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科技创新与文化发展方式的转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05

LAN ZHOU XUE KAN

■文化研究

文化科技创新与文化发展方式的转变

王英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摘要]文化与科技的不断创新是人类社会文明演进的主旋律。文化科技创新强调科技力量及其应用在文化发展中的地位。这是我国第一次在文化管理文件中提出采取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并举的发展思路。文化科技创新不仅从社会文化的背景出发对文化的发展进行定位,还关注文化形式的现代重构方式转变,强调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重视当代文化的载体变化对文化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抓住信息化技术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快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提高文化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我国文化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文化科技创新的核心内涵具有深厚的科技意蕴、文化意蕴与社会意蕴,意味着我国对文化发展未来图景的认识上升到了时代的新高度。

[关键词]文化发展方式;科技创新;文化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G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492(2012)05-0092-04[收稿日期]2012-03-06[作者简介]王英,女,江西吉安人,博士,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学思想及其当代意义”(11BKS008)的阶段性成果。

当前,全国致力于文化建设,制订了各种各样的文化发展及其创新计划,这些举措对提高文化科技水平有促进作用。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文化产业日益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日益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一直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目前科技进步贡献率只有40%左右。《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提出“到2020年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那么,科技进步对文化发展贡献率是多少?文化领域中的科技进步标准是什么?它们之间相互关系是什么?因此,必须把在文化领域强调科技创新,与在科技领域强调对文化的创新结合起来,重视文化科技创新在文化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利用文化科技创新促进文化发展方式转变。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一、文化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趋势

文化与科技的不断创新是人类社会文明演进的主旋律。在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在近代以来的发展,导致了从科技革命到文明转型的创新。科技的发展不断突破人们的想像力。前两次科技革命促进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当代高技术革命又促进着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和生态文明的转型。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科学技术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1]认为科学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这一理念以唯物史观的方式,把人类进步的动力、意义及全部价值,都归于科技文化。科技在不同文化中的创新应用,意味着其不同的文化价值,是科技功能的新实践。在科技领域,创新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精神气质。在文化领域,科技创新应当成为文化发展的必然诉求。

科技创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条件。科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科技对文化的影响发生了革命性的突破。科技理性所提倡的反思、批判和创新精神,促使人们在文化创新中不断谋求对传统的突破,科技创新活动既可以是一个不断连续的过程,也可以是因此革命性的突变。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创新时代,文化的生产、发展和消费方式等都将发生重要变革。科技创新通过打破传统文化类别间的固有边界,将各种文化资源与信息技术相融合,从而构建了新的文化形态,丰富着人们的文化生活,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对于一

物,不论是一船、一杖、一器,除非能充分了解它在技术上、经济上、社会上及仪式上的用处,我们不能获得关于它的全部知识。”[2]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亚文化系统,科技文化通过多种途径拓展和渗透到现代经济社会。一方面科技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新的文化业态不断涌现。另一方面,通过教育和普及,科技文化直接进入社会文化价值领域,科技创新成为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文化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基本内容和标志。科技创新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科技来源于社会实践,服务于社会实践。科技创新给社会生产方式带来重大变革,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文化科技创新强调文化与科技的创新融合,侧重通过创新科技元素的融入,对文化的内容、形式、传播等各个方面形成影响,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力量。西方近代启蒙文化推动科技发展以后,科技进步为文化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科技成果同时也在改造文化。科技在与文化的协调发展中,对文化起到积极的作用。当今时代,文化借助新的科技手段,创造出符合现代文化需求的产品,为各类文化产品增添了无穷魅力,重塑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把文化科技创新作为增强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是我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文化科技创新促进文化发展方式转变

文化科技创新对生产方式的变革,表现在观念、制度和技术层面,是提高文化创新能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促进着文化发展方式的转变。

首先,文化科技创新强调科技力量及其应用在文化发展中的地位。

这是我国第一次在文化管理文件中提出采取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并举的发展思路。文化科技创新不仅从社会文化的背景出发对文化的发展进行定位,还关注文化形式的现代重构方式转变,使其核心概念创新具有了深厚的科技意蕴、文化意蕴与社会意蕴,意味着我国对文化发展未来图景的认识上升到了时代新高度,是科教兴国战略实施与文化强国战略部署相结合的重要标志。

熊彼特认为,创新首先要进行观念更新。因为“一切知识和习惯一旦获得以后,就牢固地植根于我们之中,就像一条铁路的路堤植根于地面上一样。它不要求被继续不断地更新和自觉地再度生产,而是深深沉落在下意识的底层中。”[3]正如世间并没有“自然人”一样,人性的由来就在于接受文化的塑造。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被表述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文化科技创新在观念、器物上的转变还可以理解为文化产品生产的创新。需要创新主体在实践中根据社会文化需求引进和改良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预测实际应用实效,主导文化发展方向,创新文化成果。如果没有创新性的文化成果和知识产权,文化产业就不可能发展,文化发展就会缺乏动力、民族文化的竞争力、影响力也会遭到削弱。科技时代创新思维在文化领域的应用为从创新角度研究文化发展问题提供了新的路径。

其次,实现文化发展方式的转变在制度层面要求文化创新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相联系,强调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制度涉及社会、政治、经济行为和观念等各个方面,是人的利益及其选择的结果,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离不开制度。文化科技创新需要进行制度调整,制度也可以为创新要素的重组提供合适的条件,提高资源利用率,将有限的资源投向文化科技创新潜力大、发展快的领域。文化科技创新制度指文化科技创新实践中形成和完善的具有一定强制性的制度、规范的总和,它具有一定的内在结构,而且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文化科技创新不仅有赖于创新文化发展模式的转变,还有赖于创新科技发展模式的转变,需要建立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把重大文化科技项目纳入国家相关科技发展规划和计划。文化科技创新通常包括了文化创新、科技创新等内容,是企业文化、科技文化与创新文化的有机统一。其中建设文化科技创新环境是促进文化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

我国文化科技创新面临许多瓶颈,“对创新制约最大的是创新文化和创新环境问题。”[4]创新环境指人们的价值取向和社会氛围,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个性,尊重创新,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等等。到现在为此,我国学术领域的发展仍缺乏宽松的文化氛围,还没有做到百花全放、百家争鸣。鼓励创新的政策措施比较缺乏。创新与文化发展是相依存的,既受制于社会环境,也受制于生活环境。营造创新的社会氛围,是提升文化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法国社会学家杜尔干指出:“文化是我们身外的一个东西———它存在于个体之外,而又对个人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