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曲模毕业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手柄支架弯曲模具设计正文样本
![毕业设计手柄支架弯曲模具设计正文样本](https://img.taocdn.com/s3/m/47bb6d66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87.png)
第1章绪论冲压模具设计好坏, 直接影响到模具寿命和产品质量, 例如尺寸精准公差, 外观表面质量。
因此一种模具不能总按此前办法去做, 要仔细设计, 有新思路, 选取最佳方案。
冲压模课程设计重要是想协助学生运用已学习过课程《冲压工艺学》中有关知识, 来进行模具设计。
这是一种非常重要实际环节, 由于这项毕业设计是综合运用所学过知识和技能, 理论联系实际, 独立分析, 解决实际问题, 从事专业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工作基本训练过程。
这项环节除了规定毕业生具备有关理论知识以外, 还规定咱们可以纯熟运用关于技术资料、设计手册及国标, 对相应冲压件进行理论计算和模具构造设计, 为后来咱们走向工作岗位打下结实基本。
本次毕业设计题目是《手柄支架弯曲模具设计》, 这次设计目是让同窗们能更好运用并巩固所学模具专业知识以及其他机械知识来共同完毕这次设计。
同步也规定并勉励咱们将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相结合, 从而提高了咱们整体设计水平。
这次设计中, 能让咱们更好将金工实习跟平时课堂知识结合起来, 将理论融入实际, 将机械方面知识融合在一起。
第2章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2.1 模具简述模具, 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拉伸等办法得到所需产品各种模子和工具。
简而言之, 模具是用来成型物品工具, 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 不同模具由不同零件构成。
它重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变化来实现物品外形加工。
模具普通涉及动模和定模(或凸模和凹模)两个某些, 两者可分可合。
分开时装入坯料或取出制件, 合拢时使制件与坯料分离或成形。
模具是精密工具, 形状复杂, 承受坯料胀力, 对构造强度、刚度、表面硬度、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均有较高规定, 模具生产发展水平是机械制造水平重要标志之一。
模具是冲压件加工生产重要工艺装备, 对于冲压件来说, 模具起到相称重要性, 模具好坏直接关系到冲压件质量。
模具制造厂家为了更好生产出合格模具, 质量规定等方面满足冲压公司生产, 制造模具厂家进行多方面工作, 一方面第一点就是进行技术交流, 技术交流方面涉及年生产大纲、设备能力、生产能力、生产操作方面、模具材料和模具原则件选用、模具标记、模具质量规定以及验证原则等各种工艺规定。
模具毕业设计125弯曲级进模毕业设计论文
![模具毕业设计125弯曲级进模毕业设计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1af0b6d47f1922791688e8fc.png)
题目: HCB991冲件弯曲成型工艺与多工位级进模设计姓名:学院:专业: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班级:学号:指导教师: 职称: 讲师年5月11日目录摘要 ................................................................ - 3 - 关键词 .............................................................. - 3 - Abstract ............................................................ - 3 - Key words ........................................................... - 3 - 第一章绪论 ........................................................ - 4 -1.1 级进模的概述................................................. - 4 -1.2 级进模特点及其现状........................................... - 4 -1.2.1 多工位级进模特点 ....................................... - 4 -1.2.2 多工位级进模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 - 5 -1.3 级进冲模的设计要点与步骤.................................... - 5 - 第二章产品的工艺性分析 ............................................. - 5 - 第三章方案及排样图设计 ............................................ - 6 -3.1 冲裁方案的设计............................................... - 6 -3.2 毛坯展开尺寸计算............................................. - 6 -3.3 排样图的设计................................................. - 7 -3.3.1 排样图的设计 ........................................... - 7 -3.3.2 排样图的设计方案与比较 ................................. - 8 -3.4 步距与步距精度............................................... - 9 -3.4.1 步距基本尺寸的确定 ..................................... - 9 -3.4.2 步距精度 .............................................. - 10 - 第四章模具工艺计算 ............................................... - 11 -4.1 凸、凹模间隙值的确定........................................ - 11 -4.2 公称压力的计算.............................................. - 11 -4.3 压力设备的选择.............................................. - 11 -4.4压力中心的确定 .............................................. - 11 - 第五章模具结构 ................................................... - 12 -5.1 模架结构.................................................... - 12 -5.2凸模、凹模结构设计 .......................................... - 12 -5.2.1 凸模结构设计 ......................................... - 13 -5.2.2 凹模的结构设计 ....................................... - 13 -5.3 卸料装置结构的设计......................................... - 14 - 第六章主要零、部件的设计与选用 ................................... - 14 -6.1 工艺零件.................................................... - 14 -6.1.1 各工位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及长度的确定 ................ - 14 -6.1.2 定位装置 .............................................. - 18 -6.2 结构零件的选用.............................................. - 19 -6.2.1 导向零件的选用 ........................................ - 19 -6.2.2 模柄的选用 ............................................ - 19 -6.2.3 紧固零件的选用 ........................................ - 19 -6.2.4弹性元件的选用......................................... - 19 - 第七章主要零件的制造工艺 ......................................... - 19 -7.1 凸模的加工工艺.............................................. - 19 -7.1.1 直通式异形凸模 ........................................ - 19 -7.1.2 圆凸模、长圆凸模 ...................................... - 19 -7.2 凹模的加工工艺及Pro/E数控加工.............................. - 19 -7.3 其他零件的加工工艺.......................................... - 22 -7.3.1 卸料板的制造工艺 ...................................... - 22 -7.3.2 凸固定板的加工工艺 .................................... - 22 - 第八章总结 ....................................................... - 22 -致谢 ............................................................... - 22 - 参考文献 ........................................................... - 23 -HCB991冲件弯曲成型工艺与多工位级进模设计专业姓名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彭敏指导教师夏荣霞摘要本设计为一弯曲冲裁多工位级进模,根据设计零件的尺寸、材料、批量生产等要求,首先分析零件的工艺性,确定冲裁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方案,然后通过工艺设计技术,确定排样,计算冲压力和压力中心,初选压力机,计算凸、凹模尺寸和公差,最后设计选用零、部件,对压力机进行校核,绘制模具总装草图以及三维实体图,以及对模具主要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
模具毕业设计115塑料闸瓦钢背弯曲模设计
![模具毕业设计115塑料闸瓦钢背弯曲模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aaf6e0ae87101f69e3195fd.png)
目录摘要 (2)前言 (3)1.弯曲工艺性分析 (4)1.1分析零件的冲压工艺性并确定工艺方案 (4)1.2弯曲件的工艺性 (4)1.3最小相对弯曲半径的确定 (5)2.弯曲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7)2.1.最小弯曲半径 (7)2.2.弯曲件形状与尺寸的对称性 (7)3.改进零件的结构设计 (8)3.1采用热处理工艺 (8)3.2从模具结构采取措施 (8)4.弯曲工艺力的计算 (10)4.1.自由弯曲时的弯曲力的计算公式: (10)4.2.校正弯曲时的弯曲力 (10)4.3顶件和压料力 (11)4.4.压力机吨位的确定 (11)5.毛坯尺寸及回弹量的计算的计算 (12)5.1毛坯尺寸 (12)5.2确定毛坯的尺寸 (13)5.3回弹量的计算 (13)6.弯曲模主要工作零件结构参数的确定 (15)6.1弯曲凸模和凹模的圆角半径 (15)6.2凹模工作部分深度 (15)6.3弯曲凹、凸模的间隙 (16)7.弯曲件弯曲工序的安排 (17)7.1工序安排 (17)8.模具总体设计 (18)8.1模具主要零部件的设计 (18)8.2弯曲设备的选择 (21)8.3选定设备 (21)8.4绘制模具总图 (21)8.5绘制模具非标准零件图 (23)9.1模具类型的选择: (25)9.2定位方式的选择 (25)9.3卸料﹑出件方式的选择 (25)10.模具材料的选用及其他零部件的设计 (27)10.1模具材料的选用 (27)10.2模具零件加工工艺 (28)11、模具的装配和冲裁模具的试冲 (30)11.1模具的装配 (30)11.2弯曲模具的调试 (30)总结 (33)致谢 (34)参考文献 (35)1摘要我所设计的是塑料闸瓦钢背,这套模具是弯曲模,属于冲压模具的一种,但比起冲压模,本套模具突出了弯曲模的特点,而且包括冲压模,这里主要探讨的是根据工件批量大的特点,经过改进的一种高效率的模具,即采用能一次成形的转轴式压弯模。
塑料模具毕业设计说明书
![塑料模具毕业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3aa45e260722192e4536f6b0.png)
1绪论1.1引言模具是制造业的一种基本工艺装备,它的作用是控制和限制材料(固态或液态)的流动,使之形成所需要的形体。
用模具制造零件以其效率高,产品质量好,材料消耗低,生产成本低而广泛应用于制造业中。
模具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际上公认的关键工业。
模具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
振兴和发展我国的模具工业,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早在1989年3月中国政府颁布的《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中,将模具列为机械工业技术改造序列的第一位。
模具工业既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领域。
模具在机械、电子、轻工、汽车、纺织、航空、航天等工业领域里,日益成为使用最广泛的主要工艺装备,它承担了这些工业领域中60%~90%的产品的零件,组件和部件的生产加工。
目前世界模具市场供不应求,模具的主要出口国是美国、日本、法国、瑞士等国家。
中国模具出口数量极少,但中国模具钳工技术水平高,劳动成本低,只要配备一些先进的数控制模设备,提高模具加工质量,缩短生产周期,沟通外贸渠道,模具出口将会有很大发展。
研究和发展模具技术,提高模具技术水平,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1.2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塑料模具产业近年来在我国发展很快,随之而来的是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入WTO后,外国模具厂家进入国内市场,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发展模具标准件实施模具的专业化生产至关重要。
现代产品生产中,模具由于其加工效率高,互换性好,节约原材料,所以得到很广泛的应用。
模具的用途广泛,模具的种类繁多,科学地进行模具分类,对有计划地发展模具工业,系统地研究、开发模具生产技术,促进模具设计、制造技术的现代化,充分发挥模具的功能和作用;对研究、制订模具技术标准,提高模具标准化水平和专业化协作生产水平,提高模具生产效率,缩短模具的制造周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毕业设计(论文)-塑料端盖注塑模具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塑料端盖注塑模具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3ec2cb6960590c69ec376c8.png)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指导教师签字:教研室主任签字:学生姓名高雪慧专业班级模具设计与制造z070220班指导教师范敏课题类型工程设计题目塑料端盖注塑模具设计主要研究目标(或研究内容)1、应达到的目标:(1)完整设计一套能够生产塑件的塑料注射模具;(2)设计的模具结构合理,参数选择正确,基本符合实际生产需要;(3)绘图符合国家标准、结构表达完整,尺寸标注正确;(4)设计说明书内容完整、符合规定的格式要求。
2、主要技术要求:(1)塑件材料选用市场能买到的常用塑料(如工程塑料ABS或聚氯乙烯PVC等);(2)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年产量为30万件;课题要求、主要任务及数量(指图纸规格、张数,说明书页数、论文字数等)(1)分析塑料件的结构特征,绘出塑件零件图,确定塑件的质量和体积;(2)根据塑件的生产要求选定注射工艺参数,制定注射工艺规程;(3)选择能满足生产需要的注射机;(4)确定塑料注射模具的设计方案,绘出装配草图,确定每个零件的形状、尺寸、公差、材料、热处理方式和技术条件等;(5)绘制注射模具的装配图和全部零件的零件图,写出3万字左右的设计说明书.。
进度计划(1)1~3周,选择塑料件,查阅相关资料,学习塑料模具的设计方法。
(2)4~7周,根据任务书要求,对塑件进行分析,确定模具的设计方案,按步骤进行设计计算,确定工艺参数,画出模具的装配结构草图,并确定草图中各零件的结构、尺寸、材料、公差和技术要求。
(3)8~10周,书写设计说明书,用CAD画出模具装配图和所有零件的零件图,绘出主要零件的立体模型图,交指导教师审查。
(4)11~12周,按指导教师的要求对设计说明书和图的电子稿进行修改,修改后交主要参考文献(1)于保敏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王鹏驹塑料模具设计及制造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3)杨占尧塑料模具典型结构设计实例 .北京:华工工业出版社,2008 (4)冯爱新 .塑料模具工程师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指导教师签字: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毕业设计零件图端盖塑料模具设计摘要本课题主要是针对端盖的模具设计,通过对塑件进行工艺的分析和比较,最终设计出一副注塑模。
Z 形件弯曲模(切断弯曲复合模)
