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协同创新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_高建新
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研究综述
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研究综述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具有多方面的特点和优势。
它能够充分发挥各地区的资源优势和专业优势,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从而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
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可以打破地域界限,实现跨地区、跨行业和跨领域的合作创新,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有利于形成科技资源集聚效应,推动区域知识创新和产业升级。
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有助于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研究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经济学、管理学、地理学、产业学、创新学等。
在国内外学术界和产业界,针对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本文将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深入分析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现状、特点、影响因素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探讨区域政府、企业和高校等参与主体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中的作用和责任。
一、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类型与特点区域科技协同创新主要包括企业间的协同创新、产学研合作创新、地方政府间的协同创新以及国际间的协同创新等多种类型。
企业间的协同创新是指在特定区域内的企业之间开展合作创新活动,主要包括跨企业的产业链合作、价值链合作和供应链合作。
产学研合作创新是指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创新活动,通过共享科研资源和技术成果,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地方政府间的协同创新是指不同地区政府之间合作开展创新活动,共同推动区域经济和科技发展。
国际间的协同创新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科技合作,通过共享科技资源和技术成果,共同推动全球科技创新。
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特点主要包括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创新驱动、风险共担等。
区域科技协同创新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包括技术资源、人才资源、信息资源和资金资源等,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
区域科技协同创新能够发挥创新驱动的作用,促进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业态的产生和应用。
区域科技协同创新能够实现风险共担,参与创新主体之间能够共同分担科技创新的成本和风险,提高科技创新的成功率和效率。
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分析
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分析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是指不同地域之间的科技创新主体之间通过合作共识、资源共享、风险共担等方式,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实现创新成果的共享和共同应用。
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对于促进科技创新的发展、提高创新的效率和产出、推动经济的增长、提升国家竞争力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政策支持、资源互补、创新环境、协同意识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政策支持是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政府在政策层面上为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提供了一系列的支持。
例如,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鼓励企业进行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并为其提供相应的财政支持、税收优惠等措施。
政府还可以设立专门的基金,用于支持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项目的研发与应用,进一步激发企业的创新热情和能力。
其次,资源互补也是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重要影响因素。
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资源禀赋的差异,而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可以通过资源互补的方式,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例如,一个地区在其中一领域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而另一个地区则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研发实力,双方可以通过合作共享资源,提高创新效能。
这种资源互补不仅可以为企业降低研发成本,提高创新效率,还可以加速科技成果在不同区域之间的传输和应用。
最后,协同意识也是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重要影响因素。
不同地区之间的企业、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需要共同建立起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共识和意识。
只有形成了协同的意识,才能够积极主动地开展合作,分享资源和技术成果,实现科技创新的共同目标。
因此,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参与主体之间的协同意识。
综上所述,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政策支持、资源互补、创新环境和协同意识等方面。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促进了科技创新的发展和成果的共享和应用,进而推动了经济的增长和国家竞争力的提升。
为了进一步发挥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作用,需要不断完善政策支持,加强资源互补,改善创新环境,培育协同意识,为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提供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支持保障。
我国区域创新的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区域创新的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引言:创新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不仅在国际竞争中具有重要意义,也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因此,探究我国区域创新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是有必要的。
本文将从我国区域创新效率的定义和评价方法入手,对影响我国区域创新效率的因素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我国区域创新效率的定义和评价方法区域创新效率是指在特定区域内创新投入所能产生的创新输出效果,是反映特定区域创新能力和效益的重要指标。
评价区域创新效率的常用方法包括数据包络分析法(DEA),随机前沿分析法(SFA)和Malmquist指数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量化创新输入与创新产出之间的关系,从而为评估和比较不同区域的创新效率提供基准。
二、影响我国区域创新效率的因素1.制度环境因素:制度环境是影响创新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包括政策法规的制定与落实、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完善、市场环境的竞争程度等。
