6
2 性状连锁遗传的验证
果蝇: 红眼( pr+或+)>紫眼(pr)
长翅( vg+或+)>残翅(vg)
P
pr+pr+vg+vg+×prprvgvg
F1 pr+prvg+vg♀ ♂ prprvgvg prvg 表型 实测数
++
+pr +vg + + 1339
+ vg
+pr vgvg +vg pr + 154
prvg
prpr vgvg pr vg 1195
总数
2839
理论数 709.75 709.75 709.75 709.75
2839
7
➢ 测交试验结果分析
✓ F1形成四种配子,但比例显然不符合1∶1∶1∶1; ✓ 亲本类型配子明显多于重组型配子; ✓ 两种亲本型配子数大致相等,两种重组型配子数也大致相等。
20
3 连锁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 交换的细胞学证据
21
❖交换与交叉的关系
交换:遗传学上将等位基因交换座位称为交换,表现为 连锁基因的重组。
第一节 连锁遗传理论
❖根据遗传的染色体学说与独立分配规律推测: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遗传时独立分配; 如果有一些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必然会出现非独 立分配的现象,否则各种性状组合数目(基因对数组合) 就不能超过细胞内染色体对数。
3
一 连锁遗传现象的发现
Mendel在豌豆杂交试验中就发现,红花和麻种皮、白花与 白种皮总是连在一起遗传。
第五章
基因连锁与交换
—真核生物的染色体作图
张晓明
1
本章要点:
➢ 掌握本章涉及的名词概念、连锁遗传规律的内容、交 换值的测定方法、及连锁遗传规律的意义。
➢ 了解连锁与交换的遗传机制,基因间距离、交换值、 重组值、遗传距离及连锁强度的关系。
➢ 能识别连锁遗传图上的基本信息。 ➢ 了解四分子分析与着丝点作图的基本原理。 ➢ 了解连锁遗传规律在育种工作中的应用。
➢连锁遗传的不同性状是由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控制, 在形成配子时,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倾向于连在一起传递; 重组型配子是细胞减数分裂时非姊妹染色单体间交换产生的。
➢连锁基因—集合(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互称为连 锁基因。
➢基因连锁—非等位基因在同一染色体上的集合称为基因连锁。
9
二 连锁与交换的机理
➢ 结论:
F1在形成配子时,重组型配子数少于亲本型配子数,导致 测交后代数不成1∶1∶1∶1之比,说明亲本具有的两对非等位 基因不是独立遗传而是连锁遗传,且是不完全连锁(若完全连 锁,则相当于一对基因的遗传,就不会出现重组类型)。
8
3 连锁遗传规律
➢连锁遗传:不同性状常常联系在一起传递给后代的现象称为连 锁遗传。
➢ 基因的连锁关系 ➢ 连锁与互换的机理 ➢ 连锁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10
1 基因的连锁关系
➢ 根据相互连锁基因显隐性关系分:
✓相引相——不同对的显性基因或隐性基因相互联锁 在一起的基因构型称为相引相。如AB/ab
✓相斥相——不同对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相互联锁 在一起的基因构型称为相斥相。如Ab/aB
Bateson and Pannett (1906)在香豌豆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中 又发现连锁遗传(linkage)现象。
4
1 性状连锁遗传的表现
P: 紫花长花粉粒PPLL ×红花圆花粉粒ppll
↓
F1:
紫长PpLl
↓
F2: 紫长 P-L- 紫圆 P-ll 红长 ppL- 红圆 ppll
O:
284
21
21
74
E:
225
75
75
25
X23 =189.27> X2 0.01(3)=11.34,差异极显著; 表明实得数与理论数极不相符。
5
➢ 解释: 两种不同的亲本组合杂交结果相似,若只考虑一对
相对性状,均符合3:1的分离比。 Bateson 和 Pannett 推测,F1代产生配子时:
F1代基因型: F1代配子: 若Pp与Ll独立遗传:
➢ 交换——在减数分裂期间同源染色体相互配对,同源 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偶尔会发生互换,其过程 称为交换。
➢ 重组——通过染色单体间的交换,产生新基因组合或 非同源染色体间组合的过程称为重组。
染色体间重组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之间自由组合
染色体内重组
非同源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换导致连锁基
因之间的重组
13
14
2 连锁与互换的遗传机理
P
×
F1
偶线期同源 染色体联会
粗线期同源染 色体的非姊妹 染色单体交换
中期Ⅰ
配子
15
重组型配子产生的原因与数量 ✓ 基因不完全连锁时,重组型配子是连锁基因相连区段
内发生交换的结果。 ✓ 重组型配子总是少于配子总数的50%。 ✓ 交换具有对等性—互换(若不互换,则会导致染色体
畸变)。
16
例:玉米籽粒颜色与粒形两个性状的遗传
有色(C)>无色(c);饱满(Sh)>凹陷(sh)
17
C-Sh基因间的连锁与交换
18
交换与不完全连锁的形成
重组型配子的产生是由于:减数分裂前期I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 色单体间发生了节段互换 (基因论的核心内容) 。
✓ 同一染色体上的各个非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各有一定的位置,呈线性排列; ✓ 染色体在间期进行复制后,每条染色体含两条姊妹染色单体,基因也随之复制; ✓ 同源染色体联会、非姊妹染色单体节段互换,导致基因交换,产生交换型染色单
11
➢ 根据连锁基因间是否发生交换:
✓ 完全连锁 (complete linkage): 指两对非等位基因总是连在一 起,永不分离,其遗传行为与 一对基因相同。
✓ 拟等位基因:遗传学上把完全 连锁的,控制同一性状的非等 位基因称为拟等位基因。
12
✓ 不完全连锁 incomplete linkage :指 连锁基因之间在遗传 过程中可能发生交换 而表现出独立遗传的 现象。
体; ✓ 发生交换的性母细胞中四种染色单体分配到四个子细胞中,发育成四种配子,其
中两种亲本型、两种重组型/交换型。 ✓ 相邻两基因间发生断裂与交换的机会与基因间距离有关:基因间距离越大,断裂
和交换的机会也越大。
19
性状连锁遗传的表现
➢ 不完全连锁——指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 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了互换,不在伴同遗传的现象。
F2表型比应为: 若Pp与Ll 连锁:
则F2表型比为:
PL 1: 9: 多 多
PpLl
Pl
pL
1 :1
3 :3
少
少
少
少
pl :1 :1
多 多
6
2 性状连锁遗传的验证
果蝇: 红眼( pr+或+)>紫眼(pr)
长翅( vg+或+)>残翅(vg)
P
pr+pr+vg+vg+×prprvgvg
F1 pr+prvg+vg♀ ♂ prprvgvg prvg 表型 实测数
++
+pr +vg + + 1339
+ vg
+pr vgvg +vg pr + 154
prvg
prpr vgvg pr vg 1195
总数
2839
理论数 709.75 709.75 709.75 709.75
2839
7
➢ 测交试验结果分析
✓ F1形成四种配子,但比例显然不符合1∶1∶1∶1; ✓ 亲本类型配子明显多于重组型配子; ✓ 两种亲本型配子数大致相等,两种重组型配子数也大致相等。
20
3 连锁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 交换的细胞学证据
21
❖交换与交叉的关系
交换:遗传学上将等位基因交换座位称为交换,表现为 连锁基因的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