![Z 形件弯曲模(切断弯曲复合模)](https://img.taocdn.com/s3/m/dbc7a3323169a4517723a3b7.png)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Z形件弯曲模具院系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机械电子工程年级201X级X班学生姓名XXX学生学号201XXXXXX指导教师职称助教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时间201X年 5 月XXX:Z形件弯曲模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第一章绪论 (1)1.1 我国目前的模具发展水平 (1)1.2 国外模具行业发展水平 (1)1.3 我国模具的发展方向 (1)第二章冲压分析及方案的确定 (3)2.1 冲压工艺分析 (3)2.1.1 弯曲制件 (3)2.1.2 制件材料 (3)2.1.3 模具分析 (3)2.2 确定冲压方案 (4)第三章排样设计及相关计算 (5)3.1毛坯尺寸计算 (5)3.2 排样及定距设计 (5)第四章计算冲裁力确定压力中心 (7)4.1冲裁力的计算 (7)4.2确定压力中心 (8)第五章冲裁工艺计算 (9)5.1 选择双面间隙 (9)5.2 冲裁模刃口尺寸计算原则 (9)5.3落料刃口尺寸及相关计算 (10)第六章各零件结构尺寸设计 (12)6.1 凹模设计及材料工艺选择 (12)6.2 凸模设计及材料工艺选择 (12)6.3 固定垫板设计 (13)6.4卸料部分设计 (14)6.4.1卸料装置 (14)6.4.2 推件和顶件设计 (14)6.4.3 橡胶的选择 (14)6.5 定位部分的设计 (15)6.6 模架、模具和导柱导套 (15)6.6.1 模架 (15)6.6.2 模座 (16)6.6.3 导柱与导套的选用 (17)结论 (19)致谢 (20)参考文献 (21)2017届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Z形件弯曲模摘要:此次毕业设计参照模具使用手册上的设计方案进行的Z形件弯曲模设计。
塑料模具毕业,课程设计说明任务书,圆盖注塑模设计与制造(好东西)
![塑料模具毕业,课程设计说明任务书,圆盖注塑模设计与制造(好东西)](https://img.taocdn.com/s3/m/5a2a24c5d5bbfd0a795673f6.png)
圆盖注塑模设计学生:林波摘要:本课题主要是针对圆盖的注塑模具设计,该圆盖材料为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ABS),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一种保护盖产品。
通过对塑件进行工艺的分析和比较,最终设计出一副注塑模。
该课题从产品结构工艺性,具体模具结构出发,对模具的浇注系统、模具成型部分的结构、侧抽机构、顶出系统、冷却系统、注塑机的选择及有关参数的校核都有详细的设计,同时并简单的编制了模具的加工工艺。
通过整个设计过程表明该模具能够达到此塑件所要求的加工工艺。
根据题目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圆盖注塑模具的设计,也就是设计一副注塑模具来生产塑件产品,以实现自动化提高产量。
针对塑件的具体结构,该模具是轮辐式浇口的单分型面注射模具。
关键词:注塑模、圆盖。
零件名称:圆盖生产批量:中小批量材料: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塑件立体图形 :一、塑件的工艺性分析塑件的工艺性分析包括:塑件的原材料分析、塑件的尺寸精度分析、塑件表面质量和塑件的工艺性分析,其具体分析如下:1、塑件的原材料分析:塑料品种结构特点使用温度化学稳定性性能特点成型特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属于热塑性塑料非结晶态树脂,不透明小于85-110℃,脆化温度未-18℃有较良好的耐化学试剂性,不耐浓的氧化性酸及醛、酮、酯、氧化烃等不透明,具有良好的综合物理力学性能,耐热、耐腐、耐磨及良好的抗蠕变性,介电性能好,吸水性较强熔融温度高(超过250℃时才出现分解),熔体粘度不太高,流动性中等(溢边值为0.04mm),与流动性和压力有关,对压力更敏感,冷却速度较快,成型收缩小结论: ①熔融温度较高,熔体黏度中等,一般采用螺杆注射机成型,模具温度可控制在60-80℃②吸湿性强,含水量应小于0.3%,必须充分干燥③易发生熔接熔接痕,应注意选择进料口位置形式,顶出力过大或机械加工时塑件表面呈现“白色痕迹”(但在热水中加热可消失),脱模斜度应取2°以上2、塑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⑴ 从图纸上分析,该塑件的外形为回转体,壁厚均匀,都为3.5mm,且符合最小壁厚要求.⑵ 塑件型腔较大,有尺寸不等的孔,如:36-Ф3.5 、6-Ф16,它们均符合最小孔径要求.⑶ 在塑件侧壁有四个Ф5mm的孔,因此成型后塑件不易取出,需要考虑侧抽装置.3 、塑件的尺寸精度分析:该塑件的未注公差按MT5级公差要求,其余公差要求按制件的制件图所示公差要求塑件的外形尺寸: ФФ内形尺寸: Ф孔尺寸: ФФФФ空心距尺寸: ФФФФ4、塑件表面质量分析:该塑件为工业用圆盖塑料,对其表面质量没有什么高的要求,粗糙度可取Ra3.2um ,塑件内部也不需要较高的表面粗糙度要求,所以内外表面的粗糙度都3取Ra3.2um.结论:该塑件可采用注射成型加工,且加工性能较好,但成型以后需要设置侧抽芯机构才能将塑件顺利脱出.二、成型设备选择与模塑工艺规程编制1、计算塑件的体积:+2、注塑机的初步选择塑件成型所需的注射总量应小于所选注塑机的注射容量.注射容量以容积()表示时,塑件体积(包括浇注系统)应小于注塑机的注塑容量,其关系是:式中- 塑件与浇注系统的体积()- 注射机注射容量()0.8- 最大注射容量利用系数根据塑件的原材料分析,查相关手册①得知该塑件的原材料所需的注射压力为60-100 ,由于塑件的尺寸较大,型芯较多,所以选择较大的注射压力.模具所需的注射压力应小于或等于注射机的额定注射压力,其关系按下式:式中- 塑件成型是所需的压力()- 所选注射机的额定注射压力()模具所需的最大锁模力应小于或等于注射机的额定锁模力,其关系式如下:式中- 模具型腔压力,取45MPa- 塑件与浇注系统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 注射机额定锁模力(N)再根据塑件形状及尺寸采用一模一件的模具结构,由以上数据,相关资料②初选螺杆式注塑机:XS-ZY-250.它的注射容量为250,注塑压力为130MPa,锁模力为1800KN,均满足以上条件.3、塑件模塑成型工艺参数的确定ABS注射成型工艺参数见下表,试模时,可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工艺参数规格工艺参数规格预热和干燥温度t/℃: 80-95成型时间/s 注射时间0-5时间/h: 4-5保压时间15-30料筒温度t/℃ 后段150-170 冷却时间15-30 中段165-180 总周期40-70 前段180-200螺杆转速n/()30-60喷嘴温度t/℃ 170-180后处理方法红外线灯烘箱模具温度t/℃ 50-80 温度t/℃ 70 注射压力p/Mpa 60-100时间/h2-4三、注射模的结构设计注射模结构设计主要包括: 分型面的选择、模具型腔数目的确定及型腔的排列、浇注系统设计、型芯、型腔结构的确定、推件方式、侧抽芯机构的设计、模具结构零件设计等内容.1、分型面的选择该塑件为工业用圆盖塑料,对其表面质量没有什么高的要求,只要求外径没有明显的斑点及熔接痕.在选择分型面时,根据分型面的选择原则,考虑不影响塑件的外观以及成型后能够顺利取出制件如图所示,塑件留动模,塑件的脱模容易实现,且模具的加工相对以上方案简单,方便. 所以,通过对以上几种分型面的考虑以及塑件的外观的要求,选择大端底平面作为分型面的方案较合适.2、型腔数目的确定及型腔的排列由于该塑件采用一模一件成型,所以,型腔布置在模具的中间.这样也有利于浇注系统的排列和模具的平衡.3、浇注系统的设计(1)主流道设计主流道是指浇注系统中从注射机喷嘴与模具接触处开始到分流道为止的塑料熔体的流动通道,是熔体最先流经模具的部分,它的形状与尺寸对塑料熔体的流动速度和充模时间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必须使熔体的温度降和压力损失最小。
毕业设计前言
![毕业设计前言](https://img.taocdn.com/s3/m/e549abdf79563c1ec4da71c2.png)
毕业设计前言毕业设计前言(一)本毕业设计说明书是按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2006年毕业设计要求,经小组共同研究,老师精心指导下,由个人独立编写的。
本书属冲压模具设计课题,题目要求用铰链弯曲工序成型。
这不是普通常见型模具,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
但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在加上几位老师的指点,我们确定出了这套模具的结构,采用级进模毛坯成形并预弯和铰链弯曲模最终成形的两工序模具完成。
其结构合理新颖,生产率极高。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首先熟悉了冲压成形原理、冲压设备、冲压工艺、冲模设计与制造,并重组和筛选由用资料,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加上图形表达,系统地阐述了本套模具所有的信息。
令读者便于理解和接受,本书极具有参考和存档价值。
毕业设计小组成员有王建磊、岳绍忠、程传梅、管颜秋组成,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毕业设计前言(二)“我们毕业了”,这几个字蕴涵了太多的喜悦与苦涩。
当我们在筹备这次展览时,每个人也都在悉心珍藏如烟的往事。
四年来,从幼稚到成熟,从拿铅笔头到操作软件,我们在这个集体中不断成长。
回望来时路,感恩同行人!感谢师长们的殷切教诲,感谢这个温暖的班集体!美术系2005级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班共八十八名同学,分设三个小班。
四年来,全班同学团结奋进、积极向上,八十八颗心汇成一个梦,铸就了班级的辉煌。
我们努力提高专业水平,积极参加各类设计竞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安徽赛区的比赛中,()我班有18件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其中两件作品获得此次大赛总赛区优秀奖。
在首届儒家文化国际视觉设计大展中,我班3件作品获得入选奖。