制度环境的良好与否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研发创新积极性,也影响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落地。
2.人力资源因素:人力资源是创新的重要支撑,影响着创新效率的高低。
合理配置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人才流动与交流等都是提高创新效率的重要因素。
3.科技研发投入因素:科技研发投入是创新效率的重要基础。
包括政府对科技研发的投资、企业自主研发的投入、高校科研机构的科研经费等。
增加科技研发投入,提高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能够有效地提高区域创新效率。
4.基础设施因素: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直接关系到区域创新的效率。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便捷的交通网络、快速的数据传输、优质的教育资源等都对创新效率起到重要作用。
三、政策建议1.完善创新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建立盗版和知识产权侵权的严厉惩罚机制,保护创新成果的合法权益,激发企业的创新欲望和动力。
2.加大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建立科技人才评价机制,鼓励创新人才的流动和交流,构建开放、包容的人才生态。
区域技术创新协同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京津冀和长三角区域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2019年第3期摘要:利用2005—2016年京津冀和长三角区域面板数据,从区域内和跨区域两个层面对区域技术创新协同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内技术创新协同主要受到知识型人力资本、企业创新投入密度、主体自主创新、资本开放水平等因素影响;跨区域技术创新协同主要受到知识型人力资本、资本开放水平、技术市场发展等因素影响。
知识型人力资本在区域内与跨区域发挥相同的作用,显著促进区域内和跨区域技术创新协同活动;资本开放水平在区域内和跨区域发挥不同的作用,其显著阻碍了区域内技术创新协同活动,却促进了跨区域技术创新协同活动。
关键词:技术创新协同;影响因素;创新主体;企业创新投入密度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890(2019)03-0001-08收稿日期:2019-03-01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2017M6210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57329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8BGL273)作者简介:崔志新(1985-),女,河北秦皇岛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博士后、京津冀协同发展智库研究人员,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企业管理;陈耀(1958-),男,湖南长沙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产业经济。
区域技术创新协同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京津冀和长三角区域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崔志新,陈耀(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北京100044)一、引言协同已是当前我国乃至世界技术创新活动的一种新趋势,成为区域整合创新资源和提升技术创新效率的有效途径。
单个主体或区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在瞬息万变的竞争环境中可能无法有效应对,而区域间技术创新协同增加技术和知识流动,跨区域知识溢出或共享有利于实现创新资源整合和加速创新主体交互活动,推动区域创新知识储备及整体竞争优势提升,这也是区域创新发展的必然结果和高级阶段[1]。
区域技术创新的形成机理与运行机制研究
区域技术创新的形成机理与运行机制研究
区域技术创新的形成机理与运行机制研究可以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地理集聚效应:区域技术创新主要依赖于地理集聚效应,即相关企业、研究机构和产业链各环节的集聚。
这种地理集聚可以促进知识流动和创新合作,形成技术创新的良性循环。
2. 技术外部性:区域内企业之间的技术创新活动可能会产生技术外部性,即一家企业的技术创新对其他企业产生积极的影响。
技术外部性可以促进区域技术创新的形成,增强企业的创新意愿和创新能力。
3. 创新网络:区域技术创新的形成还需要创新网络的支持。
创新网络是指一系列研究机构、企业和政府部门之间建立的合作机制和合作关系。
通过创新网络,各相关方可以共享资源、共同创新,促进区域技术创新的发展。
4. 政策环境:政策环境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扶持政策、提供资金支持、建设科技创新平台等方式,为区域技术创新提供有力支持。
5. 知识转移和人才流动:知识转移和人才流动是推动区域技术创新的关键要素。
优秀的人才和知识资源需要在区域内进行流动和转移,以促进技术创新的形成和发展。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方面,可以揭示区域技术创新的形成机理与
运行机制,为加强区域创新能力和推动经济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政策支持。
最新-高校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及解决途径 精品
高校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及解决途径
高校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及解决途径
王燕
广东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摘要高校作为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创新执行的主体,在技术创新系统、制度创新系统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创新能力的提升是提高教育质量的灵魂,也是高校科研成果转变成生产力的重要途径。
但目前很多高校并不能承担此重任,未能发挥协同创新的核心作用,其原因主要有缺乏协同创新环境氛围以及缺乏有效的创新体制机制等诸多因素。
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普通存在的影响高校参与协同创新的因素及解决途径。
关键词高校;协同创新;影响因素;解决途径
多年来,我国的原始创新能力一直处于较为薄弱的状态,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也相对匮乏,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了自主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需要通过创新来提供发展的内生动力,增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的转型升级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已变得越来越紧迫。
科技发展、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原动力来自创新。
协同创新是一种新的创新组织模式,是围绕着创新目标,在多主体和多种创新资源的相互补充、协作配合下共同完成既定创新目标的一种协作方式。
这种组织模式是以高等院校、企业、科研院所为核心要素,以政府、金融、科技平台和中介机构等为辅助要素的多元主体协同互动一体的动态网络创新模式。
通过知识创造主体、技术创新主体和辅助要素间的资源整合和深入合作,形成系统的效用叠加。
一、高校协同创新的内容及意义
1高校协同创新的内容。
长期以来,由于机制体制障碍,我国的教育、科技、经济、文化等方面各成体系,创新力量和创新资源分散,难以形成合力,导致创新效率极低,为推进社。
区域协同创新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
( 洛 阳理工 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 系,河 南洛 阳 4 7 1 0 2 3 )
摘 要 : 区域 协 同创 新 是 区域 社 会 经 济 发 展 面临 的 一 个 重 要 问题 ,是 企 业 为 满 足 顾 客 需 要 和 实 现 技 术 开 发 市 场 化
的 有 益 手 段 。从 市 场 需 求拉 动 和 技 术 开发 推 动 两个 维 度 探 寻 区 域 协 同创 新 的 形 成 机 理 ,提 出 区域 协 同创 新 形 成
G A0 J i a n x i n
( E c o n o m i c a l a n d B u s i n e s s M a n a g e m e n t D e p a r t m e n t ,L u o y ng a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c i e n c e nd a T e c h n o l o g y ,L u o y a n g 4 7 1 0 2 3 ,C h i n a )
t i o n.
