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教材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列》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
1.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内容是数列的概念与表示,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 项和。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是反映自然规律的基本数学概念。教科书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大量实际问题的分析,建立数列、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概念,力求使学生在探索中掌握与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有关的一些基本数量关系,感受这两种数列的广泛应用,并利用它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科书还通过在“探究与发现”中设计“购房中的数学”,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列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具体应用。
二、教学要求与重难点
1.教学要求
2.重点和难点
2.1节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数列的概念,认识数列是反映自然规律的基本数学模型,掌握数列的几种简单表示(图象、列表、通项公式)。难点是认识数列是一类特殊的函数及根据数列前几项的特点,探索规律,写出数列可能的一个通项公式;根据数列的首项和递推公式写出它的前几项,并归纳出通项公式。
2.2节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等差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等差中项,用通项验证数列{a n}为等差数列,并能用来解决有关问题。难点是等差数列“等差”性的特点、等差数列性质的应用。
2.3节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难点是推导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思路的获得。
2.4节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等比中项、等比数列的性质。难点是等比数列的判定方法,等比数列性质的应用。
2.5节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及错位相减的思想。难点是用错位相减法推导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思路的获得。
三、分析说明
1.把握好本章的教学要求
由于本章联系的知识面广,具有知识交汇点的特点,在“一步到位”的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本章的教学要求很容易拔高,过早地进行针对“高考”的综合训
练,从而影响了基本内容的学习和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事实上,学习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作为在高一学习的这一章《数列》,应致力于打好基础并进行初步的综合训练,在后续的学习中通过对本章内容的不断应用来获得巩固和提高。最后在高三的总复习时上升到一个新的档次。
2.保证基本训练,避免繁琐的形式化训练
本章注重了对学生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列模型的能力的培养,数列的实际应用背景增加了,而对涉及数列中各量之间基本关系的繁难的技能训练题目,要求则有所降低,只要保证能达到基本技能训练目的就可以了。针对以往的“双基异化”倾向,《标准》要求在数列的教学中,应保证基本技能的训练,引导学生通过必要的练习,掌握数列中各量之间的基本关系,但训练要控制难度和复杂程度。这体现了《标准》在内容处理上的一个原则:删减烦琐的计算、人为技巧化的难题和过分强调细枝末节的内容.基于这样的原则,数列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在纸上演化题型,花样翻新地搞偏题、怪题的做法,注重应用,关注学生对数列模型的本质的理解。
3.理解性质,简化运算
要引导学生明白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是解决等差数列问题的基础;抓住首项和公差,是解决等差数列问题的关键;活用等差数列性质,如:若数列{a n}是等差数列,则a n=a m+(n-m)d)(其中m,n∈N*),a m+a n=a p+a q(其中m,n∈N*,m+n=p+q)是巧解等差数列问题的法宝;巧设未知量,是简化运算的重要途径,如:若三数成等差数列,设这三个数分别为a-d,a,a+d,若四个数成等差数列,设这四个数分别为a-3d,a-d,a+d,a+3d,可以大大简化运算。等比数列问题与此类似。
4.要自始至终贯彻“数列作为一种特殊函数”的思想
函数思想贯穿于高中数学的始终。在其他必修内容中出现的函数基本上是连续函数,本模块中的数列为学生提供了离散函数模型,将等差数列、等比数列与一次函数、指数函数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一次函数、指数函数的认识。同时,教学中要通过列表、图象、通项公式表示数列,把数列融于函数之中,有助于提升学生对函数思想的理解水平。
5.要把数列视为反映自然规律的基本数学模型
教科书创造性地发掘了日常生活中大量实际问题,比如三角形数、正方形数、存款利息、出租车收费、校园网问题、谢宾斯基三角形、斐波那契数列、放射性物质的衰变、商场计算机销售问题、九连环的智力游戏、购房中的数学等等,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列是反映现实生活的重要数学工具,体会数学是来源于现实生活并应用于现实生活的,要强调在具体问题情境中,发现数列的等差或等比关系,既突出问题意识,也有助于对数学本质的认识,从而提高运用数列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由于本章处在知识交汇点的地位,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较为丰富,教材在这方面也力求充分挖掘。教材注意从函数的观点去看数列,在这种整体的、动态的观点之下使数列的一些性质显现得更加清楚,某些问题也能得到更好的解决,方程或方程组的思想也是体现得较为充分的,不少的例、习题均属这种模式。观察、归纳、猜想、证明等思想方法的组合运用在本章里得到了充分展示。为学生了解它们各自的作用、相互间的关系并进行初步运用提供了条件。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在内容上是完全平行的,包括:定义、性质(等差还是等比)、通项公式、
前n项和的公式、两个数的等差(等比)中项,具体问题里成等差(等比)数列的三个数的设法等。因此在教学与复习时可采用类比方法,以便于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7.用好教材中的习题
教材中的习题既有求解题、求证题,又有选择、填空题,讨论型问题,研究性问题,开放性问题,还有大量背景新颖的应用问题,可谓题型多样,且难度层次分明,改变了教材中习题与高考题难度落差过大的状况,注意了知识、方法的相互渗透,蕴含了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这对扩展学生的思维很有脾益。因而教学时务必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独立完成,才能做到训练目标落实。在教学中若能充分挖掘习题的有利因素,适当引导,并配以相应练习,或再适当拓宽一些,对学生素质的提高,定能收到较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