在“跨越边缘——安徽省大学生艺术(设计)作品大赛”中,1件作品获得银奖。
除了专业上的收获以外,我班同学还积极参加其他各类活动,在安徽省大中专学生健美操比赛、滁州学院校园十大歌手评选等活动中取得喜人成绩。
2008年,我班获得滁州学院年度“十佳优秀班级”的光荣称号,这是学院对我班成绩的肯定,是全班同学团结奋斗的结果。
固定支架弯曲件模具设计毕业设计
![固定支架弯曲件模具设计毕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a7653422e3f5727a5e9624b.png)
内容提要冲压工艺在现代化工业中应用广泛,特别是汽车、电机、仪表、军工、家用电器到重型汽车的覆盖件和大梁、高压容器封头以及航空航天器的蒙皮、机身等。
本次弯曲模具设计重点在于培养我们的设计画图能力,提高学生对机械绘图软件的操作能力,所以本次设计要求要有一定的CAD图纸量,本此毕业设计使用的是AUTO CAD 2004绘图软件。
在此次设计中,经过对零件图的分析,通过不同的工艺分析和比较,得出最佳模具设计制造工艺方案,即:使用弯曲模一次压弯制造零件。
根据最佳方案进行工艺尺寸计算,得出模具部分大概尺寸,然后查询相关标准件资料进行标准件的选取,最后把所有的零件装配成一个可以用于实际生产的装配图,并使用剖面图表达内部零件。
关键词弯曲模;尺寸计算;制图The Bending Die Design of Fixed DracketAbstractStamping process is widely used in modern industry, especiallyin automotive, electrical, instrumentation, military, household appliances and heavy-duty car cover parts and beams, high-pressurevessel head and the air of the spacecraft skin, body and so on.The bending die design focuses on cultivating students′ability to operate mechanical drawing software, the use of this graduation project is AUTO CAD 2004 mapping software.In this design, after the analysis on the part drawing, thedifferent processes through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we can getthe main size of the die and the best mold design manufacturingprocess plan ,that is we only need one time of the bending die toproduce the workpiece. Then, checking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for standard parts selection,we make the standard parts have thestandard size. Finally all the parts are assembled into an assemblydiagram for the actual production and we use cutaway view to expressthe internal parts.KeywordsBending Die; size calculation; drawing目录1.绪论 (1)1.1工艺设计技术及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的现代化 (2)1.2计算机专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3)1.3反求工程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4)2.零件工艺性分析 (4)2.1冲裁件的形状结构分析 (4)2.2精度分析 (6)2.3零件材料分析 (7)2.4结论 (7)3.模具材料的选用 (7)3.1模具材料选用的原则 (8)3.1.1考虑模具种类及其使用条件 (8)3.1.2考虑冲压材料及其性能 (8)3.1.3考虑冲压件生产批量 (8)3.2模具材料的种类及性能 (9)3.2.1碳素工具钢 (9)3.2.2合金工具钢 (9)3.2.3轴承钢 (10)3.2.4高速工具钢 (10)3.2.5基体钢 (10)3.2.6硬质合金和钢结硬质合金 (10)3.3模具的定型 (11)4.工艺方案的确定 (11)4.1方案一 (12)4.2方案二 (12)4.3方案三 (13)5压力机的选用 (13)5.1弯曲力计算 (13)5.2弯曲模设备的选用 (14)6.弯曲模主要零部件结构的确定 (14)6.1毛坯尺寸计算 (14)6.2模架选择 (15)6.3模柄的选择 (19)6.4导柱的选择 (20)6.5导套的选择 (21)6.6凸模结构 (22)6.7凹模结构 (23)6.8定位方式的选择 (23)6.8.1定位的可靠性 (24)6.8.2定位的方向性 (24)6.8.3操作方便与安全性 (24)6.9模具总装图 (25)7.工作部分结构尺寸的计算 (26)7.1模具圆角半径 (26)7.1.1凸模圆角半径 (26)7.1.2凹模圆角半径 (26)7.2凸、凹模间隙 (26)7.2.1对冲裁件质量的影响 (26)7.2.2对模具寿命的影响 (27)7.2.3对冲裁力和卸料力的影响 (29)7.2.4合理间隙的选用 (29)致谢 (31)参考文献 (32)固定支架弯曲件模具设计作者:xxx XXX 指导教师:ccc 副教授1 绪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冲压生产的迅速发展,对冲压设计工作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
U型弯曲课程设计说明书
![U型弯曲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8b4b9ce39b89680203d825d3.png)
冲压模具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典型冲裁件冲裁模设计)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U型弯曲模设计设计成绩:典型冲压件冲模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U型弯曲模设计设计者专业及方向:级班学号:姓名:设计条件图中:高度为A= 74 MM图中:B= 75 MM材料为C:Q235材料厚度为D= 2 MM图中圆角半径:E= 3 MMU型弯宽度为F= 20 MM批量为中大批量注:A,B,C,D,E,F值需根据学生名细表上指定的数据进行填写。
设计内容1.装配图1张(A3图幅);2.典型零件图2-3张(凸模,凹模,凸凹模各1张);3.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
设计期限指导教师设计成绩目录目录—1—一冲压零件的工艺性分析—2—二毛坯展开长度的确定—2—三弯曲力的计算—3—四压力机的选择—3—五弯曲模工作部分尺寸的确定—5—六、弯曲模模架及零件设计—6—七、模具各部分零件参数—9—八、总结—10—九、参考文献—10—一 冲压零件的工艺性分析1、工序类型根据零件的结构形状及批量要求,可采用弯曲工序冲压成型,因此设计考虑弯曲工序。
2、零件工艺分析由设计要求可知该零件材料为Q235钢,材料Q235钢为软材料,在弯曲时有一定的凸凹模间隙。
工件尺寸全部为自由公差,可看作IT14级,尺寸精度较低,普通弯曲就能满足要求。
其弯曲性能良好。
所需零件为U 形件,结构简单对称,对弯曲成型较为有利故尺寸精度完全符合弯曲精度等级要求。
且零件的相对圆角半径8~55.12/3/<==t r ,因 不会弯裂,满足弯曲变形程度的要求。
因此,该零件满足弯曲工艺性要求,且一次成型弯曲工艺性较好,采用简单的直壁校正弯曲法即可达到要求。
二 毛坯展开长度的确定毛坯长度按零件中性层计算。
两段圆弧的中性层位移系数根据5.1/=t r 查《冲压工艺及冲模设计》(表4—3)得x=0.36 ,故中性层曲率半径为:3.72(mm) 236.03 =⨯+=+=xtr ρ1、 圆弧部分长度:84.5 72.318090 180=⨯⨯==πρπα弯l2、 垂直部分的直线长度:6923741=--=直l5.0/2/min =>=t r t r3、 底部的直线长度为:652232752=⨯-⨯-=直l4、故毛坯展开长度为:)(68.214 65)84.569(2 )(221mm l l l L z =++⨯=++=直弯直经过计算,展开长度初步确定为LZ=215mm,精度确定需在试模后再进行修正。
v型弯曲零件模具设计
![v型弯曲零件模具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8b17da1453610661fd9f426.png)
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靠板冲压模具设计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班级模具0907班学生姓名鲍俊升指导教师袁小会2011年10月30日摘要: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本设计说明书针对靠板冲压模具设计进行说明。
主要内容包括模具结构形式的制定、浇注系统的设计、成型零件的设计、推出机构的设计、模架的选用。
根据生产批量和产品结构的要求,拟定了……方案,经过各种方案的比较,最后确定……最优方案。
此外,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保证加工质量。