Ke y wo r ds: r e g i o n a l e c o n o my;r e g i o n a l c o l l a b o r a t i v e i n no v a t i o n; d e ma nd pu l l ;t e c h n o l o y —d g r i v e n; f o r ma t i o n me c h a — ni s m ;i n lue f nc i ng f a c t o r s
过程 中的 关键影响 因素 ,要 想构建一 个有效 的协 同创 新 系统客 户 需求是 关键 ,满足客户 利益是 解决创新 环境 建
设 的惟 一 目的 。
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研究综述
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研究综述区域科技协同创新(Regiona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是在地区范围内,通过企业、研究机构、高校等多种主体之间的协同合作,共同发展科技创新的一种模式。
其目的是通过合作创新,集中优势资源,提升地区创新能力和科技发展水平,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背景是我国经济结构不断转型升级,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发展模式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
而在地区发展中,区域产业结构不平衡、科研能力较弱、缺乏创新人才等问题也制约了地区的科技创新和发展。
采取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模式,将不同主体的创新资源集中起来,能够有效利用各方优势,推动创新产业的壮大。
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包括组织创新、技术创新、业态创新等多方面。
组织创新是指通过领导机构的创新,推动区域内各个主体之间的交流合作。
建立科技创新联盟、科技创新平台等机构,引导各个研究机构、高校、企业开展合作研发,共享创新资源。
技术创新是指通过技术研究和开发,推动技术水平的提升。
各个企业通过合作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共同推动科技发展。
业态创新是指通过创新业务模式、营销方式等,促进科技成果的市场化与产业化。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从而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核心是创新合作。
创新合作可以通过不同主体之间的联合研发、技术共享、项目合作等形式来实现。
通过合作,能够打破传统的地区分割,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研究机构可以提供科研技术支持,企业可以提供市场渠道和资金支持,高校可以提供人才培养和学术支持,形成协同创新的合力。
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路径也是多样的。
可以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来推动合作创新。
政府可以组织各方主体进行交流座谈、经验分享等,促进合作的意愿和信任。
政府也可以给予企业、研究机构等一定的激励政策,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协同创新。
还可以通过企业自发组织、行业协会等方式来推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形成一种自下而上的创新氛围。
区域协同创新的形成机理及空间特性
极促进创新主体及其创新行为的区域协 同。区域
协 同创 新 的本 质 是 在 创 新 要 素 自由流 动 基 础 上 , 实现 区域共 享 ,增强企 业 获取外 部创 新 资源 能力 、
提高区域创新 能力 ,这是 区域经济在市场 机制作
收稿 日期 :2 o 1 3 一l 2 — _ 2 3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 年项 目 “ 长三角城市群协 同剑新机理与绩效评价”( 项 目编号 :1 3 Y j c 7 9 o o 3 o ) 。 作者简介 :高丽娜 ,南京中医药大学经贸管理学院副教授 ,博士。研究方 向: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研究 。蒋伏心 ,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
创新分工模式演化 ,推动区域 经济增长的主导因
素逐渐由传统 的劳动力 、资本 等要素 向创新要素
转 变 ,这 是新经 济增 长 的 内在 要求 。
创新要 素研 究 机 构 、行 政 中心 集 聚形 成 的 相 对封 闭 的行 政 区域 创 新 系统 成 为制 约 我 国 企业 充
杂相 互作 用 的过 程 ,异质 主体 间 的学 习过 程 和 知
流动基础 上 。以企业价值链 网络为载体 ,实现 区域创新要 素共享,增 强企业获取外部创新 资源能 力、进而 提 高区域创 新能力的过程 ,是 区域分工与合作的重要发展趋 势。区域协 同创新 的形成 ,首要 的推动 力是 创
新主体的流动 ;其 次是创新成果的 市场交 易与知识流 动促 成 区域 集体 学习过程 。创 新要 素 空间分布 “ 凸 性 ”使协 同创新伙 伴选择具有地方化特征 ,进而 区域协 同创新过程 中空间相 互作 用明显 ,是 带动 整体 经济
识共享扮演着关键角色 ,引导研究重心 由单个主
体转 向组 织 网络 分 析 … 1 。WI t K ) 发 布的 2 0 1 3年 全 球 创新 指 数——创 新 的 区域 动 力 ,揭 示 了区 域 节 点 的大 学 、企 业 、专业 供 给 、服务 供 给 及 配 套机
区域协同创新
区域协同创新近年来,区域协同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一个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区域之间的合作与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区域协同创新的意义、特点以及推动因素,并分析区域协同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区域协同创新的意义区域协同创新指的是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不同领域的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各方合作,共同进行创新活动,形成集聚效应,推动经济发展。
区域协同创新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升经济创新能力:通过区域内各方的合作,可以汇集各方的智慧和资源,提升创新能力。
不同领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可以促进新的技术和产业的交叉融合,从而创造出更具创新性的产品和服务。
2. 扩大市场规模:区域协同创新可以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形成产业链、价值链的延伸,促进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商业化。
由于区域内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可以扩大市场规模,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 促进区域发展:区域协同创新的合作不仅能够带来经济效益,还能够促进区域内各方的协调发展。
合作过程中的技术和知识流动,可以促进区域内的人才培养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区域协同创新的特点1. 跨界合作:区域协同创新强调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之间的合作。
通过跨界合作,可以促进不同领域的创新要素的交流与融合,形成创新的动力。
2. 多元主体参与:区域协同创新涉及多个主体的参与,包括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政府等。
各方的知识和资源可以相互借鉴、互补,形成合力,推动创新。
3. 知识共享:在区域协同创新中,知识共享是一个重要环节。
各方通过交流、合作,将自身的知识与经验进行分享,从而促进创新。