关键词:靠板、工艺性分析、冲裁工艺方案确定、模具结构的确定、有关工序与设计的计算、模具零部件的选用、模具总装图的绘制、零件图的绘制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课题的来源、目的、意义 (2)1.2课题的主要内容和工作方法 (3)1.3解决的重点问题和创新 (4)第二章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5)2.1冲裁件的结构与尺寸 (6)2.2冲裁件的精度 (7)2.3冲裁件的材料 (8)第三章冲压模设计 (9)3.1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 (9)3.2模具总体结构方案 (10)3.3排样设计与计算 (11)3.4冲压力及压力中心计算 (12)3.5模具工作零件的设计 (13)3.6标准零件的选用 (14)第四章模具零件的制造与装配 (15)4.1凸模制造工艺 (16)4.2凹模制造工艺 (17)4.3模具装配工艺 (18)第四章小结 (19)第五章结果与建议 (20)附:打印标准样式(一)一律按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封面大小要求交计算机打印稿。
(二)字号、字体要求:论文题目黑体一号“内容提要”“关键词”字样黑体三号摘要正文宋体小四号关键词宋体小四号论文正文第一层次(章)题序和标题小二号黑体字第二层次(节)题序和标题小三号黑体字第三层次(条)题序和标题四号黑体字第四层次正文宋(或楷)体小四号(英文用新罗马体12号)论文页面设置注意装订线,页码一律用5号居中标明。
第三层次(条)题序和标题四号黑体字第四层次正文宋(或楷)体小四号(英文用新罗马体12号)论文页面设置注意装订线,页码一律用5号居中标明。
活结叉弯曲模毕业设计
![活结叉弯曲模毕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6d7073a7cd184254b3535f1.png)
在编写说明书过程中,我参考了《冲压模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实用冲压 模设计手册》和《模具制造工艺》等有关教材。引用了有关手册的公式及图表。 但由于本人水平的有限,本说明书存在一些缺点和错误,希望老师多加指正,以 达到本次设计的目的。
全世界的钢材中,有 60~70%是板材,其中大部分经过冲压制成成品。汽车 的车身、底盘、油箱、散热器片,锅炉的汽包,容器的壳体,电机、电器的铁芯 硅钢片等都是冲压加工的。仪器仪表、家用电器、自行车、办公机械、生活器皿 等产品中,也有大量冲压件。
模具是现代工业的重要工艺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它在国民经济 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模具工业是技术密集型、资本密 集型和投资密集型的产业,就冷冲模具而言,在冲模设计与制造上,模具结构与 精度正朝着两个方面发展:一是为了适应高速、自动、精密、安全等大批量自动 化生产的需要,冲模正向高效、精密、长寿命、多工位、多功能方向发展;另一 方面,为适应市场上产品更新换代迅速的要求,各种快速成形方法和简易经济冲
冲压件与铸件、锻件相比,具有薄、匀、轻、强的特点。冲压可制出其他方 法难于制造的带有加强筋、肋、起伏或翻边的工件,以提高其刚性。由于采用精 密模具,工件精度可达微米级,且重复精度高、规格一致,可以冲压出孔窝、凸 台等。冷冲压件一般不再经切削加工,或仅需要少量的切削加工。热冲压件精度 和表面状态低于冷冲压件,但仍优于铸件、锻件,切削加工量少。冲压是高效的 生产方法,采用复合模,尤其是多工位级进模,可在一台压力机(单工位或多工 位的)上完成多道冲压工序,实现由带料开卷、矫平、冲裁到成形、精整的全自 动生产。生产效率高,劳动条件好,生产成本低,一般每分钟可生产数百件。
液压弯管机的设计设计
![液压弯管机的设计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eea2047af1ffc4ffe47acfb.png)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SHAAN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液压弯管机的设计专业液压与气动技术主题抄词液压与气动技术作为现代化机械设备实现传动与控制的重要技术手段,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与其他传动控制技术相比,液压与气动技术具有很多的优点,像功率密度大,工作平稳且快速性好,易于控制并过载保护,易于实现自动化和机电一体化的整合,因而广泛应用。
液压系统的设计制造和使用维护方面等具有多种显著的技术优势,故此使其成为现代机械工程的基本技术构成和现代控制工程的基本要素。
液压与气动技术相比之下,液压技术在机械工程领域应用非常广泛,所以本次的设计主要用的是液压技术。
电动弯管机是弯曲管材成型的主要设备之一,适用于可塑性材料的弯曲工艺加工。
它在建筑、制造、煤矿、石油、军工、工程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本设计根据实际生产的需要和要求,再结合电动弯管机自身特点,设计了一款新型便携式半自动化电动弯管机。
该机可配备多式样不同半径的弯曲模具,从而实现管材不同半径和不同角度的弯曲加工。
在本设计中,利用液压传动的原理,拟定合理的液压系统图,经过必要的计算,确定液压系统的参数,据此来系统结构的设计和液压元件选型。
而对于机械结构,则是根据实际所需设计其结构,紧密、美观,符合人机工程学。
半自动化的设计,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系统的安全性。
无论是液压系统,还是机械结构,都全方位的考虑使用者的安全和效率。
尤其是本次对液压接够采用车载卧式布局,更是结构简单,外形新颖美观,给使用者一种全新的感受。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设计(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设计(多工位级进模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cfa332080eb6294dc886cde.png)
第一章概论1.1 级进模概述一个冲压零件,如用简易模具冲制,一般来说,每项冲压工序,如冲裁〔冲孔、冲切或落料〕、弯曲、拉深、成型等,就需要一副模具。
这对于一个比拟复杂的冲压零件来说,如此需要几副模具才能完成。
因此这种简易模具的生产效率,相对来说仍是较低的。
对于大批料生产的定型产品,用简易模具进展生产是极不适应的。
多工位级进模是冷冲模的一种。
级进模又称跳步模,它是在一副模具,按所加工的零件分为假如干个等距离工位,在每个工位上设置一定的冲压工序,完成冲压零件的某局部加工。
被加工材料〔一般为条料或带料〕在控制送进距离机构的控制下,经逐个工位冲制后,便得到一个完整的冲压零件〔或半成品〕。
这样,一个比拟复杂的冲压零件,用一副多工位级进模即可冲制完成。
在一副多工位级进模中,可以连续完成冲裁、弯曲、拉深、成型等工序。
一般地说,无论冲压零件的形状怎样复杂,冲压工序怎样多,均可用一副多工位级进模冲制完成。
多工位级进模的结构比拟复杂,模具制造精度高,这对模具设计者来说需要考虑的容很多,尤其是级进模条料排样图的设计,模具各局部结构的考虑等都是十分重要的。
级进模,尤其是多工位级进模,配合高速冲床,实现高速自动化作业,能使冲压生产料率大幅度提高。
它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本钱、提高质量和实现冲压自动化等方面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多工位级进模可以对于一些形状十分复杂的冲压件进展冲裁、弯曲、拉深、成形加工。
对大批量生产的冲压零件尤其应当采用多工位级进模进展冲制。
级进模特点与其现状级进模是在压力机一次行程中完成多个工序的模具,它具有操作安全的显著特点,模具强度较高,寿命较长。
使用级进模便于冲压生产自动化,可以采用高速压力机生产。
级进模较难保证、外形相对位置的一致性。
多工位级进模冲压工艺具有生产效率高,材料利用率高,冲压设备比拟简单,对操作工人技术等级要求不高等优点,所以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并已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加工手段之一。
多工位级进模特点多工位级进模精度高、寿命长,其工作元件常采用高速钢或硬质合金制造。
支承板弯曲模设计
![支承板弯曲模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de0f0f7aef8941ea76e05f1.png)
摘要模具在在现代生产中,是生产各种工业产品的重要工艺装备,它以其特定的形状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原材料成形。
例如,冲压件和锻件是通过冲压或锻造方式使金属材料在模具内发生塑性变形而获得的,金属压铸、塑料、陶瓷、橡胶等金属和非金属制品,绝大多数也是模具成形的。
由于模具成形具有优质、高产、省料和低成本等特点,现在已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
并且随着汽车、计算机、电机、电器和日用工业品等现代社会产品对其产品质量、生产成本和更新换代的速度的越来越高的要求,没有模具是难以想象的。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模具也已使用了CAD/CAM来辅助设计了,另外由于模具采用很多标准件使得模具制造都趋向于采用标准来设计,因此在设计模具中对模具标准越了解的设计起来越得心应手。
此零件是很通用的零件,本设计的目的是制造一套模具对一板料进行直接弯曲之后,制造一个按照给定要求的合格的支承板零件。
为了使这套模具要有高经济和效率的特点,在这里我设计了单工序裁模具,操作方便安全,生产效率高。
弯曲模是把金属板料、型材或管料等弯成一定曲率和角度的装置。
在弯曲模中,要求能弯曲零件90度,又由于零件的实际结构,我采用了U形弯曲模。