三、推动区域协同创新的因素1. 创新环境的构建:区域协同创新需要有良好的创新环境作为支撑。
政府应当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创新要素在区域内的流动和转化,提供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2. 加强合作平台建设:建立起有效的合作平台,促进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区域协同创新的机制与实践研究
区域协同创新的机制与实践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创新成为了各行各业的关键词,而区域协同创新正成为产业创新的主要方式。
相比于传统的单一企业的研发,区域协同创新具有资源共享、风险分散、成本效益等优势。
那么,如何建立区域协同创新的机制,实现区域协同创新的实践呢?一、建立动态联结的机制在区域协同创新中,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都需要参与其中,形成一个协同合作的网络。
因此,建立动态联结的机制就成为了关键。
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协同创新的平台,以此为基础,实现各方面的信息资源、技术资源的共享。
其次,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沟通机制,确保协同创新中各方的意见及时传递和反馈。
最后,需要建立一个评价机制,对于协同创新所取得的成果进行评价,以此促进进一步的协同创新。
二、建立专业化的服务体系区域协同创新中的各个成员具有不同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储备,因此需要建立专业化的服务体系。
一方面,科技中介机构可以提供技术转移、市场分析、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可以提供政策指导、项目资助等方面的支持,帮助企业降低研发成本和市场风险。
三、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人才是区域协同创新中最为重要的资源,因此需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首先,需要建立一个稳定的人才培养机制,包括企业和高校间的人才流动,政府提供的人才培训等。
其次,需要加强对科技人才的激励措施,例如制定科技人员工资标准、优化税收政策等。
四、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知识产权是区域协同创新中的重要资产,因此需要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
如,建立一个知识产权交流平台,通过专利授权等方式,实现知识产权的保护和价值的转化。
五、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区域协同创新需要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才能促进各方面的融合和共同发展。
政府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包括保障知识产权、降低税费负担等,来确保区域协同创新的公平竞争以及实现企业间的共同发展。
总之,区域协同创新的机制与实践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需要各方面的合作与努力来实现。
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研究综述
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研究综述1. 引言1.1 研究背景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是指不同地区之间通过整合各自科技资源和优势,进行合作创新的一种方式。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已经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研究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和技术进步的加快,各个地区之间的科技竞争日益激烈。
传统的封闭式创新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成为提升地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可以促进各地科技资源的整合和优势互补,实现技术创新的跨越式发展。
通过合作创新,不仅可以提高研发效率,降低研发成本,还可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商业化。
区域科技协同创新还可以促进地区经济结构的升级和产业的转型升级。
通过开展合作研究和技术交流,不同地区的企业和研究机构可以共同解决技术难题,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壮大。
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已经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和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对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意义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是当前科技创新领域的热点之一,其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可以促进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集聚。
不同地区的科技资源具有差异性和互补性,通过区域间的协同合作,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共享,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的效率和质量。
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有助于构建创新型区域。
在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区域间的科技合作已成为各国提升创新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不同地区间的合作与交流,可以推动各地区的创新水平不断提升,进而促进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区域科技协同创新还可以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转型。
通过区域间的合作和创新,可以促进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变,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进而提升整个区域的产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2. 正文2.1 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概念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是指不同地区的科技机构、企业和其他组织之间通过协同合作,共同开展科技研发与创新活动的过程。
协同创新中心生成机理与实证研究
协同创新中心生成机理与实证研究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时代,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
而协同创新中心作为一种新型的创新组织模式,正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协同创新中心通过整合不同主体的资源和优势,实现了创新要素的高效配置和协同作用,从而大大提高了创新的效率和质量。
那么,协同创新中心是如何生成的呢?其背后的机理又是什么?为了深入探究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以下的研究。
一、协同创新中心的概念与特点协同创新中心是指由多个创新主体(如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共同组成的,以协同创新为目标,通过整合资源、共享知识、协同研发等方式,实现创新成果的高效产出和应用的创新组织。
协同创新中心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多元主体参与:协同创新中心通常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多个不同类型的主体组成,各方在创新过程中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推动创新活动的开展。
2、资源整合与共享:通过整合各方的人才、资金、技术、设备等创新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利用,提高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
3、协同创新机制: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协同创新机制,包括沟通协调机制、利益分配机制、风险分担机制等,确保各方能够紧密合作,共同攻克创新难题。
4、创新成果转化:注重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通过与市场的紧密对接,将创新成果迅速推向市场,实现创新价值的最大化。
二、协同创新中心的生成机理1、需求驱动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是协同创新中心生成的重要驱动力。
当企业面临市场竞争的压力,需要不断推出新产品、新技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创新需求。
高校和科研机构也需要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和社会影响力。
这种共同的需求促使各方走到一起,形成协同创新中心,共同开展创新活动。
2、资源互补不同创新主体拥有不同的创新资源和优势。
企业具有丰富的市场经验、资金和生产能力;高校和科研机构则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人才和前沿的技术。
通过协同创新,各方可以实现资源的互补,将各自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提高创新的成功率和效率。
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研究综述
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研究综述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是指不同地域内的科技资源、人才、技术和市场优势进行高效整合、互补、交流和合作,通过协同创新来提升整个区域科技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的一种创新模式。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在各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应用。
本文旨在对区域科技协同创新进行研究综述,以期对该领域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发。
一、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背景区域科技协同创新主要有联合研发、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等模式。
联合研发是指不同地域内的科研机构、企业等共同开展科技研发活动,共享研发成果,实现优势互补。
产学研合作是指产业、学术界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产业需求指导科研机构的研究,科研成果反哺产业发展。
科技成果转化是指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商业产品和服务,加快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
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有助于弥补单一地域的科技资源不足,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同时也可以降低科技创新的成本和风险。
区域科技协同创新还可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加快科技成果的市场化推广,从而促进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区域科技协同创新还可以提高整个区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有利于提升整个地区的科技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尽管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有很多优势,但是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不同地域之间存在着地理位置、文化、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会影响协同创新的顺利进行。
区域科技协同创新需要克服利益分配、知识产权、技术标准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协同创新的效果。
区域科技协同创新还需要充分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扶持,缺乏这些支持可能会影响协同创新的成效。
欧洲是一个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比较发达的地区,欧盟成员国之间开展了大量的科技合作项目,比如欧洲航空航天领域的联合研发、欧盟各国间的科技项目合作等。
这些合作项目有力地推动了欧盟地区科技创新的发展。
亚洲地区的一些国家也开展了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合作项目,比如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科技合作项目、日本与韩国的科技联合研发项目等。
高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高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目录一、内容概述 (2)二、文献综述与问题陈述 (2)1. 相关理论及概念阐述 (4)2. 高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现状 (5)3. 研究问题陈述 (6)三、高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效应分析 (7)1. 高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 (9)2. 区域经济对高技术创新发展的支撑作用 (10)3. 高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的协同效应表现 (11)四、影响因素研究 (13)1. 政策法规影响因素分析 (14)2. 金融市场影响因素分析 (15)3. 人力资本影响因素分析 (16)4. 技术扩散与转移影响因素分析 (17)五、实证研究 (19)1. 研究区域选取与数据来源 (20)2. 指标体系构建及研究方法选择 (21)3. 实证分析过程及结果解读 (22)六、案例分析 (23)1. 成功案例介绍与经验总结 (25)2. 存在问题分析及挑战识别 (27)七、优化策略与建议 (28)1. 政策优化建议 (29)2. 市场机制优化建议 (30)3. 人才培养与引进策略优化 (31)八、结论与展望 (32)1. 研究结论总结 (34)2. 研究不足与展望 (34)一、内容概述文章首先将分析高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论述其协同发展的机制。
通过对国内外典型案例的调研,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量化衡量高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并检验其协同效应的显著性。