关键词:冷冲模弯曲 U型件毕业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支承板弯曲模设计1、设计的主要任务及目标弯曲模是将毛坯或工序件沿某一直线弯成一定角度和形状的冲模。
弯曲模的结构形式很多,最常见的单工序弯曲模有V形件弯曲模、U形件弯曲模、Z形件弯曲模。
支承板弯曲模是U形件弯曲模设计。
如图所示制件,分析制件结构工艺性、确定弯曲模结构,绘制模具结构图。
1)、熟悉模具设计方法、步骤、初步培养设计模具的基本能力。
2)、熟悉有关工具书籍、技术标准和参考资料。
3)、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2、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内容1)、完成制件成型工艺分析、确定制件成型工艺方案。
2)、确定模具总体结构方案,完成有关设计计算工作。
3)、绘制模具装配图。
(A1图)4)、绘制主要零件的零件图。
模具毕业设计11Z形件弯曲模设计说明书
![模具毕业设计11Z形件弯曲模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e155b4d15022aaea998f0ff7.png)
学校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Z形件弯曲模设计院系机械系班级模具班学生姓名同组成员指导教师完成日期年7 月7 日零件简图:如右图所示生产批量:大批量材料:Q235材料厚度:1.5mm1.冲压件工艺分析该工件只有切断和弯曲两个工序,材料Q235钢为软材料,在弯曲时应有一定的凸凹模间隙.工件的尺寸全部为自由公差,可看作IT14级,尺寸精度较低,普通弯曲就能满足要求.2.冲压方案的确定该工件包括切断和弯曲两个工序,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案:方案一:先切断,后弯曲.采用单工序模生产;方案二:切断___弯曲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但需要两道工序两副模具,生产效率低,难以满足该工件大批量生产要求;方案二需一副模具,生产效率高,尽管模具结构较方案一复杂,但由于零件几何形状简单,模具制造并不困难.通过对上述方案的分析比较,该工件的冲压生产采用方案二为佳.3.主要设计计算(1)毛坯尺寸计算工件弯曲半径r>0.5t,故坯料展开尺寸公式为:L Z=L直1+ L直2 +L直3 +L弯1+ L弯2查表3.4.1,当r/t=2.5,x=0.39.L直1=14-r-t=14-4-1.5=8.5mm,L直2=40-2t-2r=29mm,L弯1=∏α/180(r+xt)=3.14×90(4+0.39×1.5)/180=7.1984mm, 故L Z=8.5+29+8.5+7.1984+7.1984=60.3968mm(2)排样及相关计算采用直排,且无废料。
坯料尺寸为60.40mm×16mm.查板材标准,选用冲压力的计算落料力:F落=KLtτb=10920 N τb=350MPa弯曲力:F自=6.6KBt2σb/r+t=2042.182 N σb=400MPaF校=AP=19600 N顶件力或压料力: FD =0.5 F自=1021.91 N压力机公称压力: F压=1.2 F校=23520 N(3)冲压工序力计算根据冲压工艺总力计算结果,并结合工件高度,初选开式固定台压力机JH21-25.(4)工作部分尺寸计算①凸模圆角半径: rT=4mm工作相对弯曲半径r/t较小,故凸模圆角半径rT等于工件的弯曲半径。
模具毕业设计58柜门缓冲支架冲孔弯曲级进模设计
![模具毕业设计58柜门缓冲支架冲孔弯曲级进模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f663837580216fc700afdf0.png)
编号: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题目:柜门缓冲支架冲孔弯曲级进模设计学院:国防生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讲师题目类型: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工程设计工程技术研究软件开发2014年05月04日摘要冲压模具技术是模具制造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机械、电子、轻工业等制造生产中大量使用了冲压零件。
冲压模具技术水平的高低,发展前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制造业的发展。
随着产品竞争日益激烈,产品更新加速,促使了冲压技术的发展更加快速、更加完善。
多工位级进模是在普通级进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精密、高效、高寿命的先进模具。
多工位级进模在不同的工位可以连续完成复杂零件的冲裁、弯曲、拉深、翻孔、翻边及其它成形等工序。
主要用于生产批量大、材料厚度较薄、形状复杂、精度要求较高的中小型冲压件的生产。
本毕业设计以柜门缓冲支架冲孔弯曲级进模设计为题,内容包括产品的工艺分析和设计模具的整个冲压模设计的流程。
首先,从该产品的特点入手,通过进行工艺分析,确定该制件的加工流程,用一套级进模一次性依次完成冲孔、冲裁外形、弯曲、成形。
阐述了冲孔弯曲级进模的整体结构特点及工作过程,应注意的问题和装配工艺性。
重点分析了级进模具的结构的工作原理。
冲孔弯曲模是本次毕业设计的难点和创新点,它在未来的模具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实用性。
关键词:冲压;级进模;冲孔;弯曲AbstractStamping die mol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the machinery, electronics, light industry manufacturing heavy use of stamping parts. The level of stamping die technology,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a direct impact on the entir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With the increasingly competitive products, product updates to accelerate, prompting the stamping technology faster and more complete.Multi-position into modules are o-level into mode in the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precision, high efficiency, high life-span advanced mold. Multi-position into the mold in different location can continuously complete complex components cutting, bending, deep drawing, the hole flanging, flanging and other forming processes. Mainly for the production of batch big, material is very thin, complex shape, higher accuracy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stamping production.The graduation to the door cushion bracket punching bending progressive die design stage title,level of technology includes product design and analysis of the whole stamping die mould design process. First, from the product's characteristics of technology,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parts, and determine the processing flow, using a set of complete progressive die in Punching, blanking, bending, forming shape. Expounds the Progressive die punching bending a mold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working process, Focu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 of progressive die working principle . Punching bending die is the graduation design difficulties and innovations, it in future mould development have an important practical.Key words:stamping;Progressive die;punching;bending目录引言 (1)1 冲裁件的工艺性分析 (3)1.1 冲裁件的结构工艺性 (3)1.1.1 冲裁件的形状 (3)1.1.2 冲裁件的尺寸精度 (4)2 制件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5)2.1 冲压工序的组合 (5)2.2 冲压顺序的安排 (5)3 制件排样图的设计及材料利用率的计算 (6)3.1 展开尺寸的计算 (6)3.2 制件排样图的设计 (7)3.2.1搭边与料宽 (8)3.2.2 材料利用率的计算 (10)4 确定总冲压力和选用压力机及计算压力中心 (11)4.1 冲压力 (11)4.1.1 冲裁力的计算 (11)4.1.2卸料力、推件力及顶件力的计算 (11)4.1.3弯曲力的计算 (11)4.2 压力中心的计算 (13)4.3 压力机的选用 (14)5 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 (16)5.1 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原则 (16)5.2 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方法 (17)5.2.1 凸模和凹模分开加工 (17)5.2.2 弯曲部分刃口尺寸的计算 (19)6 模具整体结构形式设计 (24)7 模具零件的结构设计 (25)7.1 凹模的设计 (25)7.2 凸模的设计 (25)7.3 凸模固定板的设计 (27)7.4 压料板的设计 (27)7.5 垫板的设计 (28)7.6 模架和模柄的确定 (28)8 模具的总装配 (32)8.1 模具的安装与装配 (32)8.1.1模具的安装 (32)8.1.2模具安装 (32)8.2 模具的试冲与调整 (33)8.2.1试冲过程的调整 (33)结论 (34)致谢 (35)参考文献 (36)引言模具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