文章还将深入分析影响高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效应的关键因素,包括区位要素、基础设施、人力资源、政策环境、金融支撑等,并提出相应的,为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建议。
本研究力图揭示高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效应的内在机理,为构建更高效的区域发展模式提供有价值的洞察力。
二、文献综述与问题陈述在梳理高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的文献时,我们就会发现两者并无遍在的研究轨迹,而这些研究在探讨未来发展趋势和潜在挑战时似乎形成了一个交互的关注焦点。
试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形成机理
试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形成机理张建民【摘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中国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任务.影响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形成的最重要的机制包括交互学习、知识生产、临近和社会根植;制度、人力资本、经济发展状况是决定区域技术创新系统内在机制形成及其能力高低的三个关键性支持条件.【期刊名称】《云南财经大学学报》【年(卷),期】2010(026)006【总页数】6页(P105-110)【关键词】区域竞争力;技术创新;区域经济【作者】张建民【作者单位】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昆明,6500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127创新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是一个国家、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和保持区域竞争优势地位的关键。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任务。
目前我国不少地方的技术创新能力还不强,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相对较低。
长远来看,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应该是我国不同区域经济进步的基本选择,也是增强区域乃至于国家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然而迄今为止,学术界关于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形成机理的相关研究甚少,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是如何形成的、需要什么样的支撑条件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的深化。
一、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概念的界定在国内外现有文献中,很多人对区域创新能力 (regional innovation capacity)有过定义,但并无统一、规范的界定。
归纳起来,有认为是区域所具有的一种潜力的,如Ster m、Porter和 Fur man(2000)认为,一个区域的创新能力由生产一系列相关的产品的潜力确定,最重要的因素是R&D存量,无论是企业 R&D还是政府 R&D,都能自主地控制新技术、发明、设计和创新生产方式,从而影响创新能力的 R&D边际产出。
[1]有认为是区域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能力的,如黄鲁成(2000)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以区域内技术能力为基础,实施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能力。
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分析
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分析摘要: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是区域间整合科技资源、带动区域科技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模式及战略选择,深入分析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更好地促进区域间科技合作与融合,并带动区域整体的发展。
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绩效因素、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其中,绩效因素是协同创新的结果也是重要行为导向;内部因素是和主体行为相关的因素;外部因素指影响创新主体行为的资源、环境、链接等相关因素。
关键词: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创新绩效;创新意愿和能力doi:10-13939/j-cnki-zgsc-2016-26-065一、引言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是指不同区域的科技创新主体(包括企业、高校、研究机构、政府、科技中介)跨越行政区划的限制,与其他创新主体协作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应用和转化等科技创新活动,共同调动、整合区域间的科技资源,通过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而产生单独个体和单个区域无法实现的整体协同效应和创新绩效。
通过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能够促进区域间创新系统有效整合,带动各个区域的科技、经济、社会、环境等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实质是在一定的创新绩效导向下,创新主体具有一定的创新需求和创新能力的前提下,在外部环境、资源基础和链接条件等的共同作用下所开展的创新活动。
因此,可以说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绩效因素、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其中,协同创新绩效是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结果,是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结果要素。
内部因素指和主体行为相关的因素,主要是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意愿和能力,内因直接影响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绩效;外因主要指影响创新主体行为的相关因素,包括环境因素、链接因素和资源因素,外因通过主体行为间接影响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绩效(见图1)。
二、影响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内部因素对于协同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形成一个普遍共识,即创新主体间的相互作用是协同创新的关键因素[1]。
区域协同创新的形成机理及空间特性
区域协同创新的形成机理及空间特性
高丽娜;蒋伏心;熊季霞
【期刊名称】《工业技术经济》
【年(卷),期】2014(33)3
【摘要】创新扩散是推动区域经济生产率提高的重要源泉.区域协同创新是在创新要素的市场化流动基础上,以企业价值链网络为载体,实现区域创新要素共享,增强企业获取外部创新资源能力、进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过程,是区域分工与合作的重要发展趋势.区域协同创新的形成,首要的推动力是创新主体的流动;其次是创新成果的市场交易与知识流动促成区域集体学习过程.创新要素空间分布“凸性”使协同创新伙伴选择具有地方化特征,进而区域协同创新过程中空间相互作用明显,是带动整体经济增长的重要机制.
【总页数】8页(P25-32)
【作者】高丽娜;蒋伏心;熊季霞
【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210023;南京师范大学,南京210023;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21002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061.5
【相关文献】
1.中国山区国土空间特性与区域发展 [J], 邓伟;南希;时振钦;张继飞;刘斌涛
2.区域协同创新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 [J], 高建新
3.区域低碳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形成机理及实现路径研究 [J], 杨洁
4.区域分割与近邻融合:我国城市旅游经济发展中的空间特性分析 [J], 张博;顾方哲;李爽;蒋婷
5.空间特性与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J], 简王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第10期科技管理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2013No.10收稿日期:2012-08-22,修回日期:2012-11-16基金项目: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项目“培育创新型产业集聚区提升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2011B499)doi :10.3969/j.issn.1000-7695.2013.10.017区域协同创新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高建新(洛阳理工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系,河南洛阳471023)摘要:区域协同创新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企业为满足顾客需要和实现技术开发市场化的有益手段。
从市场需求拉动和技术开发推动两个维度探寻区域协同创新的形成机理,提出区域协同创新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要想构建一个有效的协同创新系统客户需求是关键,满足客户利益是解决创新环境建设的惟一目的。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协同创新;需求拉动;技术推动;形成机理;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95(2013)10-0074-05Research on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egional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GAO Jianxin(Economical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Department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471023,China )Abstract :Regional cooperative innovation is a very important problem in the regional social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it is a beneficial method that the enterprise meets customer ’s need and realiz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marketization.The article explores the regional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mechanism from the market demand and the technical development pro-motion.The paper also puts forward some key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regional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of the formation process.Finally ,the artical puts forward the suggestion in constructing an effective cooperative innovation system ,customer demand is the key ,and to satisfy the customers ’benefit is the only purpose to solve the innovation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Key words :regional economy ;regional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demand pull ;technology -driven ;formation mecha-nism ;influencing factors一直以来,创新都是区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但创新给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冲击还从未像今天这么强烈。
创新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发明,而是如何成功地实现发明的技术化和商业化,充分利用对创新的互动性的认识,以实现技术推动力和需求拉动力之间的有效协同。
由此对区域协同创新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成为当前构建区域乃至国家协同体系的重要内容。
1创新与创新管理创新管理中一直存在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人们对于“创新”一词的认识和理解不同,并且常常将之与“发明”混同,创新一词的最本质的含义就是“创造新事物”。
本文认为创新实质上就是指将机会转变成新思想、新观念,并将这些新思想、新观念通过发明创造,以实现它的技术化和商业化的实践应用过程。
企业、区域、国家通过创新行为以获得竞争优势,创新也是企业、区域、国家得以发展的灵魂。
创新管理实质上是一种学习能力,虽然一个国家、地区、企业面临共同的问题,而且都拥有一套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但是他们各自都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去寻求适合于他们自己的解决方案。
照搬照抄别人的方法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对那些通用的解决方案加以拓展和修改,使它适合于我们的特定的环境。