冲孔弯曲零件的冲压模具设计【毕业作品】
![冲孔弯曲零件的冲压模具设计【毕业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5230a451650e52ea551898ba.png)
冲孔弯曲零件的冲压模具设计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冲压模在生活当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不管是在生活当中还是在生产当中的地位都是毋庸职疑的,几乎生活中的所有的物品都是通过冲压完成的,列如衣服架、饭铲等等;冲裁件的设计最大的问题就是材料利用率,所以本次的设计就是通过查资料,问老师,还有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怎样才能使材料利用率最大化的。
本文主要是一个冲孔弯曲零件的冲压模具设计,主要包括工艺性分析、冲压工艺方案、相关工艺设计、凸凹模尺寸计算、凸凹摸刃口尺寸公差;在设计过程中除了一些必要的说明以外,还有模具的装配草图,零件图。
主要论述了在冲压模具设计过程中所需要的流程还有涉及的各方面因素,本设计主要是弯曲件的设计,因此还涉及到弯曲模工艺分析。
由于本次设计设计到很多方面,可能有些许地方欠缺希望老师能够指出,让我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对冲压模能够进一步的了解。
关键词:冲压、尺寸计算、凸凹模、冲压工艺。
目录前言 (1)1 项目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冲裁件的结构工艺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工艺性分析 (3)2.1 材料分析 (3)2.2弯曲工艺 (3)2.3 冲裁工艺 (3)3 冲裁工艺方案 (4)4 相关工艺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弯曲件展开长度料带.........................................................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 工序尺寸计算 (6)4.1.2计算料带 (8)4.2 冲裁排样设计 (9)4.2.1冲压力设计 (10)5 凸、凹模尺寸计算 (10)5.1 凸模尺寸计算 (10)5.2凹模尺寸计算 (10)6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 (11)7模具装配草图 (12)结论 (13)参考文献 (14)前言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模具在生产行业的地位越来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螺母板支座模具的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螺母板支座模具的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218e36dd5fbfc77da269b17e.png)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摘要本论文主要介绍了螺母板支座的冲压工艺分析,冲压方案的确定及最佳工艺方案的选择,在保证冲压件满足各种性能要求的前提下使其具有最大的经济性;本文对零件进行了工艺分析和必要的工艺计算。
该工件的成型包括落料、冲孔及弯曲三个工序。
经分析比较确定最终的工艺方案为:落料冲孔工序复合、冲孔、弯曲。
根据确定的工艺方案,最终设计出了落料拉深复合模、冲孔模、弯曲模三套模具,并用CAD完成了装配图和零件图的绘制。
关键字:冲压;落料;冲孔;弯曲;模具设计Nut Plate Bearing Stamping Process and Design of the Die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analysis of the stamping process of the nut plate bearing, determination and selection of the best stamping technology program. Under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stamping parts to meet a variety of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greatest economic can be got.Process analysis and necessary calculation were mad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lanking, punching and bending processes should be done to obtain the workpiece.After analysis and comparision ,the best of all kinds of possible stamping schemes listed is:compound process of blanking and punching, punching,bending.In accordance with the established technology program,three sets of dies were completed in this paper : compound die of blanking and punching, punching die,bending die.At last ,AutoCAD drawing software was used to finish some pieces of 2D assembly-die drawings and detail drawings.Key Words :stamping, blanking, punching, bending, mold design1 前言板料成形通常称为冲压或冷冲,即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冲压模具(冷冲模、冲模)对材料(板料、条料或带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发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具有一定力学性能的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此次所做的设计,是对四年所学的综合利用,用书本的知识来做一套模具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的同时,在设计时对所学的知识能有个全面加深,从而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有更深的了解,尤其是在设计时遇到困难时,可以针对自己的不足,有针对性去了解自己不熟的东西,从而达到设计的目的。
由于模具的本身设计特点,在设计的方法上采用借鉴和自主创新来进行设计和计算。
本设计完整的介绍了薄板托架的工艺特性和冲裁和弯曲模具的结构设计及零部件设计,包括尺寸计算和结构设计。
本套模具采用两套模具分别进行冲裁和弯曲。
冲裁时,采用倒装复合模,提高了生产效率。
弯曲时,采用复合成形,一次加工成形,同时避免了采用一次成形时工件容易被擦伤的缺点。
在设计模具时,结合现代设计方法,用三维造型软件先进行三维设计,对整体的模具构造进一步了解。