2区域协同创新的形成机理目前,我国各地区区域协同创新水平差异较大,为此,统筹区域协同创新水平,形成良性的区域协同创新机制是当前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
2.1市场推动式协同创新的形成机理市场需求的变化是创新活动的一个重要来源,因此以市场因素讨论协同创新的形成机理是本文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市场因素主要包括产品、价格、高建新:区域协同创新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地点和促销。
这四个因素都为创新留有一定的空间:产品创新能够带来新的或改善的产品和服务;产品创新将为溢价提供广阔的空间,服务创新能够导致价格领先;物流创新会影响消费者获得产品或服务的方式;媒体创新则为促销提供新的机会。
当然,我们知道对新产品成功有贡献的因素不是通用的,应视技术和市场范围而定。
比如对于使用频率,新颖度高的项目常使用的方法是市场细分、原型设计、市场试验和产业专家,而新颖度低的项目常使用消费者参与、趋势实验和市场细分;当市场需求和技术不确定的时候,则会使用市场试验和产业专家,而市场细分则通常用在难以对项目做出正确判断的情况下。
因此,在应用标准的市场创新技术之前,我们必须对市场和技术的成熟度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见图1)。
图中,技术成熟度和市场成熟度分别作为两个维度。
不同的象限提出不同的市场问题,因而需要不同的市场和技术推动不同的象限所代表的开发和商业化过程。
图1技术成熟度和市场成熟度决定市场创新过程技术化。
开发出新技术以满足成熟市场中的顾客需求。
竞争的着眼点在于产品的性能而不是质量和价格,创新主要由开发者驱动。
差别化。
技术和市场同时处于一种成熟状态下。
因此创新的重点在于改进现有技术的使用,以满足顾客的需要。
产品或服务将会在包装、定价和售后服务方面存在差异。
复杂化。
技术和市场同时处于一种新颖的市场状态,并一起向前发展。
在此情境下,新技术的应用没有明确的界定,通常由开发者和领先用户合作开发出新的应用。
组合化。
技术处于一种成熟的状态,而市场则是新颖的。
主要是通过使用和组合现有技术来开发新产品或服务,或新的应用方式。
在此情景下,企业服务于特定的市场环境,并且与顾客保持一种密切的联系,创新合作通常来源于潜在的用户参与与合作。
2.2技术拉动式协同创新的形成机理几乎所有创新的开发或者商业化都离不开某种形式的合作安排,但是这种合作失败的几率非常高。
一方面,企业之间由于技术转移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难以做到有效合作;另一方面企业之间在创新能力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但是,在任何情况下,任何企业都有多重合作的动机。
在此我们将合作动机归结为市场动机、组织动机和技术动机(见图2)。
图2协同创新中的合作模型市场诱发的动机在创新合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具体来说,企业在创新合作方面最常见的原因是为了对市场需求做出反应。
很多企业通过合作扩展产品范围、降低研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以对竞争对手的行动快速做出响应。
技术动机包括创新开发的成本、复杂性和时间。
在当今竞争日益激励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研发部门要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必须考虑内部开发是否是最有效的研发方式;另外,很多企业也逐渐意识到,本企业的外围技术往往是另一家相关企业的核心技术,在此情境下,外购技术能降低企业的开发风险和成本,缩短开发时间,快速响应顾客需求。
另外,随着技术革新的速度日益加快,技术的复杂性程度也不断提高,很少有企业能够单凭自己的力量在各自潜在的相关技术领域完成自主研发,外购技术将为企业引入迅速发展的新兴技术和市场作出重要贡献。
组织动机包括企业文化、现有竞争力和管理层倾向。
企业逐渐意识到使用外部技术还能够为企业带来重要的组织利益。
使用外部技术能够对内部研发部门进行“同行评审”,这样会给内部研发人员以刺激,激发他们的创新动机,丰富企业文化;同时企业为了提高现有竞争力的需求也是研发合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外,很多管理者认识到适当的技术外购能够为企业带来隐性利益。
比如一些外购技术能够获得政府和顾客的信任,另一些外购技术还有利于企业在行业推行统一标准,甚至能影响未来的立法活动。
这些都可能是企业的隐性收益。
不管是市场动机、技术动机还是组织动机,这些合作要素都取决于组织战略与战术的需要。
在企57高建新:区域协同创新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业合作过程中,往往会采取一种更具战略性的方式,即着眼于组织的长期利益而不是短期效应,因此很多基于战术利益需求的合作更多地赋予战略要素。
另外,合作战略与战术还要受到学习效果的影响,因此管理合作的学习效果是协同创新过程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
对于合作学习的管理必须要基于学习因素来进行管理,合作是企业进入市场、获取技术和赢得利益的一种手段,通过建立技术联盟,企业可以从合作方学习到新的技术和市场经验,使企业的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因此在建立联盟开展合作是一个复杂的学习过程。
决定企业合作与否的三个学习因素是学习的目的、透明性和接受能力。
目的为企业将合作看作是学习新技术的机会而不是获得合作伙伴资产的机会;透明性是指每个合作者对待知识的开放程度,只有当合作各方对知识保持开放态度时,学习过程才会发生;接受能力是指企业对知识的吸收能力。
显然,企业在合作过程中,希望提升自己的主动性和接受能力,而把透明度降到最低。
3影响区域协同创新的因素3.1区域协同创新影响因素的判断标准3.1.1突出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
在一个战略框架中,只有同时具备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才能发挥效力。
也就是说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市场和技术的变化。
在区域协同创新系统中影响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革新的因素将成为驱动协同创新机制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因此,我们在识别区域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时,将首先突出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
3.1.2强调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
区域协同创新的机制的建立的根本目的在于不断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生活需要,改善区域消费者的幸福生活指数,促进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升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