关键词:模具设计; 薄板托架; 冲裁;弯曲;三维造型AbstractThe design,is a utilization of our four years study.It apply the knowledge to design a mold, to improve our practical ability; and in the design we can obtain a comprehension and get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expertise knowledge. In particular when encountering the difficulties as for the design, you can make up for something that you are not familier with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objective of the design. As the mold has itself features for design, by the design methods, such as viewing corresponding references and independent innovation we can carry out design calculations. This article has comprehensively introduced the process of sheet metal brackets,and the blanking and bending properties of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mold design and parts, including the size of the calculation and structural design.This designu use two die to blank and bend respectively.Whilt blanking,I use flip-composite modulus to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And the bending use the complex shape to avoid the use of a workpiece forming scratches easily shortcomings.In the design of mold, the combination of modern design methods, using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software to design the overall structur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mold.Key word: Die of design; Sheet metal brackets; Blanking; Bending;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绪论 (5)1 材料冲压性能分析 (7)1.1 材料的冲压性能系数 (7)1.2 零件形状结构的冲压工艺性分析 (7)1.2.1 冲裁件最小孔径 (7)1.2.2 冲裁件其他尺寸要求 (7)1.3 零件尺寸精度的工艺性分析 (8)1.3.1 冲裁件内外形公差 (8)1.3.2 冲裁件内外形所能达到的经济精度 (9)1.3.3 冲裁件剪断面粗糙度 (9)1.3.4 冲裁件剪切面光亮带与料厚的百分比,毛刺高度 (9)1.3.5 搭边的取值 (9)1.4 基于冲压工艺性的冲压零件形状、结构、尺寸、精度改进 (9)2 冲压工艺方案分析与确定 (10)2.1 零件的冲压工艺性性质分析 (10)2.2 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10)2.2.1 零件成形所需工艺 (10)2.2.2 冲压顺序安排 (10)2.2.3 弯曲方法 (11)2.2.3 加工方案确定 (13)2.3 冲压工艺方案确定 (14)3 模具结构设计及冲压工艺计算 (14)3.1 冲裁模设计与计算 (14)3.1.1 排样设计 (14)3.1.2 模具刃口尺寸计算 (15)3.1.3 模具整体结构设计 (18)3.1.4 弹性元件选择与计算 (24)3.1.5 冲裁力及冲裁压力中心计算 (25)3.1.6 冲压设备选择 (26)3.2 成形模设计与计算 (26)3.2.1 成形工艺计算 (26)3.2.2 模具总体结构设计 (30)3.2.3 成形力计算 (33)3.2.4 弹性元件选择与计算 (34)3.2.5 冲压成形设备选择 (34)4 模具总体结构说明 (35)4.1 模具总体结构图 (35)4.1.1 三维造型图 (35)4.1.2 二维造型图 (35)4.2 模具工作原理分析说明 (36)4.2.1 落料冲孔倒装复合模 (36)4.2.2 复合弯曲模 (37)5 模具零件详细设计计算 (37)5.1 工艺零件详细设计计算 (37)5.1.1 冲裁模工艺零件详细设计计算 (37)5.1.2 弯曲模工艺零件详细设计计算 (42)5.2 结构零件详细设计计算 (45)5.2.1 冲裁模结构零件详细设计计算 (45)5.2.2 弯曲模结构零件详细设计计算 (51)6 模具关键零部件加工工艺性分析 (52)6.1 凸模加工工艺分析 (52)6.2 凹模加工工艺分析 (53)6.3 凸凹模加工工艺分析 (53)7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54)8 小结 (54)9 参考文献 (54)10 致谢 (55)绪论我国考古发现,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已有冲压模具被用于制造铜器,而如今,我们生活工作中,所用到的产品,几乎都离不开模具,所以说,模具是制造业之母,是永不衰退的行业。
可以想象,一方面,随着二十一世纪世界制造业向中国转移,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中国市场上对模具行业的依赖程度会越来越高;另一方面,随着我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所使用的产品的种类会越来越丰富、更新也会越来越快。
这些都会极大地刺激模具行业的发展,为模具行业带来光明的前景。
此次所做的设计,一方面是为了用书本的知识来做一套模具,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是在设计时对所学的知识能有个全面加深,从而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有更深的了解,尤其是在设计时遇到困难时,可以针对自己的不足,有针对性去了解自己不熟的东西,从而达到设计的目的。
薄板托架在生活中的用途很广泛。
由于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而且形式多样化,在生活中几乎随处可见。
因此,薄板托架的制造与生活息息相关。
我们所遇的托架,有大有小,有的结构复杂,有的结构简单,其设计方法也不尽相同,这里涉及到的薄板托架结构比较简单。
发展现状和前景:冲压模具成型方法应用在现代工业的主要部门,如机械、电子、轻工、交通和国防工业中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
例如70%以上的汽车、拖拉机、电机、电器、仪表零件,70%以上的日用五金及耐用消费品零件,都采用冲压工艺来完成。
由此可见,利用模具生产零件的方法已成为工业上进行成批或大批生产的主要技术手段,它对于保证制品质量,缩短试制周期,进而争先占领市场,以及产品更新换代和新产品开发都具有决定性意义。
因此德国把模具称为“金属加工中的帝王”,把模具工业视为“关键工业”;美国把模具称为“美国工业的基石”,把模具工业视为“不可估量其力量的工业”;日本把模具说成是“促进社会繁荣的动力”,把模具工业视为“整个社会发展的秘密”;我国将模具工业视为整个制造业“加速器”。
从另一方面来看,机床、刀具工业素有“工业之母”之称,在各个工业发达国家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由于模具的重要性使得模具行业的产值已经大大超过机床、刀具的产值。
这一情况充分说明了在国民经济蓬勃发展的过程中,在各个工业发达国家对世界市场进行激烈争夺的过程中,愈来愈多的国家采用模具进行生产,模具工业明显的成为技术经济和国力发展的关键。
由于制造零件千变万化,所出现的冷冲模也就种类繁多,而且在不断的更新,几乎不重样。
所以冷冲模具的设计、制造在无休止地频繁地进行着,也是现代工业生产必不可少的,是国防工业及民用工业必不可少的。
目前我国冲压技术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当落后,可以说是刚起步阶段,主要原因是我国在冲压基础理论及成型工艺、模具标准化、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及设备等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尚有相当大的差距,导致我国模具在受命、效率、加工精度、生产周期等方面与工业发达的国家的模具相比差距相当大。
随着工业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冲压产品生产呈现多品种、少批量,复杂大兴,精度更新换代速度快等变化特点,冲压模具正向高效、精密、长寿命、大型化方向发展。
为适应市场变化,随计算机技术和制造技术的迅速发展,冲压模设计与制造技术正由手工设计,依靠人工经验和常规机械加工技术向以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数控切削加工(NC)数控电加工为核心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DM)技术转变。
CAD/CAM在冷冲模中最早应用CAD/CAM技术的是冲裁模。
20世纪50年代末期,国外一些科学家开始研究开发冷冲模CAD/CAM系统。
1971年美国Diclomp公司成功地开发了级进模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PDDC。
应用该系统可以完成冷冲模设计的全部过程,其中包括输入产品图和技术条件;确定操作顺序、步距、空位、总工位数绘制排样图;输出模具装配图,零件图和压力机床参数;生成数控线切割程序等。
1977年捷克制造出AKT 系统,用于简单、复合和连续冲裁模的设计制造;20世纪70年代末期日本开发了连续模设计系统MEL和冲孔弯曲模系统PENTAX;1982年日本研制了冲裁模CAD系统,大大缩短了模具开发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